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通过阅读作品,试比较《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答:不同:叙事:

一、《左传》:1.《左传》发展了《春秋》的笔法,不在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表现起道德评价。

2.《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3.《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如“宣公三年”。

4.《左传》叙事很注重完整的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其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城濮之战的介绍等。

5《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如在总结城濮之战的经验是“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6《左传》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是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二、《国语》:《国语》是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

《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把重点放在大量的议论文字上。但《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如《晋语》前四卷对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春秋时期一场复杂政治斗争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国语》叙事的成就。

三、《战国策》

1.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的达到辩说的目的。《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从切身的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

2.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说辩的说服力。“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

写人:《左传》

1.《左传》由于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时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时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如郑庄公、晋文公等。

2. 《左传》广泛的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的个性鲜明。如对晋文公的塑造。

3.《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的主观静态描写。

《国语》

《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的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又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

《战国策》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等。

2.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神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如《燕策三》中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

3.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的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河。如《齐策四》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描写。

记言: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的专对之词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食、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战国策》的行文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

《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陈渲染。“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壮都是典型的例子。

相同点:1都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后者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名著阅读之《战国策》

名著阅读之《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策士们游说诸侯国的言论资料。全册书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以及相互倾轧的阴谋诡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起三家分晋,下至楚汉之争二百多年中,各诸侯国之间和各国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昏庸腐朽,以及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这些都为研究战国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社会影响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初中课本选自的篇目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该文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 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二.《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标题为后人所加,又名《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唐雎,也作唐且。不辱使命,不辜负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战国策》精选名言名句

《战国策》经典20句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乐于为知己的人舍生忘死。女子乐于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打扮。 感悟:在《战国策》原文中,这是豫让决心为重用,信赖自己的知伯复仇时说的话。豫让是晋国人,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跻身智伯门下后受到尊宠,称他为国士。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改名换姓,为了改变相貌、声音,不惜在全身涂抹上油漆、口里吞下煤炭,乔装成乞丐,找机会报仇。 在邢邑(即今邢台市)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后终于被捉,豫让知道非死不可,于是恳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让其刺穿以完成心愿;赵襄子答应了要求,豫让拔剑连刺衣服三次,然后自杀。豫让成为比荆柯刺秦还要早若干年的“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两句话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典型心理,自古知己难得。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又赋予这两句话不同的含义而经常引用。 2.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注重小节的人不能成就大的威名,不忍受小的耻辱的人不能建立美名。 感悟:我们常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春秋时代,管仲用箭射齐桓公,射中了他的带钩,这是篡夺;侍奉公子纠而不能为他殉死,这是怯懦;被鲁国囚禁,这就是身遭凌辱。这三种行为可以说是一般人都难以忍受的耻辱。假使使管仲终生穷困,因为曾遭监禁感到压抑而不出仕,因为自己所造受的耻辱感到惭愧而不去拜见齐桓公,就不免做一辈子被羞辱的’卑贱之人。然而管子同时拥有这三种过失,却执掌齐国的政事,一举匡正天下,九次会盟诸侯,使齐国成为五霸的首领,美名传遍天下,光辉照權邻国。 3.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只能避免丧命而已。 感悟:这是齐国策士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意思是劝告孟尝君要想巩固自己在齐国的政治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许多安全的退路才行。这两句后来形成“狡兔三窟”的成语,用以比喻保障安全的退路越多越好,以便逃避灾祸;也可用于戏称人的住处多,到处都有可安身的地方。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燕策》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武 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 ..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日:“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 ..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敦。”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 ..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误,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 ...·燕策》,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B.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C.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左传与战国策的区别

《左传》与《战国策》的区别 一、性质方面: 《左传》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书,它虽然是对《春秋》的解说,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采用了《春秋》编年体的形式,而专以记述史事成书。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和活动的著作,是一部分国记述战国事迹的史料汇编,属于国别体杂史。 二、语言方面: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是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与句外。”(《史通》卷六《叙事》)《战国策》的语言带有明显的纵横家的色彩,主要倾向代表了战国纵横游士的思想,内容不再受旧道德观念的束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孝”、“廉”、“信”这些道德观念作了大胆的否定。 三、人物塑造方面: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

物形象。《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 晋灵公不君”中,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宣公二年),齐晋{安革}之战中代君就俘的逢丑父等(成公二年)。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战国策》侧重记载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言行,书中围绕谋臣策色是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四、记事方面: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

