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kkkk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kkkk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kkkk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kkkk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

一、什么是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在19世纪的俄国出现的一种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19世纪40—50年代,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处于深刻的思想矛盾之中。一方面,沙皇俄国已经腐朽不堪,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西欧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内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驱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寻找俄国的出路,实际上提出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到60—70年代,民粹民主义思潮在俄罗斯知识分子中形成了大气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特别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对其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批判,民粹主义思潮已成强弩之末。

民粹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奥尔洛夫、杜勃留波夫以及拉甫罗夫、巴枯宁、特卡乔夫、克鲁泡特金和所谓的自由派米哈伊洛夫斯基、尤沙柯夫、沃龙佐夫、丹尼尔逊等人。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把俄国存在的村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认为俄罗斯农民的某种共产主义天性与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理想是—致的,因此俄罗斯可以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且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相比更容易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民粹民主义思潮形成的过程中,民粹派的某些代表人物曾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过交往。马克思恩格斯在高度评价他们反对沙皇政府的英勇斗争,对他们进行真挚热情的帮助的同时,也对他们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及民粹派理论中的错误进行了适当的批评。如果说在1957—1883年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粹派提出的理论着重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的话,那么在1890—1895年期间,思格斯则着重批判民粹派理论的错误,消除其有害的影响。列宁曾深入地研究了民粹派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民粹派村社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先提出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现象,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当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时候,它是一种反动的和有害的理论。实际上,民粹主义是在俄国出现的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一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敌人。

二、民粹主义问题为什么会成为理论热点

国外最早提出“毛泽东有民粹主义倾向”这一观点的是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他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第3章中说:毛主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阐述中,大多数有特色的东西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民粹主义式的信仰和冲动:毛主义里的民粹主义成分,在中国共户主义理论和实践中被轻易地假定为纯粹的“列宁主义”性质的东西。还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就是民粹主义十道德主义十斗争哲学:认为毛泽东一生基本上是在执着地追求民粹主义,是在一个7亿人口的大国里进行一场民粹主义的大实验。总之他们认为毛泽东不是马列主义者,而是民粹主义者。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地批评了各种错误倾向,成功地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理论界也对有关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评和批判。与此同时,也对所谓的民粹主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毛泽东不是民粹主义者,而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结论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国内理论界对毛泽东和民粹主义问题的关系的激烈争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终于以更重要的方式和新的角度被提了出来,同时也引起了一场更激烈的争论。胡绳在《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的文章,文章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认为,毛泽东“曾染上民粹主义色彩”。1998年12月26日,胡绳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湖南省委联合召开的“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上,作了一个题为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的讲话。讲话在首先肯定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坚定地、遣1D地反对民粹主义,毛泽东是我们党内的第一人”的前提下,地一步阐发和论证他在前一篇文章中的观点。他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用民粹主义思想还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革命建设事业就顺利,解决得不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胡绳的讲话经过录音整理分别作为首篇文章,于1999年5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和《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3期上,6月11日《光明日报》作了摘要发表。

就在当天下午,北京大学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孙对胡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说:认为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民粹主义色彩,这种观点最初是国外学者发明的,国内也有人响应这种观点。对于毛泽东所作的这种指责,带有严重的、根本的性质。因为民粹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派别,民粹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已。其基本观点被整理成题为《坚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文章发表在《真理的追求》1999年第3期上。随后,《中流》1999年第4期分别发表了范庥的文章《能够这样论证吗?》、黄如桐的文章《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岂容否定》。以上两篇文章,分别批判了胡绳的观点,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不是什么反对,民粹主义,,而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什么批判‘民粹主义’,说来说去,无非是宣扬‘资本主义阶段不可超越’,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坚持社会主义,而是退回到资本主义。这便是此公的论证所要告诉我们的。”此刊同时还发表了沙健孙的文章《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性问题一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的再认识》。这以后,又有若干批评胡绳观点的文章发表。如黄如桐在《真理的追求》1999年第10期上发表了《最光辉的胜利之一》、在《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上发表了《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沙健孙在《中流》1999年第12期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等文章。

