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12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练习全(复习新课可用)

2014年12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练习全(复习新课可用)

2014年12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练习全(复习新课可用)
2014年12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练习全(复习新课可用)

201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练习姓名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第一单元主要讲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国内外的二件大事,世界大事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中国的大事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年.

第一课

1..19世纪晚期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产力)迅速发展,原因是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_革命.

2.1860年英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1900退居世界第三,但它的殖民地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德国由

世界第四跃居世界第二,但它的殖民地居世界第五.这说明一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渴望重新瓜分世界愿望最为强烈的国家是_______,它与哪国的海军竞赛最引入注目?____________

3.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哪三国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国,哪三国________组成的

________国.两者的核心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战争爆发后,见风使舵,由敌人变成朋友的是_____.

4.一战前,被称为“火药桶”的是__________半岛,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

药桶”?或一战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战的主战场是__________,形成了哪三条战线?__________________。

6.1916年,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___________,这次战役的交战双方是__________,发生在

哪一战场的哪一条战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17年,一战交战双方的国家有什么变化?(二参一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战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霸权而展开的重新

瓜分殖民地的战争这说明一战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战延续四年,涉及到欧、非、亚、美洲等30多个国家,共3千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

亿美元,这说明一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919年1月,战胜国召开和平会议,史称____________。德国没有参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苏俄没有参加的理由是俄国发生了______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

11.巴黎和会上,处理_____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后来签订了《____________和约》,和约把德国在中

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______ ,这成为中国_________的导火线。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____________体系。

12.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这说明这次会议的性质是_________会议。第二课

13.1903年,邹容写成哪一书使革命与共和国思想风行海内外?《__________》

14.关键词:孙中山、1894年、檀香山,你想到了哪一个革命团体?___________。

15.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____________,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政党)是_________.

16.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它最早发表上哪个组织的哪个刊物中?________、________。

18.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1)知识分子宣传革命。如_______.

(2)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______________的成长,如_________.

(3)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如黄兴起动_______________起义。

(4)清末,清政府也进行改革,实行“________”和__________,但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

19.辛亥革命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_年____月___日,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它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

20.武昌起义时,湖北的两个革命团体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起了很大作用。起义军占领武昌后,在

当地成立的地方政府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是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是__________________。2月12日,_______ 退位,____朝覆亡。3月,_______任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他的权力,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中华民国___________》,它的性质是__________。

22.你认为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标志性城市是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辛亥革命结果: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或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或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中国无皇帝”说明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改错: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国进入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_______________,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

26.有人把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称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原因是1912年3月,_____________任临时大总统后,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当时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9)

27.1914年,日本提出侵占山东等地“___________”。被称为“亡国条约”,_______为获得日本的支持,竟然接受,1915年,宣布接受帝制,全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声势浩大的________运动。

2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占有东北的是_______系,控制北京的是_______系。P19

29、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没有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任务

第三课

30.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哪些新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__ 以后,民主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1.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1)先秦--________。(2)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3)中华民族。

2.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第二单元

基础知识归纳:前三课介绍世界历史,后二课介绍中国历史

第一课内容:1917年俄国发生了________,1921年后列宁采取____________使苏俄经济得到发展,1925年后,斯大林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分别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经济.

第二课内容: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西方列强、反封建的___________运动。主要有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革命和改革,_________引导的印度“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1929-1933年发生了从______开始的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_,后来美国总统_______ 实行了__________。

第四课:介绍了1915年开始的________,接着介绍了1919年的_______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这二件事情及俄国_______的影响下,1921年__________的召开,促使___________的成立。

第五课:中共成立后不久,同国民党进行了_____________,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_________运动,1926

年,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发动了_________战争。1927年国共合作完全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________起义和________起义,召开了_________会议,建立了一个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中国革命进入_____________战争时期。1934年,由于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______,在长征途中召开了__________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__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第一课

1.“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这些口号出现在俄国的什么革命中?____________。口号中的人民提出要“和平”说明这次革命与哪次战争有关?______________。这次革命的地点是在____________,结果是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__党。

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请问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___________,社会主义革命是指______________。

4.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是__________年___月____日,起义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5.俄国十月革命时候的革命措施:(1)成立了________政府,(2)宣布退出___________。(3)颁布《________》。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指___________。

