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吊脚楼

吊脚楼

吊脚楼
吊脚楼

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房屋结构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得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吊脚形式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单吊式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2.双吊式

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3.四合水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4.二屋吊式

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5.平地起吊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

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民族特色

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苗族吊脚楼在凤凰古城东南的回龙阁一带,前临古官道,后悬沱江上。吊脚楼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占建筑群之一,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上层宽大,工艺复杂,做工精细。下层随地而建,很不规则。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形成原因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结构

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吊脚楼一般以三间四立帖或三间两偏厦为基础,一般分为三层,底层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栏圈,以及用来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中层住人,正中间为堂屋,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一般情况下,左右侧房作为卧室和客房。三楼多用半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厨房

安置在偏厦里。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堆,堆积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平坝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县的连江一带,大都是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

特点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这种木楼,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不许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结构

室内布局,二层楼有火塘,是做饭和待客的场所。他们还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饮食用矮脚几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难找到高脚桌椅。做饭时柴火要由西方放进。因为传说西方是侗族发源的地方,火种是祖先从西方带来的。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干。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荫。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时,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使人有如进入画廊之中。

瑶族吊脚楼

在南岭深处,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蓝天碧水之间,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别致的木楼依山势而居,在陡峭的山地营造出一块平坦的人类生息空间。这就是瑶族民居吊脚楼。

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瑶族人多居住在山区,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他们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

瑶家吊脚楼“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山人最好的居所。

这些吊脚楼,以分散的、朦胧的、隐蔽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像一曲淡雅美妙的音乐,像憨厚纯朴的瑶家汉子,像恬静害羞的瑶家女儿,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内涵之美感染着人们。

记得19世纪的美学家、艺术家们都曾不约而同地把建筑叫做“凝固的音乐”。如果把我国源远流长的各种人文景观视为丰富磅礴的交响乐,那么我想,这瑶家吊脚楼便是植根于南岭山脉中,横亘千古、隐蓄已久的千古绝唱。它深沉凝重地吟唱牧歌、月光曲、摇篮曲,淡淡的旋律背后,蕴蓄着力度极强的动听故事,所以它千年流唱,屹立不衰。

难怪,古今那么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跋山涉水、乐此不疲地纷纷来探访吊脚楼,并为之留下了无数诗画、美文和音乐。生于斯长于斯的瑶族画家王孟义,一生与吊脚楼结下了不解情缘。他笔下的吊脚楼静若处子,美似仙境。读之似有生命在其中汩汩流动。他的成名作《边寨》、《霜晨》,吊脚楼在他的画纸上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我想,画家兴许也是这吊脚楼的知音之一,吊脚楼本身的文化艺术魅力在画家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创作激清与潜能,于是他下笔传神。

当然,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新一代瑶民们有了新的追求,他们向往城市,走出了大山,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城镇居民行列中来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吊脚楼,因此受到冷落。走进瑶山我常常有感于这样的景象,在一座座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的现代砖瓦小楼之间,总有那么几幢破陋的吊脚楼,在斜风秋雨中默默守望,隐有几分难以支撑的局促和飘摇。于是我的心中就不禁一阵酸苦;须知那一栋木屋就是一道历史镌痕,一个往昔的故事啊!你可以想象,当年它定然是一个温暖的家,家庭成员们相依为命,一代一代,春播秋收,艰苦度日,有多少辉煌或黯淡,平凡或奇特的生命的第一个足迹就烙印在这里了呀。屋内主人即使年老了,也常常回忆起那段艰难而温馨的生活,浑浊的眼神常常盯着那正在啼哭的生命,皱纹里便渐渐泛出了笑意,那是自己的希望啊。他们是被生活的风风雨雨剥蚀得如历经沧桑的吊脚楼一样苍老了,然而,谁能否定他们那被岁月剥蚀得发黄的创业史呢?谁又能忘记那盛满泪水和欢乐的摇篮曲呢?那儿是瑶族人民的血脉与灵魂。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祖先们遗留下了许多传大的建筑艺术作品,据有关专家指出,像瑶家吊脚楼这样的优秀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在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适应性最强、风格非常鲜明的一个建筑体系,人们应当对它有所认识。诚然,吊脚楼的美学价值应是一种历史的纵深和渊厚,应是古今的接续和延伸,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今天瑶族建筑的审美思路发展,它留给后人的是人类文明演变的足迹,是永恒的民族精神气质。

壮族吊脚楼

平流古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距隆林县城约100公里,坐落在海拔1819米

的金钟山东南山麓,与我国唯一的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为邻,往西5公里即是国家重

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库区。古寨105户445人,是隆林目前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壮族吊脚

