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迪特尔·塞格尔特著李姿姿译

1989年以后,中东欧国家的制度转轨至少在三个层面进行。首先,经济上实行根本的非国有化;其次,获取政治统治的机会多元化;最后,第三个层面的转轨是在社会政策领域,继国家退出经济领域之后,晚期国家社会主义的权威主义福利国家无法再获得融资,为另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所取代。

不过,激进的制度重构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在这当中,既有赢家也有输家。社会科学学者开始密切关注这种“精英转换”。

经济结构调整过程、政治制度转型和福利制度转型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克劳斯·奥费和乔恩·埃尔斯特预测,他们称之为“同步性困境”的制度转型将会开始:在西欧,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的过渡是缓慢和连贯的。然而在东欧,一个领域变化的结果会妨碍其他领域的变化。经济改革的输家在选举中利用他们的公民政治权利,将那些实施经济改革的精英推倒下台。换句话说,奥费预测制度的输家将会发起暴动。发生过这样的暴动吗?曾有国家退回旧秩序或改革受到阻碍吗?如果没有,那又是什么原因?

在1989年后近20年的今天,中东欧国家的多层次变革与制度转轨终于完成,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国家2004年加入欧盟就标志着三个层面的制度转轨已经结束。

加入欧盟不久后,匈牙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四个中东欧国家就开始出现未曾预料的严重问题。政治纷争不断,政府不断更迭,出现未预料的不稳定。根据对东欧政党发展的分析,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即这种政治不稳定是基于

这些国家的政治阶层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逐渐疏远之上的,这反过来削弱了代议制民主的运转。主要有三个理由:

1.在这些国家,政党的信任水平相当低。在这些国家,对制度的信任相对较低。政党的信任在地区平均水平最底端的7%徘徊(比如,有82%的人不信任政党)。将这和欧盟15国的情况作一个比较是有益的。例如,2003年,欧盟15国有15%的人信任政党,这一数字是东欧的两倍。如果详细考察这四个国家,波兰2004年初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只有3%的人信任政党,8%的人信任议会。这反映了严重的政府危机:2004年,执政的后共产主义民主左翼联盟(SLD)分崩离析,影响力受到巨大的损失。2001年它赢得41%的选票,而2005

年大选只获得11%的选票。不过,其他几个国家的代议制民主的情况好不了多少:在捷克共和国,对政党和议会的信任分别为10%和18%。在斯洛伐克,分别为9%和19%。仅匈牙利的情况较为乐观(分别为13%和29%)。可是,与此同时,面对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匈牙利的信任度也在下降,现在已接近“中东欧的标准”。

2.公众的参与意愿非常低。这可以通过政党的党员人数和选举参与率来测量。除了少数例外,这些政党的党员人数通常非常少,尤其是仍然存在的继承党(successor parties)和少数“带有历史性质的”(quasi historic)政党(它们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社会主义政党集团)。就选民参与而言,参与率相对较低。这方面波兰也很突出。之所以2007年上次议会选举54%的选民参与率备受关注,是因为之前的选举仅有41%的投票率。同样在斯洛伐克,2006年只有55%的选民投票。在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投票率仍然为大约65%。

3.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越来越强的民粹政治倾向

就政治家而言,民粹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他们面对与大众的疏远时采取的一种寄生行为,因为民粹政治似乎是缩小政治阶层与大众距离的公认手段。必须加以考察的问题在于,这是一个过渡现象还是代议制民主深层危机的表征。

我对政党制度稳定及其展现的政治阶层和大众关系的波动的分析让我得出两个可能的结论:一方面,我的发现让我质疑很多观察家提到的“民主的巩固”是否确实发生了。另一方面,这无疑也会导致对通行的民主理论的质疑。例如,“自由之家排行榜”所采用的国家分类的价值也许应该予以重新评估。在2006—2008年的“转型国家”中,这四个国家多次被纳入巩固的民主国家之列。2005年后出现的危机必定对这种分类提出质疑。

民主理论并没有对后来出现倒退的民主政体预做安排。这个假设是基于西欧过去的经验,而西欧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逆行发展。魏玛共和国倒台时并不是一个稳固的民主政体。意大利1992年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政党制度,不过宪政秩序仍然是稳定的。似乎在这样的理论和经验框架内,根据通行的政治理论,国家结构不稳定本身,就如比利时的情况那样,是稳固的“老的民主国家”出现倒退的唯一可能的理由。

那么,2005年以来中东欧这些明显的危机征兆是一种暂时的还是永久的现象?在我看来,我所指出的中东欧民主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疏远以及那里所积累的民粹主义,提供了通往答案的直接路径。这种疏远是如何出现的?为何会出现?为何加入欧盟后紧接着就这出现了这些危机征兆?

我认为,由于人们对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制度转轨所寄予的一系列希望破灭,导致了政治家和大众之间的疏远。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不得不以旧制度的危机为起点,重现这段制度转轨的历史。我们需要回到过去30甚至是40多年前。1989年后不久,认为制度转轨能使整个社会更加繁荣的希望弥漫

开来。这本身就是此前20多年来两种制度竞争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国家社会主义就致力于和同时代的西方福利资本主义竞争,反过来形成了一种“威权主义福利国家模式”。对良好生活的承诺将不再推迟到共产主义的未来,而是要在近期兑现。迪特里希·斯塔里茨杜撰了“消费社会主义”这个词语。这种模式转换在一段时期赋予了欧洲社会主义部分合法性。这也正是它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危机的原因:它不能兑现自己的社会承诺。因此,1989—1990年转向成功的西方模式是与希望通过新的途径实现同样的目标相关联的。不过现实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制度转轨的社会底线仍然是复杂的。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与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危机并行,全球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对这个结果产生了影响。老的福利资本主义同样陷入了危机。因此,东欧民众孜孜以求的成功模式在其发源地却已行将过时。东欧本身成了迅速而有力地践行这一基本趋势的试验场。因此,东欧民众起初以为他们能沿袭一种有可能将经济效率、自由和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模式的愿望从根本上受到挫败。

