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 审 医 学

重 审 医 学

重 审 医 学
重 审 医 学

重审医学(第四课)

那一个医学人文?深究医学人文的向度与境界

1.医学回归人文(回到传统的优雅)

2医学抵达人文(作为职业企盼的高度,作为学术的彼岸,暗含着人文境界高于工具理性)3医学完整性的追求(寻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人文的统一,克服单向度思维)

4医学现代性困境的人文突围(作为现代性危机的化解的途径与方法,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阐述是“现代性,意味着过渡、短暂和偶然)

5对医学看“第二眼”,重审、反思、重申。

第一眼是技术之眼,第二眼是哲思之眼

第一眼时知识之眼,第二眼是智慧之眼

着眼于学术魅力的养成

医之术、医之学,医之识,医之道

教-练(技能),教-学(知识),教-育(精神)

知晓,知识,知道,知音

框架图,路线图,太极图

定位:结构导向、问题与方法导向、前沿导向、大师导向、反思导向,创新导向

医学教育:教科书+手册=》呼唤突围

医学大师的晚年追求,三个径向:叙事化,史学化、哲学化,人道化,在占据技术制高点之后,必然寻求精神制高点。

重审医学:五大母题

医学究竟是什么?

健康究竟是什么?

疾病究竟是什么?

医院究竟干什么?

救治究竟是什么?

第一单元:医学是什么?

这是一个职业话题,这是一个公共话题。

这是一个关于真理的话题,这是一个关于真谛的话题。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是一个高深的命题,这是一个世俗的命题。

这是一个知识的命题,这是一个体验的命题。

这是一个常识,这是一个反常识。

对于这个话题,有人用三分钟来回答,有人用一生来回答······

胡大一:我们并不理解医学

古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迷失于局内。

云遮雾罩,外物遮蔽。

迷失于心,利令智昏。

过度分科,过度分析,失去全貌。

过度技术化,客体化,失去主体性。

过度功利化,商业化,失去人性温度。

弦外之音

叩问“医学是什么?”,暗含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医学?”,它不是对当下医学现实的认可,而是对未来医学理想的塑造,不是既成医学事实的辩护,而是未成医学体系的延展与构建。

人类医学的理想是什么?“止于至真”?“止于至善”?拟或“所有可能的痛苦与拯救”?

对医学界来说:医学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一次哲学意义上的职业母题的叩问,通过这种叩问来重建职业愿景、职业价值、终极关怀、重温职业目的与职业精神。

常识可靠吗?

常识:天空是蓝的。真是这样吗?

两万或两万五千英尺高的天空总是蓝的,然后,蓝色停止,深一点的蓝色接手,然后,越来越浓,130英里以上的天空是黑色的。

——安东尼奥尼

《一个导演的故事》

《辞海》的标准定义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关于医学的常识

1. 医学是科学,一门研究人类健康维护与疾病诊疗、预防的科学。(科学论)

2.医学史是知识进化史。遵循“阶梯模型”“陀螺模型”发展。传统知识与意识都是幼稚的、粗糙的、未经科学论证的、被淘汰的学问与学说。(厚今薄古)

3.医学的未来是当下理论模型(还原论)与实践模式(技术主导)的线性与惯性、加速运行,攀爬新的、更高的知识海拔。而不会变更发展的轨道和模型。(乐观主义)

医学曾经是什么?

古希腊:希波格拉底的观点:医学=美德+技艺(技术与艺术)

中国:“医者,易也”(变化的学问)——医学是一门自然哲学“医者,臆也”(由臆达悟)——医学的方法是思辨与类比(观察),“医者,艺也”——一门生命救渡的艺术。

中国的情本位文化:通情达理,入情入理。

马王堆出土文献“四医”分类:医经(理论)、经方(临床)、房中、神仙(保健、预防)——知识、技术的服务功能齐全

哲学化:范畴的追问

生物-生命(有形-有灵、躯体与灵魂、生理-心理、偶然与必然、确定与混沌、活体-尸体)观察-体验(客观-主观,疾病-疾苦,发现病人-制造病人,经络传感现象)

技术-艺术(工艺-手艺,标准化-个性化)普遍性-个别性(国际性-地方性,方案化-个体化)是非-善恶,是非-美丑(真实性-道德性,真理-真谛,正确-正义,理性-良知,此岸-彼岸

世纪初:奥斯勒的洞悉

Medicine is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

———William Osler

医学真谛:永恒的不确定性

奥斯勒命题:生命、疾病转归、苦难与死亡降临具有不可移易(永恒)的不确定性。

1.生命、疾病无法解读的复杂性,不可澄澈的混沌性。

2.苦难、生死不可预测与把控的偶然性(偶在性),不可驾驭的或然性。

生命是一个谜,是一个灰箱,真相无法大白(甚至都无法中白,只能小白),相当多的病因、病理不明确,病情的进展不可控,疗效不确定,预后(向愈,恶化,残障、死亡)不可测。不确定性与医学的缺损配置

现代医学是不完善的,更是不完美的,存在着缺损配置,诊疗节目是必需的,花费是必需的,而且越来越大,医院、医生的技术、精力投入是必然的,医疗探索与职业进取是积极的,依然不能改变这个“不确定性”的现实困境。

现实中的心理失衡:对于某一个患者和家庭来说,可能的局面是以确定的(高昂的)经济支

付与难以忍受的苦难体验换来完全不确定的疗效和生死预后,以高代价,高风险,低(零,负)医疗获益,可能出现人财两空的结局。

专业求解:应对人财两空

如何面对人财两空的局面,让患者及家属心平、气和、神依、魂安,顺应、忠诚?

改进知识与技术,矫正不确定性的过程与结局:循证医学旨在通过大数据超越经验性,克服不确定性,芝诺悖论:人类无法抵达纯粹理性的彼岸,无法彻底消除不确定性。

改进过程体验与场景感受(感动、欣慰),叙事医学旨在通过故事重建医疗过程的情感、意志、灵性等缺损配置,通过神圣境遇、人格魅力来增进道德信任,弥补结局的无奈。

社会求解:机制与体制变革

梅奥经验:以特别的场所精神、过程美感、道德信任、人格魅力、灵性抚慰,来帮助患者及家属消解苦难,豁达生死,节哀顺变,认同医者价值,接受医疗代价,做到“人死而无怨,疴沉而无怒,财消而无疑”(顺应性)。

医改发力:

1.增加福利投入,提升技术覆盖,降低医疗的“不确定性”,增进疗效,改善预后。

2.改进服务品质,提升道德信任,优化就医与行医的过程感受,缓解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医患紧张关系。

佩里格雷诺的洞识

Medicine is the most humane of sciences, the most scientific of humanities.(科学中最人文,人文中最科学)

医学关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

医学的一端是科学和技术,另一端是苦难中的人类需求。医学决策联系技术和道德命题,因此,医学既要客观,又要充满同情。

医学最可贵的品质是对于人类痛苦不可遏制的敏感.

《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

Medicine, the art and science concerned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the prevention, alleviation or cure of disease.

1/3不治而愈(无医自处)

1/3治而不愈(心存敬畏)

1/3治而向愈(医术所及)。

穆森的挑战

罗纳尔德·缪森的论文

Ronald Munson, Dep.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t. Louis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6 (1981),183~208

中文版:《中外医学哲学》(香港)I:2(1998年5月)3~30页

穆森:何许人也?

