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1

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1

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1
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1

第1章法律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以()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

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

D.自然关系

3、王甲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于3月15日执行枪决。试问:王甲因犯罪而最终得到惩处,最能体现下列法的哪一个特征?()

A.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2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而在我国西周时期,死刑的枪决方式却可以有绞、弃世、焚、辕等。从不同历史时期死刑执行方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法的哪一点本质?()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C.法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D.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5、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成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关系的客体

6、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A.经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

B.特别行政区的法

C.行政法规

D.党的政策

7、下列对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法律地方性法规

B.宪法>地方性法规>法律>行政法规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

8、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

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9、中国法律不适用于下列哪些地方?()

A.悬挂中国国旗停在新加坡港的油轮

B.悬挂西班牙国旗停在新加坡港的油轮

C.南沙群岛

D.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10、小李下中班回家途中,遇到一持刀抢劫的歹徒,在搏斗过程中,小李用劲将歹徒的刀扭转方向刺进了歹徒的胸部,最后歹徒经抢救无效死亡。小李听到这一消息害怕极了,但一位法律界的朋友告诉小李,他属于正当防卫,在遭遇抢劫时享有无限防卫权,他并不须要对歹徒的死亡负刑事责任,小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最能体现法的()。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

C.警示作用D.预测作用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A

6、D

7、C

8、C

9、B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答案:ACDE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B.调整自然关系

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D.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E.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

2、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要素构成,缺一不可。答案:ABC

A.主体B.客体C.内容D.法律事实

3、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项()。答案:ABCDE

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E.国家利益

4、在我国,最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即狭义的法律)是由()制定的。答案:A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E.地方各级权利机关

5、王强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现正在狱中服刑,其妻儿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刘林本来也想偷点东西来“改善改善”家里的生活,看到王强的结局,因害怕被抓住而不敢去偷了。这直接体现了法的()。答案:CD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D.警示作用

6、我国法定的司法解释机关是()。答案:AC

A.最高人民法院B.国务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E.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四、辨析题

1、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判断:(错误)

理由: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2、法是靠社会舆论和个人习惯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判断:(错误)

理由: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主观意志来决定的。

判断:(错误)

理由: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他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4、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之为法的渊源。

判断:(错误)

理由:根据一定得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之为法的部门。而法的渊源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5、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

判断:(错误)

理由: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第2章民法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自己参看教材即可)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民法通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

A它就是我国的法典

B它是我国的民事基本法

C它是我国民事特别法

D它是我国的民事单行法

2、我国民法的调查对象是()C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所有的人身关系

C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全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下列肯定不属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是(A )

A小张与所在单位因劳动权益发生纠纷

B李源源小朋友今年4周岁,某日他父亲在一份挂历上意外发现了自己孩子的照片

C甲无故将乙打伤,虽伤势不重,但也造成乙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损失共计2000元D李明捏造事实,在单位散布谣言,称王军曾在外地流氓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

分析:A,劳动权益纠纷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

4、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以( D )为本位的。

A国家利益

B经济利益

C法定义务

D权利

5、民法的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B )

A商品交换的等价

B民事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

C民事主体所有权利的相同

D民事主体所有义务的相同

6、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真实意思表示为有效条件。这一

规定主要是( B )的体现。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恶意串通实施损失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主要是( D )的体现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等价信用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8民法的渊源是指( C )

A民法的历史

B民法的来源

C民法的表现形式

D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9、自然人从( A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A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B从十四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C从十六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D从十八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分析:自然人以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民事权利需要一定达到一定年龄,即民事行为能力是十八周岁,特殊的是16—18周岁,专门指能够独立谋生这一部分青少年。

10、王某今年17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王某是( C )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1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B )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2 有权对自然人作出宣告失踪的机关是( C )

A 公安局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法院

D 组织人事部门

13 ( C ),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申请其为失踪人。

A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半年

B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年

C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

D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

14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 B )

A承担有限清偿责任

B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C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

D不分份额地承担有限清偿责任

15 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B )

A 分公司

B 子公司

C 车间

D 科室

16 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C

A由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B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C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D由代理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7 甲厂让其业务员带着甲厂的空白介绍信外出联系业务,结果乙与丙厂订立一购销合同。货物运抵后甲厂发现不符合实际需要,因而拒收。乙的行为属( A )

A 有权代理,合同有效

B有权代理,合同无效

C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D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18 某厂采购员甲外出采购一批水泥,某甲是该厂的(D)

A法定代理人

B指定代理人

C法定代表人

D委托代理人

19 小明今年10周岁,他的父亲在学校开学时为他交学费。这一行为是基于(A)

A法定代理

B指定代理

C委托代理

D职务代理

20 行为人无权代理,但若在客观上存在着足以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被代理人将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这种代理被称之为()。C

A自己代理

B双方代理

C表见代理

D复代理

21 丙有电视机要卖,乙自作主张向丙声称:“我要,我可以带甲赊销。”丙不放心,托人将这事告诉了甲,但甲一直未作表态。丙和乙成交后,乙很快售完了电视机,人去不知去向,而甲此时又拒绝支付货款。这一后果应由()。C

A丙自己负责

B甲向丙负责

C 乙向丙负责

D甲乙分别向丙负责

22 (A)是产生债最常见最主要的发生根据。

A合同B不当得利C无因管理D侵权行为

23 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分为( B )两个阶段。

A要约邀请和要约

B 要约和承诺

C要约邀请和承约

D要约和和更新的要约

24 甲厂向乙厂发一电报称:“尚有250克玻璃瓶装的菠萝罐头2吨,每吨2500元,需否?”乙厂回电:“需250克听装的午餐肉罐头2吨,以市场价结算。”乙的回电是( B )。

