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

微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

微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
微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

微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

笪走进教研“微”时代

◎刘寿华蒯威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人们交流、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短小、快捷的内容,以学习者自主选择的途径,以网络视频的形式构成的微课悄然兴起,正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更成为广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一、微课及其特点

所谓微课,就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两者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目标、都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但两者也有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之“微”。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集中、主题更加突出,往往是针对一般课堂中的某个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展开的教学,内容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大而在细。所以,相对于通常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而言,“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2.时间之“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

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微课例”。

3.过程之“全”。

正因为微课内容少、时间短,不少教师很容易把微课当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段,或是某个教学环节。其实并非如此。一则优秀的微课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是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心设计导入、新授、小结等教学的全过程,还应该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或教具。所以,微课虽“微”,但五脏俱全,是完整课堂教学的浓缩,是传统教学的精华。

正因为微课的这些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反复观看学习,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二、加强微课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当前,对于微课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微课研究面临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资源的严重匮乏,微课内容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一项全新的研究方向,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参与微课研究和不断丰富微课内容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提高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过程。

1.微课的公益性教给老师博爱之心。

作为日常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微课主要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尤其是对于目前学校发展不够均衡的情况下,不同学校的学生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学习,作为学校教学的拓展。同时,在网络开放的平台上,微课面向的群体不只是自己的学生,还包括不计其数的有着

12

同样学习需求的孩子,他们可以通过微课作品获得提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看来,当前的微课研究是一项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工作,教师所制作的每一则微课都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公益活动,投入微课研究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宏愿。

2.微课的互动性教给老师合作之力

人是社会的人,在当代社会,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不同的角色合作完成。作为教师,不仅在工作中要具备较高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团队合作的本领。微课,它不仅是普通的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而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后会留下反馈意见,同事、团队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微课分享学习收获或提出建议。就微课制作的过程而言,涉及到备课、设计、教具与课件的制作、录制、编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往往也要多人合作完成,这一过程正是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分享的过程,是提高教师合作能力的过程。

三、加强微课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项全新的研究领域,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微课研究已初步展现了它对于教师教育观念的巨大影响。

1.观念转变:变“为了教学”为“为了学习”。

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教学不只是教知识,也不仅是教能力,“教学就是教孩子学习”的观念正日益为广大教师所接纳。但反观我们的课堂现状,虽然满堂灌不多见了,但满堂问、满堂悟,甚至满堂练的现象比比皆是,深入思考一下,无非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为上、教师为上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传统课堂不同,在微课学习中,教师面对的是电脑屏幕,孩子面对的是视频。教师由于无法直接看到孩子,要让孩子静下心来认真

学习,只有转变观念,想方设法为学生着想,让所有的教学行

为完全为了孩子的学习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完成所谓的教学

任务。师生“位置”的改变,决定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

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行为转变:变“单一教学”为“个性化教学”。

在学习微课内容的过程中,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基

本都是独自学习,不存在共同的学习伙伴或学习小组。也就是说,教师所制作的微课面对的是唯一的对象,这就给绝对个性

化的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虽然再三强调要关

注班级中每一个孩子,即使无法顾及,也要做到“抓中间、带

两头”等等,事实上,课堂活跃的永远是少数优秀的学生。而

在微课教学中,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向不同类型的孩子,教师

可以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以以“私人订制”的形式专门为个别特殊学生设计与众不同的个性化

教学,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3.方式转变:变“组织教学”为“创境激趣”。

随着微课中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角色的主要任务也发生

了根本改变。在传统的课堂上,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老师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地组织教学

工作。比如教学之外的提醒孩子注意听讲或是做个小游戏等,而教师更多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的组织,这已成为课堂教

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微课设计中,老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则

主要是依靠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泼有趣、轻松和谐的

学习氛围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需要老师具备处处为孩

子考虑的学生观,还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加强微课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教师素养的内核,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各级部门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业务

能力的时候,微课研究也为教师的自主培训打开了新的领域。

1.在微课研究中把握“教什么”。

明确“教什么”,即明确教学的内容,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务。对教学内容的研制能力,更是老师业务素质的主要指标。不少老师在教学中,要么不分轻重,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突

出教学重点;要么东一榔头西一棒,缺乏头绪,老师教得不轻松、孩子学得也很累。归根到底,都是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准确