6.苏联国名的变化:(1)二月革命前:_____ .(2)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3)十月革命到1922年:___________。(4)1925年后:_________。新中国曾经发行过一张错误邮票,上面写着“纪念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请问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25年苏联的粮食产量比1921年提高了一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原因是当时______采取了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这个政策包括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固定的_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____制,从而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8.短短的十几年,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原因是苏联在1925年确立了_______________方针,并于1928年实行____________计划。工业建设投资的四分之三用于______业。但是,“开着飞机去排队买面包“说明工业化过程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928年到1932年,苏联粮食产量下降,这是原因当时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这个政策相关的体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体制。它有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

10.沦为半殖民地,被称为西亚病夫的是哪一个国家 ,

11.一战时,土耳其追随_______国参战成为战败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为此,______领导了_____________,

12.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是< >,土耳其革命的领导人________.

13.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是当时世界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原因是革命胜利后,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

14.土耳其改革时用字母代替字母.

15.印度是国的殖民地,后来随着国民意识的不断增强,促成印度统一的全国性组织____________成立。

16.国大党领袖被称为圣雄成为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领导人民进行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属于运动(革命)

17.判断: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促使印度的独立。()

第三课

18.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工厂生产量下降一半,大量工人失业,股价暴跌,这是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被称为“经济大萧条”或大危机是,开始于哪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

19.经济危机中女儿和妈妈(P42)关于“煤太多”的对话说明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实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经济危机特点有三个:持续时间从1929到1933,它说明_____________,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说明______________。

21.1938年与1932年相比,美国失业率大大降低,工农业生产恢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措施,这项措施与前总统胡佛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采取了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具体如_________工程。

第四课

2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年,________在__________创办了______________(后改名为____________),被称为“德先生”是______,被称为“赛先生”是_______。

24.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个?________,首先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谁________,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是______。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的是_________。在_______形成了一个以《________》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25.辛亥革命后,彻底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运动叫________,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思想启蒙运动是_____________,

26.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口号“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这些口号出现在哪件事件中?_________. 它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你知道青年节的来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五四运动二个阶段的地点和主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整个运动来看,主力是哪一个?_________.

30.历史上某报纸有这样一条新闻“曹章陆皆免职”,它与什么事件有关?____________,同时说明这事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五四运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1)思想基础:俄国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_____。(2)阶级基础:__________队伍的不断壮大(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相关)。(3)组织基础:各地________早期组织的建立。其中第一个早期组织是________在_________成立。

33.看P54图,“南湖泛舟”反映了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在_______和__________.这次会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党集中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_____书记。

3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

35.开天辟地是指哪一件大事?_________。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是指______________及其政党______________,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是指______________。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

1.“打倒列强,除军阀”这是国民革命军军歌,它反映了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什么战争?______,这次运动或战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国民党确立了哪三大原则?_________________。合作后的主要成果是哪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伐中,赢得铁军称号的是___________,参考P57图回答当时叶挺的军队的进攻对象是哪一个军阀?__________。

4.1928年,__________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5.南京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宣告______________运动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完全破裂。

6.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________,为什么?(或何时中共有了自己的军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建军节的来历与哪一年的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个主要领导人___________。8.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是哪一次会议?________

9.被称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开创者是___________,他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是在___________起义.

10.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66.其中,前半句话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半句话开始于_____________.

11.1928年春,历史上著名的朱毛会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13.1930年前后在中国农村,地主的土地被没收分给农民,这与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60

14.1934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这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红军被迫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___________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描写了哪件事情?______________,从最后一句话推测时间是在1934年还是1935年?___________.

16.红军长征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和地点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探究二

1.从世界范围来看,最先迈向现代化的是西欧国家,它们走的都是______________的发展道路.而俄国从

十月革命以后,走的是_______________道路.土耳其在一战后走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2.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指________。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被洋务派采纳,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___________;戊戌变法主张不只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方,________上也学习西方,实行_____________(从向西方学器物技术到学__________的转变);辛亥革命主张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____制。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

3.人物代表事件:李鸿章__________,康有为、梁启超__________;孙中山_________; 陈独秀__________。

4.1930年,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探索者是谁?________.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新道路即_________________.

