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讲 景观结构——斑块

第二讲 景观结构——斑块

第二讲 景观结构——斑块
第二讲 景观结构——斑块

第二讲景观结构——斑块Landscape Patch

一斑块—廊道—基底模式

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嵌块体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表现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的组成单元称为景观要素,相当于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Forman 1981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于(嵌块体)Patches、廊道Corridor、背景(基质)Matrix,3种。因此,板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它使得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表达更为具体,同时还有利于考虑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基于岛屿生物地理理论和群落缀块动态研究上形成发展的,为具体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提供了一种空间语言。

形成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

空间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因为格局与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可以通过研究空间格局更好的理解生态学过程。

空间格局的成因主要有3种:非生物、生物和人为因素。生物因素一般只在较小尺度上影响格局的形成。物理和人为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发生作用。

大尺度的非生物因素为景观格局提供物理模板,生物和人为的过程通常在此基础上相互作用而产生空间格局。而现实中,景观格局往往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具有多种异质结构。

景观格局形成原因和机制在不同尺度上往往不同,如温度与降水决定了全球的植被分布格局;而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则主要受海拔和地形等影响。

小尺度上,捕食、竞争、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起重要的作用。在森林景观中,大尺度格局往往反映自然地理边界、土地利用变化、或大面积干扰的影响;而在森林立地内,异质性常常由个体树木水平的林隙动态所致。

气候是影响景观结构的重要因子,在地形和土壤的改变下,适宜不同生境的动植物形成了景观的镶嵌结构。

人类活动的影响愈来愈广泛,主要包括5个方面:

①改变景观中植物优势度和多样性,特别是森林优势树种

②扩大或缩小一些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区

③为外来物种提供入侵的机会

④改变土壤营养状况

⑤定居和土地利用改变景观镶嵌格局

二斑块的基本概念

1定义

Levin 1974 一个均质背景中具有边界的连续体的非连续性

Roughgarden 1977,环境中生物或资源多度较高的部分

Forman 为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的不规则表面,景观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均质单元,是十分相似的同质性的土地单元,它与周围的地块具有明显的差别。

邬建国1992 认为上述定义缺乏普遍性与概括性,“依赖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底)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

所有的定义都强调了斑块的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的均质性

斑块的属性包括,尺度、形状、边界等,而这些属性对于该斑块的生产力、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水分等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

2、分类斑块可以根据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区分。

1)干扰性斑块(嵌体):(Disturbance Patches)

如果在景观背景上发生小范围的干扰则产生斑块,可导致斑块形成的干扰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滑坡、风灾、雪雹、动物危害、火灾等等。对于森林景观来说,火灾通常是导致干旱地区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来自人类活动的干扰更是造成各种斑块的原因。

一个景观当受到干扰时会发生什么,我们选择干扰发生前就存在的种(post-disturbance species dynamic)的变化来看,主要为3个环节。。

在受到干扰后,首先,许多种的种群数量迅速改变、通常是急剧下降。(图)一般情况下一些物种在干扰形成的斑块中消失,而有一些种维持在小种群的水平上以可以继续存活在新形成的斑块中(当然取决于干扰的强度),或者暂时以休眠的形式存在于斑块中。

其次,紧接着一些存活下来的种的种群发生迅速的改变,数量增加、一般可能会高于最初失去的个体数量。

然后,原来该景观斑块中没有的种类迅速的迁移进来,成为斑块中的物种。

由于上述在新形成的斑块中出现的恢复与演替,导致斑块中的植被趋向于相对的稳定。同时,随着该过程斑块逐渐失去与周围的差别,最终消失,种类组成、种类的丰富度以及种群的变化速度已经与周围的景观基质及惟有明显的差别。

干扰形成的斑块是能够最快消失的一种景观斑块,因此具有最高的周转率(Turnover rate),最短的寿命。但是干扰斑块经常是因存在较长时间的重复出现的干扰(chronic or repeated disturbance)形成,

单个干扰因子前提下形成的斑块,单因子干扰导致较快的种类消失及迁移进入斑块,这个速度逐渐降低最终斑块消失。在重复单因子干扰的情况下则相反,导致种类的消失很快、但只有很小的迁移发生,因为连续发生的第2、3次以及以后的干扰会阻止斑块中正常演替序列过程中种类的建立。随着种类迁入及消失的速度降低,该斑块趋向于稳定,如果重复发生的干扰中断,可以见到种类的迁入及消失速度又增加、最终导致该斑块消失。

上述两种情况,在干扰发生后的初期,在造成的斑块周围的景观背景中稍有种类迁入发生,但种类的消失并不增加、因为迁移的种类进入该斑块然后可能会分散至周围的景观背景中,而导致对原来存在种的影响,可能导致原来种的消失。

重复性的干扰因子主要是人类活动,自然的如周期性的洪水、野火、大型动物的危害等

图1 干扰及生物反应图干扰因子及过程

2)残留性嵌体(Remnant patches)

由于高强度、大范围的干扰包围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形成斑块;即一个小面积区域周围广泛的强大的干扰而造成该小区为斑块。如大面积农田所保卫的残余自然片林,森林大火以后保留的小块森林,城市建筑群体所包围的小块农田、森林等,均是残余性的斑块。

干扰斑块与残余斑块之间有几点是相同的:两者都是有干扰所形成,在斑块的形成初期都有种群大小变化、种的迁移与消失的过程发生,斑块最终都因与周围的景观基质相一致而消失;都有较高的周转率。

有关的几个概念:

缓冲阶段 Relaxation period 景观生态学上将干扰后发生种类消失速度加快的时段称为relaxation period。如由于洪水形成的岛屿,可以看作为由水体包围的斑块,新形成岛上的种类在初期消失十分迅速,种类消失逐渐速度下降、最终为零。该种情况下种的消失通常是因为种群迅速减小,或由于一些种类需要较大的陆地而不能满足而最终消失,如一些鸟类及哺乳动物。

调整阶段Adjustment period 景观中干扰发生后的一段种类动态变化的时间(包括:种群大小变化、种类消失、种类迁移等),因此上述的 relaxation period只是调整时段中的一个部分。该时期是以种类动态变化速度提高为特征的。

紧接着景观基质的干扰,一些种类将迁移到残余斑块中,其中部分种类可以重建种群。因此残余斑块中种类丰富度在短期内会提高,但随之发生种类消失加快、即relaxation period。残余斑块周围的基质同样经历种类快速变化的过程。

一个残余的森林斑块也许在表面上与干扰前的森林相似,但因为在relaxation period 通常种类的消失发生在手干扰的基质、同时种类的迁入依赖与距离以外的种源、通常十分缓慢。因此,即使斑块及基质最终结合(斑块消失),其生态系统虽然与原来的生态系统相似、但种类贫乏。