研制教学内容所致。在微课研究中,随着课堂环境的改变,老

师面对“教什么”的问题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13

教核心问题。如果要问到底要教什么,很多老师都知道要教关键的问题,教核心的问题。但一回到课堂上,不少老师总觉得这个也重要、那个也重要,仿佛少了什么都不行,再者反正时间很多,这就难免要平均使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微课设计中,由于教学时间只有7~8分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往往也只有一两个知识点(通常只为一个知识点),这样老师在研制教学内容时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火力,瞄准教学的核心问题,重点突破,从而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教疑点难点。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或规划,当前微课内容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以老师自主开发为主。这一方面是给老师一定的压力,同时也给了老师在微课研究中相应的能动性和自主发挥的空间。显然,老师在开发微课内容时,自然会把目光集中在实际教学中的重点、疑点、难点等问题上,集中在平时孩子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地方,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辅助。长此以往,老师在微课的研究过程中也会提高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把握教学重难点的能力。

教思路方法。在微课的教学中,除了要教核心问题、重难点,学习思路与方法也是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通常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无疑是教学的核心,而很少涉及学习方法的教学。即使老师有心考虑、有意为之,一般也是作为教学的辅导项目,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渗透。由于微课的教学内容完全为自主开发,老师就可以把平时分散在教学中点点滴滴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比如语文教学中的分段的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英语学习单词的记忆方法等,通过微课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显现,将这些零零散散的小方法、小技巧进行梳理与小结,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大有裨益。

2.在微课研究中揣摩“怎么教”。

“怎么教”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能力,是一项“技术活儿”,它往往要求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从中不断地总结提升。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这样的过程常常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微课研究因其短小、片段式的教学,在推动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周期,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

启发性地教。大部分的微课学习,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微课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另一方面更多则是通过微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后、学校以外进行自主学习。因而,在微课的教学中,特别强调要启发性地教学,通过短暂的微课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特别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为孩子课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性地教。从某种角度上说,微课教学是处于“买方市场”的行为。也就是说,学生选择哪位老师的微课,选择什么内容的微课不是由老师安排或布置,而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微课教学中,不仅要有针对性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还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比如,指导学生如何写景,就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开展教学,同时还应就不同学生的习作能力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只有这样的微课,才能最终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有学生选择。

创造性地教。微课是一个网络课堂,也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的创新性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更希望得到与众不同的体验,看到平时课堂上看不到的教学。

发展性地教。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过程。正如叶澜老师所强调的,写十年教案或许成不了名师,但写十年教学后记一定会成为名师。与平时的课堂学习相比,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效果,往往会在网络平台中留下反馈;作为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了解微课教学的质量。这样就能让老师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促进老师对自己的微课进行更多地反思。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微课的更新周期更短,甚至随时都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改,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静)

14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教师专业化本质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幸福,一个差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痛苦。所以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好学生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身处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018年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编号:_____ 2018年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2018年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一、专业现状思考 自学习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开始,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现在正式加入教师这一行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其他教师之长处,也不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和做法。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教师团队里,我更是认识到自己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师基本功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的不足,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基于这些现状,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放大我的自身优势和不足,关注目前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点,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剖析(一)优势分析 1.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2.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3.喜欢阅读各类书籍,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二)劣势分析 1.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不够及时,本专业的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2.课余缺乏博览群书,知识面狭窄,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个人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思考与困惑 1. 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如何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的重心; 第 2 页共 6 页