5.苏联.美国.中国.土耳其等国发展道路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基础知识归纳;

1.第一课讲了中国的____________战争,它开始于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结束于___________年.

2.第二.三课讲了________________战争,它开始于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结束于_________年.

第一课

1.歌曲<松花江上>提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___________。谁制造的?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之所以在20世纪三十年代发动侵华战争,是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

日本很快占领东北,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奉令不抵抗,在做什么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上海进行过哪二次抗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

一个在上海指挥抗日的将领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4.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了______________运动.

5.“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抗战中

的表现、国歌中筑就新的“长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36年12月13日某报纸报道“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这与什么事件有关?________________,这里

的“张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蒋是指______________。

7.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日

本发动__________________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关键词:卢沟晓月、宛平县,你想到了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发生时间是_______年,它有什么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这个命令是出现在哪一事件后?

_____________。指挥这支部队是第_______军,被称为抗战牺牲的第一个高级将领是_________。

11.例举日本在抗日战争期间发动的四次事件及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粉碎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图谋是哪一次战役?_________________.

13.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__________,你知道这个日子的来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家博物馆的门口刻着一组数字“300000”,你想到了这是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_。

15.在宁波的开明街口有一个“鼠疫区遗址纪念碑”,这场鼠疫发生在1940年,你知道这件事情与哪一个

国家发动的什么战有关吗?____________

16.东北人民的抗日(抗日义勇军)的时间长达_________年。

17.人民军队的名称变化:1927年__________后,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一直到1937年都称为_____

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改编为_______、________军。1946年,解放战争后,改名为_________军。

18.例举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成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它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军一一五师取得的。

20.关键词:1938,台儿庄。国民党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指挥的保卫战。

21.通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振奋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的是指挥的。

22.分别例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的一次战役或战斗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抗日战争期间,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是革命圣地________。

24.日本全面侵略战争的开始是_______(地点在北京)。中国全面抗战从______年到____年。

2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___________,说说它的来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战争中通过《_______条约》被

日本占领50年的________回归祖国。

27.下列史实分别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哪一个原因:A.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B. 李宗仁领导的台儿庄保卫战:______________ C.地雷战、地道战:_______________ D.白求恩、飞虎队: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______个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28.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指___________.

第二课

1.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的国家____。

2.材料: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从材料可知,二战的挑起国是谁?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美国采取的是__________,而德、日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于是形成了二大战争策源地,欧洲战争策源地主要是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而亚洲战争策源地是_________。1937年,三国结成________________轴心,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集团。1940年9月,三国缔结《____________条约》,标志着同盟正式形成。

3.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压力,要捷克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与之有关的事件叫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一事件看出,英法等国当时实行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_。

4.二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爆发,a.它的标志是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当时德国采用_________战术。

b.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却出现“德国人在铁路线上卸枪炮,法国人并不去打搅他们的”的奇怪的战争又称___________,这是由于英法采取__________政策的结果。

C.最后法国自食其果,德国绕过______________防线,打败了法国。

d.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这里的“撤退”是指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 ,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法国尔后在英国的支持下,____________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开展反德斗争。

f.“我们决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说这段话的人是________,在他的领导下,英国取得了_____________的胜利,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2)第二阶段是大战的扩大:a.它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哪一件事标志着二战的战争规模达到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

b.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即德国在二战到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c.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全力以赴,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年?_______,罗斯福宣布“国耻日”,这一天是指?___________,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_______________,随后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是战争的转折:a.表现为哪三次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这里所说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____________。.盟军于9144年6月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这是指什么事情?_____________。它使德国陷入________________的困境。

c.法西斯政权中首先投降的是哪一国?___________。

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它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它的建立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定是哪一次国际会议作出的?_______,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一战场而言?______。

f.二战期间,中、美、英三国讨论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的会议是________。会后,三国发表了《________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等归还中国。

(4)第四阶段是胜利结束阶段:a.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是________。

b._________宣告了德国的失败,德国举行无条件投降仪式。欧洲战场的战事宣告结束。

c.二战期间,盟国召开发三次与日本有关的会议,分别是哪三次?________________。

d.二战中,美、苏、中的共同努力,迫使日本投降,这说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5.二战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战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战期间崛起的两个大国是____________,削弱的是哪两个大国?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探究三

