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间。用一块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由妈妈先开口说:“冬冬,到妈妈这里来。”注意冬冬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如果冬冬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冬冬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如果冬冬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冬冬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冬冬,到爸爸这里来。”程序相同。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妈妈开口说:

“冬冬,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冬冬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冬冬,妈妈在说话。”并上前握住冬冬的手。然后,由爸爸进行。如果冬冬在这一活动中受挫较多,则每次活动不要超过15

分钟,并且在每次活动之后要给予他很喜欢的食物或活动(如上街)作为奖励。这很重要,否则冬冬不会努力进行该活动,甚至变成抗拒。一旦冬冬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能达到90%的正确率,则活动就该停止。

6、听力理解:由于怀疑冬冬对视觉刺激进行了过度选择,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先用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训练者与冬冬面对面坐下,告诉冬冬:“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先从最简单的听数唱数开始,然后是一句话,再到一段话,最后是一个故事。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7、触觉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帮助冬冬理解“冷热、软硬、甜苦”等概念,也逐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适合家庭做的感统训练

1、视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

(1)听喜欢的歌,声音。(2)听简单的声音。(3)听简单的指令。(4)听、找移动的声源。(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

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2)辨别两种以上味道。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嗅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

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

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在我们开展的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1、视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

(1)听喜欢的歌,声音。(2)听简单的声音。(3)听简单的指令。(4)听、找移动的声源。(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

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2)辨别两种

以上味道。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嗅觉的训练

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

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

口部活动的训练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使没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学会发音、说话。我校由曹静老师为主编,创编了语言训练操,对儿童的口部训练有明显的帮助,并深受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在我们开展的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

二.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运动问题

不管是外部感觉还是内部感觉,自闭症儿童都有显著的发展不足及异常。自闭症儿童突出的感觉问题之一是听觉的敏感性问题。一定强度的噪声(乐声的频率相对较低)回使自闭症儿童感到部署副;甚至痛苦。在听到向来、频率高的声音时,他们常出现捂耳朵、闭眼睛的行为。触觉过敏困难是绝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的突出问题。他们对拥抱、抚摩很排斥。躲避抚摩和拥抱使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正常发育所必须的舒适触觉刺激。“自闭症儿童缺少移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舒适的触觉输入。”还有的孩子对某种质地的衣服非常排斥,拒绝穿这类衣服。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自闭症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自闭症儿童的另一个感觉过敏是平衡失调,这类儿童害怕被摇动,害怕荡秋千、玩转椅。由于平衡能力差,步行姿势不正确,常摔交、磕碰。

自闭症儿童感觉的另一个问题是感觉迟钝。感觉迟钝的孩子不能及时觉察身体的伤痛,受伤、流了血也感觉不到。有自伤行为的孩子把手臂咬得青紫也无痛的反应,处在一种身体防御机能失调的状态。平衡绝迟钝的孩子,在极快的、长时间的旋转后,没有晕眩感。高度反映迟钝的孩子,喜欢怕高,没有害怕的感觉。内脏感觉迟钝的孩子,由于身体机能状况的失调,身体的生物节律紊乱,会有过度进食,不知饥饱,进食极无规律的表现。这种孩子多为肥胖儿。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及肢体的位置,姿势通常是不依赖视觉和听觉的,但本体感觉迟钝的自闭症儿童会特别依赖眼睛,结果反而容易失去平衡。由于对身体各部位的意识模糊,穿脱衣服及处理身边食物的能力欠佳;写字时,要么握笔时抓的太紧,要么用力太轻或不会用力,有相当多的自闭症儿童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的孩子会表现出无法循着直线走路;上下楼梯时,由于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高低,会表现出深一脚、浅一脚的步态,严重时会惧怕下楼梯。这类孩子在写字时,不能把字写在格子内,把字排列整齐有很大困难,有的甚至把字写得支离破碎。在生活中,把水注入杯中也会有很多遗洒。在学习生活中,这种孩子玩拼图和组合玩具也显得笨拙,甚至不知所措。

运动方面,自闭症儿童大部分大肌肉发展良好,但也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差,他们不会模仿、不会点头、精细动作发展不良。

三、感知运动训练的意义

1.脑的发育需要丰富的刺激。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感知运动训练是弥补大脑功能缺损,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内容。

2.大运动有助于自闭症儿童了解自己的身体各部分以及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改善大肌肉的发育不良,发展平衡及协调能力,提高肌肉的力量、控制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提供条件。

3.强化的运动训练,能减轻自闭症儿童的刻板及异常行为。

4.有组织的运动训练,能使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范围得以扩大,感知内容不断增加,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思维得到发展。

5.感知运动训练有助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听觉与视觉的有意注意,并从训练中学会听指令。

6.精细运动训练,通过摆弄、操作物件可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认知和改善触觉,同时也促进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自理能力,写画技能,手语及职前技能。

四、感知运动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运动训练要有一定的强度、速度,姿势要正确。

运动训练的强度、速度和动作的姿势是训练是否有成效的几个重要因素。

美国的一项专门治疗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的STNR运动(由几组爬行活动构成),首先要求姿势的正确,“猫咪坐”(像猫的坐姿),“箱子型”(摆成箱子状的爬行姿势)是联系的第一步,然后是“抗力摇摆”(加一定阻力的前后摇摆)练习,每次30次,接下来是几组加阻力的爬行练习。爬行5米长的距离,约花15~20分钟,缓慢、平稳,抬头看着前面目标爬,往返六次。一组活动要花15分钟时间,每次练习5次,经过6~7个月的练习,对改善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各种训练机构几乎都有爬行这一训练项目,但他怎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却很少有人去注意。运动训练应是严密的、有组织的,有一定的时间,还有一定的量。时间太短了,量太少了,效果有限;时间太长了(超过两小时),量太大了,较小的自闭症孩子无法适应,效果也不见得好。

2、感觉学习很重要

一些自闭症儿童由于理解问题的能力有限,本体感觉发育不良,模仿能力也差,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往往是听了指令却做不来动作,即使有时训练者做了示范动作,他们也无法完成。因为在训练中首先手把手地辅助自闭症儿童去完成动作,然后辅助逐步撤离,直到他能独立地去完成一个个动作。在家庭训练的指导中,常有家长向我诉说孩子不会双脚跳。我就告诉他们:在孩子不特别反抗的情况下,用宽布带把孩子的双脚并拢,然后把孩子放在稍高(小凳子)的地方,在前方拉着他的胳膊往下用力跳下,让他初步去感受“双脚并拢跳”的状态。经多次联系,孩子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言语障碍是由于触觉及本体感觉的障碍引起的。由于对自身发音器官(口腔、舌头、牙、齿、面颊)缺乏觉察,无法使口腔肌肉的运动自如而妨碍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因此,运用各种的手法使自闭症儿童记住自己的嘴巴是非常重要的。“当印尼的孤独症儿童开始获得刷口治疗以了解身体器官时,他们开始能即时发音,说出有意义的言语。”下巴嘴唇并且力图发出声音来,还可以紧闭嘴唇吹气使脸颊鼓起来,还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可以牵动脸颊肌肉的鬼脸。后两种做法可能自闭症儿童会有很大困难。在训练者发音说话时,让自闭症儿童用手去感觉气流、身带的振动,下巴的下降与抬高,面颊肌肉的活动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3、提供舒适的感觉刺激

自闭症儿童的感觉问题一些要用行为训练来解决,比如听觉与视觉的有意注意、呼唤反映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目标。注意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而另一些感觉问题则要用感觉的方法去解决。就是说首先我们要给自闭症儿童舒适的感觉刺激,来慢慢改变他们对各种刺激的不良反应,改变他们的感觉

阈限。在视觉方面,环境的布置整洁,色调要明快,东西要摆放有序;使用的照明灯光要明亮、柔和,应避免使用管灯和旧的快要坏的灯泡,因为灯光的闪动及管灯发出的声音会使自闭症儿童不安,甚至会使他们无法容忍。学习材料的选择也要注意;所有材料应是色调明快,对比强烈,轮廓清楚。卡片及小读物要选背景不复杂、图案清晰、线条明快的那一类。很多自闭症孩子不喜欢儿童读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那类读物的背景太复杂、太零乱,给他的视觉刺激很不舒服。

听觉方面,要注意不要把音像和电视的声音仿的很大,说话要避免太响或频率太高.在较安静的环境里,轻声地对着自闭症儿童说话,教他们学习语言会有较好的效果,舒适的环境能够平息他们的不安.实际上,听觉统和治疗的原理也是首先给自闭症儿童提供舒适的(经过调配和过滤过度敏感的频率)声音刺激,然后使他们的听觉逐渐地脱敏.

