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稿)

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稿)

目录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2)

1.4 事故分级 (2)

1.5 工作原则 (3)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4)

2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4)

2.1 企业基本概况 (4)

2.2 公司生产情况 (5)

3 风险识别与影响分析 (7)

3.1.风险识别范围 (7)

3.2 物质风险识别 (7)

3.3 重大危险源识别 (8)

4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8)

4.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8)

4.2 外部指挥与协调 (11)

5 预防与预警 (12)

5.1 环境事件预防 (12)

5.2 预警 (13)

6 应急处置 (15)

6.1 先期处置 (15)

6.2 响应分级 (15)

6.3 应急响应程序 (16)

6.4 应急处置 (19)

6.5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19)

6.6 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 (19)

6.7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20)

6.8 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 (21)

7 应急状态解除 (21)

7.1 应急终止条件 (21)

7.2 事故终止程序 (21)

7.3 应急结束后续工作 (21)

8 后续处置 (22)

8.1 污染物处理 (22)

8.2 现场洗消 (22)

8.3 善后处置 (22)

8.4 工作总结与评估 (22)

9 应急保障 (22)

9.1 应急人力资源保障 (22)

9.2 资金保障 (23)

9.3 物资保障 (23)

9.4 医疗卫生保障 (24)

9.5 交通运输保障 (24)

9.6 通信与信息保障 (24)

9.7 科技支撑 (24)

10 监督管理 (25)

10.1 应急预案演练 (25)

10.2 宣教培训 (26)

10.3责任与奖惩 (27)

11 附则 (28)

11.1 术语与定义 (28)

11.2 应急预案备案 (29)

11.3 维护和更新 (29)

11.4 制定与解释 (29)

11.5 应急预案实施 (29)

12 附件 (30)

附件一、风险评估报告 (30)

附件二、相关部门通讯录 (34)

附件三、应急指挥小组通讯录 (35)

附件四、外部应急专家通讯录 (36)

附件五、应急事件信息接收记录表 (37)

附件六、应急事件信息上报报告表 (38)

附件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令 (39)

附件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终止令 (40)

附件九、应急演练计划表 (41)

附件十、应急演练记录表 (42)

附件十一、厂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44)

附件十二、公司环境应急平面布置图 (46)

附件十三、公司雨污管网图 (47)

附件十六、应急设备与物资清单 (50)

附件十七、**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51)

附件十八、**有限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53)

附件十九、预案编制人员清单 (55)

附件二十、靛青染料贮存间处置预案 (56)

**有限公司环境应急处置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故,事先主动制定、采取防范措施,以杜绝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发生;而事故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做出响应,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按事先制定的方案进行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

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6.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8.30

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2.16

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6.6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1096-2008

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5.《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

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

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2010.9.28

18.《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3.24

19.《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08)

20.《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0.11.15

21.《莆田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0902)

22.《莆田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2.12

23.《仙游县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3.3

24.《**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

25.《**有限公司环保工程验收资料》

26.《**有限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有限公司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不管是由于**有限公司人为还是由于不可抗拒力引发的原料储存池,提纯设备泄漏或成品着火、爆炸等引发的突发环境污染破坏事件。

1.4 事故分级

1.4.1国家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II级)、较大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除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1.4.2 公司内部事故能达到的最大事故级别

在国家规定的事故等级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将公司内部事故等级细化如下:

1.5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预防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行领导负责制,在公司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加强协调,互动外联。公司及有关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

有效社会资源。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他企业级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本预案是公司综合救援应急预案的支持文件,与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并列。本预案内容包括厂区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预案。厂区应急预案是整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总纲,是应对各类环境事故的综合性文件,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格式、内容等与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其中事件等级划分、预案启动及解除、应急监测、事故善后等参考了仙游县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危险风险源分析、化学品泄漏及其预防控制、火灾、紧急停电等应对方法等参考了仙游县安监部门、消防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图1预案相互关系图

2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2.1 企业基本概况

2.1.1 企业基本情况

(1)公司名称:**有限公司

(2)法人代表:童赛娥

(3)项目名称:青黛加工生产

(4)公司所在地:仙游县盖尾镇琼峰村

(5)占地面积:25亩

(6)职工人数:32人

(7)生产制度:年生产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

2.1.2 地理位置

公司位于仙游县盖尾镇琼峰村。南临仙港大道,西南为顶坑村;东南面隔着林地为罗坑村;北面为果林地和山地;其地理位置见附件十一。

2.1.3 周围敏感目标

表1 公司周围敏感目标情况

2.1.4 环境质量现状

水环境:根据《莆田市地面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方案》,项目所在地纳污水域木兰溪功能区划为Ⅲ类水域;该纳污水域环境现状可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大气环境:根据《莆田市地面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方案》,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区;据有关监测资料,该区域环境空气现状可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级别。

