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

第13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道:“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

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A[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地主剥削的可能性,这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故A项正确;“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民族独立问题,故C项错误;俄国受“平均地权”的影响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2.(2017·仙桃质检)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道:“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唯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C[材料中的“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说明《临时约法》不受世人欢迎,故表明其被毁有必然因素,所以答案选择C项。《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法令,所以A项表述不正确;这部法律颁布于革命后,所以B项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3.(2017·临川一中月考)“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C[由材料中的“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这里的“君”指的是执政者,而不是世袭的君主,所以题干材料是主张废除君主制的,排除A、B两项;C、D 两项分别是革命派和激进派,但革命派比激进派要早,C项符合题意。]

4.“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孙中山所倡导的走向民主宪政的三步曲( )

A.依次称为训政、军政、宪政

B.明确以三权分立为建设目标

C.以人民实施地方自治为基础

D.均以理想化的军政府为前提

D[题干中三步依次应为军政、训政、宪政,故A项错误;“国家机关分掌国事”并未明确为三权分立,孙中山所提倡的是五权分立,故B项错误;人民实施地方自治是训政时期的目标,是一个过渡,故C项错误;三步中均以军政府为主体,而缺乏对军政府本身的思考,故D项正确。]

5.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该文章( )

A.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B.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

C.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

D.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故B项错误;材料中“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平等的经济组织”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民主结合,故C项正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6. (2017·福建四地六校联考)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道:“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

A.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B.完全接受中共的革命主张

C.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

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当时孙中山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这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7.毛泽东撰文称:“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这一观点可能出自(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论联合政府》

A[根据材料强调“国民革命”“农村变动”可知,该时期为国民革命时期,涉及农村变动的最主要的文章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故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并没有强调和突出农村变动,故C项错误;《论联合政府》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毛泽东说道:“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A[根据题意可知,武装暴动是共识,但是毛泽东主张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城市,打破了传统的革命道路和路线,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新构想,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农民问题,故B项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革命道路问题,并未强调革命方式,故C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题干中并未反映,故D项错误。 ]

9. 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表明( )

A.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的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革命阵营已经出现个人崇拜的苗头

D.革命武装力量此时获得了空前壮大

B[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在材料时间之后,故A项错误;“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反映出毛泽东的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毛泽东思想不等同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地位是革命事业的需要,与个人崇拜的苗头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无关,故D项错误。]

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曾说道:“有些人怀疑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发展个性,不赞成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不赞成保护私人财产。”他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对毛泽东的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 A.照搬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B.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经济建设

C.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工作

D.批驳了中外反动势力对共产主义的质疑

C[材料强调对资本主义应该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同时加以引导、调整和利用。A、B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当时国内形势。]

11.(2017·桂林一模)“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由此可知,邓小平认为( )

A.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

D.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取长补短

D[材料重点是强调向发达国家学习,不是肯定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集中讨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而是强调中国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故B项错误;市场经济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张中国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实行改革开放,故D项正确。]

12.(2017·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道:“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B.“摸着石头过河”

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改革的态度,没有谈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改革的实质问题、“左”和“右”的问题,故A、C、D三项错误;材料“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说明邓小平主张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探索救国之路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分)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21年后,以北京大学为先导,掀起了五四运动。请概述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9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李鸿章的主张是在技术落后、民族危机背景下提出,孙中山的主张是在革命思想高涨、清朝面临统治危机的背景下提出,张謇的主张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背景下提出,毛泽东的主张是在城市中心论失败背景下提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问可以结合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背景、性质和影响进行归纳。

【答案】(1)李鸿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提出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海防。

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形势高涨,清朝面临统治危机。主张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政治。

张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但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外国大肆倾销商品等问题。倡导轻工业与重工业并举,实业救国。

毛泽东:城市斗争不符合国情,接连失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相同点:都是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运动;同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14.仔细观察漫画,完成下列要求。