Ronald Munson

received his Ph.D.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Biology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taught as a Preceptor in Philosophy at Columbia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审问医学的“科籍”

提问策略:软口吻与硬口吻?

软口吻:设问句。不给结论,完全可以辩论与商榷,重视的是思辨的过程,在平和的心态与

语态中重温医学的职业愿景、职业价值、终极关怀、职业目的与职业精神。

部分排除: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它不仅只具有科学性,还具备人文性、社会性。不仅仅要科学化,还需要人文化、社会化。

硬口吻:强判断句。坚定地认为:医学不是(单一的、纯粹的)科学!/ 不应该成为(单一的、纯粹的)科学,不可能成为(单一的、纯粹的)科学。

穆森的基本观点

1. 不应该:一旦成为科学,就会必然遮蔽、偏离医学的职业愿景、价值、终极关怀、目的与精神。

2.不可能:医学的愿景、职业价值、终极关怀、重温职业目的与职业精神与科学的愿景、职业价值、终极关怀、重温职业目的与职业精神有冲突。——理性与良知的分离论者,——这里派生出“科学与人文”的新范畴:“真理-苦难”(不是真理与谬误)“科学-幸福” “此岸-彼岸”的哲思与对话。(在许多人那里,真理无关苦难,科学必定带来人类幸福。)

穆森不过是“胡闹”

陷害医学,其实质:说医学不是科学,旨在否定医学的真理性、正当性、唯一性

装备论:北医>北大,上医>复旦

前提有二

科学概念的泛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真理统统是科学)

医学与科学的关系是祖孙关系(自然科学=》生物学=》医学)——医学是“孙子”

医学与科学的祖孙模型

为什么医学一定要成为科学?

这一切都是缘于我们的“科学至上”(科学主义)的语境,已经到了封杀命题,窒息争论的地步。不是科学,就意味着不可信任,不堪应用,不予投资,不能执业。只有科学的医学才是有效、安全、可信、可靠的医学。

对“医学成为科学”,“科学的医学”概念进行语义分析,意味着科学与医学曾经是、当下还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主体。

引出新问题:它们在愿景、价值、终极关怀、职业目的与职业精神上完全一致吗?

代价:人文性的割裂与丢失

意味着医学认同科学性(本质属性),遵循科学化的前进方向//别的属性(人文性、社会性等),别的方向(人文化、社会化)是不重要的,可以忽视的。理论上这样讲不是很沉重,实践上这样做就相当沉痛了(我们正在付代价)

认同学科细分、理性、客观、受控实验、严谨、条理、规范、效率的科学禀性//客观性(真理性)普遍性、还原论。

根据排他性原则,隐含着否定、淡化感性、温情、诗性、浪漫、玄思、洞察、慧识、相遇等非科学的人文禀性//否定思辨性、个别性与艺术禀性。

认同科学化,减弱人文化,职业冷漠具有合理化。

穆森的“STM并列”论

医学与科学、技术是各自相对独立有相互交叉的学科,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不能(仅仅)成为一门科学

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目的与价值。它与科学是兄弟关系、交集关系(提升医学,而不是降低医学)。

不同的目的:科学的基本目的是获得新知,以便理解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事物——增进知识;医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预防或治疗疾病来增进人们的健康——促进健康

不同的成功标准:科学的标准是获得真理,医学的标准是获得健康和疗效

不同的内在价值原则和医学的道德诉求。

穆森揭示了医学的独立性

缪森论文的核心观点

1.尽管医学(知识)大部分是科学的,但它并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那些试图说明医学已经是一门科学的论证是有缺陷的。——人性先于、高于工具理性、知性。

2.本文从学科(传统)内在目的、成功标准、职业伦理与价值准则(职业精神)三方面揭示医学与科学的分歧。

3.虽然医学的认知内容有可能还原为生物学(甚至物理学与化学),但是医学作为学科(事业)不可能还原成生物学(物理学与化学)。医学超越科学性的人性特点(人学特征)使得它成为一门不适于还原的学科。

人的属性与医学的向度

医学是人学,关涉着人类命运:

“人是动物”:便有了“生物科学的医学”,于是,医学的发展导向全面、系统的“还原论”研究,误区是“科学至上”。——生物学向度

“人是机器”:便有了“理化科学与技术的医学”,于是医学的发展导向“机械论”的定势,误区是“技术崇拜”(技术主义)。——理化科学与技术向度

人的属性与医学的向度

“人是社会性动物”:便有了“社会的医学”,于是,医学的研究导向社会化、群体化、和谐化,误区是使医学研究过度“外在化”,成为“环境决定论”者。——社会科学向度

“人是有情感、有慧根、会思想的万物之灵”:便有了“人文的医学”,于是,医学的研究导向思想化、艺术化,精神化、智慧化。误区是将医学思考引入过度“理想化”。——人文学科向度。

医学与自然、社会、人文的交集关系

医学具有更大的价值半径

科学(技术):有知、有理(客观、实验、实证、还原)、有用、有效、有利(效益最大化)医学:有知、有理、有用、有效、有利+有德、有情、有根、有灵——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的统一。

医学是人文滋养的科学,是人性牵引的技术

第二单元:疾病是什么?

谁有权定义疾病?不只是谁有权开病假条。

依据是什么?

普遍性与个别性,偶在性(房早)与持续性。

客观性与主观性:指标与感受(难受、受难)。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路径(证据与故事)。

隐匿性疾病知多少?有病不觉(探查不足与探查过度)健康带病毒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病人?

诈病知多少?没病装病

谁来定义疾病?

医生定义疾病:观察与诊察,专业知识+现代诊断设备(影像、生化实验等)

病人定义疾病:体验与敏感度,疼痛、难受、痛苦。

医药利益集团定义疾病与疾病趋势:头皮屑、口气不清新恐惧,甲流烈度定级(疫情人为放大),高血压正常值,各种临床指南

文化习俗、制度强权定义疾病,疾病作为公民权利(健康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者、及健康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工作权,海地甚至还有健康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疾病作为标签和耻辱(同性恋、性传播疾病),被冠以精神病的持不同政见者(疯子)。

《过度诊断:适得其反》

作者是三位医生Welch、Schwartz、Woloshin

大多数病例可以在早期诊断中获益,但是在今天,太多的情形属于过度诊断,人们不仅不曾受益,反而深受其害。典型的案例是前列腺癌,大规模普查使众多成年男性诊断为前列腺癌,并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每当一个患者避免死于前列腺癌,就有100位被接受过度治疗。

疾病定义的变化,定义范围的扩大,治疗门槛的降低,仅仅因为存在不良事件的风险就被带上“病人”的帽子,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降低使得高血压病人数量猛增了35%,而高血脂定义的改变则使数千万美国人成为患者(BMJ2011;342:d1114)。

循证医学正面临危机

BMJ 2014:348:g3725

循证医学的商标被利益集团盗用,滑向过度化。

证据数量的泛滥,尤其是临床指南的数目已经达到失控的地步。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效果可能并无实际的临床意义,聚焦过度微小的收益,将服务从疾病治疗转向风险控制(防不胜防)

过度拘泥于规范的应用,刻板的规范和技术发展的刺激,使得医疗服务被管理牵引,而不是患者利益至上。

不适合多种疾病并存的复杂患者的病情。

问题与反思(BMJ2013;346:f4247)

发病率增加,而病死率保持不变

某个危险因素或生物标记物被疑似某种疾病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改变诊断定义和阈值

是危险因素,还是症状?

