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穿越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物质穿越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物质穿越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物质穿越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一、穿膜层数的计算问题常涉及的知识点

(1)常涉及到的细胞结构的膜的层数: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2层膜,液泡、细胞膜均为1层膜、核糖体、核膜上的核孔均为0层膜等。

(2)常涉及到结构和细胞: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粘膜上皮、肾小囊壁、肾小管壁细胞等均为单层上皮细胞,物质在穿越这些细胞时均穿越了两层细胞膜。

(3)常涉及到的生理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泌尿、血液循环、神经传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5)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

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二、穿膜问题典型题例析

1.动物体内氧气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1.空气中的02被吸收到人体内参加细胞的有氧呼吸,这一过程中02共穿过( )层膜

A.7

B.9

C.1l

D.13

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02肺的通气:此过程中02没有穿膜行为,而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②

需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及红细胞的细胞膜,最终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其中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因此在此过程中02共需穿过5层膜;⑧

组输:此过程中02始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没有出红细胞,因而没有穿膜行为;④织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中02需从红细胞出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依据上面的分析,此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02进入组织细胞后,还需进入线粒体内才能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处共需穿过4层膜;⑤

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因此此过程中02需穿过2层膜。综合上述五个过程,02共需穿过11层膜。

2.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2.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 )层膜

A.6

B.7

C.8

D.9

解析:主要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问题。小肠中的葡萄糖需要穿过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成为血糖。再经过血液循环,穿越毛细血管到达组织液,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薄壁,而穿过每一层细胞都需穿过2层细胞膜,因此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7层膜。

3.动物泌尿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3.血浆中的某个葡萄糖分子,流经肾小球后,最终发现于肾静脉中,那么它总共穿过了几层磷脂分子结构()

A.12层

B.16层

C.0层

D.0层或16层

解析:主要考查了泌尿的过程。葡萄糖分子由血浆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有可能不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直接从出球小动脉出来,进入肾静脉,则没有过穿越膜结构。还有可能穿越了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最后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回血管,这种情况下所穿越的膜结构依次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肾小管壁→毛细血管壁,共8层膜,即16层磷脂分子层。

4.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4.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02,进入相邻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此过程中C02需穿过( )层膜

A.4

B.6

C.8

D.10

解析:关键词是“相邻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02从一个细胞的线粒体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需穿过两层细胞膜和线粒体、叶绿体的各两层膜〃共计6层膜。若为同一细胞内,则只穿越4层膜。

5.特殊情况下的穿膜问题

例5.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内出来后,会附着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此过程中mRNA需穿过( )层膜

A.0

B.1

C.2

D.4

解析: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但mRNA是大分子化合物,无法穿膜通过,它从细胞核内出来是从核膜上的通道——核孔出来的,因此穿过0层膜。

例6.当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此过程中共穿越了几层膜结构()

A.0

B.1

C.2

D.4

解析: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外排或胞吐作用,不穿越膜结构。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的过程中也没有穿越膜结构,故总计穿越了0层膜结构。

三、练习

1〃大气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A〃3层B〃5层C〃6层D〃10层

解析:大气中的氧气首先要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中的某一细胞时,进、出共两层膜,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出血管壁也是两层膜,最后进入红细胞(1层膜)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总共是5层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

2.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1 B〃2 C〃3 D〃6

解析: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穿过组织细胞膜1层,参与氧化分解则需要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因此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接着穿过线粒体(两层膜),方能完成氧化分解反应。即3层膜,共6层磷脂分子层。

3.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血浆)内,18O至少要透过()层单位膜。

解析: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首先从红细胞中出来(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变成C18O2,又从线粒体中出来,穿过组织细胞膜,即进、出组织细胞和线粒体共6层膜】,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最后到达血浆中。因此,总共要穿过11层膜。

4〃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B〃6层C〃8层D〃10层

解析:葡萄糖经小肠(消化道)进入毛细血管需经过两层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进、出共穿过4层膜,每层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故共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答案:C

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解析:主要考查对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线粒体、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膜里面含有液态基质,每层膜都是单层的生物膜。相邻两个细胞各有一层生物膜包被。因此,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需穿过3层膜,再进入相邻的细胞叶绿体基质中再需穿越3层膜,所以共穿过了6层膜。