3.希望自己能更科学地把握教材和年段目标,更富有激情的上课,有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中; 5.为何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往往不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反而让学生学习越来越辛苦; 6.尽管课堂教学中我对困难学生极为关注(把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留给他们,不放过每一次值得表扬、肯定的机会),反反复复、日日月月,可是实效不大,如果要补,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班里的后五分之一学生进行帮扶和转化,采取分层教学是我最大的难点。 二、专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想 鼓足干劲,立足前沿,自我突破,力争一流。 未来的三年里,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觉悟及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进行阅读,长期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争做学习型教师; 2.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能力,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多听名师上课,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努力形成自己对教材的独到处理;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个人成长博客,在博客中留住学习、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反思、感悟,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服务;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教学事 第 3 页共 6 页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案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案 南天学校符建忠 一、指导思想: 结合各个学科教研实际情况,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提升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有效教学为落脚点,结合本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教学教研工作,求本、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达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目的。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研组长担任组员。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四、具体发展要求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胜任型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上岗未满三年青年教师,必须拜师。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1节汇报课,并学会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积极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4000字。 4、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二篇,并纳入教师常规工作检查。 (二)中年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30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以学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3、提交研究课题。研究的指向应该是指向解决学科教育实际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成长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成长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成长 沙铺学校汪全明 近日聆听了安庆教研室孙彦老师的一场专题报告,其主题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该如何应对以及目前全国比较知名的一些教育新模式。12月25日接着听了桐城市教研室孙淑珍老师的一场报告,具体介绍了我们周围的一些名师是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听了这2场专题报告后,自觉自己和他们相比差距甚远,感觉自己只能在教师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刚成型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同时也感觉收获颇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教师的成长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走进新世纪,中国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变为千百万教师的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新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该在成长的历程中,为自己规划未来,我相信“勤能补拙”,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勤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如何尽快的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任务。特做分析计划如下: 优势分析: 1)能静下心,积极地阅读一些教学的相关杂志,关注最新的课改动态。 2)谦虚好学,能自觉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3)通过20几年课堂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够胜任初中各阶段教学工作。 不足之处: 1)二十几年来,我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缺乏规划,缺乏自己的研究,缺乏自己的目的性和研究性。 2)在学科教学中,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缺乏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自己的教学缺乏创新和研究,对于教材开发的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使用教材、超越教材,整理、积累、反思方面有待加强。

3)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方面,自己平日的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与学生的接触太少,没有深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成长需要,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一年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 作。 二年目标 我计划通过二年的时间,达到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特长突出,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接近学生,超越教材的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备出高质量的课,同时上出精彩的语文课。 2) 研究教学,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写好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对于自己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充分的研究,探寻适合自己教学风格,记录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足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发展型教师。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方法于举措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研组的工作中心。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人。教研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教学沙龙、专题研修等,在这些活动中只有让教师们参与其中,亲历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收到实效。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体现在老师参与的热情度上。当然,行政领导也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等,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肯定,也将会成为教师成长的永远动力。 4、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老师的成长,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大部分老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索教育过程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以达到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运用的目的,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中,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施海云 伸手触摸阳光,我拆开了昼和夜。成长岁月里的点点感动一直停留在我的心头不曾离去。就像阳光灿烂的午后,树的阴影里的点点光斑,在微风里呼呼地跳跃,好像是时间微笑着的眼睛。“新”一直跟随着我们这一股年轻的力量,一直跟随着经验的指导,让我们脱去柔嫩的羽翼,用翅去飞翔。 在芊芊校园里,感受着汉语言文学的气氛,但是没有经验积累的我,。在实践教学中还得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真正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员时,我发现自己理论书籍看得较少,功底较薄。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在对全教研组教师在教学教法、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充电,不善于总结和整理我要学着改变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的行为,促进我的专业化成长。现在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试图探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计划如下: 一、坚持大练基本功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就是指“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是传统的技能,要不遗余力的继承与加强。因为一个写不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语文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教师。

语文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要努力学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二、坚持读书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养成过程,以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再加上成长期间的时代限制而导致的精神贫血,也许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不仅自己要不断读书,继续坚持为学生读书,让自己的这种读书习惯影响学生,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 三、坚持加强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语文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大能力,即课前的预设能力、课中的组织能力、课后的反思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离不开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一切教育都离不开爱,语文教学也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在教师爱心的感化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爱,然后在对教师产生爱的同时让他们把这种爱转化成对语文学科 的爱,这样他们才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语文。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关键词 吴登文原载《新课程研究》2012年7月(下) 一、细节 在某一次公开课上,教室里只有20个学生,左右两侧各有5张课桌10个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让4个学生一组,这样每组最后剩下两个同学,他们因为人少看不出有多少合作的可能或意向,在那里孤独地静默着,所以小组交流时效果没有预期的好。可是同样的学生,到了第二节接着上另一学科的课时,教师让每排前两桌的四名同学各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剩下的6个同学则被分成两组。其实只要一个同学转过身去和先前那两位孤独的同学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就行了,这样全班就分成了6个小组,也不是人数平均为4人的5个小组,可小组交流的效果很好,到了小组发言时,每个代表的陈述都比较有条理。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教师轻轻的一个转座示意,照顾到了那最后的四个同学而已,就是这样一个细节,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凸显了教师驾驭课堂的高超技巧。 就教学而言,一切细节之处,看似可有可无,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课堂内外,可关注的细节很多,值得分析的细节也很多,关键在于“场”内的人,有发现细节和分析细节的眼光和技术。细节不是鸡毛蒜皮,细节是那些对提高课堂教学综合效益有用的关键事件。课堂中不经意的细节可以透露出教师的高超智慧或者瞬间的处

