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后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后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后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后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后金融危机下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2010/11/19

古语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利空出尽就是利好来临之时。自2007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充斥着悲观情绪。次贷危机的确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然而即使最严重的危机也有结束之时。明智的投资者在看问题方面特长具有前瞻性,及先市场一步落子布局。毫无疑问,次贷危机已经造成全球范围的资产价格高估,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泡沫被充分挤压,从而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与此同时,与次贷危机如影随形的市场不确定性并未消弭,市场底部很难看清楚。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次贷危机还未过去之时,2010年年初美国国内优质房贷又出现危机, 美国国内就业不足,消费不振, 实体经济全线溃败,结果只能是国家竞争力下降。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该何去何从,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投资者提供的究竟是崭新的机遇,还是残酷的挑战呢?

(一)祸兮

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剧变,已经把中国彻底地推到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而且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2008年3月19曰.温家宝总理在问答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时表示,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造成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的股市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巳经升值15%,而巳最近升值的幅度越来越大。

在当今,热钱正在“烤”验中国经济、 2008年4月下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春季部长级会议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呼吁各国尽快建立起协调互信的政策框架,加强对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热钱的监督,稳定市场预期,实现有序调整。

大量热钱将会使资本流动急剧波动,不仅导致汇率和利率更大幅度地波动,而且造成资产价格中的泡沫效应使得国际收支状况和结构更加复杂,进而影响到一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甚至造成杜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面对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进一步趋紧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步步走高的国内通货膨胀率,中国应该如何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保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讨论关注的热点和宏观调往所必须面对的艰难选择。

现如今的世界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受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放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一向坚持特色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成为了这次金融危机最大的侩子手。华尔街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更多的是旁人的哀叹和世人的震惊。紧接着欧洲各国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冰岛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一度陷入瘫痪的局面,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形势发展带来的却是越来越悲观的前景。“冰岛已经破产,”冰岛大学教授阿尔萨埃尔·瓦尔费尔斯说,“冰岛克朗已经成为历史,唯一可行方案就是让IMF

来救我们。” 美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国经济就这样渐渐淡出世人的视野。不是因为上帝没有眷顾美国人的勤奋,只是他们想要的太多,自私与贪婪酿成的今天的惨痛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的三个方面(摘自谷歌):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

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

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

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面对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经济效应带来的问题,我国经正在济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美元贬值损害了中国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加剧国内通胀压力。

美联储采取连续调低联邦利率的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相对于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快速贬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国际购买力的显著缩水。由于美元是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最重要的计价货币,美元大幅度贬值直接导致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飙升。由于价格上升的幅度超过了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而且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太慢,让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升值有预期,从而导致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汇率每拖一天,就等于让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这客观上向中国的宏观经济注入了外生性通胀压力。而这些热钱,是不断增加的,这样就导致了房地产飞涨,然后政府打击房市,然后热钱又进入股市,使得股市飞涨。然后中国政府又想打击股市,然后迫使热钱流向物资期货市场,开始炒高物价。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又在一路飙升,是必然的,而且全面的物价上涨会不断持续下去。靠打击和堵是没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步到位的汇率改革,让现在在中国的国际热钱拿钱走人,否则,当越来越多的热钱不断的流入时,拖到最后,中国的损失将是我们承受不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日常消费品物价上涨,肉价、食用油、方便面,都处于大约10%以上的上涨过程,是对于民生的直接考验。国父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那么民生问题的直接影响是什么呢?造成中国经济处于物价上涨周期之中,其次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通货膨胀的全面爆发,最后国际市场上一些主要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会促使国内通货膨胀更为严重。

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5次上

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1月10日晚间发布消息,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前的10月20日,央行刚刚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早已在预期范围之内,主要为应对持续的高通胀势头。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比9月份涨幅扩大0.8

个百分点,创25个月新高。通胀压力较大,虽然国家在10月20日宣布加息,但央行加息后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5%,相比CPI指数而言还处于负利率时代,由此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也应声而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防通胀已成中央第一要务,如果未来几月通胀率继续高企,还可能出台包括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等在内的调控组合拳。据网易财经计算,以9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70.09万亿元为基准,此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冻结银行资金约3000亿元左右,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国内资金流向其他投资渠道,

2.房地产泡沫破裂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福布斯》杂志2009年12月18号刊文称中国房地产是仅次于黄金的“全球第二大可能爆破的经济泡沫”。(附:摘自王晓东《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深层思考》白皮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伯格认为: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泡沫过度膨胀的后果是预期的逆转、高空置率和价格的暴跌,即泡沫破裂,它的本质是不可持续性。