A承诺

B要约

C要约邀请

D要约和更新的要约

25李小姐在成衣店加工连衣裙两条,取连衣裙时,李小姐因钱没带够,遂将手表留下,说过两天来交加工钱费时一并取回。店主同意,成衣店对李小姐的手表享有()B

A抵押权

B质押权

C留置权

D使用权

26甲乙企业签订买卖合同时,为担保合同的履行,甲企业按照约定付给乙企业2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没有履行合同。因甲采取措施得当,未造成任何损害后果。乙企业( A )A应付给甲企业4万元

B应付给甲企业2万元

C应付给甲企业1万元

D因未造成损失,所以无须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说明:定金罚则,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应该双倍返还。

27下列民事主体不当得利的情形是( B )

A债权人:诉讼时效已经届满,但债务人仍然向债权人偿还欠款

B顾客:在商店购物时收款员因疏忽而多找给顾客的钱

C卖方:按合同约定的高于市场价格的标准履行

D生父母:被人收养的子女仍向生父母给付生活费

28甲的邻居出门在外。正值暴雨倾盆,甲见其盆花放置在外,将会被暴雨淋坏,遂将盆花搬进自己家里。甲的行为是( B )

A不当得利

B无因管理

C侵权行为

D非法占有

29在民法意义上,军用武器属于( D )

A特定物

B种类物

C流通物

D限制流通物

30张三今年刚满18周岁,因不满意自己的姓名,便自己持户口本到户籍登记机关将自己的姓名改为王立。其父中知道后,大为不满,强行要求现在的王立将名字改回原来的张三。其父的行为是对其子( C )的侵犯。

A自由权

B身份权

C姓名权

D荣誉权

31某日,甲路过一照相馆,发现两个月前他儿子在该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儿子一周岁照片悬挂在该照相馆的橱窗内。该照相馆侵犯了( C )

A甲的肖像权

B甲的人格权

C甲的儿子的肖像权

D甲的监护权

32甲企业生产的“阳光”牌保健品获国际科技成果金奖。乙企业在为自己生产的“百花”牌保健品做广告时,诋毁甲企业的金奖获得靠的是关系和后台,有水份。乙企业的行为侵犯了甲企业的( A )

A 荣誉权

B 名誉权

C 名称权

D 商标权

33 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D )

A 名称权

B 名誉权

C 肖像权

D 监护权

34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为( A )

A 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10年

B 自商标申请之日起10年

C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20年

D自商标申请之日起20年

注释: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35 张某死亡时遗留下的遗产有近30万元,他尚有妻子、儿子、哥哥、孙子、媳妇等亲属,张某未留有遗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只有媳妇和孙子不享有继承权

B只有哥哥不享有继承权

C 只有媳妇和哥哥不享有继承权

D 哥哥、媳妇和孙子都不享有继承权

说明:法定继承权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

36 甲乙二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5000元,由于甲擅自毁约,造成乙8000元损失。按照法律规定,甲应向乙支付( C )

A 违约金5000元,并赔偿损失8000元

B违约金5000元,不再赔偿损违约金

C违约金5000元,再赔偿损失3000元

D违约金8000元,再赔偿损失3000元

37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B ),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A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38 小张因急需用钱,于2002年2月3日向小王提出借款。小王当即将5000元现金借给了小张,两人约定,小张应于2002年9月1日前还款。假设,碍于情面,小王从未向小张催款,小张也不在主动与小王联系,那么小王的这一债权自( D )起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A 2004年2月3日

B 2004年2月4日

C 2004年8月31日

D 2004年9月1日

39 寄存财产被丢失或者毁灭损毁的,其诉讼时效期间是( A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40 甲被乙置于闹市街口的油锅烫伤。甲因忙于疗伤,一直未予乙协商赔偿事宜。事隔一年半,甲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乙赔偿其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受伤是因自己不慎造成的,法院不予支持甲的诉讼请求

B 该案过错责任不清,法院不予受理

C 法院应受理,并判决乙败诉

D 法院依法不应支持加的诉讼请求,因为已过诉讼时效

三、多项选择题

1 由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BC )

A 地位平等

B 意志自由

C 等价有偿

D 纵向的管理与服从

2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ABC )

A 一般的债权债务纠纷

B 侵害他人名誉(情节一般)

C 遗产继承

D 缴税纳税

3 以下哪些人是属于监护人制度所保护的对象?(BCD)

A双目失明的成年残废人

B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D正值17周岁的高三学生

说明:监护针对的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残疾与否不在此之列。

4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BCD )

A 自然人

B 法人

C 国家

D 其他组织

5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有( ACD )

A 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B 为财产设定代管

C 继承开始

D 婚姻关系消灭

6 以下哪些人是法定代表人(AD)

A公司董事长

B党委书记

C工会主席

D工厂厂长

7依据《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终止的原因有( AB )

A 被依法宣告破产

B 被依法解散

C 企业分立

D 企业合并

8 关于合同无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就是可以撤销的合同

B 于被确立为无效合同之日起丧失效力的合同

C 它是当然无效,任何人都可以主张其无效,即使未经法院确认

D 自始即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9 某甲今年15周岁,他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将家里的钢琴卖给某乙。因某甲身高体健,某乙并不知道某甲尚未成年。该协议( AD )。

A 因主体资格欠缺而效力待定

B 属重大误解

C 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D 某一在某甲的父母表态前(经催告后的一个月内),可以撤销该协议

10 假使你的同事未经你的同意,以你的名义为你向商店订购了一台你正急需的打印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你同事的这一行为未经你的授权,所以这个订后行为当然无效

B 因为打印机正是你急需的,你的同事是在好心帮你,所以行为当然是有效的

C 这一行为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你的追认或拒绝

D 如果你对此一直未予以明确表态,则意味着你拒绝

11 甲知道乙擅自在外以甲的名义与某厂洽谈事宜,对此甲明知却未作否认表示。对此乙的行为所产生的合法后果,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由乙承担全部责任,甲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

B 由甲承担全部责任

C 因此而造成某厂损失的,某厂自行承担

D 由甲和乙共同承担

12 民法上的物,必须具备( BCD )

