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P4-5

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何为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1

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根据定义,有四层含义: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活动应当是有效的(效率和效果);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内部的、外部的);

4、协调的手段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活动。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4、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三、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12-15

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3、指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5、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关系:课本: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课件:1、管理的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2、计划工作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特点和结构;

3、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的成败,一个适当、合理的组织是计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4、领导必须适应组织和计划的要求,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5、控制则对计划、组织、领导全面检查,纠正和预防偏差,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6、管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管理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管理职能的实践实现管理理论不断创新。

图:

四、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P15-19

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1)管理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生,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2)管理也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3)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是一种客观存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上层建筑、社会文化)(1)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2)当今社会,管理的社会属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3)现实世界的经济发展变化,企业管理者、股东、工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五、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P21.24-25

角色: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技能。

(2)人际技能: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六、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P30-3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1)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2)试验法。

(3)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原则是什么?P39-47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概括为以下要点:

(1)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

(2)重人。包括两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3)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4)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5)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7)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

(8)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9)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主张法规公之于众,违者以法纠正,实行“一法”、“明法”原则。

启示:

二、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P50-52

亚当.斯密(英)------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假设。

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提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益处主要是: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巴贝奇赞同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的观点,但认为斯密的劳动分工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可以按分工的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雇佣不同的工人,分别支付报酬。他认为工人的收入主要包括a: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b:按照生产效率以及贡献所分得的利润。C: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

三、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P53-55

产生原因: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

泰罗原因:他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实质:是在一切企业或机构中雇主和工人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

主要内容:管理制度:1:实行工作时间定额制。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实行作业标准化。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启发:

四、理解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P59-62。

经营管理:法约尔的“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包括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原则:14条原则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 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

五、理解厄威客的管理理论综合概念结构图。P63

六、人际(群)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7-76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霍桑试验

人群关系学说主要内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麦格雷戈的X、Y理论4)洛尔施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5)大内的Z理论

七、理解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P76、80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1:生产和经营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最小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使衡量的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主导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图)。3:决策是一过程。4、满意性原则

八、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原则的变革。P85、86

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

变革:在新经济时代,管理必须突破斯密/泰罗/法约尔瓶颈,管理的基本原则必须变革。1)对等的知识联网2)集成的过程3)对话式工作4)人类的时间与计时5)建立虚拟企业和动态团队

九、理解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P91-112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2)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3)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4)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5)十年动乱造成了管理的大倒退。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1)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2)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3)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4)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5)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P121-125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1: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2: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3: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启示: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系统原理要点:

1:整体性原理。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局部服从整体,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2:动态性原理。掌握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动态规律,可以是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是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3:开放性原理。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的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4: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的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的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的作出科学的决策,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心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二、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P133-136

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要落实到人

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三、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P126-132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管理者要达到组织目标,则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人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管理。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企业要想做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必须做到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对管理者的要求:1. 树立管理的人本观念 2. 调动人的积极性 3. 处理好“ 管”和“ 调”的关系

4. 培育良好的组织心理气氛和团体精神

5. 重视培训,给人以进取的机会

四、何谓效果、效益、效率?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守效益原理?P137-

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

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

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原因:资源局限性

五、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P138

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公正、客观。

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时要做到: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六、伦理原理(补充、课本上没有)

伦理的特性1:非强制性——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和内在性2:非官方性——伦理是约定俗成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来制定3:普适性——所有人都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4:扬善性。

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和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

伦理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1: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付出一定的成本2: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3:历史证明效益和伦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

第四章:管理(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在管理(伦理)道德方面,存在哪些基本观点?各种观点的要义和区别何在?P149-153

(一)、功利主义(伦理)道德观。功利主义的目标: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1: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2: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二)权利至上的伦理观。认为: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1:积极的一面: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2:消极的一面:接收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个人自由的保护看的比工作的完成更重要。

(三):公平原则的伦理观。认为:管理者应该公平的实施规则。

(四):综合社会契约的伦理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即要求决策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这种伦理观综合了两种“契约”1:经济参与人当中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2:一个社区中特定数量的人当中的较特定的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

(五)、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二、合乎(伦理)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P154-156

特征:1: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为组织的一项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的角度出发,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企业取得卓越的成就6:具有自律的特征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三、影响管理(伦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P157-159

影响因素:1:道德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

2::个人特性(个人价值观、自信心、自控力)

3:结构变量(组织结构)。在不同的结构中,管理者在时间、竞争和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也不同,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

4:组织文化。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处在这种文化中的管理者,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与弱组织文化相比,强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更大

5:问题强度。

四、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改善组织成员的伦理道德行为?P160-164

方法: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伦理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3:在伦理道德方面领导员工(高层管理者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高层管理者可通过奖惩制度影响员工的伦理行为)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五、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68

答案一(课本):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会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答案二:(课件)(1)对社会公众的责任体现:主要有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提供就业机会、社会富裕、繁荣经济、推进科技进步等;

(2)对政府的责任体现:积极参与政府倡导的公共事业、遵守法律法规、完成政府布置的任务、帮助政府化解困难、积极为政府输送人才等。

(3)对投资者的责任:必须能为投资者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应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报告财务状况,不能欺报、瞒

