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

历史

历史
历史

1、戴高乐独立外交主要内容(简答)

A、积极发展“法德联盟”

以“法德联盟”为基础巩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从而防止美国利用英国控制欧洲,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要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合为支柱、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

对于战后的法德关系,戴高乐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在战后初期,戴高乐主张对德国执行最严厉的分割打击政策,但遭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强烈反对。法国的自身实力也不足以强行推行这一主张,因此戴高乐不得不放弃这一传统的对德政策。当戴高乐东山再起时,西德已经建立起来,戴高乐意识到要使法国在西欧地区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明智地处理德国问题,肢解德国的设想已不现实。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趋势为戴高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选择,那就是利用统一欧洲的框架来制约西德。戴高乐时代,法国大力发展法德双边关系,并凭借着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获得了西德的支持,从而实现了法国当骑士,西德当战马的两厢情愿的结局。1963年,法德两国在巴黎签订了《爱丽舍条约》,从此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巴黎——波恩轴心”时代。

法德和解为戴高乐开展全方位的独立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苏两极对立的格局下,法国昔日最大的对手德国丧失了向法国挑战的资格,法国不再事事受制于法德竞争和对抗。当时能够真正威胁法国安全的只有苏联,而抗衡苏联的战略压力基本上是由美国承担的。而美国则是从西方国家联合抗衡苏联的角度来威胁法国的独立和大国地位,来自美国的压力需要两个方面来缓解,一是与西德的全面和解和外交协调,二是与苏联(以及中国)的战略接近。戴高乐的如意算盘是——第一,玩弄平衡,使美苏互相牵制,与美国结盟以反对苏联扩张;建立法苏特殊关系以获得对美国独立的资本;第二,借美苏的力量来维持两德的分裂和压服西德;第三,缔造法德轴心以联合西欧,排斥英国,抗衡美苏,必要时接近英国以制约西德;第四,与新中国建交以完善法国的全球布局。这些外交战略环环相扣,互相牵制。这种多面外交才能堪媲美均势外交大师俾斯麦,而法国与所有的重要国家都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越外交地位又令同时代的东方巨人毛泽东羡慕不已。

B、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

在核武器时代,是否拥有独立核力量是大国地位的标志。戴高乐认为没有独立的核力量,法国“将不再是一个欧洲的强国,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 戴高乐认为,由于苏联与美国一样拥有巨大的核武库,美苏之间出现了恐怖的核平衡,美国不可能为了西欧而对苏联使用核武器,更不能设想美苏之间会为了西欧而互相摧毁对方。相反,地区冲突有可能使其他国家为美国利益作出牺牲。因此,法国不能在美国的保护下求得安全,而必须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才能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安全。基于此想法,法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谋求进入世界核大国行列。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撒哈拉沙漠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法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核力量的方针,拒绝将自己的核武装纳入北约的核武装体系。1963年7月,美苏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戴高乐认为这个条约的实质是阻止别的国家发展核武器以维持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因而拒绝让法国参加这个条约。

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戴高乐认为,在核均势时代,北约的国际保障作用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法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能再提供保护的“保护人”,而应按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真正要做到这一点,撤出北约、摆脱美国控制是不可避免的。早在1959年7月,法国地中海舰队就撤出了北约。在拥有核打击力量后,法国

开始逐渐脱离北约。1966年2月21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明确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3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样,法国在军事上不再隶属于美国领导的北约,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

D、发展与苏联及东方的关系

发展独立的对苏关系,用“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取代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夹缝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此外,法国还积极发展与其他东方国家的关系。

戴高乐积极推动对苏和解,缔造法苏特殊关系并不是偶然之举。早在二战期间,戴高乐就同苏联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接触,最终使斯大林承认其代表法国利益的合法性,以增强抗衡美国的资本。第二次掌权后,戴高乐便积极推行对东方“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政策,1960年邀请了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法,初步改善了两国的关系。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后,两国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科技合作协定;宣布成立了法苏混合委员会,负责定期研究在执行贸易、经济和科技协定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克里姆林宫和爱丽舍宫之间直接通话的“热线”,如此广泛的合作是苏联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不曾有过的。与此同时,戴高乐充分利用了法国与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积极推行缓和政策。戴高乐的东方政策不仅使法国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得益良多,而且在经济上获得了相当多的实惠。在苏东剧变前,法国一直与苏联保持了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渠道,法国是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债权国,法国和苏联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卓有成效。此外,1964年中法建交也被东西方媒体称为“外交原子弹”。在同新中国建交后,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同时与美国、苏联和新中国进行战略对话的国家,极大地提高了法国的外交地位。戴高乐精明地利用了中苏分裂和中美对立的外交形势,把中国当成了抗拒美国压力的潜在同盟军,同时又暗含了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的用意。在法国与中国建交后,深受戴高乐影响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接受了戴高乐的建议,从而又导致了中美建交的全球外交格局巨变。尼克松一再称颂戴高乐胸怀世界战略全局,这对戴高乐来说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戴高乐的东方政策加强了法国抗美的实力,可以说,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法国最大限度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中争取到了外交活动空间,起到了“拿二等票,坐头等舱”的效果。

E、实行非殖民化政策

非殖民化对于六十年代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外交问题,但是对于法国尤其是法兰西殖民帝国来说首先是一个内政问题。作为一个老牌的军人,戴高乐对法兰西殖民帝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和解放是大势所趋,戴高乐顺应历史潮流,以放弃阿尔及利亚为其非殖民化事业的起点。戴高乐采取非殖民化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放下殖民主义的包袱,轻装上阵,塑造法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戴高乐在法属非洲殖民地独立后,推行了“合作”政策,与绝大多数新独立的国家都继续保持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关系。这些密切关系在持续至今的非洲—法国(欧洲)货币体系、法非首脑会议和法语国家联盟会议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合作”的旗帜下,与抗美政策相配合,法国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代言人,经常谴责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粗暴干涉。这些都有利于法国在第三世界“积极生存”。

2、不结盟运动的特点(简答)

(1)、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思想基础比较复杂,有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以及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实用主义,而发起国的共同思想则是在两大集团之间保持中立和平。随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这些国家举起反帝反殖的旗帜,使运动突破了原先和平中立的框架。70年代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争夺激烈,一些受到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国家提出不结盟运动不能只反对美国不反对苏联。1973年第4次首脑会议正式提出了反霸原则。之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历届首脑会议上均遭到严厉谴责。

(2)、日益重视经济领域内的斗争

从第三次首脑会议起,每次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提出在经济方面的斗争目标、纲领和策略。1973年第4次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提倡南南合作和集体自力更生,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进行不懈的努力。

(3)、队伍不断扩大

在60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只有亚非国家,欧洲只有南斯拉夫,拉美只有古巴。到1979年第6次首脑会议时,除南非之外的非洲国家全部参加,与会的拉美国家也增加到11个。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6个成员国、15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观察员组织。中国于1992年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4)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不结盟运动起初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1970年以后,不结盟运动逐步走向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开始具备一个正式组织的特点。规定每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会议举办国的领导人担任首脑会议主席,任期3年。每届首脑会议主席为运动的发言人,可以代表不结盟运动向联合国提出要求和建议。此外,为了在会议之间协调立场,1973年开始设立由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加强了不结盟国家间的经常性合作。