A 可移动性

B 能为人类支配

C具有使用价值

D通常是指人身以外的物质资料

13 张某误将邻居的衣物当成自己家的收了回来,并放进柜子里。在法律上,张某的行为属于( BC )

A合法占有

B非法占有

C 善意占有

D 恶意占有

14 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除了占有,还包括(BCD )

A优先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15 以下四项中,属于法定孳息的有( AC )

A 租金

B 牛奶

C 利息

D 鸡蛋

16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不当得利的有( ABC )

A 农民利用某化肥厂排除废水灌溉自家农田获得的利益

B 债务人因诉讼时效届满而获得的利益

C 拾荒者在废物堆上拾取废物获得的利益

D 顾客因商店收银员多找的零钱而获得利益

17 为了担保债的履行,抵押权的设定可以使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有权就抵押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关于抵押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C )

A 抵押财产只能由债务人提供

B 抵押财产不限于不动产

C抵押财产无须转移占用

D在抵押期间,抵押财产须由债权人占有

18 法人可以享有以下哪些人格权( AB )

A 名称权

B 名誉权

C 荣誉权

D 肖像权

19 下列权利中,只能由自然人享有的权利有( AD )

A 生命健康权

B 名誉权

C 荣誉权

D 姓名权

20 公民因遭受他人不法侵害而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可以请求赔偿( ABCD )等费用。

A医疗费

B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C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D丧葬费和死者身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

2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有( AC )

A叔叔舅舅

B外公外婆

C孙子孙女

D兄弟姐妹

22 对公婆或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C )

A只能发生在法定继承中

B必须是未再婚的

C无论是否再婚

D必须是尚未生育子女的

23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之所以“特殊”,其原因在于这种侵权责任具有以下特征(ABCD )

A、不必具备一般侵权责任的四个方面构成要件

B、法律对该种侵权情形作了具体规定

C、不适用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责任,主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其责任不限于由行为人本人承担

24、小王新近在商店购买了一台彩电。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该彩电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爆炸,小王因此而遭受财产损失。小王十分气恼,一定要向商店讨个说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CD )

A 商店如有过错就应承担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责任

B 商店只有在无过错的前提下,才承担责任

C 商店无论有过错与否,都要承担责任

D 商店承担责任与否,不以自己有无过错为要件

25、某研究所在装运存有放射性物质的铅箱时,一只箱子从车上掉了下来,吴明(8岁)看见后,即取出箱中的放射性物质玩耍,结果因过量吸收放射性物质而得病。对于吴明的医疗费和其他必要费用的承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CD )

A 应全部由无名的监护人承担

B 应全部由某研究所承担

C 主要有某研究所承担,吴明的监护人适当分担

D 主要有吴明的监护人承担,某研究所适当分担

四、辨析题

1、所谓的民法的渊源,就是指民法的历史来源。

判断:(错)

理由:民法的渊源指的是民法的表现形式。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依自然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而分为三种。

判断:(错)

理由: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年龄和智力状况分为三种。

3、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委托他人进行民事法律活动。

判断:(对)

理由:委托代理的被代理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其为失踪人。

判断:(错)

理由:满两年

5、法人应以自己独立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并且不以自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

判断:(错)

理由:并且以自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

6、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对当事人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判断:(错)

理由: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7、所有权是物权体系的核心,与其他物权相比,所有权是最为完整、最为充分的物权。

判断:(对)

理由: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就是所有权,是最为完整、充分的权利。

8、甲方以书信方式向乙方提出鉴定合同的条件,并附言:如果乙在一个月内不提出异议即认为乙同意接受。一个月过去了,乙方仍保持沉默。按照法律规定,应认同合同已经成立。判断:(错)

理由: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沉默不是意思表示,即不具有任何法律意。所以,虽然甲的书信是要约,但乙的沉默不是承诺,合同没有成立。

9、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我国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

判断:(错)

理由:五种,还有留置、定金。

10、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甲与债务人乙约定,乙将自己家的电脑移交甲占有,在乙不能履行债务时,甲有权就该电脑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自己的债权。这种担保方式即为抵押。判断:(错)

理由:此处为质押,抵押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

1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有形的、具体内在的使用价值的智力成果。

判断:(错)

理由:无形的,没有外在的形状

12、某人从书店买了一本书。这本书既然已经归他所有,他当然也想有了这本书的知识产权。判断:(错)

理由:他享有书的所有权,知识产权是以智力成果为客体的民事权利,书仅是承载智力成果的载体。

13、甲死亡时遗留下的遗产有近百万。没有立过遗嘱。他尚健在的亲属有:妻子、女儿、儿子、哥哥、孙子和媳妇。这些亲属都享有继承权。

判断:(错)

理由:法定继承人有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之分,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就无继承权。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19、某日,甲牵着自己家的狗外出散步,路遇儿童乙,乙十分顽皮,故意挑逗、捉弄狗,狗受到刺激拼命追赶乙,甲根本无力阻拦,结果狗将另一路人丙撞伤了。根据法律规定,丙的治伤等费用应全部由甲承担。

判断:(错)

理由:乙的父母承担责任。根据法律规定,

20、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利益的权利,即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权利人的实体也因法律不予保护而消灭。

判断:(错)

理由:实体权并不消灭,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五案例分析

1.某甲今年十七岁,是某外企的在职职工。2011年1月,她在一

家百货公司买了一条价值15000元的镶钻白金项链。回家后,甲的父

亲认为:甲尚未成年,自己是她的监护人,孩子未经家长同意,不能

进行如此大额的交易。因此,他领着女儿来到百货公司,要求百货公

司退货。百货公司认为,货已售出,且无任何质量问题,拒绝退货。

双方争执不下。

问:

(1)甲可否与百货公司进行这一的买卖行为?为什么?

(2)在此买卖关系中,百货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为什么?

