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11,31(6):1604—1616

Acta Ecologica Sinica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

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孙文义1,3,郭胜利1,2,*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寒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陕西杨凌71210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研究局域尺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对准确估算大尺度土壤碳库储量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为对象,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层中(898个土壤样品),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方法,分析了地形(峁顶、峁坡、沟底)、土地利用(农田、果园、川坝地、草地、灌木林、乔木林)等作用下,小流域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形因素不仅对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显著,而且对深层(40-100cm)影响也显著,且空间格局图上40-100cm可以清晰地看地沟底与峁顶和峁坡显著差异。在0-10cm土层,峁顶以中值斑块(50%)和低值斑块(48%)为主;峁坡以中值斑块(62%)为主,其次是低值斑块(22%);沟底中值斑块占70%,其次为低值斑块(23%)。40-100cm均为低值斑块,沟底低值绿色斑块占34%,远高于峁坡(8%)和峁顶(13%)。土地利用对表层(0-40cm)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对40-100cm土层无影响。在0-10cm土层,乔木林、灌木林、草地上高值斑块分别占18%、47%、10%,川坝地、农田和果园没有高值斑块,中值斑块分别占80%、53%、85%、73%、39%、23%。10-40cm土层,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川坝地、农田和果园中值斑块分别占21%、46%、22%、19%、5%、4%。但在40-100cm土层,各土地利用下有机碳均处于低值斑块区。坡向上0-100cm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半阴坡(北部、东北、东部)最高,半阳坡(西部、西南、南部)含量较低。

关键词:空间分布;土壤有机碳;土层;土地利用;地形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hi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SUN Wenyi1,3,GUO Shengli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 farming on the Loess Plateau,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Northwest A and 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3Institute Geographic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Science,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Understanding of soil organic carbon(SOC)spatial distribution variability at a local scale are important when developing SOC budgets,explaining the role of SOC reservoir in regional,glob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In this study,Yangou watershed in the hi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was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OC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and topographies.Topography at the watershed consists of tableland,slopeland,and gullyland.Land use type at the watershed includes farmland,orchard,plain land,grassland,shrubland,and woodland.A total of53soil cores was taken as a100m100m grid across the watershed.At each site,each soil cores with three replicates were segmented into0-10,10-20,20-40,40-60,60-80and80-100cm sections.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C at different depths in relation to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was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analyses.A total of898SOC measurements was combined with the digital land use map and the digital topography map of Yangou watershed.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Topography,land use and aspec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338);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Z109021003)

收稿日期:2010-01-25;修订日期:2011-01-14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slguo@ms.iswc.ac.c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SOC spatial distribution at 1m soil layer at the watershed and formed spatially arborizations and strips of SOC at the different depths.Topography significantly affec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op soil (0-10cm ),but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 subsoil SOC spatial distribution (40-100cm ).For SOC at the top soil of the watershed ,the topography of tableland was dominated by middle value polygon (50%)and low value polygon (48%);slopeland by middle value polygon (62%),followed by low value polygon (22%);gullyland by middle value polygon (70%),followed by low value polygon (23%).For SOC at the subsoil of the watershed ,tableland ,slopeland and gullyland were also dominated by low value polygon and low value green polygon of gullyland accounted for 34%,much higher than slopeland (8%)and tableland (13%).Land use significantly affect SOC spatial distribution at topsoil depth (0-40cm ),but little effect on subsoil SOC distribution (40-100cm ).Woodland ,shrubland and grassland show a greater SOC accumulation than farmland and orchard.Based on SOC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three topographies ,there appears significantly variability in the SOC within 1m soil depth.For the topsoil depth (0-10cm ),the high value polygon of woodland ,shrubland and grassland accounted for 18%,47%and 10%respectively ,while plain land ,farmland and orchard were no high value polygon ,the middle value plague of them accounted for 80%,53%,85%,73%,39%and 23%respectively.For the subsoil depth (40-100cm ),the middle value polygons of woodland ,shrubland ,grassland ,plain land ,farmland and orchard accounted for 21%,46%,22%,19%,5%and 4%respectively.But ,SOC in 40-100cm across all land uses was at low value polygon.For aspect ,SOC contents of the area of semi-shady (East +northeast +north )were high ,while the area of semi-sunny (West +South West +South )were low.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es at the watershed at 1m soil layer was 217.6?103Mg ,and 67.5%of SOC reserve was at subsoil (20-100cm ).We concluded that topography ,land use and depth control SOC spatial distribution at a watershed in the hi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Key Words :spatial distribu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depths ;land use ;topography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准确估算土壤碳库储量对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1-5]

。但由于不能准确地获取局域尺度内土壤有机碳

含量信息,致使同一地区或区域研究结果常常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我国

土壤有机碳储量,其结果变化于50—186Pg 范围

[6-11]

。因此,以省区为单位的研究逐步开展[12-13]

,这一研究

方法对于地形变化不十分剧烈地区是适宜的(东部平原)。在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开展大比例尺小范围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更有意义。

黄土高原地面支离破碎,沟壑密度一般在2—5km /km 2

以上,地面裂度多在20%—50%左右,最高可达

65%以上。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沟壑区,土壤多年平均侵蚀模数高达8373—9000t /km

2[14-16]

。长期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土壤有机碳大量流失,而且形成了黄土残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各种侵蚀沟壑地貌类型。地形和土地利用是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17-18]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导致了流域内水

土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得低洼部位承接了来自峁顶和峁坡的径流和泥沙;由于土壤水分的分异又影响了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配置,进而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如此常年累月有可能使得沟底土壤有机碳得到富集,而峁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因水土流失而降低。另一方面,因退耕和林草植被建设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而且提高土壤有机碳积累。因此,在黄土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因地形、土地利用十分复杂。目前大量研究多集中于土地利用与管理措施等方面[19-20]

,但地形以及地形和土地利用相互作用条件下

对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研究较少

[21]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为尺度,分析了地形、土地

利用对不同深度(1m 土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多种影响因子共存条件下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1材料与方法1.1

流域自然概况

燕沟流域(36?28'00?—36?32'00?N ,109?20'00?—109?35'00?E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主沟长8.6km ,

5

0616期孙文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呈东南-西北流向,总面积约48km2,海拔986—1425m,以梁峁地貌为主,沟壑密度为4.8km/km2,属于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内,峁顶和沟底坡度为0—5?,面积占总面积的8.7%;峁坡坡度为5—84?,可采样面积占总面积的84.5%。研究区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类型,年平均气温9.8?,多年平均降雨量约558mm。土壤为半熟化状态的黄绵土(约占90%以上),肥力较低。治理前(1997年以前)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2.55km2,占总面积的88.65%,土壤侵蚀模数为9000t·km-2·a-1,属强度水土流失地区[22]。流域14个行政村2006年底总人口3133人,人口密度为67.8人/km2。

