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万亿计划弊端

四万亿计划弊端

四万亿计划弊端
四万亿计划弊端

四万亿计划已对民资形成“挤出效应”

1四川“投资型”增长后劲堪忧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以5560.8 亿元的投资额和69.6%增长率,摘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桂冠。但这些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未能全面有效启动。四川省统计局7 月29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四川民营企业投资2328.9 亿元,增长32.4%,增速比1-5 月回落了7.6 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分别慢37.2 和45.6 个百分点。7 月20日,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有关报告时坦诚,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将影响投资后劲。下半年高强度的投资尤其政府性资金的投资将逐渐减弱,这对四川经济增长影响很大。投资型增长模式亟须在政府投资后找到替代投资。实际上,这并非四川省的特例,在4 万亿扩内需行动中,各地民间投资启动普遍乏力。为此,全国工商联在刚出版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的蓝皮书中指出,国家单方面增加投资的举措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要避免出现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甚至“国进民退”的现象。目前电力、电信、石化、金融等许多高利润行业开放程度远远不够,而教育、医疗、文化等产业还需打破体制性垄断,吸引民间投资。

2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增加就业

首先,从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2000 万农民工失岗返乡、600 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两大群体叠加,就业压力陡增。城镇新增就业增速在下降,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减少,现有的工作岗位流失非常严重,这些都是新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老矛盾,比如总量矛盾、结构矛盾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它的实体经济的疲软直接造成了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2009 年上半年,全国有6.7 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2007 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这么多企业倒闭,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2009 年中国经济实现了8.7%的增长,大约创造了900 万个工作机会,但应届毕业生就有611 万人。据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估计,611 万应届毕业生中,将有200 万人无法就业。因此,中国的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紧迫的难题,一个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想要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恐怕只是奢望。

再次,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来看,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其中出口和投资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出口的增长带动了每年大概三分之一的就业,最近几年就业增长大概在每年八百万到一千万左右,2007 年超过一千万,出口企业对于就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而当前的出口放慢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以拉动投资为主,对提高出口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直接影响是很有限的。

最后,目前所有的政策都不具有就业导向的性质,同时也没有出台专门的失业应急措施。现有的刺激方案主要以加大投资刺激重工业、缓和制造业为核心,而这些行业大部分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不具有大规模就业吸收的功能。并且,在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和难以在短期发挥功效的约束下,政府必须建立专门的失业应急措施。

3、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产泡沫的形成

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在顺利完成“保增长”任务的同时也顺便带来了副作用:银行信贷激增,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资产价格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随之迅速

上涨,并且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通货膨胀预期正在快速形成。背后推手之一即是银行争先恐后的信贷量。2009 年近10 万亿的信贷规模是历史最高水平2007 年的近3 倍(2008 年由于刺激政策而不具可比性)。大量的信贷蜂拥而至必然有部分信贷未流入实体经济而转道进入股市,这将带来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风险。据测算,2009 年新增贷款与GDP 的比例高达40%,而往年这一比例一直稳定在10% ~20%之间,这说明目前的实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吸纳如此多的信贷资金。

此外,受到流动性宽裕和经济回升、企业赢利改善及通胀预期的影响,2009 年以来资产价格重回高位且大部分机构预计:2010 年资产价格可能大幅上扬后形成明显泡沫。这使得2010 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局势将更为复杂。通过制造一个信贷泡沫来催生一个资产泡沫再打造8%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无法持续。可靠的办法还是要把短期政策和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年度的GDP 增长,还要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因此,2010 年在继续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如何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如何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国加息及退出政策的时间点,把握好货币政策的调整时间。在2010 年的第一周,央行延续了2009 年10 月以来的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态势,实现净回笼1370 亿元,是央行连续13 周实现资金净回笼。2010 年1 月7 日,央票和正回购利率更是打破持续数月的连平局面,双双上扬。2010 年1 月18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这些信号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步伐,以防范不断加大的通胀风险。

