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DES对称密码算法实验(N01) (1)

实验二:RSA非对称密码算法实验(N02) (6)

实验三:网络扫描实验(N03) (11)

实验四:网络监听实验(N04) (20)

实验五:证书服务和Web服务器证书应用实验(N05) (26)

实验六:电子邮件证书应用实验(N06) (39)

实验七:PPTP VPN配置及应用实验(N07) (43)

实验八:IPSec VPN配置及应用实验(N08) (53)

实验一:DES对称密码算法实验(N01)

一、实验名称和性质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DES算法进行分析,并使用DES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进一步理解DES 的实现和加解密原理。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有VC等C语言编译环境。

四、知识准备

1. 密钥处理

从用户处获得64位密钥,其中每第8位为校验位,为使密钥有正确的奇偶校验,每个密钥要有奇数个“1”位。具体过程如下:

(1)舍弃64位密钥中的奇偶校验位,根据下表(PC-1)进行密钥变换得到56位的密钥,在变换中,奇偶校验位已被舍弃。

(2)把变换后的密钥等分成两部分,前28位记为C[0], 后28位记为D[0]。

(3)计算子密钥(共16个),从i=1开始。

分别对C[i-1],D[i-1]作循环左移来生成C[i],D[i]。(共16次)。每次循环

b)串联C[i],D[i],得到一个56位数,然后对此数按下表(PC-2)作如下变换以产生48位子密钥K[i]。

Permuted Choice 2 (PC-2)

c)从1.2.3.1处循环执行,计算出16个子密钥。

2.对64位数据块的处理

(1)把数据分成64位的数据块,不够64位的以补零方式填补。

(2)对数据块按下表(IP)变换。

(3)将变换后的数据块等分成前后两部分,前32位记为L[0],后32位记为R[0]。

(4)用16个子密钥对数据加密,初始I=1。

a)根据下面的扩冲函数E,扩展32位的成48位

b)用E{R[i-1]}与K[i]作异或运算。

c)把所得的48位数分成8个6位数。1-6位为B[1],7-12位为B[2],……43-48位为B[8]。

d)按S表变换所有的B[J],初始J=1。所有在S表的值都被当作4位长度处理。

i.将B[J]的第1位和第6位组合为一个2位长度的变量M,M作为在S[J]中的行号。

ii.将B[J]的第2位到第5位组合,作为一个4位长度的变量N,N作为在S[J]中的列号。

iii.用S[J][M][N]来取代B[J]。

iv.从i处循环执行,直到B[8]被替代完成。

v.将B[1]到B[8]组合,按下表(P)变换,得到P。

e)异或P和L[I-1]结果放在R[I],即R[I]=P XOR L[I-1]。

f)L[I]=R[I-1]

g)从a)处开始循环执行,直到K[16]被变换完成。

h)组合变换后的R[16]L[16](注意:R作为开始的32位),按下表(IP-1)变换得到最后的结果。

五、实验内容

分析实例代码,并对程序进行编译运行,实际演示和体验DES算法的实现过程。

六、综合性实验

1.实验要求

(1)按步骤完成任务,撰写实验报告。

(2)对给出的DES源程序进行编译运行,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2.实验步骤

(1)分析给出的DES源程序代码;

(2)对给出的源程序进行编译连接;

(3)运行DES程序。

3.实验结果

图1-1 DES实验结果

实验二:RSA非对称密码算法实验(N02)

一、实验名称和性质

二、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RSA算法,并使用RSA算法及工具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从而理解RSA的实现和加密原理。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有VC等C语言编译环境。

四、知识准备

1.密钥生成

(1)生成两个大的质数(素数)p和q.(质数就是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数)。

(2)n=p*q。

(3)m=(p-1)*(q-1)。

(4)生成较小的数e, 使e与m互质,即e和m的最大公约数为1。

(5)生成d,使d*e%m=1,%代表求余数。

至此公钥为e和n,私钥为d和n。至于p,q,m马上丢弃。

2.加密过程

产生密文c的公式为:c=p^e%n,即p的e次方除以n求余,可见加密是用公钥进行的,加密只牵涉到明文和公钥。

至此可以把密文传出去了,这样就是被截获也搞不懂原文是什么。

3.解密过程

收到密文c后产生明文(解密)p的公式为:p=c^d%n,即c的d次方除以n求余。可见解密只牵涉到私钥和密文。

因此从整个过程来看,只要你保管好私钥,不泄密,可以放心的把密文和公钥公开。

举个例子:

本例用较小的质数为例,以计算方便,但小质数并不安全。

(1)密钥生成:

a)p=7,q=19。

b)n=p*q=7*9=133。

c)m=(p-1)*(q-1)=(7-1)*(19-1)=108。

d)生成较小的数e,使e与108互质,2,3,4都不对,5是最小的,于是e=5。

e)生成d,使d*e%m=1,d*5%108=1,d*5除以108余数为1,...于是算出d=65。

至此公钥e=5,n=133。私钥d=65,n=133。密钥计算完毕。

(2)加密过程:

RSA的原则是被加密的信息应该小于p和q的较小者,所以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要指明被加密的数字要小于7。于是我们取6为例。

加密:c=p^e%n=6^5%133=7776%133=62, 于是密文为62。把62传出去。

(3)解密过程:

解密: p=c^d%n=62^65%133=62*62^64%133 经过好一阵子运算,余数为6。

五、实验内容

分析RSA算法源代码,理解RSA的加解密原理和过程。

六、综合性实验

1.实验要求

(1)按步骤完成实验任务,撰写实验报告。

(2)使用RSA加解密工具RSA Tool生成公私钥对,并对一段输入的数据进行加解密,以进一步了解RSA算法原理及应用。

2.实验步骤

(1)双击RSA Tool程序图标,启动RSA Tool程序,RSA Tool主窗口如下1-2图所示:

(2)确定要生成的密钥的长度Keysize,如64位,如图1-3所示。

(3)单击Start按键,生成随机数,如图1-4所示。

(4)生成随机数后,单击Generate按钮,生成密钥,如图1-5所示。

(5)单击Test按钮,打开RSA加密测试对话框,如图1-6所示。

(6)在Message to encrypt文本框中输入要加密的文字,如图1-7所示。

(7)单击Encrypt按钮,对所输入的文字进行加密,如图1-8所示。

(8)单击Decrypt按钮,对第(7)步的加密结果进行解密,如图1-9所示:

图1-2 RSA Tool主窗

图1-3

确定要生成的密钥的长

图1-4 生成随机数

图1-5 生成密钥

图1-6 RSA

加解密测试对话

图1-7 输入要加密的文字

图1-8 对所输入的文字进行加密

图1-9 对加密结果进行解密

实验三:网络扫描实验(N03)

一、实验名称和性质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使用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工具,进行网络系统漏洞扫描并给出安全评估报告的方法和过程,加深对各种网络和系统漏洞的理解。掌握流光软件和MBSA的应用,并根据扫描结果撰写安全评估报告。

三、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两台或更多台运行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的计算机,通过网络相连。使用流光(Fluxay5)和MBSA。

四、知识准备

1.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通常是在端口扫描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检测出目标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1)漏洞扫描技术的原理

漏洞扫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检查目标主机是否存在漏洞:在端口扫描后得知目标主机开启的端口以及启动的网络服务,将这些相关信息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查看是否有满足匹配条件的漏洞存在;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手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若模拟攻击成功,则表明目标主机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2)漏洞扫描技术的分类和实现方法

漏洞扫描大体包括CGI漏洞扫描、POP3漏洞扫描、FTP漏洞扫描、SSH漏洞扫描、HTTP漏洞扫描等。这些漏洞扫描基于漏洞库,将扫描结果与漏洞库相关数据匹配比较得到漏洞信息。

漏洞扫描还包括没有相应漏洞库的各种扫描,比如Unicode遍历目录漏洞探测、FTP弱势密码探测、OPENRelay邮件转发漏洞探测等,这些扫描通过使用插件(功能模块技术)进行模拟攻击,测试出目标主机的漏洞信息。

2.流光简介

流光并不是单纯的漏洞弱点扫描工具,而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渗透测试工具。凭借流光的高度综合性和灵活性,流光在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流光的漏洞扫描也是众多扫描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除了提供全面的扫描功能以处,利用C/S结构设计的扫描思想更是在众多复杂的应用场合脱颖而出。流光目前的漏洞扫描包括POP3、FTP、IMAP、TELNET、MSSQL、MySQL、Web、IPC、RPC、DAEMON等。

流光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方面:

1)暴力破解:提供POP3/FTP/IMAP/HTTP/PROXY/MSSQL/SMB/WMI的暴力破解功能。

2)网络嗅探:利用ARP欺骗,对交换环境下的局域网内主机进行嗅探。和流光的漏洞扫描模块一样,网络嗅探也采用了C/S结构,可以提供远程网络的嗅探功能。

3)渗透:流光包含了SQLCMD/NTCMD/SRV/TCP Relay等辅助渗透工具。

4)字典:可以定制各种各样的字典文件,为暴力破解提供高效可用的字典。

5)杂项工具:流光可以提供PcAnyWhere密码文件的解码等功能。

3.MBSA

Windows系统的“漏洞”就像它的GUI(图形用户界面)一样“举世闻名”,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新的漏洞被发现。这些漏洞常被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们用来非法入侵计算机,进行大肆破坏。虽然微软会及时发布修补程序,但是发布时间是随机的,而且这些漏洞会因Windows 软件版本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完全修补所有漏洞成为每个Windows用户的头号难题。

解决这个难题的简单方法就是:利用特定的软件对Windows系统进行扫描,检查是否存在漏洞,哪些方面存在漏洞?以便及时修补。微软开发的免费软件MBSA(Microsoft Baseline Security Analyzer,微软基准安全分析器),就能对Windows、Office、IIS、SQL Server 等软件进行安全和更新扫描(如图1),扫描完成后会用“X”将存在的漏洞标示出来,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来指导用户进行修补。

MBSA的工作原理是:以一份包含了所有已发现的漏洞的详细信息(如:什么软件隐含漏洞、漏洞存在的具体位置、漏洞的严重级别等)的安全漏洞清单为蓝本,全面扫描计算机,将计算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与安全漏洞清单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某个漏洞,MBSA就会将其写入到安全报告中。

五、实验内容

1.按步骤完成实验任务,撰写实验报告。

2.查看扫描结果,了解各种漏洞的原理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根据扫描结果对漏洞进行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扫描,对比漏洞修复前后的扫描结果。

六、综合性实验

1.实验要求

安装并使用流光和MBSA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分析扫描结果,从而掌握使用工具软件进行漏洞扫描的方法和步骤,加深对网络攻击过程的理解。最后根据扫描结果撰写安全评估报告。

2.实验步骤

(1)流光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a)双击安装程序,进入安装向导,如图2-1所示。

b)根据安装向导,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运行流光软件,进入主窗口,如图2-2所示。

流光主窗口中各部分功能如下:

●区域1:暴力破解的设置区域,主要用于设置暴力破解和其他相关的辅助功能。

●区域2:控制台输出,用于查看当前工作的状态,包括扫描和暴力破解。

●区域3:扫描得到的典型漏洞列表,在这个列表中大多数情况都可以直接单击,对

漏洞加以进一步的验证。

● 区域4:扫描或暴力破解成功的用户帐号。

● 区域5:扫描和暴力破解时的速度控制(通过设置TCP 的超时间来实现)。 ● 区域6:扫描和暴力破解时的状态显示,包括并发的线程数目和扫描速度等。 ● 区域7:中止按钮,可以中止暴力破解和扫描(IPC 的暴力破解除外)。 ●

区域8:扫描结果查询。

c) 选择“文件→高级扫描向导”命令进行漏洞扫描及帐户和口令破解。

d) 进入“设置”对话框,在这里可以进行扫描地址范围、目标系统、检测项目的选择

设置,如图2-3所示。此项设置也可通过“探测→高级扫描工具”命令进行设置。

图2-1 进入流光安装向导

图2-2 流光主窗口

e) 单击“下一步”按钮,分别对所选检测项目进行设置。 f)

上述设置也可以通过“探测→高级扫描工具”命令进行设置,如图2-4所示。

g) 设置完成后弹出“选择流光主机”对话框,如图2-5所示。流光的扫描引擎可以安

装在不同的主机上(包括本地主机)。

h) 在没有安装其他引擎情况下,默认选择本地主机,单击“开始”按钮开始扫描,窗

图2-3 扫描地址、目标及项目设置

图2-4 高级扫描设置

图2-5 选择扫描引擎

口右侧及下侧将滚动显示扫描结果,同时,在窗口底端则显示破解用户的帐户与密码,如图2-6所示。

i) 扫描结束后,询问用户是否查看扫描报告,如图2-7所示。扫描报告如图2-8、图2-9所示。

(2) M BAS 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图2-6 扫描结果

图2-7 询问用户是否查看扫描报告

图2-8扫描报告之一

图2-9扫描报告之二

MBSA 只能在Windows 2000/XP/2003系统上运行。在微软的官方网站上可以下载到最新版的MBSA ,而且只要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过程。安装完成后,依次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Baseline Security Analyzer 1.2.1”程序项(或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 Baseline Security Analyzer 1.2.1”快捷图标),就可弹出MBSA 的主窗口。

对一台计算机进行扫描是MBSA 的基本功能,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单击MBSA 主窗口中的“Scan a computer”(或“Pick a computer to scan”)菜单,将弹出“Pick a computer to scan”对话框,如图2-10所示。

要想让MBSA 成功扫描计算机,需在此对话框中进行正确地参数设置。 (1) 设定要扫描的对象

告诉MBSA 要扫描的计算机是扫描成功的基础。MBSA 提供两种方法:

方法1:在“Computer name”文本框中输入计算机名称,格式为“工作组名\计算机名”。 默认情况下,MBSA 会显示运行MBSA 的计算机的名称,“WORKGROUP”是运行MBSA 的计算机所属的工作组名称,“JXNO”是计算机名称。

方法2:在“IP address”文本框中输入计算机的IP 地址。

在此文本框中允许输入在同一个网段中的任意IP 地址,但不能输入跨网段的IP ,否则会提示“Computer not found.”(计算机没有找到)的信息。

(2) 设定安全报告的名称格式

每次扫描成功后,MBSA 会将扫描结果以“安全报告”的形式自动地保存起来。MBSA 允许用户自行定义安全报告的文件名格式,只要在“Security report name”文本框中输入文件格式即可。

MBSA 提供两种默认的名称格式:“%D % - %C % (%T %)”(域名-计算机名(日期戳))和“%D % - %IP % (%T %)”(域名-IP 地址(日期戳))。

(3) 设定扫描中要检测的项目

MBSA 允许检测包括Office 、IIS 等在内的多种微软软件产品的漏洞。在默认情况下,无论计算机是否安装了以上软件,MBSA 都要检测计算机上是否存在以上软件的漏洞。这不但浪费扫描时间,而且影响扫描速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对于一些没有安装的软件可以不选,例如:若没有安装SQL Server ,则可不选中

“Check for SQL vulnerabilities”

图2-10 MBSA 主窗口中的“Scan a computer”

复选项,这样能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速度。

基于这点考虑,MBSA提供了让用户自主选择检测的项目的功能。只要用户选中(或取消)“Options”中某个复选项,就可让MBSA检测(或忽略)该项目

不过,允许用户自主选择的项目只有“Check for Windows vulnerabilities”(检查Windows 的漏洞)、“Check for weak passwords”(检查密码的安全性)、“Check for IIS vulnerabilities”(检查IIS系统的漏洞)、“Check for SQL vulnerabilities”(检查SQL Server的漏洞)等四项。

至于其它项目(如:Office软件的漏洞等)MBSA会强制扫描。

(4)设定安全漏洞清单的下载途径

MBSA以一份包含了所有已发现的漏洞的详细信息的安全漏洞清单为蓝本,全面扫描计算机,将计算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与安全漏洞清单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某个漏洞,MBSA 就会将其写入到安全报告中。

因此,要想让MBSA准确地检测出计算机上是否存在漏洞,安全漏洞清单的内容是否是最新的就至关重要了。

由于新的漏洞不断被发现,所以我们要像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一样,及时更新安全漏洞清单。MBSA提供了两种更新方法:

(1)从微软官方网站上下载

微软会在它的官方网站上及时发布最新的安全漏洞清单,所以MBSA被默认设置为每一次扫描时自动链接到微软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安全漏洞清单。

如果用户已经下载了最新的安全漏洞清单,则可取消“Check for security updates”复选项。否则应该选中此复选项,以确保安全漏洞清单的内容是最新的。

