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竹沟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3材料)

竹沟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3材料)

第一章概况

竹沟镇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西部,东邻瓦岗乡,西与泌阳县交界,南与石滚河乡相临,北接蚁蜂镇。竹沟镇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处,全镇辖15个行政村,约3万人口,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是一座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备,服务体系完善的新兴小城镇,也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

竹沟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各种矿藏23种,其中铁储量100万吨,铅、锌储量240万吨,石灰石、水泥石2.5亿吨,莹石10万吨,石英石90万吨,花岗岩、大理石储量3亿立方米,堪称“豫南建材基地”;竹沟泉水资源丰富,已被河南省地矿局探明并化验,被誉为“低矿化度超低纳一级优质饮用水”。竹沟盛产热参、何首乌、柴胡、桔梗、徐长卿、半支莲、白花蛇舌草,确山全蝎等十多种名贵中药材,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是国家级优质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

竹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省道S334路、商桐路呈“十”字型交汇通过,新(蔡)(泌)阳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与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和阿深高速、上荣高速、312省道相连,城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前往新郑国际机场只需2小时;水资源丰富,有较大河流6条,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坑塘坝452座(处);电力充足,现2×30 万kw燃气发电厂正在建设中,通讯快捷,移动、联通、网通信号覆盖全境,固定电话已普及至村村组组。

2006年完成生产总值3.45亿元,同比增长14 %;完成财政收入633

万元,全镇居民存款余额4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8元,同比增长6.8%。

竹沟镇镇区是竹沟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范围包括:竹沟村、西李楼村、杨庄村、陈楼村、后李河村、匡庄村、堰塘村、河东村、关沟村、徐庄村、肖庄村、四棵树村、西王楼村、鲍棚村、王岗村等15个村。镇区人口6230人(含农业人口3461人、非农业人口937人、学生及外来务工经商者1832人)。

第二章历史背景

竹沟镇,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脉交错的小盆地上。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大沙河由北而南绕镇而过;沙河岸边,竹林芦苇郁郁葱葱。确(山)泌(阳)公路(S334省道)贯穿东西,东达京广铁路,西通南阳、襄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竹沟,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土地革命时期,这一带的桐柏山区是红军长征后党在南方8省坚持游击战争的14个地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竹沟镇由于新四军四支队八团留守处、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原局设在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原诸省抗战的指挥部和支援前线的重要基地,一时被誉为中原小延安。在这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肩负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运筹帷幄,正确领导了中原地区的抗日斗争,周骏鸣、彭雪枫、李先念、陈少敏、肖望东等抗日将领,率领一批又一批子弟兵挺进敌后,缔造了光荣的新四军二、四、五师。英雄的中原儿女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爱国青年,在这里一起学习、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竹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956年就批准建立了革命纪念馆,周恩来亲自题写了馆名。竹沟的许多革命旧址,以革命纪念馆所在地的中原局、河南省委和新四军八团留守处3个院落旧址为主体,散布在竹沟老街道(又称延安街)和大沙河两侧,形成一个完整的革命旧址群。其中许多旧址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修复,有的还在室内有复原陈列。老街道的两旁有的依稀还可见当年的抗日漫画和标语。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刘少奇住室、河南省委办公室、新四军八团留守处、镇北军事会议旧址和新四军教导队队部等旧址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又将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在竹沟镇北山脚下修建起一座翠柏丛郁的烈士陵园,里面陈列着先辈们在竹沟的光辉业绩。李先念亲笔题词的竹沟革命纪念碑,就象烈士们高大的身躯,耸立在陵园中心的山岗上,永远遥望着他们为之洒尽热血的地方。1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竹沟镇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纪念这块流淌着烈士鲜血的热土。

第三章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竹沟镇地势北高南低,有15个行政村,属伏牛山、桐柏山向东延伸余脉,北部为山区。

二、气候特征

竹沟镇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湿润季风带,四季分明,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一)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15.0℃,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7.6℃;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7℃。

