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边缘到内地化的进程封建时期西南边疆屯田的线性考察

从边缘到内地化的进程封建时期西南边疆屯田的线性考察

思想战线2010年纂I期第36●No.1.2010VoL36

从边缘到内地化的进程

封建时期西南边疆屯田的线性考察

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从早期封建王朝视西南边疆为边野之地到元、明、清在西南边疆先后设省施治,西南边疆与内地联系更加密切,其政治、经济、文化内地化的速度加快。对于历代封建王朝而言,西南边疆地区的屯田是其治理西南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既体现出历代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认识及治边方略,同时也折射出西南边疆政治、经济与文化内地化发展的进程。所谓内地化,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相对静态的生产力水平,按照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及服事思想,中原王朝多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或聚居地为蛮夷之地,而事实上在传统农业生产力条件下,中原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确实较之边疆的游牧或山地形态较高,在经济或文化交流过程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形成了一种边疆向中原学习或认同的趋势。本文以此为视角,通过对封建王朝在西南边疆地区屯田的线性考察,对西南边疆的内地化过程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平行线上的徘徊:

汉至两宋时期西南边疆屯田的缓慢演进

汉至两宋时期,对于西南边疆地区而言,一方面既是西南边疆与内地接触不断增多,文化经济交流推进的时期,但同时这一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南边疆地区的政治关系起伏不断,中原王朝对西南边疆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后代历朝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从其在西南边疆屯田的长期徘徊就可以看出。

从目前所见材料来看,关于两汉政权在西南边疆屯田的记载甚少。唐、宋时期。今云南地区处于南诏及大理国统治下。关于屯田的记载少见,故有论者述及唐、宋云南屯田时说“载籍阙如”。①当然,相关史料对唐朝在贵州与岭南西部的屯田有少量记载,但总体上这一时期西南边疆地区的屯田情况不明,尚有待新材料的挖掘。我们认为,历代王朝在边疆屯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问

段金生

题,而这一时期西南边疆先后存在着南诏与大理国两个地方性民族政权。其边防军粮食问题不会如唐、宋那样转运艰难,故其即使实行屯田,规模应不会太大。这一时期西南边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虽然时密时疏,但边疆对内地的倾慕随着交流的扩大,有了显著提升。南诏在与唐发生天宝战争后仍然在德化碑上铭刻出其与唐之战争系不得已而为的原因,仍想与唐保持亲密关系,大理国对两宋政权亦复如此。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吸引力。限于史料,唐、宋在西南边疆地区屯田的一些更具体的内容目前尚无法得知。但从与唐、宋时期的地缘关系与政治势力构成而言,北部边疆先后兴起的突厥、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或政权与之战和不定,其屯田的重心仍在北方。对于西南地区而言,并不是其经营的关键点,故其屯田力度并不彰显。

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分析,可知唐代以前在西南边疆的屯田规模相对有限,且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缓慢的徘徊过程,其实反映出这一时期西南边疆内地化过程的迟滞。在传统社会生产力状态下。经济文化的交流是边疆与内地融合的重要内容。汉、唐、宋王朝在西南边疆的屯田状况,折射出中原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或地方政权政治影响力较弱。两汉在西南边疆设置郡县,逐步加快了西南边疆与中原王朝联系的进度,但须指出的是。这一时期西南边疆与两汉中央政权的关系尚处于一种半游离状态。两汉王朝虽然在南、北边疆地方设置上还未有根本区别,均实行郡县制,但由于这一时期黄土高原是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而北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的威胁更甚,两汉对西南边疆的重视度有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东汉肃宗时认为西南夷地区“郡在边外,蛮夷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可以看出两汉虽然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置郡县,但内地统治者多视西南夷地区为可有可无之边疆之地,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至民国治理云贵桂民族地区思想及治策研究”阶段性成果(03BM2001)

作者简介:段金生,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031)。

①龙云总纂,牛鸿斌等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农业考一>卷138,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页。

?143?