该区植被类型多样,属暖温带阔叶林向温带草原过渡地带。人工草被主要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分布较少;人工灌木林主要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人工乔木林主要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杨(Pobulus davidi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任用杏(Prnuus armeniac sibirica)、侧柏(Biota orientalis)。天然草被主要为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天然灌木林主要为黄刺玫(Rosa xanthina)、狼牙刺(S.viciifdia)、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cne)、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北京丁香(Syringa pekinensis Rupr);天然乔木林主要为辽东栎(Queccus liaotun-g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天然小乔木鼠李(Rhamnus davurica)。其中,灌木林分布最广。1997年以来,在流域南部、中部、北部配置了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南部主要以涵养水源的天然次生林为主,中部以人工水土保持植被为主,北部以农田林果植被为主[23]。目前流域内,峁顶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农田、果园,峁坡土地利用类型有农田、果园、天然草地、人工灌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乔木林、天然乔木林,沟底土地利用类型有农田、果园、天然草地、天然灌木林、人工乔木林、天然乔木林。

1.2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土样采集

基于小流域内地形和土地利用(图1,图2)两大因素,采用“分层采样的方法”采集土壤样品研究流域SOC变异影响因素。将流域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区段,在每个区段上,将地形(峁顶、峁坡、沟底)

图1燕沟流域地形图

Fig.1Topography of YanGou watershed

图2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图(2003年) Fig.2Landuse of YanGou watershed(2003)

6061生态学报31卷

作为一级层次,不同地形部位土地利用方式(川坝地、农田、果园、草地、灌木林、乔木林)作为二级层次,采集到地形之上每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所有典型植被(面积较广、生长良好而集中)的土壤样本。同时结合了燕沟流域间隔30s 生成经纬格网进行了优化定位,并根据当地实际地形条件于2009年6月进行了采样。对于土地利用方式单一,生长均匀,面积较广的区域布点较少;土地利用方式复杂,且为典型植被的区域加密布点;某些环境较为恶劣,地势险峻的地方,在该区域典型植被可采集到边缘部位进行了采样。在流域尺度上采集到不同地形部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本53个,每个样本分别取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 共6个层次,且每个样本重复3次,实际共采集到898个土壤样品(由于实际采样过程中,当“60—80cm ”、“80—100cm ”土层出现岩石层时,采集不到土壤样品,但保证了每个土壤样本至少有一个重复是完整的6个土层数据)。采集土钻直径为3cm 。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及采样情况详见表1。

表1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面积、采样数及其所占比例

Table 1

Topography ,Landuse area ,sample size and their proportion in YanGou watershed of hilly region ,Loess Plateau 影响因子

Factor

面积/hm 2

Area 面积比例/%Area proportion

样本数/N Sample number

样本比例/%Sample proportion

地形Topography 沟底Gullyland 671.5115.51018.9峁顶Tableland 240.925.6815.1峁坡Slopeland 3407.9678.93566.0总计Sum

4320.39100.053100.0土地利用Landuse 川坝地Plainland 182.484.235.7农田Farmland 686.1315.91222.6果园Orchard 620.7414.4611.3乔木林Woodland 652.1115.11018.9灌木林Shrubland 696.4316.11324.5草地Grassland 1482.5034.3917.0总计Sum

4320.39

100.0

53

100.0

图3

燕沟流域坡向图

Fig.3

Aspects of YanGou watershed

在燕沟流域川坝地、农田、果园、草地、灌木林、乔木林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上,用环刀采集0—20、20—40、40—60、60—80、80—100cm 土层原状土壤,

各层重复3次,烘干称重,获取各土层的土壤容重,采样时间为2007年5月。1.2.2

样品处理与分析

新鲜土样混合均匀后,风干,风干样过0.25mm 筛后,测定土壤有机碳(SOC )(H 2SO 4-K 2Cr 2O 7外加热法)

[24]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计算公式为:

C i =d i ?ρi ?O i /100S i =A i ?C i

式中,

i 为土壤不同层次,C 为土壤有机碳密度(kg /m 2),d 为土层厚度(cm ),ρ土壤容重/(g /cm 3

),

O 为土壤有机碳含量(g /kg ),A 各类型所占面积,S 为土壤有机碳储量。1.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将采样点的定位数据导入ArcGIS9.2,经投影转换

7

0616期孙文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投影类型为阿尔伯斯)为以“m ”为单位的平面坐标,最后生成样点分布图(图4)。

图4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位置及样点分布

Fig.4

Location and sample sites of YanGou watershed in hilly region ,the Loess Plateau

将整个流域53个土壤剖面数据,按实际采样所处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坡向不同进行划分,对应的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作为该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坡向的属性编码值,从而将字符型变量转换为数值型变量(表2)。为了模拟真实地形地貌特征,用经度、纬度、高程描述最基本的三维特征,坡向、坡度描述微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峁顶、峁坡、沟底)描述宏观地形地貌特征。以土地利用、地形、经度、纬度、高程、坡度、坡向为自变量,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因变量,利用SAS8.1[25]

软件统计分析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将显著性水平P >

0.15剔除)。

表2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向编码值

Table 2

The coding values of topography ,Landuse and aspect in YanGou watershed of hilly region ,the Loess Plateau

影响因子Factor 土层

Depth /cm 编码值Coding value

0—1010—2020—4040—6060—8080—100坡向Aspect

东9.007.334.944.283.583.65平地8.756.584.933.743.422.89东北11.449.666.635.615.044.47北9.195.985.334.273.624.10西北5.254.643.072.762.632.61东南4.273.723.242.242.303.13南4.493.962.942.972.732.23西南7.875.363.242.612.201.93西

6.405.104.153.693.013.62地形Topography 沟底8.878.035.964.984.654.42峁顶4.433.843.183.032.972.96峁坡

10.717.225.033.863.323.23土地利用Landuse 川坝地6.506.124.904.493.724.21农田5.825.434.173.312.972.67果园5.044.303.353.213.113.39乔木林11.606.454.613.693.273.47灌木林13.409.266.585.034.414.08草地

9.99

7.73

5.25

4.07

3.71

3.35

从流域数字高程模型(1?1万比例尺,空间分辨率为5m ,地形图数字化而来)提取信息,绘制流域的经度图、纬度图、坡度图、坡向图、地形图。利用ArcGIS9.2图层运算功能,将经度图、纬度图、坡度图及编码(编码值?100)后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2003年)(1?1万比例尺,空间分辨率为5m ,在2001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基

8061生态学报31卷

础上,经过现场更新调查而成)(不考虑居民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坡向图按照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叠加运算,生成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根据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对不同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各类型密度和储量。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影响因子

不同深度条件下,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因子不同(表3)。0—10cm土层,坡向(P<0.01)、地形(P=0.069)和土地利用(P<0.01)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10—20cm坡向(P<0.01)、经度(P<0.01)、地形(P<0.15)、土地利用(P<0.01)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20—40cm坡向(P<0.01)、经度(P <0.01)、地形(P=0.055)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40—100cm除坡向(P<0.01)、坡度(P<0.05)、纬度(P<0.01)和土地利用(P<0.02)之外,高程(P<0.05)在40—60cm、地形(P<0.05)在80—100cm还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地形、土地利用、坡向是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在整个剖面上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坡度、经度、纬度、高程在剖面局部层次上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影响。

表3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有关参数

Table3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in YanGou watershed of hilly region,the Loess Plateau