2.2 公司生产情况

2.2.1产品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见表2,生产需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生产过程主要的资源能源消耗情况见表4。

表2 企业主要产品

表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表4 主要资源能源消耗一览表

表5 原辅材料及成品性能介绍

2.2.2 工艺、设施情况

(1)生产工艺流程

图2 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靛青为一种富含水分的植物,经加工混合提纯后,经分离机自动沉淀与水分离,水循环使用,然后经烘干成块状,经粉碎后罐装即可。此过程中不添加其它任何化学成分。

(2)主要生产设备

表5 主要生产设备表

2.2.3 污染源及其处理工艺

(1)固体废物污染源及其处理工艺

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人生活垃圾、废包装物和废弃桶等。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6。

表6 固体废物分类及处置

(2)综合废水污染源及其处理工艺

公司生产过程没有废水产生,生产中的废水经沉淀分离后循环使用,没有外排,少量清洗地板的废水用于厂区园林绿化,只有少量员工的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纳入村沟。

(3)环境空气污染源及其处理工艺

公司生产过程中并无环境空气污染物产生。

3 风险识别与影响分析

3.1.风险识别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和原辅材料使用情况,评价主要针对公司可能出现风险的场所、原辅材料及产品进行风险识别。由于靛青为染料,青黛为中药。原辅材料及产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即本项目不存在危险性物质。

3.2 物质风险识别

本项目生产过程涉及的风险源主要包括靛青靛青储存池,以及提纯设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 中危 险物质判定依据以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物质名单,确定这两种物质均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建设导则》附录A1的危险物质以及《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物质范围,危险性相对较小。

3.3 重大危险源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凡在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公司使用的靛青原料与产品青黛均不属于危险化学物品,由此可见,本公司不存在重大危险源。(识别过程参见附件一)

4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4.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图3 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及生产部、后勤部、财务部、业务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发生突发事故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下设应急办公室和两个应急救援小组。 4.1.1 应急组织成员

应急办公室

应急疏散组

公司

应急指挥部

现场处置组

表7 公司应急通讯录

4.1.2 应急指挥体系职责

1、应急指挥部职责

(1)应急指挥部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审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调动各抢险队伍救灾抢险;

(4)组织落实上级应急准备指示、文件精神,协调解决应急准备内外部工作的各种问题;(5)随时研究事故情况与出现的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6)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及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2、应急总指挥职责

(1)负责指挥、协调厂区整体应急救援行动;

(2)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预警级别,决定是否向周围敏感点发布预警通报;

(3)根据相关污染类型、主要污染物质、潜在后果决定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

(4)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响应警报级别;

(5)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3、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应急总指挥指挥协调厂区整体应急救援行动;

(2)组织现场事故评估;

(3)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

(4)控制紧急情况,控制污染的扩散和污染源的控制;

(5)做好与县政府、县环保、安监、消防等相关部门的联络。

4、应急办公室职责

(1)应急办公室是突发时间应急准备工作总体协调的管理机构;

(2)提出进入应急状态和关闭应急状态的建议;

(3)协调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危险情况的报警、情况通报及处置工作;

(4)做好各项应急过程记录,保存台帐;

(5)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5、现场处置组职责

(1)协助消防人员进行消防灭火;

(2)组织机修人员对事故有关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抢险堵漏;

(3)组织队员负责事故现场泄漏堵截、回收、处理;

(4)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现场洗消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并配合其他部门进行疏散、救援工作。

6、应急疏散组职责

(1)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救护、转运,将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撤离;

(3)负责事故现场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警戒、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危险区域。

4.1.3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指挥与协调

A、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与协调

(1)事故较小,控制在车间范围内,可现场解决的:

1)当发生一般突发环境突发事件时,由应急办公室和现场处置组负责人组织应急处置,现场应急负责人由现场处置组组长临时担任。

2)现场应急负责人组织当班人员抢修、堵漏,控制污染源,把污染范围控制到最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不启动全厂应急预案。

(2)事故较大,影响范围超过车间范围,且不能直接处置,需公司配置部分或全部资源才能解决的:

1)当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较严重时,由公司应急办公室向所有应急工作组传达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启动指令,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到达应急岗位。

2)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及各应急救援小组未到达事件现场以前,事件现场人员按以下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①现场指挥由当时的事故部门主管(现场应急负责人)临时担任,当上级领导赶到后,

