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摘要

迈向21世纪,随着世界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正面临的变化是包括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政治、思想、哲学以至生活方式在内的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其最终形成的世界新秩序,即“共生的秩序”,处于这一个多元化世界中的建筑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中国的建筑又将去向何处,在保留传统与积极创新方面该做些什么,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关键词:共生秩序中国建筑

Abstract

Going into 21th century,from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varation of the world,human being will confront the various aspects of valid varation involved economy、science、technology、artist、politics、thoughts and even lifestyle ,it will last form the new world 's regulation which is called“common regulation”,the architecture in the diverse world will also make unprecedented varation .what will come about Chinese architectur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s and creations ?they are considerable problems which are wothy of thinking. Key words:intercultural regulation Chinese architecture

一.共生化时代的特点及建筑潮流

共生的定义:当今的时代,即使对各专业领域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拥有广博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必须综合掌握各种知识,自由驰骋于各个领域之间,对每一个专业领域内变化微妙的预兆有所感悟,才能预见未来。

(一)共生化时代的秩序——共生的秩序

1.迈向重视个人、地域性与创造性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

21世纪,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变。人的“个性觉醒”,创造性得到突显,多样性的价值观共生。

世界竞争、对立的同时,异质文化共生、对话与合作。

2.由线性向非线性经济发展的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线性经济发展学说,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已渐渐脱节。信息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干,信息社会的秩序,不是金字塔形或树形的结构的秩序,即使是处于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也都可以充分运用其资源、产业结构、气候、风土和文化特质,支撑起世界经济系统中的一片天空,迎接新的经济共生时代。

随之在建筑领域出现了由电脑控制形态的非线性建筑。

3.由权力时代向权威时代的转变

裁军和无核化势必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依靠文化、传统作为支撑的权威是不容忽视的,以权威来从事外交、经济活动的新时代即将开始。人们只有通过对思想的阐释,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从战略上描述未来的理想,发挥领导才能,才能获得世界的敬重。

4.亚洲、太平洋文明的时代将以“生命原理”为基础。

亚洲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和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兼备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果不依靠丰富的感性、创造性,就无法不断推陈出新。

代表建筑:仿生建筑

5.开始向子整体和网络结构的秩序转变

由放射状向环状结构的转变——部分与整体的共生(体现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制度等层面)

6.多样性的共生——“非布鲁巴基体系”、“复杂系科学”

散乱、模糊的体系,能灵活应变、对付突发和偶发事件,起到保护整个体系的作用。

7.由农耕地缘社会向游牧迁徙社会转变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转变为新型游牧流动生活方式。——借助于喷气式飞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具有惊人的流动速度的时代。人们只要拥有便携式手提计算机,便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地方处理文字和图像信息,所有企业组织都向国际化和全球网络化方向转变。

信息网络建筑

8.迈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流动一族的“流动社会”

人们能自由移动、交流的新世界——“流动社会”。

9.由一、二、三产业整合而成的生态环保技术

一、二、三产业共生。

代表建筑:生态环保建筑

10.异质文化共生时代的安全保障

在这种共生时代中,无论国家大小,无论什么样的国家,只要拥

有包括宗教在内的独特的文化,就能够自立于世。

在异质文化共生时代,人类面临的威胁已不仅仅局限与军事战争、经济、金融系统的混乱、对环境的破坏、粮食危机、宗教摩擦等,都构成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

11.生命在保持动态关系的同时创造出信息的发信源。

兼备信息、传统、文化、经济(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自然环境,成为主宰世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共生化时代的特征: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生命原理”(代谢、循环、共生)

1.“机械时代”的20世纪

“机械时代”的特征:工业社会,重视“型号”、“规范”、“理想”的时代,现代建筑提倡“国际风格”。文化上是“理性中心主义”:把依靠理性而达成的科学、技术放在首位,把艺术、宗教、文化等和感性相关的领域放在其次。

机械时代的建筑是人文主义的建筑,认为人所创造的城市和建筑是永恒的,为了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海洋、河流与空气被污染,森林采伐等,都是迫不得已不可避免的。

