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结课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物联网概论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学院

专业

姓名学号

__2015_年_12_月_1_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汽车普及进程也随之加快,由此所带来的各种交通问题逐渐凸显,交通拥堵、道路事故和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交

通结构中的通病。如何有效缓解路面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除必要时紧急预案外,还应从全局、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优势将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为实现智能、安全、高效、环保的目标,以车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正在被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地提及,这也是未来我国交通发展应该看到的图景。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道路建设速度永远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交通拥堵愈演愈烈,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政府颁布限购、限号等政策来治理, 要用物联网下的智能交通来解决。因此, 在大力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 如何在现有路况下实现对人、路、车的有效监控, 实现道路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便成了有效解决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当务之急。幸运的是, 一种高度信息化、可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可实现车辆与行人最佳流动的交通解决方案一一智能交通系统(ITS) 己应运而生。据预测, 未来10年内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市场规模将在450亿左右。

一、物联网与智能交通

1、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①国际形势:物联网塑造国家长期竞争力

美国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在此之后,美国政府进行了经济刺

激中数百亿美元支持物联网相关应用、出资34亿美元建立“智能电网”投资基金加上民间配套投资整体超80亿美元的投资等战略部署。

欧盟将物联网定位于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认为其未来5-15年中将极大改变社会发展方式,于2009年发表了物联网行动方案和战略研究线路图。

日韩则均在2004年启动泛在网国家战略并将泛在网纳入国家整体发展重点,并且进行了泛在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发展列入其优先行动议程的战略部署。

②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包括范围很广,目前主要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和促进的综合体,而且以传感网为主,因此物联网有时候又称为传感网。随着对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物联网的概念和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会在环境、电力、物流、交通等领域和行业出现众多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物联网广泛应用于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二无论是农业、工业生产、公共安全,还是交通监控,都存在很多控制信息及过程信息,需要通过各种接入设备接入到物联网网络层面,以实现各种信息的汇总及处理。目前信息接入设备在物联网领域应用较为明确的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建筑、远程医疗、智能机房基站等。

2、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对交通工具进行全程监控,对没一条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从而使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形成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并且具备实时性、准确性、高效性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突破人自身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局限性实现其智能化,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

二、智能交通具体内容

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包含的子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包括事故规避、监测调控等系统,使车辆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和车速等功能;可向驾驶员提供车体周围的必要信息,可发出预警,并可自动采取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

2、交通监控及管理系统。分为先进交通管理系统和先进公共运输系统,分别包括城市交通控制系统、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公交优先系统、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需求管理和系统车辆定位、客运量自动检测、行驶信息服务、自动调度、电子车票、需求响应等。该类系统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将监测和服务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如利用GPS和移动通信网对公共车辆进行定位监控和调度、采用IC卡进行客运量检测和公交出行收费等。

3、运营车辆智能管理系统。该类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类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主要应用有两类,一类是商用车辆运营系统,主要针对货运和远程客运企业,目的是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它利用卫星、路边信号标杆、电子地图、车辆自动定位与识别、自动分类与称重等设备与技术,对运营车辆进行调度管理,掌握车辆的位置、货物负荷、移动路径等信息。另一类是自动化公路系统,集成了智能车辆控制系统和智能道路系统,使车辆自动与智能交通设施及周围车辆相互配合,以控制车辆的速度、方向和车置,可以使司机更轻松、更安全地驾驶车辆。在未来的高速公路上,甚至可以实现车辆完全自动驾驶。目前,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的指挥。

4、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一类系统,其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该类系统的目的就是向出行者提供当前的交通和道路状况等,以帮助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还可为出行者提供准确实时的地铁、轻轨和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的服务信息。

三、我国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现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不仅是当前国际交通运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更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和解决民生交通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目前,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的时机日益成熟,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硬件与通信成本显著下降;

① ITS物联网所需的移动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熟;

③政府要求、绿色环保交通理念的推广;

④移动通信网络IP化,运营商积极投身物联网大潮;

⑤经济发展刺激交通的发展;

对于智能交通物联网整个行业来说,行业应用也逐渐由私有网络转移到运营商网络。企业及交通物流的物联网(IOT)应用大部分基于私有网络,满足用户小范围的需求,而IOT应用转移到运营商提高的低成本网络,运营商能为行业提高无所不在的覆盖、移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IOT应用逐渐引起个人生活重视,尤其交通行业,更重要的是个人物联网应用开始普及,并进入运营的运营范畴。如IITS中智能停车、GPS跟踪、信息查询等PIS服务。具体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来说,ITS物联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传统技术实现交通的间断性跟踪、语音服务,信息采集无法实时、有效,而物联网中新的信息采集技术、识别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实现信息采集,调度运营信息化。