3、尼克松主义(简答)

针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国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上台后,被迫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以“尼克松主义”为核心的全球战略。

(1)、基本原则——伙伴关系、实力、谈判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尼克松把它们作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或称之为美国外交的三根支柱。

具体地说就是:

▲核心:“伙伴关系”用于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分担安全责任。

▲后盾:“实力”政策是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基本内容:第一,在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战略取代“两个半战争”战略,准备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大战,同时

准备在东北亚、中东等地打一场小战;第二,战略核力量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第三,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

▲手段:“谈判”则是调节中美苏关系以及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手段。

(2)、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A、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摆脱越战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当务之急。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计划失败后,美国于1973年1月27日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同年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改变已破产的反华政策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关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发表“上海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B、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

70年代,尼克松政府推行缓和是有其深刻的国际与国内背景的。首先,60年代末美苏战略均势的形成为美苏缓和奠定了基础。其次,60年代开始的欧洲缓和的进程对美苏关系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法国戴高乐的缓和到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的“新东方政策”,欧洲缓和的浪潮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美国要想不让这种势头损害它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唯有举起缓和的大旗,将欧洲缓和纳入美苏缓和的轨道。第三,尼克松政府希望利用美苏关系的改善来敦促苏联对越南北方施加影响,以早日结束越战。第四,在美中关系逐步改善以致最终实现和解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又希望通过改善美苏关系使它的对华与对苏政策之间保持某种平衡。第五,尼克松推行美苏缓和也是出于国内政治利益的需要。他试图利用缓和来平息国内的反战运动,对付国会和舆论的批评。

美苏缓和的实现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尼克松任内,美苏两国首脑共举行了三次会晤。在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之后,1972年5月22日,尼克松访苏,两国首脑举行了第一次会晤,双方达成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同时还签署了“美苏关系基本原则”等文件。此后,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于1973年6月和1974年6月举行了两次会晤,但没能就限制战略核武器的问题达成长期协定。

对美国来说,缓和首先降低了爆发美苏直接军事冲突的几率,减少了核战争的潜在威协,而且加快了越战的结束,并有助于缓解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从而使美国在它的力量走向相对衰落之时获得了某种喘息的机会。其次,缓和还增强了美国在美中苏战略三角中的地位。由于美国与中苏两国的关系同时得到改善,70年代,美国在美中苏三角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不过,缓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它削弱了美国的军事力量,使苏联得到有利的时机来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缓和不仅没有使苏联的行为变得克制,相反,苏联利用缓和的背景,加速发展军事力量,并自70年代中期开始,又加紧了在世界各地的扩张。

C、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1974年6月,与北约盟国签订《北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经济合作和西方防务不可分割,美国承诺不再反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及英法等国发展独立的核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欧关系。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其后的福特政府基本上沿袭了“尼克松主义”。

(3)、评价

尼克松主义强调“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以现实主义的立场重新界定了美国与盟国的关系,重新确定了美国的美国的干预能力和限度,并突出了外交在实现国家利益目标中的作用。与“杜鲁门主义”相比,“尼克松主义”是一种局部收缩的防御色彩较浓的战略,它承认,美国无力在世界上独自称霸,世界正朝着以五大力量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新时代”发展,美国需要并可以借助第三种力量遏制苏联,以较低成本维持霸权。

尼克松时代的对外政策比战后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与灵活。它使尼克松政府达到了从越南脱身,同中国建交以及实现与苏联的缓和这样三个主要目标,从而使70年代成为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使美国在它国力日衰的情况下,摆脱了沉重的负担,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相对的主动。

尼克松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冷战和遏制的结束。美国并未放弃遏制,它只是使遏制政策变得更加灵活,采取了多样的形式。尼克松实行的战略收缩着重在亚洲地区,并且主要是军事上而不是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喘息时间,并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争夺。它是以不损害美国的全球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并非都是成功的。美国从越南撤退使它卸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尼克松的“越南化”计划是失败的,南越傀儡政权最终垮台,美国失去了整个印度支那。由于尼克松政府集中精力于结束越战和实现同中苏两国改善关系,西方联盟遇到一定的忽视,使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在某些方面趋于紧张。同时,美苏缓和并未促使苏联放慢发展军事力量的速度。军备竞赛仍在继续。在核武器方面,苏联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渐赶上或接近美国的水平。在常规军力方面,苏联则取得了优势。加上1973年开始的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使美苏力量对比不断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在缓和的掩盖下,加紧在世界各地推行扩张,向美国步步进逼,导致70年代后期美苏对抗的重新加剧。

在美国对外战略态势由攻转守的同时,苏联恰恰相反,由守势转为攻势。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已不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渐形成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的政治僵化(简答)

1、领导层严重老龄化

由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勃列日涅夫时期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越到高层越是如此,形成一种超稳定结构,这样,干部队伍逐渐从稳定走向老化。苏共二十六大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身兼数职的勃列日涅夫是1982年在职位上病逝的,终年76岁。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1980年退休时76岁,接替其职务的吉洪诺夫也是75岁高龄。

2、国家机关日益膨胀

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官僚体制发展到空前规模。据1982年统计,中央部级单位和部长会议直属机构多达110个,中央级机关人员多达2100万。在各级管理部门中,正副领导占总人数的31%,有些部门首长与下属的比例达到1:1,通常,每个部的副部长设置10人以上,如黑色冶金部,设部长1人,第一副部长3人,副部长15人,正副部长共计19人。

3、出现了庞大的特权阶层

70年代后,苏联社会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的成员可以凭借优待证件购买市场上紧缺的食品、汽车、进口电器等商品。在克林姆林宫和党中央办公大厦里有特设商店,专门为中央领导服务。另外,在莫斯科还设有专门为著名学者、宇航员、企业经理、体育明星等服务的商店。

4、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针对赫鲁晓夫后期的个人专断,曾采取了“三驾马车”式的集体领导方式(党、政、苏维埃的最高领导职务由三人分别担任),但随着勃列日涅夫领导地位的稳固,进入70年代后,“三驾马车”逐渐变为一人掌舵。1976年,他首先把国防会议主席一职归于自己名下;1977年又取代波德戈尔内,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0年,柯西金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由听命于勃列日涅夫的吉洪诺夫接任,这样,党、政、军大权和国家元首的名份全都集中于勃列日涅夫之手。与此同时,对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也不断升温,他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被夸大宣扬,还被授予各种荣誉勋章和最高军衔,报刊舆论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由于勃列日涅夫代表的保守势力占据了苏联政治的主导地位,改革倾向受到压制,理论和意识形态也出现朝斯大林时期复归的趋势。

5、意识形态的保守

一方面,斯大林的思想理论遗产在相当程度上重新被肯定,批判斯大林的著作遭到禁止;另一方面,主张改革的人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苏共二十四大后,连“改革”这个词汇也不再出现于正面宣传中,舆论宣传口径被规定在“完善”既有体制模式上。以“完善”既有体制为宗旨的理论和政策使一度受到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得到修补和延续,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停滞,并在勃列日涅夫晚年再度出现了类似斯大林晚年的由体制僵化而走向危机的状态。

5、解体的原因(简答)