全球不良资产解决方案公司(Global Distressed Solutions)的总裁杰克·罗德曼(Jack Rodman)曾在洛杉矶和东京地产泡沫破裂的时候, 通过买卖不良贷款以及向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而获利不菲。如今,他认为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即将崩盘。罗德曼指出,北京约半数的商业房产目前处于空置状态。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电脑中存有55栋空置写字楼的幻灯片。他称,还有10多栋这样的写字楼尚未来得及拍照。罗德曼说:“我拍这些照片的目的就是想让人们明白供给已经严重过剩。”他的公司目前为在中国的资产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

旨在促增长的政府官员的极力推动下,中国的各家银行去年提供了相当于1.4万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用于建造摩天大楼以及其他商业地产。如今,中国内地遍布空置的楼宇。北京去年第三季度的写字楼空置率达22.4%,在房地产经纪商世邦魏理仕公司(CB Richard Ellis)追踪的103个市场中位列第九。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即将投入运营的项目,比如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的国贸三期74层大楼。纽约对冲基金尼克斯联合基金(Kynikos Associates)创始人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称:“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固定资产投资泡沫正在形成。想要以温和的措施抑制泡沫膨胀是非常困难的。”

政策制定者们为此忧心忡忡,他们正试图抑制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1月27日,中国银监会要求银行界控制贷款的增长。银监会在其网站上发表通告说,各银行应该“严格”遵循房地产贷款政策。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中国当局显然正在努力抑制过多的银行贷款。”

2010年2月12日,中国央行今年第二次调高了银行准备金率。此举应该有助于减少银行所持有的可以用于新贷款的资金金额,以减缓贷款增速。

如果中国政府无法为市场降温而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么不良贷款将会激增。上海市有关官员在2月4日表示,如果房地产价格下滑10%,那么上海的债务拖欠抵押量将增至原来的3倍。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驻北京的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表示,由

于向国有企业的一些工业贷款已被用于房地产投资,因此情况可能会比预想的还要糟。她判断说:“隐藏的房地产风险要比我们看到的多很多。”

3.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行业

(1)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但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远远高于全国8.84%的水平。可见,2008前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数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这可从次贷危机发生后,尤其是美元大幅贬值,使得美国国民财富收缩,增加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减少了对高档次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使得中国对美在价值较低的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价值较高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不足。

(2)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开始减速,2008年1-6月延续了这种趋势。从出口金额看,2008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虽然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仍与2007年全年20.39%的增长速度持平。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中国比上年同期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多,次贷危机产生的综合效应,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世界经济生态也是如此,繁荣之后必有危机,危机过后出现萧条,萧条之后渐渐复苏,然后又是新一轮的繁荣,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所以在危机之后,复苏之时,我们要放眼看去——到底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哪些难得的机遇

(二)福兮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局面下,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悄然深入,蓦然回首,这次的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挑战,还有机遇!面对此次经济危机,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究竟应该如何制定,如何面对挑战,在世界国际化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充分把握金融危机所提供的机遇,是对我过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一大重要考验。

仔细斟酌,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次贷危机下,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也不断下降,这为人民币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全球经济流动性匮乏而中国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允许国外金融机构和著名企业到中国资本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也是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广度、深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明智之举。其次,美元贬值的情况下,美元为世界主要计价货币的地位有所动摇,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包括加快资金拆借市场、短期国债市场、长期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步伐,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金融市场体系,改善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要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的供应、回笼和调控的能力,建立适应金融开放和有利于资金加速流动的金融监管体制。要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它们的业务经营水平和管理的水平,增强其拓展市场和业务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银行体系在日趋激烈的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经

受得住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冲击,提高我国在参与国际资金融通方面的竞争实力,进而达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目的,进一步为进军世界主要货币的目标打拼。

第二,当前回归再工业化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大家知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金融泡沫的出现,给世界上了很好的一课,这个教训就是金融服务业不能够脱离实业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以后,就出现了重归经济实体和再工业化的趋势。再工业化不是回归传统的工业部门,而是通过政府扶持,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复兴。我国既要增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上,又要在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市场的空间,提高人才素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大力倡导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把发展绿色能源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走绿色复苏的道路。我看有很多网络上,把绿色复苏之路赋予了绿色新政的说法,也就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热潮。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首先确立了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发展中国家也应该紧随其后。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了重大的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增长模式,是摆脱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第四,新兴市场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新兴市场本身已经占有世界经济的40%的份额,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总体将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望突破50%。所以在欧美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投资、贸易以及货币和金融合作将更加紧密,同时,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五,城镇化成为了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45.7%,今后一个时期,虽然城镇化的增速会趋于下降,但仍将保持每年提高0.1到1个百分点的增速。我国城镇化率可能在2013-2015年超过50%,城市社会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为城乡结构的转换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转向进城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来带动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投资需求,以及城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消费需求。这将成为扩大内需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六,“走出去”战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立足扩大内需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未来将继续向内需和外需更加平衡的方向转型。在继续鼓励出口的同时,将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走出去。

