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问题解答(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问题解答(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问题解答(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问题解答(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问题解答(二)

31 总预算会计如何设置收入明细账?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收入分类科目”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各项财政收入。因此,存设置改革后总预算会计“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等明细账时,不能完全照搬“收入分类科目”,应根据总预算会计各科目实际核算内容从“收入分类科目”中抽取有关科目进行设置。对于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地区,还应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明细科目合规性检查的功能模块。

32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各级金库编制“金库收入日报表”的口径是否需做相应的调整?

由于改革后收入科目设置体例的关系,总预算会计“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的明细账应按照“收入分类科目”的“目”级科目进行设置。相应地,各级金库编制的“金库收入日报表”及与预算收入相关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也应按照“收入分类科目”的“目”级科目进行编制。

33 总预算会计是否必须按功能支出和经济支出科目登记财政拨款账?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支出类账务原则上和部门预算及财政拨款(或国库集中支付,下同)口径保持一致,在部门预算和财政拨款没有严格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细化之前,财政总预算会计相关支出账暂时按照“支出功能分类”设置明细账。同时,为配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作为加强预算单位支出管理的一项措施,条件成熟的地方,财政部门可要求预算单位按月报送按“支出经济分类”的“类”、“款”口径编制的“财政拨款经济分类支出报表”等(建立了预算会计大集中核算平台的地方,可从大集中核算平台中提取相关数据)。

34 预算内总预算会计拨付及账务核算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只有细分到“项”级科目后才能区别,且基金预算支出科目和一般预算支出科目是完全打乱编排(现行预算科目中80至90类为基金预算科目),例如“213农林水事务”的“01”款“农业”科目下,01-28项为一般预算支出,29、30项为基金预算支出,31-99项仍为一般预算支出。因此,各级总预算会计在拨付财政拨款和登记总预算会计账时,应特别注意区别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防止混淆。

第二,由于改革后“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只有细化到“项”级科目才能真正区分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等相关资金,因此,总预算会计“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的明细账应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进行设置。同时,各级总预算会计还应要求各级预算单位核算财政拨款收入时,也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35 预算内总预算会计如何设置基金预算结余类科目的明细账?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主要是对“基金预算结余”科目的明细账设置影响较大。由于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基金预算收支科目作了较大变动,且同一项基金的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的预算代码也不一样,因此实行政府收支科目改革后,“基金预算结余”的明细账应重新进行设置。为便于和基金预算收入对应,各级总预算会计可比照“基金预算收入”会计科目明细账的设置方式,参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二所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的“项”、“目”级科目(不含转移性收入),删除没有对应支出科目的收入明细项后,设置明细账。

36 2006年预拨2007年预算资金时,应如何设置明细账?

目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预拨下年资金业务,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上下年度科目无明确对应关系。如果在2006年度执行中预拨2007年预算资金,总预算会计应使用2007年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拨付资金,其2006年的“预拨经费”账也应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置预拨下年经费明细账。

37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外财政专户会计科目有何变动?

根据有关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外财政专户会计科目有以下变动:一是将

现行收入类的“专项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预算外资金收入”、“多统筹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科目合并为“一般预算外收入”科目。二是将现行支出类的“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乡统筹资金支出”和“其他支出”科目合并为“一般预算外支出”科目。三是将现行净资产类的“专项预算外资金结余”、“一般预算外资金结余”、“乡统筹资金结余”科目合并为“预算外结余”科目。

38 预算外财政专户收支科目明细账如何设置?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外财政专户会计应和预算内会计一样,按《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有关科目设置收支明细账。

第一,一般预算外收入科目的明细账设置。预算外财政专户会计根据预算外预算管理实际,从“收入分类科目”中抽取应列入“一般预算外收入”的科目,分“类”、“款”、“项”、“目”级科目设置“一般预算外收入”明细账。同时按部门和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一般预算外支出科目的明细账设置。预算外财政专户会计在部门预算和财政拨款没有严格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细化之前,“一般预算外支出”明细账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的“类”、“款”、“项”级设置,并按部门和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第三,预算外结余科目的明细账设置。对于“预算外结余”科目的明细账,应结合本地区预算外资金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按照部门和单位等进行设置。对于有特殊管理要求的预算外资金项目,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按资金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或建立备查账。

39 如何处理2006年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的列支及其在2007年冲减支出的衔接工作?