如何解读“标签”证据的确信度?

谁有权改变疾病的诊断阈值,谁从中获益?

推行新的检测方法,能检出更多的疾病,更早期的疾病,应该如何评估?

疾病的语义分析

Ail-ment:烦恼=》小病

Dis-ease:不舒服,不舒畅,不放松=》疾病

Dis-order:失序=》疾病

Ill-ness:不适,不幸,伤害,苦难=》疾病

Sick-ness:难受,不适,作呕,眩晕=》疾病

Suffer-ing:病患,痛苦,主体感受=》患病

在这里,词义揭示的更多的是心理感受、社会适应上的缺失与偏差,而不是生物因素侵扰,也并非纯粹客观的疾病,客体的疾病,最终沦为“非人的疾病”,表述的既有具象之因,也有抽象之因,既有远因,终极之因,也有近因,现象之因。

抑郁症的“高发”趋势

信念:早期发现轻度抑郁症,并及时干预。

在美国健康保险体系中,确诊为抑郁症的人群从1992~1995期间到2002~2005年期间翻了一倍。1998~2010年,抗抑郁药使用翻了一番。11岁以上人群11%在服用抗抑郁药。

危害:将悲伤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视为精神障碍是医学对个人情感的侵犯。由此带来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相应开支,浪费了医疗资源,同时,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患者难以获得关注。改进:轻度抑郁无需药物治疗

BMJ2013:347:f7140

千与千寻,病与病患

“千”是世间的纷纭的客观实在,可能是一千枝花,一千个梦,一千个美丽的公主,但“千寻”则是极具心灵化(主观)的采花、追梦、与美丽公主邂逅的难忘经历。

疾病(Disease)是依据具体病因、特别的症状,实验室及各种现代医疗仪器探测出来的阳性指征所做出的偏离正常(健康)态的临床判定。

病患(Suffering)则是疾病个体诉说的痛苦经历和身心体验,社会文化投射。

《接受美学》讲“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诗人就有一千个江南”(江南与诗人笔下的“江南忆”几乎完全不是一回事)的道理,

“一千个患者就有一千个感冒,一千个胃病,一千个失眠······”、“一千个病人有一千个医改的希冀和愿望”

凯博文《疾痛的故事》

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

凯博文(阿瑟·克莱曼)的蓝海

叙事医学的价值在于将“找证据”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构成客观与主观、观察与体验、生物与生灵、技术与人道有机地统一起来。

“疾病”(Disease)与“疾痛”(Illness)两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医生的世界,一个是病人的世界;一个是被观察、记录的世界,一个是被体验、叙述的世界;一个是寻找病因与病理指标的客观世界,一个是诉说心理与社会性痛苦经历的主观世界。

批评当下的临床路径,只有病,没有人;只有公共指征,没有个别镜像;只有技术,没有关爱;只有证据,没有故事;只有干预,没有敬畏;只有告知,没有沟通;只有救助,没有拯救……

凯博文:疾痛的意义

没有任何东西像严重的疾痛那样,能使人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认清生活的真实境遇。

研究疾痛意义的产生,把我们带入他者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他者一起去应对疾痛、病残、难堪的失能与死亡的威胁。

慢性疾痛教会我们认识死亡,让医者知晓:抚慰逝去功能、青春、生命是治疗的重心所在。疾痛的故事启示我们:人生何求,应该如何去驾驭,生命的意义何在?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境遇如何塑造完美的身体、疾痛感受、疾痛倾诉方式。

罗伯特·汉与《疾病与治疗》

人类学视野里的疾病与病人

疾病:患病者不想要的自身状态(身体、心灵、经验或关系)。或某种会导致出现这种状态的实质性威胁。Disease是生理指标的病理偏差,illness是主观体验的痛苦与难受。

一个人可能多年来有disease,因为治疗控制了病情,没有发作,或者耐受性高,没有illness 感受。sickness是中性词,指某人患上了disease,有病理改变,也感受到illness的不适。病人:Patient与Passion都源自拉丁语词根“pati-”,意为遭受、忍受折磨的感受与看法。

(主观体验与价值判断)

跨文化语境中的疾病审视

疾病到底是什么东西、力量、事件或过程?是什么把疾病与健康以及其他人碰到的问题区分开来?疾病有某种本质吗?

如何衡量疾病,有哪些维度?位置、形态、灵敏度、疼痛感、严重性、持续性、可辨的原因、代价?依据怎样的标准判断发作、恶化、向愈?

关于疾病与治疗的中山是怎样分配的,依据医生的价值尺度或病人的价值尺度,东方的知识谱系或西方的知识谱系?

如何判断两种以上语言境遇中疾病认知的通约性

疾病文化维度的差异

患病说明、症状解释、病况解读(疾病观)

患病经验、体验、感受的描述,不对劲,不舒服,难受,痛苦、悲伤、悲恸。

与疾病相关的各种角色(坚强与脆弱,敏感与麻木)进入、行为模式(强忍型、呻吟型)与体制规训(医疗观。生物医学模式,身心社灵模式)

病因分析,经过解读,因果链条的追索。

源于以上各项的文化差异性,使得疾病命名与分类的客观性、真理性发生动摇,单纯生物学的疾病观遭到质疑。

图姆斯:寻找病患的意义

医生/患者:两个意义世界

作者图姆斯是美国莱士大学哲学教授(主攻想象学),同时也是一位患多发性硬化症20余年的患者,有着丰富的疾苦体验。

图姆斯的格言“医生,你只是观察,而我在体验”

图姆斯的著作每一章都从描述病患体验的内省开始,然后比较分析医生与病人对于病患和身体的不同看法,从医学科学与生活世界的不同角度看待病患的不同意义。最后将这种意义的区分置于临床目的诉求与医学目的回归的层面予以确认。

分娩是疾病吗?

从生物学角度看,怀孕与分娩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高级功能,并且应该首先视为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是当我们回想起发生在母亲体内的多种变化时,显然,怀孕时期健康和疾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且,一些轻微的紊乱可能引发严重的危及母子平安的病理骤变。

人类的妊娠干预

《威廉姆斯产科学》:必须保证孕妇处在严密的监护之下,防范各种不利情形出现。

20世纪,发生了一场生育管理革命,分娩地由家庭转移至医院,传统产婆让位于专业产科医生,1900年代,全美只有5%的产妇在医院分娩,1980年代,上升到95%,产妇死亡率降低了98%,婴儿死亡率降低了94%。

干预主义催生了无痛分娩技术的诞生,造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全世界平均为15%,中国已达到45~50%,个别地区超过70%),也带来产后忧郁症的增加。

寻求合理的“度”,阻止生育过度技术化。

关于疾病的文化与世俗

生老病死,生寄死归(必然性)同病相怜(交感)

病入膏肓:针药不及=》难已处置(无技可施,有技难施)回天无力(悲观性)

圣人出,黄河清=》华佗再世,药到病除(乐观性)

久病成良医(三折肱为良医),老医少卜(宠老)

病急乱投医,并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生不如死,好死赖活,死马当作活马医(无奈)良药苦口,灵丹妙药,心病还需心药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技法)。

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无语)?

