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乱世红颜,世俗革命

——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

背景

小说的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清王朝的统治已处摇摇欲坠之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王朝所奉行的闭关政策早已支离破碎,各种文化思想得到传播。康南海作为时代历史的标志隐含文内,最主要的背景则是“蜩蛄会”的革命活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难斗争,后以失败告终。继之而起的则是另一种轰轰烈烈的革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当然,它也作为隐线。主人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革命自有后来人。小说重点描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几个不同身份的女人)对于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变革而产生的思想变化,对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的困惑,当两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作出的艰难抉择。新生的力量在新旧势力的联合压迫与绞杀下,各种各样的不成熟的革命活动已经决定了各种人物的悲剧性。“蜩蛄会”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插曲,就连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未得以善终。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以陆秀米的成长和开展斗争的过程为主线,穿插其他人物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脉络清晰简明,背景铺陈上费煞作者苦心,“积十年心血完成”(封底介绍语),此起彼伏显得十分自然,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没有重大场面的描写,却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小场面展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就连各种细节都有照应,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安排有序,这说明作者对故事本身操控自如。

故事梗概

1901年,十五岁的陆秀米正处青春困惑,发疯二、三年的父亲离家出走,想要弄清父亲发疯的原因并不容易,此时出现了一个不明不白的表哥张季元更让她手足无措,半年后,张季元与“蜩蛄会”成员先后遇难。直到三年后(1904年),秀米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发疯,清醒后随母亲的意思嫁往长洲,不料出嫁途中被花家舍土匪劫持,一个月后被五爷强暴,四个月后花家舍内讧胜利者六爷要娶秀米,却在成亲当晚被五爷的马弁伙同小驴子里合外应所杀,秀米落入马弁之手。五个月后,攻梅城事败逃往日本。四年后(1908年)带着儿子小东西从日本回到普济,成立放足会,自治会,收取摊派款失败后改为成立普济学堂,在上线“鹞鹰”的指挥下,进行痛苦而迷茫的斗争活动。两年后(1909年),母亲温梅芸去世,为买枪支在翠莲的哄骗下将土地卖给青帮头子龙庆棠。学堂因会众叛逃而解散,腊月二十九黄昏秀米被捕,小东西为报信中弹身亡。第二年(1910年)八月,秀米在狱中产下一子,被人抱养。此时武昌起义爆发,龙庆棠摇身一变,由青帮头子变成革命党。秀米坐了一年三个月后回到普济与婢女喜鹊相依为命,其间种花养草,寄情农桑,依然忘不了前尘往事,十二年后(1923年)重回花家舍怀旧,当年冬天去世。

小说结构

小说分为四部分:

一、六指(清光绪27年,1901年)

二、花家舍(清光绪30年,1904年)

三、小东西(四年之后,1908年至宣统2年,1910年)

四、禁语(1911年至1923年)

几个重要线索:

一、由丁树则祖传藏画《桃源图》落入陆老爷之手,引发桃源圣境的幻想,后又有张季元所言“大同”和日记描绘革命前景作延续,至秀米被劫持到花家舍发现父亲的宏愿却在土匪窝里得以实现,再到天旱施粥与学堂对比印证“大同”,至尾声以陆秀米次子视察呼应作结。

二、金蝉的出现

第一只:张季元在薛彦祖被杀后托付给秀米的锦盒中。(P75)

第二只:花家舍六爷庆生强娶秀米,成亲时,尼姑韩六所送。(P140)第三只:秀米出狱后小驴子来访时留下。(P249)

三、神奇的瓦釜(凤凰冰花)

这件宝物又叫忘忧釜,有一个道士在终南山中历时二十余年,用青铜铸造而成,南人多不识,称之为瓦釜。精通音律的人常用它来占卜,只听它的声音就能预知吉凶未来。更为神奇的是碰上下雪的日子,寒气凝结成霜冻,会出现凤凰冰花图案。最初是一个叫花子用来讨饭盛粥,陆老爷以二两银子买来。后来张季元见了也认为是宝贝,还给秀米讲了一些这宝贝的来历。卖地后,龙府冯管家想见识“凤凰冰花”,宝琛却莫名其妙,随后被喜鹊用作腌制泡菜的坛子。(P212)秀米出狱三年后,再次看到瓦釜,在临死前终于看到了父亲与人对弈的冰花图。

注释

全书出现了10处注释,从《桃源图》至谭功达,分类有真人真事,真人假事,假人真事,假人假事。这里的注释言之凿凿,似是在证明文中所

言非虚,但有的却对上号,如关于喜鹊的注释,如果作者所写属真人假事,那么有的事件也作了注释却是为何?真真假假混杂其间,只当消遣读过也就算了。注释的出现并不新鲜,当年贾先生在《废都》中已有精彩演绎,我认为本书的注释实属画蛇添足。

人物

提到人物,我觉得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虚写的焦先,焦先其人主要由墓碑文字作简介,他是明代道人,明亡归隐,属于“羲皇以来,一人而已”的隐士。由墓碑文引出追随者王观澄,出身仕途,却好道隐逸,然而又为作起土匪来了?由王观澄的花家舍的总规划,联想到陆老爷的发疯和《桃源图》,还有那个瓦釜(不定就是焦先所炼制,不然秀米听了瓦釜声音后为何会飘浮至孤岛荒坟?)以及“蜩蛄会”的“大同”。焦先隐藏在许多人的内心,在现实中追求美好生活无果而只能以出世来维护其内心的桃花源,在隐逸中痛苦的求索着变革之路,他可以说是隐逸者精神的化身。

父亲

父亲陆侃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进士出身,官至扬州府学,官场失意,寄情诗文花草,终因心有不甘,因《桃源图》的启发,设计了一系列理想化的社会蓝图,但在现实中实施不了,想要反抗却没有出路,想要避世没有门路。父亲对于“蜩蛄会”应该有所耳闻,不然在《李义山集》之《无题》诗中“金蟾啮锁烧香入”一句下为何批注:“金蝉,凡女子虽节妇烈女未有不能入者。张季元何人?”这说明母亲和张季元此前已有所接触,父亲对此有疑心并为之痛苦,以府学教授之职不可能分不清“金蟾”和“金蝉”,但他偏要固执己见说是“金蝉啮锁烧香入”,后升级至拳脚相向,甚

至不惜与丁树则绝交。甚至问翠莲“你看我,像不像个乌龟?”到后来赤身裸体走下楼来,火烧阁楼,被认为疯了,为了治疯,母亲用尽了各种办法毫无起色,三年后他竞若无其事地下楼来,离家出走不知所踪。父亲留下仅仅是个剪影,一个落魄失意,理想化色彩极浓,面对现实却无可奈何的一个读书人,一个失败的男人。

母亲

母亲就是一个世俗的妇女形象。作为官太太荣光了一段时间,后来丈夫官场失意,寄情诗文花草可能会冷落了她,四十多岁时,不知为何与张季元(四十上下)认识。骨子里既有冷酷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明仁慈的一面。在小老虎撞破她与张季元的约会后先是说“这孩子真该好好管教,再不听话,哪里来的,就请他回哪里去!”逼得宝琛往死里打,过后又给他做鞋子,这透着她的机心。收租时有佃户缺斤少两,甚至翠莲偷卖粮食的事也宽大处理了。对着张季元的裸尸,号啕大哭,厚葬,体现她大胆仗义的一面。面对秀米的种种变化她无法接受但仍然慈爱地宠着秀米的“排子枪”儿子小东西。她的一生在等待和惶恐中度过。

翠莲

原藉浙江湖州,父母早亡,八岁时被舅舅卖到余杭,十二岁逃至无锡,栖身尼姑庵。先后嫁过四个男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太监。后被父亲陆侃从青楼赎身的时候,她已经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最远到过广东的肇庆。她是个胸大屁股大脚小有一些姿色的女人。她骨子里透着野性难驯,却又特别地迷信,因听信算命人言自己命运悲惨,除非找个属猪的嫁了,后被来普济弹棉花(实为卧底)的属猪的龙守备勾搭上,于是诱卖土地,逮捕秀米,连