与此同时,也有若干支持胡绳观点同时批评沙健孙的文章发表。如《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题为《清澈与幽深交融一读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文章认为,胡绳的文章说理透彻,娓娓而谈,给读者以清澈与幽深交融、周全性与深刻性兼得的感受,另一篇题为《岂能如此曲解?》,文章认为批判胡绳的文章游离了关键问题,在一些莫须有的问题上争论,抓一些莫须有的辫子,扣一些莫须有的帽子,这是很不正常的。《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也发表了《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也评毛泽东的“一张白纸”说》:《百年潮》杂志2000年第1期发表了邱路的文章《请放下你的棍子—质疑沙健孙教授对胡绳先生的批判》。

由此可见,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争论之激烈是近年来罕见的,论及的问题也是重大的,参加的人员也多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中的知名人士。

四、对这一问题争论的若干认识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毛泽东终其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民粹主义者。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但像毛泽东这样伟大而又复杂的、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者几十年,既经历重大胜利和创造对伟大理论,同时也遭到挫折和有理论失误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的思想呈现出多种色彩应该是正常的,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如果仔细解读胡绳的文章,我们会发现,他说的毛泽东“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是经过反复推敲的,用语也是十分有分寸的。“曾染上过”应该理解为在毛泽东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及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前,他是坚决反对民粹主义的,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曾染上过民粹主义的色彩,”,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提出“五七指示”的时候等,指出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某些错误和失误与他思想中存在的某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关,并且只

是“色彩”,应该说这是一种探讨性的研究。

从研究的结果看,并没有把毛泽东定性为民粹主义者。这种研究结论及其用语,与胡绳主编、沙健孙参与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上对毛泽东写的“五七指示”的评语:“带有空想色彩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构想”是一致的。但这并没有否定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地位。经过近十年的检验,反而证明这样有利于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有利于我们继续前进。

这场院激烈的争论提出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评价历史人物既要有历史的真实感,又要有伟大的气魄,最重要的是应该以历史事实作为依据。这是进行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实际上,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

五、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阐述,应该对民粹主义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但是民粹主义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考试时不可能从深层次上去挖掘这个问题。命题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第一个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坚定地、透彻地反对民粹主义,提出严格区别于民粹主义的新民主义理论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命运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

A.邓小平B.胡绳C.周恩来D.毛泽东

2.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民粹主义在本质上的区别表现在:(C)

A.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区别B.在对待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的区别C.在对待农民革命性问题上的区别D.在革命前途和转变问题上的区别

3.毛泽东在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曾染上民粹主义的色彩”。

分析:这实际就是要求考生将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民粹主义进行严格地区别,首先要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第一个提出了严格区别于民粹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其次要从是否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农民革命性和对待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认识、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四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doc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创建的,它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对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通过不断坚持学习、研究、认识、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实际难题,这对对巩固社会主义阵地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该理论也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指导纠偏,对于个人的发展有一定启迪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而阻滞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告诉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而行、随波逐流,探索适合个人发展的道路。在建国后毛泽东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和设想,忽视一些客观实际,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生了嬗变,

并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使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实现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伟人如此,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自大,时刻自省,注意进行自我评判,要时刻提醒自己实事求是、少走弯路。 诚然,新民主主义理革命论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而我们对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探索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屈不挠、怀抱希望,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看看先辈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多少次道路陷入死胡同,但最后他们依然挺了过来,才有了我们今天对于在六十多年前生活的人们来说可望不可即的好日子 同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这启示我们要立足实际不断大胆创新,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打破固有的保守观念,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我们要灵活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政治现代化中的公意_众意和民粹主义

