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私有制与中国国情——现代法哲学案例

私有制与中国国情——现代法哲学案例

私有制与中国国情——现代法哲学案例
私有制与中国国情——现代法哲学案例

私有制与中国国情

——现代法哲学案例

周剑铭

摘要:马歇尔案例诠释了美洲殖民地的土地所有权与法律形成之间的文化关系和历史过程,表明了所有权的形成(法制体制,法制)与所有权的法律管治(法治)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只有在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私有制下, “持有”所有权才能被视为私人财产,可以进行合法转让,这表明所有权与私有制具有同一性。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社稷即国家”和“王天下”的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与现代国家主权具有一致性的内涵,把“天下”当成私有财产是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这是历史无意识。今天认为“私人拥有土地所有权会导致土地兼并”,本质上是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领土”主权与法律管辖的“国有”所有权的混淆,是中国封建意识的现代形态。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排斥真正的私有制,使中国中世纪以来发生的资本主义因素增长非常困难。虽然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已经直接渗透进来,但在真正私有制基础上的法制建设并没完成。可以有混合的财产管理(如各种股份制等),但不存在混合的市场经济。

一,Johnson's Lessee v. McIntosh案例

二,对Johnson's Lessee v. McIntosh案例的主要阐释

三,现代中国的国情基础

“私有制”是法律和常识的一个基本观念,对此不同的理解反应了中西文化、政治的基本差异。由于私有制源于文化、社会和法律,对其认知会影响到现实中的方方面面,这已成为中国当代的国情,但在学理上,对私有制并没进行清晰的分析。虽然对于西方人来说,私有制似乎不言自明;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总是言不对题。

法律与文化的关系,还没成为专门性的研究领域,这是因为西方法律本身就是西方文化的体现;但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却非常严重,在被动和主动引进西方文明的进程中,文化的差异突显为一种基本“国情”,但如何真正理解这种国情,而不是将之作为托词,是一个最迫切的问题。

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制,一直隐藏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成为与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对立的重大问题;但在资本主义世界,私有制却是天经地义的。如何理解这种不同,阐释西方法律中的文化本质,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理解西方法律的本质,是现代法学的基本问题,其中从法学角度来理解文化,是一个关键。

一,Johnson's Lessee v. McIntosh案例

1823年,美国最高法院第四任首席大法官马歇尔(John Marshall 1755-1835)在著名判案Johnson's Lessee v. McIntosh中,以艰难的理解和雄辩的文字,诠释了所有权与法律的关系。现在我们以中文方式,来解读它的文字后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1 The plaintiffs in this cause claim the land, in their declaration mentioned, under two grants, purporting to be made, the first in 1773, and the last in 1775, by the chiefs of certain Indian tribes,

constituting the Illinois and the Piankeshaw nations; and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is title can be recognised in the Courts of the United States?

本案原告诉求,对于1773年和1775年先后从政府承认的两部落首领处受让得到二宗土地的权利,本案关键是:美国法院是否承认原告的土地所有权。

2 The facts, as stated in the case agreed, show the authority of the chiefs who executed this conveyance, so far as it could be given by their own people; and likewise show, that the particular tribes for whom these chiefs acted were in rightful possession of the land they sold. The inquiry, therefore, is, in a great measure, confined to the power of Indians to give, and of private individuals to receive, a title which can be sustained in the Courts of this country.

如本案所同意的事实,表明了作出土地转让部落首领,就本案而言可能确实由部落人授权,同样地表明,部落首领所转让的涉案部落确实占有这些土地。因此本案的主要审查限制于,对印第安人出让所有权的权力的,以及对他人接受所有权的权力的限制,这种所有权是能够被美国法院所支持的。

3 As the right of society, to prescribe those rules by which property may be acquired and preserved is not, and cannot be drawn into question; as the title to lands, especially, is and must be admitted to depend entirely on the law of the nation in which they lie; it will be necessary, in pursuing this inquiry, to examine, not singly those principles of abstract justice, which the Creator of all things has impressed on the mind of his creature man, and which are admitted to regulate, in a great degree, the rights of civilized nations, whose perfect independence is acknowledged; but those principles also which our own government has adopted in the particular case, and given us as the rule for our decision.

作为社会的权利(right),表现为财产的取得和保有的习惯原则是不能质疑的(right公正);作为土地的所有权,一定是而且必须是被他们赖以生存的国家的所有法律完全承认,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抽象的正义原理,而是必然在法律诉讼中实行质询和调查,它们都是造物主在人类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记,因此我们承认服从它们,最重要的,文明国家中的权利,它们的完美独立性,是受到公认的,而且,这些原则,也由我们自己的政府采用在详细的案例中,也给予了我们裁决的原则。

4 On the discovery of this immense continent, the great nations of Europe were eager to appropriate to themselves so much of it as they could respectively acquire. Its vast extent offered an ample field to the ambition and enterprise of all; and the character and religion of its inhabitants afforded an apology for considering them as a people over whom the superior genius of Europe might claim an ascendency. The potentates of the old world found no difficulty in convincing themselves that they made ample compensation to the inhabitants of the new, by bestowing on them civilization and Christianity, in exchange for unlimited independence. But, as they were all in pursuit of nearly the same object, it wa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void conflicting settlements, and consequent war with each other, to establish a principle, which all should acknowledge as the law by which the right of acquisition, which they all asserted, should be regulated as between themselves. This principle was, that discovery gave title to the government by whose subjects, or by whose authority, it was made, against all other European governments, which title might be consummated by possession.