4投资高铁,利少弊多

投入巨资拉动内需的关键在于效率。大战略研究会研究员杨晓陆分析, 投资效率是任何宏观经济理论所追求的首要管理目标。效率低下的投资,虽然也能拉动需求,但因其缺少相应的商品和服务产出,故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投资中的财富外流,则不仅无效,而且连拉动内需的作用也没有,因而是国民经济的净损失,是负效率,会孕育累积日后严重的通胀隐患。他指出,目前的四万亿方案未将投资效率高低、是否用在瓶颈上这个最该首先考虑的宏观管理目标放在首位。

目前四万亿投资中有近一半是铁路投资,其中绝大部分投资于高速铁路,即总长8900 公里的23 条客运专线(包括城际铁路)。将三年前投资上万亿元的5457 公里高铁规划扩展到目前的8000 多公里,投资也扩充至近2 万亿元。高铁总长度增加了不到50%,而投资额却增加了近一倍,平均每公里高铁投资由1.8 亿元增加到2.4 亿元。经济数据已表明,长距离的高速铁路系统竞争不过航空,高速列车再快也快不过飞机,但所需要的投资却大大超过航空(一旦建成又会对航空前景形成冲击)。短距离的高速铁路因发挥不了列车的速度优势且投资太大,又竞争不过高速公路和还可再提速的现有铁路系统。因此,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投建高速铁路系统,不是因技术上做不到,而由于它不经济。日、法、德等国的高速铁路系统若想靠日常运营真正实现赢利也很困难,而主要是靠对外输出技术,卖他们的高铁系统来收回投资。“按照平均理论值计算,平原地区修建铁路的成本为400 万元/ 公里左右。”而每公里高铁造价超过2 亿元,高出普通铁路 50 倍,而对内需的拉动效果,每公里高铁并不比每公里普通铁路强多少。反之,一定的铁路投资金额,因为可以修建比高铁长50 倍的普通铁路,因此,投资普通铁

路对内需的拉动效果,要强于高铁至少一二十倍。因此杨晓陆认为,以大建高铁来拉动内需纯属南辕北辙,达不到预期效果。按照目前铁道部的方案,近2 万亿

高铁投资更多的是在拉动日本和德国的需求,是以我国巨大的投资风险和经

济安全风险为代价拉动外国经济。以我国目前的国情,高铁只能是奢侈品,远非经济瓶颈。为发展国产技术搞一点试验可以,但目前绝不宜大面积推广,尤其是在技术上严重依赖外国的情况下,对我国经济和国家安全风险巨大,弊多利少,而对外国却有巨大利益。杨晓陆认为,现在所谓的铁道业国产化,不过是将外方都变成沿用中方大国企原厂名的合资公司而已,我方通过这些合资公司购买外国的技术专利和设备。这种形式上的国产化是在重走汽车工业“引进整机→进口零部件组装→再逐渐提高国产化率”的老路,其结果只能是扼杀自己的科技研发能力,技术上永远依附、受制于外国。我国的机车和铁路设备工业将因而永远要向外国支付昂贵的技术专利和零部件费用,并永远受其控制。更为严重的是,铁路及其车辆制造产业事关国家重大安全利益,核心技术由外国人控制存在重大隐患。一旦外方不提供零部件,我国的高速列车、机车和铁路网整个系统将陷于瘫痪。以投资拉动内需,铁路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铁路建设的方针应是多建效益好的一般铁路或电气化铁路,尽量少建对我国弊多利少而对外国却有巨大利益的高速铁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尽可能保证投资效率,尽量将资金投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部门,这样不仅能保障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就业水平,而且能最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反之,投资缺乏效率或产生负效率,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甚至经济灾难.

5投资民生,真正拉动内需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决心,但关键问题是,这四万亿向何处去?地方政府的18 万亿又向何处去?中国人经常说危机也是机会,这并不假。自近代以来,重大的制度创新都是在危机和压力下得以实现的。但这取决于领导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危机,而是要借危机提升国家制度。