关于这一挫折的历史基础就谈这么多。不过,为何它在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不久就变得严重了?我认为,在制度转轨一切待定的情况下,人们对挫折显然有相对较高的容忍度。只有少数人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大同世界这样虚幻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大多数人意识到这将需要时间。可是,10或12年后,即便这些有现实观念的大多数也意识到,目前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可能成为常态。一旦他们看到无论是社会转型还是加入西方阵营都不能对此作任何改变时,他们便失去了耐心。

不过,我们必须考虑到,这种愿望在1989年后决不是持续受挫的。还是有一大批人从制度转轨中获益。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问题就是赢家和输家之间的

差距。1989年后15年,社会出现了一种永久性的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裂变得更加明显。这引发了公正问题,这也可以从公共舆论的调查中看出。约尔格·雅各布在2000年的一项调查中强调了这一点(见表1)。

表1 对家庭社会地位变化的感受(2000年和1989年之前比较)

*以百分比为单位。在他的研究中,雅各布考察了七个地区,除以上四个中东欧国家外,还包括东德、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这表明自转轨开始十年以来,除捷克共和国以外,三个国家经历了社会衰落。2007年的新调查总体上肯定了这一趋势(见表2)。

表2 家庭的经济状况(2007年和1988年比较)

*以百分比为单位。

这还必须加上上文所述的政治阶层和大众之间的差距。这里的政治意义在于,社会分裂通过社会延伸到了政治阶层和大多数选民之间。政治家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腐败丑闻将这种差距展现在所有选民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重新提起两个群体共享的信仰与偏见的话题,如民族信念、对当前欧盟的怀疑等,民粹主义成为象征性地缩小赢家和输家差距的工具。不过,社会民粹主义的趋势也在增长。

这指出了中东欧社会贫富分化持续和日益加剧的前景。政治阶层基本上抛弃了照顾大部分民众的社会不安全和社会衰落的责任,寄希望于部分领域和部分阶层的经济增长有朝一日将惠及所有的人,即便这种希望也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在中东欧,看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令人十分担心的“同步性困境”可能仍在展现自身潜在的破坏力。不过,由制度转轨输家发动一场“反革命”的危险不是以普遍否定民主发展或恢复“共产主义”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政治冷漠、代议制民主的根本不稳定,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民粹主义浪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做预测始终是件有风险的事。鉴于自身未能预测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束,克劳斯·冯·拜梅和其他很多社会科学家对做这样的保证持极大的怀疑。不过,在我看来,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未来做预测事实上是可能的。不过,一个人必须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这始终会影响他对可能的未来的优势和不足的概括。当然,这些预言是否能够实现尤其不取决于学者的认知能力或愿望。它完全是由整个社会和政治制度内对这种可能的替代选择的实际冲突决定的。

在表明了自己对某些政治倾向的偏见的保留意见后,我最后将中东欧后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替代性选择概括如下:或者这个地区代议制民主的主要特性——比如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精英与人民大众之间的不平等——比目前的情形有更为显著的发展,或者政治自由与社会调整有新的更明确的整合。在这两者中的前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对大部分民众来说,这种民主统治形式很快就会变得和原来的极权政体没有什么实质差别。很容易预测这将导致何种政治冲突。我认为只

有第二种情况才有可能确保这些国家的社会稳定。不过,为了实现第二种替代性选择,中东欧将不得不重建那些在西方用于加强社会平衡的制度,例如代表工人利益的组织、消费者组织、代表中小型企业利益的组织、独立于政治和经济权贵的公共领域,以及强大的重新恢复活力的左翼政党。单靠政治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变革。这是这些力量在促进基于团结的社会结构在政治领域内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保持它们已经获得的政治自由的唯一途径。不过,除此之外,这样的转型不仅需要每一个国家的制度转型和政治决策,而且肯定也需要国际机制的转型。毕竟,东欧国家过去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也取决于国际层面的这些进展。欧盟这次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什么作用仍未知晓,其他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迪特尔·塞格尔特(Dieter Segert)是维也纳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研究重点包括中东欧政治制度转型比较、欧洲国家社会主义、东欧政党制度、欧盟东扩和欧盟改革。)

[译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责任编辑:文心]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许加梅 【内容提要】冷战年代,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是美苏关系的主题,而控制与合作则是苏联与东欧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美国与东欧的关系是边缘性的,在狭窄的外交空间中寻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的政治目标和东欧的经济目标使得双方关系更加不对称,使得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美国苏联东欧国家冷战 【作者简介】许加梅,1973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广州510630) 近代社会以来,国际关系的运行一直以国家利益为主要驱动力,国际政治也主要以强权政治为特征。虽然冷战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但是上述的基本原则依然是推动冷战时期国际政治运转的基本动力。战后的国际社会已经摆脱了业已存在了几千年的领土兼并与财富掠夺的血腥状态,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实力竞争为显著特征,扩展力量与影响成为每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美国国务院的一位苏联问题专家曾评论说:“我认为从根本上看,苏联人仍然是想要得到同样的基本东西,即扩展其力量与影响。但是他们在改变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1]在以美国与苏联相对抗为特色的冷战时代,美国、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家都在自己的标准下寻求扩展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在现实的国际背景下追求从这一首要目标演绎出的各种现实利益,在美、苏、东欧多向度的复杂关系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政策向背。