第28卷第3期 2007年6月 闽江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M I N JI ANG UN I VER SI TY V o.l28N o.3 Jun.2007 政治现代化中的公意、众意和民粹主义 张志雄 (武夷学院计算机系,福建武夷山 354300)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又要积极推进政治现代化过程。在政治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完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另一方面既要关注广大民众的意见,又要防止民粹主义倾向,将追求社会公平公正与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理性;公意;众意;民粹主义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821(2007)03-0054-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因此就要根据民主法制化的要求,分析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不是用 应然 规范 实然 ,而是探索从 实然 走向 应然 的途径。运用公意、众意和民粹主义的原则分析政治实践,无疑会使人们对政治发展的实际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对公意、众意和民粹主义的审释 在启蒙思想的视角下,公意是指由于人们缔结契约,每个人都将其自身的部分权利让渡给共同体,从而形成以共同意志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共意志。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当人们服从公意时就是在服从自己,人们通过对公意的服从和尊敬就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从而使个人在被管理和自由之间达到统一。在这里公意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公意是整体的精神力,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它不是人们精神与意志的简单组合,乃是整个社会系统历史的产物;其次,公意代表整体,因而它是最大限度的众意,而且是经过升华之后的众意。 公意与众意经常有很大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仍然是公意。 [1](P39)第三,公意是社会的真正法则,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通过法律来得以实现,表现为国家意志。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独立国家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要大于任何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因而为维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公意有时又会对个人或某些集体的自由进行限制。但公意的执行不是要限制自由,而是要把自由限制在体现公意的法律之下,因此法律绝非对自由的限制,而是为了保护自由。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 [1](P4) 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使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更为密切,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程度的增强,促进了现代政治的民主化和政党派别的形成。在诸多集团组织和政党派别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各种利益集团为核心的群体意识,这就出现了众意。众意是社会某个群体的意志,是一部分人的个别意志的总和。众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是民众文化的反映;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它所代表的永远是部分人的意志,它与代表全社会的公意是有区别的;有时众意也打着为全体公众谋取自由和利益的旗号,实际上是为部分人的利益服务。因此,从公意和众意的关系来看,公意是众意的升华,公意的产生过程就是克服个人意志和众意的过程。因为 暴力并不产生权利,我们有义务服从的只是合法的权力。 既然暴力并不产生权利,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约定可以作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2](P69)在现代政治视野中,公意主要是通过法律和制度体现出来,它必 收稿日期:2007-01-25 作者简介:张志雄(1966-),男,福建浦城人,武夷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农民阶级的愚昧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农民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主义革命 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 )的范畴。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革命 6.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是在( )。 A.党的四大上 B.党的八七会议上 C.党的七大上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9.1939年,毛泽东在(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上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 )。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11.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封建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 12.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顽固派 13.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顽固派 14.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15.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美帝国主义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7.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精华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两者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相互联系,在思维范式上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因此,研究梳理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于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理论;当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深入理解和研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对于我们今天从思想根源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概述 对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开展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讨,尤其是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剖析,来发掘其蕴藏的宝贵价值。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为代表。在此之前,由于“左”倾路线的实施,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损失重大。自1934年1月中共召开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终于再度与资产阶级结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情况才得以改观。直到1938年10月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已发展到二十余万人,但与国民党相比,仍相距甚远。因此,毛泽东提出,只有与国民党长期合作,才可能发展自己。要保持长期合作,就要共同抗战并且共同建国。《论新阶段》报告就建立什么样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进行了论述。尽管此时“新民主主义”一词还未诞生,但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与内涵已逐渐形成。 第二个阶段,则是以1940年2月毛泽东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此时,国共之间武装力量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具体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认为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所以,毛泽东认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由于革命的领导者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为社会主义,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1]。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新的理论命题被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论》中还提到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与《论新阶段》中提出的要求相比大大进了一步。 第三个阶段,是以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代表。在这一阶段,国共之间的“力量对比”进一步缩小。基于中共此时的实力地位,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包括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毛泽东对于联合政府的设想,是有其实践基础的。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政权正是对联合政府的探索实践,证实了党派合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论联合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节食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发展道路。从革命实际出发,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它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劳动人民成为主人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方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过程:a.1953年以前,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形式,将其逐步纳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从1954年起,有计划地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即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发展。c.1955年11月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d.1956年底,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的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4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答: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复习过程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 民族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读书报告 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讨论在历史学研究包括社会学研究中一直经久不衰,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吞没的情况下就更显得意义非凡。而作为全球化时代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代表作,安东尼史密斯先生的这本《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不可不读。 一直以来,民族主义是学界聚讼纷纭的话题。从艾利?凯杜里、霍布斯鲍姆到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对民族主义褒贬不一。同情民族主义的学者汤姆?奈伦在《不列颠的崩解》一书中如此写道:“‘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如同‘神经衰弱’之于个人一样的不可避免;它既带有与神经衰弱极类似的本质上的暧昧性,也同样有着退化成痴呆症的内在可能性——这个退化可能性乃是根源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所共同面临的无助的两难困境之中(这种痴呆症等于是社会的幼稚病),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无药可医的”。厄恩斯特?盖尔纳在《思想与改变》中则如是说:“民族主义不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发明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民族”。 有人说,民族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实体。也有人讲,民族是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这两种说法巧妙地避开了为民族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人们发现,民族是一个如此难以把握的对象。尽管语言、人种、领土、宗教或者文化等因素被用来定义民族,