(1)、制度性因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斯大林体制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统一体。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过程中,在卫国战争中,这种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的根本问题在于:在政治上,第一,缺乏民主,个人专断,破坏法制;第二,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党的工作命令化、官僚化。在经济上,第一,政府统得过死,管得过多,企业缺乏活力;第二,重速度,轻效益,消耗太大;第三,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尤其落后。赫鲁晓夫等人虽然陆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总体上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模式,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2)、教条主义的理论和路线错误——苏联解体的思想根源

纵观自列宁逝世后苏共几十年的历史,苏共领导集团对马列主义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态度,把马列主义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死僵的教条,也把他们附加给马列主义的某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观点当作不容变更的教条。比如,自列宁逝世后,苏联各届领导人都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自我满足,粉饰现状。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在1936年就过早宣称苏联“已经

基本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1952年,斯大林又宣称苏联已处于“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期,实际上,苏联社会主义还远未建成。赫鲁晓夫上台后,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但不得其法。更荒唐的是,他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了一个在20年内将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的计划。这个计划纯粹是主观主义的空想。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降了调子,但仍过高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发展阶段,在1967年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实际上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改革,必然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

(3)、民族问题因素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大小民族多达120多个。境内15个加盟共和国,是以诸民族中较大的民族为主体,其它较小民族参加组成的。一些较小民族,按其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在加盟共和国内分别组成“自治共和国”、“民族自治州”等。在组成加盟共和国的较大民族中,俄罗斯人最多,约1.5亿;乌克兰族人次之,约0.5亿;加上同属斯拉夫族,血缘、语言、宗教相近的白俄罗斯族人0.1亿,共占苏联人口的70%。组成中亚五国的主要民族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和塔吉克族,约占苏联人口的20%。组成南高加索三国的分别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族,约占苏联人口的3%。组成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分别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族,约占苏联人口的7%。摩尔多瓦是1940年成立的。

列宁针对复杂的民族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和政策,提出了阶级利益高于民族利益,以及提倡民族杂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论点。十月革命后,他一再告诫要对境内少数民族采取非常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强调对少数民族决不能歧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既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但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往往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纷争的组织者即剥削阶级已被消灭”,所以民族关系中已不存在问题了,因而掩盖了民族工作中的失误,对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没有给于足够重视,这样便加剧了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民族问题,加剧了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难以克服的大俄罗斯主义的阴影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民族一体化导致在民族政策上只强调民族共性,忽视民族个性,只强调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忽视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多样性,加剧了民族之间久已存在的矛盾。最终,戈尔巴乔夫提倡的“公开性”和“民主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纷争迅猛爆发出来,并逐渐失去控制,演变成一股强大的民族分离浪潮,加速了苏联解体。

(4)、西方的“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是处心积虑和由来已久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大规模地实施在70——80年代。最早提出“和平演变”思想的是美国杜鲁门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艾奇逊,之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和调整。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无原则的妥协退让路线,从意识形态上完全瓦解了苏联的防线,在政治上培养和扶植了一大批反对派,成为促成“和平演变”的强大现实力量。

6、对外政策的双重性以及造成双重性的原因(简答)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保证了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住了东欧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妄图和平演变苏东的想法落空,并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斗争,同时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这是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积极的一面。然而,苏联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过分地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消极一面。主要表现为: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关系平等的原则,粗暴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和其他国家共产党内政,对苏联稍有不从者,即给予惩罚。比如,1948年将南斯拉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此外,苏联以保证“西部边界安全”为由,通过与东欧国家签订条约,割占了东欧国家的大片领土。

提问:造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双重性的原因?

第一,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与美国的比例是24:1,与全部盟军的伤亡比例是10:1。……物质损失估计约2000亿美元”,在这种形势下,苏联在战后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所以,苏联对保证自身安全与东欧国家安全高度重视。也正因如此,苏联坚持在东欧各国成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保证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以防止西方国家经由东欧入侵苏联。

第二,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由于美国在战后初期独占鳌头,以及美国在经济上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封锁,苏联只有采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对抗政策,但是由于紧张对抗的需要,又导致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日益泛滥,苏联粗暴干涉东欧国家内政外交,对中国也采取压制办法,其目的就是迫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服从苏联的战略利益。苏联这种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利益的做法是造成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分裂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的脱节。从十月革命胜利、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二战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毕竟只有30年的历史,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这一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的论断完全适用于苏联。这种社会的“过渡性”也导致了苏联对外政策的双重性。这一点也集中反映在斯大林身上。他一方面要求苏联共产党员坚决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另一方面又认为,俄罗斯民族是最杰出的民族,甚至为沙俄对外侵略扩张辩护。在这种情况下,加上苏联认为对别国人民、特别是一些周边国家人民的解放有功,便把干涉别国事务视为正当,把自己当作是东欧国家的“监护人”。

第四,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这是他制定战后初期苏联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在战后确立及迅速发展的原因(简答)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的结果

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生产过程甚至超出国家范畴,需要在国际间完成。为了适应和保护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经历了资本家个体所有制和资本家集体所有制(股份公司)后,又出现了资本家全体所有制(国有企业和公私共有企业中的国有部分)的表现形式。

2、战争的特殊作用

列宁指出:战争异常的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战争中需要通过国家利用非常手段来调动一切社会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这样就使大量基础工业部门和对国民经济具有关键作用的经济部门统一集中到政府的管理之下。当然,战争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临时性和强制性,并不利于经济长期合理发展,但是,战时的管制措施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化解经济危机的要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危机期间,仅靠私人垄断资本和自发的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只有国家才能调和矛盾、克服危机。所以,化解经济危机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成熟和体系化。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经济部门机构和地区结构的重新整合,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的科研项目和现代化公共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具有较大的风险,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这些任务。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借鉴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规避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方面,特别是二战期间在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实现全国性目标的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对西方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此外,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下层民众对社会福利的追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迅速发展。

8、杜鲁门“公平施政”主要内容(简答)

A、制定就业立法,保障充分就业

1946年2月,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规定政府协调并利用一切计划、政策、职权和资源,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此外,还授权总统设立经济顾问委员会,制定旨在防止经济衰退、保持充分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就业法》把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纳入政府的职责范畴中,这在美国历史上是首创。

B、实施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

1946年,国会通过2年内为退伍军人建造270万套住房的紧急住房法案。1949年,国会又通过《全国住宅法》,规定在6年内为低收入家庭建造81万套廉价住房,并为城市清理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大笔贷款和援助。

C、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

1950年1月,国会通过了《工时工资法修正案》,工人工资由每小时的40美分提高到75美分。同年8月,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险法》的几项修正案。由此,大约新增了100万的受益人,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

D、扶植农业

9、约翰逊的“伟大社会”(简答)

(1)、主要内容

约翰逊主要是通过大量新的立法进行“伟大社会”的社会经济改革,换言之,在约翰逊任内,国会一共通过了435项法案,由此保障了“伟大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些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A、调整所得税的征收幅度

