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网络新闻的特征

试论网络新闻的特征

试论网络新闻的特征
试论网络新闻的特征

新媒体

进入21世纪,“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作为人类文明社会的“瞭望者”,传媒更是首当其冲地经历了一场革命,第四媒体——网络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网络媒体与新闻的结晶,即网络新闻媒体,无疑是这场变革的焦点,它带来了新闻采编的新变化。

网络新闻媒体特性分析

所谓网络新闻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信息的网络站点。①它必须具备三个关键内涵:传输介质是互联网;传输的内容是新闻信息;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具备独立的运作系统,在形式上一般表现为单独的新闻网站,或者大型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如人民网、千龙网以及新浪、搜狐的新闻频道等。这些网站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运作机制灵活,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在运作模式上存在诸多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承载介质不同造成的。网络媒体具有的互动性和个人化特点,对新闻制作方式和新闻呈现方式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1.互动性

互动性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单向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网络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新闻留言板、电子邮件、网络聊天、BBS等方式实现双方信息共享,受众可以拥有更多搜寻、反馈的能力,一些网友将自己制作的DV、图片在网上发布,甚至能影响到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

试论网络新闻的特征● 汤秋黎

逐渐走进现实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扎根于社区,以自己的才华为本,逐渐扩大知名度。该类用户的存在,保证了社区的品位和质量,也在成名的同时扩大了社区的知名度,属于社区的核心用户。

第二类网络名人,通过在突发事件中的突出表现,使自己的ID为广大网民所知。比如2005年,吸引大批媒体关注的天涯“卖身救母”事件,让网民“八分斋”走到了大众眼前。

第三类网络名人,则通过人为的炒作而暴红于网络和现实之间。网络推手通过有组织的策划与包装,选取适当的投放地点,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芙蓉姐姐、流氓燕、天仙MM等等网络名人,虽然不是首发天涯,但是通过天涯这个平台,才被更多的人知道。

长尾的力量

虽然网络名人的影响力高于普通用户,但是长尾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数量巨大的普通用户在天涯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2007年5月10日ID为“期待公正来临”的网民在天涯杂谈上发表《在天涯最后时间,明天将不在人世》,表示维权之路受阻,准备以死维权。这个帖子的点击率高达11万余次,后通过记者和网民的共同努力,阻止了该网民的极端行为。同年3月份,天涯杂谈上出现的《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我的是零分!!》被社区管理员列为头条,引发大批网友的声援,随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传统媒体也开始关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文中提到的监考人员得到了相应的处分,考生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维护。

越来越多的人把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解决的困难搬到网上,寻求网友的帮助与支持,网络社区的社会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媒体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环,在传统的社会控制机制下,存在着相当多的因素限制媒体的监管作用;媒体资源作为一种权利,其使用权往往无法到达普通人的手中。在虚拟空间中,网民可以把稀缺的注意力从社会主流阶层关注点分散到社会的其他阶层,网民、论坛、传统媒体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社会的公正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伸张。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加入的网民越来越多,也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导致论坛质量下降,一些网民的过激言论和行为也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困扰。2006年天涯网民针对“铜须事件”而发出的“江湖追杀令”以及各种极端的“人肉搜索”危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网络暴民”这个概念突然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也许这些行为初衷是善意的、正义的,但是过程和后果失去了控制,从而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网络社区不是一个人的空间,而是无数人公共的话语空间,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度会深刻地影响网络事件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进展。天涯虚拟社区只是中国数千个网络社区中的一家,众多的网络社区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用户群体结构,如同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受众的分化和影响力的加深。

参考文献:

①[美]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版

②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中

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中

62

新媒体

2.个人化

网络的互动性不但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和受众之间更加容易沟通,也提供了记者与受众交流互动的机会,即网络新闻工作者有比较充足的信息去创作符合读者口味的内容,读者也可以改变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主动去搜寻事件的相关资料并参与传播行为。

互动性和个人化对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

网络新闻媒体的互动性和个人化特点使传统新闻制作方式和新闻呈现方式产生了变革。

1.制作方式的改变

网络新闻制作无范围限制。如今,网络新闻无论是新闻原材料的收集还是最终新闻产品的发布,都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新闻制作的即时性。网络新闻可以24小时发布最新消息,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在时空上的限制。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必须求新求快,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眼光,并有足够的能力随时更新版面。

新闻制作流程的调整。在网络新闻制作中,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筛选、转载、编辑、制作专题、设计网页、添加相关报道,这在以整合新闻为主的商业网站体现得尤其明显。