由于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现行预算科目体系进行了彻底的变更,两套支出科目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财政部门在批复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时,应按照新旧两套科目分别批复。按照2006年预算支出科目批复的相关数据作为总预算会计2006年列支的依据,按照2007年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批复的相关数据作为总预算会计冲减2007年当年支出账的依据。

40 非税收入类级科目、款级科目的设置与财综[2004]53号文规定有差别,缘由是什么?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简称“53号文”,下同)首次明确了非税收入的概念,并将非税收入划分为10类。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以下简称“2007年科目”)中专设了103类“非税收入”科目,并在其下设置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共8款。二者之间未能实现一一对应,主要是由于目前预算编制的口径还不能完全与53号文中的有关分类相匹配,2007年科目中非税收入的个别科目暂时还没有完全按照53号文进行划分。

41 2007年科目中非税收入的内容和分类,与53号文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2007年科目中非税收入的内容和分类,与53号文中的规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53号文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与2007年科目中的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内容有所不同,如53号文中属于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在2007年科目中分别列10301款“政府性基金”、10302款“专项收入”。

二是53号文中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10399款“其他收入”中反映。

三是2007年科目中10302款“专项收入”同时对应于53号文中多类非税收入,如专项收入中的排污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对应于53号文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费附加对应于53号文中的政府性基金。

42 2007年科目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的相应科目是如何衔接的?

2007年科目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以下简称“2006年科目”)衔接关系如下:

一是2006年科目44类“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下的海域使用金和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分别对应于2007年科目的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01项“海域使用金收入”和02项“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

二是2006年科目71类“其他收入”的7101款“利息收入”,对应于2007年科目中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1030705项“利息收入”。

三是2006年科目40类“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4081款“国有事业单位上缴收入”和4091款“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所反映的内容,在2007年科目中有所调整。具体见下表:

43 2007年科目中的其他收入,与2006年科目中的相应科目是如何衔接的?

2006年科目中的71类“其他收入”,设置有利息收入(7101款)、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7102款)、基本建设收入(7103款)、对外贷款归还收入(7105款)等。2007年科目中,对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了重新分类,分别在不同的科目中反映。具体是:7101款“利息收入”在新科目中的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中反映,7102款“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7105款“对外贷款归还收入”在新科目的104类“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中反映。

44在2007年科目中,为什么非税收入不单独设置滞纳金科目?

2007年科目中,103类非税收入下各款都没有单独设科目反映“滞纳金”(税务部门代收的教育费附加收入除外),而是归并到相应的非税收入中反映,主要是为了便于征收管理,明确收入责任,执收单位可以在追缴相应收费的同时一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并归并到相应收入。如在《2004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中质检部门单独设置了“滞纳金”收费项目,而在2007年科目中1030416项“质检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没有单独设置目级科目,收取的滞纳金归并到相应的收费项目中反映。

45 实施收支分类改革后,中央国库收付系统调整原则是什么?

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娄改革方案》(财预13号[2006])明确:“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不改变目前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及预算内资金(包括现有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分别管理的方式”。在此原则下,国库收付系统调整的内容也基本确定。总体上看,控制机制和核算方式不会做大的调整,变化的内容主要在口径和各类凭证、报表上。

46 中央财政国库管理业务信息分类如何调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中央财政国库管理业务的信息分类要素将主要作以下调整:

一是启用经济分类。资金支付及账务处理均记录到经济分类,但经济分类仅作为统计信息,不作为预算控制的信息项。

二是调整基建支出统计口径。新的政府功能分类科目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为准确反映收支分类改革后基建预算的执行情况,需单独统计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基本建设支出”作为基建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依据,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此口径进行预算控制。

47 如何调整各类收付凭证、报表和账本?

根据收支分类改革要求,资金支付要核算到经济分类,国库集中支付相关支付申请、支付凭证及入账通知书等要增加经济分类内容;查询报表需进行修改和扩充,如调整基金支出月报和基建支出月报统计口径、增加经济分类相关支出报表等;总会计账本也要进行必要调整,需修改账本的统计口径和展示方式。

48 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资金处理程序如何调整?

2006年与2007年科日变化较大,年终结余资金处理需重新设计一套报送审核程序:由中央部门汇总上报本部门分别按新旧科目口径编制的年终结余报表,财政审核后据此进行账务处理和结余资金的结转。

49中央预算单位使用的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如何调整?