重复性的干扰同样可以导致残余斑块,例如农田或城镇包围的残余林地,因为周围的农田(景观基质)不断的受到人为的耕作(人为干扰),使得残余斑块长期的处于隔离状态,许多因子造成种的消失,具有较小种群的残余斑块存在的时间愈长、种类成为地方性灭绝的机会就愈多。因此可以预料,重复性的残余斑块具有较长的relaxation period、具有较多的种类消失、存留的时间较短。如果存在时间较长的残余斑块最终与周围的基质融合,形成的新景观显然不同于干扰发生之前的景观。

3)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

景观中出现的嵌体,是由于环境资源本身如土壤、岩石、水分等条件不同于周围的基质而造成的一种斑块。因此该种嵌体的形成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异质性所造成。

大多数情况,在两个群落之间相对狭窄的交相叠加的过渡带、称为Ecotone的分隔嵌体具有相对明显的界限,但是因为环境资源的分布通常并非具有明显的界限,因此ecotone也许是十分的宽或形成一个逐渐过渡的环境梯度,如果嵌体与基质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突然的话,可以看到其间明显的交流。

因为环境资源的分布相对永久,因此由此形成的景观斑块也具相对的永久性,斑块的周转率就低。在这类相对稳定的斑块中,种群的波动、种的迁移以及种的消失等过程都比较慢,没有relaxation 或adjustment的时期。

4)引入嵌体Introduce patch

由人类将某种有机体(物种)引入而形成的。如人工林、城镇,与干扰斑块相似。

(1)种植性的斑块(Planted patch)

如农田的各种庄稼,树林等,这种斑块中种的变化动态取决与人工的经营方式与措施,如果没有经营活动,那么周围景观背景中的种类会迁入,在斑块中发生自然的演替过程最终斑块消失。但如是人工林,其树种则以主要组成成分存在很长的时间(取决与该树种的寿命),

因而延迟演替的过程。

当然人工的种植区一般总是在人为经营活动控制中,因此即使有物种入侵的过程发生也不可能完成整个演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传统的农业活动通常是毁林开荒、然而撂荒,自然演替迅速发生因此这类种植斑块的周转率速度较高,但一般情况,如人工林嵌体会存在许多年、甚至世纪。

(2)人类的居息地Habitat

人类的居息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引入嵌体,该嵌体的生态结构决定于代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类型,其中人类占主要的位置,人类不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提供维持这个居息的干扰动力。在人类的居息地,大多为引入的种类,当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来的物种(native species)。

人类居息斑块的种类组成主要是4种:人类自身,引入的物种(动、植物),非人类希望而进入的种类(病、虫等),迁移的原生乡土种。

5)更新斑块(再生) Regeneration patch

在一些情况发生更新斑块。它与残余斑块相似但起源不同,例如在一个受重复干扰的大范围中的一个局部区域,由于干扰停止而发生植被的演替(更新),如在原来的农地中出现新的树林,虽然更新斑块在手干扰的基质中表现为残余斑块,它的种类变化类似与干扰斑块。

6 )短生斑块(Ephemeral patch)由于环境条件短暂波动或动物活动造成的、持续期限很短的斑块,如荒漠中雨后出现的短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过渡群落。

三、斑块的尺度及其生态影响

对于一个景观斑块来说,从生态学的角度究竟是大的斑块好还是小的斑块好,成为LOS(a large or small patch)问题;或者是单个大面积斑块有利还是多个小面积斑块有利,称为SLOSS (Single large or several small patches) 问题,因此研究景观斑块的尺度是重要的方面。

对于景观设计者,林业经营者,或地方性的规划者则常常会问到,究竟多大的斑块是最小、最适合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斑块尺度的生态意义在于种、能量、物质;对人类的经营来说则包括,经营操作的方便性,大型机械的可用性、以及到达市场或居住区的距离等因素。

1、能量及营养物质的作用

理论上讲,无论斑块的尺度如何,在一个斑块中的特定区(样方),其能量及营养的储存或流动量应该是相同的,因此一个斑块中营养及能量的总量与斑块的面积成比例。但景观斑块不是非常均匀的,假如我们穿过一个斑块边界进入它的内部,我们会发现差异,例如一个树林的斑块一般情况边缘部分的植物密度较大,因此在斑块边缘区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显然要高于斑块的内部,这是因为边际效应使其具有较高的能量接受又减少竞争的缘故。但是对于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种类来说,生长在边界的个体一般有较多的分枝,产较多的花,果因此木材的收获量要低于斑块内部或大大斑块。

同样在斑块的边际,动物的活动较多。大的斑块具有较多的脊椎动物、因为食物链长,对斑块大小敏感的动物通常是处于高营养级的动物种类。

一个森林的残余斑块,如果其边界植物密度大,则植物中的营养储存就可能大于斑块内部同样的面积植物的营养贮存,但土壤中总的营养贮存则有可能高也可能低于斑块内部;单位面积边际区生产较高的土壤营养的原因有,叶及其他植物材料的积累,较高的总生物量,边际植物表面有较高的大气营养物质的沉降;边际土壤营养状况较差的原因包括,风吹去边际区的枯枝落叶,边际区因具有较高的分解速度而伤失营养物质。

上述斑块内部与边际区能量与营养物质的不同,是斑块大小尺度的关键问题。小尺度斑块具有较高比例的边际比例。

几个例子:

防风林包围的农田斑块 在防风林带的两侧都有一个风速减小区,在这个区域内的生物产量增高,而在下风方向林带高度6-8倍距离区域、因为干燥和低温生产力降低;在农田的边际地带因林带遮荫、作物与林带树木根际之间的竞争、动物的活动等因素而降低生物生产,另外与风向平行的农田边缘由于风速的提高可能减低生产。因此一个防风林带所包围的农田,可看作为景观的斑块,从生产力出发其边界与斑块内部的比例是决定最低面积的主要因素。

最大面积的效应决定与同样的因素,当面积加大、距离增加,风速及表面水分的失去达到最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作用发生而降低生物生产;增加了土壤流失的机会;大面积的农田斑块进入地下水系的水量减少;农田斑块面积的大小因决定与周围植被的高度,其直径如果小于周围植被高度的12—16倍,那么接受的降水进入地下水系的比例就增加, 如果农田面积直径大于该值、蒸发量的增加致使减少进入地下水系的量。