(3)如果甲是15周岁的在校学生,甲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回答:(1)可以,因为甲虽然未满18周岁,但她已是外企职工,能够以自己的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能够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她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有资格与百货公司进行这一买卖行为。

(2)符合。从题意上看,双方平等自愿,商品符合质量标准,双方主体资格都合格,行为的内容、方式均符合法律规定,所以,买卖行为有效。

(3)不能当然有效,效力待定,取决于其法定代理人的态度,父母追认有效,否则无效。

2.1999年10月,王某到百货公司购物。该工作人员因疏忽,错将

一架价值4500元的尼康相机标为450元。王某并不懂行,看到这架

相机后,只觉得非常便宜,且性能优良,便掏钱买下了。事隔一周,

商店在盘点时发现了错误,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王某,商店要

求王某补足货款或退款退货。这些要求遭到了王某的拒绝。因协商不

成,该百货公司便到法院起诉。

问:(1)这一买卖行为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

(2)你认为法院应如何处理?

(3)有哪些民事行为可以由法院予以变更或撤销?

(4)除了人民法院,还有何种机关可以予以处理?

(5)如果原告是在2000年12月提起的诉讼,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1)这一行为属于重大误解。即行为人(商店)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对标的物的价格产生重大误解,并且造成较大损失。

(2)法院应根据百货公司的诉讼请求对该买卖行为予以变更或撤销。

(3)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4)仲裁机关

(5)依据法律,撤销权应该在商店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行为时起1年内行使,,2000年12月已过诉讼时效期间。

3.甲授权张某与乙谈判,协商一桩买卖。为此,张某多次与乙接洽。

后来,甲经观察,对张某的办事能力产生怀疑,遂告知张某,别再与

乙接洽了,其代理权已被撤销,甲将亲自与乙协商,做成这笔买卖。

对这一变故。乙毫不知情。张某对此十分不满,为证明自己的能力,

继续与乙协商,并很快签下了合同。甲知悉此事,为时已晚,细看合

同,发觉对自己十分不利,遂表示张某系无权代理,自己拒绝追认,

合同无效。乙则主张自己并无过错,合同应当有效。

问: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应如何处理?

4.某日王老汉在山坡上发现了一头走丢的母牛,便牵回了家暂时养

了起来。母牛在王老汉的喂养下,身体日渐壮硕。不久,王老汉发现,

母牛已经怀犊,便更为辛勤地看管照料。后来,母牛顺利产下小牛犊,

王老汉十分高兴。这是,牛的主人李老伯经多方打听,找上门来,要

求归还走丢的母牛,在获悉母牛已经产下小牛后,要求王老汉将小牛

一并归还。王老汉只答应归还母牛,认为小牛应留下归自己。两人闹

的不可开交。

问:(1)小牛应归谁所有?为什么?

(2)王老汉对母牛的占有属于什么性质?

5.张三将1000公斤苹果卖给李四,因担心李四不付货款,张三要求

李四找保证人。李四便请王五作保证人。王五即与张三达成协议:“张

三卖苹果给李四,共计价款2000元。我保证李四有钱,能按期付款。”

后李四下落不明,张三收不回苹果款,便找到王五,要他偿还货款,

王五拒绝。

问:张三能否要求王五偿还货款?为什么?

答案:(1)不能。因为保证合同没有成立,王五不是保证人。

(2)保证的成立,保证人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本案中,王五并

没有明确表示担保李四的债务,只是保证李四的信用,即向张三说李

四有钱,并未表明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没有成立,因而保证责

任也就没有发生。

6.甲向乙借款50万元,以自己的一辆价值50万元的宝马车质押给

乙,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乙认为将车放在自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

放在甲处。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诉至法院要求行使质权,

以车辆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宝马车,法院是否应该支持乙的诉讼请

求?

答案要点:不支持,因为根据《担保法》规定,质押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是质物交付给质权人占有,即该案中,宝马汽车应该交付给质权人乙占有,质押合同才生效,本案中因未转移宝马汽车的占有,因而乙不能行使质权,法院依法不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7.张先生与小李素来交情不错。2000年1月,小李为了买房正到

处筹钱,张先生知道后,爽快地借给小李5000元,小李十分感激,

言明半年内一定还清欠款。转眼到了2001年1月,张先生碍于情面

一直不好意思提还款的事。就这样又过去了一年半,张先生一直没提,

小李也一直不还。

问:(1)假设现在时2002年9月,张先生的债权还受法律保护吗?为什么?这个结果对张先生意味着什么?

(2)如果小李于2002年9月欲如数将借款还给张先生,张先生可以接受吗?为什么?

第12章行政法

一名词解释(略)

三多项选择题

1、某省卫生厅依《药品管理法》对所辖药品公司进行管理而形成的相互关系是( BD )。

A 监督行政关系

B 行政法律关系

C 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D 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2 以下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BCD )

A 国家行政组织

B 法律规授权的组织

C 社会组织

D 中国公民

3 行政法特有的基本原则有( ABC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 社会公益性原则

D 为人民服务原则

4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是(ABD )

A 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设定依法授予

B 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行使

C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目的的并且有合理的动机

D 行政主体必须对违法的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解释:C错误,因为合理的动机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

5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是(ABC )

A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目的

B行政行为必须有合理的动机

C 行政内容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D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行使

6 下列行政制裁形式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有(AC )

A记过

B吊销许可证

C开出公职

D劳动教养

解释:B为行政处罚

7 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下列各项权利(ABCD )

A行政参与权

B利益请求权

C申请复议和起诉权

D批评|、建议、胜诉、控告、检举权

8 以下(ABD )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 撤职

B 罚金

C责令停产停业D赔偿损失

9 公民甲因殴打公民乙受到某县公安局处罚,但甲不服该处罚决定并向地区公安局申请复议,地区公安局受理了此案。该行政复议程序中的参加人是(BCD )

