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高二期末复习必修三综合练习三

命题人:孔艳梅2014.1.15

一、选择题:

1.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

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

4.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5.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6.“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B.重视宗教的作用C.重视军事实力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7.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8.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奏折一上立即遭到上谕的批驳。恭亲王(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的说法则有效地削弱反对的声浪,这主要“归功”于他鲜明地提出()

A.“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

B.学习“一艺之末”,将致“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C.“气节”才是“自强之道”,而不是轮船和枪炮

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0.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④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

11.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12.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1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14.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15.“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梭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16.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③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④注重细节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17.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影响这位学者行为的最可能是()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学说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18.“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

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

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9.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20.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B.洪秀全C.张之洞D.郑观应

21.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B.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C.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

22..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23.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二、非选择题:

24.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材料二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6分)材料三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5分)

25.(20分)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问题二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6分)

问题三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年—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年—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年—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坤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6分)

材料二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那时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6分)

材料三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8分)

高二期末复习必修三综合练习三参考答案

1.C解析:A 是自我封闭和保护,与题干要求不符。B洋务运动失败,故不能说完成。D发生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

2.C解析: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所处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具有同样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前途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结果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此本题选C项,只有第③项“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B 解析: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可知主要在强调“新知识分子”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4.B解析:A项正确,胡适认为对清帝的礼遇体现在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是当时双方协商的条件,冯玉祥的做法违背了该条件,即不符合契约平等的精神;B项错误,遵从条件说明双方的互守信用,与反封建无关;C项正确,英美文化强调信用的遵守,胡适的态度说明其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不受信用说明国人对启蒙运动中卢梭主张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没有深切理解。因此B项符合题意。

5.C解析:据材料本题反映了康有为在游历香港和上海等地后,对近代城市文明赞叹不已,“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A项中近代最早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的是王韬、郑观应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康有为这一史料不符合。B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也与题意不符。D项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人开始苏醒。据此本题选C项。

6.A[解析] 理解材料,从“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主要叙述了从意大利到法兰西再到英吉利等国,主要是发展商业达到强国的目的,故A项符合材料含义。B、C、D三项未在材料中体现出来。7.D[解析]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思想界状况的理解。据“朝贡”等信息可知,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士大夫,对外面世界形势变化一无所知,仍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

8.A[解析] A项的观点意在说明“西学”其实就是“中学”,学习科技并非是学习西方。B、C、D三项都是顽固派的观点,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A项符合题意。

9.D[解析] 解答材料可知,康有为的上书认为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颁布变法诏令,马上就能全国响应,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后面变法的情况可知康有为太过于理想化,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答案选择D项。

10.D[解析] 从材料“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可以判断出严复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是不正确的,因为严复与革命党人同属于资产阶级。在当时戊戌变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谈君主立宪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的,④错误。

11.D[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各选项中文言文的真实含义。A项极力倡导法治,属于战国法家(韩非子)的思想;B项提倡“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C项把儒家的传统思想“三纲五常”宣扬成先验存在的道德规范,即天理,可见是程朱理学(朱熹)的主张;D项反对君主专制,属于维新派(严复《辟韩篇》)的主张。

12.B[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解读题干材料和分析选项。A项中“根本”明显不正确;从材料看,清朝政府对“近数十年积弊”不满,希望整顿“政事”,可知C项错误;从材料中“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可知D项不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希望通过“变法”以改变现状的情景,故选B项。

13.B[解析] 在陈独秀看来,中国人先是学习西方“学术”,结果“相形见绌”,后学西方“政治”,结果“保

样的认识,陈独秀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14.C[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作用,那就是只是在知识分子阶层,缺乏群众基础;A、B、D三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答案为C项。

15.A[解析] 据“卢梭魂、亚卢、平等、人权”等信息,说明20世纪初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B、D说法不符合史实;C说法片面,故答案为A。

16.D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所以三种文学流派的共同点只有①③两项。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是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②项;注重细节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而非三者的共同之处,排除④项。

17.C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领域的革命,不仅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而且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题干中提到的“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等信息表明,作者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8.C解析:注意题中隐性信息是说“中国的文字维系了中国的统一。

19.D解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探索救国之路发展过程中代表人物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应该是地主阶级改革家即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1.解析:选B。本题解答的关键词是“1846年”。此时洋务运动尚未开始,新式学校刚刚萌发,数量稀少,根本无法取代私塾教育成为社会主流,A、D两项均错误;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主要萌发于广东地区,C项错误;从材料可看出福建省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开办受美国传教士的影响,可判断B项正确。

22.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理解。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通过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认为革命会带来内乱。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结合维新派宣传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是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非选择题:

24.