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分析,目前中央政府的四万亿投资基本上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个是民生经济投资,包括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郑永年说,从第一个方面看,建设大量的公共工程,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制度,将会导致大面积腐败。在任何国家,公共工程都最容易滋生腐败。在西方,政府还会受到法律、媒体、议会等的监督;但在中国,基本上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从第二个方面看,尽管这次四万亿方案的投资也提到了要以改善民生作为投资方向,投资的十大领域中有很多指向民生领域,但可以预计,到最后,绝大部分的钱一定是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道理很简单,项目工程背后总有巨大的既得利益在推动,而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属于公共服务,没有人来推动。没有任何强有力的动力来推动民生方面的制度建设,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问题所在。为了经济发展,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当然很重要,尤其是在那些非常落后的地区。但是,很难说这一定能够拉动内需。中国要真正拉动内需就要把现在的“非消费型社会”变成“消费型社会”。怎么来转变?中国目前没有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性基础,但如果把四万亿或者更多的钱用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将为消费型社会的建立打下制度基础。何况,不建立保障体系,国人都不敢花钱,国际经济秩序的公正性也受影响,变成中国人积累,发达国家消费。更紧迫的是,随着经济下滑,失业人口增多,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等的建立,也是国家减少动荡、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养虎为患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的分析值得深思: 目前地方上报了18 万亿投

资计划,地方从哪里弄那么多钱?即便政府凑足了18 万亿资金,也必须在效率与民生两方面下功夫。以往在教育、医疗、保障型住房等方面政府支出不足,政府增加公共投资既可以在经济紧缩期刺激投资,也可以弥补经济发展的短板,弥补以往公共财政投资的不足。可惜由于民生投资没有即期效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显然不高,在各地方政府已公布的投资蓝图中,重点仍然是铁路、公路、电厂、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工程,而民生工程所占比例很少能超过15%。这将使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相混淆,降低社会整体投资效率,而民生短板依然存在。在世界范围内,政府投资低效都是痼疾, 我国审计报告屡现“财政资金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非常突出”的结论。积极财政政策的四万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任何支出都需要靠财政盈余或发行国债等办法预支未来收入,如果低效投资与民间投资争抢市场,忽视民生项目,必然在未来降低中国的整体经济效率。地方推出的18 万亿大多是基建,然后伸手要银行贷款,还要求拥有发债权。而在缺乏预决算的法律硬约束、没有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体系的情况下,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无异于养虎为患。地方政府在数周内上报18 万亿投资,这种大跃进之事必须慎行,投资大跃进实际上是在搞赤字财政,最终民间投资与银行都会被地方政府财政捆绑,中国经济堪忧。名义赢利实则补贴不断的央企已经够让我们头痛的了,哪禁得起未来数年再爆出地方政府财政纷纷破产的境况!只

要我们没有公共财政的硬约束,只要没有人大的硬约束(而目前许多地方的人大主任都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兼任,其实已无法对政府和当地第一把手起到监督约束作用),给地方政府发债权就是变相剥夺纳税人的财富。这样做,不仅不是

