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he Pickle Jar

The Pickle Jar

The Pickle Jar
The Pickle Jar

The Pickle Jar

The narrator’s family was not well-off.Yet ever since he was young,his father was determined that he wold go to college.How did the father manage to provide the son with a college education?What was it about the pickle jar that left the narrator and his wife so moved?

As far back as I can remember,the large pickle jar sat on the floor beside the dresser in my parents’bedroom.

When he got ready for bed,Dad would empty his pocket and toss his coins into the jar.As a small boy I was always fascinated at the sounds the coins made as they were dropped into the jar.They landed with a merry jingle when the jar was almost empty.Then the tones gradually muted to dull thud as the jar was filled.I used to squat on the floor in the front of the jar and admire the copper and silver circles that glinted like a pirate treasure when the sun poured through the bedroom window.

When the jar was filled,Dad would sit at the kitchen table and roll the coins before taking them to the bank.Taking the coins to the bank was a big productions. Stacked neatly in the cardboard box,the coins was placed between Dad and me on the seat of his old truck.Each and every time,as we drove to the bank,Dad would look at me hopefully.“Those coins are going to keep you out of the textile mill,son.You are going to do better than me.This old mill town is not going to hold you back.”Also, each and every time,as Dad slid the box of rolled coins across the counter at the bank toward cashier,he would grin proudly.“These are my son’s college fund.He’ll never

work at the mill all his life like me.”

We would celebrate each deposit by stopping for an ice cream cone.I always got chocolate.Dad always got vanilla.When the clerk at the ice cream parlor handed Dad his charge,he would show me the few coins nestled in his palm.“When we get home, we will start filling the jar again.”

He always let me drop the first coins into the empty jar.As they rattled around with a brief,happy jingle,we grinned at each other.“You will get to the college on pennies,nickles,dimes,and quarters.”he said.“But you will get there.I will see to that.”

The years passed,and I finished college and took a job in another town.While visiting my parents,I used the phone in my parents’bedroom,and noticed that the pickle jar was gone.It had served its purpose and had been removed.A lump rose in my throat as I stared at the pot where the pickle jar had always stood.My Dad was a man of few words,and never lectured me on the value of determination,perseverance, and faith.The pickle jar had taught me all the virtues far more eloquently than the most flowery words could have done.

When I married,I told my wife Susan about the significant part the pickle jar had played in my life as a boy.In my mind,it define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how much my Dad had loved me.No matter how rough things got at home,Dad continued to doggedly drop the coins into the jar.Even the summer when Dad got laid off from the mill,and Mom had to serve dried beans several times a week,not a single dime was taken from the jar.To the contrary,as Dad looked across the table at me,pouring the

catsup over my beans to make them more palatable,he become more determined than ever to make a way out for me.“When you finish college,son.”he told me,his eyes glistening.“You will never have to eat beans unless you want to.”

The first Christmas after our daughter Jessica was born,was spent the holiday with my parents.After dinner,Mom and Dad sat next to each other on the sofa,taking turns cuddling their first grandchild.Jessica began to whimper softly and Susan took her from my Dad’s arms.“She probably need to be changed.”she said,carrying the baby into my parents’bedroom to diaper her.

When Susan came back into the living room,there was a strange mist in her eyes. She handed Jessica back to my Dad before taking my hand and leading me into the room.“Look,”she said,her eyes directing me to a spot beside the dresser.To my amazement,there,as if it had never been removed,stood the old pickle jar,the bottom already covered with coins.

I walked over to the pickle jar,dug down into my pocket,and pulled out a fistful of coins.With a gamut of emotions chocking me,I dropped the coins into the jar.I looked up and saw that Dad,carrying Jessica,had slipped quietly into the room.Our eye locked,and I knew he was feeling the same emotions I felt.Neither one of us could speak.

声律启蒙十五删

xīnɡduìfèi,fùduìpān 兴对废,附对攀 lùcǎo duìshuānɡjiān 露草对霜菅 ɡēlián duìjièkòu 歌廉对借寇 xíkǒnɡduìxīyán 习孔对希颜 shān lěi lěi,shuǐchán chán 山垒垒,水潺潺 fènɡbìduìtàn huán 奉璧对探镮 lǐyóu ɡōnɡ dàn zuò 礼由公旦作 shīběn zhònɡníshān 诗本仲尼删lǘkùn kèfānɡjīnɡbàshu ǐ 驴困客方经灞水 jīmínɡrén yǐchūhánɡuān 鸡鸣人已出函关 jǐyèshuānɡfēi 几夜霜飞 yǐyǒu cānɡhónɡcíběi sài 已有苍鸿辞北塞 shùzhāo wùàn 数朝雾暗 qǐwúxuán bào yǐn nán shān 岂无玄豹隐南山 【解析】 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 兴废,兴盛和衰废。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云:”表微盛衰,殷鉴兴废。”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云:”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 攀,向上爬;附,靠近,依从。有成语“攀龙附凤”比喻依附权贵以成就功业。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 [汉] 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唐·杜甫《洗兵马》: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露草:沾露的草。 [唐] 李华《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復啼。”[清] 谭嗣同《武昌夜泊》诗之二:“露草逼蛩语,霜花凋雁翎。”

