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哲学与现代领导

孔子哲学与现代领导

孔子哲学与现代领导
孔子哲学与现代领导

第二章修身务本

——孔子领导思想的现代解析

一、孔子的“领导”活动简历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先祖系宋国贵族,后为躲避战乱,逃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定居下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鲁国的陬邑宰,但到孔子时,其贵族地位业已丧失,其社会地位随之一落千丈,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1]但是,贫贱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消磨孔子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30

[1]《论语·子罕》。

- 37 -

岁就学有所成——“三十而立”[2],并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从30岁到51岁之间,孔子除了讲学,还参加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如,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子会见了来鲁国访问的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孔子季氏“八佾舞于庭”提出批评,指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孔子与齐景公论政;鲁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孔子对晋国赵鞅铸刑鼎一事提出批评;……到了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出任鲁国的地方官——中都宰[2]。

在出任中都宰之前,孔子也曾经担任过“小吏”,20岁时(前532年),曾担任季氏家的委吏[3],21岁,担任季氏的乘田吏[4]。但是,这些职位地位卑微,而且,不直接接触国家政事,所以,孔子的领导才能没能得以施展。出任中都宰一职,对于孔子来说,虽然来的晚了些(孔子时年51岁),但毕竟有了自己一显领导才能的机会。

孔子做中都宰时间不足一年,但“政绩”斐然。根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主要从制定礼制入手,对社会秩序进行了整顿,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整治得井井有条。“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

[2]《论语·为政》。

[1]《论语?八佾》。

[2]中都,位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和梁山县之间,辖区约与一县相当。

[3]委吏,负责管理仓库的小吏。

[4]乘田吏,负责管理牛羊畜牧等工作的小吏。

- 38 -

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无文饰雕画,不诈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木为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聚土以起坟者也不树,不树松柏行之一年”,是说,孔子在担任中都宰的时候,为当地百姓制定里一套养生送死的制度,将年长与年幼者的饮食标准做了区分,根据人们智力、体力等方面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工作,并要求男女应当分路行走,路不拾遗,提倡节俭,等等。由于孔子的措施收效甚大,所以,“西方之诸侯则焉”,就是说孔子的领导措施,成了中都周围地方官和鲁国邻国的学习榜样。为了表彰孔子领导地方有方,鲁定公亲自召见孔子,对他说:“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满有把握地说:“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1]

从孔子担任中都宰的政绩看,孔子的确有着非凡的领导才能。“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2]。在小司空职任上,孔子同样干得非常出色——“乃别五土之性,五土之性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所生之物各得其宜咸得厥所。”后来,孔子“由司空为鲁大司寇。”[3]司寇是鲁国最高司法长官,其地位与三卿——司徒、司空、司马——并列,而三卿都是由鲁桓公的三个儿子世袭,所以,孔子担任的职务已经是官员中的最高层次了。所以,孔子的上任,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他们暗

[1]《孔子家语·相鲁第一》。

[2]孔子所任为小司空,系掌管国家公共工程事务的长官副手。

[3]《孔子家语·相鲁第一》。

- 39 -

地里对孔子极尽诋毁之能事。但是,孔子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司寇的职责是负责国家诉讼案件。关于孔子在这方面的领导实践,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从散见的材料看,孔子在司法实践中所遵循的乃是德主刑辅,以教化为上的路数。而且,这一领导方法,取得了卓著成效。“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鬻)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1]这是荀子对孔子事迹的一段追述,是说,由于孔子的名声太盛,所以,他要当司寇的消息一传开,羊贩子沈犹氏就再也不敢早上卖羊之前先用盐水饮羊,坑害买主了;公慎氏此前对妻子淫乱乡里不闻不问,听说孔子要当司寇了,赶紧和妻子离了婚;慎溃氏生活奢侈无度,生活起居都不符合礼制的要求,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听说孔子要做司寇,吓得他赶紧逃到齐国去了;那些贩卖牛羊,借机哄抬物价的人,再也不敢垄断市场,互相勾结了。虽然荀子的记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是,孔子以自己良好的领导形象在鲁国树立了非凡的威望看来是不虚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效果。按照《孔子家语》的说法,“以德治国”实为孔子领导司法工作的基本方略——“设法而不用,无奸民”[2]。