一苏联和东欧的“唇齿”关系 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尽管苏联号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国家关系,但是由于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所谓的“真正平等”在以强权政治为特征的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不过是一种理想和苏联外交的舆论宣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政策依然以自身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准则。 关于东欧对苏联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众多的观点,而且论述得也比较充分。美国学者林肯·戈登的分析比较全面。他认为:(1)东欧作为防御的缓冲区是重要的军事考虑。(2)东欧也被看作潜在的进攻战略跳板。苏联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将这个地区看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和第一成果,是世界其他地区效仿的榜样。(3)苏联也将东欧看作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的一个国际上国家集团的核心。(4)莫斯科进一步将东欧视为政治和意识形态合法化的源泉,认为和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利益紧密相连。(5)最后东欧一度被看作经济财富的来源[2]。 在冷战的气氛下,东欧不仅是苏联维护欧洲均势,与美国“平分天下”的成功标志,不仅对苏联维护安全与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苏联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欧共产党国家实际上是苏联‘另一个自我的缩影’,苏联领导人只有看到东欧适当地反映苏联的影响,他们才会感到满意。”[3]在匈牙利事件后,尼赫鲁问及苏联出兵匈牙利问题,苏联方面的有关回答是:“如果没有对匈牙利的干涉,如果帝国主义势力得逞,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施加压力,这无疑会打破欧洲均势,那将直接威胁和平。” [4]

第4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

第四讲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三世界崛起的过程和第三世界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吸取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掌握不同时期南北关系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南北矛盾的演变及其解决的途径。 4.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4.11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殖民体系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是以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并从此走上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战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1945—1955年,一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首先在亚洲东部大规模兴起,继而席卷了整个亚洲,并带动了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地区的反帝反殖运动。 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1951年3月伊朗争取石油国有化为中心内容的反帝运动,在这次运动的推动和鼓舞下,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也相继爆发了石油国有化运动,形成了50年代初期西亚地区石油斗争的第一次高潮。 在非洲,反帝反殖的战火首先在非洲北部燃起。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几乎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共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以至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在拉丁美洲,50年代初期各国各阶层人民纷纷投入到反帝斗争中,坚决推翻帝国主义的反动独裁统治。古巴、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都爆发了武装斗争,一个新的反帝反独裁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拉美。加勒比海地区13个国家相继宣布独立。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日趋激烈,第三世界成为霸权斗争的主要受害者,但也是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主力军,这一时期独立的国家已达到132个。 战后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沉重地打击了霸权主义,广大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第三世界形成和发展的三大标志 1、亚非会议的召开 亚非拉国家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亚非拉国家要获取和维持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在这样的斗争意识觉醒下,在1955年4月18—24日,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名代表参加的第一届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

中东欧与俄罗斯经济转型十年对比与借鉴

中东欧与俄罗斯经济转型十年:对比与借鉴 徐坡岭 【内容提要]中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已经走过10年历程。本文以中东欧和俄罗斯10年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依据统计资料对中东欧和俄罗斯各自的经济转型绩效进行了概括性评价。指出,虽然中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市场化在制度体制的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考虑到制度转型的不良经济绩效,经济转型的综合绩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中中东欧与俄罗斯这个经济转型群体在绩效方面又表现出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东欧与俄罗斯之间经济转型绩效差异的主客观原因,对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经验教训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中东欧;俄罗斯;经济转型;绩效;借鉴 【作者简介]徐坡岭,男,1966年生,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教师,副教授,现为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大连116023)20世纪80年代末,中东欧以及原苏联地区20多个国家开始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10年多的转型历程,到了对其经济转型经验进行总结的时候了。当然,如果要对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做出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结论,这些国家转型实践的时间还不是足够长。但是,如果仅就其中的某些关键领域和重要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10年的实践已经足够了。本文依据一定的统计资料,并根据我们建立的对经济转型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经济转型作了一些粗浅的评价和总结,以供我们借鉴。 一比较与总结 (一)绩效比较

作为10年市场化经济转型实践的结果,中东欧国家的整个经济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体制层面上,计划经济机制已经完全退出经济生活。从现象层面上看,商品与服务短缺的现象也已经完全消失,商品与服务的种类也显著增加。 以前受到束缚的个人的创造精神也被解放出来,新的业主阶层大量产生,他们是这些国家未来财富创造的基础。概言之,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但与此同时,东欧国家市场化改革的初步统计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首先,为市场化转型所支付的社会成本大大高于改革倡导者们的预期成本。必须看到,市场化改革一开始,居民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就开始大幅度下降,而且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趋势日益严重。在这10年里,只有占居民人口 1/5的“社会精英们”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几乎1/3的居民加入了贫困队伍。据联合国前不久的统计资料,目前这些国家中,1.47亿居民的日均收入低于4美元,而在80年代末,这一数字仅为0.47亿[1]。贫困化队伍的不断扩大是靠过去的中产阶级的丧失换来的,这些过去的中产阶级恰恰是那些支撑社会生产力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学者、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卫生工作者。在进行改革的这些年里,这些国家的失业人口迅速增加,目前高达10%~14%的有劳动能力居民处于失业状态,而1989年的这一数字只有1.5%~2%[2]。 其次,试图缩小东西欧之间社会经济与技术差距的努力和期望也宣告落空。如果比较中东欧和欧盟国家90年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及其变动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大了。在10年过渡结束的时候,中东欧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是恢复到了1989年的水平,而欧盟成员国的相应指标在最近10年里则增长了几乎20%。在这急剧变化的10年里,这些“第二世界”的国家不但没有使自己向“第一世界”的标准靠拢,反而滑向了“第三世界”