1964年通过的《税收法》规定:将最低收入阶层的所得税从20%下调为14%,最高收入阶层所得税从90%下调为77%。

B、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

在教育方面,国会先后通过了60多项立法,大大增加了联邦政府的教育开支,改善了穷人和黑人的受教育情况。在医疗卫生方面,国会通过了40多个法案,其中最重要的《医疗援助法》规定,凡符合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铁路职工退休制度条件的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受医疗保险。此外,《医疗援助法》规定对低收入家庭和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家庭提供医疗补助。约翰逊在教育和医疗立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也自诩为“卫生和教育总统”。

C、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

1965年通过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法》规定,建造低租金公共住房24万套,联邦政府拨款29亿美元用于为期4年的城市改造。1966年通过的《补充法》又规定提供资金补贴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房租。与此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内容包括保护水质、控制污染、制定大气质量标准、推行控制废气计划以及保护和美化自然环境等。

D、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计划

内容主要包括:对失学、失业的城市青年进行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给贫苦学生提供临时工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勤工俭学来筹措学费;制定了一些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协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状况。

E、保障黑人民权

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在60年代中期到高潮,面对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约翰逊政府对黑人的要求作出了让步,先后敦促国会通过了3个民权法案:(1)、1964年的《民权法》规定,黑人可以和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等公共场所,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2)、

1965年的《选举权法》,禁止在选民登记时,采取文化测试和其他歧视性措施;(3)、1968年的《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售和出租房屋时实行种族歧视。

10、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简答)

“社会市场经济”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A、将国民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B、保护自由竞争

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个经济细胞发挥作用,因此,必须通过自由竟争发挥企业及个人的作用,国家通过政策法令,为竞争制定规则,保障自由竞争能够公平进行。

C、国家实施必要的和有限的干预

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尽可能实行市场竞争,由市场力量来调控全国经济活动,同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干预。这里主张的必要的和有限度的干预是指一种指导而非计划、间接地而非直接的控制,是通过市场力量而非抛开市场力量来起作用的政策。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干预的形式:

首先是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以保护竞争,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其次,在“社会市场经济原则”下,国家干预还包括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对经济的日常运行状况加以校正。

D、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以确保货币稳定

联邦德国特别重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为保持货币稳定,联邦德国重视控制货币发行量。E、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社会市场经济”强调收支平衡,不主张过分扩大开支来刺激需求,因而反对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保持预算平衡的原则被写进了宪法。。

F、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公平

G、保证有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以便对资方实施制约

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联邦德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劳资关系。联邦德国强调劳资双方的关系是社会伙伴关系,而非相互敌对的关系。为了缓和劳资矛盾,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伙伴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最重要的是“共决制”。“联邦德国的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组织都比较健全和强大,分别代表劳资双方的利益,形成一种利益的互相制约和相对平衡。建立劳资伙伴关系的另一举措是推行“人民股份制”,允许雇员购买国企和私企股份,从而参与企业分红和共担企业风险。劳资关系长期比较平稳,

由罢工造成的损失少,这是联邦德国一个突出特点,为同期西方国家所少有,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11 关于日本战后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内、外)

国内因素:

(1)、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残余,为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

(2)、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3)、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的政策

(4)、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5)、确立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6)、建立了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外部因素:

(1)、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了参战和发动战争的权力,使其每年的军费开支被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政府可以拿出较多资金发展经济;

(2)、美国的扶植与军需订货

(3)、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4)、国际市场上廉价的原料和燃料

杜鲁门主义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宣称共产主义“危害着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负有“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要求国会拨款支持希腊,土耳其政府,镇压国内人民运动等。

马歇尔计划

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援助欧洲复兴”为名,将其势力渗入西欧各国的计划。1947年6月,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故名。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受援国应撤除关税壁垒,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提供给美国;由美国设

立经济合作总署,控制“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英,法等17国接受条件,分别与美签订双边协定。原定期限5年,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

第四点计划

又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新殖民主义政策的一种形式。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1月的就职演说中提出“四点主要行动原则”的第四点,故名。宣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以帮助它们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困难。该计划于次年为美国国会所接受,成为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环外交

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48年时处在野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丘吉尔的这一外交思想,就是试图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希望法、德和解,恢复欧洲均势,并利用原有的殖民地体系,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乃是一个国力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的一种无奈选择。它表明,英国外交既想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试图在变化了的环境中不与其传统的利益观决裂。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者“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环外交”曾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麦卡锡主义

法西斯主义在美国的表现之一。以参议员麦卡锡为鼓吹,推行的代表,故名。麦卡锡在1950――1954年领导“抵制共产党渗透美国政府机构的活动”期间,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任意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掀起一股反动政治潮流。因其活动发展到指控五角大楼(国防部所在地)的陆军部“姑息共产党”,触怒美国统治集团,1954年12月受到参议院谴责,被撤除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主席职务。

小石城事件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了一系列案件,确认和保护了美国黑人起码的公民宪法权利。但是美国南方许多州均拒不执行最高法院的判决,坚持所谓“隔离且平等原则”,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1957年夏,该地的教育委员会接受联邦地区法院执行Brown案的判决,允许9名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读。9月2日,秋季开学之际,该州民主党州长福布斯动用国民警卫队,封锁学校,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后在法院干预下,20日Orval撤回国民警卫队,任凭一些白人暴民捣乱。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维持秩序,并暂时直接控制了1万名州国民警卫队。在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保护下,9名黑人学生最终得以入学。因此得名“小石城事件” 。

蒙巴顿方案

又称“印度独立法”。英国政府制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发表,故名。主要内容是:将印度居民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巴基斯坦由东,

西巴基斯坦组成,两地相距1600公里;王公士邦可加入印,巴任何一方。方案为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印巴分治即据此实行。

埃维昂协议

又称阿法协议,即由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18日,有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1830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1905年,阿尔及利亚全境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了摆脱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斗争。1954年11月至1962年3月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7年半艰苦的武装斗争,终于迫使法国同意谈判,以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1962年3月7—18日双方在埃维昂经过几轮谈判,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惯称埃维昂协议。同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进行自决公民投票后宣布正式独立,结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3年的殖民统治。

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二、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其实质:①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②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③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新东方政策”对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

补充:

马歇尔计划

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从1948-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16国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援助。该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最成功的计划,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同时美国也得以进一步确定对西欧的领导力。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

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麦卡锡主义:

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1946 ~ 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1950 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旧金山和约》: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旧金山签订,通称《旧金山和约》。1951年6月,美英两国在伦敦会议后,决定把中国大陆与中华民国排除在《对日和平条约》之外的。1951年9月召开旧金山会议时,由于印度对「台湾归还中国,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归属苏联」的条款在和约中未明确规定表示不满,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三国虽出席会议,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邀请以及对条约内容不满等理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当时有49个国家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印度、缅甸等国没有参加,以及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所以,《旧金山和约》不足以视为对日本的全面讲和。1972年9月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才结束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国际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以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 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 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四点计划

战后初期美国向亚非拉地区扩张的一项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沉重打击着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已无力维持其殖民统治。美国正走向全球扩张道路,亚非拉地区成为其扩张的一部分。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连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对外扩张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主要用技术援助来开发落后地区,故称“第四点计划”。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国际开发法案》,并成立“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合作署”负责第四点计划的实施。第四点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经济技术援助防止亚非拉不发达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排挤老殖民主义的势力,扩张美国影响。第四点计划实施过程中,从1951至1953年共向35个国家和地区派遣2445名技术人员,总共拨款3。11亿美元,客观上对于受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石城事件