巨大的美洲大陆被发现后,欧洲诸强当时迫切要求对各自所能占领的大量土地进行合化化。美洲辽阔的大地对所有(欧洲)的野心家和企业家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并且,美洲土著的性格和信仰对欧洲的天赋高贵(the superior genius of Europe)(的弱势),提供了(欧洲人)对美洲土著(them as a people over whom)可以自持的强势(might claim an ascendency)这样

一种辩护。(欧洲)旧世界的主人毫无困难地说服了自己——他们已对原居住者做出了足够补偿:通过赐予他们欧洲文明和基督福音,换得了无限的独立。但是因殖民者有几乎相同的目的,为了避免互相冲突和随之发生的战争,建立一个原则是必须的,在这个原则之下,所有人都承诺服从对他们之间所宣称的占领权利的法律管辖。这个原则就是,新发现的土地“正名”(gave title)于发现者的(宗主)政府或主权国家,所有权(title)由先占而成为现实,其他欧洲政府(对此土地的占有的主权宣称)即被排除。

8 While the different nations of Europe respected the right of the natives, as occupants, they asserted the ultimate dominion to be in themselves; and claimed and exercised,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ultimate dominion, a power the soil, while yet in possession of the natives. These grants have been understood by all, to convey a title to the grantees, subject only to the Indian right of occupancy.

在尊重土著的居住权利的同时,欧洲各国宣称具有最终领土主权,作为主权的必须,政府持有土地所有权(的权利,a power)并进行土地转让(to grant),即使土地上仍有土著居住。这些转让方式已经为所有的人理解,转让所有权给受让人时,仅仅接受(被转让的土地上)有印第安人居住的条件。

49 We will not enter into the controversy, whether agriculturists, merchants, and manufacturers, have a right, on abstract principles, to expel hunters from the territory they possess, or to contract their limits. Conquest gives a title which the Courts of the conqueror cannot deny, whatever the private and speculative opinions of individuals may be, respecting the original justice of the claim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sserte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hich was then our government, and whose rights have pass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sserted title to all the lands occupied by Indians, within the chartered limits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It asserted also a limited sovereignty over them, and the exclusive right of extinguishing the title which occupancy gave to them. These claims have been maintained and established as far west as the river Mississippi, by the sword. The title to a vast portion of the lands we now hold, originates in them. It is not for the Courts of this country to question the validity of this title, or to sustain one which is incompatible with it.

我们无意参与论争,农场经营者、商人或制造业者是否具有一种抽象的权利,从他们占有的土地上驱逐外来人或与他们进行限制性签约。征服赋予了所有权,征服者的法院无法否认这种权利,无论私下的或旁人议论的意见如何,应当尊重被正式宣称的原初占有的公正性。英国政府、后来是我们的政府——它们的全部权利都为美国继承,宣称了对印第安人居住的全部土地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具有当时英国殖民者得到的特许权性质,但这种情况实质上却宣称了一种高于特许权的狭义主权和排他权——土地上的世居生活不成为居住者对土地的所有权。这些主张(自东海岸)直至密西西比河,由(战争和法律之)剑得以确立和维持。美国对现有大部分国土的所有权是由此继承的,美国法院不能质疑这种所有权,或者支持对这种所有权的排斥。

二,对Johnson's Lessee v. McIntosh案例的主要阐释

马歇尔在本案中艰难地表达了英美文化与法律之间的历史一致性,诠释了美洲殖民地土地的所有权制度形成和法律管辖之间的关系,对本案例中包含的这些层次关系的阐释,表现了这个案例所具有特殊的价值。

1 土地所有权产生的前提,是文明的强势和暴力,因此,所有权一但产生,除了战争和自愿转让,不可侵犯或剥夺。

本案的第4款所说的辩护(an apology for considering),指欧洲的文化传统在美洲的殖

民扩张,也就是指历史形成的美国(the United States),这也是法律本身的“话语霸权”,法律的形成、包括美国法院体系都是这个结果。这种辩护不在法律之下,法律对此无能,49款引以为据:“征服赋予了所有权,征服者的法院无法否认这种权利”,对美洲土著所有权的排除是征服而不是法律,马歇尔含糊地指出殖民者得到或持有的特许权与赋予特许权的区别,这里隐含了国家主权与所有权的区别,在法学理论中,领土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这属于公法,土地的私法则是经济生活和法律的主要内容。马歇尔看到了法律中的文化和历史性。

2 本案体现了原初所有权的产生与持有所有权的不同,前者表现法制体制本身,法律无能管辖,后者则是法律的管辖权力,即“为美国法院承认”持有所有权,因此本案例第2款强调,本案集中对持有所有权(the power of to give and to receive a title)的质询。

3 本案表明了不成文法(法律创制)与历史过程的同一性,对引入西方文明进程中的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启示是:所有权的形成与所有权的法律管辖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所有制决定了所有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所有制是革命可以改变或人为决定的。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不同,世界上各法律体系的概念、术语使用无法统一,但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法律管辖,表现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基本关系,却是共同的。未能或拒绝这种认识,只能造成法制体制与法治体系的残缺、拼凑和混乱。

4 在英语中,right 既是个人权利,也是社会公正。前者是法律质询和判决的依据,后者是文化、习惯和共识,就是说,社会正义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这种关系特别在本案第3款中予以了表达。

5 只有在私有制下,持有所有权才能被视为了私人财产,因而可以合法转让,这表现了所有权与私有制具有同一性,如果所有权不是私有制性质的,就相当于国家主权,也就不会产生法律管辖,在这个理解上可以说,法律源于私有制;从更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过程看,“我们可以说,私有制是所有制的本源。私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私有的原初无意识中分化为意识的所有权,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基本进程,私有制就是私有意识形态的所有权的制度化。私有制使所有权最终得到制度化保护,并为从所有者的权利中分化经营权提供了前提,这种分离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后来的财产资本化经营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周剑铭:中国封建论——辛亥百年祭)

法学理论中所有权的法律特征:完整性、绝对性、排他性、永久性等,都最终可以由私有性质解释,因此可以一般地说,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就是私有制。