楼群, 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平流古寨坐北朝南,村后的“来龙山”蜿蜒起伏,从远方奔腾而来。寨子左边的“青龙山”,

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寨子右边的“白虎山”,层层梯田稻谷正黄。寨子前面的山脚下,平

流河静静流淌,河两岸株株绿树,野花点点。村落选址,完全符合风水观念中“山环水抱,

藏风聚气”的基本原则。

平流古寨地势前低后高,一条卵石铺砌的台阶小路,自下而上穿越寨子。小路两旁,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呈“丰”字型向上层层排列。漫步寨中,一座座精美的吊脚楼,褐色的传统瓦片,泛黄泛黑的柱头、梁枋、面板和栏杆,给人一种自然、古朴、宁静之美。

平流的吊脚楼,柱头全是青一色的松木——松木油分重,具有防潮防蛀功能,剥去表层软木,木芯更加坚固耐久,上百年不蛀不腐。整幢木楼,以中柱为最大,一般要十至十二人才能抬得动。与别处不同,这里的木楼,中柱和二柱是方的。为什么用方的?村民们说:“圆木太大太重,只需木料的…芯?就行,强度不减而施工方便。”

平流的吊脚楼,在柱子的2米处和4米处分别凿洞安枋,铺上木板或竹片,形成“三层楼”的格局。各层的功用:一楼为“畜牧局”,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火、杂物;二楼为“人事局”,是人住的地方,安排客厅、宿舍、火房,正门有护栏、廊道和平台;三楼为“粮食局”,是存放粮食的粮仓及储物间。

平流的吊脚楼,工艺最大的亮点是采用榫卯结构,柱子与梁枋等结合部,全用榫卯嵌合,不用一颗铁钉。据说平流的男人,10岁就开始学木工,个个是能工巧匠,木楼的封檐、骑挑木瓜以及门窗,那古朴简洁、韵致十足的绣球、祥云、波浪、花鸟、灯笼等图案,全是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一把斧头、一把凿子雕刻出来的。

考古成果表明,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就出现干栏式建筑了。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其梁架用榫卯衔接、地板用企口板密接,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中国南方壮族先民居所为什么选择干栏式建筑呢?专家说,干栏式建筑是壮族先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南方地区气温高,雨水多,湿气大,林中蛇、兽出没,干栏式建筑的主要优点:一是抬高房屋地板,利用下部空间,满足防潮防洪、防虫防兽的需要,也解决了气温较高而需降温、通风的问题。二是屋顶盖瓦或茅草,“人”字形结构便于排水,遮挡日晒并保护木制外立面不受雨水侵蚀;两头的小屋檐,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也使木楼外观显得更加古朴、美观。

顺着横七竖八的村道,参观一幢幢百年木楼。许多木楼一层的圈舍里,老牛在安祥反刍,牛犊在静静吃奶,一旁有觅食的鸡群;猫儿眯着眼睛,躺在墙头上晒太阳,门前的看门狗,陌生人来了也不惊不诧,有的还轻轻摇着尾巴。阳光穿过窗棂,照进二层的房间,织布机在“吱吱嘎嘎”欢叫,机上挂着未完工的精美花布。

寨中的老人说,平流的女人8岁就开始学习织布缝衣,人人会挑花刺绣。村里至今还保留纺纱织布的传统,村民身上穿的传统服装、床上的床单被套都是自己制作。记者看到,村民的民族服饰以蓝靛染制,颜色与那坡的黑衣壮相似,但衣领及袖口处绣有青色或蓝色花纹,领口饰有两个分别由十余个小银球串成的大银球,工艺十分精湛。

正与老人们聊着,不知从哪一座木楼里,飘来一声“呦啊呦”的歌声,婉转悠扬,缥缥缈缈,给人一种“此曲只需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震撼。老人们说,平流山歌因以“颠罗颠罗那”起唱,所以也称为“颠罗颠罗那”,是南盘江两岸的壮族、布依族所特有,内容主要反映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爱情,201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三月三”,满坡满野的桐花开了,青年男女斗歌的时候到了。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一排排地聚在吊角楼的长廊上,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满寨子都

是优美动听的歌声。“哎呀!友阿友!……”这边,姑娘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才响起,“颠

罗颠罗那,友猜阿伙计……”那边,小伙子就报以高亢粗犷的歌喉。

文化意义

当承载在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毫不留情抹去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建筑物,来判断出它所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然而,吊脚楼,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至今仍在被包括苗族在内的广大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所广泛使用。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大承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捷径。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泛舟静静流淌的江水中,欣赏两岸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吊脚楼网的寓意就是来自这里的。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不会让思考留下的伤口吞噬了快乐。