霜菅:霜后枯萎的菅草。用以比喻白发。[宋] 苏轼《再用前韵(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乐天双鬢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 [宋] 陆游《怀昔》诗:“岂知堕老境,槁木蒙霜菅。” 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 歌廉歌颂廉范。 《后汉书》记载,东汉名臣廉范,字叔度,任蜀郡太守时为官清廉,更改禁民夜作旧令,让百姓储水以防火,百姓掌灯夜作,日渐丰裕。百姓歌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衿”。 借寇挽留寇恂。 汉名臣寇恂,字子翼,历任河内、颍川、汝南太守。治理颍川期间颇有政绩,升迁离任后,次年随光武帝再至颍川平寇,所到之处群寇望风而降,百姓们纷纷于帝驾之前拦道,请求再借寇恂在颍川任职一年。后就用“借寇”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对政绩的称美之意。 习孔希颜:学习孔子,效仿颜回。习、希:都是学习和效仿的意思。 山垒垒,水潺潺 山垒垒垒垒:重叠的样子。《文选·曹丕·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诗云:“垒垒高山,莽莽代谷。” 水潺潺溪水徐徐流动。[三国]曹丕《丹霞蔽日行》云:“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唐] 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诗云:“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唐] 李涉《竹枝词》诗云:“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奉壁对探镮 奉璧即蔺相如“完璧归赵”典故。(参见本系列第十六讲:《作赋观书双雄事,回文锦字几华章?》中“奉璧蔺相如”一句之详解。) 探镮亦作“探环”。《晋书·羊祜传》载,西晋大臣羊祜(此前“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以及“叔子带”都曾讲到他)五岁时,叫乳母把他玩过的金环取来,乳母说:“你没有这种玩具呀!”羊祜就自己爬到邻居李家的树上,

(完整版)声律启蒙十四寒(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duō duìshǎo,yì duì nán 多对少,易对难 hǔ jù duì lónɡ pán 虎踞对龙蟠 lónɡzhōu duìfènɡniǎn 龙舟对凤辇 bái hè duìqīnɡ luán 白鹤对青鸾 fēnɡxīxī,lù tuán tuán 风淅淅,露漙漙 xiùɡǔ duìdiāoān 绣毂对雕鞍 yú yóu hé yèzhǎo 鱼游荷叶沼lù lìliǎo huātān 鹭立蓼花滩 yǒu jiǔruǎn diāo xī yònɡjiě 有酒阮貂奚用解 wú yú fénɡ jiá bìxū tán 无鱼冯铗必须弹 dīnɡɡùmènɡsōnɡ 丁固梦松 kē yèhū rán shēnɡ fùshànɡ 柯叶忽然生腹上 wén lánɡ huà zhú 文郎画竹 zhīshāo shūěr zhǎnɡ háo duān 枝梢倏尔长毫端

hán duìshǔ,shī duìgān 寒对暑,湿对干 lǔyǐn duì qí huán 鲁隐对齐桓 hán zhān duìnuǎn xí 寒毡对暖席 yèyǐn duì chén cān 夜饮对晨餐 shūzǐ dài,zhònɡ yóu ɡuān 叔子带,仲由冠 jiárǔ duì hán dān 郏鄏对邯郸 jiā héyōu xià hàn 嘉禾忧夏旱shuāi liǔ nài qiū hán 衰柳耐秋寒 yánɡliǔlǜzhē yuán liànɡ zhái 杨柳绿遮元亮宅 xìnɡhuāhónɡyìnɡzhònɡ ní tán 杏花红映仲尼坛 jiānɡshuǐ liúchánɡ 江水流长 huán rào sìqīnɡ luó dài 环绕似青罗带 hǎi chán lún mǎn 海蟾轮满 chénɡmínɡ rú bái yù pán 澄明如白玉盘 【解析】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 鲁隐:春秋鲁国第十四代君主,隐公姬息姑。孔子所作之《春秋》就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 齐桓:春秋齐国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寒毡对暖席 寒毡:唐代画家郑虔,享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与李白、杜甫为诗酒朋友,却生活清贫。杜甫曾经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

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4濯(音zhuó)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完整版)《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五微)