1.有人说:“中国军队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军队”,这是因为他看到的是哪一支中国部队?_________。2.1943年10月,中、英、美、苏在苏联发表《____________宣言》,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5年4月,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__________国际组织会议,后来中国成为______创始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P98)

第四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课讲了三件事:(1)中共___________在______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国共双方进行______________。(3)1946-1949,_________战争。

1.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分别提出了不同主张,其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前途和命运是_______________。是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______________,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和平,解决国共争端,1945年8月-10月,国共双方进行了谈判,蒋介石赞同谈判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P102最后一段),共产党进行谈判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判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指的是_________。

4.1945年8月,我们城市是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城市,因为这里关系着举国上下的和平与安宁.该城市是指?___________

5.解放战争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6.解放战争的几个过程:

(1)1946年 6月到1947年6月,国民党进攻(分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军防御阶段。

(2)1947年6月:解放军战略______。它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战略_______

(4)1949年4月:_______战役,解放______。

7.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当时蒋介石以_______________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军放弃了一些地方,歼灭了大量的敌人,这说明解放军采取了__________的战略战术。8.1947年3月,共产党主动放弃延安,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指挥__________野战军的将领是_______________,采取“蘑菇战术”,取得了多次胜利。

9.内乱爆发后一年多,国民党军队大减,而我军人数大增,其中一个原因是共产党在解放区采取了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使农民踊跃参军。(三十年代曾经在革命根据地进行过_____________,P105、60)。国统区的人民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运动。

10.被称为“大决战”的三大战役,按时间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11、读图104的图4-13,解放区农民组织担架队支前,这反映的是______战役,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军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蒋介石说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这说明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大战役中,使东北全境解放的是______________,国民党战场总兵力占相对优势的是__________,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_____________。

13.在解放战争中,使北平(北京)免于战火的国民党将领是谁?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

1.哪一次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_____________。这次会议的时间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的解放,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毛泽东创建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党的工作重心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宣告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战役___________,时间是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

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首诗中的钟山指什么地方?___________,百万雄师指什么军队?__________,过大江指什么战役?______________,当时追击的是什么军队?________________

6.拉开筹建新中国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___ ___________》(写简称),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___________。

7.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周恩来为总理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说一说下列节日的来历:十一国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从_____年________到____年______________。1931-1945是____________时期北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结束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的_______________。当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里的28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探究四

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1949年写道:“三年以来,….三十年来….由此上溯互一千八百四十年…”,这里的三年指______年__________。三十年指_________年________。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_______年__________。纪念碑浮雕有许多人物,这说明在历史革命或运动中,_________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能否成功的基础。

2.以下关键词分别代表哪些大事?当家作主:___________。民主共和:__________。思想解放:_________。

开天辟地:_______。自强求富:__________。维新变法:________。星星之火:_______。伟大转折:_______________。

3、近现代史上,发生在江苏省会南京的事件

(1)1842年,中英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条约》,这个条约后,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年12月13日,日本开始制造大屠杀。

(4)1927年,_________叛变革命,在这里建立了国民政府。

(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发动________战役,__________,宣告国民党政府覆灭.

4.国共双党关系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首体现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分别反映什么事件?并写出年份。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_________________

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_________________

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_________________

要和平,陪都谈判展大义;_________________

庆解放,南京城头悬凯旗;__________________.

6.毛泽东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说明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P115) 在革命过程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指. 解放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的道路。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知识点

九年级 全一册知识点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两极与冷战” 1、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4日;参加国和领导人: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次会议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等问题。并决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 2、阅读:P6页图1-2 ①上图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由此看出:东西方对峙格局(两极格局)形成 ②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极对立格局的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 ④掌握两大阵营的国家: 北约:1949年,以美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华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没有参加两个组织的国家有:芬兰、瑞典、爱尔兰、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 3、冷战: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如政治干涉、经济援助、文化渗透等等 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四十年) 表现:①成立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②柏林墙修建(东、西德问题由来)、③军备竞赛、④古巴导弹危机、⑤爆发局部战争(侵越战争、朝鲜战争) 、 ⑥政治宣传、⑦停止各种形式的交流(如互不参加对方国家的举行的奥运会)等 4、冷战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有: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②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威慑;③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1、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包括有: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其中经济现代化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xx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

