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都市生活中的乡土关系_对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的人际传播视角解读

都市生活中的乡土关系_对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的人际传播视角解读

在关于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方面,以往大多数研究倾向于从文化冲突或者文化吸纳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都市是较少保留传统的地方,进城农民工往往被卷入力量强大的都市文化,而逐渐丧失了传统的乡土文化

[1-4]

的确,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同时,其传统的乡土文化也正受到强大都市文化的冲击,某些乡土文化正在慢慢消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另一些乡土文化,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留与强化,某种意义上,都市成为一个比村落更多地让农民工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社区。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基于乡土关系的人际传播,构筑起了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的鲜明特征,而这种人际传播方式的存在,是维系并强化传统文化的基础与动力。

一、以乡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传播特征

“人际传播是处于一个关系之中的甲乙双方借以相互提供资源或协商交换资源的符号传递过程。”人际传播具

有四个特征:发生于有关系存在的环境里;受对方的了解程度的指导;人际传播所传递的符号类型各不相同,人际传播是为某一目的服务的[5](P25)。

从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特征看,麦考尔(1970)将关系定义为两人之间存在着交往的极大可能,罗洛夫认为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取得回报而明确地或含蓄地达

成的一致”[5](P27)

,关系着重获得有价值的资源,传播与这一

目标有关。乡土关系形成于流动就业以前,在流动就业过程中成为一种强大的、甚至无处不在的力量。这种关系不同于农民工进城以后在新的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同行同事关系,它具有先在性。正是这种“先在性”的乡土关系,为越来越多想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了城市信息的直接通道,也为进城后人际传播的存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从人际传播的第二个特征看,很多农民工是基于乡土关系,以同乡结伴的方式来城市打工的,这种情况下人际传播中的双方必然是比较了解的。即使进城之前同乡之间互相不

流动人口、人际传播与中国的都市化

[收稿日期]2007-08-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当代人际传播的演变和特征”,项目编号为:05JJD860173。

[作者简介]陶建杰

(1978-),男,浙江海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传播学。都市生活中的乡土关系

陶建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对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的人际传播视角解读

[摘要]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传统村落文化-乡土关系在进城农民工都市生活中得以强

化的现象,指出了乡土关系强化的主要表现,并从传统文化和现实利益的两方面,对进城农民工乡土关系强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这种在都市保持村落传统并进一步强化的现象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场景下发生的,具有阶段性特点。随着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乡土关系”最终会逐渐消解并发展成为新的多元都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人际传播;乡土关系;都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C922;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72(2007)03-0079-05

认识,那么由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情因素存在,同乡之间的关系会比非同乡之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从人际传播的第三个特征看,巴塞尔?伯恩斯所说的一个关系内部的“有限句法代码”[5](P23),广泛存在于农民工群体内部。我们可以发现,老乡之间会经常用家乡话中特有的词汇来交流,比如浙江人会说“嘎得”表示“没关系,不要紧”;皖北人用“白管咋着”表示“无论怎么样”;四川人用“相因”表示“便宜”等。有限句法代码的存在,使农民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加深了同乡之间的交往,也形成了一个关系外的进入壁垒,使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区分得异常清楚。

从人际传播的第四个特征看,在对复旦大学周围从事流动餐饮服务的“安徽帮”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建立异地生存的支持系统是乡土关系得以强化的重要因素。正是依靠这种宗族、家族观念建立起来的严密、庞大、分工明确、信息传递有效的组织体系,使农民工在城市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得以自身保护和生存发展。

在复旦大学北面支线铁路和武东路之间,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在40户、100~150人,以安徽阜阳、安庆籍为主,大多有亲缘关系,“家庭型外出”特点明显,以经营各高校附近流动餐饮为主的“安徽村”。“村民们”和城管一直进行着“博弈”。从2003年6月开始,城管“冲摊”成功率大大下降。究其原因,村民间的人际传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在安徽村,有一个普遍的现象——

—几乎每户人家都经营着2个以上的流动摊点,而这些点是分散的,比如一个在复旦,另一个在财大;或者一个在东门,另一个在北区后门;或者一个在济光学院,另一个在更远的五角场。经过长期的观察,“村民”们概括了“黑猫”的出现规律:(1)一般从五角场出发,沿着政立路由东向西“扫荡”过来,到国定路口的时候,或者直接往济光学院走,或者北上财大,先去财大冲摊。如果他们去了财大,接下来的路线肯定是绕到政本路包抄复旦摊点,构成一个循环,最后从国定路、邯郸路回五角场城管大队“黑猫”本部。(2)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前后和10点半前后,偶尔也会突击检查。(3)每周一次“大扫”,2次“小扫”。“大扫”的含义是既砸摊又罚款,村民的餐饮器具基本要被全部搞完。“小扫”的含义是只抢流动车的车轮,并不砸东西,也不用具体的罚款。“大扫”一般在上半周,尤其是每个月的月末,而“小扫”就比较随机。(4)“小扫”不来真的,所以即使遇到小扫,只要你在黑猫面前装得害怕,不紧不慢地推车走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是如果你在“黑猫”来“小扫”后表现得不唯唯诺诺,那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大扫”了。(5)执法部门各有各的“自留地”,除了杨浦城管,其他谁也不会管他们,哪怕是警察,所以警车呼啸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害怕。