“小石城事件”是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7年9月初,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三环外交

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48年时处在野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而英国恰恰居于三环的交接点,起着重要作用。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方针,但它并未能防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旧金山体制

1948年起,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站立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植,日本经济得以重建。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9月8日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和会上,苏联等国质疑和约草案,但在美国的强制下,最终有49个国家在和约上签字。同天,美日又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虽然使日本在名义上取得了独立,享有外交权,但《日美安全条约》又规定美军可以无限期地留驻日本,并且可以出兵镇压日本的“内乱”,日本实际上仍然处于美国的半占领状态。这种半占领、半独立的日本体制就叫做“旧金山体制”。旧金山体制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对日本民族尊严的嘲弄和挑战,但是,它使日本置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护之下,得以安心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

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埃维昂协议

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法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为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于1962年3月7~18日在法国埃维昂谈判,3月18日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即《埃维昂协议》。协议规定1962年3月19日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的国家,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 合法新政治组织”。法国3年内分批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全部军队,但保留米尔斯克比尔(现凯比尔港)的海军基地,租借期15年,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3年的经济援助。法国公司则保持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法国在1962年4月8日举行公民投票,以压倒多数赞成《埃维昂协议》。同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人民一致投票赞成国家独立,持续7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战争至此结束。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新东方政策是指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行的旨在与苏联、东欧缓和的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放弃主张东西方对立的哈尔斯坦主义,宣布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争取达成与东方的谅解。(2)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3)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德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德国的统一。新东方政策的提出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表明西欧对外政策已开始摆脱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依附状态。

八.一九事件

苏联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场政变。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于急进,触发了苏联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却又未能给予妥善解决。再加上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引诱,导致苏共的威望一落千丈,号召力大不如前,各加盟共和国内的分离势力大幅增长,令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传统派为了挽救苏共及苏联,便诉之以政变。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阿纳耶夫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其后阿纳耶夫会同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及克格勃首脑等人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声称戈氏的改革已经失败,下令武装部队接管国家政权,同时软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尔巴乔夫。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民主派”头子、当时尚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72小时后戈尔巴乔夫宣布重新行使权力,政变遂告失败。政变失败后不久,叶利钦宣布解散苏联共产党,戈尔巴乔夫亦宣布苏共“自动解散”并辞去总书记职务,拥有2,000万党员的苏共随即消失,至当年年底,存在了69年的苏联亦告解体。

1.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赖顿森林举行。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都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二、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1、战后初期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力量的消长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企图领导世界;苏联成为一流强国,其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具有两重

性:其一,在东欧建立“安全区”,维护自身安全;其二,希望推进世界革命,使更多的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英国沦为二流强国,开始依附美国。(丘吉尔早在战争期间就预见到美苏将成为战后的两强,为了避免战后地位大滑坡,丘吉尔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第一个设想就是在英国领导下,实现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的目的就是一方面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英属殖民地和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这双重手段来保证其大国地位。但是这个想法遭到美国的否决,丘吉尔不得不接受罗斯福设计的“世界蓝图”,而且鉴于欧洲普遍衰落,唯一能与苏联抗衡的就是美国,所以,丘吉尔的第二个设想就是建立战后美英特殊联盟,目的是借助美国的力量来维持英国欧洲第一大国的地位);法国在战后恢复了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就其实力而言,已经沦为三流国家了;中国在二战期间取得了大国地位,但这种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是徒有其表的。美国之所以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是为了让中国在战后追随美国,为美国的政策利益服务。而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害怕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对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国殖民地特别是印度,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苏联对蒋介石政府取得大国地位颇有微词,但对于中共能战胜国民党,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也不抱很大的信心。总之,美英苏对中国成为大国各有看法和打算,只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2、联合国的成立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罗斯福就多次表示要建立新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这一

提议得到英苏两国的赞同。1943年10月30日,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时,美英苏中发表共同宣言,首次联合向全世界宣布要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

在1943年年底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正式提出了美国关于建立联合国组织机构的设想:未来的联合国组织应该由三个层次的机构组成:最低一级的为全体大会;中间一级的是执行委员会,参加者为美英苏中,再加上2个欧洲国家、1个南美国家、1个近东国家、1个远东国家和一个英帝国自治领,总数为10到11个国家;执行委员会有权处理除军事以外的一切问题。最高机构为“四大警察”机构,由美苏英中组成。这个机构有权处理任何对和平造成的威胁,以及任何突发事件。斯大林基本上同意罗斯福的建议,还要求加强“四大警察”机构的权力,认为这个机构有权控制德国和日本周围的军事据点,以防止两国再次走上

侵略道路。丘吉尔则强调联合国应该由欧洲、太平洋、美洲三个区域理事会组成,以便达到突出英国、联合美国、孤立苏联的目的,但遭到美苏的反对。为了抗衡美苏,丘吉尔提议把法国拉入大国集团,使“四警察”变成“五警察”。

1944年8月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决定把这个新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取名为“联合国”,

并规定联合国大会的重要决议需得到2/3多数票才能通过,安理会由美苏英法中五大国担任常任理事国并拥有否决权。会议未能就大国否决权的应用范围(苏联主张否决权绝对化,即大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享有否决权,坚持“大国一致”原则应成为联合国采取任何行动的必然条件;而美英主张如果大国是争端的当事国,就不应该享有否决权)和创始会员国问题(苏联代表认为鉴于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应该允许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的、对于二战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取得创始会员国的资格;而美国代表则指出,美国也是联邦制国家,如果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可以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那么,美国的48个州也都应当成为会员国)达成一致。

在雅尔塔会议上,各方作了妥协,在大国否决权问题上形成了“雅尔塔公式”:在重大问题上,如接纳和开除会员国,停止或恢复会员国的权利,推荐秘书长候选人,采取军事行动等,大国即使作为当事国也有否决权,一切实质性的问题都需遵守大国一致原则;但在和平解决某一争端时,当事国(包括常任理事国)不得参加投票。在创始会员国问题上,美英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成为创始会员国,拥有投票权。

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282名正式代表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6月25日,会议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其基本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等等;设立大会、安全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六个机构。《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后来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1946年1月10日,举行了第一届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在这一天正式开始工作。

联合国孕育于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成立进一步适应了世界整体化进程,不过,冷战时期一度成为美国操纵的工具。

3、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雅尔塔体系的含义和内容

自近代以来,但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结束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情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条约,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严格来讲,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三个国际秩序。20世纪之初被一战打破的那个国际秩序,有的学者称之为“维也纳体系”。两次大战之间存在的国际秩序是以国联为支柱的凡尔赛体系。二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时期存在的国际秩序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指的是:二战期间和战后,美苏英三大国召开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协定的总和,该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已经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盟国对战争进程的安排;第二,盟国对一些国家边界的划定和势力范围的划分;第三,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第四,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简答)另一些学者认为,广义上的雅尔塔体系包括盟国对战时和战后两种安排,狭义上的雅尔塔体系专指盟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2)、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消极性。