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世界科技发展史(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阶段:仿真演练(5月21日——中考)这一时期,考点基本清晰,但仍需探索命题趋势,了解试卷结构,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调整心理心态。所以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四套试卷(元月调考卷、样题、四月调考卷、五月卷),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并掌握命题者的思路。然后将四套试卷裁剪,拼接,变形,反复多次给学生训练,掌握答案,人人过关。 最后临考前,指导学生考场发挥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做到学有所获。

九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巩固新生政权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和平解放。 经济: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军事:抗美援朝——1950年6月,为了保家卫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 月19日夜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 克拉克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从1953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 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 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三大改造: 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又急于求成。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启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 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966年,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开始。 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76年,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民主法治被严重践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启示: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卷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单元测试卷1.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①已扩展到上海②爆发的导火线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应掌握的技能,与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符合的是() A.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B. 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 八路军主动出击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D. 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3. 达州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 近代化的进步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A. 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 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5.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革命统一战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中共一大召开 B. 遵义会议 C. 工农武装割据 D. 七届二中全会

历史与社会_浙教版九年级全册复习提纲大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对照考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新中国的曲折历程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 两极格局的形成的标志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2、冷战: 、、、 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或冷战结束的标志): 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苏联解体:1991年。 二:共和国风雨历程 巩固新生政权(6个措施) 三大措施 抗美援朝(1950.10)主因:保家卫国朝鲜战争(1950—1953)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推翻 土 地改革 (1952 )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结果: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开始标 志 1946年“铁幕”演说 ————开始序幕 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 ————重要标志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华约”的建立 时间:1949年4月 为首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目的:联合西欧,对抗苏联 “北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为首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目的:与美国和西欧抗衡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 私有公有 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社 会主 义制度 基本建立一五计划 主要成就 重工业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局限:国民经济中重轻工业比例失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1956 时间:1953-1957年 鞍山钢铁公司汽车、喷气式飞机交通运输业 武汉长江大桥 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失 误与挫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表现: 农业:结果:“浮夸风”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吃大锅饭和集体劳动(损害群众利益,挫伤积极性) 原因:错误估计阶级斗争的形势,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被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表现: “破四旧” 大字报批斗会 评价:政治、经济、文化 启示: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大跃进”影响: 1)自然环境:毁林炼钢和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失调; 2)经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人们思想方面: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浮夸风、假话盛行。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专项练习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大洋中,被五个大洲所环抱的大洋组合是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2.甲说:“我的家乡是兰州拉面的故乡。”乙说:“我的家乡是西安秦始皇陵所在的地方。”根据甲乙的对话我们可以寻找到他们的家乡分别是 A.贵州省、江西省 B.甘肃省、山西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河南省、陕西省3.温州某学校外籍教师Jone是如此描绘他家乡的气候特点:我的家乡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你可以确定Jone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的是 5.日本,有着一个岛国特有的生活生产风情。下列叙述中符合日本风情的是 A.一年一度的“渔民节”是渔民最大的节日 B.每年的七八月份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C.每年冬季进行“转场”,利用休闲安排节庆 D.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时节,载歌载舞 6.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7. 下列各具特色的区域生产生活与当地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湄南河平原稻作农业-------人口众多②哈萨克牧民“转场”-------山地牧场 ③澳大利亚现代化牧场-------工业发达④新疆绿洲农业-------坎儿井灌溉设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 A.云南省和辽宁省 B.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C.吉林省和海南省 D.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温州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降水丰沛,树木四季常绿;水网密布,全省八大河流中有瓯江、鳌江、飞云江三条河流在我市注入东海。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反映出我市的气候类型是

