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姓名系年级学号日期

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摘要:减数分裂,也叫成熟分裂。是一种发生在高等生物成熟个体有性繁殖组织中的一种分裂方式。本实验意在通过观察蝗虫精巢中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的行为,来了解生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一般规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学会辨认减数分裂的几个重要时期,并知道其判断依据,同时掌握制片和染色技术。本次实验经过取材、卡诺固定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制片和镜检五个步骤,在显微镜下找了到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使我们对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细胞的行为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引言

早在19世纪末期,人们就对动植物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883年,比利时细胞学家Edouard van Beneden最早发现马蛔虫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是配子染色体数目的2倍。1887年。Weismann预言了减数分裂的存在。后来Flemming, von Winiwarter, Hertwig等学者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经过长达25年的努力,才逐渐弄清了在这种特殊的分裂方式中存在的诸多细胞学问题。1902—1903年.Sutton观察了笨蝗的减数分裂过程,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还推论一个染色体上必然有多个基因。

目前,减数分裂的过程已经被研究的比较透彻,但尚存未解决的问题。如:排列的纺锤丝与漂浮的染色体通过动粒相连接,它们能决定染色体如何被分配至子细胞。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对于细胞来说至关重要,但细胞生物学家对染色体的分离过程仅有一些模糊认识。是由细胞指挥的吗?或是染色体自行决定的?通过一些一流的实验,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的Leocadia Paliulis和R. Bruce Nicklas

表明了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下,染色体仍然知道如何去做。Nicklas说,下一步,我们需要了解染色体如何将它的指示在动粒的化学性质与结构上表现出来。

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染色体在染色体配对过程中发生了非姐妹染色体的交换,从而为后代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验材料】

1.试剂:0.7%生理盐水,卡诺固定液,70%乙醇,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2.器具:显微镜一台,眼科镊一只,解剖针两根,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3.材料:蝗虫精巢。

【实验步骤】

1.取材(由老师完成)

用剪刀剪去雄蝗虫的双翅,再由腹部的背面剖开,其中橘黄色的团块即是一对精巢。这对精巢紧紧地贴在一起,外被含大量脂肪的薄膜,使整个精巢呈黄色。将精巢投入0.7%的生理盐水中,剔去脂肪,就可以看到精巢中细小的纤维状曲细精管。

2. 固定(由老师完成)

将剔去脂肪的精巢投入卡诺固定液中,室温下固定18~24小时,至精巢发白。转入70%乙醇,存放于4℃冰箱备用。

3. 染色

用解剖针取2~3个精巢小管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时间一般为6~10min。(注意,在整个染色过程中,要随时补充染液,不要让精巢小管变干。)

4. 制片及镜检

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两层吸水纸,用左手食指压紧,防止盖玻片滑动,用右手持解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玻片,使材料均匀分开。【实验结果】

分裂时期特点图片

期Ⅰ细线期

染色质凝缩成可见的细

线。“细线团”中有一X

染色体形成的深染色块,

一直保留到偶线期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联会的染色体比细线期的粗

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浓缩变短,可见交叉染色体,呈洇墨迹状,但较细。X染色体收缩成染色很深的棒状

结构

双线期联会复合体降解,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染色体出现或大或小的交叉

终变期洇墨迹明显,边缘不光滑,从边缘起毛刷状,可以成堆。染色体浓缩得最短

中期Ⅰ染色体边缘光滑,进一步短粗。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

后期Ⅰ

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雄性蝗虫的染色体为23,单价体(X染色体)落后,随机到一极去

末期Ⅰ染色体到达两极,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子细胞染色体减数。姊妹染色体仍

旧连接着

前期Ⅱ形态上与末期Ⅰ相似,每条染色体具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仅为原先的一半

中期Ⅱ同一着丝粒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

后期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

单价体

末期Ⅱ

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逐渐解旋,在细胞核内出现细胞板,每个子细胞形

成两个细胞

减数分裂后,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成熟的精子。如右图:

【注意事项】

1.取材时,应选取较粗的曲细精管,分裂旺盛。曲细精管的数量不用过多。

2.染色时,注意保证细胞表面始终有液体染液,如果干燥,及时补充。

3.制片时,用解剖针的背面敲击的力度要适合,在使细胞被均匀分开的同时,保证不要敲碎盖玻片和细胞。

4.敲片时,左手大拇指按住盖玻片,防止盖玻片来回滑动,使细胞破裂。

5.在用显微镜观察时,注意区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征,按照特点区分。但由于分裂是连续的过程,一些相连时期可能无明显差别,如:件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6.可以根据染色体的条数辅助判断细胞所处减数分裂的时期。