东欧国家专利申请策略

东欧国家专利申请策略 东欧国家专利申请策略 东欧国家专利申请策略 王静宇 引  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在东欧国家提交专利申请。当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成15个独立的国家,即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立陶宛、拉脱维亚、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这15个国家因其地理位置、政治关系等原因,在专利制度及专利申请程序上都有所不同。笔者通过梳理东欧各国的专利申请程序,希望能够给中国申请人在向东欧国家提交专利申请时提供一些策略指导。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从地理环境上看,这三个国家天然地和同样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芬兰和波兰关系较好,这三个国家并没有跟着俄罗斯加入欧亚专利组织(EAPO),而是加入了欧洲专利局(EPO)。这三个国家都有单独的专利法和外观设计法,爱沙尼亚还有单独的实用新型法,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不保护实用新型。拉脱维亚和

立陶宛的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都无需经过实质审查就能获得授权;爱沙尼亚的发明授权需要经过实质审查程序,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无需实质审查。这三个国家都不适用英语作为专利申请的语言,提交专利申请时必须递交当地语言的译文。 目前,中国申请人单独在波罗的海三国申请专利的较少。通过欧洲专利局来获得波罗的海三国的保护会是一个更有益于申请人的选择。首先,通过欧洲专利局获得的专利权会更稳固,这使得申请人的专利权价值更高;其次,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都加入了伦敦协议,在办理欧洲专利生效过程中,只需要翻译权项即可,这就意味着会给申请人节省一大笔翻译费用;另外,拉脱维亚已关闭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下称PCT)途径直接进入国家阶段的通道,也就是说,一件PCT国际申请若要在拉脱维亚获得保护,只能先进入欧洲专利局地区阶段再进入拉脱维亚。 俄罗斯 俄罗斯作为东欧第一大国,也是东欧国家中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俄罗斯把知识产权相关规定都并入了其民法典第四部分,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法。 根据俄罗斯20xx年10月1日的`修法,俄罗斯专利系统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化,其中一项就是实用新型要经过实质审查才能获得专利授权。自此,无论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若想在俄罗斯获得专利保护,都必须要经过实质审查。20xx年修法后,俄罗斯发明专利申请程序更为严格和细致,如除了在答复OA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迪特尔·塞格尔特著 李姿姿译 1989年以后,中东欧国家的制度转轨至少在三个层面进行。首先,经济上实行根本的非国有化;其次,获取政治统治的机会多元化;最后,第三个层面的转轨是在社会政策领域,继国家退出经济领域之后,晚期国家社会主义的权威主义福利国家无法再获得融资,为另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所取代。 不过,激进的制度重构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在这当中,既有赢家也有输家。社会科学学者开始密切关注这种“精英转换”。 经济结构调整过程、政治制度转型和福利制度转型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克劳斯·奥费和乔恩·埃尔斯特预测,他们称之为“同步性困境”的制度转型将会开始:在西欧,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的过渡是缓慢和连贯的。然而在东欧,一个领域变化的结果会妨碍其他领域的变化。经济改革的输家在选举中利用他们的公民政治权利,将那些实施经济改革的精英推倒下台。换句话说,奥费预测制度的输家将会发起暴动。发生过这样的暴动吗?曾有国家退回旧秩序或改革受到阻碍吗?如果没有,那又是什么原因? 在1989年后近20年的今天,中东欧国家的多层次变革与制度转轨终于完成,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国家2004年加入欧盟就标志着三个层面的制度转轨已经结束。 加入欧盟不久后,匈牙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四个中东欧国家就开始出现未曾预料的严重问题。政治纷争不断,政府不断更迭,出现未预料的不稳定。根据对东欧政党发展的分析,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论

点,即这种政治不稳定是基于这些国家的政治阶层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逐渐疏远之上的,这反过来削弱了代议制民主的运转。主要有三个理由: 1.在这些国家,政党的信任水平相当低。在这些国家,对制度的信任相对较低。政党的信任在地区平均水平最底端的7%徘徊(比如,有82%的人不信任政党)。将这和欧盟15国的情况作一个比较是有益的。例如,2003年,欧盟15国有15%的人信任政党,这一数字是东欧的两倍。如果详细考察这四个国家,波兰2004年初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只有3%的人信任政党,8%的人信任议会。这反映了严重的政府危机:2004年,执政的后共产主义民主左翼联盟(SLD)分崩离析,影响力受到巨大的损失。2001年它赢得41%的选票,而2005年大选只获得11%的选票。不过,其他几个国家的代议制民主的情况好不了多少:在捷克共和国,对政党和议会的信任分别为10%和18%。在斯洛伐克,分别为9%和19%。仅匈牙利的情况较为乐观(分别为13%和29%)。可是,与此同时,面对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匈牙利的信任度也在下降,现在已接近“中东欧的标准”。 2.公众的参与意愿非常低。这可以通过政党的党员人数和选举参与率来测量。除了少数例外,这些政党的党员人数通常非常少,尤其是仍然存在的继承党(successor parties)和少数“带有历史性质 的”(quasi historic)政党(它们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社会主义政党集团)。就选民参与而言,参与率相对较低。这方面波兰也很突出。之所以2007年上次议会选举54%的选民参与率备受关注,是因为之前的选举仅有41%的投票率。同样在斯洛伐克,2006年只有55%的选民投票。在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投票率仍然为大约65%。 3.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越来越强的民粹政治倾向

