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wei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wei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wei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wei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2.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重点】1.河流补给方式

2.水循环过程和环节

【难点】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知识梳理】

1.人类容易利用的水资源:、、

2.河流水主要补给方式:、、、

【巩固提升】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___补给;B

是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知识梳理】

(1)类型: 、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1.水循环

的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 、 、 、

下渗、

【动动手

请同学们绘制出水循环模式图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案例:北京2012 年“7·21”特大暴雨内涝

2012年7月21日,北京一天内平均降雨量190mm ,城区平均降雨量225mm ,造成严重内涝,导致因灾死亡78人,受灾人口19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 1.请同学们结合案例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发生城市内涝?

2.如果你是北京市长,针对城市内涝问题,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三、水循环的意义

【精选习题】

右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读图回答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

D.海水

2.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3.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b都变小

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4~5题。

4.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5.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6.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1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减少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 变化曲线(b ),读下图完成7~8题 7.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 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8.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图1

时间/h

12 0 24 36 b

a

自然界的水循环新人教版必修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导学 一、课标解析 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二、主干知识梳理 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分布最少,数量居中 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自然 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 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 动力:、重力能等 水循环的环节:、、、、下渗 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 地、,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 持了全球水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表 形态。 三、典题解析 [例1](03年上海地理)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两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来源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练习.

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0分) 1.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 B.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塔里木河水不参与水循环 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请回答2-3题: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它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内陆循环 C.大循环 D.海陆间循环 3.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未能起到的作用是( ) A.灌溉农田 B.保护物种 C.旅游观光 D.调节气候 4.地球上最主要的淡水是 A.河湖水 B.生物水 C.地下水 D.冰川 5.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水的相变 B.风能 C.太阳辐射能 D.大气运动 6.下列关于水圈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水的分布最广 B.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 C.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D.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7.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是指分布于地表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B.陆地水按其空间分布可以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 C.陆地水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 8.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大循环之称的是() A.发生领域最大的海陆间循环 B.发生在人类居住的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 C.每年循环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 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 请回答9-10题:随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各种用水量增加,加之南水北调等工程等的影响,长江口水域有时会出现咸潮,咸潮即河水盐度明显增加 9.发生咸潮时,长江沿岸城市附近河水含盐类物质由少到多的排序正确的是 A.南京.镇江.南通.上海 B.上海.镇江.南通.南京. C.上海.南通.镇江.南京 D.南京.南通.镇江.上海 10.产生咸潮的原因是 ①长江水位很低②河流水体污染③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影响 ④温室效应引起海面上升⑤生产.生活用水剧增 A.①② B.①③④⑤ C.①④ D.①②④ 11.水圈的特点是() A.连续、规则 B.不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规则 D.连续、不规则 1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的(环节)的直接影响() A.水气输送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降水 13.以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冬季风南下 B.钱塘江水入海 C.高山冰川融化 D.台风登陆深圳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了处理好教与学 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 定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包含两部分内容,第 一是“相互联系的水体”,第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 容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介绍,为后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奠 定了基础;“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给出了水循环的概念,然后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具体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学情 高中生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能够逐步摆脱直观形象和直观经验的限制,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想象更加丰富、合乎理性。在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容已具备一定的常识,但认识不够全面,不能从相互转化的角度去理 解,需要教师确定方向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对于水循环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 体验和知识基础,只是还未上升到理性层面,且这部分内容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构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水圈内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offcn中公教育JjLciffcn.cDm 2.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 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重点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其中水循环的地理意 义是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地图法、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准备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诗歌名言导入,通过让学生复习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然后补充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制造学生思维的困顿状态,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诗歌名言,一方面跟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地理 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诗歌名言导入,形式新颖,起到凝神、启兴、点题的作用。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 环教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自然界的水循环》 理科第4组 高中地理刘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 2.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 1.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传说在大海东面,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深 不可测的无底渊谷,叫“归墟”。由于“归 墟”的存在,百川归海,大海永远不会满溢。 提问:为什么滔滔江水汇入大海,大海的水位 不见上升呢? 通过创设 情境,引 起学生兴 趣,活跃 课堂氛 围。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相互联系的水体教师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54图读图“水圈的构 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2、板书:“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和思考的 好习惯, 并提高学 生从地理 图表中获 取有用地 理信息的 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P54图“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 系”下的文字和图画内容,观察河流水与其他 水体之间的关系,并且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