森林斑块 植被的生物生产及木材生产均决定于斑块的大小,一般情况火及风倒可能发生在斑块的边缘带、过小面积的森林斑块也许缺乏抵御病虫害发生的能力,因此减低森林斑块的面积意味着生产力也降低。同时森林斑块的边界与面积的比例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处于边际的树木一般接受较多的阳光、树木直径大、分枝多、树干的节增多,虽然作为生物生产其边际可能较高,但优质的木材生产却降低。对于更新来说, 采伐形成的迹地斑块的大小决定了天然更新是否成功,过小因光照有限更新不能发生;过大可能种源受到限制、另外立地条件可能有较大的差异而影响更新。如美国南部的山地,迹地面积在0.016—2ha 范围内,其小气候、生物产量以及节枝动物种群都有很大的变化。

大面积的森林覆盖了整个水系保护其源头,如果覆盖第一级水系的森林被砍伐,其影响的不仅是其本身的区域更影响到下游水系的水质,如污染、温度变化、侵蚀营养等都会影响到以下的第2、3级水系

生态效应 斑块的生态效应不仅要注意斑块的大小,同时要注意是单个还是多个斑块。这里有几个概念:

Risk spreading ,指空间上分散的资源(spatially dispersing resources),是景观生态学斑块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多个斑块在农业、林业生产优于仅仅是一个斑块,例如火灾、病害、风灾等也许能涉及单个斑块的全部,但是很难涉及的全部几个斑块。但是作为机械的操作来说,则必须在几个斑块之间移动这些机械则是不利的。

2、 斑块尺度对种类及种类多样性的影响

a 样方与岛屿:种面积曲线(species curve );最小面积(minimum area point )

最小面积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群落面积多大为合适的指标,也就是维持群落的结构特点所必须的最小面积。

b 岛屿生物地理理论(Island biogeographi

c theory )岛屿中种的特点,包括种类数目、多样性、丰富度)等决定与岛屿的3个方面:

岛屿的面积,对许多物种的研究表明,岛屿面积与主要影响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因为面积决定了居息环境的多样性。一般情况,岛屿面积大一般有较多样的居息环境、因此能支持较多的物种。 岛屿的孤立性Isolation ,对种类的影响也得到证明。

岛屿的年龄,关于正方面的研究不多,但从逻辑上来讲是可能的,另外就是岛屿受干扰的情况。 Preston(1962)提出种和面积方程: S= cA z or c A z S log log log +=

S 为种的丰富度; A 是面积, z 的理论值为0.263,通常在0.8~0.35之间;C 值的变化反映地理位置变化对种丰富度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C 和z 的值常采用统计回归方法获得。

S= f (+ 居息环境的多样性,—干扰,+ 面积—孤立性,+ 年龄)

Robert MacArthur and Edward Wilson (1967)观察太平洋的岛屿发现:

岛屿面积大则具有较多的物种,接近大陆的岛屿比与大陆隔离(孤立性高)的岛屿种类多,他们由此建立了理论:在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量代表种类入侵的速度与消失的速度之间的平衡,近大陆的岛屿具有较高的种类侵入速度、大陆为岛屿的物种资源库,面积大的岛屿具有较高的入侵速度、较低的灭绝速度(图3)。

种类的周转(species turnover),即物种入侵及消失的速度,在岛屿的物种组成中可观察到。

新形成的岛屿(年龄低的岛屿)具有较低的物种丰富度,种类逐渐增多、直到入侵及消失达到平衡。岛屿的面积、孤立性与年龄依次为控制岛屿种类消失与入侵的平衡、以及由此构成的种类数目,此称为岛屿生物地理的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应该运用岛屿生物地理理论,景观镶嵌类似与岛屿。

McaAthur 和Wilson 认为,岛屿物种丰富度取决于两个过程,物种的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因为岛屿的生境空额有限,已定居的种数愈多、新迁入的种能够成功定居的可能性就愈小,而已定居种的灭绝概论则愈大,因此对于某一岛屿,迁入率与灭绝率将随岛屿中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分别呈下降和上升的趋势(图)。在理论上,平衡状态时的物种周转率(turnover rate)在数值上等于种的迁入率或灭绝率。就不同岛屿而言,种迁入率随其与大陆种库(种迁入源)的距离而下降,这种由于不同种的传播方面的差异和岛屿隔离程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现象,称为“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另一方面,岛屿面积愈小、种群则愈小,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物种灭绝率将会增加,称为面积效应(area effect) ,因此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不同面积大小的岛屿将会有其特有的平衡态物种丰富度。

图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和种面积曲线

图斑块的尺度影响边际种,内部种和物种多样性景观镶嵌(Landscape mosaic)是具有高度异质性、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居息地地域。虽然对于一些主要的物种来说,镶嵌造成的隔离是主要的问题,但大多数种类至少可能以很低的速度跨越镶嵌体。因此,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如种的丰富度、种的隔离性在大陆景观中一般较少变化,

对于一个景观斑块来说,其种源不是单向的、而是多方向、分散性的。邻近的地块常常是主要的种类来源,物种具有穿越异质环境的机理。

因为大多数景观斑块具有内部居息环境的多样性,因此每单位的面积效应很难表达、斑块内的干扰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或增加或减少种的数量;斑块的形状变化与斑块的面积相比更为重要。 运用岛屿理论来研究陆地受隔离的生态系统,最初的研究在New Jersey 的平原农业区的栎树林,主要对斑块的大小与种类变化的研究,设计研究面积从0.01(一株大树覆盖的面积)到24hm 2。显然大面积的斑块具有较多的种类、但斑块的边界形状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食虫鸟类的最小斑块面积至少40hm 2,以植物种子为食的鸟类至少2hm 2。研究表明,鸟类群体对森林面积的减少最为敏感。和斑块面积相关的敏感程度按以下次序递减:食虫鸟类、蘑菇、苔藓、以种子为食料的鸟类、树木。(fig 2.7 2.8)约35种鸟类与斑块的面积关系不明显,但有一半种类与面积有关,只在大、中尺度面积的斑块才有。

斑块的边缘种(edge species )与斑块内种(interior species)的关系,相比而言大的斑块较多斑块内生境、小斑块较多斑块边缘生镜,在小的斑块、鸟类及树木种类的密度高,面积大于最小面积(阈值threshold )种的密度低,这个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因此虽然小面积的斑块具有较少种类数而且一般没有独特的种类,但仍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鉴定出一些种类的存在,因此在公园设计和经营中是十分有用的。

总之,在斑块中种的丰富度与边缘与内部有关联,另一方面在群落样方中与小生境的多样性、干扰、和种群的聚集有关。岛屿理论关注与面积及岛的隔离性,在陆地的斑块中种类数量依次受以下因素的控制:生境多样性、干扰、斑块内面积、年龄、基质的异质性及隔离性。