这些规律在“村民”中间知晓率很高。但是,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最先总结了这些规律,村民大都表示“平时有空了老乡之间都在聊这些,因为掌握了情况对大家都有好处”。“防黑猫、黑猫今天会不会来”成为他们日常人际传播的最主要议题——

—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

当“冲摊”真的来临时,使他们减少损失更加有效的机制是“连锁传播”,村民们会挨家排定“值日表”,一般每天有10人左右在4~5个距离流动摊点1000米左右的路口望风。比较普遍的方式是:一旦发现情况,一组望风的人会进行配合,其中一个人用手机联系下一个点的人,通知“黑猫来了”,而另外一个人,会赶紧到自己所在的摊点,告诉所有同乡;下一个点的人再通知下下点的人。于是类似于烽火传递的形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得知了这个消息,顿时如鸟兽散。①

上述个案表明:农民工进城后,出于最基本的生存和自我保护需要,以乡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传播的频度、效率都有了提高,并且人际传播这一传统方式作用,在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前所未有的得以突显。

二、乡土关系强化的主要表现

对于农民工来说,与外出前不同的是,进城后乡土关系的网络演变为两个部分:(1)他们在外出前就存在并且熟知的,比如过去的邻居、亲戚朋友;(2)他们外出后新结识并且交往的,比如过去不认识的同乡人、同县人甚至同省人,过去并不来往的间接亲友关系等等。但是这两种关系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为构造流动就业的物质和情感支持系统。后一种关系正是为了营造这个系统才有意识开发的,功能结构是全新的,而前一种关系也随着进城后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一般性交往变成了劳动就业中的互济互助。

1.职业的相似性。即同乡关系较近的外出农民工,一般进城后也会选择较近的职业、行业。

表1自营劳动者原籍地与行业交叉分析

以自营劳动者为例,安徽籍民工主要从事餐饮业;浙江、江苏籍民工主要从事小商品;江西籍民工主要集中在水果批发行业;而福建籍民工在小商品和其他行业较多。通过深入访谈我们得知,即使同样集中在小商品行业,浙江人主要做服装和日用小百货生意;江苏人主要集中在修理配件和维修行业(比如调查中87.6%的自行车修理店老板来自江苏,尤其是南通和淮安两地②);福建人的“其他”行业主要是指建材批发;而上海几大水果批发市场基本被

江西广丰籍民工所垄断。上海各高校周围的餐饮业几乎全部是安徽籍农民工所从事,尤其以阜阳和安庆居多。

表2雇工原籍地与行业交叉分析

以安徽、浙江、江苏三省的雇工为例,安徽人主要在服务行业(访谈中得知尤其在保姆业),浙江人主要在制造业工厂,而江苏人行业分布比较均匀,但具体行业的集中性也比较突出。以建筑业为例,目前上海大多数楼层为江苏籍建筑公司所建造,尤其是南通下属的海安、启东、如皋等地的建筑公司,而建筑工人也主要来源于原籍。

2.异地聚居性。即同乡一般在城市有明显的择近而居的行为趋向。雇工群体中,工厂一般会把有同乡关系的人安排在一起,一方面是他们本人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多数老板认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的农民工住在一起更容易相处,这一点以建筑工地尤为突出。

在自己租房住的那部分人中,聚居程度最高。从更大的范围看,来自同省同县的农民工往往集中在当地的某一个区域内,北京的“浙江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上海目前虽然还没有像“浙江村”这样突出的现象,但是在徐汇区新龙华村,就有3000多名来自江西的水果批发商集中居住在1.5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以致于江西方言成为该区域的主流语言。

3.较高的交往频率。即有乡土关系的人彼此之间有自觉而且密切的信息交流。从调查情况看,79.3%的人有同村人在同一区域务工经商。在537个有同村人在同一区域务工经商的被调查者中,63.3%的人说他(她)和同村人“经常见面”,16.5%的人说“偶尔见面”,20.2%的人说“很少见面”。在回答“在外交往认识的主要是什么人”时,14.6%的人说是“同省老乡”,31.9%的人说是“同县老乡”,43.1%的人说“既有老乡,也有非老乡”,只有10.4%的人回答认识的“大部分是非老乡”。可见大部分农民工的交往对象是乡亲。

表3同村人之间的交往情况

表4农民工之间的交往情况

4.择偶中强烈的老乡观。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表示愿意留在城市发展,但是他们的择偶观中,却透出强烈的“老乡化倾向”。明确表示想在城市找对象的人仅占10%,48.2%的人想回老家找对象,而其余41.8%的人持无所谓态度(进一步了解,认为“无所谓”中,有相当部分人的意思是“找从老家出来、目前在城市打工的人”,因此同样可以划入“老乡”范畴。)

表5农民工对留城和找对象的态度

5.对宗教、祭祀、家乡传统节日仪式等的重视。据我们的调查,宗教徒在农民工群体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基督教徒,雷打不动地每周会去做礼拜。通过宗教活动,进城农民工同时也拓展了人际关系。尽管如此,宗教活动也大多按原籍地划分,同籍的农民工一般会集中在同一个时间、一个教堂做礼拜,因此宗教活动拓展的主要也是乡土关系。中年农民工对祭祀、传统节日等较重视。下面是课题组和一位农民工的对话:

问:你现在搞祭祀、祭祖活动吗?