我们看到,部分的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已经开始走到国际收购兼并的前沿,而且已经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以下以华为科技为例来探讨下,后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究竟是如何进军国际化的。

(三)福兮祸所伏

以华为科技的发展为例,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后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1979年,一位中国改革的先驱者,来到了当时还是贫穷落后的一个小渔村,在那里他与当地的老百姓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亲切而又深刻的长谈,临别前,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这里开始打开国门,开始国际化的进程,这个小渔村就是深圳,这位伟人就是邓

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最早的开始国际化战略运行的深圳,它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早就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家,一系列高新产业在这里孕育而生,如今它与亚洲四小龙平座平齐,是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市场重要的地区性枢纽要塞。在这里拥有中国最出色的企业,例如,格力电器,旭日国际,华为科技,万科实业,三九集团等等,它们的业务范围遍及科技,地产,医疗,化工,环保等诸多领域,它们也是中国最早开始国际化战略进程的企业。华为科技作为中国移动科技技术的龙头老大,它的业务范围不仅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更是在国际上100多个国家拥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的冲动也来自于同国际巨头的竞争的压力。在所有以“国际化”为企业使命的中国企业中,华为可能是动作最快、最显著成效的一个-从1999年的5300万美元到2008年的174亿美元,九年的时间,华为的海外销售额增长了300多倍,华为有效的实行了国际品牌大战略计划。目前华为全球用户总数达到了10个亿,你不懂得微软没有关系,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要知道华为,并且坚信有一天华为会成为世界老大。事实上,华为的国际化来之不易,它从最初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努力填平中西文化的鸿沟,到后来争取与先进的跨国公司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历经了千难万阻,终于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化企业战略道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华为在运行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始终作为一名谦逊的学生,不断地向微软,IBM学习,学习它们的资本运作,业务拓展,科技研发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公共关系网络。西方人崇尚法治,而东方人倾向于人治。华为的管理,始终是中西文化碰撞结合的产物,及人法合一。从流程和财务制度这些最标准化甚至不需质疑的“硬件”开始,从制度管理到运营管理逐步“西化”,潜移默化地推动“软件”的国际化。

前车之鉴,勿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在金融危机尚未消除情景下的中国企业集团而言,如何加强集团战略管控极为重要。而在应对危机、强化集团战略管控方面,做得较好的中国企业,华为显然是其中一个。现在华为的主要业务在欧洲和非洲大陆,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华为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缩水,海外的合作伙伴纷纷进行了业务重组以及退单,大家都想保全自己的身家。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战略时面对的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波动更多的是政治上的牵连以及自由贸易主义的保护,各国亦在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不受侵犯。华为这次就受到了欧盟自由贸易保护主义协会的打压……据《新浪经济》报道,华为已经将目标投向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些国家更需要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来帮助当地进行通讯设施基础建设和专业的维护。此举,正是迎合了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战略转型。但是,华为不会就此放弃了欧美国家的市场份额,只是轻重等级不同罢了。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也是华为得以发展壮大的宗旨。这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机遇,当IBM,微软还在为本国的市场互相争夺时,华为已经在新的领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

用SWOT分析工具来分析华为科技的自我形式:

Strengths:华为拥有庞大的市场网络和国际性以及区域性影响,有优秀的研发团队,丰富的海外市场拓展经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

Weakness: 缺少对新兴市场的了解,如何建立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网络,如何将华为思想渗入当地的通讯市场。

Opportunities:第三世界国家对于高端科技产品的需求,成熟而又稳健的通讯运营系统来提升和改进通讯网络系统。

Threats:在经济危机下,不仅仅是只有华为可以发现新市场,竞争对手也会加入争夺战,还有当地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会是华为前进路上的阻力。

2000年,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一文,预见了即将到来的全球网络科技泡沫破灭后的“冬天”,并带领华为安然过冬。如今,在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下,世界通信巨头纷纷收缩战线,但华为依然在奏响嘹亮的战歌,交出了美丽的成就画卷。

4 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了2008年年报。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 42.7%,也超过之前17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预期。净利润达到11.5亿,同比增长20%,净利润率6.28%。海外收入的比例从进一步上升到了 75%,进入了全球前50大运营商中的36家。同时在标志企业健康程度的相关指标上,华为也表现良好。40% 的增长速度与华为一贯的成长速度基本吻合,但是如果相对比行业内其它主要竞争对手的年度业绩,就可知华为成就的来之不易和春风得意。