沈泊尘(中国):《虽不中亦不远矣》(19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12分)(说明:可对漫画进行整体解读,也可对漫画的某一部分进行解读;可对漫画的寓意进行肯定,也可否定)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俄皇被刺”“德皇危在旦夕”“1918”“民主”等基本信息能够判断十月革命的爆发推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传播了民主思想,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解读该漫画可从作者作画的目的、肯定十月革命的重要作用、肯定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以作者作画的目的来看,对十月革命的赞颂反映了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思想领域带来新变化;论述原因可从近代中国探索救国的曲折历程、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方面论述;最后可从客观评价画作者的主观性出发,判断漫画的史料价值。

【答案】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俄国十月革命的颂扬,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后,急需寻找新的发展道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迷茫中的中国提供了新的救亡道路,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转而向俄国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品把民主比作利剑,不仅已致俄皇于死命,而且将波及德皇,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并暗示其将影响到中国。

漫画作品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特殊呈现方式,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中国代表团冬奥会成绩的历史阶段划分

中国代表团冬奥会成绩的历史阶段划分 一、选题背景 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这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提出了在举办赛事方面的严峻要求,还在备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为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中国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金牌榜第一的历史最佳成绩,这让人们对2022年冬奥会的成绩给予了更高的期望。通过分析第16-22届冬奥会中国队奖牌的变化情况,分析背后的中国队奖牌竞争力,总结经验并找出不足为中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及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搜集第16-22届冬奥会中国决赛中奖牌结果及相关信息、备战第

24届冬奥会的政策法规等文件,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二)逻辑分析法 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三、结果 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冬奥会是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第13届冬奥会,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直到2002年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获得首金,截止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第22届冬奥会为止,我国累积获得了53枚奖牌,其中金牌12枚、银牌23枚、铜牌18枚。 (一)起步阶段(1980-1988)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第13届冬奥会是中国在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参加的首届冬奥会,但是由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悬殊,所以无人进入前六名。直到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才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这8年是中国冰雪项目在冬奥会的起步阶段,中国队在起步阶段

中的有两个特点:①代表团人数少,参赛阵容薄弱,缺乏高水平运动员,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差距明显。②参赛项目有限,以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为例,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总共设置了39个小项,而中国代表团只参加了26个小项的比赛,有13个项目没有运动员参加,项目发展不均衡。 (二)优势项目确立阶段(1992-1998) 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期间是优势项目确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并且能够稳定的在某些优势项目中竞争奖牌。比如短道速滑项目,在这10年中发展迅速,杨扬等优秀运动员成绩突出且稳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短道速滑也随之中国代表团主要的夺牌点,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到1998年长野冬奥会期间共获得14枚奖牌,其中10枚银牌、4枚铜牌:仅短道速滑项目一项就占到7枚银牌、1枚铜牌;速度滑冰2枚银牌、1枚铜牌;花样滑冰2枚铜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1枚银牌。