6.肺泡中的1个氧分子,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成为水中的氧。在此过程中,这个氧分子需通过的选择透过性膜的次数共为()

A、5次

B、7次

C、9次

D、11次

解析:肺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即11层细胞膜。

详解: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人体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位于血浆的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围成)、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组织细胞、线粒体的双层膜。而氧分子要穿过肺泡壁,首先要进入肺泡壁中的某个细胞,然后再出这个细胞,即在氧分子穿过肺泡壁的过程中共通过了两层细胞膜结构。同理,氧分子穿过毛细胞血管壁进入血浆的过程中也要通过两层膜结构。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所以氧气进入红细胞后就可与血蛋白结合,即氧气从血浆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只需通过一层膜结构。氧气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周围时,氧气从红细胞出来进入血浆(一层膜),再出毛细血管壁(两层膜),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单层膜),再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两层膜)。综上,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参加到呼吸作用共通过11细胞膜(一层膜结构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即共需通过22层磷脂分子层)。

人日数的计算

调查某工厂全体员工年龄分布范围24—45岁;体力劳动分级构成:轻体力劳动男性15人,女性30人;中等体力劳动男性8人,女性6人,进行3天膳食调查:员工早、午晚三餐能量分布为20%,40%,40%;大米总消耗量62kg,每人蛋白质平均摄入量72g/d,就餐人数(见下表) 查表能量RNI:18—50岁轻体力劳动男性2400kcal/d,女性2100kcal/d 中等体力劳动男性2700kcal/d,女性2300kcal/d 膳食调查就餐人数登记表

请你完成下列工作 1、计算各类人员就餐人日数和总就餐人日数。 2、计算员工平均每日大米摄入量 3、计算不同能量需要的各类人员折合标准人系数 4、计算被调查员工的混合系数 5、计算被调查员工折合标准人的蛋白质摄入量 1、各类人员就餐人日数和总人日数 轻体力男性的就餐人日数=(10+13+12)×20%+(15+15+15)×40%+(14+12+14)×40%=41(人日) 轻体力女性的就餐人日数=(25+20+28)×20%+(30+30+30)×40%+(20+25+18)×40%=75.8(人日) 中体力男性的就餐人日数=(8+8+6)×20%+(8+8+8)×40%+(8+6+6)×40%=22(人日) 中体力女性的就餐人日数=(6+4+5)×20%+(6+6+6)×40%+(4+6+5)×40%=16.2(人日) 就餐总人日数=41+75.8+22+16.2=155(人日) 2、员工的平均每日大米摄入量 平均每日大米的摄入量=62÷155=0.4kg/人、日) 3、不同能量需要的各类人员的折合标准人系数 查表能量RNI:18~45岁轻体力劳动男性2400kcal/d,女性2100kcal/d,中体力劳动男性2700kcal/d,女性2300kcal/d; 轻体力男性的折合标准人系数=2400÷2400=1.0

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

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 1、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中的细胞膜层数 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审题,看明白问的是什么,比如问:几层膜?几层磷脂分子? ①、膜:也就是我们平日说的生物膜,也称单位膜,可以理解为是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 和核膜的通称!其结构与功能基本与细胞膜类似 ②核膜:双层膜,相当于2层细胞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 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相当于2层细胞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单层膜,相当于1层细胞膜,由2层磷脂分子 组成 ③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由1层上皮细胞围成的,简图如下: 思考1:物质进入毛细血管内要通过几层膜?几层磷脂分子: 参考答案:物质进入毛细血管内要穿过1层细胞,所以是通过2层膜,共4层磷脂分子 2、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结构差异: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结构差别不大,识图: 解析:上图是1个局部组织图,毛细淋巴管的一端连接较大的淋巴管,最后把淋巴汇集到总淋巴管,总淋巴管开口于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毛细淋巴管的另一端是盲端(封闭),见图;毛细血管的两端是连接着较粗的血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分布于全身各处 ①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以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分布也较广泛。 除脑、脊髓、骨髓、上皮、角膜、晶状体、牙釉质和软骨外,遍及全身各处。而毛细血管的一端连接动脉,另一端连接静脉 ②毛细淋巴管壁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 质、细菌、异物、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内随淋巴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 ③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由于某些原因一旦透出就由 毛细淋巴管回收,局部淋巴循环受阻,会导致这些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收,它们滞留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3、呼吸时,氧气通过的路径以及穿过的膜数? 思考2:外界环境中的气体(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几层生物膜? 解析:共11层,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进入细胞利用,应该考虑进入线粒体内,见下图: 提示: ①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首先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在肺部沿着肺内的气管进入肺泡,途径如下: 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更细的支气管——肺泡 ②肺泡壁由1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部与毛细血管紧紧贴在一起 ③氧气进入血浆,大部分氧气进入红细胞内部与其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被运输,少部分以溶解形式被运输; ④氧气通过的大致路径:外界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达全身各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线粒体