当然,此方法适用于能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用户。

(2)从SUS服务器上下载

有些局域网中架设了SUS(Software Update Services,软件升级服务)服务器,所以此类用户可以选择此方法下载最新的安全漏洞清单,只要选中“Use SUS Server”复选框,并在其下的文本框中输入SUS的地址即可。

第二步: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好各项参数后单击“Start Scan”菜单,将弹出“Scanning”

图2-11 “Scanning”对话框

对话框,如图2-11所示,MBSA 将开始扫描指定的计算机。

第三步:扫描完成后,MBSA 会将扫描的结果以安全报告的形式保存到“X:\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name\SecurityScans”(X :指Windows 的系统分区符,username :是操作MBSA 的用户名)文件夹中。

第四步:此时,MBSA 还会自动弹出“View security report”对话窗,如图2-12所示,将

刚生成的安全报告的内容显示出来。

用户可以根据安全报告的“Score”列中不同颜色的图标来简单区分被扫描的计算机上哪些方面存在漏洞,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

● 绿色的“√”图标表示该项目已经通过检测。

● 红色(或黄色)的“×”图标表示该项目没有通过检测,即存在漏洞或安全隐患 ● 蓝色的“*”图标表示该项目虽然通过了检测但可以进行优化,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MBSA 跳过了其中的某项检测。

● 白色的“i”图标表示该项目虽然没有通过检测,但问题不很严重,只要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

但是这种判断方法很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查看检测项目的“Result”列中是否含有“How to correct this”(如何修正它)选项。只要有项目存在,用户就应该单击“How to correct this”选项。然后根据提供的解决方法,或是下载相应的补丁程序,或是修改相关的设置,就可修正存在的问题

例如:安全报告提示“IE Zones”(IE 区域设置)项目没有通过检测,单击“Ho

w to

图2-12 “View security report”对话框

correct this”选项后都将弹出信息提示窗,如图2-13所示,根据“Solution”(解决方法)处的文字信息得知,只要按照“Instructions”(提示信息)中的步骤更改IE的区域设置值即可解决。

最新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 验指导书

实验一压力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3.了解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标定。 二、基本原理: 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R/R=Kε 式中ΔR/R为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用它来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大小及状态,通过电桥原理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对单臂电桥而言,电桥输出电压,U01=EKε/4。(E为供桥电压)。 2.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U02=EK/ε2,比单臂电桥灵敏度提高一倍。 3.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状态相同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应变片初始阻值是R1= R2= R3=R4,当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

时,桥路输出电压U03=KEε,比半桥灵敏度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进一步得到改善。 4. 电子秤实验原理为实验三的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三、实验所需部件: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20g)、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自备测试物。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左上方的R1、R 2、R 3、R4标志端。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约为50Ω左右。 2、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①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增益调节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大致中间位置,②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完毕关闭主控箱电源。 3、参考图(1-2)接入传感器,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它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 R6、R7在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先粗调节Rw1,再细调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电脑DIY实验指导书

电脑DIY实验指导书 《电脑DIY》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了解计算机的组成3-13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观察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连接方法; 3、了解各部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本实验内容,准备打开主机箱的工具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验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四、实验内容 1、观察系统外部设备的连接状况,记录各外设的名称、型号和与主机连接点情况;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外设去掉,用准备好的工具将主机箱打开; 3、观察主机的结构,记录主机箱内包含的部件的名称、规格等,如图所示:

电脑DIY 实验指导书 4、了解各部件的作用,看清楚部件的安装位置; 5、将主机箱安装好,并把外设连接好; 6、整理好使用过的用品,实验结束。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件或设备按顺序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2、将你认为没有看明白的部分写出来。 这一次实验认识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了cpu 、主板、内存的分类,认识了主板的南北桥芯片的作用和位置,知道了在以后购买时候应当注意的内容,知道如何选择硬件。了解了各个部位的主要硬件指标。

电脑DIY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3-24 一、实验目的 1、在识别各个部件和板卡的基础上,将它们组装在一起; 2、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进一步熟悉各部件的功能; 3、掌握安装和拆卸计算机部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认真阅读各部件的使用说明书,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验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要按安装步骤进行安装,找准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注意在拆装的过程中要用力均匀,防止损坏设备。 四、实验内容 1、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2、可将主板放置在绝缘泡沫板上; 3、将CPU、内存条和CPU风扇等安装在主板上; 4、将主板装入主机箱,拧紧主板的固定螺丝; 5、把电源固定在机箱的相应位置,并接好主板电源线; 6、安装显卡、声卡等内置板卡,并设置好主板跳线; 7、安装好硬盘、软驱和光驱等部件; 8、检查并确认安装正确无误; 9、连接好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后可开机试验; 10、能正常启动后,请关机、断电并按相反顺序将各部件拆卸开放回原来位置。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实验1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 2. 掌握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 实验环境 局域网,windows 2000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 1. 在局域网环境下安装配置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2. 练习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1、将Oracle 9i的第1号安装盘放入光驱,双击setup,将弹出“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欢迎使用”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文件定位”对话框。 在路径中输入“E:\Oracle\ora92”,其它取默认值。 3、启动第1号盘的安装程序setup,具体方法同安装Oracle 9i服务器,不同的是在 选择安装产品时选择“Oracle9i Client 9.2.0.1.0”选项; 4、安装结束后,弹出“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欢迎使用”对话框。取 默认值。 5、登录Oracle9i数据库:选择“开始”→“所有程序”→Oracle-OraHome92→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 6、系统出现“登录”对话框。选择“独立启动”。 分析与思考 (1)简述启动Oracle9i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2)简述启动Oracle9i模式中三个选项的区别? (3)简述关闭Oracle9i模式中四个选项的区别?