初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初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测验卷(本卷满分8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战结束后一直延续到80年代,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C)A建立政治军事集团北约华约B“热战”C“冷战”D部署导弹核弹 2、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因为:(A)A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B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在1960年宣告独立 C196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D1960年开始整个非洲大陆吹响了独立的号角 3、下列哪些事件是二战后“冷战”的产物?(D) ①以色列修建隔离墙②古巴导弹危机③北约的建立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C)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和平解放西藏 5、1951年,一位美国将军说: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你认为“错误的战争”的含义是:(B) A二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世界人民反对战争B美军入侵朝鲜是非正义战争 C美国选择中国作为对手是错误的D美国错误估计了中国的力量和气魄6、下列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D)A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B标志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B) ①反映了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正确思想②反映了人类必然战胜自然界的坚定信心 ③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④导致了高指标、浮夸风的出现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造;三大改造中,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些 创造最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可以用下列哪一句话来概括其中的道理?(D)A密切联系群众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 以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要点和历史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2. 掌握并熟悉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历史认识。 3. 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构建整体的历史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提高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单元,九年级一、五单元。 三:复习思路与具体安排: 根据时间,按照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2月16日——4月调考)此阶段是学生全面了解书本知识点的时期,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关键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复习过程力争做到系统和全面。同时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提高答题速度。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采取的主要复习方式为“练、评、讲”。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全球性的震荡 1课时第二周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1课时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课时万众一心的抗日战

争1课时第三周新中国的诞生1课时《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 1课时第四周《走向现代世界》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战后世界新格局1课时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课时第五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课时第六周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 1课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单元检测讲评1课时第七周生活在国际社会1课时综合测试 1课时第八周四月调考模拟训练3课时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调考——5月20日左右)通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但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不够清晰,所以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成专题,进行系统性的专题复习了。 例如:可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专题:列强侵华史(1840-1945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1840-194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1949-至今)。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50-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两次工业革命前后经济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国际关系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世界格局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一)(2017-10-9) 1.后起的资本做主义国家(美、德、日)要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引人注目。 3.欧洲列强形成敌对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1)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以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由俄国、法国、英国组成,以英国为核心。 (2)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 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2)军事上: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队力量。 (3)对外关系上: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底,袁世凯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各阶层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3. 北洋军阀分裂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派系,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混乱局面。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生活中的变化 1.新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自行车 2.新通信方式的出现:邮政、电报、电话 二、头脑中的变化 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 2.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变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表现:①改称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② 青年争取婚姻自由;③妇女地位提高:妇女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教育体制的变化: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一套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 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归类(最新整理)

中考复习—知识归类 班级姓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始终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一、“核心”类 1.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2.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第一、二、三、四代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4.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注: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网络 7.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 10.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1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13 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14.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15.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6.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 二、“根本”类 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巩固 4.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5.造成和平问题(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根源):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7.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9.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0.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宪法。 11.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2.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 1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事业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7.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18民生问题(如住房难、看病难等)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我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三“基本”类 1.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2我国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3我国专门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醒: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全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课程标准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要求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3.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4.通过典型事例,描述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觉醒与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意义。 5.以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独立的努力为例,感受科技革命浪潮下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追求。 结构分析 雅尔塔协定及影响两大军事集团 “冷战”与“两极” 冷战的具体表现“ 铁幕演说” 战后世界美苏争霸杜鲁门主义 新格局亚非拉民族解放与独立 殖民体系瓦解与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会议) 各国的现代化追求追求现代化发达国家 亚非拉(四小龙、77国集团、石油危机) 本课教学时间为二课时

具体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两极”与“冷战” 教学导入: 教师提问: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此次会议对第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问题教师在新课前作为学生自主探究题完成) 学生回答:1945年2月4~11日,美、苏、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达成了雅尔塔协定。其主要内容有: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以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及其重新发动战争的一切条件;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法为安全理事会常任国,并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 教师在学生讨论雅尔塔会议影响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1、教师总结雅尔塔会议影响:雅尔塔会议最重要的影响是在战后形成了维持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体系,即美、英、法三国划 分了势力范围和维持战后三大国合作。①雅尔塔体制是三大国政治交易的产物,它反映了三国企图依靠“大国一致原则”以及新划分的势力范围来缓和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使战后世界顺利地由战争转入和平。②雅尔塔体制也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体制的主要设计者是罗斯福,他的目的是协调三国,特别是美苏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国合作的途径来实现美国队战后的世界的控制,雅尔塔体制后来导致产生了两大社会制度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 2、教师联系课文内容,提出以下问题。 ①战后,美国推行怎样的全球战略?(称霸全权,反共反苏)为什么?(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 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②为什么美国将称霸重点放在欧洲?(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心,虽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好,具有 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在当时谁掌握了欧洲,谁就掌握了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 3、美国在称霸全球反共反苏的战略中采取怎样的政策?有哪些表现? ①冷战及冷战的含义见书本第4页。 ②“冷战”政策的表现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总结回答“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第一、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教师应充分利用图1-2,指导学生阅读图例说明,让他们分别说出北约、华约组织包括的成员国,然后,提出以下问 题。 ○阅读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集体防御,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西欧一些国家共同与苏联抗衡。)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复习三