A 地区公安局

B 公民甲

C 公民乙

D 县公安局

解释: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参加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以及与行政复议当事人地位相类似的人。具体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行政法复议第三人、行政复议代理人

四、辨析题

1、某区政府扩建办公楼,欲添置大量办公设备,于是与某大型百货公司签订了买卖订货合同。某区政府的这一行为并不属于行政活动。

判断:(对)

理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行政主体的非管理活动不属于行政活动。某区政府向百货公司订货的行为是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一般民事活动,并非国家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权的行为。

3、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行政主体,因此,没有行政机关参加的法律关系就不可能是行政法律关系。

判断:( 错)

理由:行政主体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组织参加的法律关系也是行政法律关系。

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平等协商的约定权利、义务、或自由选择权利、义务

判断:(错)

理由: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职权)、义务由法律规范预先设定,不能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

第13章刑法

一、单项选择(答案在题尾附)

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3、小X犯了挪用公款,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劳动模范,所以法院就减轻了对他

的处罚。法院这一做法违背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4、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5、刑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这属于()

A.学理解释

B.理论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6、按照(),犯罪的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次数的多少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范围的大小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7、某甲故意砸坏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仓库中的汽车10辆,构成故意会员公私财物罪,某

乙破坏正在行驶的一辆公共汽车,致财产损失组大,构成了破坏交通设备罪,对甲乙行为定性不同的原因是()

A.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

B.犯罪行为的时间不同

C.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

D.犯罪对象数额不同

8、“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9、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 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 作为与不作为

C. 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 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刑事责任。

A. 应当负

B. 不负

C. 可以负

D. 应当减轻

11、某护士在给病人打青霉素时,忘记了做皮试,结果导致病人死亡,某护士的行为时的心态属于()。

A. 过于自信的过失

B. 间接故意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12、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游玩。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十三。孙某继续独自打猎,之后即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通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森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

B. 意外事件

C. 过失杀人

D. 不构成犯罪

13、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的罪过形式不同

B.行为方式不同

C. 主观上有无罪过不同

D. 行为人的意志因素不同

14、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二人决定决斗。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故意犯罪

D. 过失犯罪

15、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关键在于( )

A. 是否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B. 是否开始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C. 是否是在犯罪行为终了之前停止

D. 是否自愿放弃犯罪意图

16、小王将邻居家的10000元现金偷回家中,经家人劝归,小王后悔,在邻居未发现时,又偷偷该10000元现金放回原处。小王的行为时()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既遂

D. 不作为犯罪处理

17、小李某晚跳入一女职工宿舍,企图实施强奸。不小心发出声音,屋中熟睡的妇女惊醒,打开灯。小李一看灯下的女性是自己的中学同学,感到很难为情扭头就跑。小李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18、小X出生于1984年3月1日。1998年2月1日,小X偷盗价值4000元的物品。1999年5月2日,小X盗窃了价值5000元的物品。2000年7月14日,小X盗窃了价值6000元的物品。2002年5月4日,小X盗窃了价值7000元的物品,同日,小X被抓获。在对小X追究刑事责任时,其盗窃数额应为()

A. 22000元

B. 18000元

C. 13000元

D. 7000元

19、甲欲害死乙,将毒药投放入乙的食物中,当甲看到乙吃下食物时,猛然醒悟,立即将乙送往医院,但经医生全力抢救,乙仍中毒死亡。甲的行为是()

A. 犯罪既遂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事实认识错误

20、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犯罪故意可分为()

A. 预谋故意和突发故意

B. 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

C. 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

D.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1、小X扬言要杀小Y全家,小Y报了案,公安人员尾随追赶,在通向小Y家的路上,将携带凶器的小X截获。小X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22、小F 窃得一冰箱,骗小G说是自己买的二手货,借小G的三轮车拉一下,小G 相信,主动帮助小F 将冰箱装上车拉到小F处。小G的行为属于()

A. 不构成犯罪

B.帮助犯

C. 窝藏犯

D. 胁从犯

23、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4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两人的行为是()

A. 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B. 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 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D. 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24、小C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小D找到小C,要小C与他一起去盗窃某商店。小C不愿意,但小D 威胁小C说要告诉小C 女友有关于小C以前的劣迹。小C怕失去女友,就与小D当晚盗窃了商店这一犯罪中,小C 是()

A. 主犯

B. 从犯

C. 胁从犯

D. 教唆犯

25、A,B,C三人共谋于某日去抢劫某单位财务科。后来A因病未能前往,B\C,二人同赴现场,共抢得现金5万元。后A分得1万元,B,C各得2万元。对于A的行为()。

A. 以犯罪中止单独论处

B. 不以犯罪论处

C. 以共同犯罪论处

D. 以犯罪预备单独论处

26、在主刑中,最轻的刑罚方法是()

A. 拘役

B. 刑事拘留

C. 管制

D. 罚金

27、数罪并罚,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A. 六个月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28、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A. 3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 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D.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29、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A. 五年

B. 三年

C. 二年

D. 一年

30、甲犯三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7年和5年,则对甲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 5年以上22年以下