第三单元:健康是什么?

著名的WHO健康定义(躯体无疾,心理及社会交往处于良好状态),并不能解决一切关于健康的疑议。

中国医学的“阴平阳秘,真气从之”

人类健康具有无限的演绎空间。

如何评估健康?(生物技术、人文、社会)

谁来评估健康?(医生、自我、利益集团、社会、政治、救济、文化、习俗)

健康需要医学干预吗?保健术是多余的吗?

布拉克斯特《健康是什么》

健康,作为疾病的对应体

疾病:作为健康的偏差

健康,平衡和动态平衡/健康带病毒者

健康,作为一种功能

健康,作为状态或境遇

不同医学模式语境下的健康

当代生物医学与健康

与健康相关的社会模式

健康作为一种资本、资产,产品、消费、交易、市场。

健康的临床范畴

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病前、病后综合征(代偿期)

健康与残障

健康与进化型功能缺陷

健康与老年退行性功能减退、失能

健康与圆寂(寿终正寝)

如何评估健康

仅以以技术评估躯体(单向度)

循证(健康证据)与叙事(健康故事)

客观(机器指标)与主观(自测自评)

相对健康与绝对健康

“治未病”的理想与“亚健康”的度量

如何建构健康

如何分辨欲望、希望、期望、奢望(正常消费与诱导消费)

健康是正常?不(亚)健康正常?

明辨健康时尚:甩手、红茶菌、打鸡血针,气功,瑜伽、健身、绿豆汤、深海鱼油、维生素、补钙、脑白金(美乐托宁)有氧运动。

认清商业(最大化)诉求:满足需求与开拓市场,保健品(4万亿目标)。

健康的希望与奢望(过度想象)

希望(需)

1.早期诊断,及时的救助,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最大限度地降低干预风险

2.病中悉心的呵护、关怀

3.适宜的诊疗消费

4.积极的康复

5.如带病生存,尽可能地提升生活质量

奢望(要)

1.药(术)到病除,诊疗措施万无一失

2.病后平复如初(痊愈),永不复发

3.无需承担诊疗成本

4.永远健康,永远年轻

5.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快乐无边

第四单元:医院干什么?

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

病房:见证人生苦难与炎凉。

医院是哲学家的摇篮?

医院何以成为医患的伤心之地?

人们为何非要进医院?

住院能得到什么?除了诊断与治疗之外,还获得了病人的身份。

病人角色内涵:生病的人,社会弱者,受保护、需要照顾的人,需要治疗的人···无需工作的人,无需面对现实困境的人。

病人角色是对正常人角色的逃离:桃花源(自愿躲避、逃避、屏蔽)与禁闭:集中营(强制隔离或隔绝)

什么人可以(应该)住院?

病人(够严重,够危重)

特殊需要的健康人(孕妇)

需要管制的健康人(危险分子)

医院消费者(Hospital Shopping)

特别时期需要“病人”(弱者或示弱)身份的健康人(强者)

病种、病房:见证人生与命运

病种:急症/慢病,小病小灾/大病绝症

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肿瘤、传染病、精神病、疗养院)

病房:普通/干部病房/VIP病房

不同的医院境遇,不同的医院风景,映衬出命运的差异,以及身份、地位、财力的差异

身份落差:拷打人类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拷打人性(世态冷暖)

医院:哲学家的摇篮

四种生命境遇催生哲学家:失恋(弦断情殇)、生病(遭逢痛苦)、撤职(官场失意)、破产(商业失败)

病中的苦难咀嚼:领会熔炉般的生命,品尝痛苦煎熬的滋味。

洞彻生死:眺望死神,直面死亡

感悟人生真谛:向死而生,转身去爱,生死无常,及时行乐,悲悯与慈悲、和解与宽容、恩宠与勇气。

医院:医生第二身份的发现

生病的医生(医生本质上是病人)以及作为病人家属的医生。是“道德日全食”时刻。

刘易斯·托马斯:在病床上,我更近距离地审视了医学和外科手术,甚至更近地审视了自我。生过病之后,我比以前更加了解医院、医学、护士和医生,我更加相信技术的有用性,越高的技术越有用。

在生病期间,我多次看到自己身体内部······但我还是仿佛处在一片黑暗中,我并没有觉得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自身建立了联系,这种自我距离好像还增加了,我比以前更加分裂,对于构成我的那一个个结构,我更加没有发言权了。

我是谁:医院里的基本关系

医生与病人(家属):符号人-路人-客户-熟人-朋友-兄弟-亲人,家长制命令?民主沟通协商?医生与护士:上下级(主仆)/平级

医生与医生:协调/博弈(拆台)

病人与病人:攀比+防备,同情+互助

医院的前世今生

前医院时代:串雅(铃医),游方医,坐堂医,看病人

早期医院时代:施善堂,济生堂(门诊)

战争与医院:伤残军人救助

医院时代:上门看医生(登门求医),集中服务,专科细分,生在医院,死在医院

超级医院时代:回归家庭医学(全科医学)

急病时代的医院

慢病/老龄时代的医院

医院制度的落差与修补

传统医疗模式:医生在医院外(自己家中、村头、药房、上门服务)

传统医院:医院作为救济所,济贫院,由慈善、宗教人士主持,提供非功利服务。

战争:战地救护强化了医生与医院的结合,凸显了护理的职能。

诊疗技术的进步:增强了辅助诊疗设备、器械在医疗中的功能与地位,强化了医院的技术强势地位,也强化了医生与医院的傲慢与偏见。

医院作为社会机构的发生与发展

医院制度的创生:313年,基督教在罗马成为合法宗教,救死扶伤成为基督教会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25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尼西亚会议)规定,凡建立教会之处必须配备慈善场所,凡建教堂之处都要有医护馆舍。

巴勒斯坦地区的凯撒利亚主教巴西里乌斯(Basilius von Caesaria 329~379)在凯撒利亚城门旁边建立了第一所基督教医护所(医院),在欧洲,法碧奥拉修女(Fabiola 399年去世)在罗马城,兰德里主教(Landry 664年去世)在巴黎也相继建立起医疗护理所,进入中世纪,在欧洲,凡教堂必有医护所。

医院角色的转变

1. 过去,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

2. 过去,作为贫民救助所

3. 如今,作为医疗技术中心//商业、盈利中心

4.如今,作为临终者(hospital源自hospice)之家

美国的第一批现代医院始建于18世纪,1713年,威廉·佩恩在费城建立了美国第一所慈善医院,主要的功能诉求是济贫,其次是照顾病人。

以治疗诉求为主要功能的医院是1751年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周边居民共建建立的宾夕法尼亚医院。

1794年之后的50年中,医院逐渐成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中心,成为医学知识的温床,医院在医学职业机构中的地位大幅提升,继而成为医学权威的堡垒。(拜纳姆《19世纪医学科学史》P33)

医院与病院

医院的拉丁词源:hospes(外地客),host(主人),hospitality(款待),hotel(旅舍)