侗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

重庆吊脚楼建筑设计依据分析

建筑设计依据的分析 ——之重庆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吊脚楼是一种古风建筑,反映的是最真实,最百姓话的风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1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2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3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4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5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根本不需 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重庆的建筑往往沿着山坡依 次建造,巧妙地利用坡地及高差,争取建筑空间, 形成了重庆一种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形 式——吊脚楼。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 量丰富,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四季分明,雨量充 沛,气候湿润;云雾多,日照少,风力小。气候特 征可归纳为“高温、高湿、多雨、风缓”。为了适 应这个气候,建筑底层架空体现了吊脚楼对气候特 征的适应性,采取底层架空形式能很好地解决潮热 气候下对房屋的隔湿和通风的要求,在经济可行的 条件下做到了居住的舒适性。为了适应复杂的自然 地形,吊脚楼在造型上不拘一格,形成了大小相间、 层次丰富的建筑群和高低相问、错落有致的城市风 貌。这是重庆人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 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应重庆的自然环境、气候和风 土人情。吊脚楼不但在功能上满足生活的要求,在 结构上满足牢固的要求,而且巧妙地将建筑纳入了环境设计中。由于自然条件苛刻,吊脚楼的建设布局淡薄了正统建筑概念,往往依山临水而建,不追求轴线、中心和对称,而是随坡就坎,随弯就曲。从整体上看,山崖成为建筑空间的界面,建筑成为岩体的支撑,吊脚楼的建筑哲学不强调规制的约束,而是强调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强调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的自然平衡,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空间,并由此自然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 在新的条件下应用传统制式的思想是值得学习的。虽然现代科技已经极大地克服了地形和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而且传统的吊脚楼也有不易防火的弊病,但是传统吊脚楼中所蕴含的高效利用空间和尽量节省成本的建筑思想,与我国现在提倡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节能建筑

吊脚楼(民风民俗)

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布依、苗族、侗族、壮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湘西吊脚楼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建吊脚木楼讲究亮脚 ( 即柱子要直要长 ) ,屋顶上讲究飞檐走角。吊脚楼往往为三层,楼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楼堆放粮食、农具等,上楼为姑娘楼,是土家姑娘绣花、剪纸、绩麻、做鞋、读书写字的地方。中楼、上楼外有绕楼的木栏走廊,用来观来晾晒衣物等,在收获季节,常将玉米棒子穿成长串、或将从地里扯来的黄豆、花生等捆绑扎把吊在走廊上凉晒。为了防止盗贼,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现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带的土家吊脚楼。

重庆吊脚楼-简介

来历:自古以来,重庆就是巴人的聚居之地,在世代与自然的斗争中,巴人背倚山川,逐水而居,从陡坡峭壁上攀崖筑屋。据东汉时期的《华阳国志》载:重庆“地所势刚险”,“皆重屋景居”,说明吊脚楼古已有之,历史悠久。 种类:1、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2、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3、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4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5、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 形态、内置: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特点:空为阴,实为阳,虚则柔,实则刚 关键词:开始-发展-繁荣-(前)现代有意识保留(后)-现在运用:平阶 重庆怪,怪得拽,三十层的高楼比平房还要矮,啷个的耶,一个在山脚脚,一个在山颠颠 重庆十八怪 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逗人爱;坐车没得走路快,空调蒲扇同时卖; 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龟儿老子随口带,不吃小面不自在; 光着膀子逛大街,街边打望好愉快;办报如同种白菜,崽儿打赌显豪迈; 矮小伙高姑娘爱,摊开麻将把客待;公交车上摆擂台,宝气处处都存在; 人名没得地名怪,丧事当作喜事办。

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与文化保护

基金项目:2008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08j w sk111)的中期成果。收稿日期:2008-11-24 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与文化保护 王希辉 摘 要:吊脚楼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文化生境主要体现在以山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外来文化影响等三个方面。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吊脚楼文化面临建筑工艺失传、传承者后继无人、政府保护缺位等尴尬局面。同时,现存吊脚楼建筑群也处于濒危边缘。因此,笔者认为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保护意识,从立法、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多角度来加大对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生境;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T U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 (2008)06-0041-04 土家族是聚居于湘、鄂、川、黔、渝边区的一个山地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土家族已达8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165%。千百年来,土家族先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吊脚楼文化。据学者研究,土家族吊脚楼主要有“一”字型、“L ”型、“撮箕口”型、“现代”型和“复合”型等六种类型。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吊脚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土家族的生态观、家庭伦理观、宇宙观和民间信仰,而且还在土家人的家庭教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任何民族文化也都在特定的生境中产生与发展。所谓文化生境,就是由特定文化加工,并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外部空间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包括自然和社会两大 系统。 [1](P161) 因此,当文化生境发生变化时, 文化系统也会发生巨大改变。正如段超所认为的那样:“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存活的基本条件,一旦发生变化,该文化就会发生变异甚至消解,民族文化资源就会发生变异和消失”。[2] 因此,本文拟以吊角楼为例,来探讨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土家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问题。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 吊角楼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先民长期生态适应而形成的居住样式。在社会变迁的历史长河中,吊角楼基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产生,也伴随着土家族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土家族吊角楼文化。笔者以为,土家族吊角楼的文化生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4?