国内物联网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萌芽发育期(2005-2010年),该阶段注重技术创新、应用驱动以及推动格局的出现,并由运营商定制M2M方案,目前我们已经度过。第二阶段是发展成长期(2010-2015年),此阶段我国完成的是技术进步、应用深化以及产业融合,国内的IOT-M2M运营商也快速增长。第三个阶段则是成熟应用期(2015-2020年),到了这一阶段,我国将走向技术成熟,投入到应用竞争和国际竞争中,大力产业融合加速。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二阶段末期,也是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的过渡期,现阶段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有三部分:

1、城市智能交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交通的需求总量快速膨胀,交通运营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公交、出租、地铁运输等,需要安全、顺畅的调度机制及接驳运输方式,来保证

城市交通的顺利进行,避免交通拥堵及安全危害。为了缓解越来越大的城市交通压力,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把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和各种道路交通相关的服务信息传输到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对来自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用交通控制与交通组织优化模型进行交通控制方案的优化,经过分析处理和优化后的综合交通管理方案和交通服务信息等内容,通过数据通信传输设备分别传输到各种交通控制设备和交通系统的各类用户或通过发布设备为道路使用者服务,以实现对城市交通的全方位优化管理与控制,为各类用户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是我国交通领域开展较早,且成绩最为显著的领域,智能公交系统、出租车调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城市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均有较为出色的应用成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还历经了奥运会、世博会的考验。同时,我国的监控系统自动化、以及应用于个人领域的汽车与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交通信息系统也在大力发展并且应用广泛。

2、城际智能交通

在城际交通方面,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和交通工程等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集成化大系统,主要由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收费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例如广泛应用的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ETC)和雷达测速联动大屏显示智能卡口子系统,近20年来,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安全和舒适程度和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和利用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

3、城轨智能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的线网密度分别为0.09、0.09、0.07公里,每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为0.13、0.07、0.05公里,与国际大城市差距明显。根据国外的经验,加大轨道线网密度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形

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国48个人口超百万大城市,其中25个城市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总规划里程超过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高,在可预见的未来20年内,轨道交通将始终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据研究估计,200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为31亿元,较2007年增长12.73%,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62.5亿元。2006年到201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总结:我国建设的一系列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经过较广泛的应用之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及逐步推广,明显提高行车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噪声及空气污染。公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养护系统及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则通过对公路路况、流量、事故、气象信息的全面监控,可以预先排除运输隐患、迅速清理事故现场、控制高峰流量、提示气象风险等,从而显著提高交通安全、行车效率,并提高公路运行及服务质量。

四、我国智能交通面临的难题

1、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是影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市场的智能交通中高端产品主要是国外品牌,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即使是发展最快、推广范围最广的智能交通行业管理和智能导航产业也不例外。此外,在智能交通行业管理方面,关键设备和技术也是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不仅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付出昂贵的技术使用成本,同时产业的命脉也会被国外企业所扼制。

2、技术的标准化问题。由于产品没有标准化,市场准入缺乏适当标准和门槛,任何投资商都可以自由进入,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信任度。

3、产业链整合问题。我国智能交通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很低,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市场培育问题。目前,即使是在几个国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市场也只是部分形成,顾客对大多数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还认识不足。

我国在国民经济经过了持续较快发展之后,在交通运输行业也快速积累了一

系列问题待解决。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激增,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也无法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交通运输现实及潜在需求,事故频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加剧。因此除了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现有运输设施的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更迫切任务。

五、未来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

有专家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在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将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这将会给高速公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发挥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提高投资效益和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必须对已建公路进行改造,挖掘潜能,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并对新建公路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按需建设、分步实施。一是中国的ITS 是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背景下发展的,ITS及其发展实际上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不能只限于交通部门。中国的ITS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现今主要在城市交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军事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空间比较大。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大的性能指标实现面向中等以上城市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规范化,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公安交警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因此,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应用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有着光明的前途。二是ITS 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高速公路监控、通讯及收费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市场。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的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因此ITS 应用前景很大。

智能交通系统是依据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决策的过程,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方法,实现交通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ITS 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其在解决交通安全、交通拥挤、交通环境和能耗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也有利于基础投资成本的节约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应根据国情,分析和研制适用于中国国情的ITS系统,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ITS技术把高科技融入到我们的交通系统当中,目的是缓和道路拥堵、提高出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环境,创造更好道路交通。目前,我国在

智能交通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任务是:

(1)突破制约中国汽车工业整体跃上新的台阶的若干理论与技术基础难题(2)在“智能汽车”这样新的制高点上,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在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促进智能运输系统研究开发。