2008年,爱立信净收入减少40%,诺基亚西门子亏损3亿欧元,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北电更是一塌糊涂。在行业前列的几位巨头之中,只有华为一枝独秀、分外妖娆。

华为的启示:华为的逆势增长,是其长期以来规范管理、改造流程、塑造企业文化和追求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华为引入西方大企业的优秀实践,在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与IBM、 HAY、PWC、埃森哲等西方公司展开合作,在流程、组织、IT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

在集团战略管控方面,它带给我们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巨资投入研发,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为把知识产权视同企业的核心能力,每年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其中的10%用于技术预研。据测算,其2008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20亿元。华为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相应制度,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87502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华为多年在研发人员和资金的巨额投入,和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使企业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华为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华为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达到25000多件。2009年1月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华为共有4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移动通信分布式基站”获得2008年度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年度通讯领域的最高奖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当中显示,华为总共提交了173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大户松下(日本)的1729项,和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荷兰)的1551项,成为PCT国际专利申请第一大户,第一次中国企业在该排行榜上名居榜首。

第二,决策权前置,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2009年1月,在销服体系奋斗颁奖大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明确提出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提出:

?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

?努力做厚客户界面,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

?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

?一线的作战,要从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小团队作战,而且客户经理要加强营销四要素(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融资和回款条件以及交付)的综合能力。

任正非对于后方机关不了解前线却拥有太多的权力与资源、设置了许多流程控制点而且不愿意授权、官僚主义及教条主义等现象给予了无情的抨击,明确提出将指挥所(执行及部分决策)放到听得到炮响的地方去,把决策权根据授权规则授给一线团队,后方起保障作用。要以需求确定目的,以目的驱使保证,一切为前线着想,从而精简不必要的流程,精简不必要的人员,提高运行效率,为生存下去打好基础。

第三,搭船出海,全球合资。

通信行业标准化程度非常高,主流标准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华为的管理已能基本满足欧洲等领先运营商的要求,赢得了欧洲市场的拓展。

第四,化危为机,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正当国际电信设备巨头还在思考如何度过金融危机之时,华为却开始酝酿一场美国式的“抄底”行动。2008年10月,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表示,华为原计划暂缓在北美市场拓展,因为这一成熟市场难以渗透,但现在是突破良机,华为已持有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 Wireless的合同,在过去18个月中,公司在美国的雇员数量也已从200增至500人,公司还聘请大量美国本土员工担任领导阶层。

金融危机给了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虽然国际电信巨头在美国电信设备市场上已根深蒂固,但金融危机会让其市场和销售策略变得保守,而且这些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要对每季度业绩负责,有短期回报压力。而华为完全可以通过灵活的价格和市场策略进行市场渗透。华为在海外真正赚钱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拿下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抢占制高点的好处不言自明:一是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一般也来自发达国家,华为可借此熟悉市场;二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运营商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由此可见,通过华为的成功,给最大的启示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我国的企业,在后金融危机下,抓住机遇,拿捏好企业本身的优势,克服暂时的劣势,那么一定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深层思考》王晓东

《福布斯》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王立, 中国对外贸易CHINA'S , 期刊FOREIGN TRADE 2008年第11期李俊期刊-核心期刊

INTERTRADE 2008年第08期

《中國經濟分析月報》十月刊

《华为基本法》

《世界经济》

《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新货币战争》唐风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跨国经验研究》 Robert.J.Barro/著李剑/译

《经济学演义》经济学演义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 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金融保险)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施思张凯青周诗慧邓明清林恩如许薇婷 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可是我国的银行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较好。早在7年前,西方媒体仍称“中国国有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2003年初,标准普尔更是将中国内地银行全部定位为“垃圾”等级,那是什么让我们商业银行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中国有84家,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7,中国银行排名14,中国建设银行排名15,中国农业银行排名28,交通银行排名49。 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银行业包括5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以及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此外仍有政策性银行在特定领域内发挥其职能。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能力有所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扶优限劣,不断创新信贷方式,提升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壹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少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作为战略熏点和未来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贷款逐步增加。二是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盼专门化金融服务。壹些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有别于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信贷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目前,壹些银行已设立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危机,使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保持“双降”,风险抵补能力进壹步加强,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持续下降,银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速度加快。