东方没有医院救疗的组织传统,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六疾馆、养病坊、安济坊(院)等机构,但都不是现代医院的格局(梁其姿),中文“医院”一词最早出现在1830年,专指传教士在商埠成立的医疗机构。

日本历史上,明治维新之后出现“病院”一词,第一所病院可以追溯到1557年由耶稣会士Luis de Almeida创立的“悲悯圣家”。

村口诊所

露天诊所

上门服务(荷兰,17世纪)

上门服务(荷兰,17世纪)

家庭儿科诊所(19世纪)

烧炉子:18世纪的英国医院

19世纪末的英美医院(院前服务)

19世纪的医院:现代护理

19世纪的医院(英国)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战地医院

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19世纪)

20世纪初的美国医院

简陋的手术室

20世纪30年代的手术景象

机器林立的加护病房(ICU)

走廊里的病人

走廊里的医生

战争年代的护士(二战)

和平年代的护士

南丁格尔:医院反省与变革

反省点:治疗Vs照顾(Cure & Care)

《护理札记》开辟了以照顾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

医院的核心价值是人性的呵护,是周到的生活料理,是身心灵的照顾,是配合治疗的养护,是病中的温暖和舒适,是沉沉夜色中希望的星光,是残缺生命中有意义的圆满(身-心-灵的舒适)。

《医院札记》开辟以舒适为中心的设施改造运动。

疾病不只是身心受损的结果,而是一个身心蒙难的痛苦历程,完整的治疗一定不只是着眼于器质性损害的阻断与修复,而漠视焦虑、忧伤、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等身心苦楚,更不能让他们生活在污浊、阴冷、肮脏、嘈杂的空间,食用不堪入口的糟糕饭菜。——良好的“生活+治疗”环境

查尔斯·卢森伯格的洞识

医院制度的诞生:救济院

施舍文化

救济姿态

最低满足

非商业化

技术为先

效率为先

致命伤:陌生人的照顾?

医学是“来自陌生人的照顾”,也是与陌生人的沟通,沟通起点低。凭着小小一张挂号单,医生成为病人个人生活的“闯入者”。为了医疗和保健的目的,患者要将个人的秘密告诉医生,让医生观看、触摸私密的部位,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迎击伤害性药物与手术的干预,而他们对医生的德行技艺却知之甚少。

人们在健康时,生活在适意、恬静的家庭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着亲人的眷顾与温情;而一旦病魔缠身,躯体与心理遭受伤害时,却要暂别亲情的环绕,抛入“陌生”的环境,去向“陌生人”倾诉,并接受“陌生人”的救助与照顾。

床边的陌生人:

医患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临时交集

Strangers at the Bedside: A History of How Law and Bioethics Transformed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by David J. Rothman, Johanna Rothman

利益共同体,道德异乡人

作者:恩格尔哈特

医患关系的递进:利益共同体(博弈,搏杀)=》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道德、情感、价值断裂与夹生饭效应。

反思医院境遇

管制VS自由

专制VS民主

冷漠VS仁爱(博爱),帮助VS自助

等级VS平等

冲突VS和谐

伤害VS救疗(拯救)

刺激VS安抚

胸有成竹VS茫然无措(三个1/3)

最安全VS最危险

现代医院的转身与异化

从救死扶伤到慈善助死

从躯体照顾到心理抚慰,灵性照顾

悖论——

低技术,低期待,有改善即满意——医院是生命的“诺亚方舟”

高技术、高消费、高期待、低满意度——医院成“黑店”

当下的医院:医患的伤心地

零和博弈,没有赢家

傲慢与偏见/敬畏与悲悯

逆来顺受/铤而走险,

忍气吞声/伤医毁院

呼唤:理想的医院(医学、医生)

疾病、创伤的救疗(救死扶伤)

=》却病、扶伤、乐生、善终(追求生命质量与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痛苦与拯救(心理的抚慰、舒坦与平衡)

苦难与救赎(灵魂的安顿、救渡)

第五单元:救助是什么?

救助即干预(战争模型、替代模型)

救助即消费(代价原则、利益交换原则)

救助即呵护(人文姿态)

救助即拯救(身心一体)

救助即救赎(主客一体)

救助即幸福(利他、利己的统一)

救助的境遇

危在旦夕:时间紧迫=救在旦夕,不容迟疑

气若游丝、命悬一线:生命脆弱=呵护“丝”、“线”

多米诺骨牌,一触即溃:前程险峻=悉心保护扳机子

险象环生:复杂性危机=统筹兼顾,化险为夷

与死神扳手腕(拔河):病情仍处在十字路口,存在向好、恶化的两种转归=守位待援,期待

拐点,挽危亡于既倒,绝处逢生,创造奇迹。

置于死地而后生(起死回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无法战胜死神,消灭疾病。

葛文德:临床之思,生命之悟

葛文德:何许人也?

哈佛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

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

畅销书作家,《纽约客》专栏作家

克林顿、奥巴马医改项目顾问

葛文德的书:<阿图医生>

不确定性中追求完美

印度医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低配-高效,不是不可能,完全有可能!

案例1:乡镇医生用腹腔镜修补消化系溃疡穿孔。印度的消化性溃疡病例很多,而且大多病情严重,许多人一直到发生穿孔才来就医。莫特瓦大夫发明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修补穿孔性溃疡,手术切口只有0.6厘米,平均费时45分钟,阿图观摩过这样的手术,使用低廉价格的老旧腹腔镜设备,莫特瓦手法一流,动作敏捷,结果显示,他的手术比起传统的开腹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在印度南部尘土飞扬的偏僻小镇上,创造了世界一流的腹部外科手术,令美国同行刮目相看。

不确定性中追求完美

案例2:基层医院外科门诊施行脑积水手术。

印度乡镇医院的外科门诊没有专职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没有成套的手术器械,包括在颅骨上打孔的电钻和配有单向导流管的分流器材(能够将颅脑中的液体导出经过皮下进入腹腔),外科门诊医生用普通消毒器为自制或改制的器械消毒,用止血钳顶磨颅顶,穿透颅骨,以普通导流管将脑积水引入腹腔,为一位1岁的婴儿成功地施行了高难度的导流手术。

外科机器与人机博弈

手术机器人引入临床的思考,引发他对人-机博弈的思考。

1996年,瑞典兰德大学附属医院,负责心脏监护的资深专家沃林主任与电脑识别仪比赛,分头对2240份心电图资料(其中一半是问题心电图)进行分析识别,结果,沃林识别出620份,电脑识别出738份,电脑仪以20%的优势击败资深专家。

在所有的竞赛中,电脑要么与人类战平,要么胜过人类。

赛博医疗的前景:水火不容还是相辅相成?