(4)形成中国自己的智能汽车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这对于中国意义尤其重大。

参考文献:

[1] 赵文珺:“浅谈物联网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现状与对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赛》,2011年7月。

[2] 吴忠泽:“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电气时代》,期刊,2013年6月10日。

[3] 邹力:《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1日,

第1.2节、2.3节。

[4] 中国安防展览网:“我国智能交通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四大难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14056225.html,/news/detail/36952.HTML,2015年6月17日。

[5] 周晓宇:“智能交通系统和公众出行系统应用综述”,《山东省高速

公路智能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2012年3月15日,第9-10页。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 姓名: 学号: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我来说,对机械知之甚少,但谢峰教授带着我们徜徉于机械的历史长河里,一路走来,让我们大概地了解了世界机械的发展,更是对中国的机械历史有了相对更深的了解。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学、微电子技术和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是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港口起重运输机械与控制或流体传动与控制活模具成型等方面的能力。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力学和机械工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等。机械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上游产业(如钢铁、煤炭、有色等)和下游产业(如住房、日用消费品等)关系密切,具有很强的拉动能力。而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没有强大的机械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 下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 一、世界的机械制造业 (一)从经济上看 世界机械制造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

状况与其所处的外围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受制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性机械制造业突出表现为在大波动中发展,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在工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是防止经济“泡沫化”的基础;机械制造业贸易呈现极强的地区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贸易差距,发达国家在机械生产和贸易领域继续其霸主地位。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在于其在本国工业中生产、出口、积累、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率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二)从技术上看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环境保护的压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技术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成为发展的总趋势。 二、我国的机械制造业 (一)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机械制造业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技术,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从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 班级道桥083班 姓名杜国先 学号 080012 从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 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灾害。当前, 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 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但至今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城市发展过程本身。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高度密集的城市逐步演变为在更大区域内日益分散和多极化的城市, 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 人口的不断增长、由经济引发的出行行为 ( 交际、购物、文化活动和旅游等) 的增长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本学期我们在李巧茹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交通工程学》,我感觉学习一门课程不仅为拿一个好成绩,而应从自己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学以致用,这才是目的。以前,从个人视角看交通拥堵问题,略显片面和肤浅,学习了交通工程一课后,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对交通拥堵问题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车、路及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科学。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应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 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 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 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 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信 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使交通基 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随着互联网、移运通信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等新技术的应 用,物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已见雏形,在未来几年将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 智能交通体系: 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包含的子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辆控制系统。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 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 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 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目前,美国已有3000多家 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 产品。

二、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三、运营车辆高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目前,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的指挥。 四、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有了该系统,外出旅行者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也开始实现不停车收费、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智能抓拍违章车辆等功能。 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有三部分: 1)城市智能交通 为了缓解越来越大的城市交通压力,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是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把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和各种道路交通相关的服务信息传输到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对来自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用交通控制与交通组织优化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选题及相关要求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选题及相关要求 一、论文选题 1、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 2、从我国当前土木工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成就看土木工程未来发展 3、对土木工程子项目(如招标、设计、施工、管理、材料选择)的认识 4、结合自身专业,可以从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营销等方面谈谈对土木工程的认识 5、对土木工程发展史的理解与认识 6、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7、地下工程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对土木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认识 9、各类土木工程结构物(如建筑、道路、桥梁、机场、港口、隧道、水利工程)等构造特点的认识 10、谈谈身边的土木工程建筑物(校园里面的,家乡的)的特点 二、论文要求 1、字数要求3000~5000字。 2、A4纸打印,标题为宋体小二号字,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mm。 3、论文要求内容详实、层次清楚;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严禁在网上下载或原文抄袭他人文章。 4、论文加封面,格式见附录1“论文封面样式”。 5、请按照论文标准格式撰写,要求要有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具体样式请参阅附录2“样稿”。 三、推荐参考书目 1、《土木工程概论》罗福午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土木工程概论》丁大钧、蒋永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土木建筑文献检索与利用肖友瑟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4、《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杨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四、相关资料检索方式

青岛理工大学图书馆主页下方点击“中国知网”,即可查阅搜索相关期刊文献。五、论文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21日前,各班学习委员负责以班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排放交至2号楼3楼东专业基础教研室。

机械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机械工程发展与展望姓名:罗欢 班级:机自卓工班 学号:120101040022 日期:2012.12.10 指导老师:贲红艳