带小东西在混乱中中枪身亡。因被老虎撞到她和龙守备厮混,怕泄密又因为老虎也属猪(14岁)就引诱老虎上床,也许是下了龙守备这个赌本又拉上老虎来保险吧。在内疚时叫老虎折磨她,骂她千人插,万人骑的婊子。妓女生涯的习性使她很快忘了咒骂,还弄起让老虎吃冰糖的“行活”来,更为冷血的是抓捕秀米时拉住老虎自顾自躲避之事。然而龙守备玩厌之后不到一年就被赶了出来,连妓院都不收留她,真还应了她乞讨流浪的命运。秀米出狱三年后,丁树则去世时出现,一年后干旱施粥时被喜鹊认出,但因羞愧难当不愿回到普济,流亡去了。她经历过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污秽的社会把她变得多疑,油滑,世故,自私,为一己私欲不惜卖主求荣。她处心积虑,时时处处想着扭转命运,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属猪的男人)身上,只落得个被人利用,供人玩弄,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一个社会底层的悲剧人物。

喜鹊

同样是身世凄惨的女人,年幼时父母因土地争取事件被人投毒身亡,从此听不得“砒霜”二字,她是旧社会农村少女的一个缩影。推测其生于1883年,比老虎大13岁,1943年夏已是六十左右的人了。十多岁来到陆家作丫头,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反应迟钝,对主人家忠贞不二。她是作为与翠莲对比的一个典型。秀米出卖土地后,宝琛父子回乡,她自力更生过日子,1911年秀米出狱装哑,她尽职尽责地侍候秀米,甚至为交流之便,忍受丁树则的肮脏和搔扰去学识字,以她的连“鸡三足”的笑话都听不懂,到后来竟然能作对吟诗,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她没有新思想,却并不守旧,只依靠着人最本分的品质,靠自己而活,但并不把自己的命运附着

在别人身上,这一点与翠莲有着本质的区别。

宝琛

一个忠顺护主,勤恳守旧的管家。为主人办事尽心尽力,精打细算。也有一己私欲,如在梅城逛窖子,在村里与娼妇孙姑娘来往。她老婆在家乡,有这些事不足为奇,这也可算是封建时代的烙在他身上的一方小印。而在大的原则问题他不会犯错误,更不会卖主求荣,因为十二岁时就跟随陆老爷。他一门心思为主人工作,忠诚他的主人,就算陆老爷失踪后秀米买枪回来他也只是受了惊吓,害怕,但并不敢有所反对。

老虎

由农村小童的顽皮,到青少年的迷茫(困惑),他展现了朴实与机敏的一面。写他关联着新生力量的成长,经受诸如被翠莲引诱,被利用的考验,直到后来成为革命战士。

孙姑娘

一个虚写人物,着墨不多,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当然宝琛等人应该知道),丁树则在撰写墓志铭大摇其头:“细皮嫩肉,可叹可惜。”生在农村,与老父相依为命,不知是生计所迫还是怎么样的,也种桑麻,兼做暗娼,并可赊账,老父守门看风。这本是一个可笑的画面,虽然畸形、变态,然而在当时的农村却合理地存在着,这是有着极深的社会根源的。但娼亦有道,当孙姑娘在地里遭遇上大金牙强暴时,拼命不从,被草塞喉咙窒息而亡。她是时代的悲剧,悲惨的命运和长洲媳妇(被大金牙伙同别人轮奸)不想死却最终自杀的事件集中起来反映了封建妇女的集体命运。

丁树则及其老婆赵小凤

丁树则读书数十载,不要说一官半职,连个秀才也不曾中过。老来设馆授徒,收些俸例,以供椒水之需。教书规矩极严,背错写错要打,背诵默写全对也要打。常爱管闲事,最爱与人争辩,被村人当作无用的书呆子看待。思想古板守旧,满口仁义道德,暗里贪小便宜夹带抄袭,常讲礼义廉耻,背里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强暴大金牙的娘,年老心不老,色迷心窃,为孙姑娘写墓志铭直叹:“细皮嫩肉,说没就没。呜呼!奈何奈何!”秀米是唯一的女弟子,又漂亮,尽管她是陆老爷的女儿,他还是按捺不住用他那油手摸摸她的脑袋,摸摸她的脸蛋。八十多岁时喜鹊跟他学识字,他更是动手动脚,疯言疯语的挑逗。为了向上爬先是结交陆老爷,后又欲攀薛彦祖,薛事败被杀又落井下石,从口头进行讨伐指责薛的大逆不道,连带康南海也挨了一顿臭批。足见他见风使舵的高超本领。从高攀云端想做官的美梦破灭跌落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不得不计算油盐柴米,但又死要面子,包括临终前抄袭文章谓自撰墓志铭之事,不能不让人觉得悲哀,一个食古不化死读书不开窍的农村老学究的悲哀。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是处,父亲与他吵闹打架之后,他送来绝交信,父亲捂着肿脸还连说,“好字,好字”。可见他的字还是写得不错的。就这样一个古板的人也有让人忍俊不禁之处,他闲来无事常爱捉那飞虫玩,久之,竟然练就了一身徒手捉虫的绝技。也许因此锻炼了身体,居然以八十七岁的高寿撒手西游,位列仙班去了。

他老婆赵小凤着墨不多,她是丁树则最忠心的拥护者,她是丁树则与人争辩时最有力的武器,往中间一站,不管如何她都会说“你(丁树则)是对的,你(与丁争辩之人)是错的,结束!”不容争辩,非常果断,她应

该是丁树则培养出来的最为得意的学生,她总是带着崇拜和敬仰把丁树则当作一个宝贝,时不时深情鼓励他,“老丁,你的文章又大有精进了。”就连丁树则对喜鹊动手动脚都可以宽容一笑了之。她是一个没有自我的完完全全的封建妇女。

张季元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蓄养小胡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身白色的上装,戴着一副夹鼻镜,嘴里叨着一柄大烟斗。去过东洋,长年滞留于南北二京,见多识广,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是一个狂热的革命分子,张口“变法”,闭口“革命”,他临危不惧,面对死亡勇往直前,替薛彦祖收尸,找寻会众,最后被杀身亡。他对于革命有着深刻的反思,要变法,要自由,要改换天地,但实施过程并不顺利。从一开始就觉得是错的,但又找不到错处,说不清道不明,他和当时许多革命的人一样,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一直迷惘,一路摸索,一生痛苦。你瞧他皮肤白晢,颧骨很高,眼眶黑黑的,眼睛又深又细,透出女人一般的秀媚。虽说外表有点自命不凡,可细一看,却是神情阴冷,满脸的抑郁之气,似乎不像是活在这个世上的人。由此可见他所受的精神折磨。在他的主张里有人人平等,自由,表现在具体的就是想和谁成亲就和谁成亲,女方父母反对就杀掉,女孩子不同意也杀掉,几个男人看上一个女人就抽签决定……还有那个革命《十杀令》:

1、有恒产者超过四十亩以上者杀。

2、放高利贷者杀。

3、朝廷官员有劣迹者杀。

4、妓女杀。

5、偷盗者杀。

6、有麻风、伤寒等传染病者杀。

7、虐待妇女、儿童、老人者杀。

8、缠足者杀。

9、贩卖人口者杀。

10、媒婆、神巫、和尚、道士者杀。

另外有薛彦祖仗着父势领导革命,却与歌妓小桃红形影相随,旁若无人,后被出卖。相信李道澄欲托付重任后被其所杀。会众张连甲退会事件等等综合起来,说明他们是带着封建的品性起来反抗封建,犹如拿自己左手打右手,谁打谁都是一样痛,所以这种革命也就最为不彻底。

六指(小驴子)

着墨不多,有点神秘,但用计瓦解花家舍领导集团,却显示出他非凡的谋略和胆量。但对付梅城的军队为何会失败呢?