日本政治与经济

一、国际环境与日本发展的关系 (一)战后初期,美国在物力肘力上时日本的扶植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 战后初期,美国为了把日本纳人美国在远东的反共战略体系,对日本进行了大力扶植。 1归还日本应赔偿之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波茨坦宣言和盟国远东委员会的决议,日本的军需工业应予彻底摧毁,其装备应拆除,用作赔偿。但是,到1949年,美国看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便宣布停止日本的一切赔偿,并于1952年4月将应拆除用作赔偿的飞机工厂、军火工厂、造船厂等850个工厂全部归还给日本政府,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援助。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凋敝,能够出口的商品很少。为此,美国从1945年战争结束到1951年6月停止援助止,以各种方式援助日本的金额累计达30亿美元。据统计,美援总额约占同期日本进口总额的40一60%。 3.投资。1949一1970年,在日的外国资本累计为1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私人企业在美国对日扶植政策的影响下所进行的投资。 (二)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的庞大军需极大地促进了日末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正当1950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处于严峻的所谓“稳定恐慌”之时,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大量出兵朝鲜。这一战争对日本战后政治、经济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除了在政治上促使日本坚定地加人西方阵营,走上靖和和独立的道路以外,在经济上对日本产生了以下好处。 首先是自本外汇收人猛增。美国政府为供应朝鲜前线军用物资,向日本拨出了大量加工订货和服务款项(俗称“特需”),在1950一1953年共约24亿美元,到1956年止共约40亿美元。这笔外汇收人在当时是极其可观的,例如,1952年收入之8.2亿美元,占当年日出口总值的64.6%,占当年GNP的4.7%。 其次是扩大了出口。朝鲜战争爆发后,各国为了防备更大的战争,大量抢购物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猛涨,促使日本正常出口量显著增加,如1950年下半年比上半年出口额及出口量分别增加55%及35%。 第三是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由于以上两个因素,日本国内消费增加,投资扩大,“稳定恐慌”时积压下来的大量商品很快售罄,生产随之上升,实际GNP在1951年便已恢复到战前1934一1936年水平户由于朝鲜战争不仅加速了日本经济的恢复,且为尔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当时吉田内阁的大臣们情不自禁地高呼它是“天佑神助的神风”、“天赐之良机”。1965年,美国开始直接参加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日本经济又一次受到巨大刺激。一般估计,美国侵越战争使日本每年额外多得处汇20亿美元,娜1965年和1970年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85亿美元和193亿美元。同时,日本重化学工业产品还趁美国陷人侵越战争泥潭之机,打入了美国及其在国外的市场,“越战”给日本成长为出口大国提供了良机。 (三)战后日本的资源地位发生了比欧美国家有利的变化 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日本资源对外依赖程度极高,石油、铁矿石、原煤、天然气、铜、铅、锌、铝、镍、木材等10种主要资源依赖外国进口的比率高达80一90%。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战后,日本一方面丧失了中国、朝鲜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源供应,但另一方面由于战后广大殖民地纷纷摆脱原宗主国的统治走向独立,以及资源的新开发,日本资源来源渠道反而比战前增加,地位反而比欧美有利。 1.战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后,大力开发和输出本国资源,工业原料和燃料产量有很大增长。1946年,中东国家的石油产量为3540万吨,占世界石油产量

加入欧盟后中东欧国家工会的现状

加入欧盟后中东欧国家工会的现状 [德]赫里伯特·科尔著张文成译 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给工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们作为国家明确授权的群众组织的地位在1989—1990年间突然消失。经济转轨和加入欧盟,这两个较长的现代化压力把劳工组织的适应与创新能力抻展到极限,使它们不得不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欧洲用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新的产业关系结构。 一、转型后工会的彻底改造 以为中东欧国家[1]的工会在转型和欧盟一体化后已经实现了某种统一是错误的。尽管它们近期的历史发展相似,但是它们在努力应对变化了的大环境的过程中肯定走过了不同的路。由于1989/1990年后转型和2004/2007年加入欧盟,适应和创新压力是巨大的,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工会遭遇的最大挑战近乎于一种彻底的模式转变:从拥有强制会员的法人团体转变成自愿入会的雇员组织。过去,工会是“现实社会主义”下的企业代理人,主要关心与工厂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比如节假日、住房等);它们只能以法定的咨询身份参与国家主导的工资决定活动;由于充分就业得到保障,它们不承担保障工作岗位的责任。 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工会现在要面对与雇主联合会联手、以利润为导向的管理层,要参加以前没有经验的集体谈判和产业行动。此外,它们拥有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权,被认为在决定重要框架条件(特别是新的劳动法典和最低工资)的全国三方机构中有独立自主行动的地位。还有一个新情况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此外,波罗的海国家、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必须让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到位的政府行政机构和立法程序先运转起来。