土层Depth/cm

预测变量

Forecast variable

参数估计值

Parameter estimate

标准误差

Standard error

F P

0—10常量-4.192541.568497.140.0087坡向0.005920.0015215.080.0002***

地形0.003010.001643.370.0692*

土地利用0.005380.0011920.27<0.0001***10—20常量-3780.658581482.091176.510.0121经度34.4814413.531876.490.0122***

坡向0.006630.0014122.25<0.0001***

地形0.003020.001992.300.1324*

土地利用0.005820.0016512.460.0006***20—40常量-4089.128651267.7004810.400.0017经度37.3195811.5743810.400.0017***

坡向0.008080.0016623.67<0.0001***

地形0.004580.002363.770.0551* 40—60常量1433.31950353.6169816.430.0001纬度-39.078769.5885416.61<0.0001***

高程-0.006590.003184.280.0412**

坡度-0.022750.010684.540.0357**

坡向0.004820.001856.750.0108***

土地利用0.008800.0024612.820.0005***60—80常量702.64030209.5903911.240.0012纬度-19.340145.7351211.370.0011***

坡度-0.025480.011974.530.0358**

坡向0.006310.002009.990.0021***

地形0.006360.002815.120.0259**

土地利用0.007890.003355.550.0206**80—100常量568.33743161.7420012.350.0007纬度-15.651274.4277512.490.0006***

坡度-0.027320.009847.700.0067***

坡向0.006540.0018612.370.0007***

地形0.006290.002635.710.0190**

土地利用0.007130.002488.280.0050****、**和***分别表示相关性达到显著(P<0.15)、(P<0.05)和极显著水平(P<0.01)9061

6期孙文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2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格局

流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镶嵌树枝状和条带状空间分布格局(图5),并与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

坡向有密切关系(表4)。

图5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Fig.5

The content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YanGou watershed of hilly region ,the Loess Plateau

地形对不同深度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0—10cm 峁坡、沟底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是峁顶(6.7g /kg )的1.3、1.2倍,其含量分别变化于4.3—13.0、3.7—12.5、2.4—11.1g /kg 。峁顶以中值(50%)和低值斑块(48%)为主;峁坡以中值斑块(62%)为主,其次是低值(22%)和高值斑块(16%);沟底中值斑块占70%,其次为低值(23%)和少量高值斑块(7%)。10—40cm 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峁坡(5.1g /kg )、沟底(5.6g /kg )分别是峁顶平均含量(4.3g /kg )的1.2、1.3倍。峁顶、峁坡和沟底均以低值斑块为主,其次为中值斑块,但所占比例不同。峁顶中值斑块占10%,低值占90%;峁坡中值斑块占20%,低值占80%;沟底中值斑块占25%,低值占75%。40—100cm 土壤有机碳含量沟底平均含量(4.0g /kg )比峁顶(3.3g /kg )高21%,峁坡平均含量(3.1g /kg )比峁顶低6%。峁顶、峁坡和沟底均以低值青色斑块为主,但沟底低值绿色斑块占34%,远高于峁坡(8%)和峁顶(13%)。

上述结果表明,地形上峁顶、峁坡和沟底均随土层深度增加由高值区向低值区变化,但不同地形其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峁顶在不同深度都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低区。峁坡随土层深度增加,从高值区向低值区降幅较大,0—10cm 偏高区高于沟底,10—40cm 偏高区低于沟底但远高于峁顶,40—100cm 略低于峁顶,却远低于

0161生态学报31卷

6期孙文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161

沟底。沟底在不同深度都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区。因此,空间格局图上40—100cm可以清晰地看地沟底与峁顶和峁坡显著差异。

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同样存在显著差异。0—10cm土壤有机碳灌木林、乔木林、草地和川坝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是农田(6.2g/kg)的1.7、1.6、1.4、1.2倍,果园含量(5.8g/kg)低于农田6%。乔木林、灌木林、草地高值斑块分别占18%、47%、10%,川坝地、农田和果园没有高值斑块。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川坝地、农田和果园中值斑块分别占80%、53%、85%、73%、39%、23%。10—40cm灌木林、川坝地、乔木林、草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是农田(4.5g/kg)1.4、1.2、1.2、1.1倍,果园是农田的92%。灌木林有2%高值斑块,在空间分布图上表现为东南方向红色斑块。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川坝地、农田和果园中值斑块分别占21%、46%、22%、19%、5%、4%。40—100cm灌木林、川坝地、草地、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是农田(2.7g/kg)的1.6、1.5、1.2、1.1倍,果园含量略低于农田。除灌木林有1%中值斑块外,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均处于低值斑块区。灌木林低值绿色斑块占51%,乔木林低值斑块占7%,但青色斑块占75%;草地低值绿色斑块仅占11%,川坝地却占40%;农田和果园绿色斑块分布较少,主要为低值青色斑块,分别占69%、70%。

上述结果表明,农田和果园在不同深度均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低区;灌木林在不同深度均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区,草地、乔木林和川坝地处于灌木林和农田、果园之间。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降幅较大,与川坝地相比,0—10cm有机碳含量高于川坝地34%,但40—100cm低于川坝地4%。

从坡向上看,0—100cm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东北方向最高,东南、南部或西南方向含量较低。其平均有机碳含量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西北、北部分别为东北方向(6.5g/kg)的82%、59%、56%、62%、68%、62%、82%。0—10cm半阴坡(东+东北+北)高值斑块占38%,中值斑块占60%;半阳坡(西+西南+南)高值斑块没有,中值斑块占了62%。10cm以下土层规律与0—10cm基本一致。

从剖面层次上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除80—100cm略升高外,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由高值斑块红色和橙色向低值斑块青色和蓝色逐渐过渡。从空间格局上看,土壤有机碳含量东部高于西部,主要体现在10—40cm土层;南部高于北部,主要体现在40—100cm。

2.3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特征

流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63kg/m2,1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04kg/m2。1m土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217.6?103t,深层(20—10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总储量的67.5%(表5)。

表5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

Table5The storages of soil organic cabon in YanGou watershed of hilly region,the Loess Plateau

影响因子Factor

土壤有机碳密度

C density/(kg/m2)

0—20cm0—100cm A(0—20cm)

土壤有机碳储量

C storage(?103t)

B(20—100cm)C(0—100cm)B/C(%)

地形Topography沟底Gullyland1.655.6611.127.038.070.9峁顶Tableland1.364.653.37.911.270.8

峁坡Slopeland1.654.9456.3112.1168.466.6

土地利用Landuse川坝地Plainland1.816.273.38.111.471.2农田Farmland1.444.539.921.231.168.2

果园Orchard1.304.478.119.727.771.0

乔木林Woodland1.704.6511.119.230.363.4

灌木林Shrubland2.056.5814.331.545.868.9

草地Grassland1.624.8024.047.271.266.3

总计Sum1.635.0470.6147.0217.667.5地形上,1m土层内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峁坡>沟底>峁顶;峁坡储量(168.4?103t)占总储量(217.6 2161生态学报31卷

?103t )的77%;沟底储量(38.0?103t )占总储量的17%;峁顶(11.2?103t )仅占总储量5%。峁顶深层(20—100cm )土壤有机碳储量(112.1?103t )是表层(56.3?103t )的2.0倍;沟底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27.0?103t )是表层(11.1?103t )的2.4倍;峁顶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7.9?103t )是表层(3.3?103t )的2.4倍(表5)。