思想战线2010年第1期第36卷№.1.2010Vd.36

在西南边疆郡县设置的或撤或建,大都与当地少数民族政治势力的起伏相关。而南诏与大理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存在,其实表现出唐、宋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政治控制无力。其政治控制尚且无法,更无力也不能在西南边疆广泛屯田,加上中原农业生产力技术及生产工具的传播较缓,通过屯田进入边疆的内地民众较少而致民族融合进程弱化。影响着西南边疆内地化的发展。

二、屯田规模的扩大:

元、明、清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加快

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开始行省制,表明西南边疆政治内地化的进程加快。中央王朝在西南边疆的屯田规模明显增大,西南边疆也未出现南诏、大理国似的游离于中央王朝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或政治势力,表明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政治控制强化。

元朝在西南边疆的屯田力度是超前的,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明、清。自元朝始,史书关于西南边疆屯田的记载明显增多,且内容亦相对完备。

继元朝在云南设行省,明朝亦在贵州建省,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加深。明朝面临的边疆形势与元代有了较大差别,元朝时期周边无少数民族或政权与之对峙,而明朝北部边疆蒙古势力犹存,故明朝治边的重点仍在北疆。但由于元朝对西南边疆的积极经营,边疆通内地的交通路线发达,西南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多,明朝防范的重点虽然在北方,但对西南边疆仍较重视,加上明朝在全国实行卫所制度。派遣了亲信率重兵守之。为了解决驻军粮食问题,明朝在西南边疆继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活动。史料对西南边疆屯田的记载增多,《明实录》、《明史》等均对明朝在西南边疆屯田尤其是军屯进行了详细记载。除传统的民屯与军屯外,明朝还实行商屯。商屯的具体规模无法得知,但至少表明统治者认识到西南边疆屯田的重要性。

清朝前期,虽然其防范的重点仍在北疆,但在前代经营与认识的基础上,对西南边疆地区了解加深.对西南各省的统治更为深入,设治更加严密。尤其是经过改土归流,清王朝对山区和边疆地区的统治力度较之明代更进一步。清代中国人口出现空前增长的情况,统治者大规模向边疆地区移民.西南地区亦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批流民进入西南边疆各地开垦,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交流与联系。同时,清朝继续在西南边疆地区实行屯田。但由于清朝将卫所制度改为府州制。原属明朝边疆各地卫所的屯田在清初大部分已被地方豪强隐占。而且地方上的一些屯田后期还因废弛被改为私田。故清朝在西南的屯田规模较之有大量驻兵与屯田的西北地区并不太大,军屯尤其明显。但总体上,清朝在西南地区屯田规模仍旧可观。清朝在西南边疆的屯田有一显著特点,即民屯增加、军屯减少,鼓励移民到山区屯垦,表现出经过元、明诸朝对西南边疆通过屯田及设治的经营,至清朝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力加强,才导致由于军事征讨或镇守而兴起的军屯开始衰弱,民屯有了发展。

三、小结

中心与边缘、内地与边疆、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并存,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现象。屯田作为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虽“自古至今,差不多都是东南经济发展较快,西北和西南经济发展较易受到阻滞,这自然和气候、土壤有很大的关系。在经济容易发展的地区,往往私有制发展较快,小片土地的分割比较严重;而在经济发展容易受阻的地区里。私有制不容易发展起来,于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就自然而然留下来由国家牵头组织人民,特别是组织军士来进行垦种了。”①西南边疆的屯田本有可能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但由于边疆问题的缓急,西南边疆屯田与西北边疆屯田发展差异程度较大。西南边疆境内多崇山峻岭,山地较多,雨水丰沛,有可能发展起来农业文明,但由于交通崎岖,往往骑兵难以行军,而西南边疆历史上也没有发展起如西北边疆那样强大的能够威胁中原政权的边疆民族政权。故历代封建王朝边疆屯田的重心在西北,但西南边疆的屯田亦有产生并发展,反映了中原王朝与西南边疆融合的发展历程。

中原王朝在西南边疆屯田,有可能传播内地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具,加速人口的流动及融合,并带来文化的交流。汉、唐、宋时期,西南边疆屯田的规模相对较小;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边疆屯田的力度与规模均大甚于前。西南边疆屯田的这种状况实则表明了中原王朝对西南边疆控制的强弱。汉、唐、宋时期西南边疆仍有游离或半游离于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而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与内地的行政设置开始逐步整齐划一,反映了元、明、清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控制的强化。表明西南边疆政治内地化的趋势加快。虽然经济决定政治,但是在自秦、汉以来的长期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未能形成质的飞跃,故在经济形态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宏观背景下。政治则往往更多地直接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前幕。西南边疆政治内地化进程的加速也反映了西南边疆经济文化内地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段丽波)

①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序>,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44?

从边缘到内地化的进程:封建时期西南边疆屯田的线性考察

作者:段金生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刊名:

思想战线

英文刊名:THINKING

年,卷(期):2010,36(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龙云总纂.牛鸿斌新纂云南通志·农业考一 2007

2.赵俪生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序 1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1925590.html,/Periodical_sxzx201001029.aspx

授权使用:西北师范大学(xbsfdx),授权号:6b4dba60-76ff-4685-8070-9e3a013d0231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6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