(4)对员工的责任:员工对企业的劳动付出或投入,应该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对顾客的责任:“顾客是上帝”,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应该做到:提供优质、安全、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和(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帮助顾客正确的选购和使用产品等。

(6)对竞争者的责任:与竞争者进行公平、有序的竞争,为社会创造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

第六章:决策

一、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各是什么?P203、204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原则: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a: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b: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c:准确预期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2: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

依据: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二、组织中的决策大多是追踪决策。何为追踪决策?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什么?P206

初始决策是零起点决策,是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情况下进行的决策。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环境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决策为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是非零点决策。

管理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环境的时刻变化。

三、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之间有何区别?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之间有何区别?P205、206

战略决策:涉及组织长远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决策,具有长远性和方向性,如: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业务决策:日常生活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做出的决策,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的“例行问题”

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偶然发生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例外问题”

四、决策的理论有哪些?P208-211

(一):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盛行与50年代以前。观点: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要内容: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2: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3: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得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二):行为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中提出“有限理性”“满意原则”发现:影响决策者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个人的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经验等。主要内容: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资源利用的限制,决策者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的选择的理性是有限的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

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很重要 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三):当代决策理论(回溯决策理论):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

五、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决策过程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P213-217

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

影响因素1:环境2:过去的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

六、何为经营单位组合法?如何利用它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何谓政策指导矩阵?它有何特点?P220、222

七、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各有哪些?P224-231

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1:线性规划 2:量本利分析法(图解法、代数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大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一、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P233-234、P236

概念:(1)名词含义: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表述的,组织及其内部部门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2)动词含义:计划是确定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实现目标预先进行的策划与行动安排。即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实现方式,进度,行动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等。

(3)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即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 何地做(地点)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二、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P239-241

类型:(1)从时间长短分类: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从职能空间分类: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分类: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4):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分类: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5):根据程序化程度分类: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作用:(1)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2)预测未来,减少变化的冲击;(3)减少重叠和浪费性的活动;(4)设计目标和标准,以利于控制。

三、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P242-245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①目的或使命。它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它决定组织的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如:大学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

②目标。目的或使命进一步具体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如:某大学最近3年培养了多少学生,发表了多少论文。

③战略。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去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组织的情景

④政策。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

⑤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要方法的计划

⑥规则。规则不同于程序a: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b:可以把程序看作是一系列的规则,但是一条

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

⑦方案(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及其他因素。

⑧预算。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四、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P245

(一)确定目标。(二)认清现在。(三)研究过去。(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地计划。(六)制定主要计划。(七)制定派生计划。(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九章:组织设计

提出:

他必须直接从事的业务工作量,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他协调受托人之间关系的工作量。因此,任何主观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

二、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P284-285

类型: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

特点:扁平结构形态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优点:①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高层主管能很快发现信息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②信息传递层次少,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小;

③由于管理幅度大,主管对下属的控制不可能过死,有利于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缺点:①管理幅度大,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监督;

②每位主管面对较多的下属,从下属获取的信息多,有可能掩埋其中最重要的、最优价值的信息,影响决策水准,影响信息的及时利用。

锥形结构形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态。

优点:①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以使每位主管仔细地研究从下属处获得的有限信息,有利于抓住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

②可以实现对每位下属的具体指导和监督。

缺点:①过多的管理层次,不仅影响了信息传递速度,而且,还会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各层次主管在信息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可能导致信息传递失真;

②可能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从而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③容易使计划的控制工作复杂化。

三、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依据哪些基本原则P287、292、289

任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建立组织结构和明确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因素:1、外部环境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2、经营战略对企业组织的影响;3、技术及其变化对企业组织的影响;4、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5、规模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

原则:(一)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二)权责对等的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三)命令统一的原则

四、为什么说部门化是横向分工的结果?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原因: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并再分解成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它是在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的分工,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

职能部门化:按业务活动的相似性来划分部门。

优点:(1)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效率;(2)相互依存,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统一性;(3)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相互交流、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团队水平的提高。

局限性:(1)不利于区别贡献,调整产品结构;(2)不利于培养综合型高级管理人才;(3)可能产生

部门间的不协调,影响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产品部门化

优势:1.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2.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4.有利于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

局限性:1.需要较多较高能力的人去管理各个产品部门;2.部门主管可能过分强调本部门利益而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3.产品部门某些职能管理机构与企业总部的重叠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提高了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区域部门化

优点:与产品部门化类似

局限性:与产品部门化类似

五、何谓矩阵组织?有何特点?又如何运用之?请举例说明P309

矩阵组织:是综合利用各种标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一种由纵横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结构组织。

特点:优点:1.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可根据工作需要集中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能迅速完成重要任务;

2.项目组的各类人才聚集便于知识和意见交流,促进新观点和设想的产生;

3.项目组成员来自不同职能部门,项目组的活动可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

局限性:1.项目组成员从各职能部门抽调,隶属关系不变,可能会有临时观念,影响工作责任心;

2.项目组成员有时会接受不一致的双重领导,工作中有时会无所适从。

适应:主要适用于那些工作内容变动频繁、每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众多技术知识的组织,或者作为一般组织中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的补充结构形式。