土地利用方式上,

1m 土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表现为草地>灌木林>农田>乔木林>果园>川坝地。其储量分别占总储量(217.6?103

t )的33%、

21%、14%、14%、12%、5%。草地深层储量(47.2?103t )是表层(24.0?103t )的2.0倍;灌木林深层储量(31.5?103t )是表层(14.3?103t )的2.2倍;农田深层储量(21.2?103t )是表层(9.9?103t )的2.1倍;乔木林深层储量(19.2?103t )是表层(11.2?103t )的1.7倍;川坝地深层

储量(8.1?103t )是表层(3.3?103

t )的2.5倍(表5)。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峁顶在不同深度都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低区,沟底在不同深度都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

高区,而峁坡随土层深度增加,由略高于沟底高值区向略低于峁顶低值区变化。因而40cm 以上空间分布图不能清晰地表现出沟底土壤有机碳与峁坡显著差异,而40—100cm 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沟底与峁坡显著差异。流域内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层上空间分布的这种差异不仅与地形因素有关,而且与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配置密切相连。地形一方面通过侵蚀和水土流失使沟底承接了来自峁顶和峁坡富含较高有机碳的泥沙,并不断沉积累积;另一方面降水通过地形的再分配由坡地汇集到低洼的沟道,土壤水分的分异影响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配置,进而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输入

[26-27]

,如此常年累月使得沟底整个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都

较高。峁坡一方面因水土流失作用使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其所占面积之大(占整个流域的78.9%),1997年以来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育林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方式配置较为完整,分布有大量天然草地、

人工灌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乔木林和天然乔木林,使得上层(40cm 以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而沟底面积较小(占整个流域15.5%)人为干扰较大,土地利用方式配置又劣于峁坡。所以,40cm 以上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大,掩盖了地形影响下水土流失变化,40cm 以下才显著表现出地形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影响。

本研究显示,空间格局土壤有机碳含量东部高于西部,主要体现在10—40cm 土层;南部高于北部,主要体现在40—100cm 。土壤有机碳含量这种空间分布与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空间配置密切相关。东部偏南分布有大量的天然灌木林,东部偏北分布有大量的天然乔木林。这使得10—4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东部显著高于西部。该流域解放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增长等原因导致该流域坡耕地开荒增加和天然次生林向南部缩减。1997年以来,在流域南部、中部、和北部分别配置了不同的综合治理措施,南部以涵养水源的天然次生林为主、中部以人工水土保持植被为主、北部以农田林果植被为主[23]

。因而40—10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南部显著高于北部。

地统计方法和克里格插值对于地形变化不十分剧烈、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区可以得到较好的探测和模拟,但在黄土区应用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该区地形破碎、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快等特点显著,基于半变异函数的克里格插值难以将复杂的地形参数用于研究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本研究采用经度、纬度、高程、坡向、坡度、地形(峁顶、峁坡、沟底)参数来描述真实地形地貌特征。经度、纬度、高程来描述最基本的三维特征;坡向、坡度建立微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峁顶、峁坡、沟底)建立宏观性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对真实地形地貌特征模拟,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相结合的方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对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的模拟得到了较好效果。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所得燕沟流域表层(0—20cm )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63kg /m 2,略低于2007年王

小丽

[17]

计算所得土壤有机碳密度1.72kg /m 2

,这可能与样点分布和所考虑影响因子有关。王小丽样点分布

多集中于康家圪姥,且未考虑地形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在加密的表层(0—20cm )314个样点(图6)研究结果显示,表层(0—20cm )土壤有机碳(图7)平均含量为7.7g /kg ;与剖面53个样点(图4)表层(0—20cm )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7.2g /kg 相比,仅相差0.5g /kg ,相对误差为6.5%。

3

1616期孙文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图6

燕沟流域表层样点分布

Fig.6

Surface sample sites of YanGou watershed

图7

燕沟流域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Fig.7

The surface content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YanGou watershed

准确地获取局域尺度内土壤有机碳变异因素是准确估算黄土区有机碳储量的基础。本研究显示地形、土地利用、坡向是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在整个剖面上对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存在显著影响。

本研究计算所得1m 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04kg /m 2,低于全国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9.60kg /m

2[11]

。还显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在地形部位上,沟底是土壤有机碳蓄存的重要场所,但由于所占面积较少,峁坡上层也成为土壤有机碳蓄存另一重要场所。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天然灌木林、天然乔木林和草地表现出更强土壤有机碳蓄存能力。剖面层次上,尽管表层(0—20cm )土壤有机碳蓄存能力较大,但深层(20—100)土壤有机碳蓄存能力也不容忽视。本研究中,1m 土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217.6?103t ,深层(20—100cm )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总储量的67.5%。4结论

4.1地形、土地利用、坡向是流域0—100cm 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主要影响因子;而坡度、经度、纬度、高程在剖面局部层次上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影响。

4.2

地形上峁顶、峁坡和沟底均随土层深度增加由高值区向低值区变化。峁顶在不同深度都处于土壤有机

碳含量偏低区;峁坡随土层深度增加,从高值区向低值区降幅较大;沟底在不同深度都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区。空间格局图上40—100cm 可以清晰地看地沟底与峁顶和峁坡显著差异。4.3农田和果园在不同深度均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低区;灌木林在不同深度均处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区,草地、乔木林和川坝地处于灌木林和农田果园之间。4.4

坡向上0—100cm 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半阴坡(北部、东北、东部)最高,半阳坡(西部、西南、南部)含量较低。

References :

[1]Post W M ,Peng T H ,Emanuel W R ,King A W ,Dale V H ,De Angelis D L.The global carbon cycle.American Scientist ,1990,78:310-326.[2]Batjes N H.Total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soils of the world.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6,47(2):151-163.

4161生态学报31卷

[3]Lal R.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mpact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04:

1623-1627.

[4]Post W M ,Kwon K C.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land-use change :processes and potential.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0,6(3):317-327.[5]Lal R ,Kimble J ,Levine E ,Whitman C.World soils and greenhouse effect :an overview.Soils and Global Change ,1995:1-25.

[6]Fang J Y ,Liu G H ,Xu S L.Carbon reservoir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China ∥Wang G C ,Wen Y P.Monitoring and Relevant Process of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 and Emission.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6:129-139.

[7]Pan G X.Study on carbon reservoir in soils of China.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15(5):330-332.

[8]Wang S Q ,Zhou C H ,Li K R ,Zhu S L ,Huang F H.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analysis of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oir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0,55(5):533-544.

[9]Li K R ,Wang S Q ,Cao M K.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Science in China ,2003,33(1):72-80.

[10]Liu J Y ,Wang S Q ,Chen J J ,Liu M L ,Zhang D F.Stora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and land use changes in China :19902000.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4):483-496.

[11]Yu D S ,Shi X Z ,Sun W X ,Wang H J ,Liu Q H ,Zhao Y C.Estimation of China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density based on 1?1000000soil

database.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5,16(12):2279-2283.

[12]Men M X ,Peng Z P ,Liu Y H ,Yu Z R.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HenBei province based on soter.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5,36(4):469-473.