陆地的斑块不同于岛屿,例如陆地斑块具有较高的平均周转周期、而岛屿基本是永久性的;陆地斑块的边界变化较大;不同于岛屿周围的基质是水体,其周围的基质一般具有较高的异质性程度、这意味着周围的基质中具有潜在的可入侵的种源,而且在斑块两侧的基质中的种类可能不相同;斑块周围的基质可能被许多种用来作为在不同斑块之间迁移的过渡地带,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岛屿理论用于陆地斑块则受到限制,陆地斑块的种类变化自由其自身的特点。

陆地斑块的种类入侵速度较高,当斑块发生种类的消失、种类的入侵也受到激发而隔离的作用是很小的,隔离的作用对于那些非广布种(uncommon species )作用较大,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要考虑基本的动植物种群更要考虑这些特殊的种类。

陆地斑块的种类多样性依次与下列的斑块特点有关:

S=f (+ 居息环境的多样性, —(+)干扰, + 斑块面积, + 斑块形成年代, + 周围基质的异质性, — 隔离性, — 斑块边界的离散性(不连续性))

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一般更多考虑 较高的乡土物种的多样性;稀有及濒危物种;稳定的生态系统,而面积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其他因素重要性在于次要。但应注意的是,斑块的集合对于一些鸟类的保护也许是重要的因素,生态系统的集合而不是一个特别的景观单元对与大多数自然保护来说更为适合。

四 斑块的形状 ( Patch shape )

1)斑块形状的生态意义( Significance in Ecology )

斑块形状的重要性与斑块的尺度一样,但对于斑块形状的生态意义至今了解的还不多。 例如湖泊的形状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湖泊的生产力以及种类,以下公式表明湖泊湖岸的发育度。 A L

D π2= D: 湖泊湖岸发育程度;L: 湖泊湖岸长度;A: 湖泊面积

最小的湖岸发育度为1,一些火山湖、陨星湖、冰川湖的湖岸发育度低,山区筑坝形成的水库常常具有较高的湖岸发育度。

陆地生态系统的样方形状也是经常研究的问题,一般习惯用正方形或圆形,但研究表明长方形及带状样方有比较稳定的结果,森林生态学研究发现,变化最小的比例是200∶1,而一般研究结果比较理想的是4∶1。

斑块的形状无疑也是重要的,例如鸟类或脊椎动物、昆虫当在林中飞迁时喜欢长条状狭窄的采伐迹地、而不去圆形的迹地,但如果迹地是与它们迁移的方向平行、也会被舍弃,因此斑块的形状与方向对于动植物物的分散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林分以及林中空地的形状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居息环境条件和形状一般是密切相关的。

2)斑块的边际效应(Edge effect )边缘效应

斑块形状在决定景观斑块的性质方面,重要的是其边际效应。

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许多研究表明,斑块的周界部分通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生境斑块是否具有较稳定的内部环境条件,对于许多生境破碎化敏感种是重要的。如(wu 2.6)

影响斑块边际宽度的因素有:

太阳射入角度是主要的因素,例如朝向赤道的边际效应宽度大于朝向北极的边际,温带的边际效应要大于热带的边际效应;风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干燥及营养的输入、在生长期主风方向的边际效应宽于其它方向,斑块和基质在垂直结构上的差异明显、则边际效应的宽度要大。

以与草原或农地相接的森林斑块为例,从基质到斑块的剖面结构从外到内:最外的是多年生草本层(Saum or perennial herb border)—灌木及小乔木(woody mantle)—乔木树冠层下,其结构与斑块和干扰位置的距离关系密切,如果干扰接近构成斑块冠层的树干、而树冠延伸到外面,那么灌木与小乔木边缘带(mantle)发育差,反之如果干扰线远离斑块边界的树木、则草本层与灌木层都得到良好的发育。

边缘种:(Edge species)只在边缘发现的或主要在斑块边缘发现的种。

内部种:(Interior species),只在远离边际的斑块内部发现或主要在斑块内部发现的种类。

斑块的总面积、核心区面积以及边缘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一般当生境斑块面积增加、核心面积比边缘面积增加得快;同样当生境斑块面积减小时,核心区面积则比边缘面积减小要快。(wu 2.7);当斑块面积很小时,核心—边缘环境差异不复存在,因此整个斑块全部为边缘种或对生境不敏感的种占据。因此边缘效应是与斑块的大小以及相邻的斑块和基底特征密切相关。

3)斑块的各类形状

(1)等径与长的斑块(Isodiametric and Elongated Patches)

大的等径斑块,如圆形或方形具有较大比例的内部、外围为带状的边缘,而相同面积的矩形斑块则斑块内部比例减小、而有较大比例的边缘区;相同面积的狭长斑块也许几乎全是边缘区,由于斑块内与斑块边缘种类的不同,因此斑块的形状通常用斑块面积与边缘比来说明(interior- to – edge ratio )(图3.12)

关于斑块形状大小的研究不多,New Jersey 2公顷栎树林的蘑菇种类研究表明,种类多样性以及对威胁的反映主要是狭的长形的斑块。以下图(3.13)表明了具有较高内部面积与边缘之比的斑块促进一定的生态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斑块形状的生态效应主要与一个景观中斑块的长轴的方向有关。

(2)环型的斑块(Rings)

在北方的冻原及北部地区,许多动植物种类具有一种围绕极地的分布形式。同样的道理,一些种类也许环绕一个大的山体、或如两栖动物环绕一个水面。在景观范围,通常在一个特定的海拔高度范围可以看到植被的带(海拔带),实际上是围绕山体的,当然也有环绕某一种景观、不同的植被或不同的海拔高度形成环型斑块,它具有明显的数学特征。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根据面积与边界比的特点来考虑、环型斑块比较相似与延伸的长型斑块,一般说环型斑块边缘种比较多,在森林的斑块中进行皆伐结果可能造成环型的斑块形成,边缘种增加而内部种减少是可以预料到的。

图斑块形状影响斑块的边际图斑块内部和边际的几种生态效应

(3)半岛型斑块:

方型或三角形斑块的一角也可看作是半岛型的,可以看作是被截取一端的廊道,具有种类移动的漏斗的作用,在半岛尖端常常有较高密度的动物可以证明具有的漏斗功能,相反半岛同样具有两个斑块之间的隔离作用。半岛型斑块的种类数目较少,而且从半岛型的基部到其顶端的种类数递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有几种假设:

a 平衡的假设(Equilibrium (colonization-extinction) hypothesis )Simson 1964年,根据对北美半岛上哺乳动物种类的分布格局的研究推测,半岛的几何形状构成大陆最初种的来源,只是从一个方向征服半岛,远离种源的半岛尖端,种群增长的可能小而更可能灭绝。从半岛的基部到其顶端,生物多样性逐渐递减,而导致种的灭绝与重新征服之间的平衡,只有最具竞争力的征服者能够经常达到半岛的顶端来抵消其种类灭绝的损失。

b继续不断征服的假设(Ongoing colonization hypothesis)种类多样性格局在新的半岛形成时就形成,或者是当种类从一个半岛上消失时形成(例如冰川、最近发生的干扰等)。物种逐渐的累进式的沿着半岛向原来相对荒芜的地方推进,而种的灭绝与种类的征服过程不是均衡的。

c内部与边缘的假设(Interior-to-edge hypothesis)沿着半岛中间的内部环境是每一个边缘环境之间的镶嵌环境(有如三明治)结果造成侧面的环境异质性状态。另外半岛一般都是向顶端逐渐狭窄,因此沿着半岛纵向边缘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中心内部的种类是递减的,半岛的顶端都为边缘的生境。

d环境异质性假设(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hypothesis)生境多样性以及种类多样性都是沿着半岛从基部到顶端递减。

e环境梯度假设(Environmental gradient hypothesis)沿着半岛存在环境条件的渐变梯度,而对于

半岛尖端的环境条件只有很少的种类能够适应。

f阻断次序假设(Sequence of barriers hypothesis)对于物种分散的阻断因素沿着半岛分布半岛中种类生物多样性的割据反应了物种从大陆到越过这些障碍的能力不同。

g上述2-3中假设的综合假设。

上述的假设只有平衡的假设得到计算机模拟的说明,但农民很早就知道半岛在小气候上的特殊性,例如在较为寒冷的地区,只有在半岛上可以种植一些果树,因为周围的水面起到气候调节的功能。陆地景观同样可看到类似半岛的生态作用,如在New Jeresy 发现栎树林分中种类的多样性同样从基部到其顶端的递减现象,至少对于鸟类与维管植物是这样。可以假设为,由于半岛性的斑块从基部到顶端变窄,随着边界范围的扩大内部的种类消失,即内部面积与边界的比例降低。

五斑块的数量与结构(Patch number and configuration)

至今,我们一直涉及到单个的斑块特点,当然自然界是不可能只有一个斑块存在。经常这样问,需要多少个自然保护区来维持景观中最大的生物多样性。是否一个大面积的斑块、特别是一个特定的植被类型,比具有相同总面积的多个斑块具有较多的种类或是具有较少的种类。虽然有关的研究尚不多,但一般认为一个较大面积的斑块比几个小的斑块具有更多的种类组成、如果这些小斑块是比较相邻近的话,但如果斑块是十分分散的、那么在几个斑块中可以发现有较多的种类。因为,所有的斑块都有相似的边缘种,但大的斑块通常也具有比较敏感的内部种,另外比较分散的斑块一般处于具有不同动植物区系组成的地带。

Forman认为,有3个以上比较大的斑块的存在对于维持最大程度的物种多样性是必须的。斑块的密度(数目)对于野生生物管理、森林经营是十分关键的。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每个群落类型有多少个斑块存在;每个斑块的起源或形成的机理;每个斑块的尺度;每个斑块的形状。

斑块镶嵌格局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①如果一个斑块是火灾或虫害爆发的干扰源,当被隔离时有利于控制干扰的进一步扩散;反之,

如果相邻的斑块与之类似,则干扰容易扩散。

②不同类型的斑块镶嵌在一起,就能形成一种有效的屏障,不论某一特定的斑块是干扰源或是

干扰的障碍物,斑块的空间构型对于干扰的扩散都有重要的影响。

六斑块化与斑块动态

斑块化(patchiness)是指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邬建国认为斑快化具有以下特点(1992)

①斑快的可感之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内容、持续时间以及结构与边界特征。

②斑快的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等级性,大尺度上的斑块是小尺度上斑块的镶嵌体。

③斑块的相对均质性,斑块的异质性是绝对的,均质性是相对的,当我们研究大尺度现象时把

小尺度斑快看作是相对均质的,可降低研究系统的复杂性。

④斑快的动态特征,随时间不断变化是斑块及斑块化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⑤斑块化的尺度和生物依赖性,斑块化的特征依赖观察尺度及所研究的生物,大尺度观察会忽

略小尺度上的斑块化,小尺度观察不易测得大尺度的斑块化。

⑥斑块等级系统,在最小斑块化与最大斑块化之间所有尺度上的全部斑块,构成该物种或个体

的斑块等级系统。

最小斑块化(smallest patchiness scale)生物个体能够感知的环境斑块的最小空间尺度,与粒度(grain)相同。

最大斑块化(largest patchiness scale)生物个体能够感知的环境斑块的最大空间尺度,与幅度(extent)相同。

⑦等级水平相互作用关系,在斑块等级系统中,两个等级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随二者间隔

的等级水平数目的增加而减弱。

⑧斑块敏感性(patch sensitivity)生物只在其特定的斑块等级系统内才能表现出对斑块敏感的

行为特征,而对其斑块等级系统以外的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不出相关性。

⑨ 斑块等级系统中的核心水平,指最能集中体现研究对象或过程特征的等级水平,相应的时空尺度称为核心尺度(focal scale )。例如研究能量流动的核心等级水平是生态系统,而研究异质种群动态(metapopulation dynamics )的核心水平是景观。一般,研究斑块动态机制及生态学效应应该至少考虑包括核心水平在内的三个相邻等级水平。

⑩ 斑块化原因和机制的尺度依赖性,斑块化原因和机制是随尺度而变化,

七景观嵌体格局与生态过程

1、生态过程,斑块镶嵌体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必须定量地

描述景观斑块嵌体的空间特征,可测量的嵌体特征呢包括,斑块数量、大小、形状及其空间的排列位置,也包括一些统计特征,如不同的分布类型空间相关特征等。表

景观的空间格局影响能量、物质与生物在景观中的运动,主要通过5种媒介在斑块的镶嵌体中运动:即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及人类(包括交通工具),主要的运动方式:

(1) 扩散 Difussion ,是随机的,一般形式 表达为

C k Q ?-= Q 为某物质的扩散通量,k 为扩散系数,C ?表示该物质的浓度或密度梯度

(2) 物流 mass flow 包括河流、地表和地下径流。

(3) 携带运动(locomotion),指动物和人在景观中的活动对能量]物质与生物体空间上的重新分配,

造成能量与物质的高度聚集。

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都受到景观格局的制约或某种影响。如湖泊富营养化和河流水质都是景观格局、生态系统过程、和干扰相互作用的结果。