即使这样,考虑到新组织的多样性和各国全国联合会的结构性差别,各国工会调整和创新的结果——例如从工作场所代表、谈判结构以及全国情况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表1 工会中心/工会和雇主联合会的组织多样性和密度 (1)有代表性的全国工会中心(TUC)的数量;(2)全国雇主协会的数量;(3)工会密度(TUD),占整个劳动力的百分比;(4)雇主协会密度(EAD),占私营企业劳动力的百分比;(5)欧盟15国是指2004年扩大前的欧盟国家。 二、新的工会和产业关系结构 当今中东欧各国全国性工会联合会的地位是由国家层面体制转型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决定的。三个中东欧国家与其他新的欧盟成员国的比较有助于说明这一情况。 (1)波兰。波兰是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个结束原体制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工会以大规模罢工的形式卷土重来。新成立的替代工会“团结工会”如此受欢迎,以致与新组织并行的前“工会中央理事会”在1981年底实施军管后被解散,其财产被国家没收。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背景及现实意义,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的经贸往来的发展和现状,并在贸易投资承包工程等领域总结了相应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经贸往来的一些问题。最后,本文依据当下双边扩大经贸合作的共识和“一带一路”计划的背景,从基建工程、服务外包、商品贸易和产业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双方经贸往来的前景。 双方在经贸合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加强双方的经贸往来合作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产生产业协同效应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空间

摘要 (2)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4) 三、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发展及现状 (5) (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发展及现状 (5) (二)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发展及现状 (9) (三)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承包工程发展及现状 (10) 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问题 (11) 五、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前景 (14) 六、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剧变之后纷纷进行经济转型,在经历了转型衰退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稳定发展。欧盟东扩之后,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多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享受到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各项便利和经贸优惠政策。而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在这时期发展迅速。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的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上发表演讲,提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三愿景:一是五年内与该地区国家双边贸易翻一番。二是宣布2014年为中国-中东欧经贸促进年,举办系列活动、合作建设基础设施并探索灵活的金融服务。三是扩大企业双向投资,互创就业机会并提供市场准入。 这三项愿景的提出充分表明了我国愈发重视并加强同中东欧国家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投资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五年内与该地区国家双边贸易翻一番的目标,及2014年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线深入中东欧地区,在长远规划上对带动双方经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更要求我们对中东欧国家的经济特点及目前的双边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有良好的了解和分析,有利于基于现实基础和意义更好地规划双方的经贸往来,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双边经贸合作自进入21世纪来稳步发展但贸易总量等指标仍旧不足,目前对二者间的双边经贸的研究多集中在双边贸易这方面。 侯跃(2001)研究了中东欧国家在积极融入欧洲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经济转轨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中东欧国家和我国的贸易总额不大、商品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扩大双边经贸合作的建议。尚宇红(2012)利用实证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特点并建议二者提高合作,促进直接投资减缓贸易失衡。

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经济与政治

第九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重要概念: 1.第三世界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4.南北对话 5.石油输出国组织 6、民族主义思潮 7、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概况 1、概念 2、共同特征 发展中国家概念 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泛指亚非拉和其他地区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民族,在独立建国后所形成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总和。这是二战后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些国家在地域上多位于南半球,因而也常常被称为“南方国家”。 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 不结盟运动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坚决斗争;不结盟运动以反对霸权主义为重要内容,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独立和世界和平;不结盟运动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 1、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文化 在发展中国家中,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广大亚非拉人民在数学、天文、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为当代社会文明与进步奠定了基础。 2、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历史命运 近代史上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在各种形式下遭受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压迫。第三世界的国家大都是原来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经过战后长期、艰苦的民族解放运动,遍及亚非拉的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争得了独立。 3、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包括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捍卫国家 主权和民族独立。 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东欧国家转轨十年

波、匈、捷、罗、保、阿等国政局于1989—1991年底先后发生剧变并导致社会制度更迭,民主德国遽然消失、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联邦的解体使该地区国家的总数变为12国。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变化,多数国家转型改制大体定局,但不同区域国家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各国在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凸现,在世纪之交及进入21世纪后仍将经受新的考验、探索和抉择。 体制改革初步成形 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磨合,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外交走向基本纳入西方轨道,整个地区局势产生相应变化。 “西化”政治体制大体定型,社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西方式“民主”议会制度初步确立,三权分立已具雏形。多数国家各种政治势力间的斗争仍然激烈,但已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党派对垒多在议会进行,议会已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依照宪法进行较量的辩斗论坛。总统、议会和总理已成为驾驭政权的中心。剧变后,各国在意识形态上实行政治多元化,在政治领域允许多党并存,一时大量政党和组织纷纷宣告成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党政治的逐步成熟,相当一些政党和组织由于缺乏明确及具有实效的政治经济纲领和社会支持,已经逐步消亡。同时,现存政党不断向两极分化,基本已形成左右两大派政治力量,相互角逐,在议会选举中力图通过自己的竞选纲领争取民众的支持,以战胜对方,获取执政权。当前,左右翼轮流执政已成为东欧国家政坛变化的惯常现象。 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初级发展阶段”,大体呈现四大特征: 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框架初步确立通过制定新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具体经济领域通过立法来调节经济机制的运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初步规范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框架已经确立。 二、所有制发生变化。 中东欧国家把私有化当作所有制变革的核心,以此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三、市场经济机制初步发挥作用,多数国家要素市场初步形成。 竞争性价格体系已经形成;实行经常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实行外贸自由化;进行银行体制改革,建立两级银行体制;改革税制,调整税赋和税制结构,对引进外资和外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按国际惯例,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要素市场;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功能减弱,变国家行政管理为宏观调控。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各国经济自由化程度逐步提高,市场需求及价格水平均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行政干预手段已不起主导作用,政府的管理职能只限于根据综合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各领域实行政策性指导,利用经济杠杆和财政货币手段调节国家的经济生活。执政党的变换或政府的更迭对经济发展的方向都无重大改变,只是在具体政策上有所侧重或修正。 回归欧洲,参与欧洲一体化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既定国策。 剧变后,除前南地区的南联盟和波黑为国内局势动荡不稳及外部环境严峻所困扰之外,其他中东欧国家均把加入或欲加入北约及欧盟(前称欧共体)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尽管在欧洲一体化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但中东欧国家大政方针已定,实行西靠战略、融入西方体系的大势头已不可逆转。 南北差异日益凸显 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变化,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日益凸显,北好南差的板块特征进一步突出,北部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五国与南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及前南地区多数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整个地区正以北强南弱的态势进入21世纪。 各国政情发展存在较大落差,政局稳定度趋于北好南差。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