对立的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冰冷服务会消解医疗中的人性温度,使病人更加孤独。

互洽的观点:医生摆脱事务性纷扰,专注于医疗人性关怀。

“像机器一样完美”

人类期望有一天“像机器一样完美”,仅含着一个潜意识,机器比人更优秀。

术业专攻:职业化,专门化,机械化是人类追赶机器的策略。

案例:如果缩小工作范围,只专注于某一种手术,这样的医生也可以创造奇迹。

肖尔代斯医院:疝气修补术,一般医院需90分钟,约花费4000美元,10~15%会失败,需要重新修补。肖尔代斯医院:只需45~50分钟,花费2000美元,1%的失败率。

原因:肖尔代斯医院有12位疝气手术医生,他们其他手术一概不做,他们自称是“职业疝气修补师”,每位手术医生1年要完成600~800例的疝气修补手术,比大多数普外医生一辈子的手术量还大。

“超级专门化”的反思

超级专门化会带来极高的手术成功率,也给人们带来更深的思考——

医生是否需要接受完整的训练,才能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照顾?如果他将来只是做一位职业疝气修补师,不想做别的手术,还需要接受完整的医学训练吗?

肖尔代斯医院有三位疝气手术医生没有完成大外科训练,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疝气手术医生。

毛泽东命题:速成式、专门化的医学教育应该倡导(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生命的审时度势+医疗的设身处地

病者:痛苦(身心)敏感/麻木?=》恐惧/坦然?

家人:意外=》惊慌,恐惧,求偿=》愤懑,失控

=》忧伤,镇定,理性,协同,信任

医生:气与度,知与行(谋与断),行与言(沟通)

冰山底座:自然宿命,宗教敬畏,技术崇拜,金钱崇拜

疾苦观:对疾苦的理解、接纳与化解(苦尽甘来)

死亡观:对死亡的正视、理解与接纳(悲欣交集)

医疗观:对医疗、医生、医院与疗效的期待与理解。

(生机无限,危机重重,妙手回春,回天乏力,气数已尽,寿终正寝)

医疗干预的困境与艺术

无计可施(不可救药)

有技难施

有技误施

速生(胜)不能

速死(败)不甘

缓兵之计:相持周旋:

——气如游丝,细而不断

——多米诺骨牌,倾而不倒,

——扳手腕(拔河),胶着状态

“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

勾勒姆医生:治病?治病人?

“只要患者有意识,医患之间的关系就更像是去拜访发型师而不是去修车厂……

不考虑“做发型的人”的内在状态,即顾客的需求,以及他/她的外部条件,发型师的工作不可能令人满意……

当然,有的发型师有时候会坚持他/她认为最好的方案,不管顾客的需求,这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做发型时,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发型师的做法是越位的。”

救助的模型

战争模型(单因、确切、有备型):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绝地反击,背水一战·······

姑息-妥协模型(多因、复杂、混沌、无备型):暂避锋芒,保存实力,渡过危险(期)区。替代模型(单一器官衰竭,或多器官衰竭早期):保存器官残存功能,渡过危险(期)区。顺应模型(多器官衰竭晚期)当医学干预回天无力及生命质量和尊严严重低下时,放弃救助,甚至协助死亡,尊重生命的自然归程。

医疗救助三境界

1. 救治:躯体存亡,技术干预(决生死)

2. 拯救:身心兼备,倾情关怀(惜生死)

3. 救赎:主客一体,彻悟升华(达生死)

《相约星期二》:医院是人生的最后课堂

——生命不过是一段旅程,肉身无法永恒

——死亡是肉体生命的归途,精神(爱)永恒

——向死而生,短暂的生命才有意义

结语:唤醒理想与良知

没有理想的医学职业生活是平庸的。

没有道德前景的医学职业是暗淡的。

没有人文滋养的医学科学是单翅鸟。

没有人性温度的医疗技术是无花果。

医学:只有通情,才能达理,

医学:唯有入情,才能入理。

医学的最高境界:情理交融

作业

阅读(精读)

《白袍》罗斯曼著

《杜克医学院的八堂课》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你如何解读这一句话?

2.“4S店医疗模式”与“理发店医疗模式”的差别在哪里?

医学心理学名解简单题

《医学心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 健康观等,它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 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主观观察法 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传统上称为内省法。 5.纵向研究 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从而探讨某一问题的发展规律。 6.前瞻性研究 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 7.回顾性研究 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朔到过去的研究方法。 二、论述题 1.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性质。 ①交叉学科。医学心理学与许多现有的医学院校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各有关课程有交叉联系。 ②基础学科。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 ③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将心理行为科学的系统知识,包括理论和技术,结合医学实践,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部门,包括医院、疗养院等。 2.简述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①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③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⑤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 3.简述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①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Engel EL)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1977年《科学》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系统整体观 ②心身统一观 ③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治病先治人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之后) 1879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①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你必须知道的45个医学常识

你必须知道的45个医学常识 1. 正常心率:每分钟75次 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 2. 正常体温:36.3℃-37.2℃(口测法) 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值为36.3℃-37.2℃;腋测法(腋下夹紧5分钟)为36℃-37℃;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5分钟)为36.5℃ -37.7℃。在一昼夜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只要体温不超过37.3℃,就算正常。 3. 血红蛋白(HbB):成年男性(120-160克/升),成年女性(110-150克/升) 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值佐为判断贫血的依据。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值90-110克/升属轻度贫血;60-90克/升属中度贫血;30-60克/升属重度贫血;白细胞计数(WBC):4-10*(10的9次方)个/升。白细胞计

数大于10*(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增多,小于10*(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减少。一般地说,急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可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会降低。感冒、发热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为明确病因,指导临床用药,医生通常会让你去查一个血常规。 4. 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的9次方)个/升 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10 的9次方)个/升以下时,特别是低至30*(10的9次方)个/升时,就有可能导致出血,皮肤上可出现瘀点瘀斑。血小板不低皮肤上也常出现“乌青块”者不必过分紧张,因为除了血小板因素外,血管壁因素,凝血因素,以及一些生理性因素都会导致“乌青块”的发生,可去血液科就诊,明确原因。 5. 尿量:1000-2000毫升/24小时 24小时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等。 6. 24小时尿量夜尿量:500毫升 夜尿指晚8时至次日晨8时的总尿量,一般为500毫升,排尿2-3次。若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且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成为夜尿增多。生理性夜尿增多与睡前饮水过多有关;病理性夜尿增多常为肾脏浓缩功能

医学心理学试题

医学心理学试题

1 .前额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Ⅲ A 语言的理解能力 B 负责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C 与工作记忆有关 D 与自我意识有关 [答案] A 2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Ⅱ A 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B 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 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 D 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答案] D 3 .人的心理是:()Ⅰ A 人脑的功能 B 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C 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4 .人的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为: ()Ⅰ A 遗传家庭社会环境 B 家庭和父母学校社会环境 C 父母老师朋友 D 家庭学校单位[答案] B 5 .认知过程包括:()Ⅰ A 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 B 知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 C 感觉、记忆、思维、想象、表象 D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答案] D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Ⅱ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答案] C 7 .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Ⅰ A 再现 B 识记 C 保持 D 再认 [答案] D 8 .在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Ⅱ A 再现 B 想象 C 思维 D 幻想 [答案] B 9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Ⅰ A 复杂性、逻辑性 B 逻辑性、概括性 C 分析性、抽象性 D 间接性、概括性 [答案] D 10.强、平衡、不灵活这种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Ⅱ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 C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 Ⅱ A 心境 B 激情 C 美感 D 应激 [答案] A 12.情感是与人的一种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这种需要是:()Ⅰ A 自然需要 B 生理性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精神性需要 [答案] C 13 .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Ⅰ A 持久而强烈 B 持久而微弱 C 短暂而稳定 D 短暂而强烈 [答案] D