(二)降水

由于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下,雨量比较适中,年平均降水量834.8mm,历年最大降水量达到1712mm(1954年),历年最小降水量仅448.6mm(1996年)。

(三)日照

全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068.8小时,平均日照率4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12.2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59.94千卡/平方厘米。

(四)霜期

历年平均无霜期219天,风雪日97天,最大冻土厚度220mm。

(五)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向频率为8%。

三、水文及水资源

全镇水资源比较丰富,水库储水量为2136万立方米,。镇域主要河流有竹沟河、溱头河等。竹沟河发源于竹沟镇北部山区,贯穿于镇区,是竹沟镇非常重要的一条径流。

镇境水库一览表

四、工程地质及地震

竹沟镇在地处秦岭—昆仑山纬向地质构造带东段,地层分区属秦岭地层区。出露岩层有:混合片麻岩层、火山喷发岩层、石英岩层、煤系地层区粘

土层—亚沙土岩区、花岗岩区。属六度地震烈度区。

第四章资源条件

一、土地资源

竹沟镇现有土地总面积18603.9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10.16公顷,占29.08%;园地面积685.71公顷,占3.69%;林地面积9931.45公顷,占53.48%;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60.26公顷,占3.01%;独立工矿区面积42.10公顷,占0.23%;特殊用地区0.54公顷;未利用土地为1950.58公顷,占10.48%。从土地利用的结构可以看出,耕地占的比重比其他地方较低,未利用土地占的比重大,但是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潜力有限,农业利用的难度较大。

二、地质及矿产资源

竹沟镇在地处秦岭昆仑山纬向地质构造带东段,地层分区属秦岭地层区豫西小区。出露岩层有:混合片麻岩层、火山喷发岩层、石英岩层、煤系地层区粘土层—亚沙土岩区、花岗岩区。属六度地震烈度区。地势北高南低,南部为浅山丘陵区,平均海拔300米,属伏牛山向东延伸余脉。

三、生物资源

竹沟镇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湿润季风带,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

1、植物资源

竹沟镇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湿润季风带,四季分明,冷暖适中,雨水充沛,适于多种植物生长,植被属华北落叶阔叶林类型。但目前自然植被已很少,绝大部分为人工植被,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黄豆、红薯、高梁、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有:烟叶、中药材、板栗、红梨等。

竹沟烟叶:在众多的植物资源中,竹沟烟叶是竹沟镇的名优特产,栽培种植已有多年历史。

中药材:为全国最大的半支莲、白花草种植基地。

2、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有:牛、猪、羊、鸡、鸭等;

野生动物有:刺猬、野鸡、、野猪、野兔、大雁、蛇等;

水生动物有:鲤鱼、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鲫鱼等。

四、旅游资源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 1956年,建立“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馆名,馆内珍藏上千件文物、实物、文献和图片。198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河南省首批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8年11月8日,确山县投资兴建的新展厅落成,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竹沟隆重召开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60周年暨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原省委书记马忠臣、省长李克强等省、市、县党政军领导、老区军民4万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1995年6月10日,朱钅容基总理亲临该馆参观。新展厅对外开放以来,年均接待省内外参观游人5万多人次。

烈士陵园:1958年,在竹沟镇北1.5公里处建立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收集上千件文物、资料和图片,办起了2个陈列室。1987年,投资兴建的“竹沟革命纪念牌”落成,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题写碑名,碑名建立了革命烈士公墓和碑林。竹沟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和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近旁有一个1995年复建而成的中型水库--竹沟湖,碧水青山,如诗如画,泛舟湖中可领略到“山如碧玉簪,水似绮罗带”的境界。山水尽头,有一个叫做凤凰棚的小山村,竹树环合,民风古朴,宛如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竹沟湖边还有驻马店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黄石头庄和颇具神秘色彩的黄狼沟神仙洞。游客们把来竹沟观光旅游概括为“体