经济研究 东欧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 一 兵 提 要 90年代是东欧国家艰难的经济转轨过程和经济由严重困难转向逐步发展的年代,在90年代即将过去,新世纪已显曙光之际,东欧经济转轨将获得稳步发展。其经济发展道路坎坷,具有很大的不明朗性。 主题词 经济转轨 经济发展 东欧 整个90年代,东欧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经济转轨,毋庸置疑,为进行这一艰难的经济转轨过程,东欧国家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经过近10年的努力,各国均取得了程度不同的进展:一些国家政局由动荡趋向稳定,经济转轨取得相当进展,经济由严重萧条转向平稳回升;另外有些国家因政局尚未结束动荡,经济转轨进展缓慢,经济只能说稍有起色;一些国家改革缺乏连贯性和彻底性,致使经济发展出现重大反复;而前南斯拉夫地区则多年经历战争的苦难,现正集中力量医治战争创伤,努力恢复和重建经济。由于各国的国情和起始条件不同,东欧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 鉴于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进展程度和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别,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第二类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第三类是受战乱影响的前南斯拉夫其他4国,即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 一、经济转轨的发展 东欧国家对经济转轨的态度,经历了从浪漫到现实的变化过程。转轨伊始,各国执政当局从意识形态出发,曾提出了一些极端口号,认为矫枉必须过正,将市场万能化和私有化绝对化,对经济转轨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东欧国家经济转轨迄今为止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两个方面,或者说经济的市场化和所有制的私有化。 11经济的市场化 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发育程度,而市场的发育程度如何主要又看是否建立了市场体系,各种生产要素是否能自由流动,以及整个市场体系运作的规范化水平。到目前为止,东欧国家已初步确立起市场体系框架,且各国间的差别不大,而商品价格已基本放开,价格自由化程度平均达到80 -90%,某些国家甚至更高。商品、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基本实现自由流动。但是在市场规范化程度方面,各国之间则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具体地讲,第一类国家的市场规范化水平较高,而第二、三类国家的规范化管理则比较混乱。 市场的发育程度包括三个方面:国内贸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进程战略选择与政策调整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进程:战略选择与政策调 整 寉宏伟、姚勤华 [内容提要]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战略不仅意味着制度的模式选择,而且也意味着国家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选择。目前,中东欧10国已经开始了加入欧盟谈判的进程,并按照欧盟设计的政治经济制度范本和法律框架进行整合和政策调整。为加入欧盟所做的准备,一方面加快了中东欧国家市场机制建设和与国际经济法律、惯例接轨的步伐,促进了经济开放和结构改革,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大都以经济问题直接反映出来,却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矛盾。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与中东欧国家不完全相同,但都要面对和解决许多相同的问题,研究并吸取中东欧国家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如何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极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东欧;欧盟;一体化;政策调整;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崔宏伟,1964年生,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研究员;姚勤华,1957年生,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20)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战略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冷战后欧洲地缘结构的改变,而且也意味着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竞争。这种战略选择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首先是与战后中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遭受重大挫折相关。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反映客观的经济规律,因此,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在计划体制的大框架下引入市场机制的经济改革,然而改革成效并不明显,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欧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1989年政治剧变后,面对经济制度的选择,中东欧国家否定了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改革战略,认为这种改革方式会强化经济中已存在的严重的结构问题,他们接受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的演变与启示 摘要: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以 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转变有其重要成因,对我国 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产业关系;演变;原因;启示 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关注的重点迥异。世界各国 经验显示,当一国经济处于低收入发展中阶段,一、二产业 的关系相对重要;而当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发达阶段,由 于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依次增大,二、三产业关系则上升为重要的产业关系。我国虽然仍 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 展时期,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二、三产 业关系的演变过程、特点及成因,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二、三产业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 自英国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 工业化历程。到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

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步转 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从70年代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三次产业内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二、三产业关系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总体看,呈 现如下特征: (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 经济。战后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 续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约占2%左右,2001年仅占 1.8%;第二产业的比重在50至60年代有所扩大,到70年代中期 后趋于平稳或下降,从1980年至90年代末其比重由33%~43%下降到26%~28%左右,2001年为26.9%;而第三产 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1980年至1998年,其比重约上升4到10个百分点,2001年所占比重达71.3%。其中,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别为75.3%、72.4%、72.8%、69.4%、69.5%和68.3%。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也最大 (日本例外)。据2000年统计,一、二、三产业对GDP拉动率,美国分别为0.12%、0.74%、3.70%;英国分别为-0.01%、-0.45%、2.94%;法国分别为-0.06%、1.07%、2.52%;德国分别为-0.01%、0.74%、2 20%;意大利分别为-0.08%、0.65%、2.15%;日本分别为0.02%、1.42%、1.38%。第三产业也是

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一)、当代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 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 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 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走向务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

