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荧光法测定果蔬及饮料中的抗坏血酸

荧光法测定果蔬及饮料中的抗坏血酸

新编实验

荧光法测定果蔬及饮料中的抗坏血酸

实验目的

掌握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了解Rf530荧光仪的使用方法;熟悉荧光法测定果蔬及饮料中的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自然界存在的有L型、D型两种,D型的生物活性仅为L型的1/10。维生素C 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都很丰富。维生素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光敏感,氧化后的产物称为脱氢抗坏血酸,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食品分析中的所谓总抗坏血酸是指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二者的总量,不包括二酮古乐糖酸和进一步的氧化产物。

测定维生素C 的常用方法有靛酚滴定法、苯肼比色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法简便,也较灵敏,但特异性差,样品中的其它还原性物质(如Fe2+、Sn2+、Cu+等)会干扰测定,测定结果往往偏高。苯肼比色法和荧光比色法测得的都是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其中以荧光法受干扰的影响较小,准确度较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得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含量,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但对样品前处理要求高。

本实验采用的是荧光分析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铜离子催化被氧化生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唔啉,依据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的总量。

试剂及仪器

Rf530荧光分光光度计,硫酸铜溶液(2.0 mg/ml),邻苯二胺(0.3 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25.0 mg/L),乙酸-乙酸钠-硫酸缓冲液(pH 5.6)。

实验内容

(1)样品处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果蔬(25g左右),加入一定质量的蒸馏水(25g左右),打成匀浆后过滤,取5.0 ml滤液至50 ml容量瓶中,定容,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液体样品不需要处理,或稀释一定倍数后备用。

(2)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取6个10 ml 比色管(编号1-6),分别加入0.0、0.2、0.5、1.0、1.5、2.0 ml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再依次分别加入2.0 ml 缓冲液,0.40 ml 硫酸铜溶液和2.0 ml OPDA 溶液,定容至10 ml。20 min后可进行荧光测定。

样品溶液的配制:取1个10 ml 比色管(编号71),加入1.0 ml待测样品溶液,再依次加入2.0 ml 缓冲液,0.40 ml 硫酸铜溶液和2.0 ml OPDA溶液,定容至10 ml。20 min后可进行荧

光测定。

(3)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定

取6号溶液于荧光比色皿中,在荧光仪上分别扫描其荧光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首先以351 nm为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确定最大发射波长;然后以选定的最大发射波长扫描激发光谱,确定最大激发光波长;最后再以选定的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记录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4)标样及样品检测

以选定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依次测定1-6号标样的荧光强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的7号样品的荧光强度。

结果处理

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1-6号标样的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对浓度作图,得到标准曲线。根据7号样品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读出样品溶液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再根据样品处理及溶液配制过程中的稀释关系计算原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注意事项

(1)本实验全部过程应尽量避光。

(2)邻苯二胺溶液在空气中颜色会逐渐变深,影响荧光衍生反应,故应用棕色瓶配制,在冰箱中保存不超过3天。

(3)不同的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不相同,称取的样品量可酌量增减。

思考题

1、写出荧光生成反应式,并根据荧光与分子结构解释荧光的产生。

2、如何测定某物质的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曲线?

3、荧光光谱中可能出现多个峰,如何判断是荧光峰还是散射峰?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学实验技术 一、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可以把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红菲咯啉(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在534nm波长的吸收值与AsA含量正相关,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脱氧抗坏血酸(DAsA)可由二硫苏糖醇(DTT)还原成AsA。测定AsA总量,从中减去还原型AsA,即为DAsA含量。 二、仪器与用具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 三、试剂 5%三氯乙酸(TCA);20%TCA;无水乙醇溶液;0.4%磷酸-乙醇溶液;0.5%BP-乙醇溶液;0.03%FeCl3-乙醇溶液;0.6g/L DTT;Na2HPO4-NaOH溶液:以0.2mol/L Na2HPO4和1.2mol/L NaOH等量混合;60mmol/L DTT-乙醇。 四、方法 1. 制作标准曲线配制浓度为2mg/L,4mg/L,6mg/L,8mg/L,10mg/L,12mg/L,14mg/L的AsA系列标准液。取各浓度标准液1.0ml于试管中,加入1.0ml 5%TCA、1.0ml乙醇摇匀,再依次加入0.5ml 0.4%H3PO4-乙醇、1.0ml 0.5%BP-乙醇、0.5ml 0.03%FeCl3-乙醇,总体积5.0ml。将溶液置于30℃下反应90min,然后测定A534。以AsA浓度为横坐标,以A534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线性方程。 2. 提取取植物叶片1.0g,按1∶5(W/V)加入5%TCA研磨,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供测定。 3. 测定 (1)AsA测定取1.0ml样品提取液于试管中,按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sA含量。(2)DAsA测定向1.0ml样品液中加入0.5ml 60mmol/L DTT-乙醇溶液,用Na2HPO4-NaOH混合液,将溶液PH调至7~8,置于室温下10min,使DAsA还原。然后加入0.5ml 20%TCA,把PH调至1~2。按AsA相同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出总AsA含量,从中减去AsA,即得DAsA含量。