中央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系统需要增加和调整内容有:

一是增加支出月报报送功能。提供2006年新科目口径支出月报的编制、上报和打印、查询等功能。

二是修改年终结余资金处理功能。部门接收旧科目口径全年执行数据后,能够以此为基础编制2007年结转申报表,并提供有关报表的打印、上报等功能。

三是增加授权支付相关管理功能。系统需增加授权支付业务代码选择、授权额度控制以及支票打印等功能。

四是调整凭证报表打印格式及上报数据电子文本格式。在支付申请编制、打印及上报功能中增加支出经济分类等管理要素。

50政府收支分类与非税收入管理的差异是如何处理的?

非税收入科目将非税收入分为8款,《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文)将非税收入划分为10类。主要是考虑到目前预算编制的口径还不能完全与非税收入管理相匹配,这次非税收入的个别科目暂时末按53号文划分。因此,要解决好非税管理中项目分粪与执行分析的问题,考虑在中央新版非税系统中引入以上两种分类方式,待预算编制口径与非税收入管理相匹配后再调整非税收入分类方式。

51为什么非税执收项目编码与政府收支科目编码不一致?

由于目前预算编制的口径不能完全与非税收入管理相匹配,非税收入科目暂时没有完全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文)的规定划分。因此,在中央新版非税系统中,没有考虑在非税收入科目下直接划分非税执收项目,而是单独在非税系统中对非税执收项目进行编码,再在总账系统中建立非税执收项目与非税收入科目的对应关系。

5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中央统一推广的通用版地方国库支付系统是否要做大的调整?

中央统一推广的通用版地方国库支付系统,设计之初已对新科目体系作了预留,近期还将特别增加数据新旧口径转换、跨年度业务处理等特殊功能。

53中央是否会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重新开发统一的总预算会计软件?

单独新开发总会计软件,既来不及,也不符合系统建设的方向。当前只能以现有系统支撑改革,各地可将总会计业务移植到升级后的通用版支付系统中,暂时不愿替换的,原则上自行修改完善所使用的系统。 54财政部是否对200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体系进行大的调整?

鉴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即,200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将继续遵循“体系不变、格式微调”的原则,不做大的调整。

55各预算单位是否需要按照新、旧科目编报两套200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由于2006年各预算单位仍按照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因此年末只需要按照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编报一套200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为便于2006度分科目年末数正确结转下年,200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将增加一张附表,各预算单位需要将各科目年末数转换成新科目年初数。

56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集中支付相关单据调整主要涉及哪些?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共涉及国库集中支付单据8种,分别是:《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明细单》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57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新旧单据格式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

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政府每一项支出,都需通过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反映。由于每一个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一般同时对应多个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每一个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也能同时对应多个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因此新单据格式在原有单据格式上相应增加了“功能分类”或“经济分类”的相关信息。具体变化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财政直接支付汇总申请书》和《财政直接支付入

账通知书》。在上述三种单据“预算科目”栏中增加“功能分类(类款项)”和“经济分类(类级科目)”两列,分别填列两种分类的科目编码和科目名称。

二是关于《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将单据中原“预算科目”栏名称明确为“支出功能分类”,填列功能分类的科目编码和科目名称。

三是关于《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额度通知单》、《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明细单》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在上述四种单据中的“科目编码”和“预算科目名称”栏上方增加“支出功能分类”栏。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及财政授权支付业务采用的银行票据维持现有格式不变,但填制内容有所变化。

58新旧《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内容有哪些变化?

《财政直接支付凭证》是由财政部签发给直接支付代理银行作为支付指令的凭证。由于收支分类改革后信息量较大,无法在纸质单据中全部列示,因此在“科目/类型”栏中只填列支出功能分类7位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和1位预算管理类型代码(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目编码和科目名称只在电子信息中反映。

59如何填制新财政授权支付指令?