触觉方面虽然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所必拥抱和抚摸,但是我们仍然能找到他们喜欢接纳的方式.当自闭症孩子拒绝拥抱时,可以轻轻地抚摸他,在他和你玩的开心时,要不经意的去抚摸他,或者抱他坐在你的膝盖上,摇动他,和他做“拉大锯、扯大锯”的游戏,不经意地去抱他一下,这样做他就不会反感。当我们要求自闭症孩子看着我们的时候,不要使劲去抬他的下巴,要很轻地托一下下巴就可以了。排斥穿某一类衣物的孩子,不要硬性强迫他穿,或许和责骂他,要试着用鼓励、诱导、条件交换的方法是他慢慢地能接纳不同质地的衣物。总之,给自闭症孩子舒适的感觉刺激是我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孤独症按摩治疗

一、孤独症按摩治疗原理

从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学、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解释孤独症成因,都认为是孤独症患者有其内因,即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现了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则认为孤独症患者与外界的互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人类大脑的发展和成熟不仅仅是生理驱动(如基因)的过程,大脑皮质结构也受到学习经验的质和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孤独症患者是可教育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形成了最稳妥的思路,是内外兼治:内治就是针对其脑和神经发育异常,进行生物医学干预;外治,就是提供尽量好的教育环境。

近年来试用传统的或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等进行生物医学干预,效果不好,副作用也很大;我们则尝试使用按摩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中医辨证上,孤独症属于肾虚、先天不足等范畴,劳思、抑郁、恼怒、伤感等因素还会使病情恶化。肾主脑、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情志方面,肾主恐。肾先天不足,必然反应到脑部的病变,这一点与西医的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和生态学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分析结果皆提示孤独症与个体的脑和神经的发育异常、病变有关);肾主骨,肾虚则骨头发育异常,往往从孤独症儿童的囟门闭合较晚、头顶有明显的隆起、出牙较晚、牙齿小而异形等方面得以印证;肾开窍于耳,孤独症的孩子肾虚,导致其听力不敏感,视听不同步;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出现问题,则

导致他们的平衡觉出现问题,他们的时间知觉、方位知觉、运动知觉、深度知觉、距离知觉及其相互配合的能力很差;肾其华在发,由于肾虚,孤独症孩子的头发大多表现为没有光华,象枯草一样,发质软黄稀疏;肾主恐,则体现在孤独症儿童由于肾虚导致胆小、经常无名恐惧、没有自信等方面。我们基于对孤独症中医辨证结果,建立了中医经络穴位调理按摩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思路,治疗原则就是:固本培元,补足先天,清脑益髓,养血生血,安神定志,宁心开窍,梳理气机,促进患儿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医对于病人病情的诊断,千变万化不离其宗,仍然是基于望闻问切。岳医生认为,孤独症的病因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兼或后天失调所致。孤独症患者往往先天性发育不良,脉象大多肾水不足、肝脉弦急,他们除了认知、语言、眼神、交流、智力有异常表现外,一般注意力不集中,魂不守舍,还可能有有弱视、弱听、多动、急躁易怒、发育迟缓的表现。孤独症的实质就是先天性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形神相脱。中医认为,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志,脾藏意,五脏不安,则魂、魄、神、意、志无所归藏,导致患儿产生上述病情。通过穴位按摩,安五脏,定魂魄,可以很快取得疗效。

人体经络本身就是天然药库,选取穴位进行调理,可直接刺激人体经络、脏腑,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避免了多数孩子因脾胃湿寒体质所导致的药物不吸收问题(这也是中西药物对孤独症孩子难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我们发挥业务专长,根据家长普遍愿意按摩、不愿意针灸的实际情况,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研究出合理的穴位配方,结合丰富的按摩手法,开展孤独症的穴位按摩治疗,效果及速度远远高于单纯性训练,患者的进步特别快,不少孩子经治疗后,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逐步融入正常儿童,全国各地的家长们慕名而来。

经络穴位调理按摩疗法适用于各种形态的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含典型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孤独症倾向、孤独症疑似、阿斯伯格综合症等。在按摩过程中,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孤独症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和语言训练。除按摩外,我们不反对家长安排儿童去各种训练机构接受适当的教育和训练。

经络穴位调理按摩治疗儿童孤独症,效果的确神奇,但是仍然有家长由于对于中医的认识不够,或由于受近些年来贬低中医言论的影响,对按摩疗法心存疑虑;也有家长因为常常见到按摩医术被广泛运用于颈肩腰腿痛外科治疗,从而误认为按摩治疗的范围仅仅是外科而已,对于按摩医术应用到内科,而了解甚少。在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总是碰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从中医发展的根基上,来解释按摩治疗、尤其是内科按摩治疗的重要性。中医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五脏六腑学说、经络学说。治疗上讲究辨证施治。通过阴阳认识、五行认识、脏腑认识,结合望闻问切来辨证;根据辨证结果,通过医疗刺激的介质施以治疗,首先让刺激归于经络,然后归于脏腑,使脏腑达到平衡,实现整体治疗的整体观念。医疗刺激的介质,出现两条分支:一条分支是中药,它是大家最常见、也最易从思想上接受的方式,被大家忽略的是,开中药必须引药归经,让中药归于经络、刺激脏腑才是中药治疗的根本;另一条分支是直接对经络施以穴位刺激,包括针灸和按摩,根据辨证的结果,选取穴位,直接刺激经络,然后把这种刺激信息传递到脏腑。这两个分支相比较,使用针按的刺

激,比使用中药的效果更直接。针灸和按摩相比,按摩有又具有安全性,也更具有可普及性。如果治疗的对象是儿童,按摩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不建议使用针灸。理由如下:

第一,孩子小,不配合,反抗较强,容易出现事故。

第二,针灸的穴位较少,而每次按摩的穴位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针灸的效果故远不如按摩。

穴位按摩治疗儿童孤独症,是根据对儿童孤独症的辨证结果,给出一系列穴位组方,对穴位、经络施以直接的刺激,实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比较直接,所以收效很快;不用口服,所以对身体没有毒性,没有副作用。正因为这种高效性,所以我医院开展治疗的效果特别好。

二、儿童孤独症康复最好是按摩治疗与训练相结合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临床水平还不高,初步建立了评价评估体系,但诊断和干预疗育严重脱节。对孤独症患者进行中医经络穴位调理按摩,效果及速度远远高于单纯性训练。穴位按摩治疗,是依据《黄帝内经》(我们认为是最早的、最系统的人体科学)的启示,针对孤独症患者人体进行的实际的、有接触的治疗。经治疗后,既可以改善患者的核心症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外围症状,而外围症状的改善又进一步能够促进核心症状的改善。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患者的进步就比较快。但是,我们不能盲目排斥训练。治疗是调理内因,训练是调理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样才能让患者发育成一个形神兼备的孩子。