所有权与私有制的同一性常常不被人理解,常见的错误就是仅仅把财产私有理解为“私有制”,把“天下”当成私有财产就是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历史无意识,对于现代人而言,私有财产与私有制的混淆,导致人为地建立一种“公有”财产去代替“私有制”的乌托邦意识形态,比如,把“国有”或“集体所有”作为“公有制”与“私有制”相对,实际上,在无法实现为“私人所有的集合”(如股份制)的情况下,所谓“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等于没有所有制,“家天下”换代成“阶级”(“集体”)管理“社会”,一方面就是那种“人人有份”的“大锅饭”,另一方面,政府只不过是社会的一个庞大管理机器,所谓“计划经济”只不过把整个社会当作一个没有外部市场的超级企业。现代一些中欧国家的“混合经济”,仍然建立在严格的所有权制度基础上,即强调对财富的再分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没有私有制就谈不上再分配,可以有混合的财产管理(如股份制等),但不存在“混合的市场经济”。正如前述对本案例的阐释表明,所有权的建立与对所有权的管辖不是同一个问题,同样,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混淆这种区别,不是无知就是蓄意。

6 私有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真正保证,从现代经济学观点看,现代经济活动组织和主要形式就是市场和企业,企业是内部化的管理,企业管理是“看得见的手”,市场是企业的外部

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和企业组成“市场经济”,不是有市场存在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自古既有,但市场经济是由严格的产权制度保证的,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

7 本案例中的title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或形容词,主要词义是“名称、标题”,作动词用是“赋予头衔”、“加上标题”,这相当于中文的“正名”,即使之名实一致,在法律上就是承认权利,对持有所有权的名义承认就是法律意义的“所有权”。title 这个词在本案例中的用法比proprietary rights 、proprietorship等,更真实地表达了所有权的法律意义。

三,现代中国的国情基础

社稷即国家,封建即政府,这是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相对于西方主流社会,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一种真正的私有制的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天下为公的文化意识,绝对性地压倒了财产私有的社会意识。当然,中国传统社会仍然有财产私有的社会意识和制度,但是,‘假物为用’的基本观点,将人与物的关系严格限制在‘财富’上,就是说,财富只有被消费或被保存的自然本性,而不具有人与人关系的制度性。财富的私有,被排除在人与人的关系之外,没有道德上的光明,也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有一种所有制意义上的私有制,那就是——家天下的封建专制,但这并未成为社会意义的私有制,而只成为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的政府,所以,中国封建社会就没有所有制的特殊性和自觉性的意识形态。真正财产私有的观念,只是一种社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隐晦,春秋时代相对于井田制的“私田”,就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真正的私有制概念,也一直没有以明确的学术或政治纲要形式表达,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形成真正的私有制的意识形态,也就没有真正的所有制的概念和制度化的体制,唯一的私有制,实际上,是由中国封建特色的政治专制实现的。中国封建社会没有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所有权直接由管理权的制度化形式实现,封建即政府,就是说,作为封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朝廷(政府),就是中国封建所有制完全、充份的表达。”(周剑铭:辛亥百年祭——中国封建论)

“中国古人没有直接可得的财富的概念,从来就没有流着蜜与奶的土地梦想或是淘金者的现实,而只有与自然—土地的直接依存关系,中国古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象就是大禹,在自然中为生存而奋斗是中国文化的基色,普通中国人的财富概念几乎与勤劳与俭朴同义,不可能投机,不可能取巧,甚至不可能浪漫,中国古人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历史上最发达的农业和农业文明,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最壮观的水利工程,80%以上的农业人口供养了历史上最大、最多、最繁荣的城市:长安、洛阳、开封、苏杭、邯郸、临淄、南京、北京……,但这一切却不能人人平均共享,而是一种中国封建制度形式的分享,这就是由无数赞美与咀咒堆砌而成的中国的金字塔——帝制官僚体系下的中国社会结构。古埃及、罗马时代的奴隶制,直接对人性掠夺而创造物质,其奴隶与兽类地位无异;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平等却是下意识,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对人力和物力以社会结构组织方式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下产生的,帝制官僚体系无疑是独栽的,天下人与财富的分配、享用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一个有效的文官系统虽然执行它的最终决定,但它背后的大文化精神却动力性地制约着它,天、道、社稷、人民的理念高出于其上,礼、法、情、义其为而制,甚至从社会底层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和社会游侠都在‘替天行道’,‘吕氏春秋’、‘史记’、‘春秋繁露’、‘盐铁论’……中的震撼人心的理性力量和现实态度,完全不是宗教或艺术的力量所能比拟的,这就是中国社会形态后面的中国文化精神。”(周剑铭:中国思想与美国精神——中西文化形态论)

“中国封建的社会意识形态以财富为本质,无论是封土建藩的封建或郡县制的封建,都与这个社会意识形态一致,‘财主’成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讽刺,实际上,所有过去的中国人都

是地主或迫切希望成为地主的人,从皇帝、勋贵、官僚、市民、到农民莫不如此,地主只是贫富之别,历史上有各种社会身份的地主,如豪强地主、世族地主、形势户,缙绅地主,中小庶民地主、工商业地主等等,他们并不能统一成为一个社会阶级,地主只是一种以土地为主要财富的比较等级,把地主划为阶级只是现代政治革命的需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可以有贵贱之别,而以财富确定人的社会身份,与儒家文化不相容。从原初封土建藩的井田制到春秋战国井田制的瓦解,与中国早期市场经济发展同步,商鞅变法废井田,民得买卖土地,租佃制逐步成为农业经营的重要形式,租佃制就是中国封建意义上的“地主”经济制度,封建地主经济本质上不同于契约本质的资本经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封建在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由于家庭小农经济能够忍受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以,中国农村没有形成西欧经营式农场的资本化和农民的无产化过程,所有权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土地的权益分离,地主不会把部分剩余积累起来,用于投资性使用,农业生产不能实现资本化的经营,达不到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水平,经营式农场从来没有在中国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并非小农经济排斥市场经济,而是封建制度排斥市场机制。