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孙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信计1 38号 摘要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而且使中国社会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危机向社会蔓延,要经过一系列传导和反向传导过程。在此过程中,失业,城市迅速发展是经济危机导向社会危机的传导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解决失业城市迅速发展问题,而在金融危机时期解决就业城市迅速发展问题,必须将短期应急和长远战略综合起来寻找对策。因此,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劳资合作、发展社区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城市就业 引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 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面广,影响度深,更严重的是目前仍处在不确定的动荡之中。此次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它不仅波及到了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对部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巨大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出现了困顿的局面,金融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社会、产业、市场和消费趋势,特别是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而IT业更是不断传出公司裁员、倒闭的消息……由此也就必然对就业特别是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次金融危机,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 一、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初现端倪。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冲击的广度、深度及其严重性值得高度重视。随着全球协调采取措施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走出这次危机冲击所产生的经济周期至少需要2-3年时间,甚至更长。受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影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青年劳动者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同时,外贸形势的变化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城市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被迫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由此引起城市结构性失业人数进一步上升,城市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大量职工就业与再就业的沉重压力。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从2001年的0.75大幅度逐年回升,并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显著减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的减速,以及失业率的上升。首先遭受冲击的是东部沿海城市出口企业和产业部门就业。2007年,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比重60%左右,出口比重占91%。而且,2001年以来出口高速增长,也主要来自东部地区。这样,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金融危机等多重影响冲击下,东部地区的出口企业和产业部门就最容易受到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它的经济总量占全国1/10以上,出口占全国的1/3。由于它的外向型程度高,加工贸易企业占制造业很大比例,企业的利润率很薄,在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等因素作用下,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拉动的新增就业人数从2005年的76万人下降到

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作者:张洋东,赵永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6-3 本站发布时间:2009-6-3 18:46:57 阅读量:1920次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今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称,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如何正确认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搞清一些相关的基本问题,对于我们更理性更从容地应对危机,更理性更有力地扭滑促增,更理性更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是有助益的。 一、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开放的中国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各个方面都有严重影响。在金融方面,我国持有美国“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美国国债5189亿美元,金融危机使我国一万九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和损失不少;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跌幅72.8%。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9年5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近一年间,A股1386家参选上市公司总市值高低落差达到9.44万亿元,分摊到1.25亿个股东账户相当于户均亏损额一度高达7.55万元)。还给我国一些金融、保险、投资机构(他们因购买美国的基金、债券等)也造成了直接的不小的损失。但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相对健康,金融机构运行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几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还因这次金融危机而跃居世界各大银行前列,没有发生象前段欧美那样不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金融危机。今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时称:“中国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金融危机!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畅通无阻,我们贷款增加的很快,没有什么像西方国家处在金融危机煎熬的那些地方的银行,他们的银行贷不出钱来,我们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已,不要把概念搞错了”。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不是金融危机。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主要方面还在实体经济上。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消费需求大量萎缩,对中国的进口急剧减少,使中国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2008年上半年就有6.8万家加工出口企业倒闭,还有不少企业停工限产。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4月份,出口仍比去年同期下跌22.6%。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停产关闭,直接的影响是这些企业GDP 和税收的消失以及农民工的失业返乡。间接影响是这些企业电力、原燃材料的停止和减少使用消耗,传导影响到其他生产、制造产业,造成各种原燃材料、产品的积压,价格下跌,进而造成其他生产企业的减产、限产、停产,其他生产企业GDP、利税的减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在今年“两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透露,到去年底,全国有7.5%的中小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 内容提要 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蔓延到全世界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今天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由于美国造成的金融危机我国必须正视其问题,对其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

解决全球金融危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将金融危机中的危害转为利,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下,迅速将金融界快速发展起来,并对金融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与在金融发展中使人们对其备受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汇率风险 Abstract A massiv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or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aking the right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losses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harm to benefit, make our economy get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is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will finance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financial impa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o its attention.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Debt Currency risk 目录 一、金融危机发展概况 (1) ㈠金融危机概述 (1) 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过程 (2)