复习卷二B 一、选择题(32分) 1.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才能追求人生幸福。下列关于守护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守护生命就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②守护生命就不能有任何探索的行为 ③守护生命需要我们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 ④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18年8月雅加达亚运会,孙杨以1分45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自由泳史上“金满贯”的第一人。随后在颁奖升国旗时,因为悬挂国旗的横杆断裂,国旗居然掉落摔在了地上。孙杨立即跑下领奖台,要求重新来一次。孙杨的做法是() ①将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利益②引起关注,抬高知名度 ③维护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表现④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④网上谣言太多,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信息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斯坦福大学博士邓亚光,拒绝多家美国公司邀请回到宜昌。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创造出领先世界的癌细胞磁捕仪,实现他“最早抓捕癌细胞”的“中国梦”。启示我们 ①中国的成就,离不开劳动者们的辛勤劳动②只有依靠科研专家才能实现“中国梦” 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扬实干精神④珍惜现在学习机会,担负历史重任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至少成为一个博物馆的志愿者 ③热爱劳动,爱岗敬业④年满十八周岁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世纪以前,由于地理上的阻隔,中国和西方国家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交往,……16世纪以后,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汹涌地向东方泛滥,……而封建中国就成为它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16世纪后打破“地理阻隔”的历史事件是 A. 玄奘西行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的开辟 D. 丝绸之路的开辟 7.“封建中国就成为它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的原因不包括 A.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B. 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得经济迅速发展 C.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 D. 中国专制皇权加强,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自《爸爸去哪儿》这一亲子节目播出以来,激起了一波旅游热,我们也来扮演一次拍摄组,去感受和了解我国各具特色的几大地理区域吧。完成下列小题。 8.第一站:北方地区——北京。能反映出老北京人们日常生活及文化传统的建筑是() A. 紫禁城 B. 四合院 C. “鸟巢” D. 天安门 9.第二站:西北地区——乌鲁木齐。下列关于乌鲁木齐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经济中心②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③我国对外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窗口④我国的文化中心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练习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练 习 温馨提示:1、全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共8页,有二大题,30小题。卷I选择题的答案做在卷II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I上无效。 2、全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 卷Ⅰ(选择题共34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其中1—16小题每小题1分,17—25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所选的答案字母写在卷Ⅱ答题表相应题号位置上,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拉开了美苏“冷战”的事件是 A、雅尔塔协定制定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北约”与“华约”建立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第二次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具有世界意义变化之一的事件是 A.万隆会议B.非洲大陆的解放 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3.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自己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是A、雅尔塔会议B、亚非会议 C、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会议 4.能够反映二战后落后国家与地区经济现代化现象的是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 B、新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 D、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5.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 B、1949年底 C、1956年底 D、1952年底 6.下列新中国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与钱学森、邓稼先贡献最为相似的是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钱三强 7.某中学九年级学生拟举办有关“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这个历史时期的一位教师做主讲人。根据下面四位教师的出生年代,你认为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A、陆老师——1948年 B、方老师——1966年 C、王老师——1968年 D、郑老师——1978年 8.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 A、阶级斗争 B、经济建设 C、政治建设 D、改革开放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两极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和反思《两极格局的形成》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6 20:10 编辑 优质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周虹 一、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的概况,列举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实例,说明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的特点。2.活动建议:指导学生用地图呈现国际关系的图景,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在明确东西方对峙的区域分布的同时,熟悉现代世界政治地理和地缘关系。 二、课标解读历史与社会课程综合历史与地理等相关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多角度探究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特点,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初步感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当今国际大事,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知识与技能1.读图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说明“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是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概括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的特点。2.列举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和特