25.[答案] (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4)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第(1)问,利用材料,从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角度分析中国人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的变化。第(2)问从列强侵华、新思潮的萌发及洋务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变化的原因。第(3)问,抓住“19世纪末—20世纪前20年”的时间限定,从重大事件的影响角度分析“从…臣民?到…国民?”变化的原因。第(4)问要坚持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结合重大史实,评价这一转变的内在联系。

26.[答案] (1)潮流:“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

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

(3)“五四”以前: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

变迁趋势: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世界潮流;由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学西传”到“西学东渐”。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西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第(1)问解答明末清初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潮流以及当时国际背景,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科学等方面。第(2)问分析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借鉴,概括材料二即可,其影响需结合当时欧洲的社会环境进行解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提示的信息来回答,对比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的不同说明文化倾向;第二小问从中国社会变化和世界发展趋势说明趋势。

历史必修三选择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必修三选择练习题含答案

1.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应当 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韩非 4. 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 ) A. “性相近也” B .“人无有不善”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5.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 .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 .“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 .“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6.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 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C. 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 7.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 A.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 小国寡民的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思想; 9. 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 是( ) A. 取消文字; B. 实行吏治; C. 以法治国; D. 厚今薄古 10.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 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 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D. 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11. 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 A.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 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 C. 人定胜天 D. 尚贤尚同 12. 汉武帝“独尊儒术” ,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 B. 民贵君轻主张 C. 性善论 D. 大一统的思想 13.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 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14.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C. 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 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7. 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 A. 花木兰替父从军 B. 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 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18.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 A. 抗清斗争高涨 B. 社会相对安定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19.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 皆本也。”这一 观点出现于( )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0.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 释正确的是( ) A.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1.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 正确的评价是 ( )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15. 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 A. 孟子 B. 程颢、程颐 C. 16.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 ) 王阳明 D. 朱熹 ) 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A. 都是反面的 B. 都是进步的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

高三历史必修三综合练习题(2016.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 ①有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最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三综合复习题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4M = B .M M =- C .3B A == D .0x y += 2.射击场上的箭靶半径为90厘米,靶心半径为20厘米,则射中靶心的慨率为 ( ) A 、2/9; B 、 2/7; C 、4/49; D 、4/81 3. 把“五进制”数)5(1234 转化为“八进制”数为( ) (A )1234(8) (B )156(8) (C )203(8) (D )302(8) 4.①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情况,从每班抽2人进行座谈;②一次数学竞赛中,某班有10人在110分以上,40人在90~100分,12人低于90分.现在从中抽取12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服务人员为参加400m 决赛的6名同学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为( ) 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5.已知有上面程序,如果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1880,那么在程序UNTIL 后面的“条件”应 为 ( ) (A) i > 9 (B) i >= 9 (C) i <= 8 (D) i < 8 6.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们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骰子朝上的面的点数分别为x 、y ,则y=2x 的概率为( ) A .16 B .536 C .112 D .12 7.从学号为0~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 所 选 5 名 学 生 的 学 号 可 能 是 ( ) A. 1,2,3,4,5 B. 5,16,27,38,49 C. 2,4,6,8,10 D. 4,13,22,31,40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D. 在37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4.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5.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 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 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 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6. 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 泡在任氏液 (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 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 如卜图,卜列各诰顶分析不用确的是 () A. 分别刺激A 、B 、C G H 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 5处 B. 在B 、C 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 A 和G 点:电流计指针祁能慌转 C. D 、E 、F 共同构威了两个神经兀相连接的邦位叫突触 D. 刺激E 、F 点,弓I 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调节 C .内分泌调节 D .血液pH 值的调节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 脑皮层的 A . W 区 B . V 区 C . S 区 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5分,共60分) 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C 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A.A 、 B. A 、 C. B 、 B 、 B 、 C 、 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必修三练习题