七、谈谈组织分权的两个主要途径(制度分权和授权)的内涵及其区别。P316

内涵: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

授权: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任给某个或某些下属。

区别:1:制度分权是在详细分析,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授权则根据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拥有的下属的特长、业务发展情况相联系,具有很大的随机性2:制度分权是将权力分配给某个职位,而授权是将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3: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中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组织设计的纵向分工,而授权则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领导艺术,一种调动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作用的方法。 4:制度分权的相对稳定性和授权不定性。

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

一、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种作用?P400-401

实质: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

作用:1:指挥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

如何实现:指挥作用:领导者站在群众的前面,用自己的行动带领人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协调作用:领导者需要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激励作用:通情达理、关心群众的领导为职工排忧解难、激发和鼓舞他们的斗志,发觉充实和加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

引导不同职工朝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协调这些职工在不同时空的贡献,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保持高昂的积极性。

P400

使用: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不是一回事:“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的,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因此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

三、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说明领导能力来源于家庭的遗传或者一些特别的个人素质,并且无论你是否具备这些天生条件,你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但是,一般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这些素质主要有哪些?P402-405

素质:1:思想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创业精神。

2:业务素质。领导者应具有管理现代企业的知识和技能。

A业务知识:1):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2):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3):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熟知行业发展方向。4):懂得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学和人才学5):应熟练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

B业务技能:1):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念能力。2):决策能力3):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4):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 5):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6):知善任的能力。

3:身体素质。必须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经历。

四、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1997年做的一次大型调查中显示(《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p.123),86.2%的企业经营者们认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好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50.7%,“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为32.2%)。何为领导班子?“好的领导班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407-409 领导班子是由组织中的若干领导成员按照组织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而成的集体,又称领导集体。

“好的领导班子”的结构是:(一):年龄结构。领导班子的年轻化,是现代企业的客观要求,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二)知识结构——领导班子中不同成员的知识水平构成。(三)能力结构。领导的效能不仅与领导者的知识有关,而且与他运用的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四):专业结构——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配备应由各种专门的人才组成,形成一个合理的专业结构,从总体上强化这个班子的专业力量。五、领导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领导者培训哪些方面的心理习惯已获得领导的有效性?P

我们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就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领导者的行动即在于帮助一个群体尽其所能地实现目标。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进行领导的本领是作为一名有效管理者的必要条件之一。领导的实质就是追随关系。换言之,正是人们愿意追随某人,从而使他成为一名领导者。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可提供实现愿望、要求和需求手段的人。

作为一名有效的领导人,要具备四种情况:1: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2:能够了解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况下由不同的激励因素的能力。3:鼓励人们的能力。4:是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次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尽力使用上述四种能力,以保证领导的有效性。

六、从所学的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中,你得到哪些启示?P410-416

领导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专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启示:领导方式的这三种类型各具特色,也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领导者要根据所处的管理层次、所担负的工作的性质以及下属的特点,在不同时空处理不同问题时针对不同下属,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理论:一、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启示:成功的经理是在具体情况下采取恰当行动的人。当需要指挥时,他善于指挥;当需要职工参与决策时,它能提供这种可能。

二、管理方格理论。启示: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既要关心企业任务的完成,又要关心职工的正当利益。

三、权变理论。启示: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方式。在环境较好和环境较差的情况下,采用低LPC领导方式即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环境中等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方式,即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领导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极为丰富。一:做领导的本职工作二: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1:即使你不相信对方的说话内容时,也要悉心倾听,善于分析2:让对方把话说话,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打断对方的思路3:鼓励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4:仔细观察对方的神态,捉摸对方的意思5:要态度诚恳的对问题作出回答6:领导者要控制直接的情绪,不能感情用事。三: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1:

平易近人2:信任对方 3:关心他人 4:一视同仁四:做自己时间的主人1: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2:学会合理地使用时间3:提高开会地效率

第十四章激励

一、说明激励的过程及动因。P425-426

图:

动因:内因与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可以把人的行为(B)看成是其自身特点(P)及其所处环境(E)的函数即B=f(P、E)因此,为了引导人们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领导者即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行为的环境。

二、理解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涵,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启发。P428-430

内涵: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都是有轻重的某一层次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基本的生活要求,如衣、食、住、行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1:对现在的安全需要。如:就业保障2:对未来的安全需要。如:失业后的生活保障;感情需要——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启发:根据上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类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等特征。

三、解释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P436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比较全面的说明了各种激励理论的内容。图书本p436页。归纳为五个基本点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还受到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和受到奖励的概率的影响。2:个人实际能达到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其努力的程度,还受到个人能力大小以及对任务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的影响。3:个人所应得到的奖励应当以其实际达到的工作绩效为价值标准,尽量剔除主观评估因素。4:个人对于所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受激励者对所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5:个人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波特的理论告诉我们,激励和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要使激励产生效果就必须考虑上述的很多方面。

四、解释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谈谈对实际工作的启发。P433-434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亚当斯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性。纵向比较是自己的目前和过去的比较。

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1:连续的,固定的强化2:间断的,时间和数量不固定的强化。(二)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消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五、试以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好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这三种常用的激励方法?P437