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单位在支票“附加信息”栏或汇兑凭证“附件信息及用途”栏由原来填写8位连续代码变更为12位连续代码。具体指代的内容是:第1位为预算管理类型(基本支出为1,项目支出为2);第2—8位为支出功能分类7位科目编码;第9—11位为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编码;第12位为支出类型(货物政府采购支出为1,工程政府采购支出为2,服务政府采购支出为3,货物非政府采购支出为4,工程非政府采购支出为5。服务非政府采购支出为6,转移支出为7,工资支出为8)。

60项目支出如何同时按功能和经济分类科目填制相关单据?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包括项目支出在内的政府每一笔支出,都可以通过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同时进行反映。填制项目支出授权支付指令时,可先在支出功能分类中找到对应的科目,然后根据项目支出的具体内容将项目支出细化分解到各个相应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如公安部门用于治安管理的某个项目支出,首先填列功能分类“公共安全”类、“公安”款、“治安管理”项级科目,然后再根据该项目支出中有关开支的具体用途在经济分类中进行分解:属于工资福利支出的,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下的有关款:属于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有关款。

(问题解答全完)

政府收支分类

2013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政府收支分类。政府收支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敬请关注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 拓展:在学习时,应把握的几大类别,分类是会计很重要的理念。资金运动是一个企业的会计对象,如果将其比喻为一块蛋糕,那么会计要素如同一把刀将其该蛋糕切割为“六块”,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以体现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政府的资金运动,也就是政府的会计对象,预算会计将其切割为“五块”,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而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这里我们所讲解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也就是对政府会计中“收入和支出”的分类。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也称为预算科目,是政府收支分类的具体项目。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财预[2006]13号《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一)收入分类(6类、4级)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类科目的类级科目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款”一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 1.税收收入。分设21款: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这是财政预算收入的主体。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险”。 3.非税收入。分设8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注意:农网还贷资金是向电力用户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专项用于农村电网改造贷款还本付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的规定,农网还贷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分设2款:国内债务收入、国外债务收入。 6.转移性收入。分设10款: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调入资金、债券转贷收入。 注意:转移收入(transfer income):不是作为生产要素提供的劳务的报酬的收入,从而也是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收入,居民户所得到的政府的转移支付、退休金以及私人赠予等,都属于转移收入。 (二)支出功能分类(22类、3级)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根据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内容和方向。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授课内容

第一部分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基本内容 ?(一)基本内容 改革后的收入分类,根据现行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收入统一划分为“六大类”: ?101 税收收入 ?102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103 非税收入 ?104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105 债务收入 ?110 转移性收入 一、收入分类 ?(二)主要特点 ?1、扩展了涵盖范围。 ?2、规范了分类标准 ?3、满足了管理需要 二、支出功能分类 ?改革后的支出功能分类,根据我国政府现行职能情况和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功能科目统一划分为“17大类”、170多款、800多项。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项级科目反映完成某一方面工作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 (一)基本内容 ?201 一般公共服务 ?202 外交 ?203 国防 ?204 公共安全 ?205 教育 ?206 科学技术 ?207 文化体育与传媒 ?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 (一)基本内容 ?209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210 医疗卫生

?211 环境保护 ?212 城乡社区事务 ?213 农林水事务 ?214 交通运输 ?21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 ?229 其他支出 ?230 转移性支出 (一)基本内容 ?具体有五方面变化:(1)分类范围完整,涵盖预算内外所有政府支出,改变了财政预算外资金长期游离于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之外的局面;(2)分类标准统一,统一按支出功能分类,不再在功能分类中掺杂资金性质和管理渠道分类,确保集中、直观反映政府职能活动;(3)科目设置规范明细,充分满足预算细化、透明的要求;(4)充分考虑国情,能给有关方面的管理与改革提供便利;(5)与国际口径衔接,便于比较交流。 (二)主要特点 ?1、能够清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向,便于根据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有效进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 ?2、支出功能分类与支出经济分类相配合,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既反映政府职能活动又反映支出性质、既有总括反映又有明细反映的支出分类框架,从而为全方位的政府支出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 ?3、便于国际比较。支出按功能分类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这种分类方法将各部门和单位相同职能的支出归于同一功能下,不受国家政府组织机构差别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三)层次划分 (三)层次划分 ?2、项级科目设置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按政府职能活动设置,类、款、项三级只是粗细程度有所区别。但考虑到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以及部门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在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的设置方面,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 (三)层次划分 ?(1)对所有行政单位的支出,均按三块设置项级科目。即设“行政运行”科目,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情况;设一个或多个特殊专项活动科目,反映较为特殊的项目支出;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科目,反映一般项目支出。 ?设“机关服务”科目,统一反映行政单位所属为机关工作服务的事业单位的支出。 ?设“事业运行”科目,统一反映除为行政单位提供后勤服务外的其他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三)层次划分 ?(2)对部分事业单位的支出,在相关类、款科目之下,严格按功能分类原则设置项级科目。如“教育”类、“普通教育”款下设“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项级科目,完整反映小学、初中的全部教育支出情况。 (三)层次划分 ?(3)对部分事业单位的支出,则分设三部分反映:①设一个反映机构运转支出的科目,如“科学技术”类“基础研究”款下的“机构运行”、“农林水事务”类“林业”款下的“林业事业机构”;②设一个或多个特殊专项业务活动科目,反映较为特殊的项目支出;③其他一般专项业务支出统一在“其他”项级科目反映,如“科学技术”类下的有关科目。