土地作为主要财富被人追求,这就造成了政治权力与土地兼并的自发性结合,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土地兼并,不能被理解为私有制的恶果,相反,是没有真正私有制所必然产生的情况。土地兼并正是与中国封建的本质相对立的,‘耕者有其田’实质并不与中国封建本质相对立,而是与土地兼并对立的,这正是中国革命的合法性所在,几乎每一次封建革命都从土地口号的诱惑开始,而以作为财富性质的土地私有的再破坏而重建一个新王朝。土地兼并损害到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结构,因此也受到封建王朝政治的限制,这一点也成为历代变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封建论——辛亥百年祭)

“儒学的政治化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帝制官僚体系,由于依靠于儒家的文化道统政治化为治权道统,使得这种从秦汉开始的中央集权制度能够在历史的混乱中延续下去,无论改朝换代,天下合分,中国才能始终是一个连续的文化意义上超民族、超地域性的文化‘国家’,‘朝庭’与‘江山社稷’的分别即使在最高统者的意识中也是分明的,中国历史上的名臣对皇帝的愚忠和清官不畏权势的气节背后,实际上是至高无上的文化国家的理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谷风之什)‘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弒君’(《荀子?正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种意义上的国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的超政治意识形态,事实他们与‘百姓(人民)’同义(不同于现代的‘公民’),是‘社会’真正的本义(不同于现代的‘国家’)。在这个意义上,儒学政治化了之后虽然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但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下保持着超意识形态性,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塑形师而保持一种历史的超越性,这是社会学意义建构的元学本质所不能达到的。”(周剑铭:儒学现代化之路——中西文化中的儒学与社会学)

“在中国封建时代只有土地问题,而没有所谓的农民问题,这是因为农民是封建时代视而不见的社会基础,农民有了土地就意味着社会安定,这是封建时代的共识和理想,这意味着土地是社会的结构因素而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资源,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基础,这也是中国历史区别于西方历史(如欧洲)的背景,如果说,上帝、国王与市民(议会)是西方历史中的主角,那么在中国历史中,土地(农民、地主)与帝王(臣僚)的关系就是经济政治生活的重点,‘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土地与政治是并列的重要,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在于这种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与人与人的结构关系的一体化,中国的儒家文化恰当地提升和表达了这个文化本质,在中国这个概念区别于西方的意义上,中国也就是中国文化。在西方历史中,贵族是一个处于国王和市民中间体的特殊阶层,贵族的沙龙式政治最终演化成现代西方政治体制中主要结构之一议会,英国的光荣革命就是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的议会革命的标志,此后英国的农民则由残

酷的圈地运动或被消灭或转化为市民。但中国的儒家从来没有成为一个经济阶级,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主体,而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模式的理论体系(学统)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之中,在社会生活中就是普遍的人性教化(道统),在体制上(法统)就是封建王朝的政治学说,而中国农村和农民是最基层和最广泛的文化发源和保持者,中国传统的乡风民俗,守土重农的民族情感,耕读传家的乡绅信念等等,就是那种“遥看草色近看无”的文化本源,中国经典古籍中大量的成语直到今天仍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就是一个显例,与此对比,教化成功的帝王倒是少数,所谓“礼失求于野”,就包含有“王道易失、民风不改”的意义,作为文化模式,农民的生活也就是传统中国人的基本生存之道。”(周剑铭:小岗协议与中国三农问题——儒学社会学的观点)

“把私有制看成是一种罪恶,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因为中国自古就没有西方那种个人主义的私有制,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真正地理解西方文化中的‘私有制’概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中国古代文化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的根源,现代产生的公有制或国家所有制,恰恰是对西方个人主义和私有制的误解,而不幸地引进的蛇果。今天,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国家仍由农民承担着,这种时空错异造成的封建主义、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政治特色,已经成为一种困境。文化的存在和文化的本质总是难以自觉的,对于因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自豪或诋毁的中国人来说,至少过去的情况如此,最坏的情况是“邯郸学步”,最不幸的是,这已经成为了历史事实,我们实质上已经造成了文化与社会的分裂,这种二元性分裂与西方社会的二元性完全不同,我们已付出了对自己的文化本质背叛的代价。”(周剑铭:自然法、契约论与内圣外王——儒学社会学的观点)

当然,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并没有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完全隔绝,中世纪以来,城市生活的充分发展领先于当时的欧洲,中国近代社会没有完成资本主义转化,主要原因是中国封建是一种与私有制完全对立的政府管理体系,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根本上排斥真正的私有制,每一次改姓换代,只不过是这种唯一所有权的易手,封建王朝只是皇帝家族管理“天下”财产的政府,封建式的管理制度成为了扼杀私有制的强大工具,而且,“虽然家庭小农经济的效率难以承受整个社会人口增长的压力,但可以提供一种最低可容忍水平上容纳的人口,农业产量增加主要靠劳动力的投入,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从事家庭手工业,农村雇佣劳动,农业短工或长工,手工作坊雇工、城市服务性的下人、伙计,以至现代工厂的工人,使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能够在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压力下长期延续。中国封建制度使这种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成为一种几乎没有成本、没有社会福利回报的无穷吸取,为中国封建政治提供了无穷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稳定,从而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到一个很高的相对水平。甚至当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从资本和自然资源经济进入到金融市场与人力资源成为主角的时代,中国传统封建的财富敛积、劳力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似乎又一次得到空前的兴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时代背景上,这种封建本质的经济已经达到相对产能过剩的危机,与世界化的文明进程差距更远,并且得不到社会自身本质性进步上的化解。”(周剑铭:中国封建论——辛亥百年祭)把“天下”当成私有财产就是与私有制完全对立的政府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历史无意识,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根本上排斥真正的私有制,在强大的中国封建形态下,使中国中世纪以来就开始发生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非常困难,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直接渗透入了中国,但仍然笼罩在沉重的官僚背景之下,由最先接受西方文明的知识份子、官僚、士绅商人、实业家努力推进的“君主立宪”运动,最终失败,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的“官民之争”可以看作是私有制对封建制的正式抗争,清政府的镇压使传统的改朝换代的封建革命以意识形态的社会革命复活,辛亥革命不仅使满清王朝崩溃,也结束封建中国的王朝制度,但中国社会并没有获得自身本质的进步,意识形态的社会革命反复动乱使真正的法制国家难以形成。