2.呈现方式的改变

版面呈现方式不同。网络新闻媒体的版面呈现方式以图片、新闻标题与导航为主。这种网络版面设置已经影响到了平面媒体的版面设置,如今不少都市报的头版几乎没有具体的新闻内容,而是各种各样的导读标题。

无篇幅限制。报纸、广播、电视都存在着时间或空间上的限制,在新闻报道的数量上不得不有所控制,但是网络新闻媒体的承载量是无限的,受众所获取的信息不再取决于媒体报道多少,而是取决于其自身能够获取多少。所以在内容上,网络新闻媒体的报道更有广度。

资料库的建立与运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虽然对资料也有种种保存措施,但因其介质因素,大多保存和查找不便,然而网络新闻资料都是采用数字化方式呈现,所以新闻资料的保存和检索十分方便,受众可以很轻松地查找出某一新闻

事件的前因后果。

超文本写作与超链接的运用。网络新闻采用超文本写作和超链接,不如传统新闻文本那样逻辑严谨,这种写作方式大大颠覆

了传统的叙事结构,使新闻变得“片断”而“大量”。当然,该方式也培养了读者信息消费的快餐化,加剧了读者对信息获取“浅尝辄止”的行为特点。

多媒体整合应用。网络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现了多媒体整合运作。多媒体技术,指的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声音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②合理搭配多媒体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受众的信息获取能力。一些网络直播从最初的文字传播已经过渡到文字、照片与视频相结合的直播方式,所涉及的领域也逐渐从体育事件拓展到一般的新闻事件。

网络新闻在专题报道中的优势

在当前的诸多网络新闻报道模式中,专题报道无疑是最能体现网络新闻媒体独特优势的。在许多网站中,专题报道板块是新闻制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能赢得受众的新闻报道手段之一。网络媒体提供的数字化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信息和非线性互动传播,为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专题报道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突发事件、可预见性重大事件和议题性事件。③这三种报道模式都与网络新闻媒体的特性十分吻合。

简单对比如下:

1.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求:第一时间陈述事件的现状并进行跟踪报道(网络的即时性,可随时更新),把握事件的始终(可长期保存,可检索查阅),提供大容量的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事件(网络的大容量),充分体现事件的现场感(多媒体)。

2.对可预见的重大事件的报道要求:先期预热报道、背景陈述(大容量、方便检索查阅、长期保存性)、事件过程报道(网络报道的即时性、多媒体、交互性,及时的受众反馈)、事件后续报道(大容量、方便检索查阅、易保存)。

3.对议题性新闻的报道要求: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强调多种形式的有效互动。网络所提供的BBS、网络评论、网上调查等功能都与之相适应。

基于网络新闻媒体的特点,网络专题报道结构除了以时间为轴线的纵向结构和以空间为线索的横向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全方位反映某一事件的纵向流程和横向联系的复式结构,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多层次反映某一事件的散点式结构,从而能够增加专题的完整感和厚重感。这些结构正逐步成为主流模式,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网络专题新闻制作中。

注释:

①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③王淑军:《网络媒体 优势何在——一名实际工作者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作者单位:苍南县广播电视台)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浅谈我的新闻评论观 新闻评论是所有新闻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环,不似通讯、消息等新闻文体要求高度客观,新闻评论只要是立足于事实,其所言不受诸多限制,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寻章摘句,亦可以高瞻远瞩,只要文责自负便可。 新闻评论形式自由,从长短来讲,可以寥寥几百字,就事论事、点到即止,这类评论的特点是一针见血、以语言和观点取胜。评论也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以小见大、分析鞭辟入里,这类评论则以缜密的思辨和旁征博引取胜。而无论哪一种评论都离不开深厚的学识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以及良知的坚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评论更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高屋建瓴的气魄和能力。离开这些,新闻评论就不免隔靴搔痒、言穷气短,令读者观后或不以为意或一笑置之,起不到引起思考和讨论的作用。从这点来讲,虽然评论较一般新闻自由性强,但写好评论绝非易事。从事实到观点的选择、提炼和表达都蕴含着深刻的学问。一般来讲,要有重要的事实,新颖的观点,以及成熟的表达。 事实是一篇评论的由头,事实的发生是客观的,不需要有人为的提炼和修饰。评论者只需做出选择即可。评论选择的事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记者报道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的事实,也就是平时所说“热点”和“焦点”;另一种是并未得到公众的注意还未形成舆论的事实,可以看做“冷点”,通过有力的评论让这些事实