《战国策》经典句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战国策》经典20句: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着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 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乐于为知己的人舍生忘死。女子乐于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打扮。 感悟:在《战国策》原文中,这是豫让决心为重用,信赖自己的知伯复仇时说的话。豫让是晋国人,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跻身智伯门下后受到尊宠,称他为国士。 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改名换姓,为了改变相貌、声音,不惜在全身涂抹上油漆、口里吞下煤炭,乔装成乞丐,找机会报仇。 在邢邑(即今邢台市)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后终于被捉,豫让知道非死不可,于是恳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让其刺穿以完成心愿;赵襄子答应了要求,豫让拔剑连刺衣服三次,然后自杀。豫让成为比荆柯刺秦还要早若干年的“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两句话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典型心理,自古知己难得。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又赋予这两句话不同的含义而经常引用。 2、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注重小节的人不能成就大的威名,不忍受小的耻辱的人不能建 立美名。

感悟:我们常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春秋时代,管仲用箭射齐桓公,射中了他的带钩,这是篡夺;侍奉公子纠而不能为他殉死,这是怯懦;被鲁国囚禁,这就是身遭凌辱。 这三种行为可以说是一般人都难以忍受的耻辱。假使使管仲终生穷困,因为曾遭监禁感到压抑而不出仕,因为自己所造受的耻辱感到惭愧而不去拜见齐桓公,就不免做一辈子被羞辱的'卑贱之人。 然而管子同时拥有这三种过失,却执掌齐国的政事,一举匡正天下,九次会盟诸侯,使齐国成为五霸的首领,美名传遍天下,光辉照权邻国。 3、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只能避免丧命而已。 感悟:这是齐国策士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意思是劝告孟尝君 要想巩固自己在齐国的政治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许多安全的退路才行。 这两句后来形成“狡兔三窟”的成语,用以比喻保障安全的退路越多越好,以便逃避灾祸;也可用于戏称人的住处多,到处都有可安身的地方。 4、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别人对自己有恩德,不可忘记;自己对别人有恩惠,不可不忘。感悟:这几句浅近平易的话虽然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借鉴观念.但对今人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困为即使在今天,那些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的行为,也会遭到人们广泛地鄙弃;自己给了别人一点帮助或一点好处便念念不忘. 动辄重提,同样为大众所不齿.本名句可供阐述人际关系时引用。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见到兔子再去招呼狗,不算是晚了;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

战国策目录序 翻译

《战国策目录序》参考译文: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馆藏书阁总目录称(现在)缺失了一十一篇。我在(许多)士大夫家里探访寻求,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订正其中的错误,并且对那些不能考据的篇章保留疑问,这以后《战国策》33篇可谓又完整了。 (我)写下序言道:刘向为这本书作序,说周朝祖先(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指导教育百姓,整顿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太平;等到春秋后期,(诸侯)采用权谋狡诈(的治国措施),并且(施行)仁义之政的途径堵塞,因而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已经很好了。(序言)最后告诉(我们)这本书提及的战国谋士,揣摩当时君王能够施行的(政策),不能不这样;可以说是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不能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炎黄二帝、尧舜禹三王治理天下,他们遭遇的情形、法令制度本不相同,但是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心愿,处理事物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根本的,不能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哪里是喜欢发表不同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地附和、取悦世人的好感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时期那些四出活动宣扬自己主张的游士就不这样。(他们)不明白王道可以崇奉,而甘愿接受轻易劝服他人的游说之术。他们筹划的办法、集中的精神,把投机取巧当作一切谋略的核心罢了。所以他们论述诈谋的便利却避而不谈不成功的方面,大谈交战的好处却隐瞒它的祸端。那些一个跟着一个施行的,没有不是在诈谋中获利又难于承受它的祸害,在交战中得胜,又难于承受它的损失的人。最后到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依靠诈谋而丧失性命;而任用他们的诸侯以及秦国,也是国家败亡。这种人就是当世的大祸害是非常明显的,但一般人还有明白这一点。 只有先王的治国体系,能够顺应时代变化,(虽然根据它)制定的法令制度不同,可是验证起来没有瑕疵,使用起来也不用担心滋生流弊,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拿“王道”来换取“诈谋”。 有人说:“如此不正当的学说,会危害光明正道,应该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斩断祸根。这样书的不消灭,能行吗?”(我的)回答是:“君子禁绝邪说的方法,本来就是要向天下人阐明其说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采纳,这以后禁止就会完全彻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实施,这以后提防就会很清楚明白;哪里一定毁灭这些书呢?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禁绝,并不比这样好。因此孟子的书中,有记载神农的言论的,有记载墨子言论的,都是记载后否定它的。至于这本书刊印,上溯连接到到春秋,下到楚国建立,记载245年时间纵横家的行事,本来就不能搁置。”这本书高秀注释有21篇,有人说32篇,崇文总目录只留有8篇,现在保存有10篇。编校史馆书籍官曾巩作的序。