论中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房地产经济 陈宇 (A4纸,正文小4 行距22磅字数2000 在最终的打印稿上的左上角写上一号) 众所周知,在2008年,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房地美、房利美申请破产,美联储注资等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宣告了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进而对世界的经济领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并逐步危及其他领域。而在中国,提到08年,人们不禁想到了很多很多令国人感动与自豪的事件,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地变化。当时,国内的猪肉及蔬菜价格,还有粮油价格开始上涨,经济出现通膨现象。而耕地及商品房价格在小幅度的下挫后,也开始了上涨。在国外,有08年代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国际事件,北非如埃及等国家频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政权摇摇欲坠,而在阿拉伯世界里也不平静,利比亚的战火,叙利亚的抗议等等,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难道这些事件它们之间就没有联系。虽然目前,国外局势紧张,但国内的形势仍可以算得上是稳定的,但是我们仍不可以不未雨绸缪,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并相应地调整策略。 不得不注意的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大量的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并最终流向了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兴起,房市价格一路走高,每年都有较大的涨幅,有形成房地产泡沫的趋势。为防止泡沫的做大及破裂,我们必须一预防为主,主动借鉴日本房地产破灭的经验教训。日本房地产泡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日元的升值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有直接联系。1985年,迫于美、英等其他G5国家的压力,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加速了升值的步伐。国际上许多资金流入日本并最终流入房地产市场,为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准备了资金基础。 2.长期低利率政策加速了泡沫的形成。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并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连续多次下调基准利率。日本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导致出现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3.日本民众对地价和房价不断上涨的经济预期。日本是岛国,土地资源少而人口相对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人们认为地价和房价一定会不断上涨。 4.政府监管和调控行为的缺失。在房地产泡沫产生和发展时期,日本政府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泡沫的发展。首先,在泡沫形成之前至泡沫形成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政府认为不应该干预地价和房地产价格,对大量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也不加调控。其次,日本进行的金融改革加速了金融的自由化,政府对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下降,致使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综上所述,日元的被迫升值和日本国内长时间低利率政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资金,此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只是具有了可能性。日本国内对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助长了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日本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不力,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和资金环境。最终,在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房地产泡沫形成,对日本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采取的政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含义: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类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关于对我国的影响大致如下: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仍然没见底,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业迅速得到发展,它在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在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下,收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查阅我国现行的金融危机管理的主要著作,并通过各类专业杂志及相关网站获取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目前在金融危机防范上的问题和国际上金融危机防范经验,提出中国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其实质和根源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逻辑,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严重过利、资本的逐利本性引起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造成投机过度从而失控、爆发危机。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下文中本人将重点阐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几个方面,并就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工业生产增速下降,产品库存增加;第三产业一些行业出现困难;股市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影响明显 中国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将是必然趋势。—直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贸易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国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造成美周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而中美贸易占据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最大比重,美国人不消费对我国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1)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以低档产品出口为主的模式,进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创新和研发的力度,加强出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贩之地。(2)扩大内需。要加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疏通内需渠道,为农村人民消费需求提供物质基础。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金融海啸”,以此来形容其来势之猛。在这种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比较及时、到位,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6年来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在全球独树一帜,保持了稳健运行。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本外币负债总额为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的态势。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不是对银行业的直接财务影响,而在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进而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无法判断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和扩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在增加。银行业与整个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就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减慢和下滑,受海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锐减的影响,直接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处于减产、半停产和停产状态,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放慢的预期,加上房地产、钢铁等基础行业市场供求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一场全球化式清算 所有泡沫都会破灭,所有失衡都会再平衡,这是经济史昭示的基本道理,无论是地产泡沫、股票泡沫还是债务泡沫,无论是贸易失衡、货币失衡还是债务失衡。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场泡沫破灭和经济失衡的调整。全球失衡表现在五大方面:以美国过度逆差为代表的贸易失衡、全球产业利润分配的失衡、全球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美元地位与美国经济地位的失衡、庞大财政赤字下美国财政体系的失衡。 2001年美国开启宽松货币政策吹大房地产泡沫后,以美国贸易逆差为罪魁祸首的全球贸易失衡是当前危机的根源。而当前危机是一个更大周期的顶端,即全球尤其是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对产业、金融利润的追逐的顶部。 失衡导致巨型泡沫。目前美国相当一部分地产泡沫已破灭,金融市场泡沫正在破灭,美国过度消费泡沫则刚刚开始破灭。肇始于美国的危机波及全球,融入全球化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难幸免。 这是一场毫无疑问的全球性危机,为二战后之首次。以更长的周期看,二战后世界经济在美苏两大方向上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西欧和日本迎来集体繁荣期,冲垮以美国经济为主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后发达经济体再未同步繁荣。 耶鲁大学社会学系高级研究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2003年出版的《美国实力的衰落》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美国,其经济均表现不错。而同期世界整体经济表现并不佳,已进入长期下降阶段,表现为生产利润水平较五六十年代大幅下降。 冷战后,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找到利润新空间,其一为全球产业转移,其二为资本伸向金融市场。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今年迅速恶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可能继续恶化为经济危机。危机将给利润新空间标上到顶的句号。 规模巨大的失衡后的再平衡,将给世界经济及其逻辑、版图带来巨大未知数。 全球贸易失衡及再平衡 全球经济体系最大的失衡是贸易失衡。以美国为代表的巨额贸易逆差是罪魁祸首,导致众多生产国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在当前危机下,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摒弃、生产国产能的削减,将强行平衡贸易失衡。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指出,今天金融危机的核心在于全球失衡,突出表现为全球经常账户赤字绝对额剧增,2006年至去年创出占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近6%的纪录,几乎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平均2%的3倍。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从1995年占GDP的1.5%猛升至2006年的6%。2000年至去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实际GDP 平均增长8%,为同期其他地区平均3%的2.5倍。去年东亚创下出口纪录,占其GDP的45%,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1994年至去年,美国实际消费需求增长率按实值计算为每年3.5%。其持续时间之长,被罗奇称为“现代史上任一经济体最为盛大的消费狂欢”。罗奇将美国过度消费的根源归结为储蓄模式从以收入为基础到以资产为基础的贸然、失败的转型。 20年来美国储蓄率一直下降,从1984年的10.08%至1995年的4.6%,2004年至去年分别为1.8%、-0.4%、-1%和-1.7%。储蓄率负值形成消费者债务泡沫,至2006年中期巅峰时,净房产抵押提取的现金量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9%,为5年前3%的3倍。去年底,家庭部门负债率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3%,较10年前的90%上升40多个百分点。 罗奇认为,这种债务增长“简直荒谬至极”,“现在终于结束了”。美国需要抛弃资产导向型储蓄与消费相结合的策略,重建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并削减债务负担。这意味着美国个人消费增长将持续下滑、经济衰退。 1929年大萧条时,美国遭受股市泡沫破灭和产能过剩打击。美国一战后发展起来的产能出现严重过剩,工商企业倒闭8.6万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开工率分别仅5%、15%,失业率攀升至25%。

