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寄生虫名解

寄生虫名解

1、土源性蠕虫:有些蠕虫生活史为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阶段后可直接感染人。此类蠕虫即为土源性蠕虫。
2、生物源性蠕虫:有些蠕虫生活史为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阶段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此类蠕虫即为生物源性蠕虫。
3、夜现周期性: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夜多昼少,它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现象称夜现周期性。
4、象皮肿:是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管后,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淋巴液外流,积聚于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明显增厚、变粗、变硬,形似象皮,故称之为象皮肿。
5、尾蚴性皮炎:由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变态反应称尾蚴性皮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瘙痒。
6、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7、宿主,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
8、包囊:原生动物在休止状态或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自体外围分泌一种蛋白质的膜,度过恶劣环境,称包囊。
9、寄生虫:指一种生物,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动物,称为宿主或寄主上,同时,对被寄生动物造成损害。
10、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称为生活史。
12、带虫者:无症状感染的人类宿主称为带虫者。
13、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14、假包囊:细胞内寄生的虫体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可以内二芽殖、二分裂及裂体增殖三种方式不断繁殖,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虫体。被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囊。
15、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手艺,甚至互相依赖,互为生存的前提。
16、保虫宿主:在流行病学上,将除了人以外的脊椎动物终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17、中间宿主:在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18、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虽然能够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至性成熟,待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后方能正常发育,这种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9、感染阶段:寄生虫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称为感染阶段。
20、裂体增殖:无性生殖中多分裂方式的一种,指的是胞核

多次分裂后胞质包绕每个核的周围,一次分裂为多个子代。疟原虫的生殖方式就是裂体增殖。
21、伴随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伤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体内无寄生虫就无免疫力,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22、带虫免疫:感染疟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此免疫力可杀伤体内的疟原虫减轻致病,但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在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力就消失,这种免疫现象城带虫免疫。
23、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称为免疫逃避。
24、世代交替:在寄生虫生活史中,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世代交替。
25:棘球蚴砂:从囊比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28、自然疫源性: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人类不参与也可通过媒介生物(绝大多数是吸血节肢动物)感染野生脊椎动物的病毒等造成流行,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
29、疟疾的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在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
30、疟疾的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暗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
31、虫卵肉芽肿: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在虫卵周围出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纤维母细胞聚集。
32、幼虫移行症:某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带在体内可长期移行,破坏组织,产生疾病,根据寄生虫幼虫的侵犯部位和症状,分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34、非消除性免疫:在大多数寄生虫感染中,宿主均可产生获得性免疫,对在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消除体内原有的寄生虫,虫数维持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寄生虫,此获得性免疫便逐渐消失。
35、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能力增强,呈现严重的全身感

染,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3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与感染。这些寄生虫既可寄生在人体,也可寄生在脊椎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体内,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这种寄生虫病就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37、囊虫病:是由链状带套冲的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依寄生部位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
30、烧瓶样溃疡:溶组织阿米巴感染的急性病例中,增殖的滋养体能突破粘膜肌层,在疏松的粘膜下层繁殖扩展,引起液化坏死灶,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39、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呈世界性分布,滋养体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因此称为旅游者腹泻。
40、休眠子:当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速发型子孢子继续发育完成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而迟发型子孢子视虫株的不同,需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数月至年余)的休眠期后,才完成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经休眠期的子孢子被称之为休眠子
41、脑型疟:在脑部微血管中,因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机械阻塞或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阻塞,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高热、嗜睡、昏迷等症状。脑型疟多发生在恶性疟高度流行曲无免疫力的人群,由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
42、医学节肢动物: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称医学节肢动物。
43、虫媒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城为传播媒介或传媒节肢动物,由病媒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如内脏利什曼病白蛉传播即为虫媒病。
44、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时,其形态和数量均无变化,但可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至绮携带传递作用,如蝇传播痢疾、伤寒等。
45、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或繁殖后,才具有感染性,通过某种途径传播给人。
46、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发生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期,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47、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即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分为渐变态和半变态。
48、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9、阴道自净: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的阴道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PH为3.8~4.4之间,可抑制虫体或其他细菌生长繁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