战国策名著导读

《战国策》名著阅读 题解: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不是一人所作,刘只是校订者和编订者。因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命名为《战国策》,又称《国策》、 编者: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分为12策,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内容: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地位及影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其文学成就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初中课本选自的篇目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该文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 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二《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标题为后人所加,又名《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唐雎,也作唐且。不辱使命,不辜负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趋而后息趋:疾走 B.诎指而事之指:意愿 C.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捐助 D.士争凑燕凑:奔赴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齐因孤之国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余船以次俱进 C.涓人言于君曰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1.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③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 ④为隗筑宫而师之⑤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⑥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④⑤B①②⑥C.②⑧④D.③⑤⑥ 12.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 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

高中语文素材——《战国策》经典

高中语文素材——《战国策》经典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没有那样的实质却喜欢那样的名声反而会使名声受损,没有那样的德行而希望得到那样的福气反而会使自己受困,没有那样的功劳而想享受那样的俸禄一定会受辱。削:削地也。正曰削弱。约:捆缚,引申为穷困窘迫。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乐于为知己的人舍生忘死.女子乐于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打扮。在原文中,这是豫让决心为重用,信赖自己的知伯复仇时说的话。这两句话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典型心理,所以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又赋予它不同的含义而经常引用,其中前一句体现了一种不分是非的报恩思想和侠义精神,现在引用时应慎重。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以散乱的军队进攻训练有素的军队,必然自取灭亡;以邪恶的力量进攻正义的力量,必然自取灭亡;以逆历史潮流的力量进攻顺历史潮流的力量,也必然自取灭亡。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名分,对战争亦是如此。商汤伐夏桀,周武讨股纣,以及春秋、战国时太大小小无数战争,莫不先找出打仗的理由,再正式出兵讨伐;劝阻君主出兵打仗的理由,也往往从名分上着手。这几句就是劝谏君主不可出兵的论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就是:邪不压正,历史将按照其自己的规律前进,任何阻挡历史前进的人,都将被历史的巨轮压得粉身碎骨。这几句现在仍具有讽喻警戒意义。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只能避免丧命而已。这是齐国策士冯谖对孟尝君说的话。劝告孟尝君要想巩固自己在齐国的政治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许多安全的退路才行。后来用以比喻保障安全的退路越多越好,以便逃避灾祸;也可用于戏称人的住处多,到处都有可安身的地方。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见到兔子再去招呼狗,不算是晚了;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作者以这几句作比喻,说明应及时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以减少损失。见到兔子再放出狗,虽然时间急迫,还来得及;羊已丢失了马上修补羊圈,虽不能找回已丢的羊,但以后就不会再丢失了。以这儿句说明有错要及时改,不可固执错误,否则会造成更太的祸患。“亡羊补牢”已成引用率很高的习见成语。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别人对自己有恩德,不可忘记;自己对别人有恩惠.不可不忘。这几句浅近平易的话虽然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借鉴观念.但对今人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困为即使在今天,那些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的行为,也会遭到人们广泛地鄙弃;自己给了别人一点帮助或一点好处便念念不忘.动辄重提,同样为大众所不齿.本名句可供阐述人际关系时引用。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色:美貌.美色。华落:花落.喻色衰。渝:改变,违背。这几句大意是:用钱财交朋友,钱财用完了交情就会断绝;贪美色面结合,到年老色衰时爱情就会消失。这几句不失为警句名言,作为人生格言,仍可引用。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交绝:断绝交情。恶声:难听的话,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在与人断绝交情时,不说难听的话。君子相交要善始善终,好合好散。有交情时.两情相好.即使在断交时,虽然会心中有所怨愤甚或仇隙,但也不可相互以恶语相伤.问题自有问题在,要通过适当的途径来解决,以恶语相伤,只会徒增无谓的烦恼,或给人以笑柄.于实质同题无补。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在交往中要好合好散,不必在断交时以恶语相伤。现在有些夫妇因感情不和而离异,通过协商的方法“和平解决”,好合好散,互不指责对方,可算是~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计:考虑,打算。这两句大意是:作父母的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得失。这是触龙说赵太后时说的话,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在劝诫那些一味宠爱、娇惯子女的父母时可引此名句;重温“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也可使今人受到有益的启迪。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欲:内心的企图。这两句大意是:内心的企求相同的人容易相互憎恶,有共同的痛苦或忧患的人容易互相亲近。内心的企求相同的人,往往成为竞争的对手,都想捷足先登,唯恐他人得到而自己得不到,所以容易相互产生憎恶甚而仇视的心理;有共同的痛苦或忧患的人,或同病相怜,或同仇敌忾,所以容易相互亲近,引为知己。这些都是一般人的心理。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都有所企求,但是在建设四化的前提下,为了共同的大目标,则应该、也能够摒除个人的名利得失,互谅互让,做到“同欲”而不“相憎”,所以,我们可以用“同欲者相憎”来说明有共同企求的人容易互相产生憎恶的心理,也可以反其义而用之,说明在大目标相同的前提下,应该克服“同欲者相憎”的传统心理。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