现代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doc

现代(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 实验指导书 目录 1、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2、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子秤实验 3、实验二交流全桥振幅测量实验 4、实验三霍尔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5、实验四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6、实验五 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7、实验六 E型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实验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2008.11

THSRZ-2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一、概述 “THSRZ-2 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是将传感器、检测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开发成功的新一代传感器系统实验设备。 实验装置由主控台、检测源模块、传感器及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卡组成。 1.主控台 (1)信号发生器:1k~10kHz 音频信号,Vp-p=0~17V连续可调; (2)1~30Hz低频信号,Vp-p=0~17V连续可调,有短路保护功能; (3)四组直流稳压电源:+24V,±15V、+5V、±2~±10V分五档输出、0~5V可调,有短路保护功能; (4)恒流源:0~20mA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压12V; (5)数字式电压表:量程0~20V,分为200mV、2V、20V三档、精度0.5级; (6)数字式毫安表:量程0~20mA,三位半数字显示、精度0.5级,有内侧外测功能; (7)频率/转速表:频率测量范围1~9999Hz,转速测量范围1~9999rpm; (8)计时器:0~9999s,精确到0.1s; (9)高精度温度调节仪:多种输入输出规格,人工智能调节以及参数自整定功能,先进控制算法,温度控制精度±0.50C。 2.检测源 加热源:0~220V交流电源加热,温度可控制在室温~1200C; 转动源:0~24V直流电源驱动,转速可调在0~3000rpm; 振动源:振动频率1Hz~30Hz(可调),共振频率12Hz左右。 3.各种传感器 包括应变传感器:金属应变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差动电容传感器、霍尔位移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磁电传感器、PT100、AD590、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Cu50、PN结温度传感器、NTC、PTC、气敏传感器(酒精敏感,可燃气体敏感)、湿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红外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霍尔开关传感器。包括扭矩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超声位移传感器、PSD位移传感器、CCD电荷耦合传感器:、圆光栅传感器、长光栅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涡轮式流量传感器。 4.处理电路 包括电桥、电压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电容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V/I、F/V转换电路、直流电机驱动等 5.数据采集 高速USB数据采集卡:含4路模拟量输入,2路模拟量输出,8路开关量输入输出,14位A/D 转换,A/D采样速率最大400kHz。 上位机软件:本软件配合USB数据采集卡使用,实时采集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动态或静态处理和分析,双通道虚拟示波器、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脚本编辑器功能。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11

实验平台介绍 传感器教学实验系列nextsense是针对传感器教学,虚拟仪器教学等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实验模块。nextsense系列配合泛华通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nextboard使用,可以完成热电偶、热敏电阻、RTD热电阻、光敏电阻、霍尔元件等传感器的课程教学。课程提供传感器以及调理电路,内容涵盖传感器特性描绘、电路模拟以及实际测量等。 图1 nextboard实验平台 nextboard具有6个实验模块插槽;提供两块标准尺寸的面包板,用户可自搭实验电路;为NI 数据采集卡提供信号路由,可完全替代NI数据采集卡接线盒功能,轻松使用数据采集卡资源;还为实验模块和自搭电路提供电源,既可用于有源电路供电,也可作为外接设备供电。 实验模块区共有6个插槽,分别为4个模拟插槽Analog Slot 1-4,2个数字插槽Digital Slot 1-2。数据采集卡的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分配到实验模块区的Analog Slot 和Digital Slot 上。Analog Slot 模拟插槽用于那些需要使用模拟信号的实验模块。Digital Slot 数字插槽用于那些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数字信号或脉冲信号的实验模块。 图2 模拟插槽和数字插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在使用所有模块之前,都要先区分模块的类型:带有正弦波标记的为模拟实验模块,需要插在Analog Slot 上使用;带有方波标记的为数字模块,需要查在Digital Slot 上使用。如果插错插槽,会导致模块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模块。 (2)插拔实验模块前关闭nextboard电源。 (3)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模块跳线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Nextboard的连线: (1)电源线,把220V的电源通过一个15V的直流变压器,送到实验台上。 (2)数据采集卡,将数据采集卡的插头与实验台可靠连接。

硬件基础实验指导书与答案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2017年5月

目录 64位操作系统下使用MASM (3) 实验上机操作范例 (5) 实验一CPU结构 (15) 实验二指令格式 (22) //实验三循环程序设计 (25) 实验四综合程序设计(一) (32) 实验五综合程序设计(二) (36) 实验六高级汇编技术 (42)

64位操作系统下使用MASM 1.安装DOSBox。双击DOSBox0.74-win32-installer.exe。 2.运行DOSBox。双击桌面的DOSBox快捷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运行DOSBOX虚拟机 3.将MASM文件夹里的全部文件拷贝到一个目录下,比如d:\masm下,然后将这个目录挂载为DOSBox的一个盘符下,挂载命令为Mount c d:\masm 。然后切换到挂载的c盘,如图2所示。

图2 挂载masm文件夹3.编译汇编源程序,如图3所示。 图3 汇编源程序4.连接和运行源程序,如图4所示。 图4连接和运行源程序

实验上机操作范例 【范例】完成具有如下功能的分段函数 1 X>0 Y = 0 X=0 -1 X<0 其中:X存放在内存单元中,Y为结果单元。【问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分段函数的程序流程图 根据程序流程图编写如下程序 DSEG SEGMENT X DW ? Y DW ? DSEG ENDS CSEG SEGMENT ASSUME CS: CSEG, DS: DSEG