在救中国渡难关,而是制造更大的灾难。

简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简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由此导致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经济改革其实是改变这种体制,引入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最终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资源无法微观有效分配 微观资源无法有效分配,是计划经济里最受批评的要点。因为国家所有资源都由政府或是财团决定,私人不掌握生产资料,于是乎国家可以罔顾私人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经济计划。如当国家要求全国广种苹果时,事实可以是民众对苹果的需求不大。如是者多种出来的苹果在微观层面就会形成浪费。因为私人不得反对政府或是财团的决策,如果民众对芒果的需求高涨,但政府可以不按民众的喜好,而拒绝种植芒果。因而芒果在这个计划经济国家,就变成短缺。短缺通常会引发黑市的产生,而黑市则会对国家的计划经济造成极大地危害。另外,国家可以无视人民的需求和喜好而硬性要求他们的生产目标,违背了孙子兵法的“令民与上同意者。”会造成抵触,民众消极懈怠,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2.不能改善微观效率 计划经济下的微观效率通常是低落的,主因是国家或是财团往往不强调私人参与,而是由政府或财团一个全权话事。即是说,计划经济下会缺少私人竞争。缺少私人竞争,会造成产品质量降低,这也意味着生产者不能在生产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效率,甚至价格也不能通过竞争而有所调整。比如日本,大型财团形成卡特尔,垄断国内市场价格,大型企业内部依旧采用大锅饭,年功序列模式,缺乏微观竞争效率。但是从宏观角度,国家很容易通过计划经济发展规模经济,使得发展效率大为提高,苏联短时期内成为超级大国,中国政治上被誉为“第三极”,日本战后致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超级大国,所以计划经济的出现给批评者的产生了严重的自我矛盾。就是微观的低效率无法延伸到成为宏观的低效率,宏观效率极高。 3.扼杀个人自由 计划经济下经济问题都是由政府决定,不考虑少数阶层的诉求,个人的消极自由就自然被牺牲(见伯林《自由论》中关于消极自由的描述,自由主义评价自由程度是消极自由的程度)。又因计划经济下政府掌管国家一切经济活动,政府权力自然过大,容易实现明显的阶级专政。共产国家都是实行计划经济,但都几乎无一幸免地,在政治上诉求不通的群体都是归结其为极权主义,实际上是对其他违背发展目标的群体实行压制,如苏联、古巴、朝鲜就是日本也是一样。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有几大弊端 我认为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不仅不是万能的而且弊端还不少。为什么这样讲,首先要说明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对既有的经济体制是可以发表自己观点的。 第一、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市场微观平衡问题而不能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由社会总供求失衡引起的经济衰退、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单纯靠市场机制难题以很好解决。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这种调节是种事后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第二、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分散决策的商品生产者依据市场价格进行自主决策,而市场价格反映的供求关系主要是短期的供求关系,由此形成的经济结构可能并不是有利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论文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发展过程经验教训 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也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最终消亡。本文将试图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对它的作用做一点有益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其实,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是很早的,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是张闻天。1948年9月15日,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对《提纲》进行修改后,最终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它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 二、计划经济演变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调整时期(1949-1976) (一)建立时期(1949-1957)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了短短7、8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调整时期(1957-1976) 八大后,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内“左”倾思想严重,探索一度出现不少失误。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①1958年,进行以管理权限下放为中心内容的全面体制改革。体制建立后不久,中央很快就发现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最早阐明了此问题;1957年8月,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制度的初步意见》,提出了对集中过多和控制过严的计划工作制度的改进意见;1958年8月,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权限划分上,扩大地方计划权限。此后,开始了以扩大地方权限为中心的体制改革。 ②1961年,进行以加强集中统一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是针对在“大跃进”改革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的调整。1959年,毛泽东就针对“地方权力下放过多,没有搞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强调要“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一段时间里,这些正确的意见没有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直到1961年,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才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做出了《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并对经济管理体制做了相应的调整。 ③文革时期,开始第三次改革。三年调整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正常发展阶段。从1966年开始,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不久爆发文革,此时出现了集中过多的问题,于是中央又提出了下放管理权限的问题。改革先从下放企业开始。1969年,中央决定将鞍山钢铁公司下放给辽宁省,此后,又将包括很多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央属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同时,在计划体制上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制度。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广义地说,经济体制还包括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不同的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相似的经济体制。当经济制度建立以后,经济体制选择得是否正确,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这种经济体制,一部分是参照原苏联的做法,一部分是在总结解放区管理经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创造的。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广泛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有: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等,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活力。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客观上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中去,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自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后来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之后,各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相继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二之后,至90年代初,它们都纷纷摈弃了这种俊化的体制模式,走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其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从理论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适用。 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道路的一种设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和竞争,实行有计划的产品经济是基于这样一些前提条件: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经济主体,个人劳动都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计划的制定机关如生产的组织者能够预先准确地了解社会的播求和一切经济活动的信息,并对社会劳动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严密的监怪;劳动者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紊质全面提高。这些前提条件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远远没有达到。但是,20世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精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些前提条件,而是简单的、救条式地照搬照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应该实行计划经济的部分论断,在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计划的物质手段十分落后,从事计划的人的观念和知识水平也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盲目地建立起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极不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走向衰落。 再者,从计划经济的运作机理来看,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消除竞争与市场,强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走向衰落。首先,从所有制结构看,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排斥私人资本及其经营。而且就公有制而言,其实现形式既单一,又不适当。理论上公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们所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有效的机制来代表人们实现这种所有权。结果造成所有者长期缺位,全民所有制企业缺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只听命于指令性计划,完全忽视市场,脱离最大化目标,这样必然造成经营机制值化、经营成绩不佳、资源严重浪费,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从经济决策体系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基本上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庸,一切经济决策都由中央各级政府作出,以指令的形式层层下达至企业,决定企业的生产和经销。现代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提供的经济信息,如价格、利息等要素的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但企业由于缺乏经营自主权、决策权,无法有效配!资源,造成供需极度不平衡,社会资源大量浪费,人民濡求得不到较好满足的恶性局面。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符合商品经济阶段的现实情况。 从信息传递机制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相联系,信息是纵向垂直传递的,中间环节过多。上级作出的决策、计划从上到下逐级传递,由基层反馈的信息也只能逐级上报。这样的纵向信息传递结构由于传递距离长、通道窄,导致信息的时滞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和反馈机制,生产者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倩,再加上决策权的缺乏,因此很难生产适销产品,其结果是产销脱节、社会供求结构失衡。此外,这样的信息传输结构很难解决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信息逐级纵向传递,各级单位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容易对经济信息进行筛选和调整。如隐瞒自己的生产能力,夸大自己佑要的投人等。信息的失真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现在的信息社会迫切孺要有一个能将信息迅速传输处理并作出准确反应的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纵横交叉、横向为主的立体网络式系统,以使企业能迅速地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很显然,计划经济体制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 从经济的运行及其调节方式来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机制的调节搜盖一切.上至国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2]。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 (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这种体制导致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的省级的党政系统的领导机构,而企业和民众个人、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下级党政部门没有决策权。在后来,决策更加集中与个别领导人手中,导致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和不规范的个人决策左右集体决策而引发的一系列决策失误,严重损害了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3] (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政府当局往往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资源配置计划,而将经济效率的标准放在政治目标之后,这也是导致计划经济配置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5)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按照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的观点,交易是人类经济行为中最一般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交易,而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则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根源于计划经济本身取消货币媒介的思维[4]。这导致在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应当以按劳分配为主。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进行分配。但由于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行为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社会性生产和团队生产过程,单个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和贡献率无法做出准确测量,这给按劳分配规则的执行带来了困难。从前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实践来看,多数按劳分配实际都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这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7)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出于战略考虑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对城市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投入较大,但由于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积累不足,经济总量较小,并且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国家,因此都采取“抽农补工”的做法,试图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违背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导致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 工业对农业的抑止。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这一结构导致后期经济增长中产业链条的断裂,是造成后期改革最初发端于农村的根本原因。 (8)对外封闭型经济。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由于处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涨阶段,两大社会制度的冲突从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之前就明显存在。尽管新政权都表示希望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提出过“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国际冷战格局的形成,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封闭型的。尽管早期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过贸易往来,但多半是出于政治合作的目的,甚至后期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发生了分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参:Brus,1972, P.65-71;Ellman,1989, P.18):(1)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描述,公有制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财产形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国有化的过程。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改革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共同标准。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公有程度不同,城市工业经济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则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的农产品统购计划和相应的生产计划,并不具有完整的集体产权。农村土地在国家所有的基础上,由集体管理,农民对土地仅有使用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曾经高达90%以上,个体经济比重下降为7.1%,私营经济更是降到0.1%以下。[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味着我国所有制结构和调节方式都实现了向完全计划经济的转变。(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2]。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 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 (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这种体制导致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的省级的党政系统的领导机构,而企业和民众个人、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下级党政部门没有决策权。在后来,决策更加集中与个别领导人手中,导致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和不规范的个人决策左右集体决策而引发的一系列决策 失误,严重损害了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3] (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政府当局往往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资源配置计划,而将经济效率的标准放在政治目标之后,这也是导致计划经济配置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5)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按照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的观点,交易是人类经济行为中最一般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交易,而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则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根源于计划经济本身取消货币媒介的思维[4]。这导致在 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应当以按劳分配为主。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进行分配。但由于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2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 原因与利弊 专业:中共党史班级:2012级研究生业余班姓名:zc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要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就要结合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条件,正确认识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这关系到对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历史的公允评价。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4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面对历史与现实,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呢?我个人认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因此,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