摘要:我国机械工程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如此,我国机械工程科学在国际上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未来制造业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高效精确化、智能集成化及制造极端化。 关键词:机械学科重大成果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前言 21世纪人类社会主要面临四大问题:气候变暖、资源枯竭、人口增加、环境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峻而不可逾越。人们将会发现:生态的保护可能比经济更为重要。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耗国。20年后,由于石油、煤的枯竭,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力能、水力能的利用占整体能源的比重将会大增。 未来制造仍然是创造人类文明财富、促进人类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其他产业相互支撑而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增长。面对上述重大问题,制造业及其科学技术面临着严峻挑战。 由于中国将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要实现此战略转移,关键在于制造技术及其产品的创新。制造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产品的创新和自主品牌的打造是中国制

造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预测和面临这些挑战,及时采取应对战略和策略,大力加强制造科技及其产品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国就可成为制造强国,中国高端品牌产品将可与美日欧并驾齐驱,中国制造业将立于世界之林。

《车辆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车辆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逐步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愈来愈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汽车工业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也就起着经济支柱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汽车的产值及销售在国家的总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会带动其他多种相关工业的共同发展,众所周知,一辆汽车的组成需要多种零部件,这就需要多个相关工厂的配合,以保证汽车的正常生产,所以,总的来说,汽车工业是一种综合性的组装工业,与多种相关工业部门息息相关;第三方面,汽车工业也是一种高度技术密集型工业,汽车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新技术,新思路,新创造,也就是说,汽车工业同样也带动了一个国家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现如今,汽车已远不只是一种机器,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创造。下面,我将从汽车发展史,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几个方面总结我的学习成果,谈谈我对汽车的理解。 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86年,本茨将他研制的单缸、两冲程汽油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时速达15km/h,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奔驰1号”,人们便将1886年1月29日这一天内燃机汽车的诞生日。随后,戴姆勒将一台小汽油机装在一辆四轮车上,最高时速16km/h。这辆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从此以后,汽车产业开始了高速发展,一步步更加走向成熟。 汽车外形的发展是汽车发展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汽车外形由最开始的马车型汽车,典型代表是福特T型有篷车,变为带封闭车身和车门的有“活动房屋”美称的箱型汽车,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人机工程学,使汽车内部空间增大,使乘坐更加方便,但其行驶过程中阻力过大,耗用量高的缺点让人们又做了进一步创新,创造了曾经风靡一时的甲壳虫型汽车,使汽车外形向流线型发展,降低了空气阻力,但其内部空间狭小,横向风不稳定,容易跑偏。以致后来人们生产出了船型汽车,以及鱼型汽车,但其也存在着行驶和操纵不稳定及汽车高速行驶时升力过大的问题。60年代开始出现了楔形汽车,它与船型相结合较好地协调了乘坐空间、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关系,使实用性与空气动力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在对汽车外形的设计中始终坚持降低空气阻力,增强行驶稳定性,增加乘坐舒适性等理念,经过几个世纪的摸索实践设计出了我们如今的现代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较晚,旧中国曾有过三次建汽车厂的尝试,但都因为事变、战争的爆发而被迫停产。中国汽车的起跑线严格来说是从1953年7月15日开始的,在那一天,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并在三年后成功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CA10型4吨载货汽车。此后我国汽车产业积极健康发展,现在我国已有

物联网智能交通方案设计

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一、物联网信息平台 (3) 1.1 物联网信息平台简介 (3) 1.2 物联网信息平台创新点 (3) 1.3 产品优势及特点 (4) 1.4 物联网信息平台设备清单 (6) 二、智能交通系统 (6) 2.1 系统概述 (6) 2.2 系统技术方案 (8) 2.3 智能小车系统 (8) 2.4 道路交通管理系统 (9) 2.5 路灯自动控制系统 (11) 2.6 ETC系统 (11) 2.7 智能停车系统 (12) 2.8 城市照明系统 (13) 2.9 支持的实验 (14) 2.10 智能交通实训系统设备清单 (15) 三、配置清单及规格参数 (16)