18 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无论哪一种事实,都是与人民生活和福祉息息相关的。“激 浊”一文关注的便是 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的小悦悦事 件,一个倒在车轮下的两岁女童经历了肇事者的逃逸和 个路人的漠然,最终被一个拾荒者救起,却仍然没有能够生 还。这一事件之所以造成了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正因为我 们处于一个社会变革、信仰流失、价值观重塑、人心浮躁和 焦虑的时代。小悦悦事件的震撼让很多人暂停了忙碌求生的 脚步,回视灵魂深处的一抹阴暗和深藏的人性光明。这是事 实的力量,这样的事实让拿笔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和 写作。 新颖独特的角度、深刻有力的观点无疑是一篇评论的核 心。没有好的观点也就无所谓表达。观点的选择要建立在公 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之上。我坚定认为只有“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评论,玩世不 恭的调侃读起来有趣却容易流于肤浅,当然我指的不是表面 上的玩世不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名人包括司马 迁都是在痛苦中“有所郁结”,从而“发愤”著书,为世人 留下宝贵遗产。同时,严肃而庄重的态度会感染读者,让读 者感同身受。 一个新闻事件,头绪万千,有的人会觉得事实就摆在那 里找不到什么观点,有的人会觉得思路太多不知选择什么角 度。此时观点的提炼便是要在芜杂的事物中找到观点的突破 口。

2020考研专业课新闻传播学核心考点:网络新闻编辑

2020考研专业课新闻传播学核心考点:网络新闻编辑 编辑工作:新闻传播和出版机构中以他人原稿及材料为对象,依照实际需求和构想,汇集稿件,加以鉴别、整理和组织,使之符合传播目的的专业工作。 编辑职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 一、网络编辑的特性: 1、非线性编辑: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网状的编辑; 2、高技术编辑:数字化技术、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 二、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能: 1、强大的信息汇总职能;(要广泛搜集信息;要精心选择信息;要认真加工信息) 2、艰难的把关职能; 3、更巧妙的舆论导向职能; 网络新闻把关面临巨大的挑战: 1)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因其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隐蔽性,使得把关者难辨真假,难辨是非; 2)从游戏规则来看,网络是信息的自由流动,本质上是排斥把关的; 3)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信息无限丰富,要对其把关十分困难; 4)网络传播信息的路径十分广泛,难以控制; 5)信息在网络上的流动基本上是无序的,而把关则是为了有序,二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网络新闻传播必然存有着把关现象: 1)传受互动机制导致把关:信息爆炸使人们希望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而网络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较低,这些问题要由把关人来解决; 2)政治经济机制要求把关:符合法律、符合经济利益原则; 3)媒介自律机制导致把关: 网络新闻编辑应成为信息提供者、信息引路人、信息规范者和监督者。 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引导舆论: 1) 利用各种适合网络特点的编辑手段引导舆论:使用时间和空间手段来评价新闻事件(刷新和编排);使用稿件集合的合力指向表达编辑意图;使用多媒体形式凸显编辑意图;在网页中以特殊手段形成强势(图片、字体颜色) 2) 利用言论功能来引导舆论:配发评论等 3) 利用交互式手段来引导舆论:论坛、聊天等 三、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2、策划性原则; 3、美学性原则。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整合性原则: 1)处理好质和量、长和短、快和慢、抢和压的关系; 2)从真实性、新鲜性、全面性和平衡性几个方面对新闻实行筛选; 3)对新闻实行纠错; 4)对同类事件、某一时段的新闻、同一时间的新闻实行综合; 5)标题必须是一行实题,简洁明了,求新求活,富有内涵,当日最重要的新闻标题要做特殊处理,网页内的标题比主页标题标出更多更完整的信息。