START:MOV AX, DSEG MOV DS, AX LEA SI, X MOV AX, [SI] AND AX, AX JNS LP1 MOV Y, 0FFH ; X<0 JMP END1 LP1: JNZ LP2 MOV Y, 00H JMP END1 LP2: MOV Y, 01H END1: MOV AH, 4CH INT 21H CSEG ENDS END START 汇编语言程序的开发分为以下4个部分:编辑(生成.asm文件)—→汇编(生成.obj文件)—→连接(生成.exe文件)—→调试。 下面介绍汇编语言源程序从编辑到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exe文件)的过程。利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MASM6.15版本的工具包(包括MASM.EXE、LINK.EXE、ML.EXE、DEBUG32.EXE等),如图2所示。

大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1,2)

《—数据库应用—》上机指导书 数据库课程组编写 前言

“数据库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能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安全,并能进行简单编程。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的主要目标: 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SQL SERVER2000,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际题目的上机,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项目设置与内容 表3列出了”数据库应用”课程具体的上机项目和内容 上机组织运行方式:

⑴上机前,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上机的整体要求及上机的目标任务;讲清上机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上机守则及上机室安全制度;讲清上机操作的基本方法,上机对应的理论内容。 ⑵每次上机前:学生应当先弄清相关的理论知识,再预习上机内容、方法和步骤,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⑶上机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⑷该课程上机是一个整体,需要有延续性。机房应有安全措施,避免前面的上机数据、程序和环境被清除、改动等事件发生,学生最好能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存储自己的数据。 ⑸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机前清点学生人数,上机中按要求做好学生上机情况及结果记录。 上机报告要求 上机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上机目的,上机内容及操作步骤、上机结果、及上机总结及体会。 上机成绩评定办法 上机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1、对上机原理和上机中的主要环节的理解程度; 2、上机的工作效率和上机操作的正确性; 3、良好的上机习惯是否养成; 4、工作作风是否实事求是; 5、上机报告(包括数据的准确度是否合格,体会总结是否认真深入等) 其它说明 1.在上机课之前,每一个同学必须将上机的题目、程序编写完毕,对运行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应事先作出估计;对操作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应做上记号,以便上机时给予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上机的效率 2.所有上机环节均由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上机结果,若发现有结果雷 同者,按上机课考核办法处理。 3.上机过程中,应服从教师安排。 4.上机完成后,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上交作业。

物联网实验指导书

物联网 实验指导书 四川理工学院通信教研室 2014年11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走马灯IAR工程建立实验 (5) 实验二串口通信实验 (14) 实验三点对点通信实验 (18) 实验四 Mesh自动组网实验 (21) 附录 (25) 实验一代码 (25) 实验二代码 (26) 实验三代码 (28) 实验四代码 (29)

前言 1、ZigBee基础创新套件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被评为是未来四大高科技产业之一,可以预见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会是继互联网之后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同时由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对传统行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是针对短距离、低功耗、低速的数据传输。数据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强调网络特性。数据节点之间通过特有无线传输芯片进行连接和转发形成大范围的覆盖容纳大量的节点。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网络能够自由和智能的组成,网络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即网络的节点可以智能的形成网络连接,连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网络具有自维护特征,即当某些节点发生问题的时候,不影响网络的其它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高级灵活的网络特征,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便,可以在不增加单个节点成本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布设。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节能、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领域拥有非常巨大的潜力。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尚属一个新兴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理念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ZigBee基础创新套件”产品正是针对这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使这种新技术能够得到快速的推广,让高校师生能够学习和了解这项潜力巨大的新技术。“ZigBee基础创新套件”是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套件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领域,用户可以根据所需的应用在该套件上进行自由开发。 2、ZigBee基础创新套件的组成 CITE 创新型无线节点(CITE-N01 )4个 物联网创新型超声波传感器(CITE-S063)1个 物联网创新型红外传感器(CITE-S073)1个 物联网便携型加速度传感器(CITE-S082)1个 物联网便携型温湿度传感器(CITE-S121 )1个 电源6个 天线8根 CC Debugger 1套(调试器,带MINI USB接口的USB线,10PIN排线)物联网实验软件一套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 成绩: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Computer Organization Lab Repor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 姓名:____学号:_____ 实验日期:____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ais-CMX16+达爱思教仪的各部分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十六位机字与字节运算的数据传输格式,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及进位控制的组合功能。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 完成算术、逻辑、移位运算实验,熟悉ALU运算控制位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环境 Dais-CMX16+达爱思教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1所示。ALU运算器由CPLD描述。运算器的输出经过2片74LS245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2个运算寄存器AX、BX的数据输入端分别由4个74LS574锁存器锁存,锁存器的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相连,准双向I/O输入输出端口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2片74LS245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 图1-1 运算器数据通路 图1-1中,AXW、BXW在“搭接态”由实验连接对应的二进制开关控制,“0”有效,通过【单拍】按钮产生的负脉冲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实现AXW、BXW写入操作。 表1-1 ALU运算器编码表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M M13 M12 M11 功能M M13 M12 M11 功能 M S2 S1 S0 M S2 S1 S0 0 0 0 0 A+B+C 1 0 0 0 读B 0 0 0 1 A—B —C 1 0 0 1 非A 0 0 1 0 RLC 1 0 1 0 A-1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实际版).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 (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 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4 1ε EK U O =。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士15V 电源、土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1R 、2R 、3R 、4R 。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 Ω====3504321R R R R ,加热丝阻值为Ω50左右。 2.接入模板电源上15V (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3W R 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表电压输入端i V 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4W R ,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1R (模板左上方的1R )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5R 、6R 、7R 接成直流电桥(5R 、6R 、7R 模块内已连接好) ,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4W R ,接上桥路电源上4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订稿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指导教师:陈劲松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 基本原理: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 S l R ρ = (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 作用时,将伸长l ?,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 ?,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变化R ?。对式(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则有: ρ ρ ?+?-?=?S S l l R R (2) 式中的l l ?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用ε表示, 常用单位με(1με=1×mm mm 610-)。若径向应变为r r ?,电阻丝的纵向伸长和横 向收缩的关系用泊松比μ表示为)(l l r r ?-=?μ,因为S S ?=2(r r ?),则(2)式可以写成: l l k l l l l l l R R ?=???++=?++?=?02121)()(ρρμρρμ (3) 式(3)为“应变效应”的表达式。0k 称金属电阻的灵敏系数,从式(3)可见,0k 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1+μ2),它是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另一个是 ) (ρερ?,是材料的电阻率ρ随应变引起的(称“压阻效应”)。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以前者为主,则μ210+≈k ,对半导体,0k 值主要是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实验也表明,在金属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成比例。通常金属丝的灵敏系数0k =2左右。