抓住6岁以前的最佳干预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将对孩子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未来部分取决于家长付出的努力。目前关于孤独症的训练方式,也有一些“流派”。比较得到广泛接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有效的训练方式是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即应用行为分析方式),提出者是洛瓦斯(Lovaas)。其实这个思路说不好听一点,和训练动物有类似之处,简单讲,就是通过适当形式的奖励来对正面行为进行强化(reinforce),对负面行为进行抑制,从而让患儿养成合适的行为规范、提高认知水平。ABA讲究结构化的教学方式。

单纯性训练对于孤独症的效果仍有待提高。提出这一论点,并不是否定训练的作用。按摩疗法与训练不存在任何冲突,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我们主张治疗与训练相结合,反对单纯性训练。如果治疗和适当的训练相结合,还可以促进康复进度。这里我们反对的“单纯性训练”,是指一些机构或个人把训练宣传为孤独症康复的唯一手段。从动机上讲,这种做法没有真正考虑和体会孤独症患者家长的康复要求,片面强调只有自己才能提供完美的服务;从设计上讲,一些训练项目,尤其是一些过度消耗体力的训练项目,往往超出了孤独症患者的负荷,以至于即使换作任何一个正常的人,也不愿意接受这种强制,这种强制很可能造成患者的二度心理伤害,导致孤独症孩子不但不进步,还可能退步,所以在设计训练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训练的度和量。

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方案总总,有医疗手段,如药物注射,服用西药、中药,中医按摩、针灸、理疗;也有非医疗手段,如康复训练。各种方案,其收效皆有可圈可点之处,不宜顾此失彼,相互排斥。目前

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孤独症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训练,从而把它归结到教育问题,单纯由教育界人士来对孤独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有大批的社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其中,但效果往往是很令人失望的。其中关键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孤独症康复必须先通过治疗活动把孤独症儿童改造成为可以教育的对象,然后才能实施教育。更为荒谬的是提出了:“连小猫小狗都能训练,人为何不能训练?”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对患儿进行的大体力的强化训练,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许多负作用,有一句中国成语最恰当形容了此种做法,那就是“拔苗助长”。

自闭症训练手册——知觉

摘要: 自闭症训练手册——知觉一、什么是知觉?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常见的知觉有:触知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 ...

自闭症训练手册——知觉

一、什么是知觉?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常见的知觉有:触知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本体感受觉(关节、肌肉及腱的感觉)。

二、为什么要学习知觉?

1)儿童是通过知觉来认识环境的。

2)儿童通过知觉去分辨事物,这对智能、计划及组织环境能力的发展尤其重要。

三、孤独症儿童在知觉上有什么特别情况?

1)由于很多孤独症儿童在辨别及理解外界环境时感到困难,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及认识周围的环境。

2)他司令部对不同感觉有异常反应,有时也因为不明白环境而表现得烦燥不安。

四、知觉的学习对孤独症儿童有什么重要性?知觉的学习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明白外界事物的意义,减低他们异常的感知反应,降低他们对外界的恐惧感,情绪不安的情况也随之得到改善,他们更能适应改变,学习也变得容易多了。

五、学习知觉有什么先后次序?

1)婴儿在出生后,感官系统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知觉的反应也逐渐发展。

2)学习触知觉;

1、让儿童触摸不同的物件

(1)若儿童很惧怕触摸不同的物件,可按以下程序教导儿童;

①让儿童接近他们将要触摸的物件;

②轻轻触摸物件;

③渐渐延长接触的时间;

④随意地摆弄物件。

(2)若儿童很惧怕物件接触他们的身体时,可按以下程序教导儿童;

①先选择1种儿童较易接受的物件;

②以物件接触儿童最能接受被触摸的身体部位;

③渐渐增加接触的压力及延长接触时间;

④以物件慢慢地接触其他身体部位;

⑤选择其他儿童较容易接受的物件,重复以上程序。

(3)有些儿童很惧怕触摸不同的物件或惧怕物件接触他们身体的不同部位。上述建议让儿童逐渐地接受触摸不同的刺激,让他们减少对刺激的恐惧感,从而放松自己,并组织所接收的刺激,增强触知觉。

2、增强儿童触觉辨别的能力让儿童在不需要其他感觉提示下,只用触觉来分辨物件。

3)学习视知觉:

孤独症儿童通常能通过视知觉较快掌握环境,所以在视知觉发展良好的儿童,在整体学习更见效果。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注视物件,由近距离至远距离;

2、追视物件;

3、在固定的范围内寻找物件;

4、对较抽象的物件(如图片)表现出兴趣;

5、在较复杂的背景中用视觉辨别图画、线条、颜色等物件,而辨别技巧包括找寻、配对、分辨等。

6、用视觉辨别他人所表达的动作、表情。

4)学习听知觉:孤独症儿童惧怕某种声音是因为他们不能明白声音的意见,训练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意义后,他们的恐惧感会减低并能表现出恰当的反应,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留意声音;

2、寻找声音的来源;

3、辨别不同的声音,如辨别不同的发声物、辨别不同的语调、辨别节奏韵律等。

4、明白声音与环境的关系。如:某声音出现后某些事情便会产生,或明白某声音代表对儿童的某项要求等。

六、一些知觉训练活动的建议

1)触知觉活动的建议

1、能接触及探索2种不熟悉的质地。训练员让儿童慢慢地接触物件,不可过急,避免儿童产生恐惧。

2、能接纳不熟悉的刺激(如:润肤膏、爽身粉、海棉、羽毛球)接触身体多个部位如头、背、脚、手、手臂及面颊等。训练员须先以儿童最喜欢的物件来进行训练。

3、能分辨不同的刺激(羽毛2根、软海棉2块)

(1)让儿童只通过触摸(或加上训练员的形容)而不用视觉来辨别不同的物件。

(2)这项目是为那些对触觉没有兴趣或灵敏度较低的儿童设计。

2)视知觉活动的建议

1、在固定范围内用视觉观察及寻找物件。有些儿童很少关注其他人或物件,但对地上的小屑却十分敏感。这一类训练对这类儿童可能有帮助。(1)用视觉寻找桌子上的正确拼块(近距离追索)(2)用视觉寻找房间内的物件(远距离追索)

2、增强追视移动物件的能力。

(1)当肥皂泡在空气中飘动时,指示儿童拍打泡泡;(2)推球;

(3)拍汽球。对那些追视物件有困难的儿童可能有帮助。至于采取那些活动,则看儿童的兴趣而定。

3、用视觉连续追寻数件物件 *对那些只能缓慢地转移视线的儿童可能有帮助。

4、有组织地运用视觉辨别能力

(1)在混杂的背景中找寻物件。如:在厨房盛满物件的抽屉中寻找匙子、筷子等。

(2)在1堆物件中找出相同的物件。如:在1个盒中放有很多书夹、木珠、积木,请儿童把全部书夹找出来,并放在另一个盒中。

(3)在1幅复杂的图画中找出其中1部分。如:要求儿童在复杂的图画中找出小鸟、踏自行车的人等。儿童若能明白物件名称,或物件之间的分别较明显,或儿童对那些物件有兴趣时,其学习效果会提高。3)听知觉活动的建议 1、寻找声音的来源当听到声音时,儿童能作出适当的反应,如抬头观看及搜索。