理技巧,是个人教育思想理念的行为折射,在简单的教学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观念。细节可以提供深度分析课堂教学的素材,在于对它通过分析之后得到的方法、思考和观念。细节的优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教学的智慧和艺术问题。 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重视对教育教学细节的处理,有利于从关注细节上升到Big idea(大观念、大理念),最终内化为教育智慧,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激发自己的深度思考,显化教学过程中的隐性智慧,促进教学思想的碰撞和优化。同时,我们又不能拘泥于细节,不能对细节过于苛求和批评。要把细节放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研究问题的方向都错了,关注细节还有什么用呢?主流问题发生变化后,细节的意义就不大了。 二、机会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珍惜、发现、用好工作生活中涌来的机会很重要。 比如,你爱发言吗?你会珍惜每次评课、议课的发言机会吗?你会在大众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吗?你会抓住观察课堂的机会吗?其实,这是专业成长的起点!一个勇于发言的人就局部掌握了话语权,获得了表达自我思考的权利,获得了和别人灵感碰撞的机会,自觉地加入了“头脑风暴”。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成长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成长 沙铺学校汪全明 近日聆听了安庆教研室孙彦老师的一场专题报告,其主题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该如何应对以及目前全国比较知名的一些教育新模式。12月25日接着听了桐城市教研室孙淑珍老师的一场报告,具体介绍了我们周围的一些名师是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听了这2场专题报告后,自觉自己和他们相比差距甚远,感觉自己只能在教师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刚成型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同时也感觉收获颇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教师的成长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新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策略、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1. 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导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 2.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广大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其次要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3. 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个性培养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个人的认知水平、个性心理特征、个人兴趣爱好及学习风格。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一定的

2020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2020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教师如何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欢迎阅读。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学校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体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校本培训质量;积极开展"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1、用自培与集体培训等形式,营造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与成长的氛围和环境,构建具有本校特色校本培训体系。 2、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学科拓展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开发校本课程, 编写校本教材。 3、进一步开展教学精细化研究, 通过专题研讨,提出更适合我校教师个人和学校发展的课改工作设想。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带教工作,使他们在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工作方法、研究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5、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展示和技能评比活动,搭建舞台让教师来汇报交流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培训成果。 三、主要任务: (一)师德修养建设

1、在充分发动全校教师开展"教师规范、教师形象"活动,评选"优秀教师"。 2、开展学习先进师德标兵与弘扬身边的典型事例相结合,使教师学有榜样,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理论学习 1、邀请领导或看专家光盘,定期指导各课题项目组开展如何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与行动研究等课题研究方面的培训活动。 2、每学期定期进行校本培训。 3、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教研组、备课组将学习列入教研计划,共同学习,交流体会。学校抽查记录。 (三)教育教学培训 1、通过各个层面的专题研讨,提出了以抓好教师培训,重在研究教学,完善校本课程为切入口,更适合我校教师个人和学校发展的工作设想。 2、学校领导每月一次深入各教研组指导研修活动。 3、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校现阶段校本研修的主题、目标、整体要求并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有主题、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修活动。 (四)教师专业展示 1、开展教师基本技能大练兵 2、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展示活动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极大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的持续发展。因为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持续理解和提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实行培训,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水准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水平,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实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水准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能够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注重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能够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合时代的发展,持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水平。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展开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持续提升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水平,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水平,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升课,这样不但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升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但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体备课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实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个单元的教案,拷贝到电脑中;其三,个性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教育格言: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懒学生。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有生力量,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要勇敢地担起肩上的重担,像太阳那样不断地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去照亮未来。我为成为卧龙学校教师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同时也更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真正成就自我。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力争达到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青年教师。 首先,要提高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职业道德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要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自己营造一个学习的心境,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

志及专著,提升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使自己具有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科学、系统的驾驭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研"一体化,领会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精髓。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做到教学中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创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做一名轻松快乐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向身边优秀的同行学习管理经验,学习掌握教师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及工作艺术,掌握心理学及生理学等系统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把对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树立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理念,培养人,塑造人,形成自己独有的工作风格。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而不是提到老师和语文就感觉头疼,想要逃避。 教学之路漫漫长,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扬帆起航,迎着曙光一路向前。 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坚守初心,教书育人 教育格言: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时光流逝,转眼间踏上工作岗位已经三个多月了。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这段工作实践中,我收获很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 刚开始自以为凭着自己良好的语文功底,对付初中语文知识性问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意义