A、不同的创建过程

从1919年1月巴黎和会的召开到1920年8月色佛尔条约的签订,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创建了凡尔赛体系,而且该体系的主体部分——《凡尔赛和约》与《国联盟约》连同《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都是在巴黎和会这一次会议上缔结完成的。很显然,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是非常仓促的,没有经过认真的酝酿和讨论,在它创建的过程中充斥着交易和威胁,所以,这种国际秩序非常不稳定,仅仅20年后,凡尔赛体系的创建者们就被迫吃下了自己种的恶果。雅尔塔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早在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拟定的《大西洋宪章》就宣称要建立新的国际体系,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此后,以美苏英中为主的反法西斯国不仅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宣传,还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经过三年的酝酿和磋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拟定出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经过大小国家一年的讨论后于1945年6月获得通过。这期间,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也曾经探讨过对德国及其仆从国进行制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但他们没有急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文,直到1947年2月才签署了对意、罗、保、匈、芬的《五国和约》,而对主要战败国德国,甚至始终没有一个类似于《凡尔赛和约》那样的解决方案。对另一个主要战败国日本,直到1951年才在旧金山召开媾和会议,达成了战后对战败国的最后一个和约。至此,雅尔塔体系宣告形成。从《大西洋宪章》到《旧金山和约》,历时整整十年。很明显,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们吸取了历史教训,在确定了未来和平总框架与原则之后,再清算过去,惩罚战争发动者,所以,该体系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必然会产生良好而稳定的和平基础。战后半个世纪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与雅尔塔体系在维护和平与安全这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有很大关系,甚至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也是通过渐进的、和平的方式实现的。

B、两种体系下的不同格局

凡尔赛体系的保证国是英法两个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一战结束后,英法正处于衰

落的趋势,已经失去了对国际事务的仲裁能力。而作为凡尔赛体系支柱的国联,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情结作祟,美国最终没有加入,英法本就对国联没多大兴趣,美国的突然退出,使他们更没有勇气和信心去接过美国人扔下的重担。更严重的是,既然美国和国联是两码事,德国人更不愿意受制于衰弱的英法。当德国人巧妙地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重新成为强国时,英法更加无所适从,只能被迫选择绥靖的办法来维持和平。正是因为英法的无能和凡尔赛体系的无力,国联也逐渐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后犹如一盘散沙,不了了之。

雅尔塔体系的主宰国美苏是当时国际社会中无可争议的强国,具备了执行联合国决议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为雅尔塔体系的支柱的联合国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民的信任,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已经离不开联合国了。在当时的联合国中,尽管美苏是主宰,但中国、英国、法国与美苏共享否决权,他们的大国地位也逐渐显示出来,对联合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联合国也没有忽视小国的地位,1945年联合国创建之初,有51个成员国,到雅尔塔体系崩溃的90年代初,联合国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179个。联合国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国联无法比拟的,不再是国联那种软弱松散的国际组织,也不再是欧洲体系的支柱,而是一个强有力的全球体系的支柱。

C、对战败国不同的处置方法

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发表时间:2019-05-08T16:02:34.23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作者:叶菌[导读] 历史教学当中,基本每堂课教师都会讲授课本内容,自然而然历史故事也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菌(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历史教学当中,基本每堂课教师都会讲授课本内容,自然而然历史故事也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历史故事,教师会将各种有名的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添了课堂趣味,也使学生能理解性的记忆,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历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67-01 如今,学生对历史枯燥的语言和形式不变的课本内容已渐渐失去兴趣,导致历史成绩也不太理想,慢慢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开始厌倦,这使多数学生处于苦恼的状态。在此时,如果教师适当的穿插历史故事,用有趣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加深和理解历史人物的话,笔者相信对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上是非常显著的。本文将从三方面来介绍关于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希望有所帮助。 一、历史故事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整体特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从古至今的政治、军事、人物、文化和人类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历史的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的一切,包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对历史老师来讲,历史教学中如果少了对故事的讲解和穿插,历史教学是不成功的。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的阶段,对各方面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只讲解理论知识,教师的讲解点是不全面的,历史故事中包含了主要人物处于的社会背景,当时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所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人,人物与人物的碰撞发生了什么事等涵盖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如果缺少对故事的讲解,那么就传授的知识面是很狭隘的。对于历史故事来说,是非常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不完善,对自己的学生生涯缺少阶段性、有目标的规划,对学科的涉猎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喜爱,教师如若根据教材,把知识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会让学生对历史产生烦躁情绪,但教师添加故事,分阶段讲解内容,这或许对学生学习历史是有意义的。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选取的历史故事要贴近教材、贴近历史 初中历史学习阶段,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一知半解,缺少对历史史学的探究,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非常吃力,效果明显不高。在历史学习中,故事顾名思义: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做一个讲解。由于历史记载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被写入史料进行沿袭,是非常具有历史权威性和认可性的。在学生学习阶段,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透过历史,学生可以知过去、参未来。教师对历史故事的讲解的选取方面,要贴近历史教材、贴近当时的历史。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学习历史要尊重客观历史发展的角度,历史是真实性的,不能掺和任何的水分和虚假信息,这是根本的学术问题,历史故事应尽量还原历史场景,贴合当时历史史实,不然学生学习到的也是无用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二)历史故事要鲜明生动,有趣诙谐 历史故事成为了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在初中的学习和重要考核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利用历史的掌握程度,将历史运用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那么教师选取的故事内容非常要十分鲜明生动、主题诙谐,对故事的语言讲解也要适当的加以修饰,饱含语言特色,充满激情和色彩。在这种教学氛围下,课堂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条理和思路清晰、主题鲜明、立论点明确,不然在课堂上就会出现逻辑混乱、思维不清晰的现象。 (三)历史故事接近生活实际、针对性强 选取历史故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就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故事,能代表当时历史的重要时期,题材中包含当时时代背景和关联人物、事件,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巩固知识,让教师上课有问题可提,让学生有知识可学。针对性强的历史故事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准备大量的工作,如:翻阅资料、大量考证、与教师探讨等工作,得出一致意见,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再者,对故事是选择要结合现实,初中生在这个阶段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学习历史故事要帮助学生指导生活,运用于现实,而不单单就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一个故事,这样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处于一个隔离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历史故事语言的表述 教师在语言表述的时候要注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高低和知识学习程度的掌握。那么,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表达技巧:(1)教师对史料和史实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期间语言的表达程度,能对历史充分表达,则教师的语言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前提是教师拥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功力。(2)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简单、用词精准,所表达的必须是经过教师自身内化、浅显易懂的知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教师本身必须对故事具有丰富的情感,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故事当中的任务和情节,讲解出来的语言就富有感染力和色彩度,激发学生求知欲。 结束语 本文针对初中教师就如何运用历史故事将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历史成绩做出简单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要对历史了解通透、全面掌握、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完成对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若教师本身知识涵盖量不足、缺少对历史的深度解读和自身读到的见解,会造成教学质量本身的下滑,整体学科的质量下降,对学生课堂热情度的提升不仅没有任何帮助,更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富慧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4期 [2]刘丽红.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8年9期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一、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二、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三、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设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3632845.html,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设定 作者:陈大松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11期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说明历史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故事可以是现成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汇编成新的历史故事,把理性的历史知识变成感性的历史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二目“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故事设定的背景——教材内容及认识 “工匠们运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许多种。”教材的这段描述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不同种类有不同用途,即实用性。课文中配备了两幅图片进行说明,并在小字部分补充两座商朝古墓中发掘的不同种类的青铜器物,都是为了说明我国青铜器物的种类繁多和不同的实用性。这个补充材料略显单薄,不能让学生对种类繁多和实用性有更感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设计进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处理,笔者通过汇编历史小故事来充实内容。 这个历史故事是这样的:姜太公坐在渭河边钓鱼,周文王来请姜太公去辅佐他,姜太公和周文王坐着青铜铸造的车马器一起去镐京。进了宫殿,卫兵拿着兵器护卫在殿前,殿堂上响起了乐器的动听声音,那是欢迎太公的声音,桌子上的食器放满了珍馐美味,酒器里盛满了美酒。太公给周文王建议,要想国力强大,最好发展农业生产,接着他推荐了青铜犁铧来耕地。文王接受了建议,大力发展生产,国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到了武王的时候,终于打败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后来周康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铸造了大盂鼎。由于故事难度不大,学生根据刚刚了解的知识很快填出正确的答案。 二、关于故事设定的思考 在进行故事设计之前,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学习即为再积累的过程。周文王邀请姜太公辅佐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歇后语中就有反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第5课内容);成王铸鼎(第5课插图《西周淳化大鼎》)。利用学生已知的生活知识和历史知识,可以引起共鸣,增强故事的亲和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