计算机硬件实验指导书模板

第一部分EL实验系统的结构 EL-l微机实验教学系统由功能实验板、可选的CPU板、二块小面包板三部分构成, 可安装在45*30*10cm的实验箱内。总框图如下: 面包板: 1)通用面包板 2)金属圆孔组成的通用实验板 CPU板: 1)8086 PC总线板 2)8086 CPU板 3)8051 CPU板 4)8098 CPU板 5)80C198 CPU板 功能实验板: 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接口电路组成, 它们是: D/A电路、A/D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RAM/ROM电路、简单I/O电路、825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电路、8255并行接口电路、总线驱动电路、8279接口电路、单脉冲发生器、LED显示电路、键盘电路、复位电路、8250串行接口电路。 ( 一) 功能实验板结构

1、输出显示电路 1)数码显示电路。 该电路由6位共阴极数码管, 3片75452, 2片74SL07组成, 74LS07为段驱动器, 相应输入插孔为CZ4。75452为位驱动器, 相应输入插控为CZ3(LD1, LD2, LD3, LD4, LD5, LD6)。 2)LED灯显示电路。 该电路由2片74LS04, 12只发光二极管( 红、绿、黄各4只) 组成。12只二极管相应的输人插孔为CZ2(LI1, LI2, LI3, LI4, LI5, LI6, LI7, LI8, LI9, LI10, LIl1, LIl2) 2、信号发生电路 1)开关量输入电路: 该电路由8只开关组成, 每只开关有两个位置, 一个位置代表高电平, 一个位置代表低电平。该电路的输出插孔为CZl(Kl, K2, K3, K4, K5, K6, K7, K8)。 2)时钟输入电路: 该电路由1片74LSl6l组成: ·当CPU为PC总线时, 输入时钟为AT总线的CLK, ·当CPU为805l、8098、80C198时, CLK的输入时钟为晶振频率, ·当CPU为8086时, CLK是2MHz。 输出时钟为该CLK的2分频(CLK0), 4分频(CLKI), 8分频(CLK2), 16分频(CLK3), 相应输出插孔CZ47(CLK0, CLKl, CLK2,

传感器原理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闻福三郭芸君编著 电子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 实验仪器 1、传感器特性综合实验仪 THQC-1型 1台 2、万用表 MY60 1个 三、 实验原理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 S l R ρ = (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 作用时,将伸长l ?,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 ?,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变化R ?。 用应变片测量受力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表面上。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表面产生微小机械变形时,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可以得到被测对象的应变值ε,而根据应力应变关系 εσE = (2) 式中:ζ——测试的应力; E ——材料弹性模量。 可以测得应力值ζ。通过弹性敏感元件,将位移、力、力矩、加速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为应变,因此可以用应变片测量上述各量,从而做成各种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可分为金属丝式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金属薄膜应变片。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到应变传感器模块上。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中各应变片R1、R 2、R 3、R4,R1=R2=R3=R4=350Ω。 2、将主控箱与模板电源±15V 相对应连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按图1-1顺时针调节Rw2使之中间位置,再进行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3,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关闭主控箱电源。(注意:当Rw2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3、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如四根粗实线),把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电源±5V ,此时应将±5V 地与±15V 地短接(因为不共地)如图1-1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按表1-1中给出的砝码重量值,读取数显表数值填入表1-1中。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验 指导书 张毅李学勤编著 重庆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2004年9月

目录 C S 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单臂单桥)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交流全桥) (6) 实验三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实验 (9) 实验四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12)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 (14) 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的特性研究 (17) 实验七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21)

CS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本仪器是专为《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差动变压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热电偶、电容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光纤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加速度计、压变式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传感器件,以及低频振荡器、音频震荡器、差动放大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等信号和变换器件,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大量的相关实验。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仪器,必须对实验中使用涉及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激励源有一定了解,并对仪器本身结构、功能有明确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必须在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迭插式插头使用中应注意避免拉扯,防止插头折断。 3、对从各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应特别注意,防止它们通过机壳造成短路,并 禁止将这些引出线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一起损坏。 4、使用激振器时注意低频振荡器的激励信号不要开得太大,尤其是在梁的自振 频率附近,以免梁振幅过大或发生共振,引起损坏。 5、尽管各电路单元都有保护措施,但也应避免长时间的短路。 6、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双平行梁用附件支撑好,并将实验台上不用的附件撤 去。 7、本仪器如作为稳压电源使用时,±15V和0~±10V两组电源的输出电流之和 不能超过1.5A,否则内部保护电路将起作用,电源将不再稳定。 8、音频振荡器接小于100Ω的低阻负载时,应从LV插口输出,不能从另外两个 电压输出插口输出。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适用TD-CMA实验设备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原理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 0 CN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中。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1-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一个4X4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8X8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1) 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出分别相连,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0。 (2) 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例如,在4位矩阵中使用‘右1’和‘左3’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1位。 (3) 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0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原理如图1-1-1所示