地理说课稿《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抽签的序号是。我准备任教高中地理。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基于教材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课程理念,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展示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知识上: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在技能上: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课前布置思考题《如果地球没有了水》,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认识。 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指、画、比、思、辨”等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③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1 Word版含答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习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①长江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③东南季风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 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 A. 降水 B. 地下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调节气候 D. 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4. 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 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 冰川水、大气水、河流水 C. 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5.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在某些时候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 地下径流 B. 地表径流 C. 水汽蒸发 D. 水汽输送 读“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第(1)~(2)题。 6. 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A.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7. 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 气温高,蒸发强 C. 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 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8. 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 A. 海上内循环 B. 内陆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三种一样重要 二、综合题() 9. 图3.2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3.2 地球上的水循环图 (1) 在图中再画出七个箭头,完成水循环的全过程。 (2) 填写出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G__________ (3) 图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之间。 (4) 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 10.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水循环说课稿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互联系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知识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表面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学生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了物质三态变化,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等内容。 (三)说教师自身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 根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四个指标,八个偏爱所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感型。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成绩、性别等组成异质小组,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活跃、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二.教学目标 (一)说课标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解”的水平;“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水平,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说出水圈的构成。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3)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

高中地理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三维目标定向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⑵.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指、画、比、思、辨”等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③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依据资料和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31: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4.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 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6.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7.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8.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整个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水汽输送在图中用标有字母_______的箭头表示,地下径流用标有字母________的箭头表示。 (2)字母A、G表示________环节,D、B表示________环节,E表示________环节。 (3)图中仅有A、B两个环节的水循环叫作________循环,而有C、G、E、H、F、B等环节参与的水循环是指________循环。 (4)图中水循环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类最有意义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完整版)高三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自然界水循环练习题 题组训练1 (2015·衡阳八中模拟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门峡水利工程建成后,对渭河下游的显著影响是( A.含沙量明显减小 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C.流速明显加快 D.洪涝灾害明显加剧 2.如果甲地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水汽输送 B.植物蒸腾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2015·南京一中月考下图为台湾岛某年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蒸发、下渗 B.下渗、入海径流 C.蒸腾、蒸发 D.蒸发、入海径流 4.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②③⑤D.①④⑤

(2015·湖南湘潭二模和田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昆仑山北坡最大河流。下图为40多年来新疆夏季0 ℃层平均高度变化和河流径流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5~6题。 5.由图示信息可知,和田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冰雪融水 B.湖泊水 C.雨水 D.地下水 6.下列有关和田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下游水量比上游大 B.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不存在断流现象 题组训练2 (2015·乌鲁木齐高三测验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 000 km3。读表完成1~2题。 水体冰川 地下 水 湖 泊 河流 水 储存量24 230 10 100 91 1.2 循环更新时间 9 700 年 840 年 17 年 16天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A.冰川B.地下水 C.湖泊D.河流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 .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一、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二、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用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 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30. 45 %)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板书】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计算机显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教材第58 页图3.2)。 【引导】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 页的读图思考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习题

3、1自然界得水循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2014·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得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3)。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与乙分别代表( ) A、地表径流量与入海水量 B、入海水量与农业用水量 C、农业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 D、工业用水量与径流量 2、如果该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将直接导致区域内( ) 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 C、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D、蒸发量增加 【解析】1选A,2选C。第1题,降水落到地面后形成地面径流,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因此甲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一部分流向大海,一部分被水库、湖泊所存储,一部分被引用,因此乙为入海水量。第2题,植被覆盖率增加,将会增加下渗环节,因此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2014·嘉兴高一检测)下图为圈层间得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得圈层分别为(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4、有关水循环叙述正确得就是( ) A、水循环得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B、径流就是海洋与陆地水分联系得唯一途径 C、降雪形成得冰川将成为岩石圈得组成部分 D、降水成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得改造 【解析】3选A,4选D。第3题,乙、丙、丁三个圈层通过蒸发、蒸腾作用将水汽输送到大气圈,故甲为大气圈;通过蒸腾作用与大气圈得降水作用推断乙为生物圈;通过径流、下渗判断丙为岩石圈,则丁为水圈。第4题,太阳辐射就是水循环最主要得能量来源;海洋与陆地可以通过径流与水汽输送联系在一起;冰川就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认识水的重要性。 2.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难点】帮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学生撰写的散文诗歌“我是一滴水”,自然界水循环的音像资料 活动二:热水瓶、热水、玻璃片、冰块、大小烧杯各1个、表面皿 活动三:玻片2个、胶头滴管2个、酒精灯、烧杯2个、池塘水、试管夹、显微镜 【资源】工作纸 四、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情景1 录像展示 活动 探究云雨雾形成实验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 诗歌 朗诵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问题 观察思考后提出 活动 水质循环 前后变化

【活动设计】 活动一:我是一滴水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2.在诗歌朗诵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认知水平,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活动二: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 活动目标: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到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水循环在自然界的意义 活动目标: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五、训练与评价 【举例】“活动工作纸”(见下表)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一) ------------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