《战国策·燕策》原文及译文 原文: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燕眧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纳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海,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未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样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死马,而且花费了五

左传人物与战国策人物比较之烛之武

左传人物与战国策人物比较 ——烛之武 VS 触龙 《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有些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许多重要政治人物: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 晋灵公不君”中,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另外还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以及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如烛之武、宫之奇,等等。 《战国策》: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外交人物更为突出。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王之中,论理叙事,进退有节,出色完成外交使命。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集团与庶民之间的特殊而较为自由的社会人物的思想特征。且所写的人物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不少是追求个人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有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天下之士”,如鲁仲连的义不帝秦。也有意在收买人心、焚卷“示义”的冯谖(齐策四);敢于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义侠和高士。如唐且的“布衣之怒”(魏策四);还从侧面揭露统治阶级女性固宠的斗争和宫闱的丑行,如郑袖的谗害魏美人(楚策四)以及善于劝说的辞令家,如触龙,邹忌。等等。 比较:《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反映了战国时代各种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另外一方面《左传》与《战国策》的说辞,呈现出不同的风格。(1)在陈说方式上,《左》以理服人,《战》以声势夺人; (2)在陈说内容上,《左》持之有故,信而可征,《战》则间杂鄙俚;

《战国策·苏秦说秦》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 镒,以随其后。约从 ..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 弦,未折一矢,诸侯 ..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B. 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C. 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D. 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即信函,古人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 B. 约从指秦国利诱六国之亲善再各个击破的政策,与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的连横相对。 C.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 山东,战国时指崤山以东的地区,后来也曾经指华山、太行山或泰山东边的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战国策》浓缩的十句经典

《战国策》浓缩的十句经典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汉代刘向编撰,是一部国别体史学巨著,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1.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亟,屡次。不要羞于多问,不要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学习为耻。此言增长学问要勤学、勤问,且要有不论身份地位、虚怀若谷的胸怀。 2.毛羽不丰者,不可以高飞。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秦策》。鸟翅的羽毛尚不丰满,就不可以高飞。比喻办任何事,都要看有无可能,如果没有可能的条件,必然不能成功。 3.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惩罚罪过,不回避权势大的人;奖赏有功者,不偏私亲近的人。 4.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矜:自夸,自负,骄傲。自夸功劳的人,达不到目的。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比喻两强相斗,其结果必定有一方受到损伤,甚至会两败俱伤。 6.除患无至,易于救患。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燕策》。消除祸患,要在它未发生的时候。这比祸患发生后再去补救,要容易得多。 7.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当动乱尚未发生时,就要加以治理,就要加强防范。 8.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人之有愧于我也,不可不忘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别人对自己有过帮助,切不可忘记;别人对我们做过愧疚的事情,不可不不去忘记。有句话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生活中不可总想着别人对不起自己,这样会使我们自己也痛苦不堪。9.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做错事情以后,一定要想法设法去补救,还不为迟。 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自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_左传_战国策_评论的异同及原因_陈万灵