必修三综合练习 、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 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 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 并将这 U 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 、“金色中国”、“黄色中国” 和“绿 色中国”。发挥你的想象完成 1 1?“银色中国”、“金色中国”、 界线是 A . B . ?4题。 “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 7 ①一 J r IM Y L I- ' I J () “银色中国”与 “金色中国”与 “黄色中国”与 “银色中国”与 “金色中国”. “黄色中国” I “绿色中国” I “绿色中国”: “金色中国”、 B .气候和地貌 以冈底斯山为界 的界线包括巫山 的分界线有秦岭 界线是贺兰山 2 .决定“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A . 土壤和水文 B .气候和地貌 C. 土壤和植被 3. “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随经度改变所产生的水分差异 B .随人类开发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水平差异 C.随海拔高度变化所产生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D.随纬度改变所产生的热量差异 () B . “金色中国”一一海陆位置影响 D . “银色中国”一一纬”度位置影响 C. D. 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D .地形和植被 () 4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 “黄色中国”一一海拔高度所致 C. “绿色中国”一一流水侵蚀作用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 分, A 、B 卫星送入太空。回答 5-6题。 r ■式将环境与 灾 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 5.“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D. 数字地球 ) 森林病虫害 。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 「代表点的地理坐标。可以说,Google A.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6?“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 洪涝 C.地震… D. Google ■公司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产品一一 Google Earth 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家的房顶, 同时精确的显示鼠标指针处所 Earth 是“数字地球”的雏形。回答 7-8题。 7. Google Earth 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A . RS 和 GIS B . GIS 和 GPS 8?能够为数字地球提供空间数据的技术是 ( C . GPS 和 ( A .信息高速公路 B .高分辨的卫星遥感技术 ) RS D . GSM 来源:学.科.网] ) C.高性能的计算能力 D .数据存储技术 年份 1949 年 1955 年 1960 年 1970 年 1978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东经(度) 121.97 121.93 121.94 121.88 121.86 121.75 121.80 121.71 北纬(度) 43.57 43.51 43.54 43.59 43.63 43.80 43.68 43.84 F 表反映了 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情况,据此回答 9-10题。 9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西北方向移动 B 、向东北方向移动 C 、向东南方向移动 10.导致科尔沁沙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D 、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A 、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 C 、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 、向西南方向移动 )

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包含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参考公式: 1.回归直线方程方程:,其中,. 2.样本方差: 一、填空 1. 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1)(2)(3)(4) A.(1)(2)B.(1)(3)C.(2)(4)D.zs(2)(3) ~ 2 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 (A)3=a(B)a+1=a(C)a=b=c=3 (D)a=2b+1 3.某程序框图如下所示,若输出的S=41,则判断框内应填( ) A.i>3 B.i>4 C.i>5 D.i>6 4.图4中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A.7 B.8 C.9 D.10 " (第3题)(第4题) 5阅读题5程序,如果输入x=-2,则输出结果y为( ). (A)3+π(B)3-π (C)π-5 (D)-π-5 6.有一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A.至多有1次中靶次都中靶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7.一个袋中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现从袋中取出1球,然后放回袋中再取出一球,则 Input x if x<0 then y=3 2 x π + else | if x>0 then y=5 2 x π -+ else y=0 end if end if print y

取出的两个球同色的概率是( ) A.2 1 B.31 C.4 1 D. 5 2 8.对某班学生一次英语测试的成绩分析,各分数段的分布如下图(分数取整数),由此,估计这次测验的优秀率(不小于80分)为( ) % % 》 % % 9.袋内分别有红、白、黑球3,2,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 B.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 C.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 D.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 10.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右所示,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 A .求输出a,b,c 三数的最大数 B .求输出a,b,c 三数的最小数 C .将a,b,c 按从小到大排列 D .将a,b,c 按从大到小排列 $ 二、填空 11.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则这三种型号的轿车应依次抽取 、 、 辆. 12.将十进制的数253转为四进制的数应为 (4) 13.在区间[-1,2]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1的概率为 . 14. 某市物价部门对本市的5家商场的某商品的一天销售量及其价格进行调查,5家商场的售价x 元哈销售量y 件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价格x 9 10 } 11 销售量y 11 10 8 6 5 由散点图可知,y 与x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是:=+,则= . 三 简单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综合检测(一).doc

期中综合检测 (一) (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分,共 48分 ) 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哪一个箭头表示的物质是错误的( ) A.①白细胞B.②组织液 C.③水 D .④红细胞 解析:选 D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2.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 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处在空调房间中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选 C夏天长期处在空调房间中引起的“空调病”是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 正确。到青藏高原后出现的头疼乏力、血压升高是因为氧气缺乏引起内环境失调引起的, 故 B 正确。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机体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结果,故 C 错误。高温引起的中暑是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疾病,故 D 正确。 3.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突触处,神经递质排出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故A 解析:选 C 在突触处,神经递质排出的方式是胞吐;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该 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③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 等方面的功能。 4.以枪乌贼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在神经纤维的特定位置放置电极a和 b,在 M 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a、 b电极间电位差,结果如图所示,则记录仪a、 b电 M ( ) 解析:选 C 由图可知出现了两次动作电位,指针偏转两次后回到零电位,图 A 和图B 中的指针不可能回到零电位,图 D 中不会出现指针的偏转,故正确选项为C。 5.下列有关人类内分泌激素的来源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

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位同学正在做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性课题,如果他要了解5世纪中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应查阅下列哪本书? A. B. C. D.