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简洁、单纯、正确、纯粹、目的明确、抽象和明晰的特点。

高技派的建筑则是具有“装饰性”的机械表层,成为从机械时代迈向下一个时代的过渡性的实验品。

20世纪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抽象性。现代建筑、绘画、雕塑、文学和哲学共同的性格之一就是“抽象性”。

在已经建成的现代建筑作品中,均表现出一种明确性,能够令人展开线性联想的做法已成为规范。

新世纪,应该是在背负20世纪机遇时代的矛盾的重任的同时,与新技术共生、共进。

与新技术、新材料共生建筑

2.生命时代的建筑

机械本身不能生长、变化和新陈代谢。生命所拥有的惊人的“多样性”与机械时代的“均质”、“普遍性”比较,差异和对比极为鲜明。

所谓生命时代,就是正视生命物种的多样性所具备的高质量丰富价值的时代。生命就是创造意义,生命的个体和物种拥有多样性,与

地球上民族、语言、传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紧密相连。机械时代的“普遍性”,将被异质文化共生的时代所替代。

多种文化、异质文化的共生、将与经济、技术的发展占有同等地位。传统技术、文化共生技术的变形是必要的,文化与技术的共生也是必要的。这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适应性的经济、技术,将是生命时代经济技术的发展方向。

共生建筑(intercultural architecture)就是这样一种生命时代的建筑,它是能和异质文化要素共生的建筑,是通过传统与尖端技术的共生而创造出的建筑,是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

3.从功能的表现向意义的表现转变

生命时代的建筑,就是表层自立和意义创生的建筑。

机械时代以工业社会为背景成立,生命时代则以信息社会为背景而成立。信息社会和信息产业以差异、意义的创生而成立,后现代在物理学、化学、数学和哲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后现代建筑却仅停留在历史样式这一极为狭窄的风格问题上。建筑的多样性也来自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第一种手法,将历史传统形态分解后,在现代建筑自由装配、再编重组的手法。历史传统形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意义,但在再创造过程中又获得新的意义,这与历史主义建筑有根本差异。

第二种手法,将历史象征、历史形态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思想、审美意识、生活方式、历史记忆、心象风景等,作为现代建筑表现的手段。对看得见的历史象征或历史形态加以智慧的操作,使用抽象、讽

刺、打趣、倾斜、偏离、诡辩、隐喻等方法表达。需要广博的知识与诙谐的精神。

用“异质文化的共生”和“生态学”的视点看问题:人类只是地球上多种生命物种中的一部分,依赖其他生命的存在而生存,这里面包含有生命时代和生态学的观点。

生命时代的建筑,对于地域文脉、城市文脉与自然和环境来说,将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向着自然与人类的共生、环境与建筑的共生发展。

高技建筑

多义性建筑

抽象建筑

抽象建筑

多义性建筑

(三)生命时代将从二元对立转向共生

共生是承认不同的文化、对立的双方、异质要素之间存在“圣域”,并对此表示尊敬。为了寻求共生,需要长期的对话和互相交流,需要努力发现互补要素。

共生成立的第二个条件是“中间领域”。随着对立双方的互相渗透、互相理解,“中间领域”的范围也会不断变化。这说明“中间领域”本身就是具有多义性、双重性的暧昧领域。生命时代的建筑也正是因为拥有“中间领域”,而展现多义性、歧义性等生命原理的特点。

不仅是科学、哲学、技术领域也迎来了生命时代的转折期。生命时代的技术,将会转向信息、生物工程、遗传基因等“看不见”的技术。

相对于隐喻机械的机械时代的“高技派”建筑,我们面临如何表现那些看不见的技术的“生命时代的高技派建筑”的困难。表层自立的手法可以成为新的象征主义建筑的可能性。生命时代的建筑技术的表现,在表层自立的同时,应进一步以抽象或象征的手法表现生命时代不为肉眼所见的技术与精神。

(四)人与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

佛教有“无常”这个概念,提倡感悟转瞬间消逝的生命。世间肉眼所能够看得见的存在形式。当然也包括自然本身,全部都在变化。人、动物、植物、自然还有佛等等,一切存在,都是在一个巨大的生命系统中生机勃勃地流转着,人就存在在那个无常的轮回之中。