上: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 ①朗:月光明亮。 ②(jī)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珠玑:珍珠的统称。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ī)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念:想着。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 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也可能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如此,则“服”和“乘”都应该是动词,而“美”和“肥”才应该看做借代,分别指“美丽的衣服”和“肥壮的马匹”。 ③珊瑚:海洋中一种腔肠动物的骨髓形成的树枝状的东西,颜色多样,可作装饰品。玳瑁: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形状似大龟,背壳有花纹,四肢为鳍足状,甲片可作装饰,亦可入药。 ④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 上联出自《国风?周南?桃夭》,原文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呀,它的花开得像火焰一样。)。夭:盛貌;灼:鲜明,灼灼:鲜明兴盛状。 下联出自《小雅?采薇》,原文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前我动身去打仗的时候,杨柳随风飘动)。 ⑤“绿暗”指绿叶颜色变深,“红稀”指红花凋谢变少,这都是晚春到初夏的景色。绿和红分别代指绿树和红花,是修辞中的借代手法。 【原文】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译文】宽容和严厉相对,是和非相对,穿着华丽的衣裳和骑着高头大马相对,形状如花如树,珊瑚和玳瑁相对,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和晶莹剔透的珍珠相对。桃花鲜艳夺目,柳树柔弱、随风摇摆,枝叶繁密茂盛和红花零星稀落相对。窗前两只黄营相对鸣叫,帘外一对燕子往来飞舞。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见一东注。 下联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说周朝“一戎衣,天下大定”,传统的解释是:周武王一穿上打仗的服装(戎衣),就消灭了商纣王,建立周朝,天下安定。(zhēn)臻:至、到。 【原文】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知识讲解.docx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 三江 )

上: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 ① 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 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 比喻芳美 . ②(ji 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gāng)釭:灯。意思为镶嵌在车( 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 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 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这里 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 釭:原文作“缸”,疑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 对。青色的布幔 ,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⑤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 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家邦: 国家。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 ?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 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 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 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 ?人间世》。(ji é)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音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⑦ 黄花:此处特指菊花。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原文】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旌对旆,盖对幢①,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②。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③。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④。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⑤。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⑥。 【注释】 ①(pèi)旆:一种旗帜。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 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参考前注。 ② 九泽:指占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具区(吴)、云梦(楚)、阳 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沼(燕)。(见于《吕氏春秋? 有始》)三江: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尚书 ?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择文》的 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原文】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译文】旌和旆相对,车盖和帷幔相对,故国和他邦相对。千山和万水相对,众多湖泽和许多大江相对。

声律启蒙注释

一东1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1。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4。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 1皤(音p?):白色。绿:这里指青色、黑色。皓:白色。 2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3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4芰(音jì):菱角的一种。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二冬1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讲解学习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 记忆)

上:一东 “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上:一东 “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声律启蒙》原文与翻译

《声律启蒙》原文与翻译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一东原文跟翻译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翻译】: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翻译】:人间有消夏的消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满园春雨中杏花红艳。两鬓白发沧桑,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客人了。傍晚烟雨迷

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钓鱼。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翻译】: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颜回甘心居住在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翻译】: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汉高祖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尘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去抚弄七弦绿琴。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打扮。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翻译】:贫穷和富贵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鬟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天空广阔无边,日光和煦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翻译】: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的丛林中落英缤纷。乡村渡口燕子在杨柳新绿的枝条中飞行,绿色的池塘里鱼儿欢快的在荷叶和菱叶下游来游去。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翻译】:女子眉毛纤细,额头下好像挂着一弯新月,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凌云壮志。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

声律启蒙 一东 【注释】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 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白吏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4濯(音zhu?)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校对排版打印版)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 方育龙

目录 一东 (1) 二冬 (2) 三江 (4) 四支 (6) 五微 (8) 六鱼 (10) 七虞 (13) 八齐 (15) 九佳 (17) 十灰 (19) 十一真 (21) 十二文 (23) 十三元 (26) 十四寒 (28) 十五删 (30) 一先 (33) 二萧 (35) 三肴 (38) 四豪 (40) 五歌 (42) 六麻 (44) 七阳 (46) 八庚 (48) 九青 (50) 十蒸 (52) 十一尤 (54) 十二侵 (57) 十三覃 (59) 十四盐 (62) 十五咸 (66)

一东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 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臵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 )