说明:本次试验做的相对比较成功,除双线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以外,自己在显微镜视野下找到了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于是在课下与宋宁组交流了实验结果,获得了较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杨大翔.遗传学实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9

[2]杨大祥.减数分裂的研究历史.生物学教学,2007,32(1)

[3]引言第二段摘译自2000年9月29日Nature ScienceUpdate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幅图,引自遗传学实验课件

[5]减数分裂.百度百科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黄石市第一中学李珺 一、实验教材分析 1 地位: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的内容。 2 作用:巩固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对后面基因重组的学习非常重要。 3 特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复杂,该部分内容知识点分散、理解难度大、概念易混淆,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抓住本质。 二、实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能识别并绘制模式图。 ②学生能够展示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及其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行为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提高模型建构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团队交流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模的过程,亲自感受和认同模型建构这种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设计 1 学法设计:本实验模拟和探究双管齐下,不同于探究性实验需要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析。本实验重在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2 创新: ①教材中使用橡皮泥模拟染色体,但橡皮泥黏性强,易断裂,故将橡皮泥换成配套硬塑料染色体。 ②由于模拟活动二中很多与活动一重复,可将模拟活动二在进行模拟活动一的过程中完成。将模拟活动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模拟两个板块。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可分为问题激趣活动探究归纳提升应用迁移 (一)问题激趣 展示PPT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种自然现象。 设问目的:留足悬念,激起探究欲望,与后面基因重组内容产生联系。 (二)活动探究 1 复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多媒体播放减数分裂过程动画,请学生描述并回忆总结。梳理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四分体”等核心概念。 2 模拟活动: 展示实验材料:硬塑料制染色体四条(红色黄色各两条,包括染色单体八条);吸铁石展示板。 分组:两人为一小组。 有关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含两对同源染色体,暂不考虑交叉互换),开展小组活动: ①请模拟减数分裂联会时期的染色体行为。 ②请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排布在赤道板两侧的行为。 ③请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模拟进一步熟悉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变化。 台下教师检查重点:学生模拟染色体事操作规范性。 请学生上台展示,一人演示一人解释,由于存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两种情况,组间可以进行相互补充,最后教师点评。对学生模拟时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预设:如与有丝分裂混淆,未表示出中心体和纺锤体。教师点评时注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两种可能性,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细胞中央会发生凹陷这些学生易忽略点。并且进一步通过实物模型复习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先指导学生将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结果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然后开展小组活动(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①请模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并被拉至细胞两极的过程。 ②请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精细胞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道南中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Ⅰ、基于标准的学习目标分析高三年级上册 2019年1月11日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设计人李俊丽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a:对象 b:时期 c、特点 d、结果); ②说明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a: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b: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曲线) (2)能力培养 ①通过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和绘制减I、减II中后期图的能力; ②通过课前制作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贴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动手、协作的能力; (3)情感培养 ①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②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物“奥妙”的探索品质。 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Ⅱ、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设计

邀请每组代表到讲台上展示本组的减数分裂过程贴图,其他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练习1:(1)该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 。 (2)一个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3)1号和2号染色体在联会前相同位置上携带一对等位基因,在联会后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是否肯定 相同?为什么? 通过ppt 展示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动态变化,师生共同总结: 精子是在雄性动物的睾丸内形成的 减I :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4 3 1 2

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

×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1. 染色体及染色体形态类型 2. 减数分裂的概念。 3. 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过程。 4.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 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重点导学 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染色体及其形态类型 1.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 染色体结构:着丝粒、长臂、短臂 3. 染色体类型: ①端着丝粒染色体 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③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4. 常见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知识点2:减数分裂的概念 有性生殖要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如果有性生殖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那么合子中的染色体数将会是多少?能否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包括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两个时期。 知识点3:精子的形成过程 1. 形成的场所:精巢中 睾丸中的曲细精管精原细胞精子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2. 形成的过程: (1)精原细胞(减数分裂间期) 注意:①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染色体呈现染色质形态 ③复制后DNA数量加倍,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数目不变。

(2)初级精母细胞 A. 前期I ①每条染色体都有2个DNA,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会出现两两配对的现象。 ③配对的这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注意观察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④配对的这一对染色体由于有四条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 ⑤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思考: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存在着同源染色体吗?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吗?出不出现配对的现象? ②人总共有46条染色体,那么同源染色体有多少对?能理解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吗?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吗? B. 中期I 特点: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思考: 这样排列有什么样的生物学意义? C. 后期I 特点:纺锤丝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小鼠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与观察