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

政府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 提要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政府预算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受到重视,传统的预算平衡被打破,国债发行规模一再扩大,预算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预算政策的关键在于政府预算的选择,因此对政府预算收支原则进行分析研究非常必要。 关键词:政府预算;预算赤字;平衡原则;乘数效应;长期平衡;整体平衡;动态平衡 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政府预算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受到重视,传统的预算平衡被打破,国债发行规模一再扩大,预算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预算政策的关键在于政府预算的选择,因此对政府预算收支原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非常必要。 一、平衡原则是处理政府收支关系的支配性原则 平衡原则在政府理财中占据支配地位。平衡原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预算收支保持平衡,即经常性收入——税收与政府支出间保持平衡。国库预备金的存在并不违反收支平衡原则,国库预备金是在预算年度内为应急而列入预算的费用项目。平衡原则在财政收支决策中具有支配性,主要决定于以下两点: 1、非均衡原则存在固有的缺陷,赤字原则、结余原则是与平衡原则相对立的非均衡原则。从赤字预算分析,赤字原则表现为政府支出大于政府经常性收入,意味着公债的发行。公债又依赖于政府的信用,但如果债务规模过度,政府预算的弹性就会因为债务成本的增加而减少。长期赤字预算会导致债务规模失去控制,使政府陷入“债务危机”,在缺乏充裕的社会储蓄资金和丰富的社会商品的条件下还可能使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再从结余原则分析,结余原则对私营经济具有支配性,私营企业以获得利润、积蓄资本为目的,收入对于支出的结余是其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但政府预算不应受结余原则的支配,收入不应超过支出过多形成结余,原因在于:一是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除准备非常时期的特殊需要外,没有必要积蓄结余,即使因某些原因需要临时经费,其财源也可由税收、公债及其他适当手段从国民经济中筹措;二是如果政府筹措的收入超过经费支出,年年把结余积蓄下去,就会形成财政拖累,从而不适当地抑制国民经济发展。 2、平衡原则本身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平衡原则是经济平稳发展过程中的理想原则,可起到预防、而不是治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功效。平衡原则并非中性,但可以利用平衡原则调节经济。较大的平衡预算规模能导致较高的国民收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摘要】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预算司下发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本文从介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入手,结合高校的职能和特点,指出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高校财务预算核算决算的影响,并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高校;财务管理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 政府收支分类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政府收支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1.支出科目不能直观、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不能体现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2.缺少一套完整、统一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不利于做细、做实政府预算;3.涵盖的范围偏窄,没有包括应该纳入政府收支范围的财政预算外收支等,不能准确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的全貌;4.统计口径与国外有较大差别,不利于进行宏观分析决策。 (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府收支分类就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 以“体系完善、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为具体改革目标,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收入分类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即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支出经济分类明细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新的政府收入分类,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政府收入分类是指将各类政府收入按其性质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全面、准确、明细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总量、结构及来源情况,是一种经济性质分类,说明政府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2.确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清晰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支出功能分类,简单地讲,就是将政府的各项开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与测算方法