孔子担任司寇之职只有3年。其间,不仅能够对鲁君竭尽忠诚,而且,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率先垂范,一步步

[1]《荀子·儒效》。

[2]《孔子家语·相鲁第一》。

- 40 -

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转化成切实可行的领导目标并加以落实,如其在中都宰职务上的制礼运动,在司寇职务上的“以德治国”等,孔子的领导实践证明,孔子不仅有一套领导理论,而且具备卓越的领导艺术。

孔子在鲁国的政绩,早就引起邻国——齐国——的不安。而夹谷会盟[1]中,孔子所表现出的驾驭复杂形势的高超才能,更使齐国惴惴不安。于是,齐景公挑选了80名美女并120匹骏马送到鲁国。鲁定公和季桓子耽于女乐之中,竟然3月不理朝政。孔子看到在鲁国继续待下去已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辞官,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去了。

孔子虽然从政时间不长,但是,他特别注意研究上古三代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对于先贤们的领导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所以,孔子的领导思想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些思想在当代领导活动中的价值也是深值探讨的。

二、正名理论与领导体制

正名,就是端正、辩正名分。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在卫国,孔子和子路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1]夹谷会盟,公元前500年,齐景公约鲁定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会盟,妄图劫持鲁定公。但由于孔子折冲尊俎,齐景公的阴谋未能得逞。

- 41 -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看重“名”的。他认为“名”是从事领导活动的第一要件,“名”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成败与否。对此,子路颇为不解,所以说:“子之迂也!”孔子一方面批评了子路的“野”,另一方面直言其由:“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就是说,孔子认为,要实施有效的领导,领导者首先要端正名分,使自己的名分与所从事的领导活动之“实”相吻合。只有“名”“实”相符,处于领导岗位的人说出来的话才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做起事情来才容易成功,组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才能建立健全起来,刑罚的适用才更加适当,人民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反之,“名”“实”不符,各种规章制度就很难建立起来,即便勉强建立起来,也由于缺乏“合法性”而难以创造组织发展所需要的那种制度环境,使领导活动难以成功。由此不难看出,孔子思想的实质乃是,从事领导活动的前提是区别上下尊卑关系,或曰确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责、权、利,建立层次分明的、宝塔形结构的领导体制,在这个领导体制安排之下,组织成员按照自己的“名分”被置于一定的层次上,并获得与

- 42 -

名分相适应的权利,承担与名分相吻合的义务。在这种等级结构中,人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不得做与自身名分不相符合的事情,即孔子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君子思不出其位。”[1]

孔子的正名思想,很容易使人将其与科层制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科层制首要的组织原则,就是强调权力分层,逐层节制,不仅人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分为三六九等,其事务也层级分明。需要指出的是,科层制更多的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孔子的“正名”似乎强调“不要做什么”的成分更多一些。比如,前引两句可以翻译成一句话就是:不要做你不该做的事!阐述自己的领导思想,为什么要用一种否定形式呢?这要从孔子生活时代的特点说起。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中国社会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曾经显赫一时的贵族没落了,与此相反,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纷纷粉墨登场,登堂入室,社会发生了乾坤倒转的巨变。根据统计“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2]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副混乱的画面:(诸侯、大夫)“谋动干戈于邦内”,“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天子有名无权(实),诸侯、大夫则无名有实,把持着号令天下的大权。至于下级犯上作乱的更是数不胜数。像季氏之流,竟然违背《周礼》的规定,也去封祭泰

[1]《论语·宪问》。

[2]《史记·太史公自序》。

- 43 -

山,其越级问政之心昭然若揭。可以说,当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的正常领导体制陷入一片混乱。