小鼠细胞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a)掌握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制作法。 b)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 c)观察腹水瘤细胞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 a)减数分裂(Meiosis)是发生于生殖细胞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DNA 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减数分裂 远比有丝分裂复杂,经两次细胞分裂,分别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两次分裂间又一个较短的间期,这个间期DNA不复制。 b)雄性动物精子发生于睾丸曲精细管的生精上皮细胞,由其中的精原细胞 经多次有丝分裂和生长,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 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成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变化 成精子。 c)因此,通过分离曲细精管、剪碎并加入液体吹打,可使官腔各种细胞游 离出来,然后经过低渗、固定、染色等过程就可制成包含减数分裂各期 的标本。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 a)材料:成年雄性小白鼠 b)用品:注射器、平皿、尖头镊子、剪刀(普通剪刀、眼科小剪刀)、吸管、 离心管、离心机、玻片等。 c)试剂:1、100mg/ml秋水仙素。 2 、2%柠檬酸钠溶液 3、 0.075M的KCI 4、3:1甲醇:冰醋酸及1:1甲醇:冰醋酸(应现配) 5、PH6.8,0.01M的PBS缓冲液 6、Gimesa原液 7、Gimesa工作液:1份Gimesa原液加9份PH6.8,0.01M的PBS缓 冲液,混匀。工作液应现用现稀释。 四、实验步骤 a)细胞收集 i.小鼠精巢细胞收集 1.注射秋水仙素,增加中期分裂相。 (试验前4-5小时,小鼠腹 腔注射秋水仙素0.5ml(100mg/ml)。 2.取睾丸并清洗。断颈处死小鼠,剖开腹部,取出肾形睾丸,放 入盛有4-5 ml2%柠檬酸钠溶液的平皿中,洗去污血,去掉胞 外脂肪等物。 3.挑出曲细精管并剪碎。弃污液,另加柠檬酸钠溶液 1 ml,用尖 头镊尖将曲细精管拉出,并用眼科剪尽量将其剪碎。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案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核内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了解染色体的类型,识记常见生物的染色体数量。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3.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数量、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4.通过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用简约的科学术语概括、总结和表达生物现象的能力。 2.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在制作过程中设计构思、查阅资料、寻找实验材料、探索发现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应变化规律,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规律的联系明确探究性思维,在生物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的探索、

质疑精神。 3.养成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和构建模型的能力。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在于揭示生命延续体会的生物的奥妙。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章“染色体与遗传”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基础,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第一章孟德尔定律,重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要从遗传学上理解孟德尔定律必须系统的学习“染色体与遗传”。这一模块的其他内容与本章息息相关,如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同时本章还是选修模块的知识前提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必要的知识基础。 只有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才能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与其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为以后的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总之,“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是“遗传与变异”中的重中之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各个阶段染色体行为、数量、特征的变化。 难点:掌握各阶段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特点;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减数分裂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 121140083 朱琪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 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少分裂。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3植物花粉形成过程: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每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下图)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 材料:蚕豆小花序 将新鲜采取的材料投入3:1乙醇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再投入75%酒精中保存,若保存时间较久,可放在70%酒精一份,甘油一份的溶液中。 器材: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醋酸洋红染液,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 ①自保存液中取出蚕豆幼小花序,水洗几次,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按花蕾大小排在载玻片上。 ②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用解剖针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③加一滴醋酸洋红放在花药上。初步镜检,看取材是否合适,若不合,调换合适的花蕾。 ④用解剖针轻轻剥开花药,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染色20~30分钟。 ⑤加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垫上后用拇指适力压一下,使材料分开。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 五实验结果 ①照片展示减数分裂过程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

生物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2)