第三章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和方法 第一节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第二节新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简介 第三节政府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的概念及地位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的原则 我国预算收支科目设置的历史变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府收支分类 我国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的概念及地位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的概念 收支分类是指对预算收支进行科学系统的划分,把名目繁多的各项预算收支,按 照各自的性质和相互联系,进行科学和系统地归并和排列,可以正确反映出财政 资金地来源和分配去向。 政府收支分类的地位 政府收支分类是执行决策全过程中统一使用的基础性核算工具,并它对编制预算和组 织预算执行,进行会计核算,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成交叉分层的信息系统。 汇编预决、算的前提条件。 实施预算、强化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即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 活动,反映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的原则 1.经济性原则: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体系相适应 2.稳定与可变性相结合的原则: 3.完整性原则:完整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的全貌 4.体现政府职能的原则:正确地反映我国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政府履行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职能,预算收支分类既要反映出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和以经济管理者身份的活动) 5.国际可比性原则(按部门归口、经济、体现政府职能) 我国预算收支科目设置的历史变迁 我国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设置的历程 基本框架: 预算科目一般都划分为预算收入科目和预算支出科目两大部分,即“两列”,各列按 包括范围的大小及管理的需要又分为“五级”,由大到小依次划分为“类”、“款”、“项”、“目”、“节”;“类”下分设若干“款”,依此类推。 计划经济时期: 预算科目按“两列五级”的设置: 市场化改革后: 预算科目演变为按“两列五级三部分”设置。 我国1998~2006年间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 1.一般预算收支科目 一般预算收入的“类”级科目 一般预算支出科目的设置

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汇报

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汇报 (草案) 管委会并理财小组: 根据临汾市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计划和我区经济工作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按照《预算法》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的要求,2018年预算已编报完毕,现就汇总情况做如下简要说明,请审议。 一、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收支平衡情况。 (一)财力收入13433万元。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95万元。 2、转移性收入3738万元

其中:上级补助收入2118万元。 (1)返还性收入1055万元。 ①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收入210万元; ②所得税基数返还23万元; ③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822万元。 (2)专项转移支付1万元。 (3)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62万元。 ①结算补助收入9万元。 ②固定数额补助2万元。 ③其他结算补助1051万元。(2017年较2016年省、市收入增长部分返还1629万元;市级跨界断面扣款565万元;定额扣款13万元) 上年结余1554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994万元)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6万元。

(二)财力支出13433万元。 1、公共预算支出12634万元。 2、转移性支出799万元。 ①上解上级支出61万元。 ②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722万元。 ③援助其他地区16万元。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634万元。 (一)基本之支出 3875.46万元。 1、人员经费支出2964.1万元 财政发放工资人员212人。其中:正式人员192人【在职人员177人(长期病假2人、外调2人);退休人员15人】;承担业务临时工20人; (1)工资福利支出2469万元。(包含:公安补发2017和2018年全年岗位津贴和加班补贴78万元;调资预留和薪资改革预留500万元;消防雇员经费86万元)

最新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管理-精品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管理 一、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的弊端 现在的预算科目体系,是建国初期参照原苏联体系建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科目体系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不相适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政府职能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发挥,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日益加强,与之相适应,财政收支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反映政府职能活动需要的预算收支科目,如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等仍明显带有过去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的色彩。这既不能体现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的实际,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影响着各方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二)不能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要弥补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讲求公开、透明。政府预算必须反映公共需求,强化公共监督。但我国现行预算支出科目主要是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的,把各项支出划分为行政费、事业费等等。这种分类方法使政府究竟办了什么事在政府预算上看不出来,很多政府的重点支出如农业、教育、科技等都分散在各类科目之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不透明,不清晰,往往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 (三)财政管理科学化和财政管理信息化受到制约。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政府支出分类体系包括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功能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经济分类是对各项具体支出进行剖析和核算。但我们现在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体系,这对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以及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都带来一定的制约。 (四)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弱化。现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只反映财政预算内收支,不包括应纳入政府收支范围的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等,给财政预算全面反映政府各项收支活动、加强收支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不利于综合预算体系的建立,不利于从制度、源头上预防腐败。 (五)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均按国际通行标准作了调整,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一直未作相应改革。既不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也不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二、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重大意义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 一、收入分类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 1.01增值税—34契税 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

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图(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 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81款为国有事业单位上缴收入。83至86款及87款分别反映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合资合作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和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如股息、红利等。90-98款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国有股减持收入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2007年科目对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重新分类,2006年该类收入01款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预算司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

财政部预算司二○○六年八月

目录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现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 改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二)要有利于预算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 (三)要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 (四)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一)收入分类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政府收入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其中,类、款两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1.税收收入。分设20款: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其他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非税收入。分设8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分设2款:国内债务收入、国外债务收入。