B. 10年以上22年以下

《实用法律基础》复习题

关于课程考核的相关事宜: 1本课程实行全面网上考核 也就是网上形成性考核和网上终结性考核,比例分别为50%和50%。 2 终结性考核 考核内容:本课程的重点 考核成绩:百分制计算,以50计入课程总成绩中。 考题形式:综合测试(题库) 组卷方式:随机组卷。只有一次组卷机会。 考题分值:简答题3题,每题20分,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 考核时间:90分钟 3 期末考试的复习依据是平台上的往年试题,请大家认真准备 复习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1)安全权;(2)知情权;(3)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结社权;(7)获知权;(8)受尊重权;(9)监督批评权 2.李某家正在搞装修,为了赶工期,装修公司经常安排工人加班到晚上十二点,这可折腾 坏了住在楼下的张某一家人。张某打电话给李某,称对方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要求停止该行为。但李某却反驳说,“我在自己家里干什么,别人管不到。”请你结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分析一下该案。李某的说法是否成立,为什么 参考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空间,也都有自己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是有边界的。简单地说,他人的权利就是你权利的边界。也就是你的权利行使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李某虽然是在自己家里装修,但他行使房屋所有权的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损害了他人安宁休息的权利,因此违反了权利滥用原则,张某完全可以要求李某停止该行为 3某汽车制造厂与国外某公司进行合资谈判,对方以技术作价16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专利技术97件。事后汽车制造厂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其中23件已过期,13件刚申请还未授权,真正有效的只有32件,结果至少被外国人骗去1000万美元。问:你知道外国人是如何骗去这1000万美元的吗?请用有关“知识产权的特征”方面的知识解释一下。 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所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以专利为例,发明专利权的有效期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是10年。一旦过期,权利就消灭,专利技术就变成了公用技术,而公用技术是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的。案例中,没有申请到专利的技术特别是已经过期的技术是不用花钱去买的。 4请你谈谈无效法律行为和可撤销法律行为的不同,并举例说明 (1)无效法律行为是指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因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后果的行为。可撤销法律行为是指虽然成立,但由于当事人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可以由当事人决定是否撤销使之归于无效的法律行为。<br/>(2)无效的原因通常是违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等。可撤销的原因通常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存在瑕疵。(3)无效的后果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而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在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小抄(必胜版)

综合练习一二名词解释: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 3、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4、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 程序,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5、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6、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7、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 特殊形式。 8、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 体的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9、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0、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采取的惩罚措施。 11、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 的原则,即依法办事的原则。 12、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 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13、宪法: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大法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宪政:也称立宪主义,依照宪法规定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5、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参加政治的权利,是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16、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权利 和义务关系,并进而将体现在宪法规范中的人民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 17、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18、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组织,其具有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19、公务员:是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20、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1、行政立法:行政立法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行为 规范的活动。 2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 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4、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 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次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5、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 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6、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 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式,谋求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27、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执行公共事务、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行政主体与行 政相对人之间设定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8、行政救济:从广义上来说,行政救济也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 法权益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时候补救手段。

管理学复习题1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 )。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2.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3.环境不确定性中反映环境构成中反映环境构成要素的数量,以及组织对要素了解的程度的维度是环境的( B )。 A.稳定性/不稳定性 B.复杂性 C.相关性 D.竞争信息 4.下列不属于任务环境因素的有( B )。 A.资源供应者 B..经济环境 C.竞争者 D.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5.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 B )。 A.协调 B.决策 C.领导 D.激励 6.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 C )。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技术专家 7.以下对组织目标作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 A.制定了组织目标,不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B.组织目标是组织内部分工和协调的准则 C.目标达成度是业绩考核的基本依据 D.组织目标是激发员工内在工作热情的重要激励手段 8.以下对组织目标制定原则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D )。 A.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并要考虑到组织的社会责任 B.以提高投入产出率为出发点,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 C.制定的目标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D.制定组织目标不用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9.计划是一动态过程,其步骤包括( B )。 A.预测、决策、制定方案 B.确定目标、预测、决策、预算并拟定派生计划 C.预测、决策、制定方案、预算 D.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方案、决策、执行可行方案 10.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字,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下达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 B )。 A.体现了权责对等原则 B.违背了命令统一原则 C.违反了集权化原则 D.提高了管理效率 11.( A )是组织中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权力关系。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们认为绩效分为两个层次,即包括(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两面。 2.一个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这句话表述的是绩效的(多因 性)。 3.影响员工个人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技能)、(激励)、环境和机会。 4.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 5.绩效管理系统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 6.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价标准包括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效度和信度。 7.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根据既定的绩效标准,共同制定并修正绩效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的过程。其中绩 效标准是针对((员工)工作或职位)制定的,绩效目标是针对(个人)设定的。 8.绩效标准按容分为职务标准和职能标准,其中确定职务标准的首要步骤是确定出每个职务的(工作要项)。 9.制定绩效计划最重要的容就是制定绩效目标。一面目标要切实可行,另一面尽可能(量化),以便进行评价和 反馈。 10.在绩效管理中,我们一般认为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式及其结果。 11.在绩效管理期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的持续的(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最直接的环节。 12.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四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定义、标志和标度。 13.绩效评价的容分为:工作业绩评价、(工作态度评价)和工作能力评价。 14.一般情况下,影响选择种绩效考核法的首要因素就是工作特征,即工作的独立性程度、(程序化)程度和 工作环境的变动程度。 15.把薪酬的发放与员工的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建立联系,以此不断刺激并引导员工的行为,所依据的是(强化) 理论。 16.绩效评价的主体通常包括:上级、下级、本人、(同事或同级或平级)、顾客以及供应商等。 17.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往往高于其实际成绩,这种现象被称为(宽大化)倾向。 18.最早的绩效薪酬制度的雏形——计件工资报酬制度是由管理学家(泰勒)创造的。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实践证明,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是进行( D )。 A) 绩效考核B) 绩效管理C) 绩效计划D) 绩效沟通 2、通常,我们可以把绩效管理体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以( C )为导向的、以发展为导向的和以经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A) 控制B) 行为C) 结果D) 战略