味红色之旅,感受自然风情”。

第五章社会经济发展

一、概况

近年来,竹沟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招商引资上项目、优化环境促发展”这两大工作重点,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务实重干、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3.4亿元,增长14 %,完成财政收入633万元,全镇居民存款余额4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8元,增长6.8 %。

竹沟镇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多年被评为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是省、市命名的科技示范镇,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市级文明镇。

二、农业

竹沟镇是确山县的中药材、烟叶主产区之一,属竹沟水库和龙山口水库灌区,水利条件好。竹沟中药材有多年种植历史。是驻马店市烟叶、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小麦、玉米、花生等优良种覆盖率达96.3 %,实现了生猪存出栏10万头,改良率达95 %,巩固完善了农田林网,取得了明显成效。实施配套打井、坑塘堰坝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00亩。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经济,推广了以猪—沼—果—(渔、林)为模式的生态农业,扩大了优质专用小麦和食用菌、双膜西瓜等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壮大了以面粉加工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产业进程。

三、第二产业

竹沟镇立足于主沟资源和区位优势,向外招商和启动内资相结合,全年向上争取到良种补贴、人畜饮水和村村通工程等项目3个,新上工业企业项目6个,完成投资2700万元,实现确山县天河雪绒有限公司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其他项目正实施中。项目数量和投资增幅均为历史最高。

四、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

竹沟镇距确山县城30KM,S334省道贯穿全镇,是确山县传统商业重镇,集市贸易波及周围5个县、市。改革开放后,竹沟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身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农贸市场发展较好。除此之外,便是为全镇居民提供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的镇区商业街。商业气息浓厚,且已形成一定规模,金融业相对也较为发达,为竹沟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商品超市等网点增多,客运、货运、餐饮服务业发展迅猛,粮食、供销等商贸流通加快,市场秩序稳定。商业市场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竹沟镇的商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给竹沟镇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六章人口及劳动力

竹沟镇2006年总人口31778人,其中农业人口28851人,非农业人口1095人,暂住人口1832人。镇域平均人口密度为172人/km2。

各行政村人力资源概况表单位:人

竹沟镇2001-2005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注:计生办统计资料

第七章公共事业

一、教育事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竹沟镇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提高,全镇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镇区现有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等有了新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全镇精神文明素质。

镇区范围内学校概况一览表

二、医疗卫生

镇区范围内医疗机构基本情况统计表

三、科技服务设施

竹沟镇目前科技服务情况发展良好。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成立了三个

服务组,即以农中为主联结畜牧站、农技站的信息服务组,以畜牧站、农技站为主联结种植、养殖大户的销售服务组,初步形成了政府搭台,众贤唱戏,户销联结、风险共担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

第八章基础设施概况

一、电力

变电站位于竹沟镇区中部,S334省道北侧,主变容量2500KV A,电源为确山县供电公司的瓦岗110kv变电站供电,目前供电能力能够满足全镇供电需求。2004年全镇供电量分别为963万千瓦?时,用电量为899.7万千瓦?时。

二、电信、邮政

镇域光缆为驻马店—确山的省二级光缆。全镇范围内电话采用电缆传输,网络覆盖镇域15个行政村。全镇建移动、联通基站,网络覆盖无盲区;

竹沟邮政营业厅位于竹沟镇区,除营业厅外,没有村级代办点。

三、道路交通

竹沟镇S334省道横穿东西,商桐公路和确桐公路纵贯南北,村村通油路,交通便利,经济社会联系极其方便。

竹沟镇客运主要靠S334省道的长途过往班车完成,

公交线路一览表

第九章各行政村概况

竹沟镇现有总面积1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410公顷。现辖15个行政村,2005年总人口31778人,其中农业人口28851人,非农业人口1095人。镇域平均人口密度为172人/km2。

由于各村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的差异,道路交通条件现状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村经济实力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也存在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