我们知道,领导体制就是“为实现领导意图和职能的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1]而领导体制的核心是领导职权的划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恰恰就在领导职权划分上出现了本末倒置。有鉴于此,孔子强烈主张对整个社会重新进行分工,厘定人们的身份、责、权、利,建立正常的社会领导系统。

虽然孔子关于“分”的思想,曾经遭到墨家的批评,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分工和等级差别又是不可避免的。荀子的话很能代表儒家关于“分”的主张:

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

也就是说,作为社会成员不可能作到完全平等。人和人之间如果在各个方面都一样了,消除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差别,那么,领导者就无法对被领导者实施有效的领导。两个同样富贵的人彼此不可能服务于对方,两个同样贫贱的人

[1]《论语·季氏》。

[1]王乐夫编著:《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第85页。

- 44 -

也不可能为对方所驱使,这是社会规律。所以,要使天下社会稳定发展,必须制定礼义,将人们分为贫穷之人、富庶之人、高贵之人和卑贱之人,这样才会天下太平。

孔子虽然没有像荀子这样做出系统论证,但其思想无疑是荀子之说的理论根据:“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从事领导活动的根本在于做君主的就要做君主的事,做大臣的就做大臣的事。如此各安其位,各尽其职,整个领导系统就井然有序了。换言之,在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身份的人群之后,就要把他们分别置于领导系统的不同层面、不同职位上去(名),而后根据各自职位的特点,规定其应尽的职责和所拥有的权限,以及行为方式(实)。这样,就“名正”了。反之,君主不做君主的事,大臣不做大臣的事,就是“名不正”了。

在确立了领导系统中人们各自的身份(名)之后,孔子主张应该用“和”来统“分”,就是说,人们在各自名分基础上行“实”之时,应该“和”,即不同身份、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人为实现领导目标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取长补短的工作过程。

孔子通过周王朝的式微发现,仅仅依靠森严的等级划分,不足以保证领导机构内部各要素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各机构以及各个个体之间很难协调,特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由于等级界限的绝对不可逾越,导致了上下级沟通的困难,致使领导效能低下。按照现代领导学的观点,领导效能

[1]《论语·颜渊》。

- 45 -

的公式是:领导效能=目标方向 工作效率。事实上,不论是领导方向的确立,还是工作效率的高低,除了与机构设置、责权划分、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相关外,更重要的是要求领导体系各组成部分是否通力协作。所以,孔子提出“和”的观点。在《论语》中,有有子与孔子的一段对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的著名观点:“礼之用,和为贵”借助有子的口表达出来,从而告诉人们:贯彻“礼”的目的是追求和谐,而和谐是天下最大的“善”。什么是“和”呢?《国语》有这样一段话:

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更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国语〃郑语》)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和”所强调的是和谐、平衡,用现代的话说是对立统一。并且,这种和谐具有产生万事万物的功能。而绝对“同”的事物是不具备这一功能的。对此,晏子曾经举例说明: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

- 46 -

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

在这里,晏子用最平常的社会现象——烹鱼和音乐,将“和”与“同”的关系交代的清清楚楚。

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做出美味的鱼,必须将各种调味品与水、鱼放在一起烹饪,不管是哪种调味品独用都不可能做出美味的鱼。前者为“和”,后者为“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应用到领导活动中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应当“和”而不是“同”,即领导体制各组织机构,不同领导层次、不同职责岗位之间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味去迎合,而应当有自己的主见,互相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而要真正把握“和”“同”的区别,尤其是掌握“和”的实质,没有高深的综合素质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说:

- 47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孔子认为,作为领导者,应当承认差别、矛盾的存在,并善于在对立中去追求“统一”。这样身处领导体制中,具有不同身份(名)的人,就可以在领导活动中,基于自己的“名”而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实)时与他人积极配合,相互尊重,相互亲敬,共同完成各自所承担的职责。

在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曾说“克己复礼”[1],主张恢复礼制,有人据此抨击孔子是复古主义者。事实上,孔子提出“正名”主张的目的是对既有的“周礼”进行改造,建立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实际状况的领导制度,而不是简单复古。比如,“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2]“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都说明孔子对周礼不符合时代特色的要求都具有改革、批判精神。