2.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2号F火箭”,中国早期 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3.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数学 4.目前为止,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A.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B.商代的甲骨文 C.商周时期的金文 D.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5.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大意义是 A.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形成 B.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加强了思想控制 6.下列关于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D.明代书法更强调个性创造 7.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说明 A.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B.人们对书法欣赏水平提高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人们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8.对比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汉时期的绘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以帛画为主要类型 B.色彩都比较鲜艳 C.都用毛笔绘画 D.都有质朴,浪漫的特色 9.人类早期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①稚拙的线条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③丰富多变的线条④复杂的色彩和图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宋代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提倡重视 B.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C.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D.文化普及 11.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绘画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B.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开创之作 C.宋代绘画只有单一的山水画较为著名 D.明清时期,既有正统画风,也有奇特不拘一格的绘画风格 12.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高一数学必修三综合练习(含答案)

1. 某地区有300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30家,中型商店有75家,小型商店有195家. 为 了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中型商店数是( )A 2 B 5 C 3 D 13 2. 某单位有老年人28 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各抽取的人数是A、6,12,18 B、7,11,19 C、6,13,17 D、7,12,17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数据5,4,4,3,5,2的众数是4 B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这组数据的方差的平方 C数据2,3,4,5的标准差是数据4,6,8,10的标准差的一半 D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 4.从一批螺母产品中任取一个,测量其横截面直径的大小,直径小于3.98cm的概率为0.38,直径小于4.06cm的概率为0.30,那么直径在[3.98,4.06)范围内的概率是( ) A. 0.68 B. 0.38 C. 0.08 D. 0.62 5.现有五个球分别记为1,2,3,4,5,随机取出三个球放进三个盒子,每个盒子放一个球,则1或2在盒中的概率是( ) A. 1/10 B. 3/5 C.3/10 D. 9/10 6、某个路口的交通指示灯,红灯时间为30秒,黄灯时间为10秒,绿灯时间为40秒.当你 到达路口时,看见红灯的概率是() A.1/2 ;B.1/8 ; C.3/8 ; D.5/8; 7、射击场上的箭靶半径为90厘米,靶心半径为20厘米,则射中靶心的慨率为() A、2/9; B、 2/7; C、4/49; D、4/81 ; 8、某班共有6个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本学期初有其它班的3名同学准备加入到这6个小组中去,则这3名同学恰好有2人安排在同一个小组的概率是() A. 5/12; B.5/24 ; C. 10/81; D.1/5 9.如图,某人向圆内投镖,如果他每次都投入圆内,那么他投中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 10.在调查高一年级1500名学生的身高的过程中,抽取了一个样本并 将其分组画成频率颁直方图,[160cm,165cm]组的小矩形的高为a, [165cm,170cm]组小矩形的高为b,试估计该高一年集学生身高在 [160cm,170cm]范围内的人数__________ 11.某公共汽车站,每隔15分钟有一辆车出发,并且出发前在车站停靠2分钟,乘客到 达汽车站的时刻是任意的。则乘客到车站候车时间小于10分钟的概率为______ . 12.管理人员从一池塘中捞出3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将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10天后,再捕上5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2条。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池塘有___ _____条鱼。 13.从1,2,3,4这4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都是偶数的概率是________ 14. 一个总体中共有200个个体,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则某一特定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 15、掷两颗骰子,出现点数之和等于8的概率等于__________.