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实务时主要有四种常用方法: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工作激励: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成果激励: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职工以合理奖惩,保证职工行为的良性循环;批评激励:通过批评来激发职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培训教育激励: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知识培训,来增强其进取精神。一:委任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1:工作的分配要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2: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1:明确批评目的2:了解错误的事实3:

注意批评的方法 4:注意批评的效果。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去精神

作用:限制偏差的积累;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描述控制的过程。P500

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

一、确立标准。标准:人们检查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控制的基础。1:确定控制对象2:选择控制的重点3:制定标准的方法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1: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3:工程标准。二:衡量工作成效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纠正偏差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找出原因之前,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需要纠正的可能是1:企业的活动。也可能是2:组织的计划计划的标准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a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b: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c: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三、计划与控制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为什么在控制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P

控制和计划的关系:控制的任务就是保证计划的实施。在实施计划时,控制必须反映计划,而计划工作必须先与计划;在实际的控制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因为,如果错误的选择了标准,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衡量什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中的员工追求什么。

四、“调整性纠偏”与“彻底性纠偏”的差别是什么?P

“调整性纠偏”是指在控制过程中,将出现问题的工作矫正到正确的轨道上。“彻底性纠偏”是指首先要弄清工作中的偏差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然后再从产生偏差的地方开始进行工纠正行动。许多管理者常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而不采取彻底纠正活动,并因此才满足与不断的救火式的调整纠偏行动。然而事实证明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对偏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花时间永久性纠正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之间的偏差是非常有效的。

五、比较不同类型控制的优缺点。P490

(一)按照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为4类。1:程序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是时间t 的函数Z=f(t)。2:跟踪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假设“先行量”为W,则Z=f(W)。3自适应控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的函数。Z=f(Kt)。4最佳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Z=maxf(X、S、K、C)Z=minf(X、S、K、C)。

(二)目标控制: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1:预先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预测其利用效果等。2:现场控制——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作用: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3:成果控制——事后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三)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和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六、一个有效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P495

答案一: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条件是1:能够提供正确的数据2:必须能够提供正确的信息3:从经济的角度看,一个控制系统必须是合理的4: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各种不利的变化5:必须是容易理解而且有价值的系统6:系统的标准必须是合理而且能够达到的7:控制应该包括组织中关键的活动、作业和事件8:控制系统应该涉及到例外的事件发生9:应该具有多重标准10:一个有效的系统不仅应该可以指出一个显著的偏差发生,而且还可以建议如何纠正这种偏差。

答案二: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客观控制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1 一、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三要素:1. 网络服务2. 传输媒介3. 通信协议 分布式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或所有计算机中 资源控制策略: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但对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共享,任何一个网络都要对自己的提供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的访问。 WAN:一个非常大的网。不但可以将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LAN:一般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在地理上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通信线路不长 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B/S:在C/S模型之后发展起来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 客户机/网络模型: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 二、填空题 1.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研制,都是围绕着网络共享能力的开发。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指明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另一个是对数据进行验证的差错控制信息。 3.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将通过的不仅是多个通信结点,通过还可能是多种和多个网络。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式网络服务方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5.集中式网络服务的劣势之一是由于集中式服务汇集于一点,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灾难性地数据丢失或降低可用性;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一处存储设备的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存储系统的文件服务器上的其他存储设备或其他服务器中的数据将不会受到破坏,并能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并提供服务。 6.任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将提供或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它们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 7.应用服务不同于文件服务,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应用服务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共享CPU)。 8.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控制,具体地实现把信息从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 9. 在网络协议的层次化结构中,相邻层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指_低一层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变不影响高层功能的执行。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 1. 资源共享 2. 寻址与差错控制 3. 路由选择 4. 会话建立与管理 5. 数据通信与异构多重网络之间的通信 6. 高带宽与多点共享 7. 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别与加密 8. 负载平衡与拥塞控制 2.简述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与计算机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都是对计算机网络的抽象说明的概念性框架。而网络的实现,则是具体地配置为完成特定的网络服务所需要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方法。可见,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然而,任何实现都应该与体系结构一致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PSE:分组交换设备 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 NCC:网络控制中心 FEP:前端处理机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 PSTN:电话交换网 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 DDN:数字数据网 FR:帧中继 ATM:异步转移模式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 VOD:电视点播 WAN:广域网 LAN:局域网 MAN:城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 ITU:国际电信联盟 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2章 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协议三要素: (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每个分组都是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可靠性不是很好,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9.试比较OSI/RM与TCP/IP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而且两个模型中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不同点:(1)OSI模型有七层,TCP/IP是四层,它们都有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它的层并不相同。 (2)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不同。 第3章 3.请说明和比较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3种常用介质的特点。 答:双绞线:由螺线状扭在一起的两根、四根或八根绝缘导线组成,线对扭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辐射电磁干扰。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可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 同轴电缆:也像双绞线一样由一对导体组成,但它们是按“同轴”形式构成线对。最里层是内芯,向外依次为绝缘层、屏蔽层,最外是起保护作用的塑料外套,内芯和屏蔽层构成一对导体。适用于点到点和多点连接。