[13]Zhao Y C ,Shi X Z ,Yu D S ,Zhao Y F ,Sun W X ,Wang H J.Different methods for prediction of spati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05,42(3):379-385.

[14]Tang K L ,Zhang Z Z ,Kong X L ,Zha X ,Shi R Y.A study of soil loss and degrad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1987,7(6):12-18.[15]Zha X C ,Tang K L.Change about soil erosion and soil properties in reclaimed forestland of Loess hilly reg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58

(3):464-469.

[16]Jiao F ,Yang Q K ,Lei H Z.Present st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proposals for rational use at Yan Gou Gully watershed.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8,18(7):5-8.

[17]Wang X L ,Duan J J ,Guo S L.Organic carbon density of topsoil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hilly region.Journal of

Northwest A &F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7,35(10):98-102,109.

[18]Sun W Y ,Guo S L ,Song X Y.Effects of topogaphies and landuse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in hi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Journal of National Resources ,

2010,25(3):443-453.[19]Fu B J ,Chen L D ,Ma K M.The effect of landuse chang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YangJuanGou catch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54(3):241-246.

[20]Chen L D ,Zhang S R ,Fu B J ,Peng H J.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and soil at catchment scale.Acta Ecologica Sinica ,

2003,23(12):2497-2505.

[21]Zhong B ,Xu Y J.Topographic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Louisiana watershed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43(4):662-672.[22]Xu Y ,Sidle R.Landuse change and its regulation of YanGou watershed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56(6):657-666.

[23]Yang G ,Xue Z D.A discussion on spatial arrangement of vegetation of arti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ai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0,7(2):136-139.

[24]Nelson D W ,Sommers L E.Total carbon ,organic carbon ,and organic matter ∥Page A L ,Miller R H ,Keeney D R ,eds.Methods of Soil

Analysis ,part 2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second edition ).Madison ,Wisconsin USA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 ,1982:562-564.

[25]SAS Release (8.1).S Cary ,USA :AS Institute Inc ,1999.

[26]Batjes N H.Management Options for Reducing CO 2-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by Increas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Soil.Report 410-200-031,Dutch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me on Global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nd Techinical Paper 30,Wageningen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 ,1999.

[27]Lal R.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Geoderma ,2004,123(1/2):1-22.

参考文献:

[6]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王庚臣,温玉璞.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有关过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

1996:129-139.5

1616期孙文义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161生态学报31卷

[7]潘根兴.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科技通报,1999,15(5):330-332.

[8]王绍强,周成虎,李克让,朱松丽,黄方红.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地理学报,2000,55(5):533-544.

[9]李克让,王绍强,曹明奎.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中国科学,2003,33(1):72-80.

[10]刘纪远,王绍强,陈镜明,刘明亮,庄大方.1990-2000年中国土壤碳氮蓄积量与土地利用变化.地理学报,2004,59(4):483-496.[11]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王洪杰,刘庆花,赵永存.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279-2283.

[12]门明新,彭正萍,刘云慧,宇振荣.基于SOTER的河北省土壤有机碳、氮密度的空间分布.土壤通报,2005,36(4):469-473.

[13]赵永存,史学正,于东升,赵彦锋,孙维侠,王洪杰.不同方法预测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土壤学报,2005,42

(3):379-385.

[14]唐克丽,张仲子,孔晓玲,查轩,史瑞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87,7(6):12-18.

[15]查小春,唐克丽.黄土丘陵林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质变化.地理学报,2003,58(3):464-469.

[16]焦峰,杨勤科,雷会珠.燕儿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途径.水土保持通报,1998,18(7):5-8.

[17]王小利,段建军,郭胜利.黄土丘陵区小流域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10):98-102,109.

[18]孙文义,郭胜利,宋小燕.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影响.自然资源学报,2010,25(3):443-453.[19]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地理学报,1999,54(3): 241-246.

[20]陈利顶,张淑荣,傅伯杰,彭鸿嘉.流域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生态学报,2003,23(12):2497-2505.[22]徐勇,Sidle R C.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地理学报,2001,56(6):657-666.

[23]杨光,薛智德.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中的空间配置及其主要建造技术.水土保持研究,2000,7(2):136-139.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00205215;修订日期:200020721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A 类项目(KZ 95T 203202204)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项目(962911201201) [Foundation Ite m :T he Key P ro ject of Ch 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 ,N o .KZ 95T 203202204;and the Key P ro ject of State Science T echnique ,N o .962911201201] 作者简介:王绍强(19722),男,博士,湖北襄樊市人。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全球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 应用研究,在Int .J .of R emo te Sensing 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E 2m ail :w sqlxf @2631net 文章编号:037525444(2000)0520533212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绍强1,周成虎1,李克让1,朱松丽2,黄方红1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要: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 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实测2473个典型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估算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的储量约为924118×108t ,平均碳密度为10153kg m 2,表明中国土壤是一 个巨大的碳库。其空间分布总体规律上表现为:东部地区大致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增,北部地 区呈现随经度减小而递减的趋势,西部地区则呈现随纬度减小而增加的趋势。 关 键 词:碳循环;全球变化;土壤有机碳库 中图分类号:S 1591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全球变化研究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平衡以及碳存储和分布的关注,由于土壤中所存储的碳大约是植被的115~3倍[1,2],而且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因而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转化日益成为全球有机碳循环研究的热点[3,4]。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且周转时间最慢的碳库。它由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两大部分组成,且土壤无机碳库占的比例较小[5]。国际上很早就开展了土壤碳研究,其中Po st 根据全球2696个土壤剖面估计全球土壤有机碳为13953×108t [6],而与大气交换的土壤有机碳大约占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 3[6]。目前对于全球陆地碳循环认识的不确定性,大部分是关于土壤有机碳库的分布和动力学[7],全球变暖将会加速土壤向大气的碳排放,加剧大气CO 2浓度的上升,这将进一步加强全球变暖的趋势[8]。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既可改变土壤有机物的输入,又可通过对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改变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从而改变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别是森林砍伐所引起的变化,减少土壤上层的有机碳达20%~50%[9]。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壤储存的碳和植被生物量减少,使更多的碳素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导致大气CO 2浓第55卷第5期 2000年9月地 理 学 报A CTA GEO GRA PH I CA S I N I CA V o l .55,N o .5Sep.,2000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 测定原理 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2O-27等被还原成Cr+3,剩余的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 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测定步骤: 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子(<0.25mm)的土壤样品0.1—0.5g(精确到0.0001g),用长条腊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缓缓准确加入0.136mol/L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10ml,(在加入约3ml时,摇动试管,以使土壤分散),然后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 2.预先将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试管放入铁丝笼中,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待试管中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小心仔细地全部洗入250ml的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70ml,保持其中硫酸浓度为1—1.5mol/l,此时溶液的颜色应为橙黄色或淡黄色。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标准硫酸亚铁(FeSO4)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过绿色、淡绿色突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 4.在测定样品的同时必须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可用石英砂代替样品,其他过程同上。 结果计算 在本反应中,有机质氧化率平均为90%,所以氧化校正常数为100/90,即为1.1。有机质中碳的含量为58%,故58g碳约等于100g有机质,1g碳约等于1.724g有机质。由前面的两个反应式可知:1mol的K2Cr2O7可氧化3/2mol的C,滴定1molK2Cr2O7,可消耗6mol FeSO4,则消耗1molFeSO4即氧化了3/2×1/6C=1/4C=3 计算公式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土壤肥力精选习题