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是由其内在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的要求决定的,因而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后的一个必经阶段。新中国在50年代之所以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是意识形态因素,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其制度和发展目标因素,国际经济环境的空间限制是发展战略选择的制约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中心、搞计划经济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存在可以替代的其他道路。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分析,需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看,它是在当时经济发展多重约束条件下的一个现实的体制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反对教条主义的经验,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 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但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外部因素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标签: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工业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正确?本文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工农业生产极端落后。 1.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解放前最高产量,钢只有90多万吨,原煤6000万吨(主要集中于日本占领的东北),粮食为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而经历连年战乱的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的产量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由于生产大幅度的下降,物资奇缺,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加剧,财政赤字也来越大。据统计,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1400多倍,物价上涨了8500多倍。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面对这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内经济状况,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争取国家参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然而,连年战乱不仅使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困,民不聊生,同时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中,长期控制着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我国接受帝国主义多条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通过条约特权,掠夺我国经济,垄断了中国煤产量的70%,铁产量的95%以上,航运吨位的73%(其中外洋航线占83.8%)和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并控制着我国的金融、保险和对外贸易。他们使用各种特权,攫取惊人的高额利润。1936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 试题: 计划经济的弊端 答案: 计划经济存在的弊端有: 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 第二,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第三,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地巨大浪费等等缺陷。 第四,计划经济体制与由众多平等个体组成国家的现实世界相冲突。在一国内,宏观上人为地制造出计划制订者,计划执行者,计划执行利益受损者,微观上的企业主体被分成企业管理者和劳动人员等等,构成 ___和被奴役阶层不可避免。消极怠工成为劳动者的必然选取。