“社稷即国家”和“王天下”的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与现代国家概念下的领土、人民和国

家主权具有一致性的内涵,“领土”属于“国家”或“全国人民”是主权性质,这不同于法律(私法)管辖上的所有权,把主权私法化,才造成“国有”所有权和私有的对立,认为“私人拥有土地所有权会导致土地兼并”的这样一种现代不成文法,本质是中国封建的意识形态。“领土”主权与私法意义上法律管辖的“国有”所有权的混淆,是中国封建意识的现代识形态。

私有产权只有在作为私有制的法律制度下才能得到真正实现,私有产权是市场经济秩序和动力的核心,也是基本人权,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历史因素,在引入西方法治文明过程中,法制体制和法治体系(法律管连)混淆不清,立法拼凑而不完整,立法和法律无法独立,相关权利和运用始终脱离不了行政管理性质。

可以有混合的财产管理(如各种股份制等),但不存在混合的“市场经济”,“公有制”、“集体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这些概念之间缺乏逻辑上的统一,这不仅仅是由于法律体系不同的问题,而是由法制与法治的混乱造成的。理清国家、政府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法律和法律体系的独立和严谨,这就是中国国情的基础。

与本文相关的观点可参见周剑铭论中国思想和中西文化系列文章

二○一一年八月于岳阳市南湖大道杨树塘9-2-6-1号蜗居

二○一一年九月由柳渝编校

本科《现代管理原理》考试案例答案

本科《现代管理原理》案例分析参考答案(一)《上海印染工业公司的决策方法》 1.特尔菲法。 2.特尔菲法的特点: (1)匿名性。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函询征求意见,克服了专家之间因名望、权利等带来的心理影响,可以保证各成员能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2)多轮反馈。通过多轮反馈可以成员充分借鉴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正。 (3)统计性。对专家意见的分析多采用统计方法,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特点。 3.成功之处:(1)预测题目的选择具体、明确,适合实际的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2)专家的选择范围广、涉及面宽,具有代表性; (3)调查表问题设计的明确、有针对性。 不足之处:(1)第二轮反馈采用座谈会的方式有违匿名、函询的原则,容易对第三轮及以后的反馈产生不好的影响。 (2)专家的人数较多,使分析工作繁重,容易出现失误。 (二)《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1.变化趋势:一开始担任助理监督,属于基层管理者,主要起到带领员工完成既定任务,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掌握技术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继而担任中层管理者,即装配部经理,更多的是做好规划和帮助指导下属的工作,需要相应的技术技能,但更需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然后开始担任规划工作的副总和生产副总,属于高层管理者,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更娴熟的人际交往技巧,还要能正确分析环境,作出预测,制定规划,需要相应的概念技能,要求的是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等;最后担任公司总裁,对内面向整个企业,对外面对整个管理环境,责任更大,除了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及以上的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学习力、创新力,能正确的对待环境,作出正确的分析、预测,带来企业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更好更快的发展。 2.人际关系、概念技能最重要。从案例来看,郭宁具备一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他曾先后担任两个方面的副总,也具备了一些概念技能,但担任总裁还是第一次,因此,需要更高的人际关系和概念技能,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3、作为总裁,要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这和负责某个方面的工作是不一样的,需要面对的更多是对新问题的分析处理,需要更强的概念技能,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沟通、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坚信自己有能力把公司搞好。 (三)《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1.决策过程包括:识别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可行方案;分析评价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跟踪检查。其中关键的步骤是识别问题。

我眼中的中国国情

我眼中的中国国情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每个人都应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我国正处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每个公民都应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中国国情的现状,同时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改善它。首先,我们应该以深厚的爱国情怀来高度重视认识国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对国情有了最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最符合中国国情、最适合中国今后发展的政策。为了制定的政策贴合实际,以深厚的爱国情怀来懂得不断变化的古今中外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要战略性地把握国情实际。国情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多方面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认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制定的政策符合长远的发展和根本利益,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国情,把握全局和主要方面;然后,要坚持调查研究:要下到百姓、基层中间,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对国情有最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只有不断地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动态的国情,才能避免主观主义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政策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发生,也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个创举,也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从时间坐标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空间坐标看,我们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是明确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大政方针、正确提出发展目标的基本立足点。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许多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贴合实际,增强危机意识,不要被表面所取得的成就所蒙蔽,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碍。 从经济上看,近几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现状令全世界瞩目——我国GDP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7万亿美元。同时,我国GDP连续四年增长10%以上,已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然而,我国人均GDP至今仍排在世界百位以后。如果说GDP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就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穷国。 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也曾说:“中国有 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要求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就资源而言,中国,看似地大物博,其实在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前提下,是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很难长期支撑经济的发展,这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明日危机”,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国家环保总局曾有一个保守估算,2004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全国GDP的3.05%。 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切身利益,更是事关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使节能环保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尚需全社会