20**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 --- 土壤肥力精选习 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6小题,共 92.0 分)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 A. 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 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 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 D. 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2. 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 A. 甘蔗、柑橘 B. 甜菜、柑橘 C. 花生、苹果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某地土壤剖面图,图 2 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 1 图2 3. 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 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4. 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如图为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D. 棉花、茶树 5%。图 1 为我国东部 D. 砾石压土

5. 按照字母顺序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填 入,顺序正确的是 6. 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对本地区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 ( ) 7.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研究区红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实验结果。据此回答。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 A. ②处理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利于保持水土 B. ③处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强,利于积累有机质 C. ②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增强,土壤酸性减弱 D. ③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土壤酸性增强 8. 影响我国苹果带苹果产量浮动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肥力变化大 B. 天气条件变化大 C. 种植习惯 D. 市场需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 300mm ,土壤贫瘠。当 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①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Hans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土壤科学, 2018, 6(4), 125-132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5930876.html,/journal/hjs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5930876.html,/10.12677/hjss.2018.64016 Determination of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Xingkai Wang1, Xiaoli Wang1*, Jianjun Duan2, Shihua An1 1Agricultural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2College of Tobacco,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Sep. 29th, 2018; accepted: Oct. 16th, 2018; published: Oct. 23rd, 2018 Abstract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an active chemical component in soil.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can reflect the existe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quality change sensitively, accurately and realistically. In recent years,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hot spot of research on soi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science.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mineralizable carbon (PMC), light organic carbon (LFC) and 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 (LO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se five active organic carbon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foc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nd 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soil nutrients.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Determination Methods, Influencing Factors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王兴凯1,王小利1*,段建军2,安世花1 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2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18年9月29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3日 *通讯作者。

土壤有机质平衡与地球温室效应

土壤有机质平衡与地球温室效应 摘要:土壤有机质在培肥土壤,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营养作物及改良耕性等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证明,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及稳定增长是土地生产力持续利用的基础,努力增加及多途径归还土壤有机质是维持与改善土壤肥力的关键,要提高和发挥土集肥力,合理调控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这一对立统一过程,建立适宜的转化平衡是非常必要的。土壤碳库为地球表层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土壤中的有机碳库与无机碳库都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同样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全球土壤有机碳库(SOC pool)达到1.5×103~2×103Pg,是大气碳库的3倍,约是陆地生物量的2.5倍 [1]。可见,土壤有机质的损失对地球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从全球来看,土壤有机碳的不断下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作用平衡温室效应 一、土壤有机质作用与平衡管理 (一)、土壤有机质作用 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大量资料表明,我国主要土壤表土中大约80%以上的氮、20%—76%的磷以有机态存在,随着土壤有机质的逐步矿化,这些养分可以直接通过微生物的的降解与转化,以一定速率不断释放出来,供作物及微生物生长发育之需。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与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 2、改善土壤肥力特征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几乎对所有的土壤物理性质都有良好的影响,腐殖质是很好的胶结剂,能使土粒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通透疏松,减少粘着性,改善耕性。腐殖质色暗,可加深土壤颜色,增强土壤吸热能力,同时其导热性小,有利于保温,使土温变化缓和。另外,土壤有机质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羧基、酚羟基、烯醇或羟基使有机胶体带负电荷,具有较强的代换

土壤肥力因素

浅谈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土壤肥力 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经过我几年来在绿化施工中的观察,苗木的成活率很大方面取决于土壤因素,就此我想就我了解的关于土壤的一点小认识在此作一肤浅的探讨。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中国的一些土壤工作者根据中国农业生产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将土壤肥力归结为土壤中养分、水分、通气状况和温度状况(简称水、肥、气、热)等4个因素的综合。 土壤中的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肥力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这些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养分因素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就世界范围而言,多数矿质土壤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大致含量分别是0.02~0.5%、0.01~ 0.2%和0.2~3.3%。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是: 氮0.03~0.35%;磷0.01~0.15%钾 0.25~2.7%。但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贮量,而是决定于养分有效性的高低;而某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位又是决定该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化学位是一个强度因素,从一定意义说,它可以用该营养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或活度表示。由于土壤溶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浓度均较低,它们被植物

土壤有机质测定

土壤有机质测定 5.2.1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5.2.1.1方法原理在外加热的条件下(油浴的温度为180,沸腾5 分钟), 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来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与干烧法对比,只能氧化90%的有机碳,因此将得的有机碳乘以校正系数,以计算有机碳量。在氧化滴定过程中化学反应如下: 2K2Cr2O7+8H2SO4+3C→2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0 在1mol·L-1H2SO4 溶液中用Fe2+滴定Cr2O72-时,其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为1.22~0.85V。 从表5—4中,可以看出每种氧化还原指示剂都有自己的标准电位(E0),邻啡罗啉(E0=1.11V),2-羧基代二苯胺(E0=1.08V),以上两种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标准电位(E0),正落在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内,因此,不需加磷酸而终点容易掌握,可得到准确的结果。 例如:以邻啡罗啉亚铁溶液(邻二氮啡亚铁)为指示剂,三个邻啡罗啉(C2H8N2)分子与一个亚铁离子络合,形成红色的邻啡罗啉亚铁络合物,遇强氧化剂,则变为淡蓝色的正铁络合物,其反应如下: [(C12H8N2)3Fe]3++e [(C12H8N2)3Fe]2+ 淡蓝色红色 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Cr3+的绿色,快到终点变为灰绿色,如标准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红色,表示终点已到。 但用邻啡罗啉的一个问题是指示剂往往被某些悬浮土粒吸附,到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清楚,所以常常在滴定前将悬浊液在玻璃滤器上过滤。 从表5-4 中也可以看出,二苯胺、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变色的氧化还原标准电位(E0)分别为0.76V、0.85V。指示剂变色在重铬酸钾与亚铁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外。因此使终点后移,为此,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加入NaF或H3PO4络合Fe3+,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推荐下载

土壤中的四个因素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 1 土壤水分 1.1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水分常以三种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束缚水。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不能流动,也很难为作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叫束缚水。土粒越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束缚水越多;毛管水。土粒之间小于0.1mm的小孔隙叫毛细管,毛细管中的水可以在土壤中上下、左右移动,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因此,毛管水对作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重力水。是土粒之间大于0.1mm大孔隙中的水分。由于受重力作用只能向下流动,所以叫重力水。在水稻田中,重力水是有效的水分。在旱田中,重力水只能短期被植物利用,如较长期地充满着重力水(即地里积水),则土壤空气缺乏,对作物生长非常不利。 1.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并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束缚水和重力水都是不能被作物利用的无效水,只有毛管水是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当土壤中只存在着束缚水时,因作物不能利用,而表现出萎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叫萎蔫系数。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毛细管中开始充水,当土壤中毛细管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的数量是田间持水量减去萎蔫系数的数值。 土壤有效水含量的多少,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砂土和黏土有效水都低于壤土。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毛细孔隙增加,有效水含量高。 2 土壤养分 2.1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根据作物吸收土壤养分的难易,可把土壤养分分为两类。一类是速效态养分叫有效养分,另一类是迟效态养分又叫潜在养分。速效态养分以离子、分子状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和土壤胶凿表面上,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持效养分存在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中,难溶于水而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经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可溶性的速效养分才能被吸收。理想的土壤,不但要求养分种类齐全,含量高,而且要求速效和迟效各占一定比例,使养分能均衡持久地供给作物利用。