2、辨别不同声音

(1)能分辨3种动物的叫声、(2)能分辨3种乐器声

(3)能分辨常见物件发出的声音,并在图片中指出该物件,如:电话、电视机等。

有些孤独症儿童对声音太敏感,有些则只会留意他们有兴趣的声音,所以,当他们明白多一点声音的意义时,他们对环境的注意会亦会增加。 3、知道某声音后会发生的事情。

(1)听到不同的声音响后作出适当的回应,如听到摇铃声后便知道是吃饭时间;听到哨子声后便排队上校车。

(2)听到特别声音时作出适当行为。如:听到敲门声后便知道有人将会开门;老师摇铃后,便要回到椅子上坐下。

这些活动以声音配合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因为喜欢的活动而对声音发生兴趣及回应。

自闭症训练手册——知觉的延伸阅读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2、认知训练

3、语言训练

4、感觉统合训练

5、结构化教学(TEECH)

6、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ECS)

7、听觉统合训练

8、可视音乐疗法

9、游戏疗法 10、其他

自闭症孩子感知觉训练的基本内容

感知觉也称简单知觉。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依照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来划分,则与前述感觉水平种类的外部感觉相接近,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五种。

一、视觉:

1、视觉注视:注视光线刺激(分为自然光源和非自然光源;注视颜色刺激。

2、视觉追视:灵活追视、追视快速运动物体(飘动的小旗子,向上拍气球的游戏),孤独症孩子眼神上的交流相对较差,追视可以进行注意力的锻炼

3、视觉辨认:辨认熟悉人物的面孔(如:爸爸、妈妈)(一般以照片开始教学),辨认自己的影像(小镜子),辨认常见物品(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辨认1种颜色、辨认2种颜色,找出两种不同的颜色(涂色练习)。

4、视觉记忆及重整:指出图形拼块的正确位置、指出动物拼块的正确位置,完成物品拼板、完成动物拼图。(一般包括两种:①不同形状,②一个事物拼图)。颜色积木配对,杯下寻物(一项非常有趣的游戏,综合锻炼儿童的追视和记忆能力)

5、视觉偏好:对图画感兴趣

视觉的泛化训练

视觉注视:手电筒照墙壁,注视光线刺激,从镜子中找东西,捂眼游戏,变换不同的颜色,注视颜色刺激。

视觉追踪:用手电筒照墙壁锻炼儿童灵活追视,用气球或泡泡引导追视飘动物体,发光玩具变换不同的方向锻炼视觉追踪,看气球追视,色彩鲜艳的东西快速移动,锻炼儿童目光快速移动能力,色彩鲜艳的东西不同方向移动,锻炼儿童目光快速移动能力,

视觉辨认:照镜子辨认自己的影像,辨认颜色,辨认常见物品(动物,植物,蔬菜,水果,家具,餐具,生活用品等)。

视觉记忆:颜色积木配对,寻物游戏,把不同的物品放在不同的容器下面引导儿童寻找,看图画,玩拼图

二、听觉:

1、听觉反应:母亲叫名有反应、对突发声作出反应

2、听觉注意:寻找声源(儿童在没有看见声源的情况下),专心聆听(听到两侧或身后响声,头会转向声源),定向行走(可以分为蒙眼睛和不蒙眼睛的,蒙住眼睛则排除了视觉刺激,只依靠听觉。),游戏:寻宝游戏,在隐蔽的地方发出某种声音让儿童寻找。

3、听觉辨别:别人叫自己名字时会作出反应,而对其它名字则没有反应。分辨声音的长、短、强、弱、块、慢(节奏练习),分辨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雨、雷、动物叫声、交通工具、人声),

4、听觉记忆:敲打不同的声音,让儿童听完后模仿,敲打不同数量的声音让儿童模

仿,敲打不同长短的声音让儿童模仿(后两者涉及到数量概念),(一般来讲需要排除视觉干扰)

听觉

听觉反应:喊儿童的名字,或用敲打的乐器声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听带铃铛的小球,根据节奏调整步伐

听觉注意:寻找声源,定向行走

听觉辨认:在隐蔽的地方发出某种声音让儿童寻找,玩各种乐器(主要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触觉:

1、触觉反应:对自己的衣物湿了有反应。

2、触觉辨别:凭触觉配对物品,凭触觉挑选常见物品,凭触觉区分轻重、干

湿。触摸物体的形状(魔术袋)

3、触觉记忆:触摸物体按大、小排列,触摸物体按轻、重排列。

触觉

触觉反应:拥抱,对脸、手、耳等地吹气,摩擦手、脚,轻轻拍打身体各处,挠痒痒游戏,贴胶带刺激皮肤感,用软毛刷摩擦身体,用小壶盛水浇在皮肤上,玩堆沙子做碉堡的游戏,用按摩球按摩或挤压身体,用大毛巾紧紧裹住滚动,打沙包,用热毛巾擦手、脸,用海绵摩擦身体各个部位,用面团捏各种形状,用玩具车、玩具桶运大米,

触觉辨别:凭触觉分辨粗糙与光滑,根据重量板分辨轻重,摸不同温度的物体分辨冷热,凭触觉分辨干、湿,凭触觉分辨大、小,水中摸鱼,练习触觉,理解液体,

触觉记忆:神秘的布袋,在布袋中放入不同触觉感知(不同质地、不同轻重、干湿、形状、大小)的东西,凭触觉摸出来,在沙子或米下埋东西让儿童寻找。

四、味觉:

1. 味觉分辨:分辨酸、甜、咸、苦,辨别食物的冷热

五、嗅觉:

1. 嗅觉分辨:分辨香、臭气味

2. 嗅觉记忆:根据气味,指出或说出常见的食物;根据气味,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感知觉训练案例:

4岁的小明是自闭症患者,他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对他每天所进行的感知觉训练如下: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

2、动感视觉训练: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小明的情绪。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小明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小明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小明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小明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小明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目前小明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小明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小明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小明进行分类,要求小明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小明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之后,再要求小明分类,根据小明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小明站在中间。用一块手绢蒙住小明的眼睛,小明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小明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由妈妈先开口说:“小明,到妈妈这里来。”注意小明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如果小明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小明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如果小明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小明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小明,到爸爸这里来。”程序相同。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小明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妈妈开口说:“小明,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小明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小明,妈妈在说话。”并上前握住小明的手。然后,由爸爸进行。如果小明在这一活动中受挫较多,则每次活动不要超过15

分钟,并且在每次活动之后要给予他很喜欢的食物或活动(如上街)作为奖励。这很重要,否则小明不会努力进行该活动,甚至变成抗拒。一旦小明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能达到90%的正确率,则活动就该停止。

6、听力理解:由于怀疑小明对视觉刺激进行了过度选择,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先用手绢蒙住小明的眼睛。训练者与小明面对面坐下,告诉小明:“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先从最简单的听数唱数开始,然后是一句话,再到一段话,最后是一个故事。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7、触觉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帮助小明理解“冷热、软硬、甜苦”等概念,也逐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感知觉训练的基本内容作者:

一、视觉:

1、视觉注视:注视光线刺激(分为自然光源和非自然光源)注视颜色刺激

2、视觉追视:

灵活追视、追视快速运动物体(飘动的小旗子,向上拍气球的游戏)

孤独症孩子眼神上的交流相对较差,追视可以进行注意力的锻炼

3、视觉辨认:

辨认熟悉人物的面孔(如:爸爸、妈妈)(一般以照片开始教学)

辨认自己的影像(小镜子)、辨认常见物品(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辨认1种颜色、辨认2种颜色找出两种不同的颜色(涂色练习)