吊脚楼改造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2003-7-22 8:53:43 收藏此页 | 复制链接 | 大 中 小 “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1891年重庆开埠和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国民政府陪都,使重庆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川江航运成为进出川物资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以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这些城市中下阶层居民为求栖身之地,不断地在靠近码头的沿江两岸搭棚造屋。为了适应陡坡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沿江的民居多采用既保持坡地地貌又可扩充用地空间的吊脚楼形式,并逐渐形成了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吊脚楼建筑群,成为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一景。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吊脚楼民居作为贫困和落后的象征,在主城区许多地段已被新建的高层建筑所代替。日前,重庆市政府为了保留历史遗留下来的巴渝文化景观,体现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特将沙坪坝区磁器口、红岩村沿江一线的旧有吊脚楼建筑实施保护和改造。但由于吊脚楼建筑往往存在着修建材料简陋、居住及卫生条件差、易发生火灾等缺点,给保护和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对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1、扩展保护范围,重视相关环境 目前重庆市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往往迫于经济压力,采用划地为牢的方式,只求保护建筑本身,对建筑周围环境的保护则不够重视。有些被保护的建筑,由于没有留出足够的保护距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包围在众多的高层建筑群中,使之失去了环境的依托,降低了被保护的价值。 重庆的吊脚楼民居形式是由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城市发展历程所造成的。从总体来看,重庆吊脚楼民居群的形成与历史上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磁器口的兴盛就得益于水运的繁荣。因此,保护吊脚楼民居除要保护建筑本身外,还应将促成吊脚楼民居形成的诸多历史和环境因素,如街道、码头、古迹、绿化、景观视线走廊和与之相关的社区活动等一并加以保护。从细节来看,复杂陡峭的地形、有限的建造用地是形成各种特殊吊脚楼民居类型的主要原因,而且许多吊脚楼建筑往往是通过室外的梯坎踏步来联系上下几层的交通,甚至将厨房等辅助空间移至室外,体现出结合地形灵活多变的处理手法。如果失去了建造环境的依托,吊脚楼民居借助地势创造多层空间的特点就无法体现出来。同时,由于现代建筑

重庆建筑文化

重庆建筑文化 重庆作为一座山城 ,山水相依的地形特征造就了建筑的与众不同。也由于近一百多年来外国人所构筑的山地西洋建筑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成功之作。使得重庆建筑在乡土风味中透出淡淡的异国情调 ,形成了沧桑而独特的山地人文景观。 建筑风格质朴、野性、粗犷,低矮、平缓、松散。 总体来说,重庆的建筑是以建筑为形,以文化为魂,“形散神不散”。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重庆的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

吊脚楼的生态理念研究

湘西吊脚楼也可以叫"吊楼", 为湘西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族传统的民居,湘西古代吊脚楼的建筑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研究范畴。一般所谓干阑式的建筑,即是,"体量较大, 下屋架空", 吊脚楼应该属于干阑式的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阑建筑有明显的出入,干阑应该全部都属于下屋悬空,所以一般称湘西的吊脚楼为半干栏式的建筑。研究湘西的吊脚楼无论是在与形态布局、与自然结合,还是在与乡土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应该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它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它在客观上能直接地反映和突出我国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特征,它也是合理地利用湘西民居地形的自然条件和其生存空间的一个必然结果。由于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形成在本质上凝聚了当地湘西少数民族的历代文化积累和继承下来的经济生活和习俗,具有一定的建筑美学欣赏价值和民族文化的意识表现形态,因此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内容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特色以及其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对其建筑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内涵进行准确、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认知,进而对实现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再生"的途径和其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也是传承湘西地域民族建筑文化,寻求湘西吊脚楼及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向。 2.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2.1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发展的历史渊源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多为湘西苗族土家族传统民居,湘西山势起伏,河流遍布,地形和地势多呈现出“三维”的特性, 大多数土家族民居在湘西中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建筑地基极不容易,加上湘西天气少晴多阴雨,潮湿多雾,底层多湿气, 不宜起居。因而湘西的少数民族为了充分适应其地形地势以及其天气状况,依据山脉的走势和对河流的流向不强求坐南朝北,建筑出了一种简单方便通风的木楼"吊脚楼"。 2.2 湘西少数民族吊脚楼建筑衍变的进程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吊脚楼的建筑由"巢居"的形式衍变而来,用竹、木搭建,建筑下部架空,被人们称为半干阑式的建筑,吊脚楼的整体形成自然性受到了湘西地域环境、自然资源、生产方式、文化传统民俗等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气候多夏季阴雨,山地众多,地貌自然条件恶劣,这决定了湘西吊脚楼的形成是一种适合早期的人们生活和居住的新型建筑形式,这也是影响湘西吊脚楼整体形成的自然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随着湘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和生活的提高,干阑式吊脚楼建筑在其营造的构建、建筑的用材、功能的划分上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这些都是影响吊脚楼建筑衍变和发展的社会性重要因素;此外,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在影响吊脚楼建筑衍变的过程中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这也是影响吊脚楼建筑衍变和发展的重要民族性的因素。从"巢居"向干阑式吊脚楼的转变反映体现出中华民族社会文明的持续稳步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进入了日常使用功能划分的阶段。 2.3 湘西偏远地区吊脚楼的保护以及发展限制因素