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第二节水的运动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 本节是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 教材内容主要是讨论水循环,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本节内容与本单第一、第二节的内容是并列关系,目的是从地理角度详细介绍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含义部分,指导学生自学完成,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比较少,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采用探究活动等方式,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升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确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本着明确、清晰、可完成的原则,本节课的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2)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而且其数量是有限的。 (3)理解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间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水循环,让学生能够动手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的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的过程、规律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进而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水循环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教学重难点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学情分析 高一(1)班是一个“慢热型”的班级,在刚开学的时候,地理课的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整,现在高一(1)班的学生思维已经变得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上课精神面貌很好,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了。本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和高考有很多的相关性,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高考和生活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使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 ②课前布置活动题:黄河的断流现象,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理解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方法 启发讲解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 五、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课时安排:1节课 七、课型:授新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李白的诗《将进酒》其中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了吗?引入新课自然界的水是持续循环运动的。 【板书】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自学探究1】结合图3.1,自学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体有哪几种存有形态? 2、地球上的水体在存有空间上分为哪几种类型?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小结(展示课件幻灯片4和5)。 答案:1、地球上的水体的形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简单介绍分布); 2、地球上的水体在存有空间上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上的水体分为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板书】1、水的存有形态:气态、液态、固态 2、地球上的水体分类 【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自学探究2】阅读课本P54图3.2,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哪些?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小结(展示课件)。 答案:1、图中河流的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性冰川融水)、湖泊补给、地下水补给;涉及的水体有雨水、冰雪、湖泊和地下水等。 2、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板书】3、河流的补给形式: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性冰川融水)、湖泊补给、地下水补给 【小测试】探讨一下黄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情况? 答案: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过渡】“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水体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都处于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过程,他们是相互联系的。” 【转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什么黄河水仍然持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板书】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自学探究3】阅读课本P5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类型及其过程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板书】1、水循环 2、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1.2013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 B. 入湖河流中上游过度取水 C.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D.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减少 图10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0完成24—25题。 2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0a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2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 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7~8题。 7.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夏季、冬季主要补给水源可能分别是 ()。 A.积雪融水、地下水B.冰川融水、地下水 C.山地降水、大气降水D.冰川融水、山地降水 8.B地除了荒漠化以外还容易发生的主要生态问题及该问题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水土流失、夏季B.湿地萎缩、冬季 C.盐碱化、夏季D.荒漠化、春季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5~6题。

5.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A.1月初 B.6月中旬 C.6月底 D.8月中旬 6.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 B.东北 C.闽南 D.江南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 A.大气降水B.永久冰川融水C.地下水D.季节性冰雪融水 18.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16-17题。 16.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甲河秋季输人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17.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本章内容包括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及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内容抽象,逻辑关系强,气孔的作用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密切联系。实验过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所以安排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2、教材地位: 本章没有分节,章下有三个黑体字标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首先介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途径,接着分析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途径----蒸腾作用,最后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爱护绿色植物。为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埋下伏笔。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说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 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 森林、珍惜水源的意识。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第二届学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赛组别高中理科组 课程名称自然界的水循环 指导教师何红 参赛队成员朱杰飞、胡成相、黄启芬、杨桃、张兴兰

目录 1.教案.................................................... 1-15 2.学案................................................... 16-21 3.选用教材封面复印件 (22)

授课学科地理授课 年级 高一授课 时间 2011年5月28日 授课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课 型 新 课 课 时 1 课时 背景分析(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1、课标原文: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课程标准解读: 本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它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读本标准,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课堂学习应落实在示意图上,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第二,“标准”不要求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 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 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第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 “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 的一般要求。 第四,本标准把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陆地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

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练习题.do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汛最明显 C.有季节性积雪地区的河流,常常形成春汛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 2、在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 A.长江B.淮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 3、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 A.地表径流B.海水蒸发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 4、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河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川 5、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 6、我国新疆地区河流夏季的补给主要靠: A.湖泊水B.地下水C.雨水D.冰川融水 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99)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8、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 A.松花江B.塔里木河 C.雅鲁藏布江D.额尔齐斯河 9、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湖泊水C.气温D.地下水 10、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 太阳辐射 B.重力 C.大气运动 D.水的三相变化 11、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 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 蒸发 12、水圈中储量最多的水和储量最多的淡水分别是: A. 海洋水和淡水湖泊水 B. C. 海洋水和冰川 D. 海洋水和地下淡水海洋水和陆地水 13、有关长江水参与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C. 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 只参与内陆循环 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14、关于河流补给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泉水是河流中游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D.就世界范围而言,靠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15、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和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A. 雨水和地下水 C. 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B. D. 雨水和湖水 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