生产运营管理--课后题标准答案

生 产 运 作 管 理 人力1221班 201251211130

1. 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理解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 1)预测顾客需求、输入订单、进行产品决策; 2)与顾客协商交货期、确认订单状态、订单变更的沟通; 3)确定需求的各种来源:包括服务性零部件需求、内部 需求、促销库存和替他渠道库存需求。 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答: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中,寻则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 假定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

异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假定的。 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计算生产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要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如果生产能力满足不了计划任务的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扩大生产能力,如果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任务,则应设法利用生产能力,一面造成无端浪费。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凡是有产量平衡和时间平衡。对于能力不足时段,要提出相应的需求计划,落实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能力,对于能力有富余的时段,要尽可能加以利用。 3. 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几种策略? 答:如下图:

4.MTO企业和MTS企业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 答:MTS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对于大批量生产,品种数很少,而且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一般没有品种选择问题。 对于多种中批量生产,则有品种选择问题,确定品种选择问题,确定生产什么品种的产品,对企业的利润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决策。品种优选就是要确定出最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产品,优选可以采用收入利润顺序法。 MTS企业产品产量的确定 在品种一定的情况下,优化各种产品的计划生产数量,是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确定产量水平,涉及人力、设备、材料、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常用一些数学规划方法来优化产品产量。线性规划是用得较多的方法。 MTO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单件小批量生产是典型的定货型生产,其特点是按用户的要求,生产规模、质量、价格、交货期不同的专用产品。大批量生产以其成本低、高效率与高质量取得的优势,使得一般中等批量生产难以与之竞争。但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却以其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在市场中牢牢地站稳脚跟。MTO企业产品数量的确定: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由于订单到达具有随机性,产品

互换性习题及问题详解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列举应用实例如下: a、自行车的螺钉掉了,买一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b、手机的显示屏坏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显示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 用。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 常使用。 d、灯泡坏了,买一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 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 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 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 一、填空题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 (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 A.内存中 B.网卡上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 (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 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正常现象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 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 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网络工程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2、路由表 3、园区网广域网远程连接 4、10M基带信号500m 5、8 6、网段中继设备第1、2、5 7、PVC SVC 8、租用专线业务帧中继业务话音/传真业务 9、分段管理灵活安全性 10、144kbit/s 64kbit/s B 16kbit/s D 11、隧道技术 12、30 13、带宽时延信道可信度信道占用率最大传输单元 二.问答题 1、分层设计的原则有两条:网络中因拓扑结构改变而受影响的区域应被限制到最小程度;路曲器应传输尽量少的信息。 2、核心层设计应该注意:不要在核心层执行网络策略:核心层的所有设备应具有充分的可达性。 3、汇聚层设计U标有:隔离拓扑结构的变化;通过路山聚合控制路山表的大小。 4、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图符来表示设备;线对不能交义、串接,非线对尽量避免交义;终结处及芯线避免断线、短路;主要的设备名称和商家名称要加以注明;不同连接介质要使用不同的线型和颜色加以注明:标明制图日期和制图人。 3、ATM论坛规定了恒定比特率、实时可变比特率、非实时可变比特率.不指明比特率和可用比特率等5种服务类型。 6、划分VLAN的方式有基于端口划分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基于协议规则划分VLAN;基于网络地址划分VLAN。 7、减少Man网络覆盖时的工程建设成本(利用现有的基站架高)、同时减少网络规划费用 8、1. Q0S【流控技术领域】2.数据缓存【数据缓存技术领域】3.传输协议优化【协议优化技术领域】4.数据压缩 9、开放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先进性与实用兼顾原则安全与可靠原则可维护性原则。 10、(1)园区网是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网络建设的起点,它连接本地用户,为用户联网提供了本地接入设施(2)园区网较适合与采用三层结构设计,通常规模较小的园区网只包括核心层和接入层,分布层被划入了核心层,尤其是在交换网络中是如此考虑的(3)园区网对线路成本考虑较少,对设备性能考虑的较多,追求较高的带宽和良好的扩展性(4)园区网的结构比较规整,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也有许多新兴的技术,如吉比特以太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财务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发现需求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有了资金和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能力,如果该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那将毫无意义;有了资金和市场,但却制造不出产品或提供不了服务,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别人占领;有了市场和生产能力,但没有资金购买材料、支付工资,显然也不行。所以三项职能都相互依赖于其它职能。 2、阐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和目标。 答:定义: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内容:生产运作管理大体可以分为对生产系统设计的管理、对生产运行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长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3、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概念和特点。 答:备货型生产: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特点:(1)产品标准化程度高(2)生产效率高(3)用户订货提前期短(4)库存水平高(5)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订货型生产:指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特点:订货型生产:(1)产品标准化程度低(2)生产效率低(3)用户订货提前期长(4)库存水平低(5)对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度高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1、什么是运营战略,以及它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答:运营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总体计划,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生产运营部门的行为路径。 关系:生产运营战略和企业战略呈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公司级战略统领企业经营的全局,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确定目标,指明方向,而生产运营战略作为企业生产运营方面特定活动的行为纲领,必须和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运营战略等职能级战略,可以对企业战略进行分解,导出企业战略的途径和政策,将企业总体战略思想和目标加以精确化、具体化,规范人们的决策和行为标准,指导各方面的活动。 2、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包括选择自制还是外包、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选择、组织生产是预测驱动还是订单驱动、采用高效供应链还是敏捷供应链以及配送网络的选择。 3、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 答: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有四个方面的策略,即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以及工作考核和