一、物联网信息平台 1.1 物联网信息平台简介 物联网信息平台以光载无线交换机和上层应用程序为核心,构建WiFi无线局域网,覆盖物联网实验室及其周边区域,配合实验室现有的有线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建立融合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络的物联网关键部分——网络层。 物联网信息平台是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和基础,在此基础上配合解决方案中的其他物联网接入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实现物联网基础教学、物联网基础实验、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RFID技术的应用、传感器的学习及应用、智慧教室、物联网创新应用等功能,学生可亲身真实体验和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给未来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图(4)物联网信息平台组网图 1.2 物联网信息平台创新点 以物联网信息平台为核心构建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在实验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创新: 实验室建设的创新 以工程实践为背景,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3层架构清晰、完整地体现出来,构建整体化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实现系统内的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使各个实验区和实验设备不再是信息孤岛;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篇一: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土木工程概论课后感土木1202 郭文彬20121611014 土木工程概论本来是一门很普通的专业介绍和认识课,旨在为大一新生介绍土木工程专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它的现状,让大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熟悉本专业的本质,从而为之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树立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为成为新时代的土木工程师打下基础,同时也对一些基础概念,基础现象,基础设施有一定的介绍。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本质,以及现状和发展前景。更应该懂得如何从其他学科中选取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学习并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所用。如大学物理,微积分,线性代数,电子电工学等基础学科。土木工程概论的代课老师是于老师,如果单纯只是看完并自学完这本书,可能收获并不多,而且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并不那么深。但听完于老师的课以后,你的感受绝不是仅此而已。于老师说话很温和,音调不高也不低,标准的普通话,这种淡定的说话方式不仅是对教学的自信,更深层的是于老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带过多届学生之后,于老师熟悉学生们的特点,和思考方式,知道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也能不时的说出一些对学生有启发的话,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于老师还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专业课的代课老师,对于我们的作业他总是能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他要求我们在对待作业时要抄题,画图用铅笔,数字要写清楚,小事中却体现了于老师严谨的态度。在课程教学中,于老师总是很有条理,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一个内容接一个内容,步步为营,从不忽视小的细节,也不会因为简单而不去多讲。他善于总结教材,将书上的内容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例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工程观的概念,这个观点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详细说明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作者:南宫桃源(南宫飞狐)班级:2013机械四班 几个月以前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心情,我跨进了上海理工大学,可是我失望迷茫了,因为我不知道机械这个专业以后能干什么,机械这个专业的前景如何,跟我了解的竟然完全对不上,我懵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事实是我多虑了,因为不久以后我将得到一个非常全面的答案。 不久以后室友告诉我我们即将上一门叫做机械导论的课程,它会回答你的所有答案,从后面的结果来说,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我不得不说,朱老师的课太精彩了。 那天我清楚的记得,朱老师首先从大方向上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机械,机械是干什么的,机械的现状和趋势,“精”“极”“绿”“快”“省”,笔记本的第一页就是这个字。机械的领域涉及方方面面,至今我脑中都还能呈现“盾构”那个圆形的家伙。 机械实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见证,它代表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制造业水平,国防水平。与该国国民的生活现状息息相关,现代生活无处不机械。卡特皮勒卡车的笨重的身影又出现了,我记得朱老师说机械主要涵盖的有“工程车”“医疗器械”“数控机床”“机器人机械”“机械手机械”“机械加工”。其中数控机床是重中之重,是生产其他东西的工具。我国的数控机床精度不够高,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机床厂是德玛吉,德国的机床目前比较尖端,但是这也是发达国家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咽喉,他们的技术不给我们看,我们只能向他们买产品,价格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机械涉及的范围还有很多“动态金属制建筑”将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认识,“交通运输设备”汽车、铁路、飞机、轮船……无一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总之机械就是为可再生能源社会应用提供装备解决方案,设备向低碳化经济转化迈进,为社会创造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产品,为国防设备提供极端化支持。机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标志一点也不夸张。 机械制造的突破将催生社会重大经济变革。通过上面的举例有理由相信这句话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进一步的讲解我知道了科学理论是: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融合,将产生全新的制造原理和技术,进一步导致重大工程技术的变革。而且这一变革将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变革。最前沿的技术之一便是——生物制造-人与机械。人造系统和生命系统的融合,想想都感觉很牛,要是我有一只机械手可以像真手一样灵活的操纵,那就不得了了,工作效率将提高多少倍,加上脚趾头恐怕都不够数。 纳米信息材料的制造是一个国家机械高度的证明,高精度硅片的生产表明了一个国家机械实力。因为这些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精密仪器的制造。目前机械的研发的重点是高精度数控机床,而高精度数控机床的研发又在测量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上。有个基本的开发思路:把旋转运动转化为其他运动。为此我还做了些思考,想到了螺纹和齿轮。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要求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撰写要求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概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开始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学科构成、知识结构等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本课程通过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结课。以下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的相关要求及参考题目,请各位同学按要求高质量按时完成。 一、参考题目 论文选题题目自拟,以下是可供大家选择的一些参考选题(也可自己另拟题目),内容必须与土木工程相关,可以结合自己后期专业方向撰写。每个同学的论文题目不能相同,内容不能雷同。 1、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 2、从我国当前土木工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成就看土木工程未来发展 3、对土木工程子项目(如招标、设计、施工、管理、材料选择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认识 4、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5、对土木工程发展史的理解与认识(包括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等) 6、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7、地下工程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对土木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认识 9、对各类土木工程结构物(如建筑、道路、桥梁、机场、港口、隧道、水利工程)等构造特点的认识 10、谈谈身边的土木工程建筑物(校园里面的,家乡的)的特点 11、中国的国内形势与土木工程发展 13、结合自身专业,可以从工程管理、工程保险、工程营销等方面谈谈对土木工程的认识 二、论文要求 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论文封面,格式见附录1“论文封面样式”。 3、论文要求内容详实、层次清楚;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严禁在网上下载或原文抄袭他人文章。 4、请按照论文标准格式撰写,要求要有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参考文献等相关内容。具体样式请参阅附录2“样稿”。 5、论文排版要求: (1)论文一律要使用A4纸打印;