4、视觉记忆及重整:

指出图形拼块的正确位置、指出动物拼块的正确位置、完成物品拼板、完成动物拼图

(一般包括两种:①不同形状②一个事物拼图)、颜色积木配对

杯下寻物(一项非常有趣的游戏,综合锻炼儿童的追视和记忆能力)

5、视觉偏好:对图画感兴趣

二、听觉:

1、听觉反应:母亲叫名有反应、对突发声作出反应

2、听觉注意:

寻找声源(儿童在没有看见声源的情况下)

专心聆听(听到两侧或身后响声,头会转向声源)

定向行走(可以分为蒙眼睛和不蒙眼睛的,蒙住眼睛则排除了视觉刺激,只依靠听觉。)

游戏:寻宝游戏,在隐蔽的地方发出某种声音让儿童寻找。

3、听觉辨别:

别人叫自己名字时会作出反应,而对其它名字则没有反应。

分辨声音的长、短、强、弱、块、慢(节奏练习)

分辨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雨、雷、动物叫声、交通工具、人声)

4、听觉记忆:

敲打不同的声音,让儿童听完后模仿

敲打不同数量的声音让儿童模仿

敲打不同长短的声音让儿童模仿(后两者涉及到数量概念)

(一般来讲需要排除视觉干扰)

三、触觉:

1、触觉反应:对自己的衣物湿了有反应。

2、触觉辨别:

凭触觉配对物品

凭触觉挑选常见物品

凭触觉区分轻重、干湿

触摸物体的形状(魔术袋)

3、触觉记忆:

触摸物体按大、小排列,触摸物体按轻、重排列

四、味觉:

味觉分辨:分辨酸、甜、咸、苦辨别食物的冷热

五、嗅觉:

嗅觉分辨:分辨香、臭气味

嗅觉记忆:根据气味,指出或说出常见的食物;根据气味,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感知觉训练项目拓展:

视觉听觉触觉

视觉

1 视觉注视:

手电筒照墙壁,注视光线刺激

从镜子中找东西

捂眼游戏

变换不同的颜色,注视颜色刺激

2 视觉追踪

用手电筒照墙壁锻炼儿童灵活追视

用气球或泡泡引导追视飘动物体

发光玩具变换不同的方向锻炼视觉追踪

看气球追视

色彩鲜艳的东西快速移动,锻炼儿童目光快速移动能力

色彩鲜艳的东西不同方向移动,锻炼儿童目光快速移动能力

3 视觉辨认

照镜子辨认自己的影像

辨认颜色

辨认常见物品(动物,植物,蔬菜,水果,家具,餐具,生活用品等)

视觉记忆

颜色积木配对

寻物游戏,把不同的物品放在不同的容器下面引导儿童寻找

看图画,玩拼图

听觉

1 听觉反应、喊儿童的名字,或用敲打的乐器声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听带铃铛的小球,根据节奏调整步伐

2 听觉注意寻找声源、定向行走

3 听觉辨认

在隐蔽的地方发出某种声音让儿童寻找

玩各种乐器(主要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触觉

1 触觉反应拥抱、对脸、手、耳等地吹气、摩擦手、脚、轻轻拍打身体各处、挠痒痒游戏

贴胶带刺激皮肤感、用软毛刷摩擦身体、用小壶盛水浇在皮肤上、玩堆沙子做碉堡的游戏

用按摩球按摩或挤压身体、用大毛巾紧紧裹住滚动、打沙包、用热毛巾擦手、脸、用海绵摩擦身体各个部位、用面团捏各种形状、用玩具车、玩具桶运大米

2 触觉辨别

凭触觉分辨粗糙与光滑、根据重量板分辨轻重、摸不同温度的物体分辨冷热、凭触觉分辨干、湿

凭触觉分辨大、小、水中摸鱼,练习触觉,理解液体

3 触觉记忆

神秘的布袋,在布袋中放入不同触觉感知(不同质地、不同轻重、干湿、形状、大小)的东西,凭触觉摸出来、在沙子或米下埋东西让儿童寻找

5岁孩子精细动作训练方法大全,详细到爆

2-5岁孩子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的能力和协调双手同时运动的能力。根据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我们把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 1. 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婴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婴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 穿珠子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教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教师做、老师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自己做。可锻炼婴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 教师或父母和婴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婴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婴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因此,不管婴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他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4.撕扯搓揉训练 如拿一些用过的纸、过时的书、画等让自闭症儿童去撕扯,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撕,并且撕得越碎越好,因为撕得越碎对婴幼儿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说明他们两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对捏力越强。父母还可拿一些较硬的纸或碎布料让婴幼儿去搓揉或搓卷,这既可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婴幼儿的腕力。父母在洗衣服时也可让婴幼儿在一边学着用手去搓洗,这同样能起到训练他们手指技巧的作用。 5.挟物训练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老师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康复训练,主

训练自闭症儿童肢体协调能力93个游戏

训练自闭症儿童肢体协调能力93个游戏 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孤独症儿童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1-2)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3.能2步1级上楼梯;(1-2) 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 4.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6.头5-10次;(1-2) 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 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 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张贴纸。 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 5.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1-2) 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 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独自下斜坡。 6.能倒走3-5步;(1-2)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 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

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转载) 使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各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象,等活动。 开展一个使用性行为分析法(ABA)训练计划需要哪些人参和?在美国一般来说要组成一个“治疗组”。这组有至少三个人,这样可以保障他们一周的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可达到30—40小时。通常参和的人员是学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但有时也可以请亲戚来帮助。如果这些人愿意作志愿者当然最好,但是常常找到的是要打工的学生。家长也是这个组的成员,但是不一定是直接来充当一对一的教师。也可能,家长自己先学会这种操作技能,再教给请来的老师,他的角色是参加每周治疗组开会。最好是,能先请专家来,一起设置一些合适的项目,帮所有训练人员(家长和其他老师)都掌握同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专家,家长可以自己通过看了书,了解了方法以后,就开始做。一个人只要有兴趣,有积极性和能够坚持就可以学会这个方法。 这几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学校,机构和家庭都选用使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来教孤独症儿童。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这种DTT是一种具体的训练技术。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②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①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②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③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ABA把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间。用一块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由妈妈先开口说:“冬冬,到妈妈这里来。”注意冬冬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如果冬冬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冬冬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如果冬冬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冬冬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冬冬,到爸爸这里来。”程序相同。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妈妈开口说:“冬冬,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冬冬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冬冬,妈妈在说话。”

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一初级训练计划纲要 (一)参与能力 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我”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 1、操作动作模仿(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 1、听懂一步指令(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如:睡觉喝水吃走拍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l、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如:上下、甲.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 1、听到“你想要什么?”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 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如:嘿!你好!早上好I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那里、这里、里外, 中间、旁边、高低 等) (五)、学业配备 1、配对 (1)、完全相同的物品 (2)、完全相同的卡片 (3)、物体到卡片

(4)、卡片到物体 (5)、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物体之间的联系(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以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 8、点数 (六)\精细能力 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2、把10件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入碗内 3、穿5个大孔的珠子 4、仿搭3块积木 5、正确握笔乱写乱画 6、把橡皮泥撮尖、搓圆、压扁、做成球状 7、正确撕纸 8、把一张纸延着折痕对折 (七)飞大肌肉运动能力 l、独立行走 2、从站立的姿势蹲下再站起来 3、扶着一只手上下楼梯约2次

自闭症语言训练的八种方法

自闭症语言训练的八种方法 语言障碍给星儿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所有的星爸星妈,都希望能够找到很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以下八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您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用不着对着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二、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三、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