互换性习题参考答案 2011.9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 (×)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 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 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 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 配后(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 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R5 )(R10)(R20)(R40)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别 为:( )( )( )()和()。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四、问答题: 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 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 (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_吴功宜(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培训讲学

第一章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 2、早期ARPANET 中使用的IMO从功能上看,相当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 3、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哦死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 论依据 4、ARPANET最早推出的网络应用是TELNET 5、对ARPANET研究工作的描述错误的是提出了ipv6地址的划分方法 6、以下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缓解ip地址匮乏问题 7、以下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WMAN不需要有基站 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定义药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TCP/IP 9、以下属于定义中错误的是“intranet”是依据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组建的计算机网络 10、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网络拓扑研究的是资源子王中节点的结构关系问题 11、以下关于网络分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 网络称为WSN 12、以下关于广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广域网的核心技术是线路交换技术 13、以下关于网络城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 14、以下关于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544~51.84Mbps)、低误码率 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15、以下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 802.15.4标准兼容 16、以下关于ZigBee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802.15.4的MAC层协议不兼容 17、以下关于ISP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一层的国家服务提供商NSP是由ISOC批准的 18、以下关于internet核心交换与边缘部分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边缘部分的段系统是由路 由器组成 1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环中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逐站传送 20、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第二章 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 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0SI体系结构 C.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 D.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 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B.易于实现和标准化 C.允许隔层通信是0SI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 D.实现技术的变化都不会对整个系统工作产生影响 4.以下关于0SI参考樽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术语"0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B.0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C.0SI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 D.0SI参考模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交换是通信网的核心 答:因为交换设备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任意用户之间构建通话连接,主要完成信号的交换,以及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所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 3、交换性能的差别对业务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交换性能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开放种类、接续速度和接续成功率等方面。 5、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在交换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哪些缺点,有哪些可以进行改进的方法 答:(1)电路交换采用面向连接且独占电路的方式,是固定资源分配方式。分组交换对链路的使用时采用统计复用,不是独占的方式,即动态资源分配方式。(2)改进方法: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兼顾到时延与开销两方面选择分组长度。 第二章1、PCM的时分复用中,随着复用路数的增加,每帧中包含的子支路书增加,其每帧的时间长度是否会随着增加为什么 答:每帧的时间长度不会随之增加,例如,对于语音信号而言,采样频率为8000Hz,则采样周期为1S/8000=125us,这就是一个帧的时间长度,分帧包含的子支路数影响每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2、利用单向交换网络能否实现用户的双向通信 答:可以,通过分别建两条相互独立的来、去方向通路来实现双向通信。 3、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S连接器即是空间连接器,只能完成不同总线上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不能满足任意时隙之间的交换要求,T接线器即是时间连接器可以实现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之间交换的基本功能。 4、为什么说TST网络是有阻塞的交换网络 答:因为TST网络中S连接器的出、入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同时空闲的时隙号时方可接通,否则,S接续器某入线上的时隙会由于无对应时隙号而发生阻塞。 第三章1、为什么数字中继中需要做帧同步和复帧同步 答:帧同步可以使收发两端的各个话路时隙保持对齐;复帧同步则可以解决各路标志信令的错路问题。 2、若出现电话机摘机拨号后,其拨号音不能停止的情况,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答:(1)发号制式不正确;(2)DTMF收号器发生故障或资源不够、没有接收到用户拨号信息;(3)处理机故障,当收号器收到用户拨出的号码并上交处理机,但处理机故障不能拆除拨号连接;(4)用户接口电路故障。 4、为什么采用多级链表结构存储字冠分析数据比采用顺序表节约空间 答:顺序表针对每个字冠在内存中都会对应有分析字冠并存放分析结果的记录,即使有些字冠前面有些位数的数字是相同的,因此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空间利用效率低,而采用多级链表结构时,对于前面有相同数字的字冠就可以共同分析至不同位数为止,由于相同数字部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李全龙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一章课后习题: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二,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含义各是什么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时序。 语法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和结构,或者定义(比如硬件设备)之间传播信号的电平等。 语义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中需要发送(或包含)哪些控制信息。这种信息的具体含义,以及针对不同含义的控制信息,接收信息端应如何响应。 时序也称同步。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匹配或适应彼此的速度。 >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 在不同主机之间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核心功能。 四,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主要有哪几类计算机网络各自的特点 主要有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个域网是近几年随着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而提出的网络类型,是由个人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小范围的网络,实现个人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比如蓝牙。范围控制在1到10米。 局域网通常部署在办公室,办公楼,厂区等局部区域内。采用高速有线或无线链路,连接主机实现局部范围内高速数据传输范围。十米到一公里。 城域网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内的网络,5到50公里。 广域网覆盖通常跨越更大的地理空间,几十公里至几千公里,可以实现异地城域网或局域网的互连。 | 五,按网络拓扑划分,主要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星形拓扑结构,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 1.星形拓扑包括一个中央结点,网络中的主机通过点对点通信链路与中央结点连接,中央结点通常是集线器、交换机等设备,通信通过中央结点进行。 多见于局域网个域网中。 优点,易于监控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隔离容易。 缺点,中央结点是网络中的瓶颈,一旦故障,全网瘫痪,网络规模受限于中央结点的端口数量。 2.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条广播信道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称为总线。所有结点均与总线连接,结点间的通信均通过共享的成分进行。 多见于早期局域网。 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电缆数量少,易于扩展。 ~