物质穿越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专题物质穿越膜层数计算 一、穿膜层数的计算问题常涉及的知识点 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1)常涉及到的细胞结构的膜的层数: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2层膜,液泡、细胞膜均为1层膜、核糖体、核膜上的核孔均为0 层膜等。 (2)常涉及到结构和细胞: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粘膜上皮、肾小囊壁、肾小管壁细胞等均为单层上皮细胞,物质在穿越这些细胞时均穿越了两层细胞膜。 (3)常涉及到的生理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泌尿、血液循环、神经传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二、穿膜问题典型题例析 1.动物体内氧气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1.空气中的02被吸收到人体内参加细胞的有氧呼吸,这一过程中02共穿过( ) A.7 B.9 C.1l D.13 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 呼吸全过程的三个连续环节 ①肺的通气:此过程中02没有穿膜行为,而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②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02需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及红细胞的细胞膜,最终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其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因此在此过程中02共需穿过5层膜;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此过程中02始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

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没有出红细胞,因而没有穿膜行为;④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中02需从红细胞出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依据上面的分析,此处共需穿过4层膜;⑤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02进入组织细胞后,还需进入线粒体内才能参与有氧呼吸过程,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因此此过程中02需穿过2层膜。综合上述五个过程,02共需穿过11层膜。答案:C 2.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2.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 )层膜 A.6 B.7 C.8 D.9 解析:主要考查营养物质的吸收问题。小肠中的葡萄糖需要穿过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成为血糖。再经过血液循环,穿越毛细血管到达组织液,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薄壁,而穿过每一层细胞都需穿过2层细胞膜,因此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7层膜。答案:B 3.动物泌尿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 3.血浆中的某个葡萄糖分子,流经肾小球后,最终发现于肾静脉中,那么它总共穿过了几层磷脂分子结构() A.12层 B.16层 C.0层 D.0层或16层解析:主要考查了泌尿的过程。葡萄糖分子由血浆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有可能不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直接从出球小动脉出来,进入肾静脉,则没有过穿越膜结构。还有可能穿越了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最后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回血管,这种情况下所穿越的膜结构依次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肾小管壁→毛细血管壁,共8层膜,即16层磷脂分子层。答案:D 4.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穿膜问题 例4.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02,进入相邻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此过程中C02需穿过( )层膜 A.4 B.6 C.8 D.10 解析:关键词是“相邻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02从一个细胞的线粒体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需穿过两层细胞膜和线粒体、叶绿体的各两层膜.共计6层膜。若为同一细胞内,则只穿越4层膜。答案:B 例5在一个叶肉细胞中,O2从叶绿体基质中扩散进入与【H】结合处,需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 、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长度=通跨净跨长通长筋1 2 、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锚固值3 、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 且≥0.5Hc +5d,为直锚,Lae 或≤0.5Hc +5d0.5Hc 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为弯锚,取Max{Lae,取支座宽度- 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 +5d } 4 、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 、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 (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2 )×(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根数=(箍筋根数拉筋的根数=布筋长-2 ×保护层)*2 +2×11.9d +8d 箍筋根度/ 布筋间距。6 、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数=(加密区长度/ 非加/ 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密