实验专题十三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注意 (1)选择蝗虫作实验材料的理由: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在同一染色体玻片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还可以观察精子的形成过程。 (2)雄蝗虫精原细胞内含有23条染色体,雌蝗虫细胞内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11对,22条,雌雄相同;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一条,即为XO,雌性中为两条,即为XX。(3)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是不同细胞所处的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是静态的图像,由于细胞已经在制作装片时被杀死,我们不可能看到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4)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镜下区别两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 四、方法步骤: A.精巢管顶端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精子细胞 E.精子 五.课后讨论: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 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 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 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 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 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 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 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 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训练: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减数分裂的间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3、请回答下列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四分体的出现发生在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在________进行的,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________,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 思考: 1. 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2. 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生物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区别和联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能充分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就这一部分内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考点整合一: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和术语的理解 1.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例1. (天津)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变式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2. 与染色体相关的概念辨析 (1)染色体与染色质 (2)染色体与染色单体 (3)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4)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5)四分体 (6)染色体组 例2.对图1—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⑧,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 物细胞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 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 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变式2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 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生物组张伟善 新课程标准已经将模型提升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高考考试大纲也将建立模型的方法列入能力考核的目标与要求。模型教学可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约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模型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探索科学现象的乐趣中发现科学规律,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时,更深入地掌握探究生物学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学案例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教学中教师都采用讲授和演示的方法,学生总是记不清每个时期的.特点,而新课程中添加了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学。 1.探究目标:让学生制作模型,模仿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体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2.材料器具:胶水,不同颜色的绳子、橡皮泥、剪刀、白纸等 3.方法和步骤: (1)提出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用绳子做染色体的臂,同色的橡皮泥做着丝点。

(2)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3)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做出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2条黄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2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 (4)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点,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小块橡皮泥粘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5)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①染色体是何时如何进行复制的?学生操作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只表扬,不分好中差。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②初级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明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姐妹染色单体,有无同源染色体?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同源染色体?有多少种类型?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同步练习)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1.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30个DNA 分子(构成染色体的),下列不可能 出现的情况是( ) 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15条或30条 2.右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 .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 .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3.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是 () 4.(96上海)选择 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5.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6.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 7、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 A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 。同源染色体联会 C .有纺锤体形成 C 。着丝点分开

8.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何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9.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10.(多选)右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叙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Ⅰ雄性马雌性马ⅠB.染色体随机组合发生在Ⅲ→Ⅳ之间 C.减数分裂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Ⅱ精原细胞合子Ⅳ卵原细胞ⅡD.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Ⅲ精子卵细胞Ⅲ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1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3.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 染色体复制 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 1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 16.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合子( ) A.20个 B.8个 C.32个 D.28个 17.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4、4、2、2 B.4、4、4、2 C.8、8、4、4 D.8、16、8、4 18.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 )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19.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 ) A.1:1 B。1:2 C。2:1 D。4:1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行为的观察 摘要:通过蝗虫的精巢实验比较、观察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重点是学会辨认减数分裂的几个重要时期,并知道其根据是什么。了解生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一般规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掌握制片、染色技术。 1.引言 (1)精子的发生在精巢的曲细精管中进行,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精子的形成3个 阶段:首先是精原细胞产生两类精原细胞,一类继续保持有丝分裂能力,一类进入分化途径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井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圆形精子细胞;圆形精子细胞进行形态学变化以及核蛋白转型、修饰,形成成熟的精子。(2)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则连续分裂两次,在两次分裂中分别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均分给子细胞,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量上的动态变化,从而为遗传学研究中远缘杂种的分析、染色体工程中的异系鉴别,常规的组型分析以及三个基本规律的论证,提出直接与间接的实验依据。(4)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

2.实验材料: 2.1试验材料:固定的蝗虫精巢、卡宝品红染液、载破片、盖玻片、显微镜、解剖针、解 剖镜、镊子、生理盐水。 2.2试验方法: 2.2.1材料的获取及处理。(1)取材:用剪刀剪去双翅,再从雄性蝗虫腹部背面剖开,靠近胸节处有桔黄色团状结构,为精巢。取出精巢,这双精巢紧紧地贴在一起,外被含大量