农药残留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农药残留分析 农药残留分析复习题 简答题 1、写出各种硅胶代号及其意义 a.硅胶H—不含粘合剂 b.硅胶G—硅胶和锻石膏混合而成 c.硅胶HF254—不含粘合剂,含荧光 指示剂,254nm呈现强绿色荧光背景 d.硅胶GF254—同时含粘合剂和荧光指示剂,254nm光致发光,呈强的绿色荧光背景 e.硅胶HF254+336—不含粘合剂,含无机荧光剂,在254nm和336nm呈现荧光背景 2、简述农药残留分析常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类型及其特点 (1)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特点:质量型,准通用型;最高操作温度(℃)450最低检测限丙烷<5 pg 碳/s;线性范围107(±10%)主要用途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对碳氢化合物的灵敏度高 (2)热导检测器(TCD)特点:浓度型,通用型;最高操作温度(℃) 400;最低检测限<400 pg/ml,壬烷:20000 mv?ml/mg;线性范围丙烷:104(±5%);主要用途适用于各种无机气体和有机物的分析,多用于永久气体的分析。 (3)电子俘获检测器(ECD)特点:浓度型,选择型;最高操作温度(℃) 400;低检测限六氯苯<0.04 pg/ml;范围>104;主要用途适合分析含电负性元素或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多用于分析含卤素化合物。 (4)氮磷检测器(NPD)特点:质量型,选择型;操作温度(℃) 400;低检测限用用偶氮苯和马拉硫磷的 混合物测定:<0.4 pg氮/s; <0.2 pg磷/s;范围>105;要用途适合于含氮和含磷化合物的分析。 (5)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特点:质量型,选择型;高操作温度(℃) 250;低检测限用十二烷硫醇和 三丁基膦酸酯混合物测定:<20 pg硫/s,<0.9 pg磷/s;性范围硫:>105磷:>106;要用途适合于含硫、含磷和含氮化合物的分析。 3、简述酶抑制法测定农药残留的基本原理 乙酰胆碱酯酶与胆碱能神经的生理功能极为密切。其生理功能是:当神经冲动到达胆碱能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Ach(乙酰胆碱)外排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胆碱能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的激发。在正常生理条件下,Ach完成传递冲动作用后,随即被突触后膜上的AchE在数毫秒内水解,生成乙酸和胆碱,水解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产生颜色。反之,式样提取剂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被抑制,式样中加入的机制就不能被水解,从而不显色或颜色很浅,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出抑制率,就可判断农药残留情况。 4、简述超声波萃取原理 超声波辅助萃取: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扰动效应、高的加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作用等多级效应,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溶剂,促进提取的进行。 名词解释 1、农药残留:指由于农药的应用而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亲体及其具有毒理学意义的杂 质、代谢转化产物和反应物等所有衍生物的总称。 农药残留毒性:因摄入或长时间重复暴露农药残留而对人、畜以及有益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2、农药纯品:能够真正反映化合物特性的高纯度物质。 农药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3、最大残留限制(MRL) :指由食品营养标准委员会推荐的,食品或动物饲料中允许的农药残留物的最大 浓度(毫克/千克)。是根据在毒理学上认为可以接受的食品农药残留量制定的。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指在一生中,对消费者健康没有可感知危险的日摄入量。 论述题 1、论述农药标准品常用的制备方法p62 ①重结晶法(适于除去农药原粉中的少量杂质) ②蒸馏法 ③柱层析法(其特点: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 ④区域熔融法 ⑤升华法(此法在农药纯品制备中应用较少) ⑥薄层色谱法(常用来制备毫克级农药纯品) 2、写出样品提取技术的类型及其提取剂的要求 (1)溶剂提取法包括液液提取和固液提取 固液提取常用以下方法:①索式提取法②振荡提取法③组织捣碎法④消化提取法 (2)固相提取法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1 波谱法 该方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某些官能团或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氧化、磺酸化、酯化、络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限量) 测定。 2.色谱法 2.1 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成熟的、应用也较广的微量快速检测方法。它在农药残留测定技术上有它独特的用处,它既是重要的分离手段,又是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检测过程一般先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机磷农药,经纯化浓缩后,在薄层硅胶板上分离展开,显色后与标准的有机磷农药比较Rf 值进行定性测定或用仪器进行定量测定。 2.2 气相色谱法(GC) 该方法是利用经提取、纯化、浓缩后的有机磷农药注入气相色谱柱,程序化升温汽化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在固相中分离,经不同的检测器检测扫描绘出气相色谱图,通过保留时间来定性,通过峰或峰面积与标准曲线对照来定量。一次可同时测定多组份,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也好。而色谱条件的最佳设定是气相色谱技术的关键。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液相色谱柱层析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因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适合分析沸点高而不太容易汽化、热不稳定和强极性农药及其代谢产物;且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等联用,易实现分析自动化;同时一些新型检测器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与气相色谱法相比,不仅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而且应用面广。 3 酶抑制法 有机磷农药对哺乳动物中毒作用的基础,通常与它们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为了解国内V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以"维生素C 或抗坏血酸和测定"为检索词对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理工A、B和医药卫生专辑进行篇名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文献数据分别以年代、作者区域、载刊等级、样品类型、测定方法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核心期刊载刊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5.69%,电化法占18.63%,色谱法占12.75%;复杂被测样品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0.92%,色谱法占19.54%,电化法占10.34%.结论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 注意事项 3.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偏磷酸-醋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C。 3.2 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样品不易过滤,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也可先离心,再取上清液过滤。 3.3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酸的作用,故活性炭用量应适当与准确,所以,应用天平称量。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用2g活性炭能使测定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完全氧化为脱氢型,其吸附影响不明显。 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