汇总:中国史阶段特征梳理

高二历史素材中国史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一阶段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距今一万年左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距今七八千年,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图画文字)。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局面之“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 【基本线索】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30题学生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 1.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为“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 B.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C.依宗法,继承大宗的是嫡长子,嫡长子也称为宗子。宗子也是一宗之祖,故又叫“宗主”。 D.宗法是旧时以社会为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小妾生的儿子。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B.众子是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所生的庶子。 C.汉代以后,“亲”表外亲,“戚”表内亲。“亲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D.旧时父亲死后称为“考”,母亲死后称为“妣”。 3.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六亲泛指亲属。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右,为昭。 B.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C.《陈情表》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 D.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4.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五常“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B.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C.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列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兄弟姊妹中年龄最大的称为“伯”,有时也称为“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为“孟”,庶出长子称为“伯”。 5.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衅钟、衅鼓,是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为衅钟。 B.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叫“社”,土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指称国家。 C.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祭祀用的牲畜体全叫“牲”,毛色纯一的叫“牺”。 D.古代给尸体穿衣下棺,叫“入殓”。 6.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坟墓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 B.古时用“崩”来比喻帝王的死。用薨来比喻诸侯和王后的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C.古代祭品,太牢指猪、牛、羊各一;少牢指猪、羊各一。 D.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7.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B.旧时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C.“棺”是指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椁”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D.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庐墓”是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 8.以下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关于朝拜等礼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会出兵征伐。 B.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要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四、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清初。 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涵蕴 1、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5、198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介绍中国园林,陈从周先生推荐具有明式典型的网狮园殿春簃移植到博物馆陈列,取名“明轩”,既作为陈列品介绍苏州园林的成就,又作为休息厅供观众驻足观赏。这样,第一次在海外由中国人建造了一座完整的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园林之最 1、北京是皇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它在历史上曾为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国都,各代帝王都兴建过宫苑,而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遗留下来的最多。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都是清代建造的宫苑。 2、北京的颐和园是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3、苏州是中国古典园林和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私家园林荟萃于江南,而苏州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 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最大的皇家园林,其总面积是颐和园的两倍,是北海公园的9倍。 5、北京北海公园是最古老的皇家园林。它是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最精美的一处古园林 6、山西的晋祠是中国最大的祠堂式古典园林 7、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 8、颐和园的长廊是最长的彩绘长廊。 9、颐和园的佛香阁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楼阁阁结构为八面三层四重檐,是 颐和园全园的构图中心。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 “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天然动物园。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部分 (2017.1.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1.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170万年前—前221年) 【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一)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经济: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工商业,青铜时代,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政治: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想文化:礼乐制度、甲骨文、傩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铁犁牛耕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促使了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和小农经济的形成。私营工商业兴起。 政治: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各国纷纷改革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推动思想的大解放。 科技:取得很高成就。(司南、《甘石星经》、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黄帝内经》)文艺:帛画、《诗经》、楚辞、宫廷宴乐、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工商业得到发展。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科技:造纸术、张衡、《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领先世界的成就。文艺:秦篆汉隶、帛画、汉赋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 政治: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思想: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科技:圆周率(祖冲之)、《齐民要术》 文艺: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王羲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 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经济:繁荣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内外交通的发达,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 思想:三教合一,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孙思邈(药王)。 文艺:草楷并荣,书法理论成熟;吴道子创制法度;唐诗;梨园的歌舞戏 第五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一)宋代(960-1271年) 政治: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经济重心南移。 思想:重文轻武、理学形成 科技: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 文艺: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南戏 (二)元代(1276—1368)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民族分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思想: 科技: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文艺:文人山水画、元曲、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中国历史年代的划分讲课教案

中国历史年代的划分 中国历史按年代可以划分成下列阶段: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宋辽西夏金时期(947~1279) 元朝(1271~1368) 明朝(1368~1644) 清朝(1636~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 --------------------------------------------------------------------------------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 史。原始社会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

段。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诸侯争战的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下 第九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 第16课 建筑奇观(大运河、明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资治通鉴》)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唐诗、宋词) 第19课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书法、绘画) 一、选择题 ◆(2020·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020·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2020·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 ②地动仪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⑤筒车 ⑥指南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2020·湖南衡阳)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2020·江苏连云港)31.“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0·山东莱芜市)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2020·天津市)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020·天津市)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 ◆(2020·海南省)2.在2020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中国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

第一部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至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告终。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领导下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发展史阶段划分及特征

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发展史阶段划分及特征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 纵观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发展史,按照或从国外引入或本土原创开始起步、遭遇互联网泡沫寒冬、“非典”后的回暖,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发展,到金融危机下的调整与转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与起步期(1997-1999年): 特征:业内公认的说法是,国内第一批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办时期始于1997年起步的三年。当时互联网全新的引入概念鼓舞了第一批 新经济的创业者,他们认为传统的贸易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传播,商机无限。于是,从1997年到1999年,美商网、中国化工网、8848、阿里巴巴、易趣网、当当网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先后涌现。 数据:据中国B2B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目前已经成立的电子商务网站当中,有5.2%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该阶段无疑是我国电 子商务的萌芽与起步时期。 (二)冰冻与调整期(2000-2002年): 特征:2000-2002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创业者的信心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部分严重依靠外来投资“输血”,而自身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具备“造血”功能的企业,经历了冰与火的严峻考验。于是,包括8848、美商网、阿里巴巴在内的知名电子商务网站进入残酷的寒冬阶段,而依靠“会