2、生态效应

(1) 种群动态与斑块化 ,斑块化的重要生态效应之一,即形成异质种群,生境破碎化导致种群分布的岛屿化。结果可能是两方面

① 由于生境的斑块化每一斑块的种群可能由于个体树木过少而加剧种群的灭绝的危险 ② 由于斑块化产生亚种群,从而有利于物种的保存。

(2)资源分散与斑块化, 资源的斑块化决定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并控制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方式。 资源有效程度高时,其空间分布格局并不重要;而当资源有效程度低于某一限度时,其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性明显提高。近来生态学在探讨,斑块化与生物个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种阈限效应,即斑块化程度超过某一阈值,资源的有效程度将大幅度变化。生物将需要付出比收入大的多的能量来获取资源,将导致某些个体无法对此再利用,大量个体死亡或迁移。但什么样的时空斑块化具有阈值效应?在什么时空尺度上阈值效应对某种群具有意义?则是当前感兴趣的问题。

(3)干扰与斑块化 主要研究涉及3个方面:

景观斑块与干扰过程如何相互作用?斑块的大小、形状、边界、结构和间距如何影响干扰过程?是否存在一个与某一干扰强度和频度相对应的景观斑块化的亚稳态?

(4) 人类影响的斑块化 一般表现为斑块大、形状单一、结构简单、边界整齐,斑块间缺乏廊道。 Pickett 指出,自然斑块化最普遍的现象是物种迁移于不同的斑块之间,而人类影响的斑块化最终消灭物种的迁移现象。

(5) 斑块化与物种的共同进化,由于生命形式与各种异质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增加生物斑块化。生物作用于环境,改变了非生物斑块化,其相互作用是最重要的斑块化的进化效应。

(6) 斑块化与生物多样性 环境斑块化的选择压力及生物斑块化的竞争压力。

今后的斑块研究:

①深入理解斑块形成和消亡的机制

②描述和比较不同斑块化的差异

③探索斑块化的功能、作用、效应和机制尺度变化的规律性

④斑块化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它的进化效应

⑤通过了解斑块化的现象和性质,为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日益破碎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中西方园林对比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 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l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中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2.1)中西园林间形成的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理论指导实践,那么首先就要从文化背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而这种美学思想一直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它强调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就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是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色彩。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著作十分的广博。当时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强调不要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取其精华。中国古代哲学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2.2)中西园林的不同由于根源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审美观点、设计理念也大相径庭,所以导致中西方园林在各个方面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下中西方园林的不同点。1)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因理性美的观念支配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比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广泛应用。西方园林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所以西方园林总是表现的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中国人则比较感性,园林造景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也都是到大自然中去发掘。2)中国园林设计讲究师法自然,认为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没有什么规律性。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他的必然性、规律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随机性。 从形式上看,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整整,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在形式上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保留其原貌,即便是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力求与自然融合。 园林的设计建造显然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在西方的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只是把它当成美的一种素材。他们认为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不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中国人对自然美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但并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从而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契合点,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引起共鸣。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导致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刻意追求的是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黄金率;

园路的设计要点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 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回想杭州胡绪渭先生在讲解花港观鱼牡丹园时,对"梅影坡"的分析论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地面。此情此景,让人浮相联翩,流连忘返。 园路的类型和尺度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这里要强调的有三点: 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 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

……项目一、二期园林景观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年..月..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根据黄龙项目一、二期园林景观工程的招标文件。 2、招标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及电子文档。 3、国家现行建筑规范、法律、法规、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规范、安全操作程 序,施工及机械性能手册。 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公司的实际施工能力。 5、施工时严格按照以下规范及标准执行: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3)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11)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 (1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13)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14)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JGJ27—86) (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7)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18)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0)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景观生态学考研必背知识分享

景观生态学考研必背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结构专业知识

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结构专业知识 1、堆方设计 土壤的自然倾斜面和安息角:松散状态下的土壤颗粒自然滑落而形成的天坛斜坡面,叫做土壤自然倾斜面。该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土壤自然倾斜角。 土山堆筑材料:碎石类土、汗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用黏性土做土山填料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通常控制在18%~22%。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做填方,经处理使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可将其用于软土地区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山体内部可用不含污染和放射物质的建筑垃圾填充。堆筑2m厚度左右建筑垃圾,宜堆筑1m厚的素土以加强黏结。山体表面应有一定厚度的种植土以满足种植要求。 土山堆筑应按分层堆筑作业要求进行,每层摊铺厚度不宜大于50cm,每层的压实度为85%以上,以满足密实度要求;顶部0.5m土层宜用人工堆筑、人工整平。 土山体堆筑坡度与地面面的夹角应满足土的安息角。局部土体较陡处,应加固土山体,防止滑坡。 在自然土基面上,堆土超过6m,宜通过监测沉降速率、水平位移及深层土的稳定来控制堆土速度。 2、挖方设计 指的是路基表面低于原地面时,从原地面至路基表面挖去部分的土石体积。挖方如若周边建筑物、管道密集时,应做地质勘测,以了解土层情况。 3、挡土墙设计 挡土墙常用的类型:重力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等。在园林景观中,对前后土高差较小的河岸,还常采用木桩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常见的形式:自然式、仰斜式、直立式、俯斜式、衡重式、阶梯式等。 设置挡土墙时,应结合当地经验和现场技术条件选用挡土墙的形式。在计算挡土墙压力时,对向外移动或转动的挡土墙,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对承受荷载向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的挡土墙,可按被动土压力计算;对不能采用有效排水措施的挡土墙,应考虑水压力的影响,进行坡体稳定性计算。 挡土墙需进行抗倾覆和抗滑设计,并满足地基承载力验算。

景观生态学重点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答案 (特此感谢雷威、朱虹、汪峰、邓朝松、郑永锴总结参考答案,鼓掌!!!!) 1.名词解释 ①景观:在较大、中度尺度以及具有空间异质性的较小尺度的区域,都可视为景观;是一定的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具美学方面的特征。 ④景观结构成分:在生态学性质和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 ⑦景观连接度:景观中各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①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④残存斑块:大面积干扰后残存下来的局部未受干扰的自然或般自然斑块。 ⑥边缘效应: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⑦景观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 ④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⑤景观边界:指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①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 ①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⑦空间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③时间异质性:作为空间某一点不同时间景观结构和组分变化的量