韩六

一个被土匪从尼姑庵拐至花家舍的尼姑,年龄在三、四十岁之间,七年间遭受了土匪无尽的蹂躏,对花家舍的情况相当熟悉。她很神秘,尼姑也有金蝉,来无影去无踪,不知来历,没有结果。她是作者化身,指点人物,纵谈社会人生,浑身散发出睿智和佛学禅理的光辉。如对圣人和强盗的定义(P132),对秀米的评价(P133),对王观澄的评价(P129--133),就连对土匪摧残她时都有一套忍受的心得体会。她在秀米被劫转换场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秀米

秀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她漂亮,活泼,十五岁正处青春期时接触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母亲的情人),半年间的交往中迷迷糊糊地暗恋上他,在他被杀三年后将要出嫁时从他留下的日记开始了革命的启蒙,人生的转折。如果只从青春困惑来说,她所受到的大部分性教育均来自张季元日记中对两性事件的描写。

十八岁出嫁时被掠至土匪窝花家舍,被五爷庆德强暴,花家舍落入五爷马弁之手,与马弁相好。后去日本四年回到普济组织革命活动,搭进自家一百多亩田地和儿子小东西的性命,坐监一年多,生下第二个儿子被人抱走无音信,出狱后寄情花草,开始忏悔和反思,三十六、七岁时去世。

她内心充满青春的渴望,流淌野性的血液,先后经历了不少变故,沿着张季元等人的路线继续革命,遭受前人同样的痛苦,没有一条光明正确的革命道路,她时刻陷入迷惘困惑之中,但她狂热执着,卖地买枪,聚集会众,忙于会务,仍然没有找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只有由后来人去找寻。下面结合文段详细分析:

女人身上的东西……(P23)两个多月来憋在胸中的烦闷一扫而光……(P24)心里暗骂:拿开!快把你那该死的手拿开!(P32)走开,走开,快走开!P38(梦中)张季元一把将她搂过来。他的手顺着她的大腿摸索着,把嘴贴在她耳边喃喃地说“妹妹,门在这儿。开着呢。”……P43因为有了早上的那个梦,她觉得在自己和张季元之间多了点什么,心里有点空落落的。(秀米)怒道:“我早就说不想去,……我也不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母女俩目光相遇,就如刀锋相接,闪避不及,两双眼睛像是镜

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两人都是一愣。P53她看见翠莲将一只手搭在张季元的肩膀上,……他们依然还在笑……她开始在心里用最恶毒的念头诅咒她们,而每一个念头都会触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P54秀米恼怒地将他(张季元)的手甩开,嘴里叫道:“不要你管!”P55张季元就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不要怕。”在这一个刹那,……她的喘息声还是加重了。……她已经在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说什么,她都答应;不管表哥做什么,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她又想了许多天前的那个梦。她在梦中问他,门在哪儿?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里,喃喃地说,门在这儿……P59

这个白痴!怎么会忽然跟人翻起脸来?秀米怅然若失地回到房中,点了灯,兀自站在窗口。心里恨恨的,可她的脸还是那么烫。她有些后悔……P60

张季元望着她笑。她也冲他笑。两个人似乎在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而笑,可谁都不愿说破。P68

(瓦釜声中)秀米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片羽毛……不知今夕何年……最后竟落在了一个荒坟上。似乎是不祥之兆。P68

立冬,收租,佃农,翠莲往事,喜鹊往事。

第一只金蝉出现P75

18岁时,嫁往长洲途中被劫持。

三年后用三天时间读完日记,疯了一个多月。P78-79

原来,秀米觉得身外的世界虽然藏着无数的奥秘,却始终对她保持缄默。她宛若置身于一处黑漆漆的封闭的屋里,只能凭借暗弱的光线,辨别

屋子的轮廓。可阅读张季元的这本日记,就像突然间打开了天窗,阳光从四面八方涌入屋内,又刺得她睁不开眼睛。P77-78

秀米对婚事真的无所谓。在张季元的日记中,她隐约知道了什么是桑中之约,什么是床第之欢,当然她知道的比这还要多得多……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哧哧地笑。P81

“你张口革命,闭口大同……骨子里你也是一个大色鬼呀。”P81

她兀自笑了一阵……我就嫁给他,由着他去糟蹋便了。P81

庆德的评语:我还没说什么,你的脸就红了……今天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个真正的骚货。你落到我们手里,也不哭也不闹,我倒是头一回见到。嘴里塞了东西,身上绑着绳子,竟然在轿子里呼呼大睡,不是骚货是什么?(一个月后,庆德强暴秀米的细节)……对老头一字一顿地说:“我要杀了你。”……天哪,他,居然……居然……在她意识到巨大羞辱的同时,她的身体却在迅速地亢奋。真是丢脸啊!……天哪!……你他娘的自己就先潮了……最终她放弃了抵抗。P95-96她忽然无端地怨恨起张季元来。这个白痴!白痴!她紧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P98

王观澄托梦P99-100王观澄入殓P102身上衣服补丁摞补丁

三爷庆福上岛P106-114评语:妹妹果然是桃杏带雨,樨桂含愁;秋水为神,芙蓉如面;白玉生香……P106

妹妹郁德柔婉,赋性艳冷……以解多口之渴……P107

去见四爷庆寿,第一次进入花家舍,风雨长廊……P120-121

丁树则对桃源胜境、变法、父亲等的评价P121

四爷的评语:得罪,得罪,……难怪,难怪……没错,没错。

韩六评语:我看你尘缘未了,实非常人……虎落平阳,龙困浅滩……

日记:张季元:没有你,革命何用?P136

马弁作头领后与秀米亲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神迷离 (145)

怎么啦……为何突然大声哼哼……乱喊乱叫做什么?……你搂得我喘不过气来啦?P149

推测:五个月后,四百多人攻打梅城失败后计划去日本,马弁遇难。

校长从来不管他(小东西),要是路上遇见了,她连正眼都不瞧他。小东西也不敢叫她妈,跟着大伙儿一块叫她校长。P152小东西有一件稀罕之物,那是她妈妈在日本时拍的小照……P153

她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秀米了。P158

从日本回普济,明显地瘦了,眼眶发黑……P166

她说她睡不着觉,总也睡不着觉……你看我,像不像个鬼?P195

翠莲评语: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可她已经把的你的骨头都看清楚了。P201不把母亲葬在金针地里,别人认为张季元在金针地,有可能三箱枪在那里,此时又有了身孕。

在翠莲的煽动下把地卖给了龙庆棠。徐福卷走买枪款,引发会众纷纷散去。P214

学堂散后,“我现在晚上能够睡得着觉了。”P219

五岁的小东西死亡细节P223

秀米被捕时龙守备评语:人人都说你是疯子……精明人……P225你太

漂亮了,也过于年轻。

不管是张季元、小驴子、马弁……惩罚和自我折磨……P232

1911年,出狱后,她突然流出了悔恨的泪水。她不是革命家,不是……替身P234她想起了小东西的死,“我是一个傻瓜。”她自语。P234-235 乞丐的施舍是真正的施舍,但却无以为报。假如他昨晚想要,她多半会顺从。反正这个身体又不是我的,由他去糟蹋好了。把自己心甘情愿地交给一个满身秽污,面目丑陋的乞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只有不可能的才是值得尝试的。P235

种花养草,读父亲遗稿。P244

二次革命失败的,拒见访客。

1914年,过去了三年

喜鹊看《李义山集》发现“金蝉”与“张季元”字眼,秀米看瓦釜。P257

八月,去小东西坟上后,晚上说梦话。P260-261

长洲赶集买来古梅两个月后枯,老人已死。

又一年夏,干旱,当金蝉不收P264断坎,有人暗中送米来,开禁说话。

施粥与学堂对比(大同)P267-268

翠莲告诉喜鹊往事P270

1923年,重回花家舍,路上不停流泪,去湖心岛中途返回。P274

冬天,一个早晨,在瓦釜中看见冰花图P277这幅……未来。冰花是脆弱的,人亦如此。死去。P276

张季元

在普济住了半年。张口变法,闭口革命……P16尸骨成堆,血流成河,未来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他想和谁成亲就和谁成亲……P36“可是,不知为什么,最后的这些天来,我觉得我们正在做的事,很可能根本就是错的,或者说,它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毫无价值,的确,毫无价值……你一边在全力以赴,同时你却又明明怀疑它是错的,从一开始就是错的……”P69立冬后半个月,张的祼尸顺江而下日记之《十杀令》P104

日记P119

薛祖彦

其父亲做京官,先被赐毒酒而死,晚上,被官兵围捕时正与妓女小桃红(线人)在床上。在他家拿了六七个乱党。小桃红冷冷笑道:“我原当他是个什么了不得的英雄豪杰,原来也是个败絮其中的陈叔宝。”P66步军协统李道登闭门不见,毛瑟枪已运抵西浦P87祖彦素有识人之明,几天前在夏庄初秀米之时,曾对我道,此女虽生性冷傲,却极易上手,劝我放胆一试。这真能行得通吗?……P88日记评李道登P134

张连甲

张季元日记:祖彦拔出剑来指着张连甲骂道:“退会退会,成天嚷着退会……”P77“你只怕认错人了吧?我一个庄稼人,哪里知道什么这个会,那个会的。”……摸出……杀猪刀……“滚出去……”P135

王观澄对花家舍的设计P129-130

语言

P10那宝琛鹿伏鹤行,猿臂轻舒,围着父亲走出了一连串的漂亮的八卦步,就是近不了身。这件事促使母亲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让村里铁匠铺的王七蛋、王八蛋兄弟连夜打造铁链铜锁,她要把父亲像牲口一样地拴起来。她来到土地庙,把自己的想法和土地一说,神仙满口答应,与观音一说,观音立刻托梦给她,叫她快快实施,而且铁链子要造得越粗越好。