(完整word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推荐文档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

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俗话说:人要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从早到晚这个卦馆没开张,眼看就要日落西山,李清照坐了一天,腰也痛、腿也酸、眼也花,正要起身关门,就见身影儿一闪,一个俊俏的姑娘。 这姑娘头插玉簪,身穿粉纱,站在门口儿。李清照一愣,仔细

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4、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长海县第五中学刘影 活动目标:1、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知识。 2、利用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 3、培养有序竞争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合作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4、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1、教师要通过有关途径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成语习题。 2、事先向学生介绍查阅资料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教科书、课外历史读物、工具书 等来收集有关成语。 3、全班学生可分为四组,每组利用本组的序号说一个成语做为本组的名字。 4、准备好竞赛用的物品;制定好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

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二、竞赛说明 1、分四个小组 一鸣惊人组两全其美组三思而行组事事如意组 2、奖励 比赛结束后,评出最佳合作奖一个小组,评出最佳表现奖四人三、比赛项目 本次比赛分为四个板块 1、必答题 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本板块不倒扣分,共进行两轮。在参与答题的过程中,每答对一人次,送粘贴一个。第一轮: ①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 (答案: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 ②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 (答案:战国,廉颇,蔺相如) ③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doc资料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 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

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历史教学小故事

历史教学小故事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1)、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等,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辩论会,如:“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专给学生开讲座,介绍辩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从辩论效果看,学生已入门,学会辩论。可贵的是,学生能结合社会上腐败现象进行阐述,以史为鉴。 (3)、组织讨论会。如:“你认为孙中山应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吗?”,“秦统一的利与弊”等。 (4)、讲小故事。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5)、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榫卯结构的特点

明代家具是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其技艺与设计达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占据着中国乃至世界家居界的重要地位。中国明式家具以追求神态韵律、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式生活中的艺术成就与文化底蕴,更具有实用性功能。此外,结构严谨、使用寿命长是其精髓之所在,也是人们推崇它的重要原因。在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榫卯结构的使用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榫卯结构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只表现在木构家具的拼接中,更体现了古代中国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其科学合理性的结构、高超的加工生产技术和厚重内敛的人文气息,增添了明式家具的意蕴。 一、榫卯结构的起源与分类 榫卯结构起源于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几千年间衍生出千百种花样,基本形制近百种左右,其中派生极多。在中国木建史上,榫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制作技术之一,明清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几乎运用了所有榫卯结构种类中的精华形制。在一件明代经典家具之上,运用榫卯结构的范围不同,类型不一,但均起到家具整体形态构造上重要的“关节”作用。 中国明代古典家具中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一百多种,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类作为面与面的结合作用,或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燕尾榫”“槽口榫”“企口榫”“穿带榫”等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用于横竖才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以及直才与弧形才的延伸结合等方面,如“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通榫”“半榫”等等。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相互结合的构造方法,常见的榫卯有“抱肩 榫”“托角榫”“长短榫”等等。 二、榫卯结构的中式文化内涵 明代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成熟时期,明式家具中体现出的硬朗、简洁、质朴、自然之风,是受到当时社会中的文化熏陶而成的。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哲学思想等等都对中国明式家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完整版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篇1: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了解历史文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中华礼貌史》为我们讲述了2000年间 文学的变迁。 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 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 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 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 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 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 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 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 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 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篇2: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中华礼貌史》资料概要:本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 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那些对 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 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经常读阎先生学术著作的人或许都会觉得这 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把一些他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话得到的结论整合整合,简化简化,时不时再加上几句俏皮话。的确如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思考是想把作者已刊行的作品收集全了。当然,正如后记中所说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 无益,作者是这样,我们读着当然更是如此了。从这一好处上讲,此书不妨可看作是作者今年 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小结,切不能够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普及读本视之 中华礼貌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此刻撰写经典的人太少,这套书诠释了自古至 今的中华文化,资料还算详尽,是礼貌史入门的好书,可称为经典之作,本人很喜爱。推荐这 本书做为学生的课外读本存在,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礼貌和文化,才能有

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

(文与可)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三、动物成语大全 〖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獐头鼠目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试牛鼎烹鸡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 〖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来龙去脉攀龙附凤群龙无首降龙伏虎一龙一猪老态龙钟笔走龙蛇龙潭虎穴叶公好龙望子成龙车水马龙人中之龙

“斗拱结构”和“榫卯结构”

斗拱结构: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木块叫斗,斗上加拱,拱上加拱,层层叠加,起到支撑作用。 榫卯结构: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最佳表现方式。 “斗拱”同“枓栱”。 解释下最后一句话:榫卯结构是一种连接方式,斗拱是榫卯交错结构而成的的承重构件,在中

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 @stray 哪里扯淡了? 2012-06-06 9 条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stray,画图工,拍照片 estray、freana、知乎用户赞同 首先,斗栱,是这么写的。 斗栱其实是井干结构的变形和发展。木头一层层铺上去,是建筑的一个结构和装饰构件。 榫卯结构,是一种木作连接方式。 顶伏地猫的解释。 它俩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东西啊。。。 "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最佳表现方式。"这句是扯淡吧 2012-06-06 添加评论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建筑设计在读研究僧 Nameless Void、韩若冰、freana 赞同 严谨的来说,榫卯是结构连接方式,斗拱是起结构作用的建筑承重构件,说成是“斗拱结构”,“榫卯结构“都不太严谨。 他们的关系是,在建造过程中,斗拱的部分构件采用了榫卯的连接方式。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与家具中,榫卯的连接方式是广泛应用的,各种精巧榫卯构件不胜枚举。同时,在斗拱发展的后期,一些斗拱中的构件虽失去结构作用但因形制被保留下来,做成假构件,例如“昂”的发展,这是的斗拱已经并不能完全体现中国传统木构之精妙了,何况榫卯?所以说“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最佳表现方式。”虽不至于扯淡,但也不够严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高中历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中华文明出现的神话人物、时间与特点。 理解:(1)农业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对早期历史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概况,找到有用信息。 (2)分析考古材料,明确距今1万年前后,原始农耕出现,早期农耕聚落-姜寨遗址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早期中华大地的文明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等等,体会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考古和神话传说的认识,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定程度上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大量考古材料的认识,学生感悟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难点 原始农耕的意义,中华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 已知祖国境内距今17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最初的人类生存方式与动物几乎没有区别,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处于一种野蛮状态。人只能完全凭自然的支配。然而,人类在数百万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财富——文化。最初文化的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而粗糙的生产生活用具(展示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图片,学生形成一定感性认识),表明人类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原始农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 【讲授】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板书) 大家迅速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使用工具和生产内容(板书)