陈荣秋版生产运作管理习题及答案

陈荣秋,马仕华 1. 企业经营活动是多个职能有机联系往复循环的过程,其中的职能出了生产,还包括哪些?() A.人力资源B.财务C.营销D.技术 参考答案:ABCD 2. 企业经营活动的多个职能中,哪个职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成为企业利润源泉?() A.人力资源B.财务C.营销D.生产 参考答案:D 3. 以下哪些可以作为生产系统绩效衡量的指标?() A.质量B.成本C.生产率D.适应性 参考答案:ABCD 4. 制造业生产类型按照生产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试产D.单件小批生产 参考答案:ACD 5.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 A.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B.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将产品投放市场 C.如何使产品的价格为顾客接受D.如何打败竞争对手 参考答案:ABC 6.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A.生产运作战略决策B.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C.生产运作运行D.新型生产经营方式 参考答案:ABCD 7. 运作经理的工作重点包括哪些?() A.制订生产工艺B.控制生产线员工工资与工作时间 C.担负起决策的职责D.找到合适的方法 参考答案:CD 8. 泰勒通过哪些著名的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A.霍桑实验B.铁铲实验C.搬运实验D.切削实验 参考答案:BCD 9. 1930-1940,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统计质量管理与工业心理学,其中非常著名的实验包括哪些?() A.霍桑实验B.铁铲实验C.搬运实验D.抽样检验 参考答案:AD 10. 产品开发工作需要根据哪些因素做出决策?()

A.产品功能B.质量特性C.产品成本D.产品发展的步骤 参考答案:ABCD 11. 产品开发的动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A.领导的决策B.需求的拉动C.同行的建议D.技术的推动 参考答案:BD 12. 以下哪些因素将影响制造流程的选择?() A.不同的产品性质B.不同的生产规模 C.不同的品种数量D.不同的工艺方法 参考答案:ABCD 13. 自然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A.土地资源B.气候条件C.水资源D.物产资源参考答案:ABCD 14. 社会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A.劳动力资源B.基础设施条件C.工业综合化基础D.市场空间 参考答案:ABCD 15. .厂址选址的原则包括哪些?() A.费用原则B.集聚人才原则C.接近用户原则D.长远发展原则 参考答案:ABCD 16. .厂址选择方法主要有哪些?() A.分级加权评分法B.层次分析法 C.线性规划-运输模型方法D.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ABC 17. 厂区平面布置原则包括哪些?() A.工艺原则B.技术原则C.经济原则D.安全和环保原则 参考答案:ACD 18. 工厂平面布置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A.模板布置法B.生产活动相关图法C.统计法D.重量-距离模式 参考答案:ABD 19. 生产过程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A.基本生产过程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参考答案:ABCD 20. .组织生产过程的最主要原则包括哪些?() A.节省原则B.工艺专业化原则C.最高质量原则D.对象专业化原则 参考答案:BD 21. .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 A.生产过程的连续性B.生产过程的平衡性 C.生产过程的比例性D.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参考答案:ABCD 22. .生产类型按照生产方法分为哪几种?() A.合成型B.分解型C.提取型D.调制型 参考答案:ABCD 23. .生产类型按照接收生产任务方式分为哪几种?() A.订货生产方式B.备货生产方式C.借货生产方式D.买货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AB 24. 生产类型按照生产方法分为哪几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可参考)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几何精度设计》习题参考答案绪言 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1010,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 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 0-2题:写出R10/3中从0.012~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 10/3= ()3 1010;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0.012, 0.025, 0.050, 0.100, 0.200, 0.400, 0.800, 1.600, 3.150, 6.300, 1 2.50, 25.00, 50.00, 100.00。0-3题:写出R10/5中从0.08~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 10/5=()5 1010;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0.80, 0.25, 0.80, 2.50, 8.00, 25.0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1-1题 1. 孔或轴最大极限尺 寸 最小极限尺 寸 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尺寸标注 孔:Φ10 9.985 9.970 -0.015 -0.030 0.015 Φ 10-0.015 -0.030 孔:Φ18 18.017 18.00 +0.017 +0.006 0.011 Φ18017 .0 00 .0 + + 孔:Φ30 30.012 29.991 +0.012 -0.009 0.021 Φ 30+0.012 -0.009 轴:Φ40 39.950 39.888 -0.050 -0.112 0.062 Φ 40-0.050