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温仕君 (暨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012051590)摘要:本文通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达到以下目的要求:①学习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的基本原理及方法;②熟悉循环伏安法的实验技术;③了解可逆波、不可逆波的循环伏安图的特点。 利用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的特点,电解抗坏血酸的溶液,在铂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电流的极值点与浓度的关系就可对抗坏血酸进行定量分析,测得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抗坏血酸维生素C片 1引言 利用被分析物氧化还原反应而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滴定法,如碘量法测维生素C的含量,但是滴定法只能进行常量分析,而且碘很昂贵,如长期使用该法成本非常高。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循环伏安法已经越来越成熟,该法不仅能够进行微量分析,还能测定电极反应的性质[1,2]。目前,循环伏安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药物成分分析,食品分析等。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伏安分析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实验部分 2.1实验原理 循环伏安法将对称的三角波扫描电压(如图1)施加于电解池的电极上,记录工作电极上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及循环伏安图。在三角波的前半部分,电极上若发生还原反应(阴极过程),得到一个峰形的阴极波;而在三角波的后半部分,则得到一个峰形的阳极波。一次三角波电压扫描,电极上完成一个氧化还原循环。当工作电极被施加的扫描电压激发时,其上将产生响应电流。以该电流(纵坐标)对电位(横坐标)做图,就得到了循环伏安图(如图2所示)。 图一图二

抗坏血酸药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抗坏血酸药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注意事项; 2.通过维生素C 的测定了解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的过程; 3.掌握碘量法测定抗坏血酸药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用品 1.仪器 全自动分析天平;台秤;碘量瓶;玻璃棒;洗瓶;试剂瓶;烧杯;酸式滴定管;量筒;胶头滴管;容量瓶;移液管;洗耳球。 2.试剂 分析纯O H O S 23225Na ?,分析纯2I ; 7221-r mol 017.0O C K L ?标准溶液;)s (KI 、KI 溶液100-1 L g ?,使用前配制;淀粉指示剂1 -g 5L ?;) (s a 32CO N ;l HC 溶液1 -mol 6L ?;败坏血酸片。 三、实验原理 抗坏血酸又名维生素C ,分子式686O H C 。由于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2 I 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其反应式为: 碱性条件下可使反应向右进行完全,但因维生素C 还原性很强,在碱性溶液中尤其易被空气氧化,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故反应应在稀酸(如稀乙酸、稀硫酸或偏磷酸)溶液中进行,并在样品溶于稀酸后,立即用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定消耗的2I 标准溶液的体积,便可计算出抗坏血酸药品中维生素C 的含量。 计算公式:%100m %100m m 68622?=?= 药品 药品维生素O H C I I C M V C W 2I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由于通常使用的市售2I 试剂纯度不高,故需先配成近似浓度,然后在进行标定。2I 微溶于水而易溶于KI 溶液中,但在稀的KI 溶液中溶解得很慢,故配制2I 溶液时应先在较浓的KI 溶液中进行,待溶解完全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2I 溶液可以用32s O A 为基准物对I 2溶液进行标定,但32s O A (俗称砒霜)有剧毒,故用322a O S N 标准溶