脂肪的薄膜,使整个精巢呈现黄色。将精巢投入0.7%的生理盐水中,剔去脂肪,就可以看到精巢中细小的纤维状的曲细精管。(2)取一个或两个精细小管放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在精细小管上横切两到三次。(3)以卡宝品红染液染色10-15分钟,同时以小镊子轻轻挤压精细小管外壁,以使性母细胞或减数分裂中各时期的细胞流出精细小管管壁,以利于观察,压片后进行观察,可以见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3.实验结果 3.1蝗虫曲细精管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实验结果 粗线期 偶线期 细线期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 过程和图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丝分裂の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のDNA分子の复制和有关蛋白质の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の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の数量加倍 分裂期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の两个染色 单体由一个共同の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の着丝点排 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の两个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 目和形态完全相同の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の 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减数分裂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の间期 a.精原细胞:雄性の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の相同。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b.主要变化: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c.结果: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の分裂期 a.主要变化: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の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分离后の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b.结果: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结束时)。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 a.主要变化: 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の赤道板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b.结果: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内DNA数目都只有精原细胞中の一半。 注意:减数分裂结束时形成の是精细胞,而不是精子。 ④变形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の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のDNA分子の复制和有关蛋白质の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の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の数量加倍 分裂期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の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の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の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の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の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减数分裂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の间期 a.精原细胞:雄性の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の相同。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b.主要变化: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c.结果: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の分裂期 a.主要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の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分离后の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b.结果: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结束时)。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 a.主要变化: 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中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都有什么变化,和有丝分裂比较 答:假如某生物体和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则该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因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着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的结果是由一个染色体变成了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的一个染色体,所以间期染色体数还是4个,只不过这4个染色体含有8个染色单体,前期,中期只是染色体的移动,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并没有发生改变仍为4个,而到了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由一个染色体变成了两个染色体)故后期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应为8个,而此时染色单体应为0,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而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与体细胞相等,故都为4个。 有丝分裂DNA的变化:因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只含1个DNA,故体细胞中应有4个DNA,而间期进行着DNA的复制,所以间期结束后由4个DNA转变成8个DNA,而前,中,后期DNA数并没有改变,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了两个细胞,故DNA又由8个减为4个,与体细胞相等。 以4个染色体为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从而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由4变成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由一个染色体分成两个染色体)从而造成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由2变成4)减2未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生殖细胞)所以染色体数减半(由4变成2)。 减数分裂DNA数目变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使DNA数加倍(由4变成了8)而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由一个初级性母细胞分裂成2个次级性母细胞,从而造成DNA减半(由8变成4),而到了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为DNA并没有发生复制,但一个次级性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生殖细胞,从而造成DNA又减半(由4变成2)。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

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第1课时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唯一载体 B.染色体分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C.可通过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来识别不同的染色体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的,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 A B C D 图2-1-1 ?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四分体都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C.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2015·浙江7月学考] 图2-1-2是某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示意图。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有() 图2-1-2 A.1条B.2条 C.3条D.4条 ?下列各项是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A.复制→配对→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配对 C.配对→四分体→复制 D.配对→复制→四分体 ?图2-1-3为某同学制作的减数分裂某时期染色体变化图,该图所表示的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图2-1-3 A.MⅠ前期B.MⅠ后期 C.MⅡ前期D.MⅡ中期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的间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10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粒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数目始终不变 ○11在课本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中,长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两条配对染色体代表() A.来自父方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 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 作业

第2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观察减数分裂装片1,2,3,6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4,5,10,13 3.受精作用过程及意义7,8,11,12 4.染色体分离异常9,14 5.综合运用15 1.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是( D ) A.蓖麻种子 B.洋葱根尖 C.菠菜幼叶 D.蝗虫的精巢 解析:蓖麻种子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洋葱根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菠菜幼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蝗虫的精巢,D 正确。 2.(2019·四川成都测试)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 C )

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又因为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说明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正确。 3.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了减数分裂过程的装片后建构的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 D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①②建构的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模型图,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中2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可能是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如图①,也可能是两条都来自父方或母方,如图②。③建构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模型图,④不符合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情况。 4.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是由于( D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观察

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组员:孙文雅、陈璐、王远迪、陈凯榕;班级:生物093 学号:0902040306 实验时间:11月8号-11月11号 摘要:有丝分裂是动植物一生中都在进行,但减数分裂仅仅发生在生命的某一阶段,他是进行有性生殖动植物产生配子的特殊分裂方式。本实验以雄蝗虫为实验材料,取其精巢,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并注意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是否产生了结构(如:缺失、易位等)或数目变异。 1.引言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动植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则连续分裂两次,在两次分裂中分别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均分给两个子细胞。最终形成染色体数为母代一半的配子。 2.实验材料 2.1 试验材料 每个学生:普通光学显微镜、眼科镊1只、弯头解剖针1根、载玻片、盖玻片、滤纸片 每组学生:固定的蝗虫精巢、醋酸地衣红染液、镜头纸。 2.2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1、取材:取已经固定的蝗虫,剖开,取出精巢,挑选3~4条曲细精管至于载玻片上。 2、制片与镜检:用解剖针将曲细精管撕破并挤出内容物,滴加一滴醋酸地衣红染液于其上,静置10~15分钟后压片。 3、装片观察。 3结果 3.1 显微镜下减数分裂图片 在动物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根据染色体的行为主要分为以下时期:间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I、后期I、末期I、前期II、中期II、后期II、末期II、精细胞、精子。 减数分裂细线期

减数分裂偶线期 减数分裂偶线期(左一) 减数分裂双线期、(左面体积较大的细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