吊脚楼的分析

吊脚楼结构形成与气候关系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最重要的是生态表现贵州多陡坡、峭壁、悬崖、坡地,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作品。贵州吊脚楼建筑平面

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型错落多变,建筑对内对外较为开敞,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避免了地面潮气侵入室内。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这种建筑样式适合各种坡度变化,缓坡地段,平面前移,楼面部分增大,地面部分减小,可以扩展楼底层空间,陡坡地段建筑结构相反,吊脚楼的楼地面比例亦随之调整,非常适合于不规则、起伏变化的山地地形。这种造型的房屋在占地、采光、通风、日照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历经沿袭,千年不衰。 吊脚楼内部结构功能一般为三段式划分:顶层作为储藏粮食用,因为通风,在温室潮热的气候条件下使粮食不易霉变,而且也使建筑的脊下木质构不会因潮湿而污损。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既通风良好,又保证二层空间的干燥。二层为家人生活起居层,在功能上很重要,它是全家活动和休息纳凉之用,作为款待亲朋乡友、谈天说地、观山望景之所。这种“三段式”功能分布,使吊脚楼在虚实对比上,相得益彰:一、三层较虚,二层较实。二层作为主要生活起居层,人的主要活动全部集中于此,与一、三层比较起来,较为封闭,产生了厚重感和沉实感。一、二、

重庆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重庆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环境气候和民族文化对民居的影响 摘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重庆市有54个少数民族,缺乌兹别克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土家族,有1398707人,其次是苗族,有482714人。人口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土家族和苗族的民居在重庆地区各方面呈现出很高的相似性,本文分别介绍了两个民族房屋在选址、选材、建造方式、建筑特点等方面,并加以比较和总结分析原因。 关键词:重庆土家族苗族吊脚楼 正文: 一、苗族民居 一、苗族民居选址 苗族居民在选址上特别强调风水。虽然风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也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属于迷信。风水术本质上应该是古人为了趋吉避凶、寻找理想居住地而发展出的一套有关建筑选址、布局和修建的认知模式。虽然人们将风水与吉利凶害联系在一起,表面上看属于一种认知模式的建构,但实际上风水背后却有着很深的生态学基础,它是中国古人在建筑领域的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一种表达。 苗族人在修建吊脚楼时首先也是要先请风水先生来看看,风水先生一般由亲朋好友推荐,但此人必须和主人家要非常陌生,不能知道主人家的底细,待推荐之后,主人家会想方设法试探风水先生的“法力”,他们将风水先生请到家中,但丝毫不提选址建房之事,而是拐弯抹角地问一些主人家看来他不可能预知的事情,如祖坟的地理位置及其风水或已逝祖先的相关问题等,如果风水先生说得不够准确,那么主人家就只能另请高明,如果风水先生能有板有眼地说出其中的一些“道理”来,那么主人才确定其为人选,放心把自己真实的意图说出来。吊脚楼选址的风水评定与土楼相似,即必须有稳定水源的环绕,这样既保证用水需要,也可以获得鱼虾等水产食物,同时有时候还能充当运输的方式。而苗族人与客家人在历史上有着相同的命运,也历经了无数战斗和艰险的长途迁徙,因此他们选择楼址也有类似方法,依托大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卫作用,既方便逃生又可以站在奇峰险峻上瞭望敌情。房屋前方需要有坝子以利于农耕、晾晒作物以及放养家禽。在朝向问题上,则主要根据的是房屋所处村寨的朝向来决定,但本质上还是考虑太阳的运行轨迹,以便于采光和保暖。所以背山靠水,