王观澄托梦给秀米说:……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小岛,被水围困,与世隔绝……

特点

在这部作品中,有别于前期的“先锋”话语,作者致力于更朴素、更宁静、更温婉、更细腻地去阐释人生,洞悉历史。在对逝去记忆的钩沉和对历史场景的呈示中,向我们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中,一个并未进入整体与历史主流的女性个体生命——乡村女子秀米,如何辗转奋争于乌托邦理想建构的身心历程及其传奇故事。

将对女性人生的书写置于沧桑变幻的历史境遇之中,是作者文本实践的一个重要维度。小说基本的叙事单元主要是关乎女性的,女人是叙述情境中的行为主角。秀米、喜鹊、翠莲、梅芸等等,她们活泼、明艳、纯洁而又生机无限。这些美好的女性生活在清朝末年动荡的历史环境中,她们的命运也就被充满变数的历史所牵引。

女主人公秀米,贯穿于小说的整个情节和叙述进程中。“纯洁之轻”

与“历史之重”使这一女性人生尤为斑驳和沉重。小说叙述了她的成长、她的求索和不断变幻的生存际遇。在她的精神成长中,遭遇到了两位男性“引路人”:秀米的父亲陆侃,是公认的疯子,梦想着在普济造一条“风雨长廊”,以使村人免除日晒雨淋之苦;同样被村人视为疯子且暗恋秀米的“表哥”张季元,在日记中展现了一个完全未知、却令人疯狂向往的“大同世界”。他们的梦想融合成秀米半生的奋斗目标。秀米关于“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就诞生在这个特定的叙事氛围中。

在作者刻意隐去了一段历史之后,秀米再次回到了家乡。这期间的故事神秘地消逝了,我们只能从村人的视角看到一个陌生的秀米,她在游历日本后带回一个私生子。虽然是从事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但小说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女人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和实践,她以一己之力在“普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进行尝试。这是格非具有独创性的地方,他对历史进行了另一种阐释。他将女性人生和一段历史紧紧纠结在一起,通过历史来写一个凝聚了所有女人性情与禀赋的女性命运,同时,又在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了那段难以言说清楚的复杂历史。透过人物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古今无数类似的桃源梦的绽放与凋落的过程。无疑,秀米可以被看作一名革命者,但她对攻打梅城并没有多少兴趣,她最想做的就是把普济变成一个理想社会。秀米比父亲陆侃更勇于行动,比张季元更冷静、现实。她对革命事业的冷漠和对个人梦想的迷狂使人无法把她和传统观念中的革命者联系起来,然而她的确又有着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的胆识与魄力。秀米借助了革命赋予她的权利和力量,以期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在这个角度,我们看到历史深层交错复杂的各种因素,它们在同一层面却向

不同的方向延展。

在探询历史的同时,格非能坦露地抒写人性,尤其致力于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这使他的写作方式呈现出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非主流叙事特色。无处安歇的灵魂使秀米面对种种离变都有着超常的冷漠,她一生都不曾为人所了解。她回到家乡,组建“革命队伍”,这支队伍混杂了各种各样的人:接生婆、屠夫、乞丐、寡妇……他们对她的所思所想根本不感兴趣,连她的“铁杆军师”翠莲都说她是个疯子。所以,秀米的一切设想必然成为泡影,她的诸多计划包括建设育婴室,书籍室,疗病所,养老院,甚至殡仪馆和监狱等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遭遇现实就被击得粉碎。

小说从人性层面对于女性的心灵苦难作出了一种切入骨髓的解剖,拓进到了人性的幽深及微妙层面。为了避免革命行动败露之后给家人带来痛苦,秀米不得不把真实的情感藏匿在冷漠甚至有些乖张的外表下,即使是面对自己最亲密的母亲和儿子。内心的苦闷纷扰只能依靠那些“革命工作”才能淡化,只有这样“才能忘掉其他的事”。卖地、购买枪支、准备攻打梅城,这些只是秀米麻醉自己的方式而已。她的寂寞和惶惑,敏感和宽容,涵盖了作为女人的各种复杂情感。这使我们看到,秀米并不是一个革命或乌托邦的符号代码,而是一个感性而真实的女人。她以传奇般的经历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少女隐秘难言的心理世界,一个年轻女性的孤独寂寞,一个母亲的痛苦灵魂。她的历史,也就是女性的历史。

格非的小说始终体现出一种文学的力量。秀米在故事的结尾寂然离去。这种女性人生的历史性诉求和建构,这种置身于个人与历史的紧密关联中而压抑个体感情的巨大痛苦,使小说产生了深刻的悲剧力量。女性性别境

遇与民族境遇、历史境遇的显隐纠缠,人类日常性话题与终极性话题在文本中的同生共长,使《人面桃花》不仅仅给人以阅读快感,意蕴也尤为深长。

《人面桃花》格非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女性·革命·历史——谈格非的《人面桃花》胡玉伟文汇读书周报

从格非“三部曲”论小说创作的转变

评论 1987年,格非以《迷舟》蜚声文坛,而其后,《褐色鸟群》、《青黄》等一系列作品使他迅速成为先锋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与苏童、余华合称“先锋派的三驾马车”,并由此进入文学史叙事。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评论说“与作品有更多可读性和传统文人小说风味的苏童不同,格非更具有浓厚的‘先锋性’”。(1)进入新世纪后,沉寂多年的格非于2004年、2007年2011年连续发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长篇小说。作为当代华语写作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格非每部小说的发表都引起文学界和评论界极大的关注,而这三部小说共同构成的“人面桃花三部曲”更是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从中或许可以窥见新世纪以来格非小说创作的转变历程。通向现代的古典 ——格非早期小说的风格特征 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格非小说的现代 主义特征一直备受关注。自成名作《迷舟》开始,“空 缺”和“叙事迷宫”就成为了他最具有独特性的叙事 技巧和叙事特征。在《迷舟》里,整个故事最关键的 部位“萧去榆关送信”出现了一个大的空缺,萧去榆 关到底干什么去了?是去传递情报还是去找表妹?这一重要情节的空缺使得本应完整的故事忽然变 得矛盾重重,变得不可诠释。而在《褐色鸟群》里,格 非讲述了一个对时间消逝充满隐忧的水边隐居者和神秘少女棋的故事,用扑朔迷离的“棋”和“镜子”构成时间和真相的迷途,从而完全消解了所谓的“真相”和“历史”;在《青黄》中,他“把叙述的结构设计与生活史的存在方式结合为一体,它的叙述表明,历史如何是一个不完整的统一体,结构上的‘空 缺’正是生活史的不完整性的隐喻投射。” (2) 格非的“空缺”和“迷宫叙事”,非常显著地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格非被认为是最接近博尔赫斯、受其影响最大的一位。格非曾说:“博尔赫斯故意混淆了传统小说所精心构筑的‘现实世界和力图模仿它的想象世界’的界限,像卡夫卡的作品一样,用一种貌似认真明 晰和实事求是的风格掩盖其中的秘密。”(3) 这是格非对博尔赫斯的分析,也是格非小说的总体面貌。《锦 瑟》即可看做是格非对这一心得的实践。《锦瑟》自然源自于李商隐的诗,格非用其现代主义的创作技法,将诗本身的神秘气质充分发挥,“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气质和“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蕴都得到了完美地呈现。小说由一系列梦境/现实组成,最后终点与起点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圆形结构,主人公冯子存的人生就在这些梦境中不断流转、变化和消解。读者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完全找不到两者的界限,最后连阅读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梦迷。《陷阱》 也同样是一篇混淆现实与非现实界限的作品。从博尔赫斯那里,格非学到了“空缺”和“迷宫叙事”,但博尔赫斯并不是格非“先锋性”的唯一来源,从格非“三部曲”论小说创作的转变 刘月悦 ——兼评《春尽江南》

人面桃花的故事

人面桃花的故事 【词目】:人面桃花 【拼音】:r e n mi a n t a o hu a 【注解】 (1) :琼琚qi o ngj 口。指精美的玉佩。《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2. 喻指还报的厚礼。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3. 比喻美好的诗文。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 4.喻指白雪。明茅平仲《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风渐寒同云密布,雪乱舞满地琼琚。” (2) 折柳相送: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相赠,或将柳条圈成环戴在远行者头上。因“柳”与“留” 谐音,能够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示例】: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柳永《满朝欢》) 【近义词】:人去楼空、桃花人面。 【反义词】:长相厮守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 用于忆念爱人。 【历史典故】: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