但都无法将民族完好无缺地盛入概念的器皿。它在定义上惊人的不确定性,使人甚至怀疑它本身空无一物。当然,这一猜测不能推出民族虚无主义的结论,空洞无物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毕竟,归属一个易于确认的群体是人类的自然要求。这样的群体,无非就是家庭、部落、等级、宗教、政党、国家以及民族。 不过,一般来说,学者们大多同意,民族(nation)是一个近现代产物,在古代并不存在。在西方,“nation”源于拉丁文,在演变为现代意义的民族前,指的是种类、种族、人群。其意思与现在所谓的民族相去甚远。汉语中原没有“民族”一词,它是明治维新之后由日文转译而来。在宋朝,没有人会用“民族英雄”来称呼岳飞和文天祥。他们抗击金军,抵御蒙元,并不基于民族情感,而是为了大宋王朝。他们是忠臣烈士,大宋的“帝国英雄”,却不是民族英雄。事实上,要到十九世纪,人们的民族意识才逐渐强烈起来。1919年,《凡尔赛公约》第一次将民族权利列入其中。直到那时,民族自治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才得到普遍认可。这时候,人们注意到,民族的产生与人们的受挫感密切相关。正是专制统治和殖民压迫让受到伤害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意识,并且一开始,民族与民族主义就殊难分开。于是,以民族主义定义民族就成为学者们的便捷方式。厄内斯特·盖尔纳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是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而非相反”,而民族主义“基本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独立但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帝国 ?政治上:君主专制,皇帝素质较高,存在民族压迫与满汉矛盾 ?经济上:自然经济发达,江南的资本主义萌芽,人口暴增,流民众多 ?文化上:文字狱,扼杀了儒家精神和中华民族创造性 ?对外关系上:闭关政策,拥有完全的国家主权,并对朝鲜、越南拥有宗主权 ?帝国主义的入侵——半殖民地化 强占或“ 租借” 了大量中国领土,失去领土主权 割让国土:俄、日、英 强占租界和租借地 领事裁判权 中华民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国家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战争赔款 控制海关 外债和直接投资 文化侵略:传教活动的双重性,东吴大学和博习医院 ?帝国主义的入侵——半封建化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家庭手工业逐步瓦解,导致大量人民失业,农村日益凋敝,城市流民蠢蠢欲动 地主制生产关系未受触动,封建根基雄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打不相识,相互勾结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关心”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的这种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罕见的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 体制层面西化的激进尝试 光绪皇帝,近代最值得同情的人物,生死百年之谜,如慈禧不毒死光绪,革命能否成功??义和团:怪力乱神与盲目排外 井冈山之前中国农民最后的飞蛾扑火 沦为顽固派官员可悲的利用工具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讨论: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讨论: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指导学生准备讨论发言】 指导学生发言的思维方法和思路。 指导学生准备讨论发言的思维方法和思路。指导学生运用联系、比较的思维方法,思考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是联系、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比较二者的不同点和共性思路。二者的共性思路——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 二是将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与对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联系起来。 【组织学生发言讨论】 【评价总结学生课堂讨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同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共性思路 第一,共同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第二,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民利益至上。 第三,共同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四,共同的创立因素——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五,共同的理论形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六,共同的目标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从二者的共性思路来看,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今天和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价值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具体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 例如: (1)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于今天和今后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具有