土壤侵蚀原理_张洪江_试卷4

土壤侵蚀原理_张洪江_试卷4 水保04级B卷 北京林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试卷名称:土壤侵蚀原理B卷课程所在院系: 水土保持学院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试卷说明: 1.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本试卷共计2页,共六大部分,请勿漏答; 2.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3. 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4. 第一大题可直接在试题纸上答题;从第二大题开始可直接在试卷上写题号后答题 5. 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6. 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 一、简释下列名词(2分/个×10个=20分)。 1.土壤侵蚀: 在水力、风力、温度作用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2.冻融侵蚀: 3.侵蚀沟: 坡面径流冲刷土壤或土体,并切割陆地表面形成沟道的过程,也称为线状侵蚀或沟状侵蚀。 4.侵蚀模数: 2单位面积上一定时间内被侵蚀带走的泥沙量,以t/km?a 表示。 5.土壤侵蚀程度:

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6.风力侵蚀: 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7.沟壑密度: 2沟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侵蚀沟道的总长度,常以 km/km表示。 8.开析度: 2开析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总长度,常以 km/km表示。 9.允许土壤流失量 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10. 重力侵蚀: 坡面表层土石物质及中浅层基岩,由于本身所受的重力作用(很多情况还受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影响),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 二、试述重力侵蚀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因素(20分)。 重力侵蚀的发生机理主要为,由于在下渗水分影响下,土体、岩体等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运动产生位移(10分)。 当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其抗滑阻力小于下滑力时,则发生重力侵蚀(8分)。 其影响因素主要为降雨、下渗水分、地形、地质、地震动等(2分)。 三、试述一级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依据及其大致范围(15分)。 土壤侵蚀类型一级区的划分依据是外营力种类,将全国划分为水力侵蚀类型区,其大致范围为内蒙的阴山以南、青藏高原的东缘线以东地区;风力侵蚀类型

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王巧灵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交通建设作为支撑,从1978年至2008年,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4万多亿元。然而交通发展与 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衔接不足的现象,导致交通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因此,研究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广汉市作 为研究区域,收集广汉市近年来的相关数据以及2012年土地利用更新数据,并运用SPSS 软件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发展;土地利用;经济效益;SPSS 引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甚至可以说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社 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交通设施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 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更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 进入了交通快速发展期,除了内河航道外其他各种交通路线里程均有大幅度的增长。铁路 营业里程从 1980 年的 5.33 万公里增加到了 2013 年的 10.31 万公里;公路里程从 1980 年的 88.83 万公里增加到 2013年的 435.62 万公里;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由 1980 年的195300 公里增长到;2013 年的4106000 公里;国际航班航线线路长度从 1980 年的81200 公里增长到 1503150 公里;这其中以民航运输路线里程数增长幅度最大。这些都足以证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交通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都证明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在城市化 进程和交通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人 口向城市中心聚集,城市中心土地开发强度不断加大,而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地带的土地 综合利用率也在持续的降低。结果就是城市向外扩张速度过快,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突显出我国许多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不合理。这些问题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 环境和质量得不到提高,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另一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也从 1990 年的 81.62 万辆增长到了 2013 年的 10501.68 万辆;公路运营汽车拥有量从 1990 年的 31.30 万辆增长到 2013 年的 1504.73 万辆,机动 车辆数量的激增无疑给道路交通的承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交通问题和 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尖锐,解决两者合理规划和协调发展的问题迫在眉睫。 要解决交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交通发展源于土地利用,而土 地利用又反馈于交通系统,这两者之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 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之间产生了城 市交通,而要改善城市交通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需要和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再根据我国城 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土地利用密度高,城市形态较为紧凑等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我国国情 的城市规划策略,才能促进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从 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区域概况 广汉市,被誉为“成都的北大门”,位于四川省最富饶的川西平原东北部,地处成德 绵经济带中心地段,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的说法。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4°06′43″~104°29′45″,北纬30°53′41″~31°08′38″之间。广汉市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的城镇群密集地带,归属德阳行政管辖,南临成都主城区24 公里,北距 作者简介:王巧灵(1992—),汉族,女,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硕 士生。

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李龙

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李 龙 姚云峰 ** 秦富仓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摘要选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内水平梯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平梯田进行采样,分析了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结果表 明:研究区梯田1m 深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在0.87 10.25g ·kg -1 ,平均含量为5.91g ·kg -1。不同土层间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 层土壤有机碳平均碳含量为7.54g ·kg -1 , 分别是中层和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1.32倍和1.67倍。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坡位的变化均表现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不同坡向上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且坡位和坡向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人为因素对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耕作制度和管护措施上,秸秆还田、免耕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关键词 梯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153.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890(2014)11-2930-06Distributi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terraced fields in Chifeng ,In-ner Mongolia.LI Long ,YAO Yun-feng **,QIN Fu-cang (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33(11):2930-2935. Abstract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terraced fields and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Aohan ,Chifeng ,Inner Mon-gol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the range of 0.87-10.25g ·kg -1within 1m depth of terraced area and averaged at 5.91g ·kg -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mong different layers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il depth.The averag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was 7.54g ·kg -1in surface layer (0-20cm ),being 1.32times and 1.67times of that in the middle (20-60cm )and bottom (60-100cm )layers ,respectively.The effects of slope posi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were in order of upper slope <middle slope <lower slope ,and the effects of slope direction were in order of shady slope >semi-shady slope >semi-sunny slope >sunny slop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erraced fields we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differ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straw returning and no-till methods helped improv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Key words :terraced fields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 *内蒙古应用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10732)资助。 **通讯作者E-mail :yaoyunfeng@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4-03-22接受日期:2014- 05-04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均具有积极作用(Jenkinson et al ., 1991;Lal ,2004)。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 位,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不仅可以有效减缓 大气CO 2浓度的增加, 同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覃章才和黄耀, 2010)。与森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 活动的影响尤为剧烈(Carter ,1994),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更是衡量土壤质量、土壤健 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土壤肥力及作物产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 33(11):2930-2935DOI:10.13292/j.1000-4890.20141022.013