三、正身之说与领导者的素养

孔子认为,要保证领导活动顺利进行,仅仅确立人们在领导体制中的地位、职责是不够的。领导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才能对被领导者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君子之

[1]《论语·颜渊》。

[2]《论语·宪问》。

[1]《论语·为政》。

- 48 -

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领导者的一举一动如同风一样,而被领导者的行为就像草,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领导者向哪儿引导,被领导者就跟着向哪儿追随。所以,孔子特别强调领导者正身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作为领导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3]很显然,孔子眼里的好领导就是具备能够率先垂范品质的领导。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第一,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仁爱品质。在孔子看来,热爱下属,关心下属是领导者成功领导的根本。一部《论语》,用“仁”字达109次之多,囊括了孔子所理解的一切人类美德。但其基本精神是“爱人”。《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孔子所谓爱人,就是爱一切人,包括在位的“大人”,无位的“庶人”,也包括自由之人、被役使之人,同时包括“国人”、“野人”,以及中国之人和夷狄之人,凡此人等,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领导者都要以人道相待。有人说,孔子之“爱人”不包括爱奴隶阶级和劳动人民。换言之,孔子只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爱”。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确切的。孔子不仅明确提出“泛爱众”[1]的要求(众,原意是农业奴

[2]《论语·颜渊》。

[3]《论语·子路》。

[1]《论语·颜渊》。

[1]《论语·学而》。

- 49 -

隶或庶人,这里泛指民众),而且在马棚失火时,孔子只问伤人否,而未问马。毫无疑问,此处所言之“人”当指养马奴隶。马棚失火,先伤者必是养马者。孔子之问,体现了他对最下层被领导者的关心,说明其“爱人”的广泛性——上至最高领导者,下及最基层的平头百姓——标志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革命性变化。

当然,孔子所言“泛爱”与墨家“兼爱”是有重大区别的,孔子之“爱”是有高低贵贱,等级差别,长幼顺序的爱。他对不同人伦关系如何体现仁爱的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父对子要严爱,子对父要孝顺,君对臣要讲义,臣对君要尽忠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子尤其重视孝悌,要求后生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顺从兄长。唯如此,方能去爱他人。可见,孔子的仁爱,是有亲疏远近、等级差别之分的。当然,孔子并不是让领导者成为好好先生,他不仅讲爱人,还讲“恶人”。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憎恶什么人呢?“恶不仁者”,“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2]因为“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对于那些居于领导岗位,横征暴敛者,孔子主张“鸣鼓而攻之”[4]对于与民争利者,鱼肉百姓者,孔子要求与他们作坚决斗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1]《论语·里仁》。

[2]《论语·阳货》。

[3]《论语·泰伯》。

[4]《论语·先进》。

- 50 -

有杀身以成仁”。[5]可见,孔子“爱人”的另一面是不纵容恶人,与恶人相斗争。只有爱善人,恶不善人,才称得上真正具备了“仁”的品质。

第二,领导者必须具备“智”的品质。《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说,智、仁、勇这三条,是天下最通达的大德。虽然在领导者的素质结构中“智”没有“仁”那样重要的地位,但仍是领导者必须修炼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孔子说:“知者利仁”[6],也就是说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并去实行“仁”。唯“智”者才能成为“仁”人。无知而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仁”人的。尽管孔子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这样的话,但总体讲,他还是强调“学而知之”的,提倡学习与思考,反对愚昧与盲从。他不仅自己“志于学”[2],还要求别人“敏而好学”[3]、“学而不厌”[4],这样就可以达成智慧的敏锐和人格的完善。如此,在日常领导活动就能不为纷繁复杂的事务所迷惑,从而措置裕如,灵活应变。

不过,在孔子眼里,只有领导者才是智者,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可以成为“仁”人,而“小人”(被领导者)是无“智”