变。 ④景观破碎化: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变化。 ⑤景观多样性:特定区域中景观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类型、格局、过程的变异性和复杂性。④中继站:在链路上某一地点,传输设备的集合。 ⑨景观生态流: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毗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或运动。 ③景观阻力: ①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④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①景观变化:景观变化的速率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②景观稳定性⑥破碎化⑨转移矩阵 ①群丛 1.简答题 ③景观生态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哪些? 答1)德国生物学和地理学家定义景观为:将地球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类建筑综合在一起的,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体。 2)荷兰景观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景观是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和维持的,作为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包括其部分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综合体。 3)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和法国地理学家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 4)①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是什么? 答:1)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环境资源斑块的持续时间较长,即斑块寿命较长,周转速率很低 2)斑块与木底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可能很宽,常形成逐步变化的梯度⑦斑块边缘对能量、养分、物种有何影响? 答:1)能量流动或物质交换随着边缘的增加而增加。 2)大型斑块有利于敏感物种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躲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中国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围,并在其中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的场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审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中式园林从“原始”状态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阶级对抗尖锐,政局复杂多变,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阶级的自信心遭到崩溃,理想幻火,并逐渐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淡泊为特征的人生折学与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他们选择了“隐居” ,在山水花鸟的大自然中获得慰籍,但又不肯放弃城市的繁华生活,所以在自己居住的深宅大院内建立自然山水花园,以实现理想的“隐居”,寄情于山水,隐身于山林,复归大自然。正是此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优美的情感动力,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势必在文艺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思想活跃,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诗、画、书法、音律、园林等艺术形式有机融为一体。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他们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张涟、李渔等人都集诗、画、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发展了园林作的传统,力创新意,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题对楹联等又常常受到风景田园诗文的启发。使园林景观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意境和感情色彩,这也是我国历代造园家共同追求的境界。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二)西方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圆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园林。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 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西方园林作规则式布置,最初大都出于农事耕作实用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是起源于果园菜地,在一块长方形的平地上,由灌

园林景观的园路设计思路探析

园林景观的园路设计思路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物质生活的得到满 足的情况下,精神需要的满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园林景观最为一项环境艺术, 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具有相同重要的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面设计是非常重 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是通过园路、广场以及空地等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在园 林的游览过程中一直贯穿,对于塑造园林的整体形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园林道 路作为地面设计的主要环节,具备着交通、游览以及美观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如 何将道路的功能和园林的整体设计结合起来,形成美观的整体园林形象,是园林 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园林景观中园路的设计原则,园路的规划和 设计两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路设计;现代园林 园林道路设计是把建筑、植物、公共设施等园林要素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是以自然美为特点的空间环境设计,即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我们在进行园 林景观道路设计时,应该注重在合理运用植物、景观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园路与文化、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通过园林道路组 织和划分空间,从而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引导游人欣赏最佳的园林风景画面。 1园林景观中园路的设计原则 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1.2 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工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上说设计修筑 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洁净的习惯,所以 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会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 1.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园林工程建设只能感的道路应形成一个环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 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 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 1.4 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 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 2 园路的规划和设计 园路设计在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园路的设计 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的整体布局,所以园路的设计者在进行园路设计时,要综合的考虑园路的形式构图、功能分区、线性走向、铺装材质等等各个方面的 要素,这样才能设计出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园路来。 2.1 布局设计 每个园林的形式和风格是不相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规则式、自然式以及混 合式等,园路设计者在进行园路布局的设计时,需要的综合的考虑园林的环境,

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复习资料汇编

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从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统筹安排园内各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合理处理地上设施与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外之间高程上的衔接。 基本任务:地形设计;确定园内建筑与原来小品的高程;园路、广场、桥梁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拟定场地排水方案;安排场地土方工程;管道综合。 原则:风景园林竖向设计应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充分满足场地内各种场所、建筑物、排水、种植的功能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合理进行场地内土方的测算以及工程量的平衡,以减少土方量;合理确定高程,在满足场地内等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风景园林整体效果的设计要求。 设计步骤:资料的搜集;现场踏勘与调研;风景园林竖向规划设计图纸的表达。等高线法:设计者进行三维空间思维及设计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特点:能较完整地将设计地形与原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比较,方便地看到土方的变化情况,以进行土方的调配;整体性强;在同一张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所设计场地各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等高线: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性质: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灯。 山谷:景观面狭窄,成带状内向空间,有一定神秘河诱导期待感,是一个低地。山脊:景观面丰富,为外向型空间,脊线为坡面的分界线,独特之处在于导向性和动态感。 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建筑应与地形结合;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 土壤密度: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质量,单位为kg/m3。

生态学名词解释

1.生态学名词解释 2.(Allen’s rule)艾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有 边短的趋向。 3.(Bergman’s rule)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 趋向于减小的特征。 4.(Cope’s rule)科普氏规律:在某些分类单元内,动物个体大小的进化趋势是趋向于个体增大。 5.(Dehnel phenomenon)戴耐尔现象:全北区哺乳动物的体重在冬季趋于降低的现象。 6.(eutrophication)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范围的大小,成 为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te),即有一个最低点和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 7.(Gloger’s rule)葛洛格规律:在寒冷干燥的地区,动物的体色较浅,在潮湿温暖的地区,其体色较 深。 8.(Jordan’s rule)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9.(Liebing rule)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有机体的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 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 10.(Wilson’s rule)威尔逊规律:北极地区的物种比热带地区的物种皮层厚。 11.Hamilton 规则():个体由于利他行为而牺牲的直接适合度必须小于利他行为获得的间接适合度。 12.Linderman十分之一定律(林德曼定律):各营养层之间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0%的规律。 13.r-K对策(r、K strategists):有利于发展较大的r的选择为r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的增强的选择位 K选择。r选择的物种称为r对策者,K选择的物种称为K对策者。 14.斑块(eutrophication):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空间实体,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15.边际值原理(marginal value theorem):不是这在一个斑块的最佳停留时间为不是这在离开这一板块时 的能量获取率(即这一斑块的边际值)。 16.变化(动态或波动)(dynamics, fluctuation):通常指无规则的或无平衡密度的变化,主要说非密度因 子的影响。 17.表面积规律(surface rule):个体较大的动物比个体较小的动物具有较小的体表面积与体积比率。 18.表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描述的是有机体在个体水平上的变化,包括生理行为形态等方面, 时间尺度相对较短,变化的特征是可逆转的。19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ation):指的是多个世代的变化,时间尺度比较长,有些特征是不可逆的没,是可遗传的。 19.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 ):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 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20.尺度(eutrophication):通常是指研究一定对象或现象所采用空间分辨率或时间间隔,同时又可指某一 研究对象在空间上的范围和时间上的发生频率。 21.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又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的生产。 22.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PS):又称为第二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 的生产,就是异样生物的生产。 23.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是指在生物曾经占领过或原来曾有群落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又叫次级 演替。 24.次要群落(minor community):必须依附与邻近群落,不能对立存在的生物集合体,如阴生植物群落、 动物群落。 25.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s):以生物的相对年龄(绝对年龄处以平均寿命)为横坐标,在一个年龄的 存活率Lx为纵坐标,由此所画出的曲线表示种群的存活率Lx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26.存在度(presence):物种在不同群落中出现的概率。 27.搭载效应(hitchhiking effect):指一个等位技艺频率的改变不是因为它本身受选择影响,而是因为已