【相关阅读】 计划经济的弊端 大凡过来人,对计划经济的弊端都会记忆犹新。按道理讲,计划经济总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一切大小事务,都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为何一旦执行起来就乱了章法?多数的解释,是政府计划手段不够先进(如没有高智能电脑),信息反馈慢,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样讲 ___错,但未免显得过于肤浅。难道有先进电脑,计划经济就可起死回生? 显现绝对不是。摆明的事实,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且也是最早拥有计算机的国家,当年在大学念书,我就学过他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学,什么投入产出表,什么经济运筹法,什么“影子价格”等等,高深莫测,神乎其神。其计划方法,不谓不高明;计划手段,也不谓不先进,可结果如何呢?经济始终还是不争气,国家最后走向了解体。 说到底,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计划经济所以失败,原因还得从政府的“人”身上去找。传统观点认为,政府都是大义为公的。可经济学家 ___说,政府只是个抽象概念,最终要由人组成,因此,若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 体制的区别 系别: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08化学三班 学号:200873010326 姓名:马翠兰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主权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经济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分散的决策主体在谋求各自的利益中彼此展开竞争,决策的协调主要是在事后通过市场来进行。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而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通常市场经济也叫市场经济体制。 构成要素: 买方与货币总量 “买方”代表了市场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没有买方就没有任何市场,没有买方需求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没有买方需求价值的提升和需求范围的扩大就没有市场容量的扩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原始市场经济可以随时以物易物,所以,买方需求必须与货币量结为一体,才能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真正意义的“买方需求”。买方需求,包括普通消费者需求、制造商对资源消耗的需求、公共设施的资源需求、国家战略储备和国防安全的资源需求,等等。这所有的需求量都是以货币总量来计量的。买方的主体,实际上是持有货币总量的国民和团体。 卖方与商品产能 “卖方”代表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主体。它是与商品产能或产量紧密结合的。卖方所提供的商品产能与产量是否与买方需求保持均衡,可以从基本方面决定市场价格起伏和波动,也从基本方面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能否可持续运行。 法人与公司治理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利弊 专业:中共党史班级:2012级研究生业余班姓名:zc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要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就要结合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条件,正确认识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这关系到对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历史的公允评价。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4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面对历史与现实,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呢?我个人认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因此,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 利弊 专业:中共党史班级:2012级研究生业余班姓名:zc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要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就要结合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条件,正确认识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这关系到对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历史的公允评价。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4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面对历史与现实,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呢?我个人认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因此,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惊人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文章讨论了两个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从当初迷信计划经济体制到怀疑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到下决心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打破了长期的、不正常的寂静,造成了再也平静不下来的经济格局,使中国经济不可逆转地走向改革,走向开放,走向市场经济。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到20XX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这30年,中国的变化是惊人的、举世瞩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亲身的经历。 我们谁都不是先知先觉者,谁都不可能在1978年就能预知此后的中国经济会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我们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学习、提高、成长。 回顾这30年,使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第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在序言中,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 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是非常艰难的。尽管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可以照常维持下去。这一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它有可能顽强地存在下去。原因是: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把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如果想自行决定生产和经营,稍稍摆脱一下计划的安排,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直到把领导人撤职或给予其他处分。行政权力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因此,一个想背离计划经济的轨道,是十分困难的。同样的道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居民个人实际上也处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个人作为劳动者,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就业和担任什么工作,都由劳动人事机构按计划安排好,流动难以如愿,抵制这种安排等于自己断送了继续工作的机会。 个人作为消费者,也要由计划部门安排,具体表现为生活必需品是凭票证供应的、住房是由单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学就业也无一不同行政主管机构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发展以及改革,这一时期国家牺牲农村利益确保工业,创建农村人民公社,后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率先突破,带来的深刻变化,这一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 关键词: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农村计划经济时期改革产生的变化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中国农村发展60年,是一个农业大国迈向工业大国的过程,也是走向现代化强国的过程。60年的历程可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诸多问题,前30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体制弊端在后30年里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我们要跟加深入的探究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 受20世纪50年代所选择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必然是选择排斥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由以下三个支柱来支撑的:一是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二是带有国家垄断性质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而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则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组织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其发展的起步阶段必然是选择暂时牺牲农村、农民、农业的利益,以便迅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经济资源确保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品,选择这一发展战略对农业、农村、农民提出的要求是:在使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所必须的农产品数量,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最低限度的资金。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为的是确保城市居民生活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农产品的需要,并通过国家制定的低价收购农产品政策,把一部分农民收入转化为国家工业化启动资金。以强制性压低农产品购销价格为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为了推而行之,必须辅以强制性的配套措施,包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19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19、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错因归纳:对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特点和影响区分不清。释疑解惑 对点突破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