一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 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古书记载,崔护上京赶考,正是桃花盛开时节,在一个茶馆喝茶, 与茶馆女孩一见钟情,把自己身上的玉佩作为定情物,自己要上京赶考,约定如果高中,必上门提亲,该女子父母也同意,待到崔护赶考回来,提亲,也是桃花盛开时节,不过该女子已经死了三个月,崔护看得桃花,想着该女子的容貌,伤心成疾,痛了几个月,好了以后在该女子家墙上写上了这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所以这首诗才有了这样美丽的传说。

美国当代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概述

美国当代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概述 [摘要]自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提出“元小说”一词以来,欧美作家对此颇有剖析,虽然他们的说法各有侧重点,但都认可了元小说贯穿小说历史,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实践创作中,美国当代元小说更是着重于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以及互文性等主要观点,充分体现了元小说的特色。 [关键词]元小说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互文性 “元小说”一词是由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的《小说和生活的人物》一书中,加斯给予“元小说”的定义是,“(其)小说的形式只是更多形式的原材料”。“(其)小说中没有描述,只有建构。” 在加斯看来,小说不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的一个附加物而已,很多小说家只会一味地注重情节,却忽视了形式。加斯认为哲学表现的是宏大而复杂的概念体系,和现实世界无关,因此,他建议在小说创作中应该使用哲学观点,也就是说,用一种自我意识和批判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也正是因为如此,加斯把那些有自我意识地摒弃任何现实模仿,视文本本身为纯粹的语言产物的小说称为“元小说”。本文拟梳理欧美作家和批评家在理论和时间上对元小说的阐释,来展示元小说的独具特色。 一、元小说的理论阐释 对于加斯的定义,欧美作家和批评家或表示赞同或提出异议。事实上,许多与加斯同时代的作家如罗伯特斯格尔思,约翰巴思等也都试图对“元小说”进行阐释。约翰巴思在1968年宣称“文学枯竭”后,认为元小说是小说家唯一可以应对当前困境的方法。在元小说中,小说家成为批评家,在小说中表述小说形式的“枯竭”,或创作模仿小说德而非模仿现实世界的小说。元小说对其作为小说的存在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罗伯特斯格尔思认为小说的四个要素,即形式,概念,存在和本质,对应了小说的四个批评角度,即形式,结构,行为和哲学,并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回应,这就使得元小说成为可能,因为“元小说”吸取批评的所有要素,并将其融入小说创作本身。斯格耳思对元小说的热衷,使得“元小说”一词作为总括当时兴起的脱离现实主义,强调作者和读者在创作和接受小说时作用的小说术语而被大众接受。 美国批评家拉里麦克卡弗雷在评述元小说艺术时,认为加斯指出“许多所谓的反小说都是元小说”时,实际上是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多数批评家都过于急切,把所有不同于过往的小说都称为“反小说。”在麦克卡弗雷看来,元小说源自发展于七十年代其他学科领域的“元定理”, 它寻求反术语的术语。麦克卡弗雷用元小说来指两种相关的小说形式:一种是直接在小说创作中审视创作本身的小说或对已有的小说形式和语言进行评述和思考的小说,另一种是检视小说体系的运作,方法,源泉动机以及武断危险的文本。

四十年代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 一、初期抗战小说 (一)“前线主义”小说——抗战纪实小说的极致及时反映抗战前线的战事和军民心态 新闻性和纪实性,更多关注事件而不是人物塑造 集报告文学的典型化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与一身 《华北的烽火》 (二)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抗战小说的主题深化表现工农群众在抗战烽火中得到锻炼,改造旧有的国民性性格,并成长为“新人” 丘东平描写淞沪战争题材的作品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直面现实的残酷,洋溢抗战初期的时代气息,富有战地实感,壮美与悲剧性;同时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气质。 特征:一、纪实性 二、通俗化:1、采用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旧瓶装新酒”;2、不直接套用旧形式,只采取其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 (一)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的尖锐和内涵的深远、讽刺笔调的冷峭、叙事节奏的明快、短篇体制的圆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华威先生:作风浮夸、生活腐化、假公济私的国民党中小官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也还有典型意义。 漫画式的速写:1、运用夸张手法间接勾勒人物的外在特征言行2、让人物言行青苔前后构成夸张式的对比,达到揭露和讽刺的目的。 (二)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 《防空——堪察加的一角》/“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将作者隐藏到人物、事件背后;让场面自身凸显人物的简洁手法; 善于在夸张的戏剧性情节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众多喜剧形象; 语言极具个性化,比较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幽默质朴; 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影响,有认真借鉴了果戈里等以苏俄文学为主的外来文学经验,促进了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 艾芜——《故乡》《山野》《石青嫂子》 消退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批判

【红楼梦复习资料】林黛玉——人面桃花相映红

林黛玉——人面桃花相映红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小说,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人生与爱情更是小说中的重头戏。她是曹雪芹倾情打造的新型美女,“秉绝代姿容,赋稀世俊美”,又具博雅多思的内在气质,脱颖于红楼裙钗之中。黛玉的咯血之病和她的相思之愁,呈现出的腮红让她的情态“压倒桃花”。黛玉葬花时落红成阵,映衬着她的惊世之才和倾城之貌,洋溢着“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意。 黛玉身份 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林如海四十岁时,仅有的一个三岁之子死了,因膝下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了女儿黛玉,爱如珍宝。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常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 黛玉进贾府时到底几岁?有六七岁和十三岁两种说法其实不同版本出现的矛盾在黛玉成长过程中是可以统一的。在曹雪芹心目中的爱情理想,有三个重要因素:两小无猜、一见钟情、互为知己。作者写六七岁,是要强调两小无猜;写十三岁,是要强调一见钟情,甚至一见如故。两者都不愿意割舍,所以出现了不同阶段修改稿中的矛盾现象,由此可见作者构思宝黛爱情时的良苦用心。 黛玉的生日在二月十二花朝节,这一天是百花生日。《红楼梦》中曾写袭人和黛玉是同一天生的,袭人恰好姓花,也补充说明了黛玉生日的含义。大体看来,古人在花朝节的活动主要是在“百花争望之时”游玩、赏花、扑蝶等。 小说前八十回中并没有正面写黛玉如何过生日。要了解曹雪芹对黛玉生日的描写,可到第二十七回去找。作者似乎把花朝节要做的事,赏花、扑蝶,都移到了芒种节,而芒种节应该是宝玉的生日。把黛玉生日花朝节这天的风俗,拿到宝玉生日芒种节去写,且第二十七回安排的回目构成钗黛对峙,即“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可见,曹雪芹在宝玉和黛玉故事的构思上是综合考虑的,情节的安排也有所调整。由此也可看出,《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饯花会”,是黛玉和宝玉两人的生日组合。《红楼梦》中最精彩的两个情节“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是花朝节的习俗和芒种节的时令糅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经典。黛玉生日与祭饯花神的关系表明,作者对她的构思是一位花仙子。“绛珠仙草”和“阆苑仙葩”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后四十回中从正面写了黛玉的生日。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中,写了贾政荣升“郎中”,加之黛玉生日,凤姐说:“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

_堂吉诃德_的元小说性_滕威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滕 威Ξ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征,以及对于小说文体本质的思索。 关键词:《堂吉诃德》 元小说 文体 元小说 虽然博尔赫斯说过,再次讨论《堂吉诃德》这个题目有可能费力不讨好。①但是,作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开端,《堂吉诃德》的确有许多仍然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因此呼吁欧洲小说家应该把《堂吉诃德》当作宝贵的遗产来加以继承。②似乎可以说,塞万提斯之后所有的小说技巧都变成了陈规。因为无论是滑稽模仿、多重叙事视角、故事里套故事、人物的双重人格、暴露叙事者身份、对话、超现实的场景、阅读距离的控制、将读者引入叙事等等,几乎所有这些直到今天小说家们仍然津津乐道的方法都在《堂吉诃德》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而作家们最愿意用小说来思考的主题,比如欲望、流浪、成长、现实、梦想、爱情、个人、疯癫等等,也都在《堂吉诃德》中获得相当充分的表达。换言之,现代小说在《堂吉诃德》这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与思想的起点。勒内?基拉尔说,“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54);富恩特斯(Car2 lo s Fuen tes)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堂吉诃德》主题的变奏”(qtd.in Person185)。 但是很多人一直以为,塞万提斯本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切。他是一个无知的天才,一个不自觉的伟大小说家。伍尔芙说:“那时的写作就是讲故事,供那时尚未有现代娱乐设施的人们消遣”。《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价逗人们开心”,“小说的美感与思想是在不知不觉中融进去的”(23)。在20世纪的西班牙,批评界还有这种说法:“塞万提斯与哥伦布是精神上的双胞胎兄弟。他们都还没有确切明白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就离开了人世。哥伦布以为他一直向东航行真地到达了远东;塞万提斯认为他只是写了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作品。他们谁也无法想像自己已经登临地理与小说的新大陆——美洲与现代小说”(Fuen tes13)。我们认为,塞万提斯也许不知道他正在写作的《堂吉诃德》是一部现代小说,但他在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时却是相当自觉的。《堂吉诃德》的出现并不是突兀孤立的事件,它与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阿普列尤乌斯的《金驴记》。《堂吉诃德》无论是在情节设计、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诸方面都与中世纪骑士小说有明显而深刻的互文关系。它不同反响之处在于植根传统但开出新花,从前的老套陈规经塞万提斯生花妙笔、奇情才思最终得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现代小说艺 Ξ滕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专题 小说阅读——综合运用三要素,准确理解小说主题-讲义