油脂类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油脂类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 本标准由贵州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评审委员会专家组进行评审并通 过立项,由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负责研制,本标准批准立项文号为卫计办函[2015]94号。主要起草人为:王兴宁、杨昌彪、曹桂红、蔡秋、林野、周贻兵、朱明、李洁。 开展方法学的研究包括:采用在线GPC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油脂食品中17 种PAES的分析方法,确立了方法性能检验指标,如方法检出限、重复性、准确度及回收率等。组织3家同行实验室采用本标准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经过数据的汇总,形成制订该地方 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油脂类食品采用《油脂类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该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较高 的灵敏度。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1 方法检出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LOQ)DINP 0.1 mg/kg,其他化合物为0.05mg/kg,完全能满足我 国及国外最大允许残留量要求。 2 精密度:0.1、0.5、1.0mg/kg三水平,重复6次进行检测,计算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15%。 3 准确度:将上述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各平行制备6个样品,测定样品中各组分 的含量,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参考值误差范围内,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4 回收率:选择没有标准物质的其他基质类别的样品对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结果在83%~108%之间。 5 实际样品检测:经对6种食品包括不同食用油、油辣椒、方便、蛋糕实际样品进行定 量分析后表明,本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油脂类食品17种邻苯二甲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佛山三中高中部陈荣智招树满何衍健 指导老师丘晓琳 0 引言 维生素C的功效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从营养补充剂、维生素C糖果、到涂在脸上的含有维生素C的保养品,全都标榜着能让你更白皙、更健康。德国营养研究会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取50~100mg的维生素C,才能刚好让血中的维生素C浓度达到饱和,如果摄取超过此范围,身体也无法多吸收,等于浪费。而30mg的维生素C是人体1天摄取维生素C的最少值,如果低于30mg,身体就会缺乏维生素C,使部份机能无法正常运作,长期下来,甚至出现坏血 症。当下,人们讲究“食疗”,倡导“天然”,认为从天然产物摄取维生素C 更安全、更能适应人体的需要。故,我们必须思考“吃什么,怎样吃”的问题。基于这点,本课题对普遍认为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对处理过的水果(如加热)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求得从天然产物中摄取维生素C的较佳方案。 1 维生素C简介 1.1.1维生素C的结构及性质 维生素C (Vitamin C ,Ascorbic Acid,分子式: C6H8O6 ;分子量:176.12u;分子结构如左图)又叫抗坏血 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呈酸性,在溶液中会氧化 分解。 1.1.2维生素C主要生理功能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1.1.3维生素C的药物作用 近代研究表明V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

抗坏血酸检测的实验步骤

动物血清中抗坏血酸(Vc)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又叫维生素C(Vitamin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成人体内的抗坏血酸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抗坏血酸,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抗坏血酸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抗病毒和抗炎剂.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生物样本中,是一种免疫刺激剂.因此检测抗坏血酸在上述样本内的分布和含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试管、移液枪、漩涡混匀器、水浴锅、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 四、试剂的配制 1.试剂一应用液的配制(5ml):试剂一储备液:双蒸水=1:14稀释,混匀制 备。 2.试剂二应用液的配制:用时取一支粉剂加0.36 ml的冰醋酸再加水至40 ml, 溶解,4℃保存。 3. 试剂三应用液的配制:因溶解困难,使用前2-4h加无水乙醇60 ml充分 溶解,制备,4 ℃保存。 4. 试剂四应用液的配制:用时取0.15 ml 试剂四储备液加水至25 ml制备, 避光保存。(现用现配) 5.试剂五:液体6 ml,4 ℃保存。 6.600 ug/ml标准品应用液的配制:取一支标准品粉末溶于10 ml试剂一应用 液中,充分混匀,4℃保存。 6ug/ml标准品应用液的配制:取600 ug/ml Vc标准应用液再用试剂一应用液100倍稀释备用,现用现配。 注意:维生素C标准品易氧化,因此,最好在样本上清液制备好后再配标准,并在10 min内进行检测。 五、实验步骤 1.取实验小鼠,断颈处死,摘除眼球,眼眶取血至1.5 ml EP管,取完血液, 然后静置半小时,然后3000 rpm, 离心15 min,然后取上清至新1.5 ml EP 管,3000 rpm, 离心15 min,取上清备用 2.上清液的制备:取步骤一中上清0.15 ml加试剂一应用液0.45 ml,漩涡混 匀,放置15 min分钟后离心,3500-4000转/分,离心10分钟,上层清亮 液体为上清液。 3.上清液中Vc的测定: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