答:搞的,而且一年要搞好多次。比如清明、七月半(鬼节)、父亲忌日、过年等。

问:怎么会搞这么多次啊?

答:人出来了,有些东西也是个心理寄托,希望祖宗保佑、平平安安、能够发财!

问:以前在农村的时候也搞吗?

答:以前也搞,但因为有老人在,主要是他们操办。那时候觉得这些活动可有可无。

问:为什么呢?

答:以前村里生活稳定,觉得这些好像跟我没有太大关系。现在出门在外,有时候挺迷信的。

三、乡土关系强化的原因分析

概括地说,进城农民工以乡土关系为核心所强化起来的人际传播,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情感交流。农民工作为异乡客,不少人身边没有家庭其他成员,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心理上普遍有孤独寂寞之感,和乡亲的交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第二,信息交流。无论是雇工群体还是自营劳动者群体,绝大多数人与家人的联系并不十分频繁。他们获得家乡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同乡交往,尤其是在有新来的同乡加入时。对于外部信息获得,如就业信息、市场行情,也是往往通过同乡的交往来满足。在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中,

“朋友老乡介绍”以绝对优势居第一位,远远超过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其他方式。对于农民工来说,乡土关系基

础上形成的人际传播关系,是一种拓展外部就业空间的最

有力量也最易于利用的组织关系。走出传统社区,进入外部劳动力市场,主要依托这种资源。在外部就业拉力强劲、内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由于正式的组织资源和手段缺乏,乡土人际关系便别无选择地成为这种自发流动、完成这种流动的基本资源手段。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种资源手段在传播发生机制方面有组织化趋势,比如越来越多的企业委托在职农民工回乡时,以有组织招募的形式获得更多的劳动力,而取代以前那种“亲戚传亲戚”的简单人际传播方式。

表6农民工就业信息来源

第三,寻求帮助。本人在外遇到困难,或者心里有某种烦恼时,大都到老乡那里寻找支持和主张。

总体上说,基于乡土关系的人际传播在农民工中得到高度认同,并在进城后得以强化,是传统文化因素和现实利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乡即亲、同乡互济”,是中国农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沉淀下来的心理定势和行为趋向。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不附加直接条件的行为选择,对于大多数人已经成为一种带有道德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传播关系也是一种共同利益关系。具体到一个特定场合或者特定的相互关系中,同乡关系服从于直接的利益关系。共同的经济利益会进一步强化同乡关系,同样,利益上的不同则会弱化这种同乡关系,甚至造成同乡之间的矛盾。

同时,城市生活较之于原先的村落生活,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和挑战性。这时,对真实可靠信息的依赖程度、情感的寄托、融入集体寻求归属感的欲望……前所未有的加大。而传统的乡土关系,是农民工到城市后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最可以信任的社会资源。人际传播提供了他们在城市中最主要的社会资源和就业信息,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跟他们的切身利益更密切。因此,对这一资源的依赖及其作用,必然会被强化。

以村落家族关系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关系是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当代农民的流动就业,一方面是对这种传播关系封闭性的大突破,体现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乡村人自身的现代化嬗变。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得以实现这种现代化突破所凭借的基本资源正是传统的乡土人际传播关系网络。他们依靠这种传统关系的支撑实现自身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在地域上的重大转变。农民们是在利用传统社会关系资源,开拓现代生活方式。

四、乡土关系的嬗变与前景

需要指出的是,进城农民工对以乡土关系为主的人际传播的感情是复杂的。当他们初来乍到的时候,这种关系像襁褓一样给他们保护和安慰,是他们在城市最重要也几乎是唯一的社会关系。但是随着个体融入城市程度的不断深化,个人拥有社会资源的不断增加,农民工会越来越自觉地对这种关系寻求一种突破。他们心里很清楚地明白,一旦突破了这种关系,就表明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更近了,和农村的关系更疏远了(人际传播在市民生活中较为淡薄)。究其原因,农民的核心价值观是依附于家庭的、家族的,个体意识淡薄;而城市的价值观恰恰是强调个人的。

在访谈中,有一部分自营农民工,他们的生活和纯粹的市民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对“同乡”这个概念也非常淡薄,甚至有点“忌讳”,害怕老家的人通过“同乡”关系找上门来,给他们平静的“市民”生活带来麻烦,也只有这时候,他们会无奈地发现自己终究还是属于“农村人”。其他同乡给这群人一个颇值得玩味和思考的评价:“为富不仁忘了本”。

因此,进城农民工对传统乡土关系的保留,对人际传播的依赖,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下发生的,这种乡土关系有“阶段性强化”的特点。随着他们在城市中交际圈子的不断扩大,与市民的交流不断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会不满足于原先那个相对封闭的狭小圈子,慢慢地从乡土关系中走出来,融入到城市的多元文化中。在传统村落文化、乡土文化与城市主流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不断闪现出新的文化萌芽。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这些萌芽便会慢慢生根发芽,成为构成多元城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使城市文化及乡土关系本身,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嬗变。“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正如“唐人街文化”之于旧金山、“黑人文化”之于纽约、“墨西哥文化”之于洛杉矶,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当一个对未来生活充满希冀的农民来到中国的现代化都市时,会发现人们的目光是充满欢迎而善意的,政府的服务与关怀是平等而周到的,而他也能在城市新多元文化中,找到他所熟悉的那部分。

[注释]

①材料来源:作者2004年3月对该地区的实地调查。

②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作者2004年对上海地区400例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下同。

[参考文献]

[1]马纯红.文化冲突视角下的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倾向解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3):36-38.