-0.060 轴:Φ60 60.041 60.011 0.041 +0.011 0.030 Φ 60+0.041 +0.011 轴:Φ85 85.00 84.978 -0.022 0.022 Φ 85-0 -0.022 1-2题 (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 8 d H (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 7 r H 1-3题 (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 (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φ20 + 0 - H8 d8 +0.033 -0.065 -0.098 最大间隙:Xmax=+0.131㎜ 最小间隙:Xmin=+0.065㎜ 配合公差为:f T =0.066㎜ r 6 φ55 + 0 - H7 +0.030 +0.060+0.041 最大过盈:Ymax=-0.060㎜ 最小过盈:Ymin=-0.011㎜ 配合公差为:f T =0.049㎜ φ50 + 0 - H8 f7 +0.039 -0.025 -0.050 孔、轴公差:h T =0.039㎜,s T =0.025㎜; 配合的极限:Xmax=+0.089㎜,Xmin=+0.025㎜ 配合的公差:f T =0.064㎜ + 0 - +0.006 -0.015 -0.013 K7 h 6 孔、轴公差:h T =0.021㎜, s T =0.013㎜; 配合的极限:Xmax=+0.019㎜,Ymax=-0.015㎜

网络配置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当诊断网络的连接问题时,在PC的DOS命令提示符下使用ping命令,但是输出显示“request times out,”这个问题属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2当从interest 上的FIP站点上下载一个文件的时候,在 FTP操作的过程中,所关联的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哪层?(E)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3在主机在正确地配置了一个静态的IP地址,但是默认网关没有被正确设置的情况下。这个配置错误最先会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4.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涉及保证端到端的可靠传输?(D)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5.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B)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7. 10Base-T使用哪种类型的电缆介质?(D) A. 以太网粗缆 B. 以太网细缆 C. 同轴电缆 D.双绞线 8. 下面关于CSMA/CD 网络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A. 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都要通过整个网络,并且每一个节点都要接收并检验该数据 B. 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地址和MAC地址,它所发送的信号是直接送往目的地的。 C.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送到目的地 D. 信号都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 9. 网络中使用光缆的有点是什么?(D) A 便宜 B. 容易安装 C.是一个工业标准,很方便购买 D. 传输速率比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都高10.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一封E-mail给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打包所经历的5个步骤是;(A) A.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B.比特,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C. 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 D.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第二章 1. 下面哪种网络协议在传输过程中既应用了UDP的端口,有应用了TCP端口?(E) A. FTP B. TFTP C. SMTP D.Telnet E. DNS 2. 下面哪些应用服务使用了TCP传输协议?(BDE) A. DHCP B. SMTP C. SNMP D.FTP E. HTTP F.TFTP 3.下面哪些IP地址是在子网192.168.15.19/28中有效的主机地址?(AC) A. 192.168.15.17 B. 192.168.15.14 C. 192.168.15.29 D. 192.168.15.16 E.192.1 68.15.31 4. 如果被分配了一个C类网络地址,但是需要划分10个子网。同时要求每一个子网内主机数量尽可能多。应该选择下面那一项子网掩码来划分这个C类网络? (C) A. 255.255.255.192 B. 255.255.255.224 C. 255.255.255.240 D. 255.255.255.248 5.当使用子网掩码/28来划分一个C类地址,E (AD) A.30个子网,6台主机 B.6个子网,30太主机 C. 8个子网,32台主机 D. 32个子网,18太主机 E. 16个子网,14台主机 6. 一个B类网络地址,它的掩码是255.255.255.0。下面那些选项是对这个网络地址的正确的描述?(D)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答案 第四章 1、答: 地址一:100*0.32+80*0.13+30*0.22+10*0.10+90*0.18+50*0.05=68.7 地址二:80*0.32+70*0.13+60*0.22+80*0.10+60*0.18+60*0.05=69.7 地址三:80*0.32+100*0.13+70*0.22+60*0.10+80*0.18+90*0.05=78.9 经过比较地址三为最佳的地址 2、答: A:70*0.1+85*0.20+70*0.35+80*0.20+90*0.15=78 B:60*0.1+90*0.20+60*0.35+90*0.20+80*0.15=75 C:85*0.1+80*0.20+85*0.35+90*0.20+90*0.15=85.75 D:90*0.1+60*0.20+90*0.35+80*0.20+75*0.15=79.75 经过比较C为最佳地址 3、答: 注释:此题可以有不同意见。 4、答: (1)总成本线如下 哈尔滨市:y=1250000+60x 牡丹江市:y=759000+50x 吉林市:y+1000000+40x 延吉市:y=500000+120x 成本曲线图形如下:

(2)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地区的年产量范围为: 延吉:0~3700,牡丹江:3700~24100,吉林:24100~∞ (3)由各地的年产量范围可以看出最佳地点为牡丹江市。 5、答: 此题运用重心法解答 横坐标X=(10*900+20*300+30*700+40*600+50*800)/3300=30.30 纵坐标Y=(20*900+40*300+10*700+20*600+30*800)/3300=22.12 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为(30.30,22.12) 第五章 1、答: 2、答:有12种布局方式。 成本最小为:BCAD 3、答:装配线的工序图如下: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S min=(1+1+2+3+1+1+1+1+2)/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