区间距-1 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 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 、吊筋吊筋长度=2* 锚固(20d)+2* 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 ... 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 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 保护层+15d } 。Max{Lae,0.5Hc +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课时训练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课堂练习(三)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建议用时:60分钟)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 ①从10个人中选2人分别去种树和扫地; ②从10个人中选2人去扫地; ③从班上30名男生中选出5人组成一个篮球队; ④从数字5,6,7,8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log a b 中的底数与真数. A .①④ B .①② C .④ D .①③④ A [根据排列的概念知①④是排列问题.] 2.从2,3,5,7四个数中任选两个分别相除,则得到的结果有( ) A .6个 B .10个 C .12个 D .16个 C [符合题意的商有A 2 4=4×3=12.] 3.已知A 2 n =132,则n 等于( ) A .11 B .12 C .13 D .14 B [∵A 2 n =n (n -1),∴由n (n -1)=132可知n =12.] 4.计算A 67-A 5 6 A 45 =( ) A .12 B .24 C .30 D .36 D [A 67=7×6A 45,A 56=6A 4 5,所以A 67-A 5 6A 45=36A 4 5 A 45 =36.] 5.给出下列4个等式: ①n !=(n +1)!n +1;②A m n =n A m -1n -1;③A m n =n ! (n -m )!; ④A m -1 n -1=(n -1)! (m -n )!.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C [由排列数公式逐一验证,①②③成立,④不成立.故选C.]

二、填空题 6.集合P ={x |x =A m 4,m ∈N *},则集合P 中共有______个元素. 3 [因为m ∈N *,且m ≤4,所以P 中的元素为A 14=4,A 24=12,A 34=A 44=24,即集合P 中有3个元素.] 7.如果A m n =15×14×13×12×11×10,那么n =________,m =________. 15 6 [15×14×13×12×11×10=A 615,故n =15,m =6.] 8.现有8种不同的菜种,任选4种种在不同土质的4块地上,有________种不同的种法.(用数字作答) 1 680 [将4块不同土质的地看作4个不同的位置,从8种不同的菜种中任选4种种在4块不同土质的地上,则本题即为从8个不同元素中任选4个元素的排列问题.所以不同的种法共有A 48=8×7×6×5=1 680(种).] 三、解答题 9.从a ,b ,c ,d ,e 五个元素中每次取出三个元素,可组成多少个以b 为首的不同排列,试列出所有不同的排法. [解] 画出树形图如下: 可知共12个,它们分别是bac ,bad ,bae ,bca ,bcd ,bce ,bda ,bdc ,bde ,bea ,bec ,bed . 10.解方程:A 42x +1=140A 3x . [解] 根据排列数的定义,x 应满足????? 2x +1≥4,x ≥3,x ∈N *, 解得x ≥3,x ∈N * . 根据排列数公式,原方程化为(2x +1)·2x ·(2x -1)·(2x -2)=140x ·(x -1)·(x - 2). 因为x ≥3,于是得(2x +1)(2x -1)=35(x -2), 即4x 2-35x +69=0, 解得x =3或x =234(舍去).

日工资标准如何计算

日工资标准如何计算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同样举上面的案例: 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 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5月份有21个工作日,5.1为法 定节假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0+1)×(21.75÷(21+1))=2076.14元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4元 2014年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即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目前,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 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 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 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 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 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 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 奖金。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 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 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最新高中生物-穿过几层膜的计算问题

膜计算 计算某物质代谢中进入细胞所通过的膜的层数或磷脂双分子层数,一定要弄清物质在体内的运行路线,结合各部分结构和相应功能便可作答。注意物质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氧气或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时都要经过两层细胞膜。活细胞代谢时需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从外界环境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自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细胞代谢是在专门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是由膜结构构成 的。前三者为单层膜,后二者是双层膜。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若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1.大气中的氧气要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A.3层 B.5层C.6层 D.10层 【解析】大气中的氧气首先要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中的某一细胞时,进、出共两层膜,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出血管壁也是两层膜,最后进入红细胞(1层膜)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总共是5层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答案:D 例2.内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A.2层 B.4层C.6层 D.8层 答案:C 例3.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血浆)内,18O至少要透过()层膜。 【解析】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首先从红细胞中出来(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变成C18O2,又从线粒体中出来,穿过组织细胞膜,即进、出组织细胞和线粒体共6层膜】,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最后到达血浆中。因此,总共要穿过11层膜。 例4.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C.8层 D.10层