立即移交指挥权;

②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未到达前,按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情况进行指挥、协调,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当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到达后,现场应急负责人立即贯彻执行;

③事件当事人和已到达事件现场的其他人员应听从现场应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3)当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以及各应急救援小组到达事件现场后,按以下要求开展应急行动:

①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或授权人员到达事件现场后,立即接管现场应急指挥;

②现场应急负责人立即向到达现场的指挥人员简要汇报应急处置情况,并协助指挥;

③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立即贯彻应急指挥的指令,带领本小组成员开展应急处置;

④事件现场参与初始应对的先期处置人员回到各应急救援小组,听从各自工作小组负责人的指挥。

4)若事故已超过公司承受范围,公司无力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及时向仙游县政府、县环保局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B、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与协调

(1)当较大及以上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办公室根据指挥中心指令立即向外部单位及政府应急办公室发送请求启动政府应急预案的传真,并同时电话通知政府应急联系人;

(2)在政府应急指令到达前,按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指挥、协调,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办公室保持与政府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并随时传达上级指令;

(5)当政府应急办公室应急指令到达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贯彻执行政府应急办公室的应急指令;

(6)当政府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公司应急总指挥中心或授权指挥人员应及时报告目前应急处置状况,说明需要支持的项目等等,并协助上级进行统一指挥。

4.1.4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替岗及更新

建立职务代理人制度。当公司总指挥不在岗时,由副总指挥履行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职责,副总指挥不在岗时,由被授权的应急工作组组长履行应急指挥中心职责;应急救援小组人员不在岗时,由其职务代理人履行其职责。

建立人员更新制度。当公司人员发生变动时,应急组织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更新。

4.2 外部指挥与协调

4.2.1 指挥和协调机制

公司与仙游县政府及县环保局等部门之间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公司内部应急组织在采取措施的同时,根据本预案中的信息报告程序向仙游县政府及仙游县环保局等政府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起因、事故的污染源、已造成的损失和污染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当公司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污染事故超出公司应急处置能力,须请求外部救援时,经应急指挥中心批准后,由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周边单位及仙游县政府等政府部门发出请求救援信息,并及时报告仙游县环保局寻求救援信息和技术支持,由政府部门应急办决定是否启动各自预案,统筹配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资源。

一旦启动政府部门应急预案,公司应急组织由政府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由公司应急副总指挥童剑斌负责联络汇报事故处置情况,配合仙游县政府及县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汇报工作。

4.2.2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和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部门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掌握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4.2.3 配合外部指挥

公司应急副总指挥专门负责外部联络,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副总指挥负责与仙游县政府、县环保局联络汇报,配合仙游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公司外部联络负责人:童剑斌联系电话:137********

仙游县政府办公室电话:0594-*******

仙游县环保局办公室电话:0594-*******

仙游县安监局办公室电话:0594-*******

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办公室值班电话:0594-*******

5 预防与预警

5.1 环境事件预防

5.1.1 废气事故性排放的预防

(1)布袋除尘器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运行控制,防止误操作导致废气事故排放,操作规程上墙,并张贴应急联系电话。

(2)巡检人员每班对废气管道、净化设施、排气筒(或烟囱)巡检,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配备专门人员每天对布袋除尘器巡检一次,查看废气净化设施运转是否正常,运行控制是否到位,不定时对各记录表进行检查。

5.1.2 火灾爆炸及其伴生、次生污染的预防

(1)配电室与水飞车间、包装车间隔开,合理布置生产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

(2)安装防雷、防静电设施,使用防爆型的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

(3)动火作业前,应经本单位负责人和安全部门审批。动火期间,安全监护人员应到现场监督,现场挂警示牌。动火人员按动火审批的具体要求作业,动火完毕,监护人员和动火人员共同检查和清理现场。

(4)按要求设置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

(5)车间内应设置应急暂存容器,用于收集事故过程产生的废液及洗消废水;

(6)编制《**有限公司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5.2 预警

5.2.1 预警条件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或污染处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3)通过对主要工段和生产系统各环节观察,发现靛青储存池及提纯设备有泄漏的现象;

(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5.2.2 预警级别与预警措施

1 预警分级

公司根据实际环境风险状况进行分级。

目前国家没有对环境事件的预警设立统一分级标准,因此,公司将环境事件的预警设定为I级(完全紧急状态,可能需要动用外部力量才能处置的事件)、Ⅱ级(有限紧急状态,可能需要动用公司的整体力量才能处置的事件)、Ⅲ级(潜在紧急状态,只需要动用公司的局部力量就能处置的事件)。