走向务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 中东欧,一个涵义丰富的词汇。如今的中东欧国家经过20多年的转轨,已经淡化了地缘政治色彩,正以新的面貌,即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活跃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过20多年的接触、磨合、了解和发展,也已经成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新型国家关系。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世界政治安全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都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变革。苏东剧变已历经四分之一世纪,“转轨”成为近20多年来最流行的政治词汇和地缘政治发展进程。这个进程还在继续,前景扑朔迷离。但2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还不是社会制度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而是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变化。当世界金融资本、金融寡头的投机行为做空一个国家的经济的举动成为合理 合法、成为常态,当虚拟经济无度扩张、实体经济步履艰难时,我们应该承认,世界经济出了问题,世界发展出了问题。 2012年以来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中流行两个词:“16+1”和“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表达的内涵代表着国家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是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重要举措。

“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的苏州峰会实际上实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战 略的对接。李克强总理代表中方提出了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的合作框架,双方共同致力于建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16+1合作”平台越来越为双方认可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超越地缘政治博弈的合作理念,追求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包容互鉴的伙伴关系。“16+1”和“一带一路”框架下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的务实合作,就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2015年之前的35年,我们主要是引进外国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商品,为此我们需要调整国内政策和规章制度。这一点我们做到了,35年来成绩显著。“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时期,主要特征将是“走出去”,包括我们的资金、技术和理念……为此需要具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国际经验,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需要学习掌握新的规则。这比前35年困难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对于我国国内来说是发展战略,写进了党和政府的文件,进入“十三五计划”,是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之一,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2.通过阅读统计图、国民生产总值比较柱状图、饼状图,能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 3.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并初步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4.通过学习,认识我国发展的势头和潜力。 教学重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并初步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统计图、国民生产总值比较柱状图、饼状图,能对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析图等 教学过程:修改和补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村,我们地球上有多少人?又有 多少各国家?我们对其了解多少呢?出示几幅不同国家贫 富差距的图片。我们到这几个地方看一看,我们大家有何 感受,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世界的发展差异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学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1.不同类型的国家 (1)我们到世界的几个角落去看一看(课件展示贫富差异图片) (2)引导学生谈读图感受――点题(世界的差异) (3)世界各国存在那些差异呢?(引导学生读美国、中国、 尼泊尔三个国家差异对比表)得出: 面积不同、人口不同、政治体制不同 (4)师生共同探讨:出示世界政区图 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与最小的国家、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国家,

并完成下表。 (5)教师讲述:地区 (6)设疑:国家之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差异呢? (7)学生阅读下面国家的经济差异对比表。 国家之间还存在哪些差异?观察下面的国家收入数字,你发 现了什么?继续完成下表。卢森堡47780 海地380 美国39500 加纳320 挪威 36900 柬埔寨310 布隆迪100 加拿大2812 (8)引导总结: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揭本章题,在“世界的差异”中添加“发展”) (9)教师讲述: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 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板书本节课题) 导学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读教材p10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和p102 阅读——“南北关系”完成以下问题: (1)讨论: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发达国家吗?这些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主要分布在那些大洲? (2)引导学生读课件“南北差异”资料,学生讨论:南北差距 与南北对话中的“南”与“北”各指什么?为什么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称为“北”与“南”?师生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发展中国家和

中东欧市场的机遇判定

当前世界博弈下的中东欧市场机遇判定 欧洲银团驻中东欧区域总代表得米特里先生,就亚洲国家实施中东欧市场发展与投资问题,提到了一些有趣看法。翻译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自2010年,全球几大经济体展开了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博弈。截止目前,博弈策略深度加大,博弈进入更加严峻状态。全球各经济体正面对抗与分解愈加激烈,各经济体内部博弈层出不穷。近期,中东欧成为经济博弈的宠儿,酷似机遇从天降临。 一、人文观念与习惯思维的对比 欧洲一直被众多投资家定为“变脸区”,仔细分析与欧洲长远的人文思想理念息息相关,自幼深受理性固定式思维教育的欧洲人,自然法律和价值观念相对固化。看看欧洲餐馆的菜谱就会明白一个道理,欧洲人从骨头里适应套路思想。如果你选择一项套餐内的其中某个餐品,他不会理睬,一般他会给你整个套餐。 长期以来,很多东方人认为西方人,思想开放、崇尚自由、价值当前,实际并非完全如此,这只是表面相对的显露现象。西方人在条块规则观念影响下生活,从某一角度讲是“遵规做法”,讲究模块状态下自由生活。从另一角度讲有

排他思想,如果打破规则框架做法,就成为西方人不认可的非正确做法。而且西方人地域观念强烈,如同一只犬对势力范围具有较强排外意识。 如果你的生意有利润,那么欧洲人认为其中有一部分必须按照法规交纳社会税,甚至一部分应该贡献于公益事业,这是欧洲法律与思想的习惯做法,这应该是属于正确思想观念。但如果是东方人,则会寻求用某种合法方式规避缴税,使之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种做法打破了西方人的惯性思维,集聚越多,反之矛盾愈加强烈。 二、细水长流与瞬间效应的对比 长久以来,欧洲讲究文化传承,比如一个小餐馆、小咖啡厅、小商铺也贯穿着传承理念,在欧洲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小店比比皆是。这种传承对西方人来讲,是一种荣誉或延续,是一份无价的精神财富与品牌。 很多东方人在欧洲投机失败,并非是选项不准确,而是理念违背了西方思维规则。特别是商人在高成本压力下,急功近利,以快为先,失败率居高。这种高失败率不但未给后人带来警示,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刺激周边人群,释放着“围城”效应,传递着挑战讯息,让更多人铤而走险,屡走麦城。 对比分析,欧洲人节奏慢,理性投资,理性消费,讲究品位,追求地是细水长流观念。东方人追赶地是群体节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