土木工程概论学习总结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作业 摘要:本文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土木工程概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浅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结合中国土木工程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未来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做了大致的规划。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趋势学习规划 一、前言 经过整整一个学期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对土木工程这个行业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包括公路、铁路、城市、桥梁、隧道、机场、地下、给水排水、港口码头等等许多的方面。土木工程,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今日,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原来仅仅用来抵御恶劣的天气,到现在的追求舒适美观,土木工程的产物式样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别致美观,功能也越来越齐全。随着经济社会地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土木工程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快,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紧紧地跟上工程建设的步伐。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我们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本应该是在大一上学期入学时就学习《土木工程概论》,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土木工程这个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能培养大学四年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兴趣。但由于一系列特殊原因,我直到大四上学期才选上这门课。 在大学三年半的学习中,特别是学了《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首先我懂得,虽然土木工程已经诞生了几千年,但它仍是一个兴旺的产业,所以,学这门专业,以后等我们做的事还有很多。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渐渐地纠正了一些对土木工程的误解。一是“建筑学”与“土木工程”的区别,学“建筑学”的人主要是根据需要,设计出建筑物,主要是考虑美观性、实用性;而学“土木工程”的,则是对设计方案从科学上进行可行性的判断,并进行结构方面的计算,为施工提供详尽的资料,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二是土木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添砖加瓦,砌墙垒土,而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有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技术经济和艺术统一性这四个属性,可以说,土木工程,足够一个人学习一辈子。 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过程中,让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建筑结构的受力,受力合理是保障安全的前提,而建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说到安全,关键就是要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又要节约成本。结构的受力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计算,根据规范分别验算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是否满足要求。要保证建筑能经受各种荷载,尤其是地震荷载,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异军突起,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水平荷载成为了结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对象,应特别注意。想到这里,想要真正在本行业里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仅仅靠本科阶段学习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简明教程》这几门力学所学的力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还将努力学习更多力学方面的知识,完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建造出更经济更安全的建筑。 土木工程虽然是古老的学科,但其领域随各种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对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更为宽广,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要求也更为迫切,而且要求知识不断更新,因此信息科学和国际交流对土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应用系统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沸沸扬扬的物联网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得以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尤其在当今日趋拥堵的城市交通缓解中,将智能信息系统应用于交通系统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本文将从我国交通领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交通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ansportation Systems,ITS)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应用先进的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交通进行全方面感知,对交通工具进行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旨在提供关键的有效信息,提升人和货物的移动性,提升驾驶舒适度;减少事故,减少拥塞,减少环境影响。围绕这个目标,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实现以下服务。 1)交通管理:交通情况检测,交通协调,动态收费管理,排放管理等。 2)公共交通管理:运输车辆追踪,运维车辆调度,多车种协调等。 3)旅行者信息服务:个人路径导航,动态搭车,旅行信息查询等。 4)车辆安全:路口安全提醒,路口冲突避免,自动高速公路,辅助驾驶等。 5)商业车管理:车队管理,航队管理,货物跟踪,电子清算,动态称重等。 6)紧急情况管理:丢失车辆追踪,被盗车辆控制,紧急情况响应,无线求救支援。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的研究 传统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落后并且手段单一,不能实现24小时的实时提供现场信息的实际情况以及道路拥堵疏通和突发交通事件的实时处置能力有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交通体系,采用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手段,结合出租车和公交以及其车辆的日常运营,采用搭载车载定位装置和无线通讯系统的浮动车检测技术,实现对交通信息要素的全天候实时获取。通过路网流量分析预测和交通状况研判,为路网建设和交通控制策略调整及相关交通规划提供辅助决策和反馈。 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下的智能交通体系通过实时全天候采集和智能分析并结合车载无线定位装置等多种通讯方式,实现了车辆路径规划、动态诱导和区域路网交通管控,能够使整个交通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为交通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提供实时信息。为情报分析和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目前智能交通体系中车辆信息采集方式有固定式采集和浮动车式采集。固定式采集方式通过安装检测设备,从而对机动车信息进行检测。而浮动车将采集所得的位置和时间数据上传给数据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预处理,然后利用相关模型算法将数据匹配到电子地图上,计算或预测车辆行驶速度、旅行时间等参数,对路网和车辆实现“可视化”管控。浮动车采集技术是固定点采集技术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它实现全流程的信息采集,结合固定点式采集,能够为路网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全面丰富的数据。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机械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导论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WOMENBANDETONGXUE 姓名 ABCDEFGHIJK 任课教师那那个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100________________ 2015年12月