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C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既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 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 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 项错误。 3.(2013·山东文综·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新产生的事物,苏联所没有的,排除B.中国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新事物是出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排除A 和C ,苏联认为20-30年代苏联进行过类似尝试,农业集体化,故选D 。 4.(2012·天津文综·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 是( ) A .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 .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5.(2018·海南高考·1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 济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发展以及改革,这一时期国家牺牲农村利益确保工业,创建农村人民公社,后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率先突破,带来的深刻变化,这一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 关键词: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农村计划经济时期改革产生的变化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中国农村发展60年,是一个农业大国迈向工业大国的过程,也是走向现代化强国的过程。60年的历程可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诸多问题,前30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体制弊端在后30年里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我们要跟加深入的探究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 受20世纪50年代所选择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必然是选择排斥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由以下三个支柱来支撑的:一是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二是带有国家垄断性质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而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则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组织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其发展的起步阶段必然是选择暂时牺牲农村、农民、农业的利益,以便迅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经济资源确保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品,选择这一发展战略对农业、农村、农民提出的要求是:在使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所必须的农产品数量,在价值形态上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最低限度的资金。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为的是确保城市居民生活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农产品的需要,并通过国家制定的低价收购农产品政策,把一部分农民收入转化为国家工业化启动资金。以强制性压低农产品购销价格为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为了推而行之,必须辅以强制性的配套措施,包括通过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而其在农村的微观经济社会组织,则是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1]。 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的构建,意味着把农村各级经济组织变成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以党和行政组织的职能代替经济组织的职能,否定各级经济组织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这种管理体制的形成,为的是强化国家对农业生产、流通的行政干预。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起着抑制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是确保农产品统购统销贯彻到底的基层组织制度形式。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家控制农民经济权利的一种制度形式。这集中表现在国家通过指令性生产计划、农产品统购统销、关闭农贸市场、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等,使国家实际上成为农村人民公社生产要素的第一决策者、支配者、受益者。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同,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从一开始就被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下,在这一点上与国营企业几乎没有差别,所不同的是,国家虽然支配和控制农村人民公社,但却不对控制的后果负责,而国家支配和控制国营企业,则要以财政担保其就业、工资和其他社会福利。客观地说,我国传统选择的主要缺陷,与其说是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前工业化发展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