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顾润生·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与展望

顾润生·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与展望

顾润生·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与展望
顾润生·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与展望

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反思与展望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02年9月,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2005年9月,常州市高中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各方准备充分、操作规范,这项工作得以平稳推进。但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一、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的亮点

1.建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

各校成立与新课程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如“课程指导委员会”、“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学分认定管理小组”等。制定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行政听课制度、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等。在组织和制度上为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提供了保障。如常州市第一中学把民主管理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由民主管理走向共同管理的策略。广大教师通过教代会参与、校务公开的途径,知校情、议校事,出谋划策,增强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营造了团结一致,奋发向上进取的氛围。同时,学生的自主权得到尊重,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的创新保障了学校的新课程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

2.国家课程计划得到了较好地落实

各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课程行动方案,总体规划本校课程,设计内容基本涵盖各考试学科、校本课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有利于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如横山桥中学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一方面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课程,并不断优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另一方面从通识类、学科类和特长类等三方面入手,开发了58门校本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选课需求。在“通识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美术课程”、“广电课程”、“射击课程”和“国际合作教育课程”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3.教学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理念的变化也引起了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变化,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现象少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多了;教师不再仅仅关注教材,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生不再仅仅等着教师灌输知识,而是积极参与探究,等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溧阳后六中学奉行“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一个“硬件不算好,师资不算强,生源更是一般”的农村初级中学变成为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学校。

4.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机制

实施新课程以来,各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许多学校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展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编写了《走近华罗庚》等德育材料;

常州市第二中学开设的《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为学生人格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常州市田家炳中学组织开发的《田家炳之路》德育系列校本课程在全市影响很大。绝大多数学校建有德育活动基地,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亲身体验,提高思想认识。

5.评价改革逐渐深入

各校逐步改变以知识为本、以甄别为主,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和构建以人为本、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多数学校建立起教师成长档案袋,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然后依据规划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市教育局组织了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展示与讨论的大型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各校都加强了对学生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引领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加强了对学生培育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的激励评价,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多元发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6.深入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各级教科研机构深入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专业指导能力与服务水平;积极转变教研方式,采取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际联合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营造了人人参与、合作交流、民主开放的研究氛围,对于切实解决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各校能够树立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的新理念,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反思与合作,进而达到问题的解决。如溧阳市三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次召开研讨会,就高中生如何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进行了专题研讨,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讨蔚然成风。

二、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坚实课改的领导力

(1)组织到位。早在2002年,该市就成立了以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各部委办局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的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该市课改工作。各辖市(区)、各校也纷纷成立相应组织,确保课改顺利启动和有效推进。另外,针对课改难点领域,该市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攻坚克难,如市教育局与劳动局联合成立通用技术课程领导小组,并在职业技术学校成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地,积极利用职业技术学校资源解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资源不足问题。

(2)责任到位。该市明确规定推进课改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发展和改革委把课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来研究;财政部门要把课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课改专项经费;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课改要求,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

理解、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教育行政各部门把服务课改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互动,提升服务职能。

(3)准备到位。为确保课改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该市提前一年开展培训。2002年7月组织大规模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工作,邀请国家课程标准研究组和教材编写组成员为全市教师、校长、教研员和教育行政人员作课改报告。提前一年熟悉课程标准、教材。为使教师尽早适应教材,提高教师对新旧教材的衔接能力,该市提前一年将新教材配送到每个即将进入课改的教师,让教师提前一年研读教材、熟悉教材。

(4)政策到位。该市率先出台《常州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关于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见》、《关于建立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制度的意见》、《关于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推进课改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2.实施主动发展,勃发课改的内生力

学校是课改的基本单位,任何外在的改革要求必须通过学校才能传达到教师。历史经验和现状都表明,不变革学校,不改革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文化,课程改革必流于失败。基于此,该市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以学校制订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主要载体,旨在勃发学校课程改革内生力的学校主动发展工程。

(1)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抓手勃发课改动力。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学校把课程改革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规划和设计,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呼应,使课程改革更加扎实、有效。不仅如此,很多学校提出用新课程理念重建学校,如该市第一中学把新课程倡导的“尊重、支持、合作、发展”作为办学理念,使新课程理念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的精神内核,使实施新课程成为学校的自觉追求。

(2)以开展学校发展项目设计为抓手,激活课改智慧。为推进学校主动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该市2007年开展了学校发展项目创意设计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并编印《用智慧铸就教育未来》一书。通过该项活动推动学校围绕学校制度、课程设计、研训方式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地设计,有力提高了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课程改革增添了活力。对此,《中国教育报》以《项目设计:激活学校发展的内动力》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