教师专业生长的实践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人本理念”体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不应仅是知识学习,还有倾听、阅读、反思和询问他人等行为学习。通常教师的学习被狭隘地理解为举办在职研讨班或周末的培训,而类似的培训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接受与形成的,其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上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研究现状为只是研究所谓的教育教学培训和教育思想的理解上,没有过多研究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上。 其实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真正直接对教育实践起作用的正是“个人理论”,它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尽管它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亦是显而易见的。所谓“个人理论”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与学习中通过思考、感悟或直觉逐步形成的,具有笼统、模糊、尚未充分细化、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的(有的甚至是缺乏逻辑和严密性的)特征。作为教师个体往往很少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理论”的存在,更难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就必须实现“学术理论”—“个人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的顺畅运转,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教师“个人理论”,其有效的途径则是教师个体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加强“反思”,与“同行合作”开

展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因此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实践性”“发展性”,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性回归,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与民主精神。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会学生做人,构建人的灵魂——人格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要尊重人、理解人,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它能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对教育理论有一个高度的认识,从而促使其对常规进行批判性的接受。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发展,无论是其职前培养时期,还是在职培训时期,都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和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我们说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就是指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推动实践前进。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摘要: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新课程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在这种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将从课程的执行者逐渐转向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学校的管理理念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帮助教师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引导教师快速成长的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专业成长专业培训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有人说,新课程如同龟裂许久的河床涌动着一汪清泉,让教育这块沃土呈现出了绿色、生机、活力、色彩,使它更加富有激情、诗意、机智、灵敏。也有人戏称新课程是“狼来了”,对新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现象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正确地理解。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在这种改变中成长着。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把教师置于学习共同体中把教师当作需要成长、正在成长的动态对象加以关注,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包含三个层面: (一)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及技能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

生的各种需求,只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培养新型的人才。尽管过去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教材相对稳定,加上聘任终身制等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吃老本,无进取之心。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专业的使命,也无法完成新课改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一古训也有新解:肯定有二,一是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二是也讲求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很讲究“倒”的过程和方式);不足有三,1、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当做知识的容器,2、传递内容的单一(只有水),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过强,不利于的汇通;3、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也就是说,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广博精深”与“熟练”,就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就要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追求。 (二)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如今,实践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教学实践是教师自我教学过程中的现象、经验甚至教训的反思,对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圈子,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仍照搬理论,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很难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富有理性的内涵。 (三)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成长文化与模式。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而这一切又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这就表明一改传统的“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为协同合作的模式已成为新课改的必然。教师群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从学生转变为教师转眼已经一年,在实践教学中还得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真正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员时,我发现自己理论书籍看得较少,功底较薄。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在对全教研组教师在教学教法、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充电,不善于总结和整理。我要学着改变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的行为,促进我的专业化成长。现在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试图探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计划如下: 一、坚持练基本功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就是指“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是传统的技能,要不遗余力的继承与加强。因为一个写不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语文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教师。 语文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要努力学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二、坚持读书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养成过程,以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再加上成长期间的时代限制而导致的精神贫血,也许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不仅自己要不断读书,继续坚持为学生读书,让自己的这种读书习惯影响学生,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 三、坚持加强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语文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三大能力,即课前的预设能力、课中的组织能力、课后的反思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离不开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一切教育都离不开爱,语文教学也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在教师爱心的感化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爱,然后在对教师产生爱的同时让他们把这种爱转化成对语文学科的爱,这样他们才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离不开社会知识的参与。文学源自生活,社会生活为我们的文学创造了创作的条件。如果没有社会生活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贵州省长顺县马路中心校朱家星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究读书学习公开课网络教研教学反思师徒结队 教师专业成长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来深圳挂职学习后让我感受到深圳学校对老师的专业成长的具体做法: 一、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老师的现实需求。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

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周,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1、课题研究。课例研究以课为载体,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具体操作步骤:界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总结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的趋进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示例的研讨活动。案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老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的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等。活动中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如,在进行“钓鱼的启示”教学研究时,横岗中心小学语文同科组的宋锡玲和曾艳两位老师都选同一内容进行教学,然后大家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评议,同一内容两位老师上出不了不同的风格,其教学结构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执教者个体反思,辅以同伴互助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读书学习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相当惊人。教师要给学生喝“新鲜水”,自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