我所了解的先进制造技术 班级:机自152班姓名:李福江学号:2015040086 摘要:本文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它是何等的重要,它的发展趋势,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差距,并阐述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现状特点趋势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夺取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体现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在当今这个沸腾的环境里,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你掉队了,最后的结果就像泰戈尔说的那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和飞鸟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怎样才不掉队,应该去了解先进的东西。先进的制造技术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命运,是和它所制造的东西息息相关的,制造出的先进武器,用于战争,用于生活,让国家变得富强。在这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不困难,困难的是怕我们失去斗志,在此我们应当自强、自信,不畏惧、不退缩。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每个人的素质,需要的是知识,可更需要的是先进的制造技术。

交通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 2014 年 06月 22日 交通工程概论论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为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动脉得以快速发展,因其运量大、污染小、耗能小、安全性能高等多种优势,不但解决交通拥堵,同时改善空气污染问题,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文就将浅谈轨道交通的过去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摘要:近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优势

轨道交通与未来发展方向 13交通工程专业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城市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逐渐呈现,人流量大,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在这种形式下,城市轨道家庭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无论是在建设规范上还是建设速度上,都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1.轨道交通发展史 自1863年以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已走过了近140年的历程,其数量和质量有了极大的增加和提高。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实施,从而给乘客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惬意。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与1月10号在伦敦建成,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2.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及优势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经济,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相对于公交汽车、小汽车、电动自行车灯其他交通工具,有着明显的优势。 轨道交通运输量大,以地铁为例,地铁一节车辆载客量是150-200人,每小时单位运输能力达30000-70000人,速度为40-50km每小时,是公交汽车的2-4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十一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土木工程概论已经结束了。回望这短短的十一周时间,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老师讲的课虽然我不能完全听得懂,但是我对自己的专业以及以后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对土木工程的兴趣。刚进入大一的生活,我好像什么都很模糊,觉得自己没有学习方向,但是自从上这门课,我已经明白了很多东西,知道怎么去学习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会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学习。下面是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土木工程的一点认识。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类工程设施,也只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探技术、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它是最古老的工程科学,与人类的反战和生存息息相关。土木工程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古代土木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它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公元6世纪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于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上地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时间。在此期间,建筑材料从以天然材料为主转向以人造材料为主,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期间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和金门悬索桥,至今仍不失为伟大的土木工程。 1.1现代土木工程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20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筑材料、结构理论和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步。建筑材料方面,高强度混凝土、高强低合金钢、高分子材料、钢化玻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上。结构理论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果的实际情况,使得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可靠。对于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机—电—计算机的一体化,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上天、入地还是翻山、下海,都已不是施工的障碍了;而焊接技术的普遍使用,也使得钢结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土木工程造就的举世瞩目的建筑有:中国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双塔楼,法国的诺曼底斜拉桥等。 土木工程中的分类 交通土建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桥梁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交通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交通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学院:能源学院 班级:交通08-02班 姓名:吴尚尚 学号:310802030224

交通工程专业导论 --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一、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 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40年代注意到交通规划问题。50年代注意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三者的相互关系,创立了交通流理论。60年代开始在交通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控制信号灯、处理资料和制订规划,并注意研究交通公害问题。70年代在交通工程领域引入系统工程的知识。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美籍华人交通工程专家张秋先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78年以来,以张秋先生为代表的美、日、英、加等国的交通工程专家,先后在上海、北京、哈尔滨、南京、西安等城市讲学,系统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国内也派出了多个代表团出国

参加由英、美、日、澳、德等国举办的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这些活动推动了国内交通学科的产生。 1980年上海市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20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省级交通工程学会或交通工程委员会,有些早先成立的国家级专业学会也设立了交通工程分会。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并着手招收、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成立不像美国有明确的标志,但一般认为,我国交通工程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美籍华人张秋先生是该学科的奠基人。 二、交通工程学科的建立: 1、交通工程学科创立的早期: 驾驶执照、交通标志信号灯路线;交通量调查和预测、布局、标准、线形几何设计、管理方案、经济论证等;高速公路修建后,交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道路通行能力、线形设计、立体交叉设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停车问题。 2、交通工程学发展的中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进以前的方法、路网、枢纽、场站:1975年,美国提出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 3、近期交通工程的发展: 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 , IVHS