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与经济研究-最新范文

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与经济研究 构建模型与数据处理 1.指标的选择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由经济的多个方面来衡量,此外,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可以从GDP来考虑,还有地区占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及地区贸易状况等,同时根据表1所示,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碳排放量也是有差别的。那么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是一个怎样的相关关系,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因素是不是与碳排放之间是一种相关的关系,是否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过多的碳排放为代价,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总的来说,全国碳排放量是逐年递增的,图1展示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到,近15年来中国的碳排放有了显著的增加,并且在2001年以后碳排放有一个激增期,2001年的排放量为32亿万吨,至2010年,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增长到71.7亿万吨,而同时每一个省份的碳排放量也是有差别的。第一,各地区碳排放量都有所差别,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排碳量较高的包括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这些省份中山东的碳排放量最高。总的看来,这几个省份有一些是工业为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还有一些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对外贸易较多。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几个主要的碳排放量较多的省份碳排放的增长情况。贸易也是各地经济发展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外贸易的状况可以由各地区进出口总值来衡量。从图3中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对外贸易量是最高的。 2.模型构建考虑到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与以下

几个因素相关,借鉴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双对数处理方法构建方程为:LnGQit=ci+β1LnGGDPit+β2LnSTRUit+β3LnPRICEit+β4LnTfwit+εit其中,i表示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t为样本时间跨度即年份。Ci为截距项,GQit为i地区t年的碳排放量,GGDPit表示i地区t年的地区生产总值,STRUit表示i地区t年的产业结构状况,PRICEit表示i地区t年能源价格,Tfwit表示i地区t年的对外贸易总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3.模型变量的处理对于GQit计算依据Gi(m)=Ei(m)Etotal(m)Gtotal(m),Gtotal(m)表示全国t期全国排碳量,Etotal(m)用于表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按万吨标准煤计算),Ei(m)表示i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各省经济发展状况GGDPit选用各省历年地区的GDP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STRUit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同样也按不变价格计算;PRICEit能源价格采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表示,同样也转化成以1995年为基期的时间序列,Tfwit为各地区进出口总值,同样也按不变价格计算。4.模型数据的来源研究数据取自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1995-2010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中国市场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 地区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1.对面板数据的单位根进行检验在EVIEWS中对这五个变量进行单位根的平稳性检验,依次采用LLC、IPS、ADF、PP等单位根检验方法,进行了水平检验和一阶差分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2.面板数据协整

影响土壤健康的六大因素

影响土壤健康的六大因素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是否知道健康土壤到底是什么样子?现给大家作以分析。 一、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作物健康度、作物产量等有着很大的联系。资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往往表现为透水透气性好、供肥能力强、不容易出现板结以及盐渍化的情况。因此说,提高土壤有机质是耕作管理的第一要务。 二、土壤微生物 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通过代谢活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有助于大团粒结构的形成,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壤。 在我们的农田中,微生物的作用尤为重要,杂草、作物的枯叶、杂草的烂根以及施入土壤中的粪便都需要微生物才可以腐烂分解,释放出养分,形成腐殖质,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在农药、化肥被大量滥用的今天,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农残危害,帮助土壤恢复健康。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 在土壤和植物中,通常认为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锰、钼、硼、镍和氯等。我们在农业生产时会发现,当作物不健康时,往往是由于其中的某一个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缺失而导致的,当作物的各种元素都有充足的补给时,才会有健康的作物,才会生产出优质的果实。因此说,给土壤不仅要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须的N、P、K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土壤酸碱度 不同的植株都有自己喜欢的土壤,将南方的作物直接栽种在北方,即使将它放在温室中提供同等的热量,如果土壤还是北方的土壤,那么它就不会生长得很好,那是因为每个作物都有自己喜欢的酸碱度。

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

第30卷第3期2011年03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0,No.3Mar.,2011 收稿日期:2010-10;修订日期:201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19,50725930)。作者简介:王红兵(1982-),男,甘肃静宁人,博士生,从事土壤侵蚀研究。E-mail:hbwang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5930876.html, 通讯作者:许炯心(1948-),男,四川绵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河流地貌研究。E-mail:xujx@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5930876.html, 268-274页 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 王红兵,许炯心,颜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摘要:本文在总结了人为加速侵蚀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人口增长、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对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方法。在以上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研究需要深入的3个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社会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区域差异化研究。关键词:土壤侵蚀;社会经济因素;进展 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 问题之一,因此,土壤侵蚀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根据郑粉莉等对土壤侵蚀研究进展的阶段划分,20世纪80年代后,土壤侵蚀的研究在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土壤侵蚀主要受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如降雨、植被以及地形等直接影响侵蚀过程,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侵蚀过程。由于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复杂性,对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侵蚀产沙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总结关于人为加速侵蚀量方面的研究,概括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已有的研究方法,以深化对土壤侵蚀发生机理的认识。 1人为加速侵蚀的界定 自然侵蚀过程受到了人为活动影响而加速发展,进而对土地利用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时,就演变成“人为加速侵蚀”,是人为因素作用的范畴[2]。国内对人为加速侵蚀研究比较多,集中在加速侵蚀量与自然侵蚀量的对比方面。景可等[3]认为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进入侵蚀的发展期,唐朝以前基本属于自然侵蚀,自然侵蚀加速速率为7.9%,唐朝以后,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加速侵蚀的速率逐渐递增,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达到25%。陆中臣等[4]采用历史反演法对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和人为加 速侵蚀的定量研究表明,黄土高原自然侵蚀量占总侵蚀量70%,而人为加速侵蚀约占30%。贾绍凤[5]根据水土保持规律和有无人类对植被影响进行对比,认为安塞县自然侵蚀占总侵蚀的9.55%,最不乐观占到16.67%,有利时仅占2.03%,说明加速侵蚀的作用明显占主导地位。郑粉莉等[6]通过有林与无林小流域的观测发现林地开垦后,流域的加速侵蚀量是自然侵蚀量的几百倍至几千倍,因此判断黄土高原地区,当人为破坏植被后,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土壤侵蚀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对加速侵蚀的研究多选取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从历史上来说植被覆盖的变化较大,现代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为加速侵蚀速率在逐年递增,并在现代土壤侵蚀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外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侵蚀量也有类似的界定。Hooke [7]研究表明,在美国每年因建筑房屋移动土石方为8亿t 、开矿为38亿t 、修路为30亿t ,此外在农业活动中使7亿t 的土壤流失到河流中去,以上共计76亿t 。与此同时,如果不计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河流每年输入的物质(泥沙与溶解质)为10亿t 。由此可见,人类活动移动的物质量是河流的7.6倍。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人为加速侵蚀已经成为现代土壤侵蚀的主力,对人为加速侵蚀量的界定,为探究人类活动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奠定了基础,下面分别从4个方面来综述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研究的进展。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复习题(全)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 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工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的宏观战略措施。 3.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与适宜程度。 4.土地质量评价:为了全面衡量土地质量水平,显化土地差异,以土地对某一特定用 途而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的综合鉴定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5.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土地需求量预测: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 先测算和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7.土地规划后评价:指在规划结束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 守法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8.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和配置。 9.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 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0.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 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的区域。 11.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了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保护区域。 12.土地整理: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 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期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 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创造土地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途径和 措施的总体安排。 14.土地整治及对象:在一定曲艺内,雅居土地利用规划,才有行政、经济、法律和 技术手段,对田、水、林、村等进行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 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吐了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措施。 对象: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泽地、风沙地、低产地和滩涂地等。 15.土地复垦及对象: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早场破坏的土地采取整 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对象:挖损、塌陷、压占早场破坏的土地 16.土地开发及对象: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手段多大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 地利用程度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对象: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 【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 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 1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 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