[2]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

—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文化解读[J].民族论坛,2003(4):16-17.

[3]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社会心

(上接第78页)

⑤当然,多样化生活的维系首先需要大家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多元文化的大厦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文化基线”上。“文化基线”的问题十分有趣,但需要另外撰文讨论。[参考文献]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张乐天,杨雪晶.文化断裂与老年人的孤独———对上海一个工人新村老人群体的文化解读[A].鲍宗豪.人文与社会[C].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陈丹.上海的“甘肃圈”[Z].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

学院《社区研究》课程论文,2007.

[4]许博.讲述刘师傅的故事[Z].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区研究》课程论文,2007.

[5]田秋生.交往和理解的障碍[Z].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文化人类学》课程论文,2007.

[6]瞿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徐枫)

Surpassculturalcleavage,constructmulti-culturesociety

—apreliminarythinkingonpeasantmigra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Abstract:Peasantmigrantstendtoliveinthesamesettlement(residentialspace)orclosetosuchsettlements.Theyhaveformed

theirownlifestyleanddevelopeda“peasantmigrantsculture”distinctfromurbanresidents.Duetovariousdiscriminationsinanurbansociety,peasantmigrantshavedifficultiesinbothcommunications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withurbanresidents.Urbanculturebecomesaculturewithcleavage.Therefore,thereisacallforequalenlightenmentandeducationinurbansociety,aneedtoabolishsuchdoctrineasculturalcentrism,tosurpassthisculturalcleavageandconstructamulti-culturesociety.Keywords:culturecleavage;discrimination;multi-culture

ZHANGLetian

理科学,2007(1-2):112-117.

[4]刘辉武.文化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农村经济,2007(1):122-125.

[5][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往论[M].王江龙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徐枫)

The“Xiangturelation”incitylife:ananalysisofpeasantmigrants’

lifemodefromtheangleof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Abstract:Thisessayfocusesontheintensificationof“xiangturelation”amongthepeasantmigrantsincityfromtheangleof

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Itpointsoutthemainrepresentationsoftheintensificationof“xiangtu”relationamongpeasantmigrants,anddiscussesitsreasonsfromtheaspectsoftraditionalcultureandrealisticbenefit.Theessayholdsthatthephenomenonistemporaryandappearsonlyunderspecialconditions.Withtheyearsoftheircitylifeincreasing,the“xiangturelation”amongpeasantmigrantswillgraduallydispelandbecomeanimportantcomponentofanewmultiplecityculture.Keyword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xiangturelation;cityculture

TAOJianjie

!!!!!!!!!!!!!!!!!!!!!!!!!!!!!!!!!!!!!!!!!!!!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8级8班 学号: 310804010822 姓名:王磊

羽绒服市场考察与心得 考察目标:近年来,我县羽绒服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做羽绒服个体户越来越多,他们都是以个人为中心,小打小闹,很难形成规模,据我所知,光山县总人口90万左右,充绒的人数占到30%以上,整个光山县的经济基本靠羽绒带动,基本大部分的第三产业都是围绕着服务这些外出充绒的个体户们,光山的羽绒行业就像沙特的石油,但是光山的羽绒未来的方向,未来的市场,未来的营销模式,未来的规模,什么样的定位,据我感觉,他们都很模糊,所以,为了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依据自身的优势,我深入市场进行考察和分析。 考察时间:2012年1月15日至 2012年2月5日 调研对象:身边的亲属,做羽绒生意的老板 调研方式:深入市场、交流、查看专业期刊,报纸、网上查资料考察地点: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我哥羽绒服专卖店和河南省光山县 目前,我光山县有大量的和我哥一样的散布在全国各地羽绒服个体户,他们主要经营:定做羽绒服、羊绒服、羽绒被、羽绒裤翻新品牌羽绒服、修补羽绒服等等。学校放假那天我就前往湖

南省平江县长寿街我哥那里,帮他卖羽绒服,此次实践让我收获很大,不仅提完善了我自己的一套营销理论体系,而且还悟到了很多理论之外的东西。下面陈述我考察的成果和获得的心得:一.河南省光山县羽绒服个体户经营体系分析 据我所知:从2月15号开始,我哥的店每天营业额每天都在递增,前三天我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解衣服的款式,衣服的大小和分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第一天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所有的一切都询问我哥和我姐,第二天就慢慢的熟练了,第三天就帮我哥把衣服进行分类和统计。在我的帮助下,我哥对自己的货量有了明确的把握,每种型号的衣服还有多少,每种款式还有多少,都非常的清楚。我去的时候我哥还有1200件衣服左右,我建议我哥根据货存来确定自己的销售价格,我哥听取我的意见之后,就把好一点的货全部拿出来,价格提高30%左右,其余的全部按降价处理,降价一定要在同行降价的前一天就开始降价。然后我就去网吧浏览一些资料和下载一些软件,在朋友的帮助下很快的完成了自己的语音广告。之后,就开始了我们的营销计划,结果正如我们所料,营业额一天比一天多。最后一天高达280件.在回家的时候1200件羽绒服基本卖完。

都市及其精神生活.