上: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 ①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 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比喻芳美. ②(ji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gāng)釭:灯。意思为镶嵌在车(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釭:原文作“缸”,疑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⑤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家邦:国家。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jié)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音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⑦黄花:此处特指菊花。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原文】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旌对旆,盖对幢①,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②。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③。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④。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⑤。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⑥。 【注释】 ①(pèi)旆:一种旗帜。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 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参考前注。 ②九泽:指占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具区(吴)、云梦(楚)、阳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沼(燕)。(见于《吕氏春秋?有始》)三江: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尚书?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择文》的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原文】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译文】旌和旆相对,车盖和帷幔相对,故国和他邦相对。千山和万水相对,众多湖泽和许多大江相对。 ③淙淙:形容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例如,泉水淙淙。振:震动,引申为被敲击的意思。 ④清:原书用(qìng)‘凊’字,并有注解:“凊,凉、寒。作‘清’也可以,意义相同,在平仄方面对仗更工整。 ⑤倒戈:将武器倒过来指向己方军队,代指叛变。辛纣:即指商代的亡国之君商纣王。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原来同属商朝的八百诸侯也同时起兵造反,与武王会于盟津,在牧野决战时,商王自己的军队也阵前哗变,商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而死。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其少

1第一讲-声律启蒙-2课时解析

大学语文 授课教师:财经传媒系曾锋 《大学语文》教材 语言运用 文学审美 文化承载 心灵关怀 内容安排 第一讲声律启蒙 2课时 第二讲笑话里的语言学南腔北调 2课时 第三讲如何理解现当代诗歌 4课时 第四讲古典诗词 4课时 第五讲散文:余光中“文章诊所”:论朱自清的散文 2课时 辩论 2课时 第六讲世说新语 4课时

第七讲小说文本细读《丈夫》、《倾城之恋》等 6课时 第八讲儒道佛概说 4课时 第九讲解味红楼 2课时 考试方式 第十五或十六周随堂考,第十六或十七周答疑。开卷,不能抄袭。共三题。 试题示例: 1、赏析或评论下面的文学作品,角度不限,要求准确理解材料,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严禁抄袭。(30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段) 2、赏析或评论下面的文学作品,角度不限,要求准确理解材料,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严禁抄袭。(30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段) 3、分析和评价下面的材料,要求准确理解材料原意,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严禁抄袭。(40分)(哲学、文化、教育、文艺、历史等方面的理论著作选段)

考试安排 考试时,请大家在《广东金融学院期末考试专用答卷册》首页学号、姓名。 另,如有同学认为自己的分析确有独到深刻的发现和心得,需要和老师探讨,希望老师仔细、“挑剔”地评阅答卷,请在学号上画圈提示;如觉得时间仓促,只希望不挂科,就不必作此提示。 因为缺考可能不予补考,所以请各位组长务必通知到本组每一位同学,必须本组每一位同学都有短信或邮件回复给组长(无须给老师回复)表示知悉。已经接到通知而缺考,则责任自负。各组有通知不到的成员,请组长及时(至少考试前一星期)告诉我,我的手机:。 要通知到每一个同学,很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每位组长酌情加平时成绩。 谢谢各位组长,辛苦各位了。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 上: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 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 ① 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 蕙hu ì帐zh àn ɡ:用惠草做的帷帐,比喻芳美。 ②斝(ji ǎ):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釭(g āng ):灯。意思为镶嵌在车(g 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又指佛教用物经幢。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釭:原文作“缸”,疑误。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 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青色的布幔, 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⑤社稷:国家。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

故用以代指国家。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家邦:国家。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 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jié)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音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⑦黄花:此处特指菊花。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原文】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 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中:三江 旌对旆,盖对幢①,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②。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③。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④。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⑤。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⑥。 【注释】 ①(pèi)旆:一种旗帜。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之一 jiāduìɡuó,wǔduìwén 家对国,武对文 sìfǔduìsān jūn 四辅对三军 jiǔjīnɡduìsān shǐ 九经对三史 júfùduìlán fēn 菊馥对兰芬 ɡēběi bǐ,yǒnɡnán xūn 歌北鄙,咏南薰 ěr tīnɡduìyáo wén 迩听对遥闻 shàoɡōnɡzhōu tài bǎo 召公周太保lǐɡuǎnɡhàn jiānɡjūn 李广汉将军 wén huàshǔmín jiēcǎo yǎn 闻化蜀民皆草偃 zhēnɡquán jìn tǔyǐɡuāfēn 争权晋土已瓜分 wūxiáyèshēn 巫峡夜深 yuán xiào kǔāi bādìyuè 猿啸苦哀巴地月 hénɡfēnɡqiūzǎo 衡峰秋早 yàn fēiɡāo tiēchǔtiān yún 雁飞高贴楚天云 【解析】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隋炀帝以“明经”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后世朝代在九经的选定上各有调整,但大同小异。 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菊馥(fù)兰芬:形容菊花和兰花开得芬芳馥郁,香气浓郁。 歌北鄙,咏南熏,迩听对遥闻 歌北鄙:殷纣王好北鄙(北方边境)之乐,其败亡之后,比鄙之乐引申为亡国的靡靡之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