□古代文学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第27卷第5期Vol.27No.5 2011年9月 Sep.2011 [收稿日期]2011-07-25 [作者简介]陈万灵(1986-) ,女,安徽灵璧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左传》、《战国策》评论的异同及原因 陈万灵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在体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叙述之后, 是典型的“叙述+评论”的形式,且评论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有相异的地方,《左传》的评论多假以“君子曰”的形式,作者很少直接介入评论;《战国策》中作者开始直接介入评论,极少采用“君子曰”的形式来评论。评论即“颂赞”这一文体的限制,是二者的评论都以短篇为主的原因;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均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时代和思想根基的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作品本身的差异等。 [关键词]《左传》;《战国策》;评论;异同及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52(2011)05-0049-04 绪论刘知几在《史通·论赞》中列举了唐以前史书中史评的体式,其前后承继、发展演变的轨迹赫然在焉。“《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1] 从《左传》的“君子曰”到《史记》的“太史公曰”,除了“某某曰”的体式因循之外,《史记》中史评体式最大的进步在于作者司马迁这个叙述主体对评论的介入。作者的评论大量地介入史书之中,《战国策》中就已经出现了。在从《左传》到《史记》史评“论赞”一体的萌芽、发展乃至形成的过程中,《战国策》的评论介于二者之间,起着一定的桥梁架构作用。本文以《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为考察对象,试探讨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的异同及其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一《左传》、《战国策》评论的异同 (一)就评论体式而言,《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有异有同 《左传》的作者一般不直接介入评论,当然也有作者评论的情况,但比较少见。如《文公六年》作者在“君子曰”评论“秦穆公死而弃民”之后,叙述了古代王者知道自己命将不久于人世的做法之后,云“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委婉地表明了作者对秦穆公以三良殉葬做法的非议。但大多数情况下,《左传》的评论,多“假君子以称之”,有两种评论类型:一类直接出现评论人的姓名,如仲虺、周任、仲尼等,其中仲尼的评论则达25条(有的评论接连出现,并作一条计算)。二是不直接点明评论人是谁,而总以“君子曰”、“君子谓”、“君子是以知”、“君子以为”四种体式,这一类的“君子曰”(统称作“君子曰”)评论竟有80余条。尤其是其“君子曰”一类的评论多引《诗经》来评论。其引《诗》评论的数据,朱闻宇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做了详细的统计,并得出如下结论:“‘君子曰’对《雅》、《颂》的引用频率要远高于对《风》的

战国策》经典10句话,句句洞彻人性,直指人心

战国策》经典10句话,句句洞彻人性,直指人心《战国策》是一部非常另类的古书,它属于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却不像儒墨道法那般架空论说;它被列入《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中的史部,又不似正史那样专载史事,而是记录苏秦、张仪之类谋臣策士的游说之术。谋士们审时度势,聚焦人性,为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给出应对策略,所以此书虽讲的是权谋机变,却也是最简单直接的生存智慧。这部古书都讲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呢? 1、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楚策一》) 释义:拿钱财去交朋友,最后就是没钱没朋友;靠色相去吸引对方,到头来对方也会因为美色离你而去。用金钱和色相来维持关系,迟早得糟,到头终究一场空。 2、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中山策》) 释义:人心是非常脆弱而敏感的。一个人走投无路之时,你帮了他,不管是大忙还是小忙,人家都会非常感念你的恩情。和一个人结了梁子不要紧,就怕不给对方留颜面,事后人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3、行百里者半九十。(《秦策五》) 释义: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行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另一种是,走一百里的路程,有一半人在九十里就放弃了。不管怎么去理解,都是告诉我们,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而一旦没有坚持到底,之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秦策三》) 释义:自然界的万物都遵循着由兴至盛、由盛转衰的客观规律而运行变化。人生也是如此,顺应这种变化,急流勇退,方可全身而退。 5、交浅而言深是乱。(《赵策四》) 释义:所谓言多必失,交浅言深更是人际交往之大忌。为何?我们有时候容易找一个陌生人或者不熟的人倾诉一些隐秘的事。事后,说的人必然担心对方会不会泄露出去。听的人则为得知对方隐私而尴尬。双方徒增猜忌,何苦来哉? 6、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楚策一》) 释义:这句话适用的范围很广,比如家庭、集体、国家、地球。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说:一个人来的身体垮了,雄心壮志功名利禄……万事皆休。 7、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魏策一》) 释义:西方谚语:“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让对方失去警觉,加速对方膨胀,然后才能找机会从对方手中夺取你想要的。 8、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齐策六》) 释义:拘泥小节的人干不成大事,对小小耻辱耿耿于怀的人无法留下好名声。虽说“细节决定成败”,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度纠结于细节,就会忽视对全局的掌控,得不偿失。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韩信不堪胯下之辱,跟那个无赖拼命,也就没了后来的登坛拜帅了。 9、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中山策》) 释义:追求相同利益的人,往往会相互嫉恨,用郭德纲的话说“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忧患相同的人,就会彼此亲近,抱团取暖。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魏策四》) 释义:知恩图报是做人起码的良知。同时不要老是把对别人的恩惠放在心上,尤其是很重的恩情,一定要忘掉,有些人为此甚至主动不再与对方来往。为何?恩重如山报之不易,长久则成为双方的负担,这才有了“大恩如大仇”的说法。(文|那歧)

《战国策秦策二》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秦策二》原文及翻译 原文: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①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 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 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 译文: 秦想要进攻齐国,可是齐国和楚国是友好国家,秦惠王为此感到忧虑。张仪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