植物生理学模块实验指导 李玲主编 科学出版社 一、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计法)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抗坏血酸)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可以把铁离子(Fe3+)还原成亚铁离子(Fe2+),亚铁离子与红菲啰啉(4,7-二苯基-1,10-菲啰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此化合物在波长534nm处具有强的吸收峰,且吸光度与反应液中抗坏血酸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比色法来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器材与试剂】 1.实验仪器与用具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研钵、电子天平、容量瓶(50ml和100ml)、漏斗、滤纸、离 心管、试管。 2.实验试剂 50g/L三氯乙酸(TCA)溶液:称取5g三氯乙酸(分析纯),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ml。 0.4%磷酸-乙醇溶液:量取0.47ml 85%磷酸溶液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 5g/L BP-乙醇溶液:称取0.25g BP(纯度>97%)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50ml。 0.3g/L FeCl3-乙醇溶液:称取0.03g FeCl3加入到100ml无水乙醇中,摇匀。

100μg/ml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mg 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用50g/L TCA 溶液溶解,定容至100ml,即1ml溶液含100μg抗坏血酸。现用现配,保存于棕色瓶中,低温冷藏。 3.实验材料 苹果、梨、香蕉、柑橘等果实。 【实验步骤】 1.制作标准曲线 取7支试管,编号,按表1加入各种溶液,将混合液置于30℃反应60min,然后以0号试管混合液为参照,于波长534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抗坏血酸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汇至标准曲线,求的回归方程。 表1 制作抗坏血酸标准曲线试剂含量 项目试管号 0 1 2 3 4 5 6 抗坏血酸标准液/ml 0 0.1 0.2 0.3 0.4 0.5 0.6 50g/L TCA/ml 2.0 1.9 1.8 1.7 1.6 1.5 1.4 无水乙醇/ml 1.0 1.0 1.0 1.0 1.0 1.0 1.0 混匀、摇匀 0.4%磷酸-乙醇溶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 5g/L BP-乙醇溶液/ml 1.0 1.0 1.0 1.0 1.0 1.0 1.0 0.3g/L FeCl3-乙醇溶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 相当于抗坏血酸量/μg0 10 20 30 40 50 60 2.提取 洗净新鲜果实,吸干,剪碎后混匀,分别称取5g 样品置于研钵中,加入20ml 50g/L TCA溶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成浆状,转入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50g/L TCA 溶液定容至刻度,混合、提取10min后,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3.测定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姓名:梅增健学号:201008011053 班级:10生工一班 摘要: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倍受关注,提高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又是检测过程中耗时最长,最容易出现误差的步骤。因而,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能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农药有机磷残留分析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几种样品前处理技术。 关键词:农药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危害 正文: 一、有机磷类农药的危害及特性: 有机磷类农药自问世到现在已有70 年的历史。因为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 有机磷类农药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对世界农业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10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等。但随着这些有机磷类农药的广泛被使用, 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高残留、毒性强等,尤其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其暴露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部分非持久有机磷类农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有较长的残留期, 并在动物体内产生蓄积。如马拉硫磷是一种高选择性有机磷类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不容忽视,水体中已有检出。马拉硫磷对水生生物属高毒农药, 对人免疫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已成为水环境中重要的监测项目。大多数有机磷类农药都属于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其中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纯品多为油状,少数为结晶固体。常用剂型有乳剂、油剂、粉剂及颗粒剂等。有机磷类农药的中毒特征是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下降, 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从而使一些受神经系统支配的脏器,如心脏、支气管、肠、胃等发生功能异常。 二、有机磷农药的检测前处理 1、超临界萃取技术 所谓超临界是物质的一种特殊流体状态:当气液平衡的物质升温升压时,热膨胀会引起液体密度减少,压力升高又会使气相密度变大,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某一点时,气液两相界面消失成一均相体系,此点即为临界点;当物质的温度和压力高于临界点时,就处于超临界状态,此时该物质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是用超临界液体作为萃取剂,根据样品中组分在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溶解能力变化的性质,通过改变萃取剂流体的压力,从而将不同组分萃取出来。 等流体代替有机溶剂,对人体无害、绿色环保,且SFE最大优点是使用CO 2 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提高了样品回收率,因而较适合于萃取热不稳定物质和有毒化合物[1]。D.H.Kim等[2]已将SFE用于萃取面粉里的有机磷残留,避免了样品浓缩和分析过程的干扰,提高了萃取速度,60min有7g的样品萃取量,且联用GC-NPD分析后,检测限低至10ng/s。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1) 在测定维生素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3.打碎机。 4.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入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4℃冰箱可保存7~10天。 (2)0.15 mol/L硫酸: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4.1.配制。 (4)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5)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4.4)中。临用前配制。(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7) 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 变色范围:pH=1.2 红色 pH=2.8 黄色 pH>4.0 兰色 (8)活性炭的活化:加200g炭粉于1L 1+9盐酸中,加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至滤液中无铁离子为止,置于110~120℃烘箱中干燥,备用。 (9)标准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50mg抗坏血酸,用溶液(4.1)溶于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100μg/ml): 取10ml抗坏血酸标准液,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至100ml。定容前试pH值,如其pH>2.2时,则应用溶液(4.3)稀释。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下述"标准"溶液(抗坏血酸含量10μg/ml)0.5、1.0、1.5和2.0ml 标准系列,取双份分别置于10ml带盖试管中,再用水补充至2.0ml。 5.操作步骤 5.1 样品制备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称取100g鲜样,加100g偏磷酸-乙酸溶液,倒入打碎机内打成匀浆,用百里酚蓝指示剂调试匀浆酸碱度。如呈红色,即可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若呈黄色或兰色,则用偏磷