人类的理想,并不是去征服自然,也不是与动物斗争狩猎,而是要顺应自然,成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顾名思议,就是希望能达到完全与环境共生而自给自足的住家设计。它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风力发电、废弃物及废水再利用系统等生态设计,也采用了草皮覆土屋顶、温室、浮力通风等自然诱导式设计。人类追求生生不息的住家梦想在此计划中展现无遗。希望整个居住环境能自给自足,整个建筑产业能自我循环、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建筑发展又形成了“风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风土建筑:因能源危机的冲击而不满与现代建筑一味追求巨型化、设备化、人工化的思潮,并反对国际建筑形式完全不考虑气候风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节能建筑”的最高境界在于师法自然、顺应风土。自古以来一些生长于各种气候下的传统民居,有着极高超的自然环境设计智慧,值得

现代建筑引以为鉴。

生态建筑:对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设计理论。“生态建筑”于1960年代的生态学,受到生物链、生态共生思想的影响,对过份人工化、设备化环境提出彻底的质疑。一些采用覆土、温室、蓄热墙、草皮屋顶、风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外形的节能建筑设计纷纷出现,甚至在温室种植水耕植物、以厨余和动物粪便制造堆肥与沼气、以回收雨水充当家庭用水、以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并养鱼等生态技术,均成为“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

绿色建筑起源于1970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的“节能建筑”风潮,后来结合“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现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周期评估,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今天的绿色建筑,与过去的“节能建筑”、“风土建筑”、“生态建筑”,在

环保尺度上已是截然不同的层级。它已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而是彻底从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枯竭、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环境等地球尺度,来塑造整体建筑文化的环保生活哲学。

(五).机巧的思想——人与技术的共生

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技术引进,或是合理主义的引进,并非将技术本身展现出来,而是以看不见的形式将其隐藏起来,让人感受到不可思议或神秘。机械并不是在表现自我,而是在扮演人的角色。这种技术的拟人化,技术与人的共生对于21世纪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六).从后现代走向共生的时代——国际文化的样式(跨文化建筑)现代社会正是单一性结构的社会,现代建筑是不能读出任何故事的,由钢、玻璃、混凝土构成的建筑是只重视功能的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则有如下定义:“至少同时用两个标准来表述自己的建筑。”“各种要素混合的建筑。”“具有被意识到的精神分裂症。”“具有语言艺术的建筑”“暗喻丰富的,新鲜的,比起排他性来更具有包容性。”“呼应城市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重视附加价值的信息社会,是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为背景。城市空间私人小说化、私有空间化,空间设计引入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作为圣、俗、游三者共容器的城市,世界从协同组合到高度协同合作,世界的相对化和对折中样式的肯定,整体性理念的崩溃,部分和整体的共生,从低效益到良好的SOHO的社会,从”经济之死”到”象征交换”的时代。

在这个象征交换的时代里,人际关系带来持续的巨大变化。

自己拥有什么和他人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不同的人?在自身必须选择信息的意义上,向着要求知识能力和敏锐感性的时代发展。社会从安逸、享乐主义的大众社会,向着渴求知识、欲望强烈的社会发展。

象征交换时代的关键词是“拟仿”。波德里亚说:“氛围的结构是模拟,又是由非日常性构成的体系。”

在关注功能的同时,捕捉事物背后产生事物的能力这方面,即来源于对“气氛”的感受。

通过“气氛”这一概念,功能和氛围、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共生这一主题,具有向理智与疯狂的共生、科学与宗教的共生这样的主题过渡的共通点。

二.当代建筑美学的内涵与理论体系

(一)反形式之美学

追求多义与含混是反形式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当今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认为过分强调建筑形式的纯净与含义表达的明晰,将会产生排斥性的审美态度——排斥俚俗、装饰、幽默和象征性等手法在建筑中的运用,从而使理性与情感、功能与形式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在当今西方流行的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虚构、讽喻、拼贴、象征性、残破、扭曲、畸变等都是建筑师惯用的手法,并借空间构成的模糊性、主题的歧义性、时空线索构成的随机性,推崇偶然性和追求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