2018年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双账制)

类款类款501 机关工资福利支出301 工资福利支出01 基本工资02 津贴补贴03 奖金 08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09 职业年金缴费 10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11 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12 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3 住房公积金13 住房公积金06 伙食补助费14 医疗费 99 其他工资福利支出502 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 302 商品和服务支出01 办公费02 印刷费04 手续费05 水费06 电费07 邮电费08 取暖费09 物业管理费11 差旅费14 租赁费28 工会经费29 福利费39 其他交通费用40 税金及附加费用02 会议费15 会议费03 培训费16 培训费18 专用材料费24 被装购置费25 专用燃料费03 咨询费 附表1: 两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对照表 政府预算经济分类 部门预算经济分类 科目编码科目编码 0102科 目 名 称 工资奖金津补贴 社会保障缴费 990104科 目 名 称 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办公经费 专用材料购置费

类款 类款 26 劳务费27 委托业务费06 公务接待费17 公务接待费07 因公出国(境)费用12 因公出国(境)费用08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1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9 维修(护)费13 维修(护)费99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99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03 机关资本性支出(一)310 资本性支出01 房屋建筑物购建01 房屋建筑物购建02 基础设施建设05 基础设施建设03 公务用车购置 13 公务用车购置09 土地补偿10 安置补助 11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12 拆迁补偿02 办公设备购置03 专用设备购置 07 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07 大型修缮 06 大型修缮08 物资储备19 其他交通工具购置21 文物和陈列品购置22 无形资产购置99 其他资本性支出504 机关资本性支出(二)309 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01 房屋建筑物购建01 房屋建筑物购建02 基础设施建设05 基础设施建设03 公务用车购置13 公务用车购置02 办公设备购置03 专用设备购置 07 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05 大型修缮 06 大型修缮08 物资储备19 其他交通工具购置21 文物和陈列品购置22 无形资产购置99 其他基本建设支出 505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 502050506990499 土地征迁补偿和安置支出 设备购置 其他资本性支出 设备购置 其他资本性支出 委托业务费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培训讲解

第一章 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要点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作为一项财政基础性工作,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参照原苏联财政管理模式确定的政府预算收支模式,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对政府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类别和层次重新划分,必然对我国现行预算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我国此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特点着手,剖析改革对我国预算管理模式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特点 新的政府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收入分类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即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支出经济分类明细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新的政府收入分类,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除原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已有的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债务收入外,新的收入分类还纳入了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从而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政府收入分类。 (二)确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清晰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一是科目涵盖了财政预算内外、社会保险基金等所有政府支出。二是按政府职能活动归类划分支出功能分类。三是充分体现预算细化、透明以及预算管理实际要求。四是与国际通行做法和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标准保持一致。 (三)确立新的政府支出经济分类,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将原来一个粗略反映政府部分支出性质的附属科目表,转变成一个可按支出具体用途独立反映全部政府支出活动的分类系统,并充分细化,以满足细化预算和强化经济分析的要求。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财政部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中还明确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暂不改变目前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及预算内资金(包括原有的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分别管理的方式。各级财政继续向同级人大报送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债务预算收支情况,财政、国库、税务部门以及各预算单位继续按现行预算资金管理方式和预算编报程序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 二、改革对预算管理模式的影响 虽然财政部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中确定暂时不改变现有预算管理模式,但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后,必然对我国预算管理模式产生以下影响。 (一)实现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我国推行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改革后,部门的各项收入来源以及相关支出均已列入部门预算。但上报人大审批的政府预算一般只包括一般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部分省市还包括债务收支安排情况),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以及社会保险基金仍游离于人大监管之外,给政府收支的全面反映、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等带来较大困难。新的收入分类将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后,实现了政府预算收入的完整性和政府资源的统一配置,有利 于“收支两条线”政策的贯彻实施,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利于真实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情况,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并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改革。 (二)为推行绩效预算编制方法做好铺垫。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方法仍主要是基于条目预算(Lineitem Budgeting)和增量预算相结合的传统预算编制方法(部分省市推行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它的特点是对一个支出部门仔细审查其支出项目的增减,对预算合理性的判断侧重于投入--价格--数量关系的有效性。再加上我国尚未建立项目分类,预算项目不能体现部门职能活动。由于缺乏支出经济分类,项目支出预算细化也缺乏统一的资金用途划分体系以及支出标准,项目支出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本无从谈起。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为建立我国以体现政府职能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分类奠定了基础。通过项目分类,明确部门职责范围和目标,项目安排体现部门的职能活动以及相关产出和结果。新的支出经济分类,统一了项目资金用途划分办法,实现了预算细化“有的放矢”。因此,新的支出分类必然带来我国预算编制方法的转变,为实现绩效预算编制奠定了基础。 (三)有利于预算控制方式由外部控制转向内部控制。目前我国的预算控制方式主要注重于支出总量控制和预算执行过程控制。这种外部控制方式使支出机构与财政部门站到了对立面,前者有足够的动机争取与实际不相符的预算资金并将尽可能全部花掉(不花白不花),后者则需要对此实施控制,控制与逃避控制、服从与逃避服从构成两者关系的主线。由于预算信息不对称,预算细化又缺乏基础,使部门预算编制变成编故事、报“天书”(虽然预算申报有限额控制,但部门往往会想尽办法突