爱国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 11物理一班 1130060011 苏韦东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Populism)是一种政治哲学或是政治语言。民粹主义认为平民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而国家这个体制工具需要离开这些自私的精英控制而使用在全民的福祉和进步的目的。民粹主义者会接触平民,跟这些平民讨论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问题,而且诉诸他们的常识。1980年以后,大部分的学问都将民粹主义当成一种可以推广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政治语言来讨论。许多民粹主义者曾经承诺过要移除“腐败的”精英阶层,并且倡导“人民优先”。 民粹主义是指一种在政治上刻意迎和普通民众的理念,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思潮,其基本特征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全体人民”当作所有行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要求全体普通群众直接参与政治过程,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非常强调对大众情绪和意愿的绝对顺从。 民粹主义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民粹主义萌芽于19世纪40-50年代的俄国,当时,沙皇俄国已经腐朽不堪,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西欧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内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驱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寻找俄国的出路,提出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他们肯定平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又把俄国存在的村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遭到到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深刻批判。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民粹主义的思潮已经成为强弩之末。 民粹主义表面上以人民为核心,但实际上是最缺乏公民个人尊严与基本权利的观念。民粹主义者崇拜的是“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 民粹主义概念的模糊性,由于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具有的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民粹主义概念是模糊的。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它时,便会得出极不相同的结论。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即是指将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可自我表明为官方的意识型态或群众(非政府)运动,并以公民、人种、文化、宗教、或意识型态上的言词加以表述。民族的自我定义用于区别民族主义的种类。然而这样的区分并不全然互斥,许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若干或全部的区分元素。民族主义运动亦可以范围与地区作为区分的准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政治纲领:推翻压迫建共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保护——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民族科学大众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一、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动的必要形式”。 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由各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伪地位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政权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却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是过渡性的。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军队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经济纲领 1.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根基,也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因此,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之一,也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还是调动革命主力军──农民起来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首要问题。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由于它与国家政权、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基础。它操纵国家经济命脉,压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至民族资产阶级,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反封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P58--59 共三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P59)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P59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以五四运动为起点,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以五四运动划线,中国革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P60,四个不同,故是开端: (1)时代不同;(2)指导思想不同;(3)领导阶级不同(最大的不同); (4)革命前途不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有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1、中共一大,还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订,是结合的重要标志,是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良好开端 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几篇文章,形成了中国革命独特道路理论,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 三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几篇文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 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1)《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2)《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 3)〈实践论》《矛盾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 4)《〈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总结了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是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基本问题:敌人、朋友、领导者(司令官) 基本纲领是回答我们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要等到一个什么目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朋林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这就为民粹主义思潮的滋生和泛滥提供了温床。不管是瓮安的群体性事件,还是乌鲁木齐的7·5事件背后都有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子。而大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容易对民粹主义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本文通过对民粹主义思潮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民粹主义思潮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粹主义思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of chang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which for Populism breeding and spread provides a breeding ground. Whether Weng'an mass incidents, or July 5 incident in Urumqi has populist shadow behind ideological trend. And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knowledge and life experiences, easy to empathize populist and ideological identity. Based on Populism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Popul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generated, and try to make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ought to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reat Populism. Keywords: Populism;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毛概论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姓名:张杨 学号:12013248241 班级:电气3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国情新民主义革命革命道路及经验 新民主主义的形成——近代国情的需要,历史的使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 000万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等。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买办资本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再加上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重工业的比重不高,技术、设备的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组织挤压下,中国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根本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当家做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从191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产生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但正如邓小平指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事实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

关于民族主义与民主关系问题的讨论概要

关于民族主义与民主关系问题的讨论 2006年,我写的一篇关于“民族主义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文章被朋友在网上通过电子邮件的渠道传播,引起一些讨论。其中一位台湾教授的批评比较尖锐也比较详尽。我当时写信做了回应。 现在我的文章已经在一篇英文学术期刊发表,本博客前几天发表了内容提要和纲目。这里也顺便将我回答那位教授先生的一封信附上。因为原文不是公开发表而只是作为信件传播的(群发的形式),转贴在这里时特意隐去了相关姓名,用字母代替。文中黑体字是对我的批评,后面是我的回应。转贴时为了让读者看得懂,我对回应部分做了一些加工。 FL先生: 对S先生的评论,有诸多不解之处。近来有事在身,只能简单谈谈对S先生评论的看法。 S先生说:“他除了试图从文本中推断文章作者的人格,似乎反而间接昭示了他自己的人格特质。” 首先,对于学者来说,其著述的文字,表达的思想,无疑会反映其部分人格特征。既如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本来分析其人格特征。甚至抽掉思想内容的书法本身,也会部分地反映人格特征,如蒋介石和毛泽东的书法。所谓“文如其人”。我这里涉及到的只是民主人格和权威主义人格两种,那么,像KXG给政府打百分(那是政府因为撒谎而造成Sars恐慌的2003年),力主党和党的领导人的专制; PW对民主的极度厌恶; JQ倡导王道政治;这属于民主人格还是权威主义人格的特征呢?是臣民还是公民的人格特征呢?还有些民族主义者的着述不顾事实,不讲逻辑,充斥着情绪发泄,好勇斗狠,战争叫嚣,这是否部分地反映出作者的人格特征呢? 其次,我主要是在综述民族主义者的民主观时涉及到几位学者,他们是民族主义的理论代表。当我分析民族主义者的权威主义人格特征时,主要不是针对这几个代表性的学者,而是针对这一个广大的社会群体。我谈到“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民族主义,谈到极端民族主义的主体是部分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谈到数千万大学生和更多的网民等。 我的分析的缺陷是没有使用现代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来采集数据,如果S 先生从这个角度批评我,我是接受的。但我的分析是以我的观察为基础的,也以我收集的文字材料为基础。我的每一个判断,都可以拿出许多证据。比如说他们对历史的偏见,他们的好战态度,他们对内部政治问题的软弱性格等。这些,对民族主义有过观察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当然,它不是一篇严谨的政治科学论文,它只是我对当代中国政治现象的一个观察,一点认识