[5]《论语·卫灵公》。

[6]《论语·里仁》。

[1]《论语·里仁》。

[2]《论语·为政》。

[3]《论语·公冶长》。

[4]《论语·述而》。

- 51 -

的,“未有小人而仁者也。”[5]反映了孔子的阶级局限性和对劳动人民的卑视。

第三,领导者必须具备“勇”的道德品质。与智德一样,勇也被视作是天下最通达的大德。而且,在孔子看来,领导者要实现“仁”德,必须具备“勇”德。他认为,只有符合“仁、义、礼、智”的“勇”才算是真勇、大勇、上勇。“仁者必有勇”[6];而且,凡是符合“义”的行为,领导者都应勇于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否则,“见义不为,无勇也”[7]。同时,孔子还强调修养“勇”德必须与“义”、“礼”、“学”并举,否则,“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8];“勇而无礼则乱”[9];“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10],就是从仁、义、礼、智四方面对“勇”作了规范,实际上是为勇德确立了价值导向和目标规范。不合于此,就是乱。这样,孔子就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勇猛无畏、勇往直前,什么是鲁莽蛮干,强梁霸道,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某些人对勇德的模糊认识。有了“勇”的品质,领导者就能在危机面前镇定自若,在紧要关头指挥若定,而不至于惶恐怯懦,举止失措,导致领导活动失败。

第四,领导者应当具备“忠”的品质。孔子很重视“忠”。

[5]《论语·宪问》。

[6]《论语·宪问》。

[7]《论语·为政》。

[8]《论语·阳货》。

[9]《论语·泰伯》。

[10]《论语·阳货》。

- 52 -

他把“忠”看作实行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论语》中提到“忠”字的有15篇,计17处。在孔子那里,“忠”主要是待人处世的一种态度,他把尽心竭力帮助别人叫做“忠”。他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忠在这里显然是指对别人的一种关系。忠,还表示诲人不倦,教人以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2]另外,“忠”还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像“主忠信”[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4]等,但其基本含义都是诚心诚意,积极为人。当然,孔子所说的“忠”,也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道德规范。但是,孔子认为,忠君是有许多条件的。他要求君首先要“守礼”、“正身”、“修己”,臣下才能心服,以忠事君。而且,臣下不应该盲从君主,对于君主之言,“如不善而莫之违也”[1],就会有丧邦的危险。同时,孔子认为事君应“勿欺也,而犯之。”[2]可以当面触犯君主。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之“忠”主要是讲真心诚意,尽己为人,虽有“忠君”之意,但绝非后世的愚忠。这就告诉我们,在领导活动中,应当强调下级对上级的尊重、服从,但是,这种服从一切应以组织的最高利益为原则,即以组织大局为重,如果领导的决策、命令、计划有损于组织的根本利益,作为下级,应当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1]《论语·子路》。

[2]《论语·宪问》。

[3]《论语·学而》。

[4]《论语·述而》。

[1]《论语·子路》。

[2]《论语·宪问》。

- 53 -

第五,领导者应当重“礼”。孔子十分重视“礼”。《论语》中谈到“礼”的有43章,“礼”字见于75处。孔子之谓“礼”,即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礼”是实行“仁”的目的和规范。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3]的命题。“克己”是对自己的欲求有所克制,这属于道德修养范畴;“复礼”是说言行应符合“礼”的要求;“为仁”是说“克己”“复礼”都要以孔子的“仁”为准绳。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要遵循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即“为仁”。可见,“礼”是以“仁”为内容和归宿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作为一个人,却不仁不义,怎么能正确对待“礼”、“乐”呢?显然,在孔子眼里,“礼”“乐”的实质是“仁”,“礼”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求领导者遵循“仁”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去行事,从而调节领导人员的言行,节制领导者的性情,使之“适中”、“和谐”,达到“中庸”的标准。反之,就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走向道德的反面。当然,孔子提倡“中道”,并非主张折中调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乡原,德之贼也。”[5]“和”是恰到好处;“同”是