关于I级、Ⅱ级、Ⅲ级的分级标准详见6.2的描述。

2 预警发布程序、内容、方式

(1)预警发布程序:现场人员上报给应急办公室,由应急办公室核实后上报给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确认发布相应的预警级别的通知。

(2)预警内容:应包括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

(3)预警的方式:可通过管理人员或现场其他施工人员吹哨、喊叫、电铃、扩音器来报警和警示。

3 预警措施

事故发生后首先按照指挥中心的命令通过电话、扩音器、喊叫等通知全厂人员,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及时上报仙游县政府、县环保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相关部门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除,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2)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周围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3)指令应急救援小组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4)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5.2.3 预警升级及解除程序

(1)预警升级

①预警升级条件

当事故不受控制,有向更高级别的事件扩大的趋势时。

②预警升级程序

发现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确认后提高预警等级。

(2)预警解除

①预警解除条件

当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续发的可能,事故危害程度已消除。

②预警解除程序

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确认并同意后解除,方式有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通知、电话通知等形式。

6 应急处置

6.1 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发现员工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采取措施如下:

(1)布袋除尘器故障不能及时修复时,应立即停止搅拌研磨,阻止粉尘排放;

(2)引导泄漏物或事故废水通过污水管道流至废水收集池,再通过水泵抽到事故四级沉淀池内。

6.2 响应分级

事件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公司根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I级:完全紧急状态;Ⅱ级:有限紧急状态;Ⅲ级:潜在紧急状态。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城市污水超标情况、事件对外界环境的危害,以及事件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

I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件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所辖场所,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次生出其他危害事件;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件。例如:因管理不当或电路短路导致原料不完全燃烧、爆炸,含有毒有害因子的废气(CO等)失控导致局部污染。

Ⅱ级:有限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件,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件,该事件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原料储存池或提纯设备发生泄漏,泄漏物进入水体等。有限紧急状态事件通常通过公司内部的整体力量能够得到控制。

Ⅲ级:潜在紧急状态

环境事件可以被第一发现人或所在部门力量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件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会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布袋除尘器发生故障导致厂区粉尘无组织排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化学品少量泄漏等。

I 级完全紧急状态下,公司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有关部门、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请求支援;并根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采取先期应急措施。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同单位一起处置事件。

Ⅱ级有限紧急状态下,需要调度单位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必要时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

Ⅲ级潜在紧急状态下,可完全依靠单位或所在部门的应急力量处置。

发生环境事件时,往往会出现次生事件或衍生事件,甚至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化料物质的燃烧,可能刚开始火势很小到后面火势无法控制,燃烧产生的废气会加速对该区域的污染,这样就会出现事件级别的变化。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同样极有可能导致事件升级,使小事件变成大事件。因此,在实际处置事件时,需要应急协调人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6.3 应急响应程序

6.3.1 内部接警与上报

(1)内部应急报警电话: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设在公司门卫室。

工厂值班室:陈振廉0594-*******

(2)信息报告程序

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知情人员发现异常或事故,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及事故部门负责人,由应急办公室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流程如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知情人应急办公室、事故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

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应急办公室应立即进行事件等级初步判断,若判断事件较为严重,应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3)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①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危险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②续报可通过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③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的情况。

6.3.2 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1)外部信息报告程序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公室应根据事故等级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根据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仙游县政府及县环保局报告。

对属于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要立即启动公司事故应急预案,需要请示支援的,由应急副总指挥童剑斌即时上报仙游县政府、县环保局请求支援;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赶赴现场,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信息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过程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报告;

事故原因查清后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事故潜在危害或者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3)外部求援方式:

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超出本公司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救援机构协调统一救援,应急副总指挥童剑斌即时用电话向有关部门及周边单位报警,并发出请求支援信息,报警及请求支援内容如下:

①事件发生地点以及现场情况;

②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及危害程度;

③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④请求支援单位携带何种物资及器材。

(4)信息通报

当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企业的,应急办公司应在征求应急指挥中心意见后,由应急疏散组及时告知相邻企业负责人,并向仙游县政府提出向周围可能受影响的区域通报的建议。

由应急办公室根据事故影响范围和指挥中心指令,采用电话通知方式向周边单位(企业)、村发出信息通告。通告内容包括:

①事件发生类型、时间及地点;

②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危害程度及注意事项。

6.3.3 启动应急响应

企业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及时调度指挥,根据突发事故严重程度分级响应,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立即通知应急响应中心各成员进行应急处置。公司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