提问:我们何以知道一万年前我们出现了原始农耕的? 引入相关考古材料1,半坡;2,磁山;3,河姆渡;4,玉蟾岩 除了粟和稻之外,根据考古发现黍、稷、大豆也起源于中国。(板书) 根据上述考古发现,同学们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中国原始农耕的特点: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板书) 原始农耕的出现产生什么影响呢? 1,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2,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板书)早期的农耕聚落中的生产和生活是什么面貌呢? 姜寨一致反映的历史信息: 1,小家庭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2,聚落由家庭—家族—氏族三级组成。 3,聚落内部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考古发现,大房子内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拥有大型连通灶和可供20-30人同时睡觉的土床,并非为某个人或某个家庭所居住),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幻灯片展示和板书相结合)这也是生产的组织形式。 【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谈到中华文明,很多人首先会想起这样一些人物:盘古、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展示图片),这些叫做神话传说(板书)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几个阶段,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因此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我们还不能不提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黄帝,叙述黄帝(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相互融合,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主干,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板书)正如这个称呼本身所揭示的那样,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可以自称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和骄傲。 展示陶寺城址的图片的同时加以叙述。展示牛河梁遗址并加以叙述,请问同学们,刚才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什么史料——考古发现(板书,)这两则考古材料说明了什么,请大家讨论(视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历史典故故事大全

历史典故故事大全 一:黄梁梦-竹篮打水一梦枕黄梁 在唐代,有一位姓卢的读书人。这一年,卢生要进京考取宝名,走到邯郸时天已到中午了。于是,他在邯郸北边找了一家客店,住下来歇歇脚。恰巧,一位姓吕的道士吕翁也住在客店里。于是,卢生和吕翁就坐在一张席子上,说东道西地谈起来。卢生看看自己身上破旧的衣服,叹口气说:“我是一个读书人,本应当早早考取宝名,做上高官,痛痛快快过一生。可是我没有赶上好运气,直到现在还这样穷困,真叫人伤心啊!”听了卢生的话,吕翁笑了笑说:“我们这样不是也很好吗?不过你想得到荣华富贵,我可以满足你的欲望。”说着,从挎袋里掏出一个青磁枕头,递给卢生说:“你枕上这个枕头睡一觉,就什么都有了。”这时,店主人正在生火做饭,洗好的黄梁米刚刚下到锅里。卢生枕上吕翁给自己的青磁枕头,不久就进入梦乡。卢生梦见自己先是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小姐,妻子不但美貌动人,而且陪嫁了许多东西,家里很快富裕起来。第二年,他进京赶考考中了进士,不久又做了京城里的长官。后来,他因领兵打仗有功,受到皇帝的奖赏,并做了朝中最高的宰相官,掌握着朝中的大权。他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亭堂楼阁。出门有兵马前呼后拥,回来后有美女陪伴。他有5个儿子,个个都有学问和才干,而且都做了官。他的5个儿子又生有十几个孙子,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享受到了人间的奢华富贵生活。他一直活了80多岁,才辞官不做了。正在这时,一声鸡叫,卢生从梦中醒来。他睁眼一看,吕翁仍然坐在旁边,自己身上还是那身破旧衣服。店主人家蒸煮的黄梁饭冒着热气,还没有熟呢! 现在,在邯郸市北不远处,还有卢生祠。人们还沿用“黄梁梦”、“梦黄梁”、“黄梁美梦”、“邯郸梦”来比喻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或是某种欲望的破灭。 二:多行不义必自毙 释义: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语出: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称“庄公”,一个称“共叔段”。 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可是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爱他的母亲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封地,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 郑庄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后,力劝庄公,说:“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势力已经很强了,再这样下去,您的王位会被他篡取的!” 庄公听了,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指: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

中华文明历史的开始

中华文明历史的开始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漫漫长路五千年,中华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更上一层楼,孔子授徒兴学,陈胜、吴广起义,文成公主进藏,文天祥写《正气歌》,玄奘取经,万里长城,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我们先辈创造出来的吗?这不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提升吗?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钻木取火》的传说,原始人群一开始并不知道怎样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的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地吃了下去。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趾上,已发现了用火的痕迹,说明在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就已经知道怎样利用火了。其实火的现象大自然很早就有了,有时打雷闪电,森林里也会起火,但原始人刚开始看见火,不会利用它,反而吓得连忙要逃走。可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过的野兽,拿来一品尝,发现味道还挺香的。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实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烤东西吃了,而且我们聪明的先辈还想办法把打火种保留了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这不是人类的进步吗?他们不再生吃食物,而是文明地吃煮熟的食物,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这一刻而开始了,那时人们已经有了很多的智慧结晶,他们已经知道如何捕鱼,有了扎鱼的插子,可以方便捕鱼,而且他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快乐充实的,他们每一天都享受着大自然为他们带来的乐趣,这不是文明历史的进步吗?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候,原始人民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一次一次有一次,终于钻出火星来啦。而有一些聪明的人们把燧石敲敲打打,直至敲出火来。瞧,我们的先辈是多么地聪明,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了。以后随时随地,他们捕抓到了野兽,用这种人工取火的方法烧烤野兽,不是十分地方便嘛,而且又省力又不花功夫。在当时的社会里,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了,当然我们现在都是用打火机来取火,而不可想象的是,在当时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想出了这个人工取火的方法。 从那时起,人们就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了,而且连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氏人还教人捕获鱼、鳖、蚌、蛤这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生的有腥味不能吃,有了取火的方法,就可以烧熟东西来吃了。我忍不住地赞叹到:“我们的祖先实在是太有智慧了呀!”他们不仅仅是增加了新的食物,而且也让劳动人民有了探索新鲜事物的愿望,这不是一石二鸟吗? 中华五千年,我们的先辈开创太多太多了,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天地;他们用自己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奇,富有想象力的东西。五千年了,我们人类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繁荣富强,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可敬的远古劳动人民呀,是他们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创下了基础,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美好生活。 中华民族,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我永远会为我是一个中国的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爱您,亲爱的中华民族! (黄江寅)

我的教学故事(初中历史)

我的初中历史教学故事 石门实验中学齐云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我的历史教学故事 上传: 肖美林更新时间:2012-5-18 13:53:57 我的历史教学故事 吉安县梅塘中学肖美林 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个个年头了,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积累经验、教训以适应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 第一,兴趣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理想阶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实现成功目标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画龙点睛的诗词、名言警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语言精炼,生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给人美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知易懂的名言诗词导入新课或总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