3.6都市及其精神生活* 个人面对汹涌而来的社会力量、历史传统、外部文化和生活技术如何保持其存在的自主性和个体性,构成现代生活最深刻的问题。初民为维持肉体生存而与自然所作的奋斗,其现代形式已有了最新的变化。十八世纪号召人将自己从国家、宗教、道德和经济等所有的历史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的天性——既是本然良善的又是人人具有的——应该自由地发展。十九世纪,除了更多的自由,还要求人及其工作的功能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使个人之间不再具有可比性,并使每个人都成为最大程度的必不可少的人。然而,它也造成每个人更直接地依赖于所有其他人的辅助。尼采看到了以最无情的个人奋斗为条件的个人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基于同样的理由认为应该抑制竞争。如其所是,所有这些立场都体现出一个基本动机:人要抗拒自己被社会-技术体制所拉平和耗尽的处境。要探究特定的现代生活及其产物的内在意义和文化实体的精神,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诸如都市的复杂结构如何在个体和超个体的生活内容之间建立某种平衡。这种探究要求回答个体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力量。这就是我现在的任务。 都市人个性的精神基础是由紧张的刺激不断强化造成的,这种强化来自于迅疾、不间断的变化着的各种内外刺激。人是一种懂得区分的生物。瞬间的印象次第而来,其间的差异会对人产生刺激作用。比起那些持续的印象,彼此只有微小差异的印象和因循守常地发生的与显得习以为常和有规则的印象来,纷乱而千变万化的意象、碎片似的浮光掠影,以及不期而至纷至沓来的印象会耗费人更多的注意力。所有这些都是都市产生出的心理状况。面对纵横交错的道路,以及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和丰富多彩的形态,在心理生活的感知基础方面,城市与小镇及乡村生活形成深刻的对比。都市对人这样一种区分的生物要求比在乡村生活具有更多的自觉意识。在乡村,生活的节奏和心理感知意象流都更徐缓,更习以为常,也更加平静。正是联系乡村生活,人们便容易理解都市人心理生活世故的特点。小镇中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深层的感受和情感关系,而这些感受植根于比较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以平稳的节奏循持续的惯例而发展。然而,理智则位于显著的、自觉的、和较高的心理层面。它也是我们内部最具适应性的一种能力。为了适应变化和现象的反差,理智不需要任何强烈冲击和内在的剧变;而只有借助这种剧烈的改变,更保守的心灵才能适应各种事件的都市节奏。所以,都市类型的人——他们当然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发展了一种保护机能,以抵御可能毁灭他的外界环境的刺激流和差异带来的危险。他们用脑袋而不是心灵来作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自觉意识握有了心理的特权。都市生活因而强调都市人的高度的意识和理智的优先地位。因应都市现象而转变来的保护机能是最麻木且远离深层人格的。所以,理智被看作是对主体生活的保持,以对抗都市生活汹涌的力量。理智也向各个方向伸展,并且与大量的分离的现象相勾连。 都市一直是货币经济的中心。在这里,经济交换的多样和集中赋予交换手段以重要性,这是匮乏的乡村经济所没有的。货币经济和理智的支配有内在联系。它们对人对物时都持一种就事论事(mater-of-fact)的态度;而且,出于这种态度,形式公正(formal justice)常常带有一种不可通融的冷酷。心智老练的人对所有真正的个性漠不关心,因为对由以引出各种关系和反应的个性是无法用逻辑操作完全对付的。同样,对现象的个体性也无法运用金钱原则。货币只处理一切事物中的共性:它问的是交换价值,它将一切的质和个性还原为一个问题:值多少钱?一切人们之间的亲密的情感关系都建立在他们的个性之上,而在理性关系中,人则被当作一个数字来计算,如同本身无关紧要的一个元素。只有可以客观度量的成果 *本文原名”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选自Kurt Wolff 编译的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New Y ork: Free Press, 1950), pp.409-424.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2017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2017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希望对你调研报告写作有帮助!。 篇一: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如何生存。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仍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 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 据走访句容市后白镇水北村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水北村地处丘陵地带,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

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 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 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所以目前已有不少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 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月平均收入约为12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约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约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其一,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其二,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异常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6.3天,平

超经典的现代都市小说推荐精)

好看的都市小说 1.《众里寻他千百度》。豪门恩怨,情节比较曲折。 2.《温暖的弦》除了有蛮久了,很经典,和何以差不多,女主角出国了,内容有点虐,有不少商业知识,不过是好结局,值得推荐。 3.《有个流氓爱过我》应该听过吧,其实我看的时候是因为听介绍说没有看过不哭的,所以看了,不过真的很感人。 4.《夏至未至》虽然完全扯不上边,不过大家都看过,推荐的原因是真的写的很有feel,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样,友谊。 5.《向莎翁致敬》很好看,中间分开了又在一起,看得我兴奋。 6.《大约是爱》李李翔的,很好玩啊,女主角是大学生,男主角是总裁,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7.《青眼影沉沉》看了有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有忘。姐弟恋,情节曲折。 8.《初情似情》和6,7,一样也是李李翔的,情节应该和何以差不多,女主角出国了,男主角那个深情啊~赞 9.《青涩之恋》男主角一遇到女主角就手足无措了。 10.《岂有此理》男主角是律师,冰山。女主角有点白。他们相遇是因为一场相亲。很搞笑。 11.《姐是个流氓》,和上面是同一个作者,文很搞笑,最后男主角向女主角求婚是在演唱会上,浪漫啊~ 12.《良辰讵可待》前面像何以,后面像佳期。不过没有何以经典。 13.《续杯咖啡》个人认为男主角对女主角是一见钟情,内容不错。