点,解释“冷战”的含义。3.运用材料分析“冷战”背景下的美苏关系以及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2.通过读图比较与材料分析,初步具备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及主动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战后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2.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初步感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突破方案:“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该部分内容是初中学生树立正确国际观念和世界全球视野的重要知识载体,但由于其政治性较强,政治术语多,涉及的事例又关乎初中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求借助更多的地图、漫画等图片资料来直观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 C 2. D 3. C 4. D 5.A 6.B 7.C 8. C 9.A 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1. C 2. C 3. A 4. B 5. C 6. B 7. A 8. B 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第二问答案略。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 C 2. C 3. B 4. A 5.D 6.A 7.B 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中国。(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这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3)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些都表明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1. A 2. B 3. D 4. A 5. B 6.B 7.C 8. A 9.D 10.(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非常大,人口占世界总人口85.1%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量的20. 8%,人均国民生产总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1、新中国成立后,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的是………………() A.肃清反革命残余 B.成功实行了土地改革 C.和平解放西藏 D.抗美援朝的胜利 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现象出 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3、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4、在土地问题上,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三次重大变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改后,农民耕种“自己的地”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民耕种“公家的地”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D.三次变革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航天史上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D.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6、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有利于……………………()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扩展资源开发的空间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 7、下列是党和国家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设立汕头、福建、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8、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 ①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②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③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④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9、2013年4月,日本媒体编造莫须有的新闻,以及领导人物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中日矛盾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精编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九上)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第二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A奥匈帝国;C意大利。D法国;F俄国。2.欧洲。二、1.(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重新瓜分殖民地;(3)军国主义;(4)萨拉热窝。2.1914;1918。3.同盟国;协约国。4.是非正义的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5.坦克;大炮;飞艇;飞机;毒气弹等。6.欧洲;西线;东线;南线。 7.(1)1914;马恩河;英法。(2)1916;凡尔登;绞肉机。8.同盟国集团。 第三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2.1919;凡尔赛宫。3.战胜国;美;英;法;意;日;美;法;英。4.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5.德国;中国山东。6.凡尔赛条约。7.日本。8.(1)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2)欧洲;东亚;太平洋。二、1.(1)东亚和太平洋。 (2)1921;华盛顿。(3)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4)九国公约。(5)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收回租界;门户开放。(6)巴黎和会。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课辛亥革命 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第二框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掠夺。2.民族资产。3.知识分子。二、1.清政府;民主共和;革命军。2.(1)1894;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振兴中华。(2)1905;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民族主义;F民权主义;G民生主义;H三民主义;革命;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三、1.铁路国有;铁路修筑;保路;同盟会。2.保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武昌。3.1911;10;10;武昌;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4.清政府;清朝。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1.南京;孙中山。2.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五、1.袁世凯;共和。2.1912;2;12;共和。3.北京;中华民国。六、1.清朝;君主专制;共和。 2.思想解放。 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南京;北京;北洋政府。2.(1)正式大总统。(2)日本;二十一条。3.中华帝国;洪宪;护国运动;撤销帝制。二、1.直系;皖系;奉系。2.军阀割据混战。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一框新文化运动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半殖民地半封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知识分子;民主;科学。二、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2.民主;科学。3.青年杂志;新青年;北京大学。4.1915;青年杂志;新青年;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青年》编辑部。5.民主和科学;专制和愚昧;陈独秀;民主;科学;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新文学;旧文学;胡适;白话文;文言文;陈独秀。新道德;旧道德;鲁迅;狂人日记;鲁迅。三、1.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1)思想文化;思想启蒙。(2)极大解放。(3)马克思主义。 第二框五四运动 ■本框中考知识梳理 一、1.巴黎和会;势力范围;二十一条;山东;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二、1.1919;5;4;还我青岛;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2.北洋;上海;工人阶级;工;学;商;全国性。3.工人阶级。三、1.被捕学生。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凡尔赛条约。四、1.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极大解放;新的眼光;新文化运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