(3)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途径,营造课改良好“土壤”。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文化,文化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植根的“土壤”。该市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首先,引导学校提炼、设计办学理念。该市广大学校在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把提炼、设计办学理念作为其重要内容,涌现出许多既有前瞻性,又切合学校实际并具有个性的办学理念。其次,把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课程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该市十分重视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作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如常州二中根据本校的历史传统和现状,着力打造“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先后开发了《走近常州府学》、《人文二中》、《中国古代文化系列》、《诗词与对联鉴赏系列》、《论语今读》等校本课程。

3.发展教师,提高课改的实施力

“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变革。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想什么、信仰什么、如何构想等都对课程变革过程以及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影响”(斯腾豪斯)。可以说,课改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1)抓实教师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根据“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和全程培训”的要求,该市组织了三个层面的培训:一是自主开展大市级培训。为使培训更加符合常州实际,该市自己组织新课改培训,力求使培训高规格、高实效。“高规格”体现在,先后邀请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研究组和教材编写组成员30余人次来常州作报告;“高实效”体现在,积极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开展参与式、对话式和案例式培训。二是促进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突出针对性、日常性和渗透性,强调联系学校实际、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为促进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市教育局先后开展了校本培训方案调研、校本培训成效调研等活动。三是组织难点培训。针对课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该市先后聘请郭元祥和崔允漷等专家作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讲座。此外,该市每年都举行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和通用技术课程现场会。

(2)搭建快速成长平台,建设名教师工作室。课程改革不应该是外来文化的简单移植,而应该植根于本土,使之成为本土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应积极总结和提炼本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充分发挥本地域杰出教师和科研专家群体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鉴于此,该市于2006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27个名教师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由教育局提供专项科研和培训经费并对其进行考核和管理。实践证明,名教师工作室是建立研究共同体,促进校际交流合作的有效形式,是促进科研创新、提高科研和培训实效的重要途径。名师工作室为促进教师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激发教师成长内需,建设教师五级梯队。根据教师成长规律,该市为教师成长设立了“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依次递进的五级台阶。走上工作岗位满3年的教师,可以申报“教坛新秀”;获得教坛新秀的教师可以申报“教学能手”;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可申报“骨干教师”;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可申报“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这种“教师成长阶梯”使每一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有专业提高的奋斗目标,克服了职称评定终身制引起的职业倦怠,成为该市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的兴奋点。

4.强化教科研,培育课改的支持力

教科研是联系课改理念和实践的桥梁,是解决课改实践问题的必要途径,是课改的重要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说,教科研的成功决定着课改的成功。

(1)重新定位,提升教研室职能。教研室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持力量,为充分发挥这一力量,首先对教研室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新课程背景下,该市将教研室定位为“课程改革研究和服务中心、学科教研的指导与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引领中心、学校教学发展的策划中心”。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该市不断改革教研室管理机制,创新教研方式,重建教研文化,不断提升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品质。

(2)健全机构,集聚研究力量。建设兼职教科研员队伍,进一步充实教科研队伍,补充教科研“新鲜血液”,增强教科研力量,目前该市教研室共有49名兼职教科研人员;建立学科教学研究基地,为教科研员深入一线参与课改、指导课改,为教科研员与一线教师开展合作研究搭建平台。目前,仅常州市区就有48个学科教研基地;成立学科新课程研究组,重点研究新教材的特点和实施策略;成立新课程讲师团,努力开掘全市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潜力,不断丰富讲座套餐,供基层学校自主选择。

(3)加强研究,直面课改问题。问题是改革的动力,有效的改革是“抓住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在高中课改之初,该市开展了“有奖征集高中课程改革疑难问题解决方案”的活动,引导高中教师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市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共同应对——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的困惑与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对筛选出的30个问题从“困惑”、“解析与建议”、“拓展”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廓清了教师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教研室还围绕课改热点问题编写、出版了《理性在行动中生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情境设计、实录和评析》等一批课改指导用书。此外,为配合课改,该市创办了《课程与教学》杂志,使之成为该市广大教师探讨课改问题,交流课改经验,展示课改成果的重要“窗口”。

(4)创新方式,提高教研实效。教研方式决定着教研质量,进而决定着课改推进的速度与品质。①该市十分重视课例研究和网络教研。课例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研究,它集多种教研方式为一体,倍受教师青睐。网络教研在该市可谓如火如荼,2005年,该市教育信息网站就建立了教师的“优友博客”,目前访问量已达584万人次。该博客已成为教师开展叙事研究、分享教育智慧的重要平台。②联校教研:市教研室牵头,办学模式或面临问题相近的部分学校(如面临高中新课改和新高考的相关学校、民办初中校、省级示范小学等),共同商定活动方式,进行同题异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相关校带课而来,教师分学科观摩,市教研员组织现场点评,留下影像等相关资料供日后研讨。由于切合实际,组织自由,效果显著,后续自发生成的联校教研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③教育沙龙:每期征集筛选5-10个来自课改一线的焦点问题作为主题,教师自愿、任选主题报名,每组20人左右(同一主题视报名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活动前,参与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一定的准备。教研员现场主持并进行必要的点评。专人记录整理,沙龙发言摘要挂在常州教研网上供老师们参考。不同学科、学校的老师坐在一起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的火花渐渐燃成燎原之火。朴素的案例,经过大家的共同解剖,启迪了更多人的教学智慧。