吊脚楼的文化启示

关于中国“大一统”意识与“吊脚楼”危机的思考姓名:代伟班级:日语103班学号:1005020058 一,前言 在题为《探索贵州吊脚楼的文化》的讲座中,李国栋老师给我们系统讲述了吊脚楼的历史以及现在贵州各民族的吊脚楼的形态,然后从“吊脚楼暗示着原始稻作环境”“吊脚楼是汉字‘家’‘牢’的原型”“吊脚楼是汉字‘南’的原型”“吊脚楼传承着太阳神崇拜”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吊脚楼的文化含义,最后讲述了吊脚楼正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下的传承危机。 在讲座的最后,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贵州以及中国对于文化保护的两种方法,即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我认为两种保护都具有各自特殊性,旅游开发通常靠“新建,仿建,广建”来对吊脚楼实施保护,笔者认为,这种保护形式有它的局限性,在整个贵州,靠着旅游开发保存文化的地方毕竟很有限,到目前为止只有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做得比较成功,目前也有许多地方正在仿效西江千户苗寨的做法,对少数民族民居进行大规模的“三建”政策,这对于文化本身,恐怕并非益事。靠文物保护形式保护文化弱点更加明显,文物保护形式没有直接经济收入,无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不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吊脚楼作为贵州文化的标志之一,若没有更好的保护,比较消逝在历史潮流之中。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下吊脚楼危机来看中国“大一统”意识形态下的特色文化缺失。 二,正文 1,中国的“大一统”意意识 大一统观念从夏代开始产生,经商周两代的发展积淀而成。这一观念的核心在于突出王权的至高无上。即人们所熟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周时期,宗法分封制日益完善,中央王朝对诸侯的控制力加强,王权政治下的大一统政体达到了极盛期。自西周以后,大一统观念便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成为一种理性的自觉。先秦诸子百家,虽然纵横论辩,各是其说,但是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使天下“定于一”的思想方向上,存在共识。孔子所憧憬的是“天下有道”的大一统社会,要求“礼乐征伐自天自出”(《论语·季氏》);墨子提出“尚同”、“同天下之义”的观点,荀子同样强调统一的重要。在《荀子》中,经常看到“四海之内若一家”(《议兵》)、“一天下,财万物”(《非十二子》)、“文王载百里而天下一”(《仲尼》)的说法。中国秦汉以后,在国家观念上之所以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族人民之所以都支持统一,反对分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大一统观念。因此即便国家曾出现过多次分裂,也能够迅速走向统一,而不至于陷于长期分裂,更不至于像欧洲大陆一样形成为数众多的不同的国家。 秦汉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政体确立和大一统观念形成确立的时期,其后,世代相因,直至清末。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李斯提出了思想大一统的建议,“别黑白而定一尊”。秦代真正做到了“通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但秦建立的大一统模式,到了汉代才真正巩固下来。汉武帝时代的董仲舒在著名

静立于雾都的现代吊脚楼式建筑

静立于雾都的现代吊脚楼式建筑 项目名称:重庆江北CBD招商楼 项目地点:重庆江北CBD中央商务区 设计单位:重庆金字塔装饰有限公司深圳汤桦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设计师:李舟汤桦、朱训 参与设计:李干、刘菊英、贺茂丽胡尚平 竣工时间:2008年3月 主要材料:灰色地砖、乳胶漆、地毯、不锈钢瓦楞板、指接木、木制吸音板、枫木板、黑色人造石、黑金砂花岗石、玻璃 重庆江北招商楼位于重庆黄花园大桥的桥头,是重庆最大的一幢吊脚楼形式的现代建筑,其独特的建筑手法让它成为重庆的一座地标式建筑。其业主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投资公司具有雄厚的实力和极高的知名度,同时也是重庆大剧院的建设单位。招商楼的建筑设计由深圳汤桦建筑师事务所完成,作为国内建筑设计界的高手汤桦,仅用简单的方盒子加上传统吊脚楼的手法精心构筑,风格现代而形体简洁,内外空间分隔灵活,并互相渗透,整个建筑空间层次丰富、景