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科协论坛·2009年第6期(下)—— —关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人说是1929年之后最严重、最大的危机,影响到了全球。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和由来: 外部原因: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剩资金流向美国,刺激了住宅价格短期显著上升。进入新千年以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一次较长的低利率金融缓和时期。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这些过剩资金中的大多数投资于各种资产,于是就出现了全球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热现象。 内部环境:低利率。美国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变化也是此次危机发生的催化剂。在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和“9.11”恐怖事件后,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超低利率在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刺激了美国房地产的繁荣。截至2006年初,美国房价连续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过8%,其中2005年升幅达15%,而过去35年房价年均增长率为3.5%。低利率和高房价促进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相互刺激,促使次贷市场超规模发展,风险积聚。在一级市场上,对需求方,住房价格持续上升,形成了低收入家庭“晚买不如早买”预期,贷款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了住房价格上升。更重要的是,对供给方,对贷款机构来说,高等级客户贷款已趋于饱和,为迎合低收入家庭的贷款需求,贷款机构不断创造出新型的住房贷款产品。在具体运作中,很多贷款机构还借助100多家贷款中介机构来推销这些“新产品”,而中介机构只要能达成交易,就可获得手续费收入,不需要对未来风险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不对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刺激了一级市场扩张。 世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所遭受的挑战: (1)境外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减弱。随着次贷危机不断深化,西方金融大鳄为求自保,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套现以应对危机,以免成为下一个“雷曼”。目前,多家外资机构已经将规模巨大的在华资产列上甩卖列表。其中,申请破产的雷曼正在为自己的中国业务寻找“下家”,换取资金自救。美国国际集团也打算通过出售包括中国寿险在内的资产的方式来筹集营运资金,并已列人打包出售计划。在房地产市场上,被列人雷曼、美林、摩根士丹利、美国国际银行等机构出售名单的物业规模高达上百亿美元。 (2)降低企业投资收益。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是占比最大的。这种资金结构的转变表明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景气、企业利润率高的时候,投资就快速上升,反之亦然。这与过去政府和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有研究认为,如果美国企业利润下降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利润增长将下降个百分点,未来企业利润增长的不乐观,将极大地减弱企业的投资动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人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石个百分点。 (3)消费热点进一步降温。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建筑装演、娱乐、旅游、 教育、通讯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受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多数消费热点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而次贷危机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机遇: (1)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关于金融危机的结果可能到明年才能看到,但是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内需,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投入,扩大内需,正好也是调整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好的机会。 (2)有利于中国企业起也更好地“走出去。据国外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全方位的行业都欢迎中国企业并购,特别是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此外,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正面影响,因为那将使得海外资产价格相对降低。这对中国企业所倡导的“走出去”战略可谓是起了很好的助攻作用。要走出去就得有好的项目。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惟一的影响就是今年或明年初准备上市融资的项目会推迟,对本身的投资可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这还是一个机会,因为有的公司及基金坚持不下去,它可能会清盘,特别是一些贷款运作的公司情况更糟糕,在现金为王的前提下,目前对私寡基金以及风险投资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融资的难度能如愿缩小,能出去发展的机会也就随之加大了。 (3)金融危机使更多的国外人才回国创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在国外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摩根大通等美国知名投行发展的高端金融人才,近期开始思考回国发展,并将简历投递给了国内的猎头公司。专业机构监测分析认为,目前欧美华尔街金融精英们为什么热衷回内地工作显然,内地更被看好的经济形势和现实的丰厚经济收益是最大的诱惑,“更多的金融人才回流,显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由于这两种金融组织都和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定对那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机会 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在新年之际有大大加速的迹象。人民币币值在今年“破六”,似乎已成定局。同时,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企业难得的淘“便宜货”的机会。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以前的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最近,华尔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看成是一种善意的行为,并引颈期待之。对中投入股摩根士丹利,以及传言中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花旗集团,美国媒体和政界并未抱有特别敌视的态度。因此,从“危机意味着转机”的中国智慧来看,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面临重大挑战,但并非没有机会,而且可能会有“黄金般”的机会,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 总之,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告别旧有发展模式,深化体制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才是中国摆脱危机影响和长远发展的良方。 □ 董素丽 (石家庄市运输管理处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近期,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了全球关注,,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 融危机面前,危机的危害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除了接受,还应该有积极的应对和努力,更应该有洞察危机的眼光,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关键词:金融危机挑战 机遇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7-3973(2009)06-138-01 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管理 科学决策 与 138