14.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绪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潜意识压抑是病根 行为主义指华甫,错误学习得疾病 坎农重视心生学,中介神免内分泌 人不干活靠罗马,注意倾听挖潜力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一.概述 1.心理学创始人:德国人冯特。(研究心理学的一般都是疯子,所以叫冯特)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恩格尔。 3.医学心理学研究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身心心理学,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记忆: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一定与医学有关。(社会心理学、美学心理学不属于医学心理学) 4.医学心理学的分类: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 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和行为的关系。 健康心理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潜意识压抑是病根。 创始人:弗洛伊德:冰山学说。 认为潜意识压抑太久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意识分三种:意识(人)、前意识、潜意识(兽)。 治疗: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催眠。 2.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指华甫,错误学习得疾病。 创始人:华生、巴甫洛夫——喂狗 认为错误学习是各种疾病的根源。 治疗:脱敏治疗。 3.心理生理学理论的观点:坎农重视心生学,中介神免内分泌 创始人:坎农。 认为疾病是因为生理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出问题而导致。 4.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人不干活靠罗马,注意倾听挖潜力。 创始人:罗杰斯、马斯洛。

认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一旦实现不了就会生病。 治疗:降低期望值,注意倾听。 5.认知学派理论 创始人:贝克和瑞米。 认为错误的信念导致疾病的发生。 治疗:矫正错误的信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的概念 (一)心理现象分:心理活动过程、人格。 1.心理活动过程: ①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 ②情绪过程:情绪、情感(高等的)。记忆:情绪是天气,情感是季节 ③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果断,坚持,自制的行动 2.人格: ①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②人格的倾向性: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 ③自我意识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 二、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一)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感觉的三大特征:适宜刺激、阈值和适应性。 2.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 感觉对比; 感觉后像; 感觉补偿; 联觉(感觉的相互联系。医生穿白大褂,病人感觉特别威严;护士穿粉红色护士服,病人感觉很温暖)。 (二)知觉:是对事物的全面属性的反应。 知觉的特点: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 (三)记忆: 学习: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记忆:指人脑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医学心理学重点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hyschology :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与医学有关的各种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其核心是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历史 1879 冯特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 坎农巴甫洛夫赛里研究心理生理学 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理论 贝克认知治疗 1977 Engel GL发表文章,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作了全面地分析和说明。 ==================================== 当代心理学五大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意识和潜意识动机的驱动力,强调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2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 4认知理论关注影响行为反应的内部心理机制。 5心理生物学理论着重探讨行为的脑机制。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是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 意识consciousness :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察觉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前意识per-consciousness :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俄狄浦斯情结:每个儿童都有爱恋异性父母,憎恶同性父母的心理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分类 6"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7幼稚的防御机制 8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9成熟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防御机制 转移Displacement:人们有时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不和习俗或有危险)无法向对象表达,便会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对象上去。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又称"文饰作用",是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人在遭受挫折或作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时,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些被自我和社会接受的理由,经管这些理由

医药小常识

日志 返回日志列表 [转]医院医生护士都不愿说的医学小常识,我终于查齐了。留着以后自己学习。什么都有2012-7-25 08:53阅读(36)转载自印小落. ?赞(2186) ?转载(29.32万) ?分享(1.36万) ?评论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中国人必须知道的... 1 牙齿变白 2 怎么戒烟 3 怎么醒酒 4 怎么戒酒 5 怎样除去口臭 6 嗓子哑了怎么办 7 牛皮癣 8 牙痛绝招 9 鼻子流血怎么办 10 鱼刺卡喉 11 脚气小窍门 12 病后耳聋、耳鸣 13 控制糖尿病新方法 14 睡觉打呼咬牙 15 脚臭、脚出汗 16 癫痫(羊角疯) 17 口腔炎症 18 冠心病 19 治偏头痛窍门 20 治痔疮偏方 21 急速催奶 22 治失眠小窍门 23 心脏病 24 视力减弱怎么办 25 手脚裂口 26 皮炎小窍门

28 高血压 29 肾虚 30 脸上去斑法 31 胃病 32 跌打伤筋 33 快速减肥 34 长寿秘决 35 月经不调 36 少白头 37 粗皮肤变嫩 38 肩周炎、腰腿痛、坐骨、腰脱 39 肺结核偏方 40 关节炎止痛法 41 腋下狐臭 42 瘙痒怎么办 43 骨质增生 44 误吞金属硬物 45 手脚麻木 46 掉头发、起头皮 47 灰指甲怎么治 48 怎样打掉蛔虫 49 乳腺炎怎么治 50 怎么治脚鸡眼 51 前列腺炎 52 类风湿症 53 怎样治烫伤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怎么醒酒 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怎样除去口臭 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嗓子哑了怎么办 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牛皮癣 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牙痛绝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鼻子流血怎么办 当鼻子大量流血时,患者放平躺下,将鼻眼相反的手高举,穴位自动封死,血立即可止。 鱼刺卡喉 用陈醋漱喉部,然后慢慢咽下,反复几次即可治愈。 脚气小窍门 米醋一斤,将醋倒入盆内,浸泡或浸洗,每日两次,每次约一小时,消炎杀菌,可治脚化,又简单,见效又快,轻者四天根治。

医学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他研究心理学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3.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5.感觉阀限: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6.绝对感觉阀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程度即为~。 7.差别感觉阀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10.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11.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2.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14.气质:是一个人来与生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5.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6.意识:是指与语言(即信号系统)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17.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18.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的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 19.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20.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出的鉴定。 21.心理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22.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23.常模:是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24.智商:是智力的量化单位,即通过智力测验将智力水平数量化,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于人们的理解与比较。 25.心理应激的现代化概念: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识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成助或挑战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的过程。应激就是一个过程。 26.评价: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27.社会角色:是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

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篇一: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本学期通过教师在线培训学习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本门课程培训主讲教师为北京大学胡佩诚教授。老师讲了很多东西,这门课其实讲的东西也很多,但是课时所限只能初略学一些,稍微讲讲我对这门课的心得。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医学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是全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许多医学院校招收的一个心理学或医学的一个专业方向。本次培训围绕着如何学好这门课来进行教学。从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难点、重点有特别的分析;对于医师资格要求掌握的重点有深入的讲解;对于教学方法有全面的介绍,特别有最新的情景教学法与英文演讲的介绍;全课贯穿着对于人生和医学生以至于医生如何健康的度过一生、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益的引导;对于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两大手段有精辟的要点分析。其中普通心理学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应用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医学有关的理论也很多,但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生物理论、认知理论等能较全面解释医学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疾病增多。心理咨询门诊的诞生

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场所。心理测验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应用。心理常识的宣传,对预防心理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基础心理学的部分,他几乎包括了基础心理学的全部内容,比如认知的形成啊,怎么会形成记忆啊,注意,思维,感知啦,兴趣还有我们一直看重的气质啦。甚至是马斯洛的精神需求理论。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我一直觉得马斯洛先生的这套理论很神秘,学后也觉得很有意思。临床应用部分。这又更加专业了,我觉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包括荣格的理论都是非常深奥的东西,等到真的看到这一部分时,觉得非常有意思,关于梦的解释啊,分析啊,还有移情等等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前文所说的“兴趣”。这也成为现在我时常查阅有关弗洛伊德的资料以及阅读其著作的一个契机,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生活,非常感谢这门课。 几周的医学心理学学习,只是我对我对心理学的一个简单入门,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合理的应用心理学会是人生的一段美丽插曲。 篇二:医学心理学个人心得体会在接触健康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以一种神秘的感觉,让我对它充满了幻想。甚至认为它可以使人聪明,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成为超凡脱俗的预言家。 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才真正了解了它,并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