图1-1-1 运算器原理图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 0 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算术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MAXII EPM240)中。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1-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一个4X4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8X8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实验指导书3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实验指导(3)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实验三窗体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4 学时指导教师: 时间:201 年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窗体创建的方法 2. 掌握向窗体中添加控件的方法 3. 掌握窗体的常用属性和常用控件属性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创建窗体 2. 修改窗体,添加控件,设置窗体及常用控件属性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窗体 1.使用“窗体”按钮创建“成绩”窗体。 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在导航窗格中,选择作为窗体的数据源“教师”表,在功能区“创建”选项卡的“窗体”组,单击“窗体”按钮,窗体立即创建完成,并以布局视图显示,如图3-1所示。 (2)在快捷工具栏,单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窗体的名称“教师”,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3-1布局视图 2.使用“自动创建窗体”方式 要求:在“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纵栏式”窗体,用于显示“教师”表中的信息。 操作步骤: (1)打开“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在导航窗格中,选择作为窗体的数据源“教师”表,在功能区“创建”选项卡的“窗体”组,单击“窗体向导”按钮。如图3-2所示。 (2)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如图3-3 所示。在“表和查询”下拉列表中光图3-2窗体向导按钮

标已经定位在所学要的数据源“教师”表,单击按钮,把该表中全部字段送到“选定字段”窗格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选择“纵栏式”,如图3-4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输入窗体标题“教师”,选取默认设置:“打开窗体查看或输入信息”,单击“完成”按钮,如图3-5所示。 (5)这时打开窗体视图,看到了所创建窗体的效果,如图3-6所示。 图3-3“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 图3-4“请确定窗体使用的布局”段对话框中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传 感 器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一电位器传感器的负载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桥的工作原理及零点的补偿; 2、了解电位器传感器的负载特性; 3、利用电桥设计电位器传感器负载特性的测试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二、实验仪器与元件: 1、直流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 2、电阻若干(1k, 100K);电位器(10k)传感器(多圈线绕); 3、运算放大器LM358;

4、电子工具一批(面包板、斜口钳、一字螺丝刀、导线)。 三、基本原理: ?电位器的转换原理 ?电位器的电压转换原理如图所示,设电阻体长度为L,触点滑动位移量为x,两端输入电压为U i,则滑动端输出电压为 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称为负载特性。当电位器的负载系数发生变化时,其负载特性曲线也发生相应变化。 ?电位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时,其特性称为负载特性。 四、实验步骤: 1、在面包板上设计负载电路。 3、改进电路的负载电阻RL,用以测量的电位器的负载特性。 4、分别选用1k电阻和100k电阻,测试电位器的负载特性,要求每个负载至少有5个测试点,并计入所设计的表格1,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五、实验报告 1、 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设计原理。 2、 列出数据测试表并画出负载特性曲线。电源电压5V ,测试表格1. 曲线图:画图说明,x 坐标是滑动电阻器不带负载时电压;y 坐标是对应1000欧姆(负载两端电压)或100k 欧姆(负载两端电压),100欧和100K 欧两电阻可以得到两条曲线。 O 1 2 3 4 5 UK UR1UR2 3、 说明本次设计的电路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思路,并总结本次实验中遇到困 难及解决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 验 指 导 书 软件学院 2015.9

实验报告要求 一、该实验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仿真训练项目,包括实验1-5,每个实验6分,共30分,计入最终考核成绩。 二、每人每个实验写一份实验报告。要求在熟悉仿真软件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实验步骤,认真观察实验结果数据,做好记录或截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三、每个实验应在相对应的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进行,实验完成后以答辩形式组织考核打分。实验报告需要同时上交电子版和A4纸打印版,封面参考附件。

附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实验1 Cache模拟器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Cache的基本概念、基本组织结构以及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Cache容量、相联度、块大小对Cache性能的影响。 (3)掌握降低Cache不命中率的各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提高Cache性能的好处。 (4)理解LRU与随机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对Cache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启动CacheSim。 2、根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Cache的概念和工作机制。 3、依次输入以下参数:Cache容量、块容量、映射方式、替换策略和写策略。 4、读取cache-traces.zip中的trace文件。 5、运行程序,观察cache的访问次数、读/写次数、平均命中率、读/写命中率。思考:1、Cache的命中率与其容量大小有何关系? 2、Cache块大小对不命中率有何影响? 3、替换算法和相联度大小对不命中率有何影响?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实验心得

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学院《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Oracle数据库安装配置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1.实验的基本内容 实验室中oracle数据库安装后某些服务是关闭的(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使用),所以在进入数据库前需要对oracle进行配置: (1)启动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 和oracleserviceORACLE 两个服务 (2)修改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两个文件的内容 (3)以用户名:system ,口令:11111 以“独立登录”的方式进入oracle 数据库系统 (4)熟悉数据库中可用的工具。 2.实验的基本要求 (1)掌握Oracle11g的配置以及登录过程。 (2)熟悉系统的实验环境。 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1) 查看设置的IP地址是否与本机上的IP地址一致。若不一致则修改为本机IP地址。 (2) 启动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 和oracleserviceORACLE 两个服务 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服务/ 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右击/启动)。 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服务/ oracleserviceORACLE(右击/启动) (3) 修改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两个文件的内容 D:\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1.0\db_1\NETWORK\ADMIN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将HOST=“…..”内容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保存退出。 D:\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1.0\db_1\NETWORK\ADMIN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将HOST=“…..”内容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保存退出。 (4) 启动oracle 数据库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权义萍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目录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3) 实验二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7) 实验三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9) 实验四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11) 实验五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13) 实验六电涡流传感器综合实验 (15) 实验七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8)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性能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EKε/4。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 善。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2=EKε/2。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砝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 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图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