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城市发展

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城市发展 金融危机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冲击,属于外部总需求冲击,突出表现为出口需求下降,并且这种危机又会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从而造成心理恐惧,在短期内引起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或出口增长率的突发性的下降。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进入高潮,全球经济无不受此牵连。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具有突如其来、越演越大、迅速蔓延、影响和后果不确定等特点。这次金融危机是个随机事件,不可测、不可预见也不可控,因此只能随机应变、相机抉择。其发展的范围主要是从危机发生国(美国)扩展到危机冲击国(欧盟、日本及亚洲一些经济体),而后再扩展到危机影响国(中、印)。其发展阶段是首先从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而后发展为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影响全球实体经济。这场金融危机波及之广、影响之大、危害之深、情况之复杂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严重冲击了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给中国实现今后的经济增长目标造成了很大压力。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国、各地区、各城市、各行业的各个环节,世界任何地方的经济波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美国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向美国一样对中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但产生的间接影响却不容低估,这种影响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将日益明显反映出来。中国大陆现在从区域发展分成四大板块,东部十个省市,中部六个省,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北三省。在四个板块中经济发达程度最高的是东部板块,而且东部这个板块里又有三个增长极,就是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这次金融危机从前一段的受损情况来看,应该说受损最严重、最直接的是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目前面临的困难倒闭、失业风潮,告急最厉害的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因为这些地区是出口导向型模式,而现在出口面临着挑战。由于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对中国各城市的影响也出现非均衡性。总体说来,金融危机对广东、浙江、福建、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的影响是相当严峻的,但是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 1、金融危机对城市外贸出口的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全球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增长减速、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居民家庭消费下降、银行储蓄增加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

07至今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07至今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继1929年--1933年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盛而爆发的全球经融危机之后,2007年又再度出现了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从而放大了此次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故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融危机而言更为严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世界上较庞大的、外向型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的,自然也受到了此次危机的波及。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也需从多方面来论述。 新中国仅仅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及中国有着大量外汇储备,虽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迅速缩水,但这些因素却是使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正面冲击的主要原因。中国虽然庆幸没有在金经济上遭受危机严重的正面尖锐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快速衰退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依旧是严峻、不可忽视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的时期,中国长期运用以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从2007年开始,中国沿海对外贸易极度发达的城市相继因为欧洲等资本主义大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出口额大幅度下降、通货紧缩,原本外销的产品大量转为内需,导致内地迅速通货膨胀,略有人民币贬值的倾向;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原材料期货价格暴跌,外企投资大量减少、外企裁员严重,国内就业形势更为紧绷、国企对外兼并增多等等。这些成了中国高速发展经济道路上巨大的绊脚石,为中国的发展增加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金融危机固然令人厌恶,但他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也未尝不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从国际看,这场危机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最好的时机,我国家可借机摆脱美国多年对于我国部分经济控制,利用这次机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与我们的实力相称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从国内看,这可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受到重创的产业假以人性化的结构管理模式。同时,这也是对国民收入格局进行调整的一个不可错过的好时机。利用长期的资助,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已达到扩大我国内需、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