反而使自闭症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但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便可期待他逐渐会说出话来。 四、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五、只发语头或语尾音时怎么办 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六、模仿电视广告 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引导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内容和目标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内容和目标 孤独症儿童是发育障碍的一种。其两大特征是幼儿期的社会性孤独、对他人(尤其是孩子)漠不关心和复杂的,重复的生活常规。 适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孤独症儿童最大的变化通常在社会与情感问题方面。这些孩子变得更有情感,更爱交往,较少抵制变化,少一些不必要的恐惧,能更多地意识到真正的危险,在公共场合表现也好些。他们的语言和动作方面的困难也变得不那么显着,只是这些领域的变化不如一般行为方面那么大。但是,在这些点滴进步的同时我们更不可忽视的是该阶段的儿童要适应九年义务教育,要适应与他人的群体教育,适应学校生活,所以我们还应在不同领域为其制定教育训练目标。只有有了切合某个孤独症儿童个体特征的目标,再加上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使其有更大进步。 以下是我们从不同领域为适应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孤独症儿童拟订的教育训练目标的描述。 一、认知 认知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认知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思维等几部分。一个孤独症儿童要适应教育的前提,首先就应以不同的感知觉、思维等进行训练。如果其注意听的能力很差,那么也就无法适应课堂教学,就应在注意听、听的记忆、听的敏锐度等方面训练。认知是一切活动的前提。 (一)视觉的运用,应达到能追视视野内任何方向的物体;能以视觉辨别不同形状和颜色;眼手协调能对准目标敏捷地操作;能指出前一个活动看到的物品三种以上;能分辨各种空间位置关系。如:里外、上下、左右、斜正,能仿写文字。 (三)听觉的运用,应达到能听到声音马上抬头,并做出相应反应;能分辩两种以上声音或口语;能实行上一活动预定的命令;能依序反应刚才听到的三个命令。例:xx,请你关上门,把笤帚拿来,把这堆垃圾扫走。 (三)触觉的运用,应能以手指触觉分辨各种物体;能指出一个活动摸到物品。 (四)味觉的运用,应肯尝试各种味道的食物;能以味觉分辩食物的种类;能指出前一个活动吃到的食品,例如:刚才你吃的是什么?(是巧克力) (五)嗅觉的运用,应肯尝试各种气味,嗅觉的怪异表现应适度减少。(例:xx 特别爱嗅有臭味的东西,别人的脚等);应能指出下一个活动嗅到的食品。

自闭症家庭训练

家庭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是如此。尽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但现实是自闭症家长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庭的情感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教养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适应能力的强弱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这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从一名家长口中得到的信息。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这种爱,是因血缘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日夜不停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传递就形成看不见的“情感场”。无论如何变迁,这种场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尽管自闭症儿童暂时甚至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有可能永远无法真诚地对父母报以微笑,甚至是漠视父母的一切付出,父母也可能因此会有短暂的失望,但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家长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最早发现者 家庭早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有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家长长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往往比较敏感,发现得越早,越早采取措施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越有利。家长在其评估鉴定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或教育工作者在作诊断前必然要耐心听取家长意见,甚至需要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等量表来进行系统评估。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发现,在自闭症儿童当中,虽然迟诊断的状况有不少,但随着自闭症有关知识的传布,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能及时就诊,一位父亲在家长交流群里说:“医生在自闭症后面打了个问号,说孩子太小,只能打个问号,不过他的症状表现,是典型的自闭症。”这位家长的孩子尚不到两岁,他们已经联系好了训练的机构,父母也准备接受医院的专门培训。 家长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长期的亲密接触者 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所有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家长是儿童最早最亲密的接触者,不仅如此,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障碍,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建议,教育干预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做出适时调整,自闭症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

3~4岁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计划

3~4岁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计划 需遵守的总原则: 1. 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 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技能全部掌握。 3. 为保持强化物的有效性应经常更换强化物。 4. 不理睬发脾气与反抗,坚持工作。 【注意】在每个分类中的技能是按由简单到难的次序排列的,然而训练的每个计划中,都应从各分类选取需教的技能。 第一疗程(3个月) 1、注意力 在教儿童如何集中注意力时,指令:"看着我"是非常关键的。提示儿童坐在椅子上,放平两手,老师坐得很近,不允许儿童坐姿不正或跑开。 老师的态度是一贯性,坚定,提要求,对任何服从的表示给予表扬,拥抱,抚背。让儿童集中注意力是关键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1秒,2秒,5秒由活动转向老师(让他从事活动,然后教他在老师说"看着我"时,抬头看并进行目光接触。提示:将手放在儿童下巴下面,将强化物放在眼睛的水平高度) 2)对姓名的反应 2、听从一步的指令 指令:坐下站起来过来手放好举起手拥抱一下转过来跺脚挥手等,起先用身体提示,然后减退提示。 "触摸身体部位"头,脚,肚子,眼睛,腿等 "做给我看"吃,喝,拍手,挥手,拥抱,转身,站住,坐住,走路,跑步等 3、模仿活动 "跟我这样做" 大肌肉:拍手,举手臂,拍腿,拍桌子,摸头,打哇哇,跺脚,站起来,摇头不,点头是 小肌肉:使用手指,开合手掌,接触身体部位等。

积木模仿:老师将积木搭成形状,让他模仿,用3块~5块。 物体模仿:教模仿使用物体,如将勺子放入杯子中,用面巾纸擦面,将玩具车放入玩具箱里。 画图模仿:抓笔,画线,画图等。 4、指令反应 老师将儿童想要的物品举起,叫他"用手指",提示他将手直接指向物品(接触),然后给他,以后减退提示并增大距离。 5、配对 物体间/图画与物体间/图画间/色彩间/字母间/数字间 6、语言模仿 元音/辅音~词语~词语组合一开始可接受相近音,再慢慢纠正 7、玩耍 形状块/ 动物拼图(同时老师发出动物的叫声并学习动物的动作)珠子/ 钟型拼图积木/ 数字拼图 音乐(VCD,电子琴,打击乐器) 娃娃书 8、区别物体 叫他"给我":球,杯子,鞋等,逐渐增加桌上物品的数量 9、区别图画 叫他指着:从两幅画到许多画 10、认识物品名称 这是什么?" 用真实物品或图画,开始时接受相近回答 11、是/否 摇头说不──对不想吃的东西 点头说是──对想吃的东西开始提示,然后减退 12、认识动作: 1)对老师"我在做什么?"挥手,跳,站,坐,拍手,跑,擤鼻子,亲吻,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示范回答,开始时接受相近答案)

自闭症儿童视觉训练技巧

自闭症儿童视觉训练技巧 作者:唐山世纪星学校三级副主任自闭症训练师朱迎春自闭症儿童在视觉表现上,有的会很敏感,有的会很迟钝。视觉训练是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重要内容。那对于这方面我们怎么来提高呢?有哪些技巧呢?接下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摇铃追视 自闭症孩子与老师面对面坐着,老师手持一个小摇铃,放于自闭症孩子眼前阅30至60厘米距离。孩子眼睛望着摇铃,老师手拿摇铃在自闭症孩子的眼前做上、下,左、右,斜线,及打圈地移动,自闭症孩子需要用眼睛跟随着小摇铃移动,而头部保持不动。 二、指指头 老师与自闭症孩子面对面坐着,老师在双手的食指上各画一个圆点。首先,老师将其中一食指伸出放于自闭症孩子面前不同的位置,孩子必须留意手指上圆点的位置,然后快速而准确地用自己的手指尖触摸一下圆点。孩子需重复以左右手轮流练习,至到左右手同样熟练。 三、木头滚 自闭症孩子躺在一张毛毯上,老师拿起毛毯的一边帮助自闭症孩子滚至另一边,如孩子能轻易完成,孩子可以尝试自己滚动。然后,老师放一条直线在地上,孩子躺在地上,身体和脚伸直,双手则举高于头顶,头部要贴着直线。自闭症孩子要尝试在地上滚动,同时头部要尽量保持贴着直线。 四、玩具追视 自闭症孩子盖上左眼坐在老师对面,老师将一玩具放在自闭症孩