安徽电大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

以下是省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题,请同学们一定要做一下(有些答案和上网粘贴到百度 搜索中进行搜索),供考试参考,由于是开卷考试,提前做一遍可以将做好的材料带进考场。 安徽电大《实用法律基础》期末复习题 本次期末复习指导针对参加《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考试的各专业专科、本科同学。为帮助大家进行复习迎考,我们提供本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多数习题附有答案,望大家抽一定时间练习,这样便能从容应考,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本课程考试。注:第8、9、10、14章不作为复习考试范围。 第1章法律概述 一、名词解释(参见教材) 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以()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 3、王甲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于3月15日执行枪决。试问:王甲因犯罪而最终得到惩处,最能体现下列法的哪一个特征?() A.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2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而在我国西周时期,死刑的枪决方式却可以有绞、弃世、焚、辕等。从不同历史时期死刑执行方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法的哪一点本质?()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C.法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D.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5、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成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关系的客体 6、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A.经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B.特别行政区的法C.行政法规D.党的政策7、下列对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法律地方性法规B.宪法>地方性法规>法律>行政法规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 8、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从法律的文字表现形式方面划分,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从法律的适用范围方面划分,可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 从法律制定的主体方面划分,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从法律的内容方面划分,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等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C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B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A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1950 C D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C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D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C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C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6 C D 11.增值税属于(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A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C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 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期末复习题库管理学

第1章管理及其产生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C )顺序排列。 A、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观念技能、人际技能 C、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观念技能 2. 现在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将管理分为四项基本职能(C)。 A.计划、组织、领导、激励 B.计划、组织、决策、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D.计划、协调、领导、控制 3.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A)的观点。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管理人 D.复杂人 4. 梅奥指出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D)。 A.销售组织 B.生产组织 C.行政化组织 D.非正式组织 5. 提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学者是( B ) A.泰罗 B.法约尔 C.孔茨 D. 德鲁克 6、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 C ) A.艺术性与科学性 B.科学属性与社会属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D、普遍性与重要性 ?7、韦伯研究的行政组织形式是( D )。 A.神秘性组织 B.传统组织 C.现代组织 D.理性化、法律化组织 ?8、最先提出组织的外部环境问题并强调其重要性的是( B )。 A.系统学派 B.权变学派 C.管理科学学派 D.组织文化学派 ?9、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 A.提高人的积极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0、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B)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 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 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 11、法约尔提出的组织中平级间的横向沟通被称为(C) A等级原则 B协商原则 C跳板原则 D秩序原则

绩效管理试题(卷)~试题(库)

绩效管理试题-题库 一、判断题。 1、在制定绩效目标时,由员工的上司为员工制定个人目标(╳)) 2、绩效管理的中坚力量是人力资源部人员(╳) 3、绩效目标的制定是直接主管和员工都认可的(√) 4、全员绩效指导思想是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员工工作目标,指导员工行为。(√) 5、绩效辅导具有全时性(√) 6、指标的权重以10%为单位增减(╳) 7、部门的考核结果与员工强制分布无关(╳) 8、员工的考核形式分为参评模式和审批模式。(√) 9、员工的绩效等级只分为A、B、C三个等级(╳) 10、员工的考核者按角色分直接上级和间接上级。(√) 11、绩效指标确认流程为:业务需求、绩效编制、绩效确认、绩效签订。(╳) 12、指标数量控制在5-10项。(√) 13、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周期为年度和季度。(√) 14、管理部门员工绩效奖金由个人绩效系数和公司经营业绩组成。(√) 15、部门管理者是绩效管理的第一执行者。(√) 16、绩效辅导是在日常工作中和绩效考核后进行的辅导。(╳) 17、全员绩效指导思想为: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员工工作目标,指导员工行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向员工提供反馈与辅导,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18、全员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19、绩效计划的制定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沟通方式。(√) 20、加减分项应该在绩效考核阶段由单位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为被考评者添加并评分。(√)

21、员工的绩效指标要体现部门重点工作。(√) 22、绩效指标的数量越多越好。(╳) 23、绩效沟通辅导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24、绩效沟通辅导只能由上级领导发起。(╳) 二、单选题。 1、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D ) A. 确定被考评者未来的薪金水平 B. 帮助员工找出提高绩效的方法 C.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方案 D. 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2、绩效结果的应用包括(D) A. 培训需求的产生 B. 绩效薪资的计算和发放 C. 员工个人发展规划 D.以上都是 3、绩效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C) A.一般人员 B.领导成员 C.全体成员 D.特定成员 4、绩效管理能使(C)保持一致。 A. 个人目标与部门目标 B. 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5、在绩效管理循环中,首要环节是(A) A. 绩效计划 B. 绩效评价 C. 绩效反馈 D. 绩效结果应用 6、企业绩效的根基是(A) A. 员工个体绩效

电大期末考试法学专业《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必备小抄最新完整打印版

2017电大法学专业《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必备小抄最新完整打印版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 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采取的惩罚措施。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法办事的原则。 宪法: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大法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宪政:也称立宪主义,依照宪法规定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参加政治的权利,是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进而将体现在宪法规范中的人民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 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其具有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公务员:是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立法:行政立法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行为规范的活动。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次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式,谋求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执行公共事务、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设定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行政救济:从广义上来说,行政救济也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时候补救手段。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行政额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因违法行政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 制度。 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合法行为造成行政相 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国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制度。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自然人:自然人斯依自然规律出生的,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的法律行为能力,即自然人能够基于自己的意思,独立 为法律行为的资格。 监护:是指由特定的自然人和法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 财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 务的组织。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如缔结婚姻的行为,收养行为,遗嘱行为,成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的行为等。 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 物权和担保物权。 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占有、使 用、受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者 占有的土地、房屋、道路、水源、沟渠、管道等不动产在使用、收益时,相互之间 应当给与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共有:共有是数人对同一动产或者不动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 按份共有:是指数人对同一财产按各自确定的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的共同形态。 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关于交易的规则,指买受人不知道出卖人为无权转让而取得 标的物的所有权。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财产上设定的以优先 受偿权为内容的一种他物权。 抵押权: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 给债权人的,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 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留置权: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 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的关系。 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债的担保:是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为确保债务履行、债权实现而采取的 法律措施。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 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定金:是指订立合同时,为了保证合同个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给付另一 方的货币。 债的转移:即债权、债务的转移,在习惯上又称为债的主体的变更。是以新的债权 人代替原债权人(债权人的变更);或以新的债务人替原债务人(债务人的变更),或由新的当事人既承受债权,又承受债务。 债的消灭: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使债权债务归于消灭的法律想象。 合同:《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承诺:承诺是对要约的接受,是指受要约人接受要约中的全部条款,向要约人作出 的同意按要约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无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债务人在对方未履行或者未提出 履行之前,拒绝履行的权利。 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欠缺履行债务的能力或者 欠缺信用,拒绝履行合同的权利。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后履行义务人针对先履行义务人的先期违约的抗辩。 人身权:人身权时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 权利。 人格权:人格权时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并与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 身份权:身份权时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结婚:结婚,是男女双方确定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男女双方关于建立婚姻 关系的约定得到法律认可的结果。 继承: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他人取得其遗产的法律制度。 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对继承范围和继承顺序的规定,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 继承方式。