小说阅读——综合运用三要素,准确理解主题 主讲教师:李华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课前一开心 从宾馆出来坐上出租车后对女司机说:“去中国银行,顺便找一家五金店买把刀!”汗! 当时我的意思是买把螺丝刀,我没注意到我说错了,这时那个女司机一直看着我非常委屈的说:“大哥我要下班了,你重新打辆车吧。” 当时我就非常生气,恶狠狠的说:“你要下班了在宾馆泊什么车呀!?” 女司机看了看我快要崩溃的说:“大哥那买完刀我不要车钱了你再找辆吧!” 晕!!!这才知道我说错了,赶紧解释了半天,现在想一想都感觉对不住人家女司机。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理解小说的主题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 1、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把握人物性格极其命运 ↓ 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 作者想通过人物的性格或命运赞扬什么、批判什么、反思什么,使我们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哪些认识或有益启示。

金题精讲 题一: 画手 ①国画大师莫教授带有两个学生,男的叫朱孟,女的叫滕香。女的伶俐乖巧,男的敦厚沉稳,两个人莫教授都喜欢,可相比滕香的灵活机巧,莫教授更喜欢朱孟的刻苦踏实。 ②莫大师最擅长人物画。人物最难画手,最传神是眼睛。手要画好,非下苦功不行,眼要传神,需有灵气。画人物眼睛,滕香有先天优势,远胜朱孟;画手,滕香竟不如朱孟十分之一。 ③莫教授常指着滕香画中人物的手批评她,要她多向朱孟学,要下苦功。滕香这时就会不满地白朱孟一眼,朱孟却浑然不觉。 ④滕香知道自己根本无法跟朱孟学,她缺少他那份勤奋。朱孟的全部生活都在画室里,似乎他活着就是为了画画。而滕香不会这样,她要化妆打扮,要逛街,她永远也下不了师兄那份功夫。 ⑤莫教授常慨叹:“论天资谁也比不上滕香,她要能有朱孟的刻苦勤奋那就没人能比了。”滕香一撇嘴,心里暗暗与导师顶嘴:就您那得意弟子也难比过我,不信走着瞧。 ⑥新一届青年美术家画展又要开始了。本来莫教授鼓励两个人都去参展,叫他们好好准备作品,可临到最后,改了主意,他看着滕香送交的作品说:“画手你还差得远,去了也白去,这次画展就不要参加了吧。” ⑦滕香噘起嘴。参加高级别的美术展是她盼望已久的,若能在这种权威性画展中获奖,就可能一举成名。滕香不满导师的决定,心道: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去遛遛。 ⑧寄交作品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朱孟的作品由导师选定后报了上去,而滕香却瞒着导师偷偷向大赛组委会寄交了自己的作品。 ⑨大赛组委会本来是邀请莫教授担任评委的,因有自己的学生参加,莫教授采取了回避。美术展经过初评、复评,获奖名单终于出来了。看到获奖名单,莫教授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料到排在头一名的竟然是滕香,而他最得意的弟子朱孟却屈居第三。 ⑩无论怎么说,美术展的前三甲竟有两个是莫教授的学生,这事引起了轰动。记者们蜂拥而至,请莫教授评论他们的作品,特别想听听大师对此次美展第一名滕香的那幅作品的看法。 ?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莫教授既高兴又尴尬,竟不知如何评说。两幅作品画的都是一个翩翩起舞的少数民族女子,体态婀娜,美丽动人,曼妙传神。当然从线条笔墨上来看,朱孟的画更见功力,特别是画中少女轻盈舞动的纤纤玉手,竟给人一种柔软可触、呼之欲出的感觉,绝非一般画家所能画出。 ?然而,为什么却是滕香得了第一名?因为滕香根本没有画手,画中少女的手是虚的。那虚拟中的少女之手更给人无限的遐想,旋舞中的少女似乎在不停地变换着各种舞姿,令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 ?朱孟的画,专家给予的评价是:功力技巧一流,但画风太实,难以给人联想遐思,回味太少,缺少余音绕梁的韵味。而滕香的画正是胜在朱孟的欠缺上,莫教授对她这种避短就长、藏拙取巧的胜出,说不出是欣慰还是悲哀,面对记者的提问,竟无言以对。 ?滕香在一边得意地笑了。朱孟没有不平,只是淡淡平和地对师妹道:“你这是投机取巧……”滕香一撇嘴:“忌妒……”朱孟厚道地笑笑,没反驳。 ?最后,莫教授半开玩笑半叹息地说:“现在就兴这个。演员是相貌丑的讨喜,作品是少人看的获奖,画画当然也就是画不如不画的好了。”朱孟若有所思。 ?赛后,一切又归于寻常,朱孟仍整日泡在画室里…… ?研究生毕业,两人都留校当了教师。两位年轻的国画才俊,为画院增色不少。莫教授希望二人能珠联璧合,可滕香瞧不上朱孟,嫌他愚笨。 ?又一届美展开始筹备了。画院推荐二人一起参赛,希望他们能为画院争得荣誉。这回朱孟寄

早期乡土小说的风格特征

中国早期乡土小说的产生于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二十世纪。这无疑是一个乱世,战火挟裹着新的文明、新的思想向腐旧的中国冲来。西方新思想与中国古思想激烈地碰撞着。乱世而百花争艳、百家争鸣,各种新思想、新理念都在改变着知识分子们的文案创作和情感投射。由西方理论家提出的乡土小说也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开出了别样根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无疑是乡土小说中的巨擘。由于身处于战火纷飞、国家飘零,的特殊年代,鲁迅的乡土小说更加着力于描绘现实的黑暗,描绘乡村底层农民的愚昧淡漠,重点突出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大多着笔于典型突出却又带有广大民众缩影的人物,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无一例外他们都是被某种封建力量压制的可怜又可恨的人。孔乙己穷酸腐旧的文人,透着一股子酸腐气在看客的嘲笑中妄想维持自己不堪一击的自尊;祥林嫂终其一生被封建思想压制,精神的打击带来肉体的毁灭;阿Q“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自甘为奴却又欺软怕硬……鲁迅小说的笔锋在我看来较之杂文显冷静,却是由这种冷静中透出一种因现实黑暗而产生的浓重的沉痛感与无力感。国之蒙昧起于民,普通民众的麻木,思想的落后无不让人心寒。他在呼唤着,甚至可以说不报较多希望地呼唤着人性和知识的曙光。大约只有回忆童年时,才能约略看出鲁迅先生对故土的一丝温情,一点对童年的美好回想。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乡土作家如王鲁彦等也因受鲁迅感召和影响,将冷嘲和讽刺式的乡土小说继续发扬,乡村因而呈现出一种破败、腐朽、陈旧的感觉。这其实也符合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诉求,身在古旧中国而面对新生知识和新的价值观念,他们的内心涌动着矛盾而复杂的情感。他们渴望着民主和科学的力量能带来思想的解放,能给这个古老的中国以新的力量,足以让他于枯朽中再度发芽成长。 与鲁迅不同的,他的弟弟周作人的风格则平和而静谧。这类乡土小说也被称为田