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

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 以提升财务文化为引领的企业管理实践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义煤公司耿村煤矿(简称耿村煤矿)是义煤公司的骨干矿井之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境内,义马煤田西部。北距渑池县城2.5公里,东距义马市15公里,南距郑西高铁渑池站5公里,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从井田北缘通过,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耿村矿井田面积12.5平方公里,煤种为长烟煤,平均发热量4200-4700大卡,是理想的动力用煤,产品主要销往河南、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区。矿井始建于1975年,1982年建成投产,原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后经改扩建和多次系统、环节改造,矿井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建矿30多年来,为河南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矿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中国最美矿山、中国煤炭工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煤炭系统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煤企业文化示范矿、五精管理样板矿、全煤科技创新型矿井、全煤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河南省“五优”示范化矿井等荣誉称号。 一、财务文化引领企业管理的产生背景 1、应对市场变化,迎挑战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煤炭产能的严重过剩、迅猛释放,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悄然结束,寒冬期随

之而来。如何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战危机、迎挑战、保稳定,实现危中寻“机”,是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而提升企业管理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增强企业凝聚力,稳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为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不断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周期、原煤产销、效率、成本、科技创新、职工收入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升,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促进整个矿区和谐稳定,迫切要求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提升的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因此,开展和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在全矿干部职工心中树立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理念,是提升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二、提升财务文化引领企业管理的基本内涵 “以提升财务管理文化引领企业全面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以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为根本宗旨,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以提升财务文化为手段,把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给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通过强化财务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企业管理文化的作用,把财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1996年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1996年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2亿,我国占【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 出什么结论。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垃,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2亿人/960亿平方千米=120人/平方千米。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

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一

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一 窗体顶端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选择一项: a.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b.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中的人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选择一项: a. 目标、原则和结构 b. 目标、部门和关系 c. 目标、部门和效率 d. 目标、部门和人员 反馈 正确答案是:目标、部门和关系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选择一项: a. 组织中的人 b.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4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选择一项: a. 组织联络者 b. 发言人 c. 精神领袖 d. 领导者 反馈 正确答案是:精神领袖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

a. 管理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 反馈 正确答案是:概念技能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选择一项: a. 加强人的管理 b. 科学技术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反馈 正确答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 选择一项: a. 经营管理之父 b. 工业管理之父 c. 行政管理之父 d. 工业管理之父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经营管理之父

国情教育应当更侧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立论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20XX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电大20XX试题及答案(20201210014258)

20XX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电大20XX试题及答案 20XX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将你的学 号' 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 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 用蓝' 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A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B .组织中的人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D.组织资源 和组织活动2 .韦伯认为,企业组织中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 其中,()最符合理性原则' 效率最高的权力形式。 A. 理性合法的权力 B. 超凡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

D.理性的权力3 .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o A. 年度计划B .管理者的意愿 C .战略计划D .指导性计 划4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 方案。 A.简单易仃 B.满意 C. 风险最小 D. 利润最大5 ?战 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 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 这就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A.长远性 B.纲领性 C.客观性 D.全局性6.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 这就是()。 A.竞争战略分析B . BCG矩阵分析C SWO■分析D .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7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 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A .程序化决策B.日常管理决策C .确定型决策D.风险型决策8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 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 25台 B. 100台C . 125台D . 12. 5台9 .决策的终点是() A .确定备选方案B.提高管理效率C .确定最优方案D.实施决策方案10.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差别计件工资制 2 霍桑实验 3 非正式组织 二判断题 1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兹伯格。() 决策理论学派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某些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精致的计算上。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三单选题 1作为总经理,你如何处理公司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 A 在全公司大会上严厉批评,要求不得继续活动 B 听之任之 C 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其发展 D 加以引导使之活动与公司目标一致 2“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出错。这样的话揭示了()。 A 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一定要有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 制定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 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

问题时再仓促应对 D 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3泰罗对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 A 创建管理理论 B 进行了动作研究 C 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发展成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学科 D 使美国的工厂生产效率大幅度上升 4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主要开展装饰装修设计业务,但由于业务限制至今没有招聘员工。请问下述对该公司的判断哪一个正确?() A 目前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B 是一个正式组织,但公司内不会有非正式组织 C 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也可能有非正式组织 D 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肯定有非正式组织 5 按照法约尔的观点,企业的基本活动有几项?( A3 项B4 项C5 项D6 项 6 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会使人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的是下面位管理学家中的哪一位?() A 韦伯 B 法约尔 C 吉尔布雷斯 D 德鲁克 7马克斯?韦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B 提出了集权与分权的概念 C 提出了工资定额与标准化 D 提出了社会协作系统 8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阐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A 行为科学学派 B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C 人际关系学说 D 系统管理学派 9 以下关于霍桑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国著名教授霍桑做的一次试验 B 美国著名教授在霍桑实验室做的一次试验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讨 陈婕

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讨陈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在 不断加剧。对于企业而言,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加快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的需要。根据社 会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进行管理理念的变革,本文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现代化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 引言 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因此,要实 现国民经济的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企业管理的现 代化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方法,还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趋 势的管理模式,这也正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1.1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企业管理模式便是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制定的目 标而进行了一系列经营活动和资源的组织活动。现在,我国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 程中经常实用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源 使用的计划、企业制造资源的具体计划、企业进行重组的计划以及在生产过程中 的技术优化。虽然以上的几种方式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并且在企业的 发展过程中也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很难 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以后,其弊端也更加的明显, 企业也必须完成从营利性组织到知识型学习型企业的转变,而企业也必须根据自 身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变革。 1.2在将来企业管理可能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模式的新变化可能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知识结构可能出 现扁平化的情况。由于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的已经不再是大规模的生产。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也有了一定 的变化,出现团队型扁平化的趋势。企业管理出现扁平化的趋势,能够在不断减 少管理层次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方式的系统化。其次,竞争模式已经出现了合作 化的情况。企业之间合作的实现有利企业之间取长补短。企业在合作的时候,除 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优势还能够实现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不 断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生产力,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是符合企业长远 发展需要的,也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 后组织结构已经出现了柔性化的现象。此处的柔性化可以说是企业组织结构存在 一定的柔性。这种柔性的存在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分权化、集团化的分 歧进行解决。 2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2.1从传统管理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国家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性目标得以确定,也从另一方面加快了企业转 变发展模式的步伐,从以往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向综合利益最大化转变。所以,企 业的管理思想也要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中,无论在组织管理还是生产 运营、风险控制等环节都要相应改变,以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2.2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员工个体地位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完整版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 四辩稿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2017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案例分析题