观宜人。而室内设计部分,设计师没有喧宾夺主,设计反而低调简洁,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室内设计,整个空间和谐统一。 吊脚楼式建筑完美融入地方特色 不同的地域建筑反映了各个地方当地人的性格和生活 方式,正如四合院让人感受到北京人的大气和沉稳,石库门的建筑透露着上海人的精明,而三面临江,日益坚固的吊脚楼则体现了重庆人坚强的意志。虽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重庆人当年因为贫苦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吊脚楼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吊脚楼作为一种顽强精神的象征,成为重庆人心中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加上招商楼陡峭的斜坡基地地形特征,建筑师匠心独具地将不利因素转变为建筑的独特风格,将重庆人心中吊脚楼的建筑形式融入设计中,达到建筑和情结上的和谐统一。 1.建筑依托陡峭的斜坡建设,建筑师巧妙地运用重庆传统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化解了这种不利因素,建筑通过一系列细长的柱子轻盈地立于绿化的坡地中,保留了建筑基地的地貌特征,也让建筑和环境和谐统一。 2.建筑外观立体而层次丰富,沉稳而理性的外观颜色符合招商楼的工作气质,小面积的方块玻璃和丰富的幕墙设计

土家吊脚楼 教学案例

土家吊脚楼 长阳实验小学刘小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土家吊脚楼的来历、结构、形式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3.会画土家吊脚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土家吊脚楼》课件,学生准备土家吊脚楼的相关资料和画画用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民居 欣赏民居:看看这些民族的居所有些什么特点? 课件示蒙古族、满族、藏族、纳西族、傣族、羌族、土家吊脚楼的居民组所图片与解说。 引入新课:土家吊脚楼 二.揭示课题,探究新知 板书课题:土家吊脚楼 1.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土家吊脚楼的简介 (2)土家吊脚楼的特点 (3)土家吊脚楼的形式 (4)土家吊脚楼的传说和文化内涵 (5)土家吊脚楼的画一个吊脚楼

2.土家吊脚楼的简介 吊角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 课件示学生收集的吊脚楼的简介,点名读,相互交流。 3.土家吊脚楼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角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文化

吊脚楼:山中水边皆成趣,全村同在画中居 简介: 提到吊脚楼,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湘西凤凰秀色迷人之景,进而还会联想到作家沈从文《边城》故事里依山傍水,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居的淡雅之情。《边城》中的一句话:“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被赋予丰富意蕴的居住民俗。 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在演进过程中,辛勤耕耘,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而吊脚楼便是其中的一个美丽艺术品,吊脚楼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今天具有观赏性,实用性以及一定的旅游商业价值。本文将从吊脚楼的由来,建筑结构以及一定商业改造来评说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一、吊脚楼的形成 吊脚楼是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分布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选择其作为本民族的特色建筑。吊脚楼作为一种半干栏式建筑,常常依山傍水而建,具有高悬地面使房内干燥,防御野兽,上层住宿,下层畜牧储物等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智慧的民族建筑,是古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结构,是古代人民受鸟巢这种群居结构的样式而建造而成,其前身便是我国古代南方祖先在树上建造的“巢居”。这是一种强调居住在离地之“楼”的居民文化,是把“巢”的使用功能与居住者认同的文化规则有机的统一起来。长江以南各地因所处环境、地形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吊脚楼所呈现出的体量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现今遗存的吊脚楼建筑广泛分布于湖南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是当地苗、土家、侗、傣等少数民族共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

重庆建筑环境特征

重庆建筑外环境特征及其新农村居住建筑设计 田静2009062225规划二班 一、重庆建筑外环境特征 1、光能 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3036~3947MJ/m2(图1a),高值区位于重庆地区的东北部,代表站为巫山,最大值为3947MJ/m2;低值区主要分布于重庆地区东南部,其中大部分站点均不足3300MJ/m2,最小值为3036MJ/m2,出现在彭水站;重庆地区西部有一个次低值区,代表站为大足(3070MJ/m2)和荣昌(3146MJ/m2).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图1b)的区域分布相一致. 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和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分布 图1 年日照时数1000~1400h,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第4类—太阳能贫乏地区。重庆地区太阳能月总辐射分布极不平均,夏季总太阳辐射量最大,占了全年的41%左右,达到1271MJ/m2,其中7月份最大将近500MJ/m2,春季的太阳辐射量占到30%左右,约为874MJ/m2,而秋季9~11月份占到20%左右,冬季仅占10%左右,其中1月份和12月份月总辐射不足100MJ/m2,和最大月份相差达到400MJ/m2。 重庆冬季,太阳照射时间短,太阳高度角小,地面吸收的太阳热能少,因此各地气温较低。进入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日照时间比冬季增多,地面迅速增热,气温随之升高,天气逐渐变暖。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昼长夜短,大量太阳辐射热量往地面和土壤深处输送,地面增热快,气温急剧升高,成为全年最热的季节。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日照时间变短,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也随之减少,天气逐渐变凉。 2、气温 重庆年平均气温为18℃。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最低极限气温为零下3.8℃。7月至8月份气温最高,多在27℃—38℃之间,最高极限气温可达43.8℃。因此,重庆与武