光缆长度计算办法

光缆长度计算办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关于光缆长度计算相关办法 为规范统一全公司光缆长度的计算,总工办成立讨论组,对如何计算光缆长度进行规范,特制定以下计算办法。 1、相关定义 1.1测量长度:光缆敷设路由的测量距离。 1.2施工长度:敷设光缆时所用的光缆长度,是预算工程量表中的敷设光缆长度(不含引上光缆长度)。 1.3使用长度:施工时实际所用的光缆长度。 1.4预算长度:预算材料表中光缆的长度。 1.5配盘长度:为方便光缆采购、施工方领料,需对设计中小段落光缆合并成标准盘长;标准盘长为2000米或3000米;配盘长度与材料表无关,如建设单位有要求,设计中可做标准配盘统计表,指明相应段落合成标准盘长。 1.6自然弯曲:光缆布放后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弯曲增长;自然弯曲系数K,取值为架空光缆为10‰,直埋光缆7‰,管道光缆10‰。 1.7光缆损耗: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合理损耗量;光缆损耗系数(δ),取值为架空光缆为7‰,直埋光缆5‰,管道光缆15‰。 1.8设计预留长度: 2、计算办法

2.1测量长度=光缆路由实际测量的距离 一般取整数,个别区域要求1-2位小数。 2.2施工长度=测量长度×(1+K)+设计各种预留 注:K为光缆自然弯曲系数; 2.3使用长度=施工长度×(1+δ)+引上预留10米/处 注:1.δ为光缆损耗系数; 2.概预算考试时使用长度即为预算表材料表中光缆使用量,并保留两位小数; 2.4预算长度=使用长度调整值,具体参照以下执行 2.4.1长途光缆、本地网光缆、农村接入网光缆预算长度 在使用长度基础上,个位取0,十位取5;十位大于5时,十位取0,百位取1。案例: 2.4.2城区接入层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和引入光缆预算长度 在使用长度基础上,个位取0,十位取0-9。 案例:

排列&组合计算公式及经典例题汇总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A------和顺序有关 组合 C -------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 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 "排列"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n,m)表示. A(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A(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A(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c(m+k-1,m). 排列(Anm(n为下标,m为上标)) Anm=n×(n-1)....(n-m+1);Anm=n!/(n-m)!(注:!是阶乘符号);A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An1(n为下标1为上标)=n

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跨膜层数计算问题

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跨膜层数计算问题 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题。不少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中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该类试题涉及很多知识的支撑,如相关生理过程及经过的生物膜结构等。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 1物质的运输途径。若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通过的途径,常常涉及到生理结构的知识。 2涉及生物膜的问题。单层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双层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细胞核的膜。其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穿过上皮细胞涉及2层膜结构;无膜的有:核糖体与中心体。 3某些大分子从细胞核中出来,如果核孔,不涉及到穿膜;此外,细胞向外分泌消化酶、抗体,或蛋白类激素的外排作用以及细胞的内吞作用,都可看作是通过0层生物膜。 4 磷脂分子层数=生物膜的数量×2。 5理解至少的含义。在该类试题中常常涉及到“至少”一词,是为了使答案准确和问题简化起见。 6跨膜中涉及到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经典试题回顾: 1 关于气体跨膜运输的问题 【例1】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 H12 O6 和O2 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 A 3和4 B 4和5 C 7和9 D 7和11 解析: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再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这一复杂的过程可表示为:离开肺泡(2层膜)→进入血管(2层膜)→进入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进入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答案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 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 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 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 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 (1)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 ...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人日数 标准人系数 标准人日数 混合系数

食物摄入量: 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某种食物实际消耗量(克)÷总人日数 标准人每日每种食物消费量=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混合系数 总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全家的标准人日数=成员1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成员2标准人系数×人日数。。。 混合系数=全家总的标准人日数÷全家总人日数 =某人群总的标准人日数÷各年龄组总人日数 (例题) 某住宿中学某日全天就餐人数统计如下:13岁男生65人,13岁女生58人,14岁男生60人,14岁女生62人,15岁男生55人,15岁女生60人,男教工(50岁以下)22人,女教工(50岁以下)19人(其中孕妇一人)。 (1)计算各人群标准人系数。 (2)计算总人日数及总标准人日数。 (3)计算混合系数。 (4)计算该人群折合标准人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 答: (1)人群划分并查表确定能量需要量 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划分为以下9个人群:

A、13岁男生能量需要量2400千卡 B、13岁女生能量需要量2200千卡 C、14岁男生能量需要量2900千卡 D、14岁女生能量需要量2400千卡 E、15岁男生能量需要量2900千卡 F、15岁女生能量需要量2400千卡 G、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能量需要量2400千卡 H、成年女子轻体力劳动者能量需要量2100千卡 I、孕妇能量需要量2300千卡 计算各个人群标准人系数 以体重60公斤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标准人能量需要量为2400千卡 A、13岁男生的标准人系数=2400/2400=1 B、13岁女生的标准人系数=2200/2400=0.92 C、14岁男生的标准人系数=2900/2400=1.21 D、14岁女生的标准人系数=2400/2400=1 E、15岁男生的标准人系数=2900/2400=1.21 F、15岁女生的标准人系数=2400/2400=1 G、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的标准人系数=2400/2400=1 H、成年女子轻体力劳动者的标准人系数=2100/2400=0.88 I、孕妇的标准人系数=2300/2400=0.96 (2) 确定每个人群的人日数

计算题

1. 某机关食堂,早餐有30人进餐,午餐有50人进餐,晚餐有20人进餐,三餐功能比为30%、40%、30%,计算总人日数? 30×30%+50×40%+20×30%=35人日 2. 某人一周之内在家中用早餐7次,午餐5次,晚餐4次,其餐次比为0.2、0.4、0.4,计算个人总人日数? 7×0.2+5×0.4+4×0.4=5人日 3. 某食堂早餐用餐人数100人,午餐120人,晚餐80人,每餐能量分别为600kcal、1000kcal、800kcal,计算总人日数? 三餐热能比:早餐=600/(600+1000+800)=25% 午餐=1000/(600+1000+800)=42% 晚餐=800/(600+1000+800)=33% 总人日数=100×25%+120×42%+80×33%=101.8人日 4.某食堂早、午、晚餐用餐人数分别为200人、280人、160人,每餐能量分别为600kcal、1000kcal、800kcal,计算总人日数?若全部为男性,其中早、午、晚餐轻体力劳动者100、180、80人,早、午、晚餐中体力劳动者60、50、30人,早、午、晚餐重体力劳动者40、50、50人,计算混合系数?若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82g,计算标准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1)三餐热能比:早餐=600/(600+1000+800)=25% 午餐=1000/(600+1000+800)=42% 晚餐=800/(600+1000+800)=33% 计算折合系数:以轻体力活动男性为标准人,轻体力男性折合系数为1,中体力男性折合系数为2700/2400=1.125,重体力活动男性折合系数为 3200/2400=1.33 总人日数=200×25%+280×42%+160×33%=50+117.6+52.8=220.4人日 标准总人日数=(100×25%+180×42%+80×33%)×1.0+(60×25%+50×42%+30×33%)×1.125+(40×25%+50×42%+50×33%)×1.33=127×1.0+45.9×1.125+47.5×1.33=127+51.6+63.2=241.8人日 混合系数=标准总人日数/总人日数=241.8/220.4=1.097 2)标准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混合系数