生活中的医学小常识

1 在服药前半小时最好不要吃水果,因为有些水果中含有可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使药效降低。 2 研究显示,能带来健康的果汁,紫葡萄汁居榜首,苹果汁和蔓越橘汁紧随其后。被普遍喜爱的橙汁排名却不高。橙汁所含抗氧化成分比其他被测果汁少。 3 洗衣粉所含成分中表面活性剂会破坏皮肤角质层,使皮肤变粗糙;增白剂是一种有毒物质;助洗剂对人的肝脏也有所损害。 4 在座椅和沙发上放置合适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降低脊椎负荷;尽量睡硬床,避免软床,不要高枕,可防止颈、腰疼痛。 5 赤脚走可以释放身体的静电,还可以帮助按摩脚心,经常刺激脚底,可使脚部循环畅通,使身体更加苗条健康。 6 牙膏不要长期使用,使用时间越久,接触细菌的机会就更高,所以买牙膏最好选一个月用量的。 7 蜂蜜最好用60度以下温开水冲服,以免其营养成分被破坏,尽量不和性凉的食品同时饮用,以免引起腹泻。 8 往温水里加点柠檬汁,或是在水中放入两片柠檬,然后将洗后的白色衣服浸泡十分钟,就能变得亮白如新了。 9 如果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 10 煮饭不宜用生水。因为生水中含有氯气,在烧饭过程中,它会破坏粮食中所含的维生素B1,应用开水煮饭。 11 芦荟素有美颜功效,配上青苹果炖制,滋润清甜,又具补中益气,生津健胃,养颜养生,清肝热。 12 吃素的人最有可能出现维生素摄入不足,因为维生素的最佳来源是肉类,尤其是肝,牛奶和鱼类。 13 睡觉前不宜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肠胃和增加其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14 水果长时间泡在水里,可能导致农药残留物、微生物、细菌等有害物质渗入到果肉里,不仅达不到清洗目的,而且不利于健康。 15 吃早餐时,很多人为了节约时间,往往来不及将食物加热。医学研究表明,常吃冷的早餐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6 早餐是大脑的“开关”,其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所以早餐中一定要进食一些淀粉类食物。 17 若平底鞋无跟过平,脚着地时全身体重过多作用在脚后跟,上传的冲力易使老人身体多处感到不适,故老人宜穿松软带2CM后跟的鞋。 18 装修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氡,其来源于花岗岩、瓷砖、石膏等,对人体的危害是终身的,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19 当皮肤受到碰撞和伤害后会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是缺乏Vk的缘故,多吃菜花可以补充Vk,还会使血管壁的韧性加强,不容易破裂。 20 鱼油的主要成分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血液黏稠度,老年人可适当服用,若过量则易长老年斑。 21 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有害物质,一定要炒熟后才能食用,否则可能会引起恶心、头晕、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 22 餐前吃西红柿,易使胃酸增高,会产生烧心、腹痛等不适,而餐后吃,因胃酸已与食物混合,胃内酸度降低,就能避免出现不适。 23 粮、油、花生、豆、肉类等过期霉变后,会产生大量病毒和黄曲霉素,被人食用后,轻则

医学心理学名解

名解: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的灵敏度。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分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经验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表象表象是过去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三个记忆系统根据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极短时间的记忆。 短时记忆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持续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和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想象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包括:继时广度同时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 意识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状态的觉知;既包括对内外环境的觉察,也包括对所觉察内容的评价。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动机是推动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活动以实现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力量;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人格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个体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心理评估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从多个方面获得信息,以对受试某一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客观描述的过程。 应激源(压力源)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并可引起应对反应、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境。也称为刺激物或刺激。一切环境的变化都是潜在的应激源,只有为个体认知性评价观察到,对自身具有威胁或挑战才能成为实际有效的应激源。 心理应激是个体认识到需求与实际的或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所作出的适应过程。 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应激源(环境的需求)的输入信息转化为输出信息

医学心理学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 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最新整理)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应用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2、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 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分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万物有灵);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欲); ③生物医学模式(以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④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现阶段)。 3、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①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 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②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可重复)③调查法(a.抽样b.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调查法是通过结构式访问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个案法是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交谈、测量 和实验等手段。(深入的) 5、心理现象的结构: (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③意志过程:意志、行为

(2)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③自我意识系统 6、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2) 心理的器官是脑;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观念的反映;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4)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7、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和想象等过程。 8、感觉:ppt: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书:是客观 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度。 常见的感觉现象:①适应(“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暗适应)②后像(例如,人在注视亮的电灯时,如注视时间较短,然后闭上眼睛或关闭电灯,仍会感到眼前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正后像。如注视的时间较长,将灯光移去后便会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的负后像是原来注视颜色的补色,比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约1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会看到一个绿色正方形后像;如果先注视一个黄色正方形,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③感觉的相互作用(先吃糖,后喝苦药会觉得苦药更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也常常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人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取决于感受器直接接受的刺激和同时受到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如摇动产生眩晕呕吐、辛辣气味使人流涕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认知过程: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 错觉:对客观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感觉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只有在感官层面,如不注意,转瞬即逝,直接以信息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形象性,信息存储时间极短,仅0.25~2秒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及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有时间长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 再认: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再现(回忆):人们过去经验过和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在头脑中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新的思路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解决一个问题时,沿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去积极思考,找出符合条件的各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的一种思维 想象: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身心变化 心境: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变时,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倾向性: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在后天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包括需要、动机、兴奋、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人格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需要: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医学心理学 前言:本科教授篇章:绪论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三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五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第四章心理应激(应用题)第五章心理评估;第六章心理治疗(会出应用题,比如判断是病人?属于哪种类型?采取什么治疗?);第七章心理咨询;第八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第九章病人心理;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第四节不考) 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①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②促进预防战略的转变; ③满足临床工作需要;④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3、engelGL1977年在《科学》杂质中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一文,被认为是对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概括和总结;新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1、心理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一个体现;②心理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 动;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在人们的套闹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遗忘:识记额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遗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了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 动机: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4、熟悉20页表2-2; 5、感觉变化(举例,属于哪种); 6、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各个特性,不用背他们的定义) 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填空) 8、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9、遗忘的规律: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1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 1、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E】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2、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3、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B】 A、心理诊断 B、心理治疗 C、心理卫生 D、心理咨询 E、心理适应

4、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D】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机能 5、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6、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叫做【E】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治疗 D、心理支持 E、心理咨询 7、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已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是【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9、儿童病人的求医行为属【B】 A、主动型 B、被动型 C、强制型 D、参与型 E、合作型 1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属于【A】 A、人格测验问卷 B、智力测验 C、人格投射测验 D、评定量表 E、神经心理学测验 11、一男性,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的人格类型是【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