14.《你的天涯我的海角》里面提到了《何以》说,看什么《梦里》要看就看《何以》,呵呵。 15.《落落清欢》个人认为还行,不过里面也听到了何以,说何以是鼻祖级的文章。 16.《深爱》居然模仿起了古代的休妻,虽说结局是好的,但过程有点曲折。 17.《千山暮雪》不得不提,是个没有结局的结局,不过真的很好看,看了以后都有,无限的感叹。 18.《微微一笑很倾城》这个是顾漫的,红到不行,我有个同学看了不下20遍,一点也不腻。 19.《秋千梦》雪小禅的,三个女孩子的故事,不过下场好像都是没有找到心爱的。 20.《原来你还在这里》高中开始,一直到成年才在一起,转转兜兜,过程虐,结局好。 21.《指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上一个作者,虐,比《原来》还虐。 22.《何所冬暖》这个也很好看,看了这么久,情节现在还记得。 23.《原来爱上贼》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不长的小说,虽然结局不是美好的,最终没有在一起,不过真的很好看。 24.《人生若只初相见》梅子黄时雨的。第三人称写的,不错~ 24. 《君子一诺》女主角强的不是人,三个男的围着她转。不过不经看,我那个看了几十遍《微微》的同学,看了3遍就不行了。 25.《灯火阑珊》猴子面包树的,短,但是好看。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

现代都市职场的小说有哪些

现代都市职场的小说有哪些 职场如战场,职场上,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不妨从都 市职场小说中找找在现代职场中生存下去的攻略。 爱汇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现代都市职场的小说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都市职场的小说 1:《浮沉》 崔曼莉最激励人心的都市生存小说《浮沉》系列!根据 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由《蜗居》《失恋 33 天》导演滕华弢执导,张嘉译、白百何领衔主演, 各大卫视竞相热播!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鼎力推荐!微软中国大中华区 总裁宣布离开微软,转投 NBA,从一个管理上千人的中国最大的外企,到一个只有八十余人的 NBA 中国办事处,其落差不可谓不大。 回顾中国 IT 业二十年,沉沉浮浮、浮浮沉沉,中国外企与中国外企人才伴随着时代的脚 步,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正是在此背景下,本书作者有感而发,创作了《浮沉》,希望能给在职场与商场上遭遇困 惑的人们以启迪和激励。 《浮沉》讲述赛思中国的前台乔莉借助总裁秘书这块跳板成功转型为销售后,她一面承受 着没有销售经验的压力,一面备受办公室政治的困扰。 正苦恼间,一个价值 7 亿的大单与她不期而遇。 在这场没有流血却你死我活的搏杀中,她是一颗悲壮的棋子,又是一名无畏的勇士,她既 可能一战成名,也可能沦为阵前的炮灰……小说以外企职场为背景,通过讲述职场上各色人物 际遇的浮浮沉沉、潮起潮落,真实地展现了缤纷的职场风云和商战玄机。 点滴的细节,串成完整而实用的职场生存法则,阴谋与阳谋相反相成,勇气和智慧并力齐 发,构成最为惊心动魄的商界博弈大战。 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在职场浮沉多年的老手,都能从这部小说中收获奋起的动力和智 慧,找到情感的共鸣!现代都市职场的小说 2:《圈子圈套》 王强凝聚作者多年外企高管传奇 经历, 第一部揭示在华外企经营内幕的纪实文学, 第一部为白领阶层量身定做的职场必读指南! 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一群人!虽然没有硝烟,却比战场更血腥;虽然并未战死,却比死亡更痛苦! 《圈子圈套》系列作者王强,在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出人意料地到联想集团做了一 名最底层的销售员,然后先后在 SSA 中国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iebel Systems 和 SAS Institute 等多家知名外企工作。 短短七年间,从国内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飙升到外企在华机构的的最高层,先后担任两家 跨国软件巨头在中国区的总经理,堪称职场精英,有着令人称奇的丰富经历。 小说主人公洪钧,从一个底层的销售人员成为著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代理首席代表,在即 将被扶正,事业情感都志得意满的时候,掉入俞威设计的圈套,跌入职场与情场的双重深渊。 两个昔日好友因为同在一个圈子,而成为夙敌……本书以两个大型项目的销售商战为主 线,环环相扣,机变迭出,计谋重重,故事精彩,情节扑朔迷离。 更因基于真实案例,令人信服!完全称得上是一部通俗版的现代职场《圣经》,一本写给

论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

论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总结,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於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一、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如果中华民族在文化问题上变得自觉了,对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并且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好,可以预见中华民族在未来的民办经济地位一定是举足轻重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 二、文化渗透于经济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中的人到对经济活动的处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产品的交换以及使用,无不渗透着文化,因为经济的全过程都是人的活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主动地采取一种运动,用它来改变人和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归根结底也是在劳动当中产生的。而中央在决策过程和操作方法上也渗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在思维方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年)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年)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xx年7月20日—30日 xx年8月5日—8月20日 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重庆市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建筑工地农民工居住现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