政府收支分类

概论 政府收支分类,就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 我国现在的预算科目体系,还是建国初期参照原苏联体系建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科目体系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不相适应 二是不能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 三是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受到制约。 四是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弱化。 五是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既不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也不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由于上述原因,财政部历时十年的探索和酝酿,出台了本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收入进行统一归类。按照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将财政收入统一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等,同时,将原来的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确保了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的全面反映。 二、支出两维定位。将财政支出分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两套体系,其中,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体现政府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向;经济分类则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体现支出是用于

人员还是用于公用,是用于工资支出还是投入了具体项目等等。 三、坚持“三个不变”。按照“先立框架、平稳过渡”的原则,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原则上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不改变“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式,不改变现行预算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 改革后的政府预算,将确保专业人员说得清,老百姓也能看得懂;既充分满足了财政管理的要求,又尽可能的做到了简化实用。总之,就是要将财政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的透明度,更加有利于全面促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位电脑网络和数据库网络的维护费支出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维修(护)费”科目 B、单位外聘专家、教练、教师等支出通过“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劳务费”科目反映 C、单位外聘专家、教练、教师等支出在“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劳务费”科目反映 D、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单位价值低于固定资产规定标准的电脑软件支出直接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单位电脑网络和数据库网络的维护费支出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维修(护)费”科目。网络租赁费支出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租赁费”科目。 单位外聘专家、教练、教师等支出通过“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劳务费”科目反映。 执法部门协管人员经费等临时聘请人员劳务支出在“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劳务费”科目 反映。 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单位价值低于固定资产规定标准的电脑软件支出直接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 2、某科研所所属研究生院改建图书馆,由财政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35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 A、“205教育支出” B、“206科学技术支出” C、“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D、“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205教育支出”类 3、《201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30399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的说明进行了修订,在2014年说明的基础上增加了()。 A、住宿补贴 B、伙食补贴 C、医药补贴 D、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30399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原说明为“反映未包括在上述科目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如婴幼儿补贴、职工探亲旅费、退职人员及随行家属路费、符合条件的退役回乡义务兵一次性建房补助、符合安置条件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一次性经济补助费、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补贴等。”2015年在原说明基础上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情况

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 行政单位基本支出的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1、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等。 2、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小型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业务费和业务招待费等。 除了基本支出,行政单位的支出还包括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除基本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项专款安排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 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 1.工资福利支出。分设11款:基本工资、津(补)贴、奖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福利费、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分设30款: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作战费、军用油料费、军队其他

运行维护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分设14款: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生产补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分设4款:企业政策性补贴、事业单位补贴、财政贴息、其他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 5.转移性支出。分设4款:不同级政府间转移性支出、同级政府间转移性支出、不同级预算单位间转移性支出、同级预算单位间转移性支出。 6.赠与。下设2款:对国内的赠与、对国外的赠与。 7.债务利息支出。分设6款:国库券付息、向国家银行借款付息、其他国内借款付息、向国外政府借款付息、向国际组织借款付息、其他国外借款付息。 8.债务还本支出。下设2款:国内债务还本、国外债务还本。 9.基本建设支出。分设9款: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信息网络购建、物资储备、其他基本建设支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