第六章酸类物质的测定

《食品分析与检测》教案 上课班级:应用化学021、022班 授课时数:3课时 授课题目:第六章酸度的测定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食品中有机酸的来源、酸度测定的意义以及果蔬和某些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及其含量 2.掌握总酸度、挥发酸、有效酸度测定的操作、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3.理解总酸度、挥发酸、有效酸度、牛乳酸度等相关概念。 重点和难点:总酸度、挥发酸、有效酸度测定的操作、计算。 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法、启发法、问答法 板书内容 第六章酸度的测定 第一节引言 食品中有机酸的来源:固有的;发酵产生的;人为添加的。 一测定酸度的意义 ⑴有机酸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及其稳定性; ⑵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是判断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⑶利用有机酸和糖的含量之比,可判断果蔬的成熟度。见教材。 二果蔬和某些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及其含量 1 存在形式: 有机酸:部分呈游离态、部分呈酸式盐状态存在。果蔬中主要是果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鞣酸、苯甲酸、乙酸、蚁酸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果酸。 无机酸:无机酸呈中性盐化合态存在。 某些酸性有机物:单宁、蛋白质分解产物和果胶质分解产物等。 2 含量:取决于品种、成熟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其中果蔬中含酸量通常以主要的酸含 量来表示。 第二节总酸度的测定 一几个不同概念的酸度 1 总酸度: 2 有效酸度: 3 挥发酸: 4 牛乳酸度: ⑴外表酸度: ⑵真实酸度: 外表酸度与真实酸度之和即为牛乳的总酸度,其大小可通过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⑶表示方法: ①用T0表示。T0表示的含义见教材。 ②以牛乳的百分数表示。用乳酸来表示牛乳的酸度。 二原理及应用:酸碱中和,适用于各类色浅的食品中总酸量的测定。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实验十五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一、目的 学习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性质,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会出现坏血病,因此它又被称为抗坏血酸。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以及抑制致癌物质产生的作用。 维生素C的分布很广,尤其在水果(如弥猴桃、橘子、柠檬、山植、袖子、草莓等)和蔬菜(觅菜、芹菜、青椒、菠菜、黄瓜、番茄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在金属铜和抗坏血酸氧化酶存在下极易氧化,因此,在用铜制品做食品时,维生素C易丢失。此外在碱性溶液中,维生素C也易被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利用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测定其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被染料2,6-二氯酚靛酚氧化为脱氢型,该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因此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