凤凰古城简介

凤凰古城简介 看点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城楼和北门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万寿宫、大成殿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导游 凤凰古城导游图 凤凰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区集中了凤凰大多数的古老建筑,是凤凰县的核心景区,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你想目睹真正的湘西风情,就不得不到凤凰古城(又名沱江镇)走一趟。凤凰紧邻沱江而建,吊脚木楼布满山坡。这里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他曾在《边城》中描绘过它素朴而迷人的风情。 介绍 凤凰地处湖南湘西自治州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历史悠久。关于县名,据《凤凰厅志》记载:“凤凰之名因山受”。在县城以西五十里有一名山,其山处于群峰之中,形状若鸟,昂首展尾,人们为取吉祥,称为凤凰山。

《湖南省志》中记载:“凤凰营,即凤凰山。在县治西50里”。由此可见,凤凰县的美名来自凤凰山。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属楚国疆域。在漫长的时代演变中,凤凰曾属不同的县郡,名称也多次的变迁,直至1957年才最后定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 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还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条。保存完好的唐朝旧县治黄丝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城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 古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小知识:凤凰八绝 1.沱江边的菜场以及在河边捣衣的女人。 2.沙湾的吊脚楼。 3.北门外沱江边上的露天餐座。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

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作者:王希辉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土家族是聚居于武陵山区的一个内陆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土家族已达80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5℅,主要集中在湘、黔、渝、鄂等省市交界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 千百年来,土家族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以其坚忍不拔的民族意志、富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和勤劳勇敢的民族智慧,创造了地域色彩鲜明、民族特点突出的土家文化,为武陵山区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吊脚楼就是土家文化中的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本文拟就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作粗浅探讨,试图从一个侧面来展示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促进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类型 吊脚楼这一古老民居,为“干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鄂、渝、湘、黔地区土家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模式。传统吊脚楼属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檩、榫均以木加工而成,一般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并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一体,故有人称之为“半干栏式建筑”。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尤其是近年来土家族社会的巨大变迁,吊脚楼在用材上也开始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传统土家族吊脚楼的现代转型与调适。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平面大体分为五种类型: “一”字型、“L”型、“撮箕口”型、“回”字型、“复合”型和“现代”型等。 1、“一”字型。最基本的住宅形式由三间正屋并列,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人间(鄂西称为“房屋”)。堂屋是祭祀、迎宾、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人间为卧室,一般父母住左边,孩子住右边。人间又以柱为界,前为伙房(又叫“火铺堂”), 后为卧室,中间设火坑。人间上部为天楼,主要用以贮藏粮食,伙房上可熏烘腊肉。正房中堂靠近大门一边设燕子楼。“一”字屋正屋一般不吊脚,但随着地形变化亦有吊脚,形成明三暗五的格局。

湘西古建筑与文化湘西吊脚楼

湘西古建筑与文化—(土家吊脚楼) 院系: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专业班级:08 级资管张(一)姓名:杨聪学号:2008027044 只要提起湘西土家民居,人们会自然的联想起吊脚楼,它几乎成为湘西风土建筑的代名词,是湘西民居精华所在。吊脚楼因为有别具一格的造型而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它既体现了湘西风土建筑的清新秀美、舒展大方,又反映出居民形式中的古朴粗狂及其原始的狂野。吊脚楼这一形式,很好地反映了湘西风土建筑构图上的自由灵活和浪漫情趣。 吊脚楼的传说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人们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现在的吊脚楼。 吊脚楼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与此同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 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 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吊脚楼建筑是土家人民智慧的体现。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 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为长三间,其结构有3 柱2 瓜、5 柱4 瓜、7 柱6 瓜。中间的l 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有2 眼或3 眼灶,灶前安有火铺,火铺与灶之间是3 尺见方的火坑,周围用3 至5 寸的青石板围着,火坑中间架“三脚”,作煮饭、炒菜时架鼎罐、锅子用。火坑上面1 人高处,是从楼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腊肉和炕豆腐干等食物。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

重庆吊脚楼

重庆吊脚楼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重庆的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如果是一排排的,则你挤着我我靠着你,手握着手,肩并着肩,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就是这样的吊脚楼,重庆人住了两三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滑坡,泥土冲埋;遇上风雨,风吹雨打。年复一年,人们总是不断地与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它,把吊脚楼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坚强。简陋的吊脚楼是千百年来重庆人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栖身之处,最能体现重庆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道闪亮光芒。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代的楼房居住环境更加科技、舒适、优美,简陋的吊脚楼不可能再成为重庆人居住的房子,只能将其当作一种生态符号,供人们观赏回顾。吊脚楼成为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