子眼前约1-2尺距离,孩子集中注视着该玩具,老师把玩具依次序以左右、上下、斜线、及打圈方式移动,孩子头部须保持不能移动,而眼睛则跟随着玩具转动,并保持一直注视着该玩具。完成后,再以左眼及双眼重复练习。 五、贴地移动 自闭症孩子平躺在地上,双手放于身体两旁,双脚伸直合上,首先老师要说出自闭症孩子将要移动的手脚部位,然后老师协助自闭症孩子移动手脚,先是单独移动手或脚,然后可以同时移动手和脚。 如果自闭症孩子能够轻易完成,老师可指示孩子自己移动手脚的其中一部位(即左手、右手,左脚或右脚),老师先轻拍一下孩子将要移动的部位,孩子要根据老师的指示做动作,老师亦可同时轻拍孩子多于一个部位(如左手左脚,左手右脚),自闭症孩子要配合手脚的动作一起进行,但手脚的动作必须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注意事项:顺序不论;每天至少6至8分钟;做完一种后,休息时间不要太长;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作业(1)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 通训练作业(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孤独症儿童的视觉优势及沟通训练 一、孤独症儿童的视觉特点是什么? 孤独症儿童,常通过视知觉较快的掌握环境,他们喜欢观看发光的或旋转的物体,如旋转的车轮、锅盖、伞等。另外,还过分关注细节,他们能看到地上十分微小的东西,或者看图画书时只把注意力放在图画的某个细小的角落而忽视了画面整体,这都是他们过分关注细节的表现。所以,在视知觉上发展良好的孤独症儿童,其整体学习效果更好。 二、请简述图片沟通系统的六阶段 在进行训练前,先进行强化物评估,找出孤独症儿童最喜欢、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食物和玩具。 阶段一:以图片为交换物体,用图片交换表达需要 1、目标 (1)当孤独症儿童看见某件很想要的物品时,能拿起唯一的图片,递向训练者,并把图片放在训练者手中。(2)第二训练者在孤独症儿童身后,负责提供身体提示。 2、方法 (1)将孤独症儿童的喜欢物体放在第一训练者身边,第一训练者伸出手。 (2)第二训练者在孤独症儿童身后用手协助他拿起图片,递给第一训练者,并放在他手中。 (3)第一训练者接触到图片时,便回馈道“啊,你想吃薯片”跟着将食物交给孤独症儿童。 阶段二:提高自发性:提高沟通及适用沟通簿的自发性

1、目标:当孤独症儿童看见想要的物体时,能走到沟通簿那里,从板面撕下唯一的图片,然后走到沟通者面前,将图片交给他。 2、方法 (1)先让孤独症儿童自由拿去训练物,在十至十五秒后,将训练物移走。 (2)孤独症儿童需在沟通簿上取走图片,走进训练者并将图片交给他以换取训练物。 (3)稍后再增加孤独症儿童和训练者的距离,要他拿着图片走到训练者处。(4)跟着又增加他与沟通簿的距离,要他先走到沟通簿处拿取图片。 (5)若需协助,可使用身体协助或开手提示。 阶段三:辨别图片;分辨图片以进行要求 1、目标:当训练者出示物体,学生能从数幅图片中找出该物体之图片,并且交给训练员。 2、方法 (1)在沟通簿上贴上很喜欢物体和不喜欢物体的图片各一张,再向孤独症儿童出示他的喜欢物体。 (2)当他交出适当的图片时,便将喜欢物体交给他。 (3)在沟通簿上贴上很喜欢物体和次喜欢物体的图片各一张。 (4)当孤独症儿童选出其中一张图片交给训练者后,训练者向他说:“好,你取吧!”后,孤独症儿童便选出与图片相应的物体(相对检查) (5)稍后,在沟通簿上贴上五张喜欢物体的图片,孤独症儿童选出其中一张图片进行交换,在自行选出相应的物体。 (6)然后,训练孤独症儿童在看不见喜欢物体的情形下,自己拿出图片来与训练者换取物体。 (7)如果孤独症儿童拿错与图片相应的物体,可以向孤独症儿童做出提示。例如:孤独症儿童拿起薯片的图片,但却伸手去拿巧克力,训练者可以用手指指着薯

最新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治疗方法(新)

最新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治疗方法自闭症属于先天性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自闭症儿童常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突出,行为刻板,智力异常,感觉异常;容易伴随其他常见行为,如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科学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最佳治疗时间为3至6岁,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诊疗、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感知觉发展训练、合理膳食及科学家教的家庭疗法等。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以及对自闭症治疗的深入研究,基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借助科技的力量,自闭症又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多感官训练系统为主要原理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情景互动训练,使自闭症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目的性主动运动能促使大脑神经中枢不断对动作质量进行修正和调整,更有利于恢复原有功能或建立新区域的代偿,实现功能重塑。 情景互动训练系统其核心技术又名互动投影系统,系统的运作原理是通过捕捉参与者动作进行影像分析,该动作数据使参与者与屏幕产生即时性的互动反馈。系统训练内容有:上下肢体训练、认知训练、感统运动训练、社交合作训练、情绪治疗、灵活性训练。逼真的现实画面,舒适的韵律,让自闭症儿童在全新的视觉、听觉冲击影响和全方位的多感官刺激下,放松身心投入训练,有效地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自闭症儿童更快结束治疗,回归快乐的生活中。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方法一:奥普迈地面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奥普迈地面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营造了一个虚拟情景的地面交互平台,自闭症儿童通过身体动作与地面的虚拟情景进行互动,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无拘束的操作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目标相融合,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下肢功能、社交合作能力、情绪控制等功能的恢复与重组。 奥普迈地面情景体验系统康复训练环境要求: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完整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过后天的特殊教育辅导,对自闭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帮助其在后天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 1、要学会欣赏自闭症儿童的进步,学会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真棒” 孤独症家长要尽快地使自己面对现实,尊重自闭症儿童的生命价值,意识到作为家长对孩子应承担的责任。做到这一点,就能客观的观察孩子,体会他的不容易;就会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从细微点发现孩子的长处,动态的评价孩子的变化很重要。如:这一次是否比上一次做得好,今天是否比昨天有进步……。做到这一点以下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把握课题难度,减少自闭症儿童的挫折感,以便帮助他经常体验到成就感。 其实教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不仅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家长心理自我建设的过程。作为家长,在训练中首先要保证“交往”的愉快性。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因此把握课题的难度非常重要。所谓把握课的难度,就是训练中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太容易会造成孩子因无聊而不配合,敷衍了事;太难孩子畏难也会不配合,抗拒学习。由于孩子不配合,家长往往就会采取一