[3]《论语·颜渊》。

[4]《论语·颜渊》。

[2]《论语·八佾》。

[3]《论语·泰伯》。

[4]《论语·子路》。

[5]《论语·阳货》。

- 54 -

不分黑白是非。“乡原”是言行不符。孔子认为,有德之人是讲原则的,“好好先生”绝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另外,孔子之“礼”还指调整领导阶层内部关系的规范,治理国家、治民的根本方法,这里不作论述。

第六,领导者应当重“孝”。孔子以“贵仁”著称,他继承了“爱亲之谓仁”[6]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孝”为“仁”本的思想。《论语》记载孔子学生有若的一段话,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是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会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此言虽出自有若之口,实是孔子思想的直接反映。这一点,从《孝经》记录的孔子之言即可看出。他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3]“人之行,莫大于孝”[4]。可见,孔子不仅认为“孝”为“仁”本,而且把“孝”视为领导者治理天下,教化百姓的精妙之道,无敌利器,并进而向人们提出“入则孝,出则悌”的道德要求。

如何尽“孝”呢?孔子主张:其一,敬养父母。对于父母,不养当然是莫大不孝,但仅养而不敬,同样是不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6]《国语·晋语》。

[1]《论语·学而》。

[2]《孝经·开宗明义》。

[3]《孝经·三才》。

[4]《孝经·圣治》。

- 55 -

别乎?”[5]怎样才能在养父母时很好地体现这个“敬”呢?孔子主张,子女不仅要善于体会父母的心志,而且在父母面前应当总是保持愉悦的颜色。这确是一件难事,没有把侍奉父母视为幸福快乐的思想境界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孔子说:“色难。”[6]其二,以礼侍奉,委婉劝谏。孔子要求人们按先圣留下的“礼”去侍奉父母。而事亲之礼,是一个包括养生、送死、致祭诸规范的庞大体系。严格按照“礼”所规定的标准去孝敬父母,就不会出现什么错误了。即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同时,孔子还要求人们,在父母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至于陷父母于不义。而一旦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顺从,不要怨恨父母。“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2]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三,善保己身。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还应当让父母不为自己担惊受怕,“父母,唯其疾之忧。”[3]也就是说,父母只为儿子的疾病担忧,而不用担心他可能去触犯刑律,或行不义之事,或做冒险之事。第四,父母既没,继其志,绍其事。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4]就是说,孝子应当是继承父母之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者。至于父

[5]《论语·为政》。

[6]《论语·为政》。

[1]《论语·为政》。

[2]《论语·里仁》。

[3]《论语·为政》。

[4]《论语·学而》。

- 56 -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 关于“哲学思想” (一)中庸之道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浊的时代,狂狷之士尤其难能可贵。 (二)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 【评析】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强调了道德的作用。法制在治国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有时道德能达到法制不能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主张“以人为本”的中国,它的意义更不可低估,由此可见,德治与法治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一)

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一) 摘要:“忠”和“恕”是两种直接相关但又互不相同的心理过程,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它们也代表着两类密切关联但又彼此区别的道德原则。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剖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在理路。这就是:“人之道”(即仁与义)的实现从根本上讲是人自然本性的实践化;人的自然本性对于作为人的行为动机的情感而言,就是人的心理或情感居于一种最内在、最本然的状态(即忠);只有当我们能够回归并持守这种最内在、最本然的心理情感状态时,才会在生活实践中自然流露出对事物的公正之心和同情之心(即恕)等确定性的道德情感;我们既可以依公正之心确立自己对待事物的基本准则,也可以把同情心运用于实践,从而通过“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式实现道德关怀对象的普遍化;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在“忠”和“恕”这两种德性情感之上得以建立和遵循的。 关键词:孔子;道德哲学;内在理路;忠;恕。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明确表示,孔子的这种“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论语·里仁篇》。以下所引《论语》只注篇名。)这就是说,在孔子本人及其主要弟子看来,他关于“仁”的伦理思想是自成一个体系的,因为它有一个贯穿本末始终的基本的东西——“忠恕”。 所谓“自成一个体系”,对于伦理思想而言,就是有一个逻辑的起点或先验的形上原则,有一个由这一起点衍生而出的基本的结论或实践法则,其他的一切原则或规范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的主线基础之上的。既然