物质穿膜层数的归纳总结

物质穿膜层数的归纳总结 与物质穿膜有关的一类试题在近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有些试题的难度较大,运用“简图法”可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例1: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入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 A、5层和10层 B、6层和12层 C、7层和7层 D、8层和16层 解析:选B。1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 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如图),因叶绿体 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故共穿过的生物膜是6 层,而每一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例2:1分子CO2从空气中进入玉米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至少是()A、8层B、9层C、10层D、11层 解析:选B本题是一道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第一, CO2是通过叶的气孔进入叶肉细胞的;第二,玉米是C4 植物,其CO2首先在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固定,然后 再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被固定和还原;第三,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这样CO2通过的途径可用图表示。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穿过C4植物叶肉细胞时共通过6层膜,进入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时穿过3层膜,共通过的生物膜是9层。题中“至少”之意是不考虑CO2进入细胞后进入内质网等其他具有膜细胞器的情况。 例3、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通过生物膜层数是() A、4层 B、3层 C、2层 D、0层 解析:选D。如图所示,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 经过内质网的加工,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 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加工后,再由高尔 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裹在小泡内,运输到细胞膜, 最后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经细胞膜的外排作用把蛋白质释放到 细胞外。整个过程中分泌蛋白都是以小泡的形式移动,而并非 穿过生物膜进行运输,故这一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0层。 例4、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解析:选B。血浆中的葡萄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图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 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 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胞膜只有3层。本题学生易选A,因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而实际上完整的葡萄糖分子只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初步分解后才进入线粒体,但进入线粒体的已不是葡萄糖分子,而是丙酮酸。另外,题目所问的是几层细胞膜,线粒体的内、外也不是细胞膜。 例5、用同位素标记血液的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肾脏后又经过肾静脉流出,该分子穿过几层细胞膜()A、4层B、8层C、0或8层D、16层 解析:选C。血糖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的过程中, 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图示)。 整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依次穿过了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囊壁、 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而重新回到血液,最后经 静脉流出。而这些“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 每穿过一层细胞即经过2层细胞膜,故共穿过8层膜。但并非 每个葡萄糖分子都会从肾小球滤过,若没有滤过的葡萄糖分子, 则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而又直接从出球小动脉流出,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始终在血管中流动,没有穿过任何膜结构,即穿过0层膜。 例6、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4 B、8 C、7 D、14 解析:选D。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 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如图所示。肠腔 中的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内毛细血管 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 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过14 层磷脂分子层。 例7、外界空气中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层 B、10层 C、11层 D、12层 解析:选D。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如图示)是通过内环境而间接进行的, 3个环节。 CO2细胞膜 C6H12O6 C6H12O6C6H12O6拜CH3COCOOH CO2 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 细胞膜叶绿体 分泌蛋白 细胞膜 小泡 高尔基体 核糖体 内质网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 肾小囊 肾小管周围 毛细血管 肠腔 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外界空气 O2 CO2 肺泡 肺泡毛 细血管 体循环 组织毛 细血管 组织 细胞 及 细胞内氧 化代谢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O2利用CO2产生外呼吸内呼吸

计算线段长度的方法技巧

计算线段长度的方法技巧 线段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同学们首先熟悉的简单图形,也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的基础。熟练掌握线段的大小比较及计算,是初一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一. 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 例1. 如图所示,点C 分线段AB 为5:7,点D 分线段AB 为5:11,若CD =10cm ,求AB 。 二. 利用线段中点性质,进行线段长度变换 例2. 如图,已知线段AB =80cm ,M 为AB 的中点,P 在MB 上,N 为PB 的中点,且NB =14cm ,求PA 的长 . 三. 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寻找第三量(中间桥梁) 例3. 如图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 、B 、C 、D 四点,且C 为AD 的中点, ,求BC 是AB 的多少倍? 四. 设辅助未知量,列方程求解 例4. 如图C 、D 、E 将线段AB 分成2:3:4:5四部分,M 、P 、Q 、N 分别是AC 、CD 、DE 、EB 的中点,且, 求PQ 的长。 五. 分类讨论图形的多样性,注意所求结果的完整性 例5. 已知线段,在直线AB 上画线段 ,求AC 的长。 14BC AB AD -=

练习1. 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3∶4三部分,M 是线段AD 的中点,CD=16cm . 求:(1)MC 的长; (2)AB∶BM 的值. 2.如图所示,已知,C 为AB 的中点,D 为CB 上一点,E 为DB 的中点,EB =6cm ,求CD 的长。 3.已知A 、B 、C 在同一直线上AC=AB ,已知BC=12cm ,求AB 的长度。 4.已知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CB 上的点,DA=6,DB=4,求CD 的长。 5.已知AD=14cm ,B 、C 是AD 上顺次两点且AB :BC :CD=2:3:2,E 为AB 的中点,F 为CD 的中点, 求EF 的长。 6.如下图,M 、N 是AB 上任意两点,P 是AM 的中点,Q 是BN 的中点,试说明:2PQ=MN+AB. 7.如下图,C 、D 、E 将线段AB 分成4部分且AC :CD :DE :EB=2:3:4:5,M 、P 、Q 、N 分别是AC 、CD 、DE 、EB 的中点,若MN=21,求PQ 的长度。 8.如下图,B 、C 、D 依次是线段AE 上的点,已知AE=8.9cm ,BD=3cm ,则图中以A 、B 、C 、D 、E 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等于多少? A E C D Q P A B M N Q P M B C D E

高考数学公式:排列组合公式

高考数学公式:排列组合公式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p(n,m)表示. p(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