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淡红色。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1)天平 (2)组织捣碎机 (3)微量滴定管(5ml) (4)容量瓶(50ml) (5)刻度吸管(5ml,10ml) (6)锥形瓶(100ml) 2.试剂 (1)l%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1 mg/ml):精确称取1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用1%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此溶液应贮存于棕色瓶中,最好临用前配制。 (4)0.05%2, 6-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500mg 2, 6-二氯酚靛酚溶于300ml 含104mg碳酸氢钠(A.R)的热水中,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去不溶物,贮存于棕色瓶中,4℃冷藏可稳定一周,临用前以标准抗坏血酸标定。 3.材料 新鲜水果或蔬菜 四、操作步骤 1.提取抗坏血酸 取新鲜水果或蔬菜50g,加入50ml 2%草酸溶液,用组织捣碎机打成匀浆。过滤取得滤液,滤饼可用少量2%的草酸洗几次,合并滤液,记录滤液体积。2.2, 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4.0 ml抗坏血酸标准液(含0.4g抗坏血酸)于100ml锥形瓶中,加16ml 1%草酸溶液,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15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用染料溶液的体积,计算出lml染料溶液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 3.样品滴定 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两份,各2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中,滴定方法同2中的操作,另取2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滴定。 五、结果处理 取两份样品滴定所耗用染料体积的平均值,代入下式计算100g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杭坏血酸含量(mg/100g样品)=(V1-V2)·V·M·100/V3·W 式中,V1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酸类物质的测定

酸度的分析测定 一、填空题: 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pH) 和挥发酸。 2.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酚酞 3. 总酸度测定时,若样液颜色过深或有混浊,需用酸度计确定滴定终点。酸度计使用前要预热30 分钟,新电极或很久没用的干燥电极必须先浸泡在蒸馏水或0.1molHCl 中至少24 小时以上。pH计在不用时,其电极一般需置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进行保护;测食品中挥发酸时,加入磷酸的目的是使结合态的酸变为游离态的酸。 5.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有机酸;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发生变质。 二、判断: 1.(×)总酸高的食品尝起来肯定酸。 2.(√)有效酸含量高的食品尝起来肯定酸。 3.(√)在测定总酸度时,实验所用的水必须进行除CO2处理。 三、选择题 1. 测定pH值的指示电极为( B )。 (A) 标准氢电极 (B) 玻璃电极 (C) 甘汞电极 (D) 银-氯化银电极 2.食品中所有的酸性成分的含量称为 B ,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是 D ,食品中呈游离状态的氢离子浓度,常用pH值表示称为 C 。 A.有机酸B.总酸度C.有效酸度D.挥发酸 四、简答题 1.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的概念和常用测定方法? 答: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含量,用酸碱滴定测出。 有效酸度:样品中呈游离状态的H﹢的浓度,常用pH表示,用的pH计检测。挥发酸:食品中易挥发的部分有机酸,用酸碱滴定测定。 五、综合题 1.有一白酒酒样,欲测试其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请问应如何进行?请写出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2分) 答:测白酒中酸的原理: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测定,挥发酸用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以中和法滴定,总酸与挥发酸之差即为非挥发酸。 (1)总酸的测定:吸取50mL白酒于锥型瓶→加100mL水→加0.5%酚酞2d →用0.1mol/LNaOH滴定微红色。总酸(以乙酸计g/100ml)=(c*V)*0.06*100*1/50 (2)挥发酸100mL 白酒+100mL水蒸馏→接收100mL馏液→取25mL馏液→加2d酚酞→用0.1mol/LNaOH滴定微红色.挥发酸(以乙酸计g/100ml)=(c*V)*0.06*100*1/25 (3)非挥发性酸(以乙酸计g/100ml)=总酸-挥发酸(以乳酸计)=总酸(以乳酸计-挥发酸(以乳酸计)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试剂配制: 6%和10% (wt/vol) TCA(三氯乙酸),室温放置(~20℃) 43% (vol/vol) H3PO4 (1:1稀释85% H3PO4),室温放置 3% (wt/vol) FeCl3,室温放置 75 mM phosphate buffer (pH 7.0),用磷酸氢二钾和磷酸氢二钾配制 10 mM DTT,冰浴 0.5% (wt/vol) NEM,冰浴 4% (wt/vol) α-α-bipyridyl,用70%乙醇溶解,冰浴 ASA标品根据样品浓度配制(标曲) 试验步骤: 1.植物材料(约40mg)分装到离心管中,并立即在液氮中冷冻; 2.加入1mL 6% TCA 到2 mL离心管中,离心(13000 g, 4℃5min),并将上清 液转移到一个新的2mL离心管中。(所有提取物保持在冰上并立即开始测定); 3.抗坏血酸试验测定空白、标准和样品,同时测定还原型AA和总AA(每个 样品四次测定); 4.加入10μl 75mM磷酸盐缓冲液和20μl 6% TCA(空白),AA标准品(0.15 -10mM)或20μl 上清至96 孔板; 5.加10μl 10mM DTT到离心管中,室温孵育10分钟; 6.加10 0.5% NEM到提取总AA管中除去多余的DTT并孵育至少30 s; 7.加20μl水至还原型AA测定管中,将DTT和NEM的体积加到总AA测定试 管中; 8.加入50μl 10% TCA, 40 μl 43% H3PO4, 40 μl 4% α-α-bipyridyl 和20 μl 3% FeCl3至所有测定管中; 9.37℃孵育1 h; 10.测定525nm下吸光值。 计算:

农药检测实验调查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报告书 实践项目名称:宁波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无农药化检测实践项目负责人: 负责单位: 上报日期:2014 年 9 月 16 日宁波工程学院创新社会实践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摘要】利用在600~l 100 nnl波段范围内可见一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常见的 高残留农药在绿色植物活体上的允损检测进行丫研究。首先将采集到的漫反射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光谱特征,然后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一步对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把这些光谱的前两个主成分得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信息,建立_r多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感知器。对农药残留检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甄别农药残留和种类。识别得到较好的分类效果。总之,该研究为蔬菜和瓜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快速无损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一、前言: 农药是防治农作物避免受有害生物危害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药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对人体、有益的生物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越来越短,而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因此施用农药是保证蔬菜正常生长的必要措施。但是,许多菜农盲目追求产量、对农药施用技术不了解,加剧了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市场上的蔬菜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更有甚者,有些菜农为了追求利益,大量使用禁用农药,严重威胁到了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对百姓的健康有直接关系,因此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农药残留及其危害 ⒈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上使用农药后残存在生物体、食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农药残留超过法定最高允许浓度时,除了会对直接食用者产生毒害作用,还可能进入食物链中对生态系统造成各种危害,农药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施药剂量和方法使用。目前,社会上较多的中毒死亡事件就是食用高农残的农产品所致,我国也出现了农产品出口被拒甚至被退回的事件,这也是因为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⒉农药残留的危害 粮食、蔬菜、水果直接受到农药污染,同时还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中造成鱼、虾、肉、蛋、奶的污染,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危害。有机氯农药对人体的危害较大,累积时间长,如DDT 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大 脑、肝的脂肪组织中,其中以肝组织的DDT 残存量最大。鉴于农药残留的危害较大,我国应严格管理农药的施用,规定食品的最大农药残留量,并严格检测食品的农药残留。 三、主要检测农药 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农药中,常见的并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主要有三种: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这三类农药中,有机氯未见有关荧光方法检测地报告。有机磷农药由于分子结构等原因,自身不能发荧光,由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有机磷农药的浓度越大,对胆碱酯酶的抑制越强,产生的β萘酚越少,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系别:食品与化工系 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 班级:13级农检班 学生姓名:南彦婷 指导教师:徐明磊 完成日期:2016-1-23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书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2) 2农药残留及农药残留的危害 (2) 2.1农药残留 (2) 2.2农药残留的的危害 (2) 3.蔬菜农药残留检验的方法和目的 (3) 3.1蔬菜检验样品取样 (3) 3.1.1抽样方法 (3) 3.1.2抽样填表 (3) 3.1.3贮存 (3) 3.2蔬菜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方法 (3) 3.3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原理 (4) 3.4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4) 3.4.1样品检测试剂用量 (4) 3.4.2样品检测技术方法 (4) 3.5蔬菜农药残留检验的目的 (5) 4.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减少农药残留 (5) 4.1阳光分解 (5) 4.2置放氧气 (5) 4.3盐水浸泡 (5) 5蔬菜农药残留的相关标准 ...................................................................... .5 5..1农药残留限量值. (5) 5.2限制使用的农药 (6) 6.总结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化学合成农药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无疑在防治病虫害、铲除杂草、增加农业产量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们主动投放到环境中的,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因农药污染造成人和牲畜中毒的事件屡见报道,特别是蔬菜、水果类食品的中毒。目前,农药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与此同时蔬菜农药残留已经严重危害人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管理和加大检测力度等措施来彻底解决。农药残留分析是对复杂混合物中痕量农药的母体化合物、有毒代谢物、降解产物和农药杂质进行的分析,是一种需要精细的微量操作手段和高灵敏度的痕量检测技术。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质量标准 摘要着重叙述论文有那些内容,结论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