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乐生坪村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在网上调查的12个行业中,采矿业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最高,为1400元,其次是建筑业,平均收入1200元,但是危险系数极高。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 鲍宗豪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导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把文化看作社会全部生活方式的总和;或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研究,综向考察世代交替中生活经历的社会烙印;或把生活方式当作阶级辨别指标来研究;或把生活方式当作消费方式来研究。各种研究视角、研究路径与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值得重视的是:如何全面科学合理地解读我国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本文试将当代都市生活方式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中作些探讨。 一、社会现代化与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提出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社会现代化视角,其理论的现实基础是: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可以追溯到15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发现。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今天,即500年以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作用范围之广,影响强度之深都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21世纪的全球化日益凸显了全球社会现代化的取向,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内涵、路径与方式也有所交叉、重复。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一致、重合,促进了全球社会转型、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进程,又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变化。 全球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代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了由现代性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以获取物质财富为主要动机的“生产本位论”正为“生命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所取代。在“后现代化时代”,全球都市公民都更关注、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如何解决个体和集体的生存与生活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如何不断提高都市公民生活的幸福感?已成为全球都市公民的普遍追求与期待。 但是当今全球社会的现实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与不公正矛盾相当突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亿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70多个国家,讲着5000种语言(UNESCO 2004);其中大约 520万人仍然(或曾经)以狩猎和采集为生(Schweitzer 2000),约占世界人口的0.08%;2001年,世界上大约 16%的人(9.6亿)生活在高收入国家,84%的人(52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45%的人(约27亿)每天生活费不到 2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8%的人(约11亿)每天生活费不足1国际美元(WB 2005);而且不平衡、不平等、不公正的矛盾仍在扩大。① 在我国,根据美林集团的《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人为23.6万,尽管在我国16岁以上“经济活动人口”中仅占0.03%,但是,其影响能力巨大。这些富人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9,690亿美元,而我国2003年度的GDP总量也仅有14万亿美元。在我国的财富分层中,居于另一个极端的是贫困人口。2003年贫困人口总数为 2,900万人,比 2002年甚至还增加了80万人。而且,这里测算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37元以下,每天不足2元人民币这在我国也是很低的标准。 上述分析表明,以全球社会现代为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新变化,不仅使我们能更科学合理地解读当代我国在融入全球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都市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也能使我们认识,提高我国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对于和谐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参见《中国现代化报告——社会现代化研究》(2006)第1页。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2.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2.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2.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2.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1年)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1年)简易版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1 年)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 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 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 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 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 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 状态不容乐观。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 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 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xx年7月20日—30日 xx年8

月5日—8月20日 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重庆市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建筑工地农民工居住现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2021年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 保障其合法权益, 使他们能在城市和城市 居民一样安居乐业, 更好地为岳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政协委员十_大, 进入西湖街道范围就业谋生的农民工人数也越来越多, 已逐步形成了一个 数量庞大的群体。经调查统计,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 在西湖街道范围务工的农民工已达2.5万余人, 比去年同期增长8%。进入城市后,由于受文化和技能的制约,农民工大多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不高的重复劳动,职业工种比较单一。通过问卷调查得知, 被调查的农民工中, 从事技术工种的占8%;服务员工种的占13%;生产工人占6%;建筑工人占22%;一般人员占11%;专业技术人员占7%;管理人员占8%;家政服务人员占7%;商务人员占4%;其他职业占14%。其中, 建筑工人所占比例最高。 2.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财产积累比较缓慢。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 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 但是少数企业 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经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月平均收入约为1000元, 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左右, 仅有四成超过1500元, 农民工收入又普遍比城市居民低。支出方面, 农民工大都省吃俭用, 除日常的住宿费用、衣食费用、出行费用外, 其余都寄回农村用于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或存储起来以备急需。经调查得知, 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每月支出收入的四成用于日常开支, 一半左右的农民工将收入的一半寄回家。由于收入低, 负担重, 农民工很难