(完整word版)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库

管理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D) A.作业标准化B差别计件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下面的各种陈述中,哪个属于企业使命的描述(B) A、在2008年完成销售额1000万 B、成为消费者群体中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 C、顾客第一,服务至上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的功能(A)。 A、为领导提供决策 B、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C、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 D、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4、根据赫茨柏格的双因素理论,(B)因素可激励员工。 A、报酬、成就、认可、责任 B、成长、成就、责任 C、成就、责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长 D、报酬、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关系 5.某公司总经理安排其助手去洽谈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合同,结果由于助手工作中的考虑欠周全,致

使合同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截走。由于此合同对公司经营关系重大,董事会在讨论其中失误的责任时,存在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为合理? (A) A、总经理至少应该承担领导用人不当与督促检查失职的责任 B、总经理的助手既然承接了该谈判的任务,就应对谈判承担完全的责任 C、若总经理助手又进一步将任务委托给其下属,则也可不必承担谈判失败的责任 D、公司总经理已将些事委托给助手,所以,对谈判的失败完全没有责任 6、关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前者是经过人为筹划设计而形成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两者都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C、组织成员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心理需要,正是正式组织不能满足的 D、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7、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B)。 A、内部后勤 B、技术开发 C、生产作业 D、服务 8,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绩效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绩效衡量标准的类型分为结果型、行为型。 2.绩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绩效评估。 3.绩效管理流程的第一环节是绩效计划。 4.设定绩效目标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目标分解法和参与目标设定法两种。 5.绩效管理周期包括绩效计划、辅导、评估、反馈和改进。 6.沟通方式包括两种种:正式和非正式。 7.定期书面报告包括年报、月报、季报、周报、和工作日志。 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9.制定绩效标准、绩效目标的常用原则是smart。 10.区分评估周期包括三种方法:每期评估、滚动评估、叠加评估。 11.影响绩效评估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包括激励、技能、环境和机会 四种。 12.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不断提升组织和员工绩效。 13.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是确定目标计划建立绩效标准。 14.绩效评估方法的三大类型包括品质向导型、行为向导型和结果向导型。 15.绩效管理周期包括绩效计划、辅导、评估、反馈和改进。 16.沟通方式包括两种种:正式和非正式。 17.定期书面报告包括年报、月报、季报、周报、和工作日志。 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的概念。

19.通常作为绩效等级评估技术的一种补充方法是关键事件法。 20.常见的非正式沟通方式包括走动式管理、开放式办公、非正式会议和工作间歇时的沟通。 21.绩效评估的关键指标数据包括三种:客观、人力资源、评判。 二、多项选择题 1.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ABC) A.战略目的 B.管理目的 C.开发目的 D. 惩罚目的 E.激励目的2.绩效评估的关键指标数据主要包括(ABC) A.客观数据 B.人力资源管理数据 C.评判数据 D.标准质量 3.绩效计划制定需要那些人承担(ABD ) A.人资专员 B.上级主管 C.外部专家 D.员工本人 4.绩效目标的类型主要包括(ABCD) A.短期目标 B.长期目标 C.常规目标 D.创新目标 5.绩效目标衡量标准的类型包括(AC ) A.结果型 B.过程型 C.行为型 D.心理型 6.绩效辅导的步骤有(ABCD) A.观察与反馈 B.寻求问题与原因 C.教导分析 D.改善计划 7.收集绩效信息的方法包括(ABCDE) A.考勤记录法 B.抽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直接观察法 E.工作记录法 8.绩效评估方法的三大类型包括(ABC) A.品质导向型 B.行为导向型 C.结果导向型 D.高效业绩型 9.绩效评估者主体包括(BCDE)

2018年继续教育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 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 B)处罚。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9.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考试简答小抄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 行的基本分类。 3、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4、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修改、 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5、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6、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7、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8、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 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9、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0、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采取的惩罚措施。 11、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 法办事的原则。 12、宪法: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大法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宪政:也称立宪主义,依照宪法规定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4、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参加政治的权利,是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15、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并进而将体现在宪法规范中的人民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 16、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17、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其具有 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18、公务员:是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19、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行为规范的活动。 21、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2、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 政行为。 2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 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次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4、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 行政行为。 25、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 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式,谋求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26、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执行公共事务、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 设定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7、行政救济:从广义上来说,行政救济也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害 而采取的各种时候补救手段。 28、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 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9、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 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30、行政额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因违法行政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 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31、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合法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国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 补偿的制度。 32、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3、自然人:自然人斯依自然规律出生的,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 34、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5、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的法律行为能力,即自然人能够基于自己的意思,独立为法律行为的资格。 36、监护:是指由特定的自然人和法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37、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8、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如缔结婚姻的行为,收养行为,遗嘱行为,成立买 卖合同、赠与合同的行为等。 39、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0、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41、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者占有的土地、房屋、道路、水源、沟渠、管道等不动 产在使用、收益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与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2、共有:共有是数人对同一动产或者不动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 43、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 44、按份共有:是指数人对同一财产按各自确定的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的共同形态。 45、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关于交易的规则,指买受人不知道出卖人为无权转让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