些强迫的举动。 我们的孩子一般习惯与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在接受新的事物时往往表现出拒绝、回避,甚至紧张和恐惧。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他们的生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曾经压制、强迫,要求过高,超过其能力所及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初来“星星雨”是没有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开始出现模仿发音“妈妈”,但仍不稳定,他的妈妈很高兴,不停地要求他喊“妈妈”,以致于这个孩子拒绝进入语言训练室。我们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家长:孩子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就拼命地教算术、教写字而不考虑孩子能不能理解,是否具备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力;不考虑孩子能不能握笔,手指会不会用力等实际动作能力。 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就要求家长为孩子设置的训练目标是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在孩子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即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当孩子表现出畏惧、配合不好的情况是要及时降低难度,必要时辅助完成并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表现出稳定的能力时,又要及时提高要求,制订新的目标。在目标与已有能力之间需要设置许多小目标,目的是为了克服他的畏难情绪,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的东西。其间也许会出现多次反复。因此,适时地调整目标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畏难情绪较严重的孩子更要注意。 2、用心体会孩子的期望,用“爱的眼神”给予鼓励,创造一个陪,他一起成长并分享成功与喜悦共生环境。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为他创造一个爱的氛围,给予他充分的鼓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

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转载) 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各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象,等活动。 开展一个应用性行为分析法(ABA)训练计划需要哪些人参与?在美国一般来说要组成一个“治疗组”。这组有至少三个人,这样可以保障他们一周的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可达到30—40小时。通常参与的人员是学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但有时也可以请亲戚来帮助。如果这些人愿意作志愿者当然最好,但是常常找到的是要打工的学生。家长也是这个组的成员,但是不一定是直接来充当一对一的教师。也可能,家长自己先学会这种操作技能,再教给请来的老师,他的角色是参加每周治疗组开会。最好是,能先请专家来,一起设置一些合适的项目,帮所有训练人员(家长和其他老师)都掌握同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专家,家长可以自己通过看了书,了解了方法以后,就开始做。一个人只要有兴趣,有积极性和能够坚持就可以学会这个方法。 这几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学校,机构和家庭都选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来教孤独症儿童。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这种DTT是一种具体的训练技术。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②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①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②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③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

自闭症儿童日常教育训练小方法

自闭症儿童日常教育训练小方法 1、游戏法。 英国教育专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弱智儿童开发智力的第一位有效的方法”。采用游戏法,不仅对年龄幼小的弱智孩子,对于年龄较大的学龄期弱智孩子也是适用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动作活动的水平也偏低,所以尽管孩子已长到8岁、9岁,甚至11岁、12岁,都对游戏教学法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许多弱智学校的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开发弱智孩子的智力或潜能的最简易方法,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玩具,让他们玩耍,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感官功能,只要感官功能提高了,孩子的智力或潜能也会随之提高。杭州市健康路小学体育教师罗敏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总结了在体育课中采用游戏法取得的教育效果:游戏法能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使孩子大脑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正面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和好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对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的调查表明,确有实效)。还有其他知识教学如数学、汉语拼音、识字等教学过程中较难学习的内容,通过游戏法教学也显得容易收效。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用游戏法进行教育训练。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如包装用过的纸、旧年历画、塑料瓶、易拉罐等为孩子提供一些玩具,或可以利用这些制作成教学玩具,也可让孩子自己画、剪、撕、贴等。所以在家庭中,有更充分的机会、场所和条件提供玩具,让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孩子游戏活动中,可能

会发生一些小事故,如打翻了茶杯、倒翻了痰盂等,家长不要过多指责,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当然,在游戏中应注意安全。 2、演示与操作法。 演示法是指把教育训练的内容,用实物或图片、模型等作为教具,让孩子看得见、听得到,有的可亲口尝一尝,等等。演示法可使孩子对学习内容有直观形象的感知,有感性的认识,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容易理解。 操作法是指教育训练的内容用实物、图片、模型演示来进行,不仅能让孩子看到、听到、尝到,还要让孩子能亲手摸到它、摆弄它、组装它。如让孩子把一只小瓶盖子拧开又盖上;把木珠用绳穿上又拆下;许多手工制作品,也是用手工操作教育训练的;家务劳动的内容如炒菜、洗涤、打扫卫生等等也可采用操作法对孩子教育训练。采用演示法和操作法对弱智孩子进行教育训练时,可使孩子对学习内容通过演示或操作而在大脑中留下鲜明的具体形象.形成较强的神经联系,帮助孩子理解,并能较好地接受家长或老师的指导。这对于发展孩子的感觉、知觉和动作能力有益,并且还能发展孩子对事物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即开发了其智力。在教育训练中,对教育训练的内容仅仅家长或教师的口头说教,往往费尽口舌仍收效甚微,甚至几乎等于零。这是因为孩子对事物特性缺乏具体的感知觉,往往在他的大脑中混沌一片,弄不懂什么是甜、酸、苦、辣;不明白什么是红、黄、蓝、白、黑。所以在弱智孩子的教育训练中,充分运用演示法和操作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普通教育学原理中直观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运用演示法和操作法及游戏法时,都需要有指导者的语言指导,即给予必要的讲解和指点,指点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去认识和理解它,用什么感官去接触它,怎么去观察它。如一张图片《秋天》,指导者一边让孩子看图,一边仔细地讲解图片内容,这样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1.语言训练法 当患儿无意识地发声,家长就立即回应他的声音,以鼓励患儿继续发声,也可以发出某种患儿已懂的声音,引发患儿发声的兴趣;当患儿跟着发声时,家长又可以发出一个他不识的音,让他模仿,开始只要求患儿发音,随后再要求他发较准确的音,往后要求更准确地发音,渐而发出有意义的单字,双字,短句。 家长最初所教的,应该是患儿喜爱的、容易听到的声音,例如,飞机声“呜”、枪声“嘭”、猫叫声“喵”、狗叫声“汪”,或日常见到的人物,“妈”、“爸”“哥”、“弟”、“姐”、“姨”等等。每当患儿学着发出声音,就鼓励他再继续叫,同时发出的声越来越大,并且给予奖励(如他爱吃的食物等,但不要太多),或者答应在假日带他去公园、商场玩。在叫人名时,要求他望着叫,当孩子望着叫了“妈”,做妈妈的要立即抱着孩子并亲他的脸蛋,说“你真好,妈妈真开心”,让他懂得这样做是对的,有好的回报,以鼓励他以后继续叫。 患儿学讲话时往往发音不清,家长要耐心听,及时指出发音不准,要让小孩望着你的口型,耐心教他,必要时可用双手扶着小孩的头正对自己,让小孩看着你的口型。自闭症儿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学讲话也困难,可以用穿串珠的方法,教他穿串珠的游戏,培养他手眼协调,数手指,数积木,数目逐渐增加,既可增加数字观念,又可加强手眼协调。 在学习发声中,不断增加发声的内容,例如模仿猫狗、牛、羊、猪、鸡、鸭、雀的叫声,鼓的“咚咚”声,铃铛的“叮叮”声,汽车的“嘟嘟”声,飞机的“胡胡”声等等,把学讲话溶于生活中、游戏中。 学讲话发声、声音由细声逐渐扩大,由慢逐渐加快。在生活中,起床后叫“早晨”,要离开时叫“拜拜”,回到家时叫“爸爸”、“妈妈”,坐车时叫“车”、“××路车”、“摩托车”、“巴士”、“的士”,吃饭前叫“吃饭啦”、“妈妈吃饭”,吃饭时妈妈拿着空碗问:“宝宝你要汤吗”要小孩说要“要”或说“不要”。把汤放在孩子面前问:“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答“有”,喝完汤后指着碗问他:“碗里有没有汤”要小孩说“无”,问小孩“还要不要”,让小孩说“还要”或“不要”。穿衣服时,妈妈问:“这双鞋是谁的”要求他说“我的”。妈妈提着自己的外衣问:“这件大衣是谁的”要小孩说“是你的”、“是妈妈的”,妈妈拿着眼镜问“谁的眼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