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伦理

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伦理、欲望与人性 【摘要】现代都市生活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灵与肉的交织,更体现现代都市人于伦理道德边缘的挣扎,体现着人性的解放与张扬。张爱玲的《半生缘》在伦理、欲望和人性彼此的交织、对立中构成了一幅别具风情的都市风景线。 【关键词】现代都市;伦理;欲望;人性;张爱玲 现代都市生活纷繁复杂,都市题材的文学写作又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为主要写作背景。在当时的上海滩生活中,不仅存在着浮华中灵与肉的交织,人们追求精神的解放,亦不排斥肉体的欲望;更体现着现代都市人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痛苦挣扎,渴望遵循道德,却因之而背叛道德,彰显着人性的扭曲、解放与张扬,于矛盾中孕育着躁动与抗争。张爱玲的代表作品之一《半生缘》,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为背景,以顾曼桢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夹杂着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一场唯美凄婉的爱情故事。 与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30年代“海派”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同,张爱玲是四十年代成名的海派作家,与同一时期的作家如潘柳黛、苏青等一批都市女性,“以自我的生活实录,以女性唠叨式的文学叙述,与国统区作家共同组成40年代都市文学的特殊风景:对都市凡俗人生的悲剧写实。”而张爱玲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又有所不同,李俊国先生认为:“相比而言,张爱玲是个‘异数’。她不仅描写了‘孤岛’上海男女的生存‘状况’,更着意于‘苍凉’背景下的‘上海智慧’与人性的扭曲与变异。”张爱玲的作品充溢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剧意识,“悲凉”或者“苍凉”成为其小说的情感基调。 《半生缘》由原作《十八春》改编而成,小说以回忆性的方式作为开始。最开始便是沈世钧的回忆。前面提到张爱玲的作品主要是写都市的凡俗人生,因此作品中无论是家境还算富裕的沈世钧,处于普通阶层的许叔惠,还是生活相对较拮据的顾曼桢,都不过是生活在都市的平凡人。虽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却又都各有特色。 沈世钧为人淳朴、善良,却又疏于表达,不善交际,和工厂里的许多同事都无法搞好关系,人缘并不好,只是和许、顾二人合得来。他具有当时青年的进步和叛逆心理,敢于摆脱封建家庭的桎梏,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却又身怀旧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他自始至终还是以家庭为主,无法真正的摆脱。可以说沈世钧这一人物形象具有那个时期都市生活中男性的典型的特征,身负时代的烙印。顾曼桢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新时期的新女性形象,她努力挑起家庭的重担,在纸醉金迷的上海滩,虽追求物质上的进步,却能够洁身自好,具有纯洁、进步的精神。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人生活幸福,然而她终究无法摆脱社会和家庭带给她的灾难和残酷命运:被姐姐设计陷害失去了贞洁,母亲和家庭又在最关键的时候抛弃了她;努力抗争,却因为孩子而最终妥协嫁给了祝鸿才,使之前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虽然最后离婚恢复了自由,却深感虚度了自己的一生;多年后遇到心爱的人,才发现一切都已不复从前,回不去了。顾曼桢在痛苦的挣扎中不断地抗争—妥协—抗争,她的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然而社会的现实又将一切打回了原形。三个人中许叔惠最善交际,也最有自信,然而因为家境平凡,最终无法正视自己的感情,在自信的背后却是无法掩饰的自卑心理。他的身上显现的是普通阶层对命运的抗争性和软弱性的矛盾结合体。可以看出,作品的主要人物虽都具有很强的抗争意识,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而以一幕幕的悲剧作为收场。 这与张爱玲自身的经历和创作意图有关。她的创作风格与她成长时期的“情感缺失性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童年时父母的亡故、离异等痛苦的遭遇对作家的性格、气质的影响,为作家艺术创作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指向性。张爱玲情感的缺失无疑来自于父爱、母爱的缺失,爱情的悲剧,国家的失落。而这些在本部作品中有着相当性的体现,沈世钧、顾曼桢都缺少父爱的滋养,爱情悲剧在小说中更是比比皆是,由故事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家国命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得关系 社会历史,就就是指人类活动进程中所发生得历史事件,人类生活得社会所进行得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 人类社会历史得进步就是全面得,包括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等。那么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历史得进步呢?因素有很多,如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人民群众,英雄人物。但其中最重要得就是社会生产力得发展,生产力得发展决定了历史得发展。生产力代表一个国家得生产能力,也就就是一个国家能创造得财富。所以说生产力得发展可以代表经济得发展。因此经济得发展会推动社会历史得进步。 一、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得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得生产活动就是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她一切活动。 一切历史上得斗争,无论就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她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得,实际上都就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得表现;而这一些阶级得产生、存在,及她们之间得冲突,都就是由她们得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得。社会得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得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得,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得桎梏。生产关系得进步与生产力就是不可能同步得,所以束缚关系得产生就是必然得,随着经济基础得不断变更,全部庞大得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所以我们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得变革产生得,即社会历史得发展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得发展,就是经济得发展。 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存在着重要得相关性。 谈到经济学研究得交叉领域,人们可能会想到政治、哲学与数学等,从经济学得起源来瞧,这种流行观念就是有道理得。但就是,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同样存在重要得相关性。 回顾西方经济学说得发展史,可以发现凡就是对经济学做出重大贡献得学者,都就是在对前人得思想或经济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得基础上实现其理论创新得。例如萨缪尔森曾这样评价亚当·斯密得《国富论》:“这就是一部具有吸引力得编年史,充满了睿智得见解与生动得历史事实。人们能够读懂,并且确实被广泛阅读。每一个受过教育得人都知道它,而且,不考虑它得影响,就无法理解议会得立法与公众得意见。”西方伟大得经济理论学家在提出其理论时都严重依赖社会历史知识。在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卡尔·马克思、索尔斯坦·凡勃伦、克拉克与威斯利·米切尔等理论家得著作中,对历史得这种依赖显而易见,同时在那些精通数学得经济学家得著作中,包括奥古斯汀·古诺、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欧文·费雪等人,亦就是如此。 历来经济学所研究得就是一种现实得社会活动,它得运行与绩效就是检验经济理论就是否正确得唯一标准,而能够被拿来用作检验实例得,只有已经发生得经济活动,即历史。一种经济学理论如果获得了历史得证明,那么它得说服力大大增加就将就是毫无疑义得。也正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新经济史”得研究者——其代表人物就是罗伯特·福格尔与道格拉斯·诺思——通过她们得杰出工作,“证明了经济分析中加入历史因素得需要”。当人们运用现代经济学得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审视时,历史不仅不再遥远,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它得认知价值。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又存在着重要得相关性,所以,经济得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历史得进步。 有意识地思考与研究自身得历史,就是人类得特点。人离开狭义得动物越远,就越就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得历史。而人类通过对社会历史得关注,长期创造形成了一种产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