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

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 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川雪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因为桃花在仲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桃花的绽放宣告了春天的真正到来。“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花”(唐·高谨《晦日宴高氏淋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当三两枝桃花从竹林中探出艳美的芳姿,正是江水融融,天气转暖的时候,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周朴《桃花》),春意渐浓,桃花点染出无边春色,这艳丽的色彩和明媚的气息如何能不惹人喜爱,让人争相前去观看呢?桃花就这样悄然融进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成为人们审美视野中的春天情结。在吟咏桃花的古诗词中,有不少是正面赞美桃花妍丽多姿、妩媚动人的。如唐代诗人吴融的《桃花》: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此诗以娇女比喻桃花,赞美桃花的艳丽娇美。前两句写满树的桃花,烂漫红艳,娇美无比。由于有“满树”、“烂漫”作铺垫,这“红”的色彩就显得浓郁而热烈。千枝万树灿如锦绣、艳如红霞的桃花展现出浓郁的春意。春天的万物,彷佛都为它娇

艳的色彩所融化。后两句则引出诗人的愿望,希望桃花开花结果,造福人类。“万枝丹彩灼春融”这一夸饰之语,将桃花盛开之美景活现于读者的眼前。阳春三月,桃花当令,树染胭脂,枝挂红霞,桃花真是占尽人间春色: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唐代诗人白敏中的这首《桃花》诗,写三月的桃花花影摇红,灿若云霞,临风看去,春意浓浓。桃花装点出盎然春意,成为春天舞台上永远不可替代的主角。明媚的春光、艳丽的桃花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写黄师塔前的桃花,很有情意: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一簇簇的盛放,这不是为他人,只是为展现自己的美而肆意的盛开呵!前来欣赏桃花的人们啊,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呢还是喜爱浅红色的桃花?一股清新愉快、活泼而富有生趣的春天气息顿时扑面而来,充满了生命的喜悦。“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桃花多生长于野外甚至山涧之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赞美道: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

小说叙事研究_格非

小说叙事研究 格非 第一章小说与现实 1、就中国小说而言,它由于受到诗歌和绘画中写意传统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因素一直没有被置于首要地位,或者说,现实主义在一开始就显得营养不良。首先。从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上来说,秦汉以前的神话小说,唐代的志怪、传奇以及明清时期的文人小说所涉及的生活层面极为狭窄,述异志怪,文人雅趣通常构成它的主要内容。其次,中国小说承担了极为繁重的道德责任,教化和劝谕的道德企图使“故事”成了一种意志的推衍物。正如中国传统小说中不乏伟大的现实主义篇章,只要我们粗粗浏览一下唐宋传奇、明清笔记小说,我们便可发现,从道德说教的愿望出发敷衍故事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聊斋志异》这类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我们只能说,它不过是以一种曲折的隐喻方式表现了现实的某些征象,而不是再现现实,更不是对现实力求精确的复制。同样,它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构成对历史的直接记述。我以为,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就新写实小说这一流派本身来看,作家的创作确实体现了把握现实的强烈愿望,其中不乏优秀的小说。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类小说由于过分沉醉于琐屑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陈列,从而丧失了个人对存在本身独特的沉思。他们所描绘的烦恼虽然带有某种普遍性,但只是早已为大众所习知的概念化的烦恼。这是一种沿袭和借用,而并非源于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更谈不上灵魂对于存在终极价值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家一旦放弃了对自身人格的塑造,放弃了对自身行为方式的自信与执著,不仅对于现实的深切把握无从谈起,就连想像力本身也必然会受到有力的扼制。 3、阿瑟·米勒认为,在社会现实的外衣之下隐藏着另外一个现实,那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它是一种尚未进人大众意识的真实。作家的使命之一便是对这种现实进行勘探与发现。(6) 4、“现实”的易变性对于作家的敏感性以及智慧同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现实”真实的把握有时是一种能力。它以作家的生命体验为基础,以他的敏锐和智慧为前提。没有智慧,真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有时,我们自以为感受到了现实的真实,其实只不过是看到了它的阴影而已。 5、为了进一步说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各种关系,我在此必须引入俄国著名哲学家巴赫金关于作家“两种视野”的理论。在他看来,一个伟大的作家无不具备这样的两种视野。首先,作家的第一视野照例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社会现实作为一种外在的生存空间与结构,毫无疑问地会对作家的写作产生重大影响。在现实面前,作家类似于某种“心灵感受器”,他的任务之一是对它作出

小说阅读主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题分析 五、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一)常见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小说的标题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主题探究题分类与挖掘途径: (1)思想情感意蕴探究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状的时代背景。

(2)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虽说二者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3)启示(思考)类探究 启示(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类试题,要求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实质、关键语句内涵及丰富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侧重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类题型是一种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延伸的题型,多由小说所写的内容、人物、主题而感,向“现实”或“人生”延伸,有时也可借鉴“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类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读出“自我感悟”是其基本要求。 (四)解题思路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危害。 ③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 ④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五)答题格式 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反映了/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 如《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切地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配套练习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从《董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儿,但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丧失了原有的淳朴天性,经历严酷的磨难后才幡然悔悟,重新生活,整个小说在结构上也更精练。《我们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广泛深入社会的批判小说,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见深刻,作品运用的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手法更增添其艺术魅力。狄更斯最后一部小说《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虽仅完成23章,从中也可见其精雅文笔、严谨构思以及诱人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商业态度 在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读者还间或能发现他对商业价值的肯定,但越是到后期,狄更斯对“商业”一词就越是持贬损的态度,他的作品也更倾向于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在逐渐工业化了的社会里,金钱所具有的颠覆一切的力量——现实社会

小说叙事研究(格非)

第一章小说与现实 关键词:现实与存在 “新写实主义”: 1、小说回到了伟大而平庸的凡世,以表现琐屑的日常生活为己任,它亲切可感,沾染了生活的露珠和芬芳; 2、过分沉醉于琐屑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陈列,从而丧失了个人对存在本身独特的沉思。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说:“在社会现实的外衣之下隐藏着另外一种现实,那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它是一种尚未进入大众意识的真实。作家的使命之一便是对这种现实进行勘探和发现。” 在1857年前后,现实不再是一个充满戏剧性事件的圆满的线性结构,而是充满了偶然性的松散事实的总和。《包法利夫人》第一章中对帽子的描述不再是构成小说情节的重要道具——就像屠格涅夫曾经评述过的那杆著名的猎枪一样,仅仅是现实的片段。 【备注】1857年的法国发生了什么?当时在位者是拿破仑三世,审查制度严格,可是这怎样影响到文学创作,我还是不太明白。 加缪在《局外人》中或多或少流露出某种理想主义的温情。这种温情通过意志和回忆对绝望作出了抚慰,它使作品的表现现实的力度大大削弱。世界本身依然一如往昔的宁静、可爱,问题是“我”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卡夫卡的主题又一次重现。 将物化作为小说的中心内容之一,并非始于法国新小说。除了新小说的作家,加缪和萨特之外,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两位重要的开创者。所不同的是,卡夫卡运用寓言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更加关注现实在个人心理上投下的阴影的分析,更加注重个人充满激情的反叛。 托尔斯泰晚年写作中的“转型”,一方面表明他的目光的焦点由外部现实转向个人心灵的深处,更为重要的是,他力图从充满矛盾的个体存在中找到生存的理由与出路。“现实”在他心灵中投下的阴影越来越隐晦。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自杀”这一突发事件完全是作者即兴的处理。托尔斯泰听任自己来到现实和存在的边缘。 巴赫金认为作家应该具有“两种视野”,第一视野照例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阐释自己和那个特定时代的关系;第二视野所关注的是对自身的认识、反省、追问。 “存在”是是一种尚未被完全实现了的现实,它指的是一种“可能性”的现实。鲁迅