专家解析园林景观设计中铺地分析

专家解析园林景观设计中铺地分析 据了解,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对园路、空地、广场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铺装的园林道路,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路线的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出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可上好养护,一家专业的园林绿化养护公司。 园林中的道路有别于一般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园路与景石、植物、湖岸、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现代化的城市中,笔直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与林立的高楼大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产生紧张的压抑感,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反而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这样的要求,园路的铺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铺地作为园林的一个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 在园林中道路像脉络一样,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划分和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是组成园林风景的要素,因此在使用功能和美观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园林地面铺装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不管是形式还是颜色的搭配都显得多姿多彩,各类型的铺地给人的心理上和视觉上的感觉也不尽相同。 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创作过程中,铺装设计往往被摆在无足轻重的地位,铺装设计大多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此外施工工艺的粗糙、对施工细节的大意处理、养护管理的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园

景观工程附属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景观工程附属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一、景观墙 (一)砌筑材料的准备 黄锈石、水泥、砂、掺合料,拉结钢筋,预埋件。 砌筑前,应清理砖块表面的污物浇水湿润,检查外观质量。 (二)砂浆的准备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砂浆种类和强度等级,由材料试验室确定砂浆的配合比,以备施工时使用。 砂浆配制时拌和均匀,稠度适中。要求砂浆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砂浆要随拌随用,拌好后至使用完毕的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情况下,必须在拌成后3-4小时内用完。 (三)脚手架的准备 脚手架是砌砖过程中工人进行操作,堆放材料和运输材料的临时性设施。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劳动生产率。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其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坚固稳定,安全可靠;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本工程拟采用单排式脚手架。 (四)机具设备的准备 搅拌机、手推车、磅称、砖笼、胶皮管、大铲、砖刀、

托线板线坠、挂线、卷尺、皮数杆、铁小平尺、小水桶、砖夹子、扫帚等。 (五)工艺流程 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抄平、放线→立匹数杆→摆砖样→砌头角、挂线→铺灰铺砖→清理墙面 1、抄平放线 为了保证建筑物平面尺寸和各层标高和正确,砌筑前,必须认真细致地做要抄平、放线工作,准确地定出各层楼面的标高和墙柱的正确位置,以作为砌筑时控制的依据。 2、摆砖样 摆砖样是指在墙基面上,按墙长度和组砌方式先用砖块试摆,以使每项层砖排列和头缝均匀,并尽可能减少砍砖,摆砖样的好坏对墙体的质量、美观、砌筑效率和材料的节约有很大影响,由有经验的师傅进行。 3、砌头角、挂线 匹数杆立好后,即可根据匹数杆拉线砌筑,通常是先按匹数杆砌头角(盘角),然后将准线挂在头角墙体上,再砌中间墙体,每砌一匹砖向上移动一次,挂线。由于头角砌筑的好坏,将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选技术水平较高的师傅来进行此项工作。 4、铺灰砌砖

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中西古典园林对比分析

中西古典园林对比分析 2015年6月

前言-------------------------------------------------------------------------------- 一.中西园林历史的传统作用------------------------------------------------------ (一)中西园林差异......................................................................... ................... (二)中西园林形成的过程......................................................................... . 1.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原因...................................................................... 2.西方古典园林形成的原因................................................................ 二.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思想异同......................................................................... ..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思想......................................................................... .....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 ... 2.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 (二)西方园林的审美思想........................................................................ 1.西方园林的人工美......................................................................... ........... 2.西方古典园林的形式美........................................................................ 3.西方古典园林的逻辑与清晰的调理美............................................................ 三.中西古典园林的构成手法....................................................................... ......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手法....................................................................... (二)西方古典园林的构成手法....................................................................

园林景观结构设计要点及工程应用,建筑.建材.装饰.doc

园林景观结构设计要点及工程应用,建筑. 建材.装饰, 《建筑.建材.装饰》 园林景观结构设计要点及工程应用:金晖摘要:根据描述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结构概念,分析了影响景观设计的因素以及景观设计要点,提出了一些景观结构概 念设计的创新思路,结合结构概念设计考虑因素,积极完善景观结构设计,打造出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 关键词:园林景观结构概念设计;影响因素;设计方案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些都促使了园林景观工程迅猛发展,其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人文情怀,强调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设计美观的景观结构,并在融合人与景观的同时考虑到工程的结构安全。这就需要深入探究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结构概念设计,以完成灵活多样、造型各异、安全科学的园林景观工程。 1 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结构概念设计 园林景观工程的结构概念设计,是在了解园林景观工程的基础上,认识到影响景观工程结构的各种因素,遵守安全、实用、经济、可靠的原则,选择恰当的结构体系,设置合理的结构方案,

力求设计美观,并杜绝因工程本身缺陷造成的运营及维修费用的增加。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是人对某种事物的理解,它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时概括总结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概念是抽象的。概念设计是把概念运用于特定工程设计,形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的设计,将概念设计变成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活动,使设计概念贯穿设计活动,从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2 影响园林景观工程的因素 园林景观的结构概念设计要考虑到影响景观设计的各种因素,自有元素或是结构设计需要元素,分析其影响程度,采取适当的必要措施,以便对其合理利用。 2.1 荷载 2.1.1 介质荷载。在考虑铺装以及植物荷载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以及种植土的荷载。一般可选自然土或轻质土作为种植土。 2.1.2 铺装荷载。“地”是园林景观的根本,体现着不同的使用功能,然而材料的质感又体现了铺装的美观程度。因此,不同用途需要体现不同质感的地,就要铺装不同的材料。在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就要考虑到各种材料的荷载情况。 2.1.3 减轻荷载的措施。对于需要加高的道路或水池,可在加高层中利用回填炉渣矿渣、碎砖等荷载较小的材料。对于需要改变地形的结构,可以使用梁柱来进行布置,或采用轻质土建造地形,或利用架空结构层的方法,制造出高低起伏的地形,以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假山假石的选材,可以采用荷载较轻的人工塑石或岩石,或使用轻骨架材料。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