孔子本人及其门人认为,这一基本的主线或理路就蕴含在“忠恕”之中,所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忠”和“恕”两个概念的剖析,把孔子道德哲学的这种内在理路挖掘出来。 一、“恕”和“忠”的概念剖析 对于“恕”的伦理含义,一般人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因为《论语》有一句明明白白的话:“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就是说,“恕”,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意味着这样一条道德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孔子为什么要把这种基本的道德法则归结为“恕”?或者说,孔子为什么会认为,这基本的道德法则应当在“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分析一下“恕”字原本的含义。 《周礼·大司徒》说:“如心曰恕”。从字的构成上讲,“恕”是由“如”和“心”两个字组成的。“如”,即“比如”,“相似”,“相比”的意思;“心”即心灵,指人的情感或思想。所以,所谓“如心”,就是“心相似”、“将心与心相比”。《声类》说:“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说:“以己量人谓之恕。”王逸在注《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句时说:“以心揆心为恕。”这一些阐述都是在“将心比心”这个意义上理解“恕”的。因此,“恕”,从其本来的含义看,就是“将心比心”或“推己及人”的意思。所谓“将心比心”或“推己及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感能力——同情心的表现。我是人,他人也是人;我不喜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1、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 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孔子认为只有恢复“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谐局面,这是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站在时代的门槛,面对现实的混乱,还是向前望了望,却终究没有继续前行。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孝”是“仁”的一种要求,并且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为政就是要把“孝”的精神推广于政治,在家孝亲也是为政。 此外,孔子还突出了“德”的政治含义。“德”原来有“揖让”、重视文治和不尚暴力的含义。孔子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反对春秋霸道的盛行。只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才是德政,才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统治效果。 综上几点可见,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伦理道德是实行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人生哲学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代“天”的观念,但他却没有谈到“天”的意志一类的话,而且谈“天”时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如其弟子颜回去世,孔子曰“天丧予!”;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10级汉英1班李婷学号:101301054089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

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文化传播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子与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慧欣 学号201434004505 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论语 指导教师蕾 2015年12月24日

摘要 学术界关于子与格拉底的比较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教学法面已经有很多研究。在这里,我试图想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两位先哲。因此,在此就子及格拉底的道德观及宗教观进行对比。道德观部分主要介绍子与格拉底思想中的“两种理性”;宗教观则主要就两人不同的信仰进行对比。 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中西各面的巨大差异,这与他们的起源时代有莫大的联系。子和格拉底分别代表了中西哲学的起源时代,研究他们就是研究中国,研究西乃至于世界。 关键词:子、格拉底、哲学

The 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bstract The comparison of academics on Confucius and Socrates has a long history,Especially in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 idea, teaching method has a lot of research.Here, I try to think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bout the two thinkers of the past.Therefore, I’ll compare Confucius and Socrates' morality and religion in this article.Morality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different “rational”;Religion is mainly compares two different faiths of them. Until today,We are also deeply feel th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Their origin time of those two cultur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of what they were like now.Confucius and Socrat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research of them two is also the research of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Key words Confucius, Socrates, philosophy,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就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点就是“爱人”: (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就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就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她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就是她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就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 (1)、“礼”的内涵: “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就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与谐的“礼”治境界。二就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认为,“正”就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礼的内核就是仁,礼就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就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3、孝 “孝”就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就是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悌就是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才不会犯上作乱,做出悖礼的事情;只有敬爱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她人,实现“仁”。孔子认为, “仁”就是由“爱人”,即家庭的孝悌关系开始,逐步扩展的。 (2)、如何做到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就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就是从精神上与情感上去慰藉、尊敬与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敬”指的就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与颜悦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就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爱”指的就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与温暖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顺”指的就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就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就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就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③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要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就是手段,稳定就是目的。 ④要宽容包纳,与而不同。与而不同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