5.规范行为,增强课改的执行力

课程改革要获得成功,不仅依赖于良好的课程政策,更依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否则,再完美的课程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只能被束之高阁。因此,要实现课改目标,必须确保课程政策的执行力。

(1)开展课改专项督查。把课改作为督学、督政的重要内容,督促各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方案,严格执行常州市课改方案。同时,不定期开展减负检查,建立减负检查通报制度,对于违反减负规定的学校及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2)加强课改调研。该市除了开展硬性督查外,还把课改调研作为增强课改执行力的重要手段。调研人员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高中校长组成,强调调研不仅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多方对话、共商课改大计、分享和提升课改经验及智慧的过程。除了常规的、不定期调研外,该市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覆盖所有高中的大型课改调研活动。

(3)开展评比活动。开展课改先进学校评比,树立课改典型,激励、引导学校重视课改;开展先进教研组评比,引导学校规范教研组建设,强化教研组研究职能;通过开展学校课改实验方案评比,引导学校高水平制订课改实验方案。

三、常州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新课程实施以来,常州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推进存在明显差异的状况,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强调实现区域整体推进。

1.要重视课改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在课程改革中,一些学校创造性地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学校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许多好的做法,如省常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市一中教研组建设模式、江苏省前黄中学的教师集体备课模式、田家炳中学的网络教研模式等,这些经验来自实践,可操作性强,如能加以推广,将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产生巨大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室应加强调研,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调研中发现的典型学校加以介绍,以点带面,提升区域课程改革的水平。

2.要重点构建局部特色

目前,选准改革的突破口成为构建局部特色的关键。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必须凭借自己的睿智、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及教育发展要求,立足本地实际,从现有优势出发,在广泛调研及筛选的基础上,选准某一个方面,精心组织,大胆尝试,在构建──实施──反思──重构循环运作上,不拘形式,不限方法,不畏困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力戒追求形式、贪大求全的无效探索。

3.要加强对课程改革薄弱环节的研究与扶持

从整体上看,常州市课程改革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非升学考试科目等课程计划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有些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比较滞后等。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有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逐步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有的需要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趋势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20世纪基础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变革,就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20世纪的100年中,在世界范围内有3次较大的教育改革,而每次改革都发端于社会发展迅速的美国,然后波及整个世界。 第一次教育变革发生在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的主张,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批评传统教育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要求课程必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了美 国教育几十年,而且影响到世界各地。 第二次教育改革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50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许多人士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同时,批评当时 的课程内容只反应了19世纪的科学成果,没有反映20世纪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强烈要求改革;1957年的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促进了这次改革。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提出加强数学、科学、现代外语三门基本课程,于是出现了新数学、新物理等一系列新教材。这些教材,由于太深太难不能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到20世纪70年代初就被弃之不用,但它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公开信“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就反映了这个问题。之后,美国朝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1991年布什总统提出了《2000年美国教育发展战略》,克林顿总统上任后将其演变成《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与此同时,日本、英国、法国也在进行教育改革。 综观几次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改革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处于改革的核心地位。为什么每次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道理很简单,任何教育目标都是要依靠课程来实现的。当然,每一次课程改革总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同时以新的内容与方法做保证。 (二)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1、日本:日本基本上每十年更新一次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即将 实施新的课程。他们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学生能够轻松地生存,能够愉快地学习。他们认为应该给学生自主发展留有更多的时 间、更大的空间,以使他们健康地、自由地发展。他们对旧有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和审视。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太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 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 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 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 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1、信息素养 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 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 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 2、信息素养 3、创新与开放思维 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xx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xx市乃至xx省的影响力。 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 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 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差异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2、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新课程总的培养目标。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的内容选择 4、学科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语文:培养人文素养。重积累,重感悟,重运用。 数学:变得更容易一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用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基本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地理: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应使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 物理、化学:激发学习兴趣。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科学:从小学会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上,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验。 生物: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 外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历史与社会:体现时代精神。大力提倡人文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美术:设计美的生活。让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接触材料,接触工具,会动手做出简单的器物。分为4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音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 艺术:情感与审美的教育。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5、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充分考虑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强调在生活中、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不死记硬背词语解释。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