2017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的决策方法 问题: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所运用的预测、决策方法是什么方法? 2.这种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 答: 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所运用的预测、决策方法是特尔菲法。 2.特尔菲法的特点: (1)匿名性。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函询征求意见,克服了专家之间因名望、权利等带来的心理影响,可以保证各成员能独立地作出自己的判断。 (2)多轮反馈。通过多轮反馈可以使成员充分借鉴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正。 (3)统计性。对专家意见的分析多采用统计方法,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特点。 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成功之处: (1)预测题目的选择具体、明确,适合实际的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2)专家的选择范围广、涉及面宽,具有代表性。(3)调查表问题设计的明确、有针对性。不足之处: (1)第二轮反馈采用座谈会的方式有违匿名、函询的原则,容易对第三轮及以后的反馈产生不好的影响。(2)专家的人数较多,使分析工作繁重,容易出现失误。 案例2: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问题: 1、认为郭宁当上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要胜任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认为他有这些技能吗?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总裁后自己应该弥补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答案: 1、变化趋势:一开始担任基层管理者,主要起到带领员工完成既定任务,起模范带头作用;继而担任中层管理者,即装配部经理,首先应该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然后按照自己的工作办法和工作思路去带领基层管理者及员工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担任副总裁、总裁,要能给中层以及基层和员工们带来一个发展的思路,保证企业平稳的前进。随着他职位的升迁,管理职责在不断扩大,从管理一个团队到一个部门,从部门之间的协作到整个企业的进步,反映了三个层次之间关注目标的差别。 2、对于高层管理者的总裁而言,首先要具有概念技能,即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其次,要具备人际技能,即成功地与他人打交道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组织内外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两种技能是最重要的。 从郭宁的工作经历来看,从基层开始,到中层,再到负责规划的副总裁和负责生产的副总裁,直到总裁,因此,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的能力。同时,他在担任副总裁时,负责规划与生产工作,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作出成绩,从这些看,他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应该也做的较好。因此,综合看,他具有良好的人际技能。但是,作为从基层一

企业现代化管理有哪些方法

企业现代化管理有哪些方法 企业为何要做好激励? 和尚吃肉吗? 如何看待员工追逐利益的现象吗? 对于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一般认为:第一层生理需求,就是满足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而最高层自我实现需求,则是满足人的精神境界方面的需求。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自我实现的基础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既然是价值,就一定有价格属性,价值背后必有价格支撑。因此,企业要支持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激励也要跟上。 有一老板向我诉苦说:员工的工资在行业同几乎是最高的,但每次做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最不满意的一项依然是薪酬。我回复他几点看法:一、员工对薪酬不满意就如同老板对利润不满足;二、员工收入再高,也永远不会满意,因为他总希望获得更多。 1、我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得这么少?(很多时候原因在自己) 2、我只做与工资相称的工作(那就永远拿那份工资吧) 3、那是领导想的事(注定永远不能当领导) 4、不是我份内事我不做(下次别想要同事帮忙) 5、我已经很辛苦明天再做吧(往往这一耽误就失去机会) 新员工分类 C型-交换型:计较利益且愿意付出的员工,引导与强化; D型-雷锋型:不计较利益且愿意付出的员工。 不要让雷锋吃亏。不怕员工计较,就怕不付出还很计较。而不计较也不付出的员工,同样是一种悲哀。

老板与员工是对立关系吗? 老板与员工是天然的“敌人”:老板要的是利润不断增长,员工要的是工资持续上涨;老板要的是员工拼命干、干出成果,员工想的是少干多拿、责任少福利奖励多;老板希望员工理解企业经营困难,员工希望老板体恤自己生活不易;老板想员工把事情当事业来干,员工只想做完现在的事情、不要加班。 有这种感觉,首先来源于思维上的差异,老板是做事业、员工是做事情。然后是利益分配上的偏差,老板得到的是未来剩余价值,而员工得到的是当下价值。如果老板和员工方向不一致,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 1、如果老板只想着让公司赚钱:员工就会对公司没有归属感。 3、如果老板只会画饼诱惑员工:员工就会想办法另谋高就。 4、如果老板只强调业绩结果:员工就会牺牲公司的未来利益来达成眼前业绩。 一老板对员工说:“我知道你的工资低,公司现在需要更多资金来发展,给你加工资还不现实,我们一起奋斗,未来我们什么都会有的”。员工回答说:“如果现在不来点现实的,那你要实现公司未来发展也是不现实的”。从现实出发,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那些喜欢画饼的老板要留意了,可以不让员工吃得太饱,但千万不可以饿着肚子。画饼还要让员工闻到饼香。 老板要经常问自己:1.这是谁的企业?——自己一个人的企业就自己一个人累;2.业绩与员工收入是什么关系?——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是大家的;3.目标管理如何做到位?——要有目标激励机制来保障;4.我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是对自己负责?还是要对全体员工负责? 老板希望员工敬业,但必须给他们一个理由:1)员工为什么要敬业?敬业能得到什么好处?2)员工凭什么要敬业?因为又不自己的事业;3)敬业与个人长短期利益有什么关系?让每个人都清楚敬业给自