专题讲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专题讲座: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 教学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材第三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及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系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教学方法和学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4学时 三、导入方式 问题导入 四、教学过程 (导入)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了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如何完成这两大任务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基本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这一章共讲三个问题,先讲第一个问题。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约1学时) (提问)什么是新民主主主义?(5分钟) (回答总结)一般而言,由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的、锋芒指向封建地主阶级、旨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称为民主革命。而由无产阶级领导、锋芒指向资产阶级、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所领导的这场革命既不是民主革命(传统意义上),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一个新的革命。那中国的革命为什么与其他革命不同,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约30分钟) 1.近代中国的国情(可略讲)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封建社会的根基仍然占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三,皇帝虽然被推翻,但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第四,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丧失了独立主权。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约5分钟)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中东欧民粹主义:现状、基本理念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17048997.html, 中东欧民粹主义:现状、基本理念及影响 作者:张莉 来源:《当代世界》2020年第02期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东欧地区民粹主义政党在本国大选和欧洲议会选举中势力稳步增长,风头正盛。中东欧民粹主义政党一方面重拾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政治动员,对抗全球自由主义精英和欧盟;另一方面倡导“非自由主义”的政治模式,与自由主义的国际组织原则决裂。 民族主义和“非自由主义”成为中东欧地区民粹主义的基本理念。中东欧民粹主义政治继续强化,折射出欧盟在中东欧地区面临继续一体化的困局与东西分裂的危机。 【关键词】中东欧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非自由主义” 【DOI】10.194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dd17048997.html,ki.ddsj.2020.02.008 苏东剧变30年来,随着欧盟东扩,中东欧地区已有12国加入欧盟,成为整个欧洲政治进程的一部分;而随着近年来民粹主义的兴起,中东欧地区民粹主义政党发展迅猛,已成为欧洲民粹主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在2004年加入欧盟后不久就由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上台执掌政权而转向,与欧盟老成员国龃龉 不断。中东欧地区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尖锐对立,为民粹主义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一方面,中东欧国家的民粹主义执政党倡导不同于西方“自由民主”的“非自由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这些政党向民族主义寻求政治合法性,并持强硬的身份认同立场。在欧洲难民危机发酵的背景下,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正在重塑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政党政治,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 过去20年,中东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声势日盛,日趋主流化,已在匈牙利、波兰、捷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等国执掌政权,另有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政党成为执政联盟成员或主要反对党。自由之家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时,中东欧各国民粹主义政党在选举 中平均获得全国9.2%的选票;到2017年时,得票率已增至31.6%。引领民粹主义趋势的是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尤其是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青民盟)和波兰法律与公正党,两党均强调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中东欧地区影响巨大。 在2010与2014年的匈牙利议会选举中,欧尔班领导的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组成的政治联盟均获得议会三分之二的議席,取得压倒性胜利,欧尔班成功当选总理。2018年,欧 尔班再次以134票赞成、28票反对的压倒优势连任政府总理,这也是他第四个总理任期。在2015年的波兰议会选举中,波兰法律与公正党赢得议会超过半数席位,获得独立组阁资格, 成功上台执政,该党主席卡钦斯基当选总理。在2019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法律与公正党再次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选举胜利,卡钦斯基也得以连任总理。[1]巴比什被称为捷克版“特朗普”,他领导的ANO2011运动在2017年捷克议会选举中以29.6%的得票率获得78个议席成为议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