土木工程概论结业论文及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土木工程概论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的.而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遵循四个原则,即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核心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 1)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既要为规范几百所学校的专业办学行为提供参考,又要面对各地区、各行业、各个学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新规范的专业标准不要统的过死,允许专业发展的差异化和多样化。按照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决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高校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最低的标准,在最低标准之上展现各自的特色。 2)拓宽专业口径:在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已经得到国际有关组织承认和国内大多企业认同的现状下,要继续坚持宽口径的大土木的培养标准。课题组不赞成以服务局部地方建设和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为理由,把培养目标退回到窄口径的专业方向上去。 3)规范内容最小化:要抓住土木工程专业最核心的知识、能力要求制定专业规范,初步确定了不多于2120学时、20个知识领域、414个专业知识点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内容,其余的370余学时给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留出空间。 4)核心内容最低:规范规定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最低标准,分别按照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进行指导。核心内容之外的选修内容可以用来扩大核心知识,也可以用来增加各校认为必须的附加知识。推荐这个最低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有利于指导委员会对各校进行分类指导。 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角度,认识和思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了解了土木工程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了解到了我国土木工程的成就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前途及发展。 第二章从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与外延出发,讲述了土木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工程技术领域,以及各领域的主要工程对象、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简单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框架、科学技术的交叉与联系。 第三章主要讲了土木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以及以概率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理论的初步概念;介绍了工程结构所受的作用、灾害对结构的破坏及工程抗灾的基本概念;同时,结合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长期使用性的概念与要求,介绍工程维修加固的概念与发展。 第四章围绕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介绍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概括说明土木工程专业的认知规律及素质要求,分析与理解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论、实践与创新的关系,为学好土木工程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第五章主要讨论面对现实要求和未来挑战的土木工程师的知识、能力、素质与责任意识。为学生如何学好土木、将来如何服务土木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让我们了解在大学学习中,如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自我分析 1.1 我的兴趣: 业余时间善于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看NBA。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看杂志类的书。心中偶像是:徐鹤宁和科比;也喜欢创新和思考。 1.2我的性格:

高速动车组概论结课论文

摘要:发展高铁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民生需求的,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高铁取得辉煌成就,掌握许多动车组核心技术。。。。。。 关键字:中国高铁,动车组,关键技术 正文: 高铁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高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成高铁。 从大环境来看,铁路运输在世界三大交通运营具有速度高、运能大、能耗低、全天候、高效率等优点,且大大缩短了地域间的时空距离,给旅客以相对更为安全、快速、便捷、舒适、优雅的乘车环境以及周到的服务,从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普遍欢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将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快速建设的新阶段。高速铁路是集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制造工艺、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而且高速铁路继承了铁路作为大众运输工具的基本特征,譬如航空运输主要受机场,专用跑道,公路受道路,行程等的限制,所以高速铁路的运能远远大于航空运输,且一般也大于高速公路。而且由于汽车、飞机均使用的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汽油或柴油,而高速铁路使用的是二次能源——电力,并且随着水电、太阳能、风能和核电等新型能源的发展,高速铁路在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还将更加突出。这也是在当今石油等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选择发展高速铁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应优先选择的交通出行方式。 况且从199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铁路大面积提速开行最高时速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到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开行200公里及其以上的动车组。六次大提速加快了国民经济建设,加快了城乡发展,加快了主要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拉动了内需促进了消费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说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因“7.23”甬温动车追尾事故的发生,社会和他国开始对我国高铁建设产生了质疑,中国高铁发展的天空上呈现一片乌云。并且在这一段时期里,铁道部停止了在建工程,降低了动车运行时速。 诚然,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结合各国的高铁发展和中国国情来看。高铁,对于中国来讲,有利之处远远大于它的负面。纵观中国国情,从地理上看,中国有着6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城市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交往也过于不便,这就需要一种高速的交通工具把城市串连起来;从经济角度上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低耗能、低排放、高效、优化的经济型社会;从交通工具来看,汽车:灵活性强,便于点对点运输。但速度慢,人为因素较强,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轮船:经济实惠,但速度慢、不能点对点。飞机:速度快。但成本高,载客量不足;高铁:低耗能、低排放、运力大、速度快,经济实惠,安全系数高,可以点对点运输。所以发展高铁是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民生需求的,据有广阔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途的一种高速交通工具。 所以,高铁需要发展,中国需要高铁。我国在《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继续提高列车速度和实现高速列车谱系化、智能化是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