(完整)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

第三章 质量评估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 ) A.12 B.13 C.2 3 D .1 2.将骰子向桌面上先后抛掷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积为12的结果有(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3.在面积为S 的△ABC 的内部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 2 的概率为( ) A.14 B.12 C.34 D.23 4.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与C 互斥 B .B 与 C 互斥 C .任何两个均互斥 D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5. 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三个形状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为( ) A.34 B.38 C.14 D.18 6.给甲、乙、丙三人打电话,若打电话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打电话给甲的概率是( ) A.16 B.13 C.12 D.23 7.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a ,b ,则使得函数f (x )=x 2+2ax -b 2 +π2 有零点的概率为( ) A.π4 B .1-π4C.4π D.4 π -1 8.如图所示,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有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是 A.25 B.710 C.45 D.910 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内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4 B.12 C.34 D.78 10.一个数学兴趣小组有女同学2名,男同学3名,现从这个数学兴趣小组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则参加数学竞赛的2名同学中,女同学人数不少于男同学人数的概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练习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选择题 2013年题组 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2年题组 1.(2012·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3.(2012·浙江文综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4.(2012·上海单科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1年题组

1.(2011·浙江文综·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④D.③④ 2.(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3.(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4.(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图3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2010年题组

生物必修三综合训练题

必修三综合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3、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 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⑦D.③⑤⑥⑧⑨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其中准确的叙述是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 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A、B、C依次为血液、组织液、淋巴 6、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7、组织水肿是因为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 ..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8、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 9、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准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 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10、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准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7.53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动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11、下列曲线能准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12、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准确的是 A.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B.Y表示肾上腺 C.Z表示骨骼肌D.W表示效应器 13、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表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 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14、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动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有反馈调节 15、细胞与细胞之间能够通过信号物质实行信息传递(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能够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准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溶菌酶等构成 B.在体液免疫中,由T细胞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必修三数学统计综合训练题及答案

第二章统计章末综合检测1 一、选择题 1.某学校有男、女学生各500名,为了解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与业余爱好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全体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则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 A.抽签法 B.随机数法 C.系统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 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 ) A.a>b>c B.b>c>a C.c>a>b D.c>b>a 3.2014年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环节中,七位评委为一考生打出分数的茎叶图如图2-1,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图2-1 A.84,4.84 B.84,1.6 C.85,1.6 D.85,4 4 甲乙丙丁 平均环数x8.6 8.9 8.9 8.2 方差s2 3.5 3.5 2.1 5.6 A.甲 B.乙 C.丙 D.丁 5.某校数学教研组为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600人、高二780人、高三n人中,抽取35人进行问卷调查,已知高二被抽取的人数为13人,则n=( ) A.660 B.720 C.780 D.800 6 气温/℃1813104-1 杯数/杯2434395163 若热茶杯数y( ) A.y=x+6 B.y=x+42 C.y=-2x+60 D.y=-3x+78 7.x是x1,x2,…,x100的平均数,a是x1,x2,…,x40的平均数,b是x41,x 42 ,…,x100的平均数,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x=40a+60b 100 B.x= 60a+40b 100 C.x=a+b D.x= a+b 2 8.在抽查某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数据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一组,抽查出的个体数在该组上的频率是m,该组上的直方图的高为h,则|a-b|=( )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高二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 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7.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综合练习3

高二地理期末综合练习3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1~6题。 1.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植被D.地形和植被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 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风沙、盐碱、旱涝B.乙—洪涝、风沙、低温 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4.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和乙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的特征 B.乙区域与丙区域之间有相对一致性 C.丙区域与丁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D.甲区域和丁区域独立存在,丁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甲区域 5.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6.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A.乙——水稻、柑橘B.甲——小麦、大豆C.丁——棉花、葡萄 D. 丙——青稞、油菜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邮票上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8.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地理 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 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D.②—湿热的气候 A 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

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精编)

必修三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 ) A.12 B.13 C.23 D .1 2.将骰子向桌面上先后抛掷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积为12的结果有(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3.在面积为S 的△ABC 的内部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 2 的概率为( ) A.14 B.12 C.34 D.23 4.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与C 互斥 B .B 与C 互斥 C .任何两个均互斥 D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5. 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三个形状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为( ) A.34 B.38 C.14 D.18 6.给甲、乙、丙三人打电话,若打电话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打电话给甲的概率是( ) A.16 B.13 C.12 D.23 7.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a ,b ,则使得函数f (x )=x 2+2ax -b 2+π2有零点的概率为( ) A.π4 B .1-π4C.4π D.4π -1 8.如图所示,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有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是 A.25 B.710 C.45 D.910 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内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4 B.12 C.34 D.78 10.一个数学兴趣小组有女同学2名,男同学3名,现从这个数学兴趣小组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则参加数学竞赛的2名同学中,女同学人数不少于男同学人数的概率为( ) A.310 B.25 C.35 D.7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