员+广告”模式的行业网站集群,则大都实现了集体盈利,安然度过 了互联网最为艰难的“寒潮”时期。 数据:据中国B2B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这三年间创建的电子商务网站不到现有网站总数的12.1%。无疑,该阶段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冰冻与调整时期。 (三)复苏与回暖期(2003-2005年): 特征:电子商务经历低谷后,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后,出现了快速复苏回暖,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也在经历过泡沫破裂后,更加谨慎务实地对待盈利模式和低成本经营。 数据:据中国B2B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目前现有电子商务网站总数占现有网站总数30.1%,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会员数量开始明显增加,2003年成为不少电子商务网站尤其是B2B网站的“营收平衡年”,该阶段无疑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冰冻与调整期。 (四)崛起与高速发展期(2006-2007年): 特征:互联网环境的改善、理念的普及给电子商务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会员数量迅速增加,大部分B2B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始实现盈利。而专注B2B的网盛生意宝与阿里巴巴的先后上市成功引发的“财富效应”,更是大大激发了创业者与投资者对电子商务的热情。IPO的梦想、行业良性竞争和创业投资热情高涨这“三架马车”,大大推动了我国行业电子商务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阶段,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服务形式与盈利模式,而电子商务网站数量也快速增加。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想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经过 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 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 3、贩卖华工 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 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 拜上帝教 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 1851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 曾国藩,石达开 开京变乱 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魏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二.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 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 A.儒学 B.道学 C.玄学 D.经学 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重阳 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上述三国 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 B.商鞅 C.申不害 D.李悝 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 A.夏 B.商 C.汉 D.春秋战国 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清 11.佛教“四谛”是指() A.生老病死 B.四大皆空 C.脱苦 D.苦集灭道 12.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文献通考》 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 A.汉太学 B.唐国子监 C.宋书院 D.明宗学 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 B.大豆 C.粟 D.西瓜 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 A.天文学 B.数学 C.农学 D.中医学 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的变化 1.(2018年11月浙江选考)请看右图书影。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 读错误的是 A.开始探索新知 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 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2.(2019年海南)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 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 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3.(2019年全国Ⅲ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4.(2019年全国卷Ⅱ,第41题第1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 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 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参考答案: 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 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 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5.(2019年江苏,第22题)(13分)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 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

《中国历史文化》试卷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期末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________ 一、单项选择(4×15) 1.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的()。 A.西南的卢沟桥 B.元大都遗址公园 C.昌平的白浮泉 D. 北京西南周口店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A.唐诗 B.诗经 C.乐府诗 D.楚辞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这话的人是()。 A.孟子 B. 韩非子 C.孔子 D.庄子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A.道家和墨家 B. 兵家和农家 C.道家和墨家 D. 儒家和道家 5. 创立儒家的人是()。 A.朱熹 B. 孟子 C.韩愈 D.孔丘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 A.汉朝 B. 秦国 C.齐国 D.秦朝 7. 开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纪元的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 A.汉代 B. 唐代 C.宋代 D.明代 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 A.西汉末年 B. 唐代初年 C.南宋末年 D.东汉时期 9. 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 A.儒家 B. 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0.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是()。 A.张衡 B. 郭守敬 C.蔡伦 D.祖冲之 11. 旗袍式样来自()。 A.汉族 B. 满族 C.蒙古族 D.白族 12. 现在全国佛教寺院大多数都属于()。 A. 法相宗 B. 律宗 C. 禅宗 D. 天台宗 13.科举制度创立于()。 A. 隋 B. 唐 C. 明 D. 清14.会试的考中者称为()。 A. 举人 B. 秀才 C. 贡士 D. 状元 15.世界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经典是宋代宋慈写的()。 A. 《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 《洗冤集录》 D. 《伤寒杂病论》 二、简答题(15) 1、儒家思想的内涵。 三、论述题(25) 中国明代中叶以后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史划分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 中叶以前。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中国远古 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 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 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 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 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 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 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 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 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在位115年。 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 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在位140年。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