2016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2016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申报评审办法 为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市政府有关委办文件精神,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组织开展2016年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对我市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有创新特性、有自身特点、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以下简称“成果”)予以评审,以表彰先进,总结经验,示范推动,鼓励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总结过去二十多年成果评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本市企业改革与管理的新特点,现制定本办法。 成果的立项与申报 一、成果申报主体 凡在上海市注册的企业,无论所有制性质、组织形式、规模大小,均可申报成果。上海企业投资控股的注册在外省市的企业也可申报。 二、成果立项 为保证成果申报质量,各企业在正式申报成果前需进行立项。 立项程序是:先由申报企业提出成果题目,向各推荐单位(指各区县经委或商务委、各集团公司、各行业协会)申报。各推荐单位将申报立项企业名称、成果名称、联系人及企业相关信息汇总后,填写立项汇总表(见附件二),于2016年7月22日前报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具体联系方式请见沪管审﹝2016﹞1号文件(可从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16679422.html,网站上下载)。因各种原因无法与推荐单位取得联系的申报企业可直接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立项。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成果立项进行审核,并于8月上旬前反馈立项审核结果,重点对成果选题和成果题目反馈意见,逾期不反馈意见视为通过

立项审核。 为了使立项项目按计划申报,各推荐单位要对项目申报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加强指导和培育。 三、成果申报与推荐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将举办企业管理成果申报培训班,培训成果撰写方法及成果申报软件使用方法。 各推荐单位注意事项: 一、各推荐单位于7月22日前将本系统内各申报企业所申报的成果题目汇总,填写立项汇总表(见附件二)后报至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二、各推荐单位应在9月上旬前填写本系统内企业申报的成果推荐列表(见附件三),并对申报成果进行预审后填上推荐等级,盖章后报至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三、各推荐单位应在9月上旬前将各企业申报的“推荐报告书”(见附件一、每项成果一式一份)汇总并填写推荐意见,盖章后报至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各成果申报企业注意事项: 一、各成果申报企业按照推荐单位的时间要求将成果题目立项上报。 二、各成果申报企业应在9月上旬前将“推荐报告书”(书面)报至推荐单位,同时将“推荐报告书”(电子版)和成果正文(电子版)通过专门申报软件报至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不接受以下申报: (1)运行时间未满一年的管理成果。 (2)近三年出现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责任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定),出现重大有效投诉及严重违法违规不良记录的企业所申报的管理成果。 (3)亏损企业的管理成果(不含政策性亏损企业)。 (4)往年已申报过的成果。 在申报时,请各申报企业以保证申报成果的质量为前提,体现成果的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的本质意义是使学生知国、爱国、报国,即在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遵循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综合观点分析、观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世界和祖国,进行爱国主义、国情国策教育;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生观。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实事求是,更加注重“行为”教育,更加注重“中国特色”的展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富有时代特征。针对新教材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国情教育侧重的基本内容 1、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育了解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热爱党和人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尊严,树立国防意识。教育师范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从现实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力量,从而了解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 2、渗透基本国情教育对学生进行维护政治环境稳定,热爱人民、国土、资源、文化、语言和优秀传统教育,使学生珍视本民族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和摒弃崇洋媚外的心理。 深入了解家乡实际,辩证分析本地优势和制约城乡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情感,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3、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展望未来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展望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毫不动摇地沿着已经开辟出来的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谢谢主席,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请让我先来给大家明晰几个概念国情:国情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按照一定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活动国情教育的对象是全体民族成员 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为素材的民族情感 民族危机感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不足基础上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汇总整理知识分享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 B打头 5-2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1)①新兴行业、曙光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在我国曙光初现,前景好,潜力大。②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厨房卫生、对生活快捷和方便、的需求。 2)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④实行成本优先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 3)①专业化管理②精细化、集权化③规模化管理 7-2巴恩斯医院 问题:1.巴恩斯医院的正式指挥链是怎样的?2.巴恩斯医院有人越权行事了吗?3.戴维斯博士能做些什么来改进现状?4.“巴恩斯医院的结构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安娜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对此,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答:1)院长→外科主任→主任护士→护士监督员→护士长→护士 2)有,主任护士、外科主任越层指挥护士长 3)①订立制度,并要求大家遵守②加强沟通 4)赞同。①戴安娜是指挥链中的基层,无法监管②监管者应定院长戴维斯,她要建立维护等级指挥链; ③等级指挥链各个链节的管理者要认真执行。 C打头 案例6:厨房失火 问题:1.什么是预先控制?其对于有效的管理具有怎样的意义?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哪项管理职能? 1.预先控制也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和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常情况下,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再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由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有效措施的出台等活动都需要时间,控制在信息反馈和采取纠偏措施之间往往存在时滞,管理者可能会因此丧失纠正偏差的时机。所以,管理者更需要在问题发生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偏差和损失的发生。前馈控制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管理的控制职能。 D打头 8-1A电气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1.你认为自我评定的效果如何?应如何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 2.如果你是张迪,会如何把握与王力的会面? 3. 张迪为某一特定员工而改变她的评定方法,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答:1)自我评定只有在员工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力强、工作目标明确,但制度程序不易规范或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客观良好的效果。本案对王力来说,自我评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①对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员工可推行以自我评定为主,辅以班组、部门来确定员工的考核等次。②加强引导,使员工能正确评价自己,以正向激励为主。 2)①鼓励、赞扬、激励他的成绩,因为王力的个性好胜,自尊心强。②委婉的以希望的口吻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包括在销售协作配合方面,工作方式等) 3)①对的,符合权变管理思想;②对少数能力强的关键性人才可以采用特殊方式来评价,以激励他,留住人才。③该企业的评价方式由部门经理自己确定,所以张迪完全可以对王力采用这种方法。 11-2 迪特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制度 问题:1.迪特公司是怎样具体实施员工沟通制度的?2.试分析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1)从本案看,迪特公司主要员工协商、主管汇报、员工大会这三种方式来实施沟通的。 依据是什么?答: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个人或机构一旦购买了迪特公司的股票,他就有权知道公司的完整财务资料和一些更详尽的管理资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