“作者出头”和元小说

“作者出面”和元小说 阅读交流语境中有以下诸主体对称:现实物理时空中的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对称;文 本语义空间中叙述者与受述者通过叙事话语对称;阅读虚拟地进入的想象性时空中,读 者的观察视角与叙述所创造出来的主体性存在者的“现实”视角对称。(注:S.查特曼也区别出了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受述者六个 主体的双双对称。他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实际上是现实时空中真实读者的建 构,他的叙述者与受述者对称实际上是文本虚拟四维时空内部被“作者”创造出来的对 象性主体,参见Seymour Chateman,Story and Discource(Comell Univ.Press,1978),1 51页。本文不取查特曼的辨认。参见拙文《文本双层时空与主体对称》,载《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8—89页;《阅读交流语境中的主体对称》,载《外国语》2 000年第5期,1—9页。)在诸对称的主体之间分 布着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乃至整个 “阐释学的宇宙”。常规阅读对于不同时空位置上不同对称主体之间的分辨一直模糊不 清,“元小说”所追求的特定艺术效果就利用了这一模糊。 我们从文本的标题和署名入手来讨论。 任何文本的署名和标题都必须符合某种规则。标题和署名首先是存在于物理时空中的 文本身体(text body)上的记号。这个记号是某种社会组织制度的标识,是特定历史背 景下一个客观建制的标记。 署名的真值由现实中对称主体关系的性质决定,并受到一定 制度的规范。这一层面上的制度与规范对真实文本和虚构文本的所有权一视同仁。一般 来说,虚构叙事文本的作者、译者、注释者所写下的序跋注释等类文字,与标题和作者 署名所确定的主体对称一样,需要符合真实文本的符号学规则。 其次,标题和署名又是一个语言事实,这一事实是一定现实主体的语言行为的结果, 但所产生的意义不仅服从于现实制度,也服从于语言本身的客观规则。 对文学创作来说,以上两点性质有着相当可观的利用价值。从僭称历史的16-18世纪的 英国小说开始,利用作者署名来混淆真实与虚构的手法一直演化到元小说。 以茅盾的《腐蚀》为例。小说开头交代“作者”在防空洞里拣到一本日记,接着声言 以下内容就是这本日记的原样。有些天真的读者信以为真,写信给茅盾询问小说是否真 的是茅盾先生拣到的日记。然而,拣到日记的“我”与写日记的另一个“我”生存在同 一个虚构时空之中,两个“我”都是人物,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的是虚构叙事文本的符 号学规则。小说单行本有一交代创作过程的后记,提到了读者的询问。这篇后记是真实 文本,文本外物理时空中的作者与读者通过这样的文本话语现实地对称。真实文本的特 征就在于文本话语指涉文本外的事实,指涉现实物理时空中的事件,一如文本的标题和 署名标识文本外的个体存在一样。假设茅盾在后记中继续肯定“日记”的“真实性”, 继续将虚构伪装为真实文本,那么后记也就成了虚构的一部分,利用暑名所标识的现实 物理时空来追求“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更加彻底。又假设《腐蚀》的后记在小说的情节 中间出现,即在虚构的同时交代创作过程,那么“拣到日记”这样的情节就成了小说虚 构性的自我暴露(当然,批判现实主义不能接受这种处理),进而可能

人面桃花资料

虽然秀米因被掠而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但第三章《小东西》之前,秀米仅是一个线索,仅是一个看客。其所看的不仅仅是这末世的哀歌与挣扎,更有自己的命运,看她曾多次提到“这身子其实不是自己的“可以看出(这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悲伤,自为从自在中涌出,却又不得不没于自在当中。悲剧多于此中产生,又多于此中超脱。看秀米对自己被人蹂躏后的挣扎与最后的超然可知)。张季元出事之前,世界对她而言就是一部默片,她不知道这世间发生了什么,但又却不期然的裹于其中。而张季元出事后,尤其是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世界向其豁然打开。而正在这打开中,懵懂的她在几近疯癫后彻然大悟。但命运就在此时与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被劫上岛,失却了自己的童贞,见证了一场桃花园里的厮杀。但此时,纵然她似乎处于了游涡的当中,她仍是个看客。唯有日本归来后,她才真正走入历史当中,办自治会,办学校以致最后被捕,似乎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了一个革命先锋。然后,这真的就是革命么?这就是一场即将实现天下大同的革命么? “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知道他在革命,没错,但他还是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好比……” “就好比一只蜈蚣,整日在皂龙寺的墙上爬来爬去,它对这座寺庙很熟悉,每一道墙壁,每一个蜂孔,每一块砖、每一块瓦,它都熟悉。可你要问它,皂龙寺是个什么样子,这却说不上来。对不对?”(P210) 虽然从自治会,到学校,每一桩,每一件秀米都如此的冷静,如此的有条不紊,甚至面对枪杀了她儿子的刽子手仍能平静如水。似乎,她真的是一位女中豪杰,真的是一位革命志士,但对于什么是革命,她却不知道。 她只是裹挟于时代与命运中的一叶浮萍: 她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下自愿,也谈不下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蔚藉。(P250) 也许这就是命运,这就是时势。是这江河日下,一日千里的时也,势也,裹挟着她、她的父亲陆侃、王观澄、张季元于此间浮沉。虽然身份各异,虽然性格迥异,但却都以其自身的悲剧见证了时代的悲凉,见证了一个传统的终结,一个文明的没落。他们看似各异,实则相同,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只不过随着时势的斗转星移,跳着不同的舞步罢了—— 当然,她想得最多的还是王观澄的那个梦。她忽然觉得王观澄、表哥张季元、还有那个不知下落的父亲似乎是同一个人。(P141) 说到那一个坟,坟前有个碑,碑上写着一些字,那是一个跟他一样悲哀的人定的碑文。有时候,她觉得他们就是同一个人。(P209) 他们是同一个人,王观澄、陆侃、张季元、秀米,甚至那个早就埋骨于荒岛的焦先,都是同一个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读着尚书、唱着诗经长大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群有着理想,却也同样没于生活当中,有血有肉的追梦人,只可惜,这梦如此的轻盈,如此的飘渺: 他们和各自梦想都属于那些天上飘动的云和烟,风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终。(P141)不管是张季元、小驴子、花家舍的马弁,还是那些聚集在横滨的精力旺盛的革命党人,所有这些人的面孔都变得虚幻起来。他们像烟一样,远远的,淡淡的,风一吹,就全都散了。(P250)风定神清之后,是万籁俱寂的平静,一切不正常归于正常之后,剩下的只有生活本身,这生活似乎带来了心灵的安宁—— 她还是第一次正视这纷乱而甜蜜的人世,它杂乱无章而又各得其所,给她带来深稳的安宁。(P252)秀米于每日傍晚掐去残花小苞,又插竹扶蕊,花遂渐密,继而蕊萼成球,攒簇枝上,妖媚妖艳。 到了中夜,索性披衣下楼,取灯来看。夜风中,花枝微颤,寒露点点。而在表梗朱蕊之下墙边,则是昆虫出没的世界。飞岭、促织、花大姐、蜘蛛、金翅游走其间,鼓翼振翅,热闹非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滕威?、…'1。’专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征,以及对于小说文体本质的思索。 关键词:《堂吉诃德》元小说文体 元小说 虽然博尔赫斯说过,再次讨论《堂吉诃德》这个题目有可能费力不讨好。o但是.作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开端,《堂吉诃德》的确有许多仍然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因此呼吁欧洲小说家应该把《堂吉诃德》当作宝贵的遗产来加以继承。o似乎可以说,塞万提斯之后所有的小说技巧都变成了陈规。因为无论是滑稽模仿、多重叙事视角、故事里套故事、人物的双重人格、暴露叙事者身份、对话、超现实的场景、阅读距离的控制、将读者引入叙事等等,几乎所有这些直到今天小说家们仍然津津乐道的方法都在《堂吉诃德》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而作家们最愿意用小说  来思考的主题,比如欲望、流浪、成长、现实、梦想、爱情、个人、疯癫等等,也都在《堂吉诃德》中获得相当充分的表达。换言之,现代小说在《堂吉诃德》这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与思想的起点。勒内?基拉尔说,“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54);富恩特斯(CarlosFuentes)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堂吉诃德》主题的变奏”(qtd.inPerson185)。 但是很多人一直以为,塞万提斯本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切。他是一个无知的天才,一个不自觉的伟大小说家。伍尔芙说:“那时的写作就是讲故事,供那时尚未有现代娱乐设施的人们消遣”。《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价逗人们开心”,“小说的美感与思想是在不知不觉中融进去的”(23)。在20世纪的西班牙,批评界还有这种说法:“塞万提斯与哥伦布是精神上的双胞胎兄弟。他们都还没有确切明白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就离开了人世。哥伦布以为他一宜向东航行真地到达丁远东;塞万提斯认为他只是写了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作品。他们谁也无法想像自己已经登临地理与小说的新大陆一~美洲与现代小说”(Fuentes13)。我们认为,塞万提斯也许不知道他正在写作的《堂吉诃德》是一部现代小说,但他在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时却是相当自觉的。《堂吉诃德》的出现并不是突兀孤立的事件,它与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阿普列尤乌斯的《金驴记》。《堂吉诃德》无论是在情节设计、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诸方面都与中世纪骑士小说有明显而深刻的互文关系。它不同反响之处在于植根传统但开出新花,从前的老套陈规经塞万提斯生花妙笔、奇情才思最终得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现代小说艺 -滕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7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