浅析新闻的网络评论与社会问题

浅析新闻的网络评论与社会问题 网络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闻以从未有过的迅速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点开网络,都不由选择地接受到各类新闻。大及国家政治,小及个人私事似乎都不能逃脱网络新闻的报道,总要有人把一件事情搬上网络。再加上手机终端的普及,更是随时随地地接收新资讯。而这些新闻的评论更是一下子把全国各地的人的思想、观念集中了起来。暂且不考究人们对新闻的评论的立场、目的,我觉得这些评论是网络新闻最有价值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因为在网络里,言论没有顾忌,更自由。 对于社会、国内和国际新闻的评论,抛弃其中无聊的、无任何细想的回复,剩下的言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极少数的能够针对新闻内容客观看待的理性评论;二、带有明显阵营性质的攻击性言论;三、地域攻击的言论。这几类言论对于不曾深入社会,以为社会思想比较平缓的学生来说,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是甚为震撼的,但有时也是肮脏的。 不论是网络上还是实际生活中,理性的声音总是少之又少。考察新闻评论中比较客观的发言,大多集中在奇闻异事、军事、科技,但是当涉及到社会问题、贪污腐败和政治的时候理性声音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社会问题大多涉及到收入分配改革、医疗保障改革和社会福利机制改革;贪污腐败问题则是民众激烈反应的传统问题;政治新闻又涉及到深层次、宏观的社会改革以及很敏感的政治制度问题。 例如在标题为《中央经济会议要求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的新闻中,在一边一如既往的谩骂与质疑中出现了如下的评论贴: “经济政治是两条腿走路,经济好了,社会开放了,才有余地推进体制改革,诸位才能在这喷官方,而当下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问题百出,归咎下来中国人固有思想和西方开放思想碰撞,道德与金钱纠结其中;一个开放40年的国家要在短时间内超越开放200年的世界,短时间内就必须承受转型的阵痛,这是不可避免的。” 这条上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全面的评论,但是这个帖子的50多条跟帖全是谩骂的,具体内容过于粗鄙就不原文引用。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会议的主要内容还是空谈、套话,是喊了几年都没见实效的口号。二、改革就是给了公职人员新的腐败机会。三、低效能的改革进度慢,应该借鉴美、日等先进国家的社会改革进程,质疑现有体制。 作为一个二年级机械类学生,这等重大问题不是我能辩解的来的。但是能够分辨哪一种是客观,哪一种是偏激。我们在给予我们的政府充分的信任和期望的同时,也有权利去参与舆论的监督。也不得不说,新闻评论中的谩骂和质疑也有其中的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公德的缺失、社会公正缺少和政府公信力下降让人们有足够多的不满需要宣泄。 这可以从最近的河南光山县伤害小学生事件的系列报道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河南22名学生被砍案发后当地政府封锁消息》(新华网)报道:12月14日河南光山县发生22名小学生校园被砍案后,光山县政府开始封锁消息。记者采访发现,县教育局一边搪塞应对,一边在办公室打游戏。县委宣传部的主要负责人回应“犯罪嫌疑人是否精神病”时,竟说“讨论这有啥意义,先吃饭!”14日近中午,光山县宣传部官方的光山网首先披露了这一消息,并称15日上午9点半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而14日晚时,光山县撤下消息,单方告知15日的新闻发布会取消,并开始封锁消息。截至15日晚的两天内,光山县委县政府集体失声。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河南政府门户网站大河网刊登了《光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发布时间为2012年12月17日09:26,来源为《信阳日报》,证明该文确为《信阳日报》今日刊登的消息。对于这样的新闻,可想而知对应的新闻评论是个什么样子。这种时候,再怎么指责都不为过。这个时候再有人跳出来叫广大网民不要攻击,要相信政府之类的看似理性的评论,本身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和讯博客纪文波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评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它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 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1、新闻评论学的内容:它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新闻评论的特性、功能、运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评论体裁的不同特点等。 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评论相对于事实报导的优势: A、更为深刻。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 B、更为明确。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 C、独特。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D、概括性强。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宏观性。 4、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报道是主体、基础,评论是旗帜、灵魂。) 区别: 报导 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 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 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 情感:中立、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 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 深度:表层事实 评论 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 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 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得以引申、升华、引导YU论,弄清本质 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 思想:立意高、视角奇、观点新 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 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 B、作为新闻体裁,二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 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 D、都必须讲求新闻性、真实性

浅析新闻评论的新形式

浅析新闻评论的新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 摘要:新闻评论以触及世界每天变动的新闻为基础,发掘和提高人类对现实的理智。电视、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一直为受众喜闻乐见。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无可比拟的个性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最大集散地。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评论成为后起之秀,它在短时期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且与报纸等传统媒介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关键词:新闻评论,网络评论,超越 Abstract: News comments based on identifying news that hit the world changes every day which enhancing human sense of reality. News commentary concludes television,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have been loved by the audience. The network as a new media have unparalleled personalized, equality, and other interactive features make it the largest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news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ge, the network reviews become a rising star, which in a short time to establish its own unique position and mix with newspaper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 words:news comments, the network reviews, beyond 一、网络新闻评论概述 (一)网络新闻评论概念的界定 界定网络新闻评论概念之前,首先界定一下新闻评论的概念,“新闻评论是指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如果说新闻是客观反映社会现实,评论则是表明媒体对于新闻的态度。因此,很多传统媒体都非常重视评论,重视传播自己的和读者的“声音”。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嬗变为一种媒体形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新闻评论有了新的传播载体,也放大了新闻评论的威力。综合目前各类网络媒体及网络评论学术著作中对网络新闻评论所做的定义,本文将网络新闻 1金梦玉.网络新闻务实.[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89

(完整版)浅谈新闻一加一

浅谈《新闻1+1》 《法院先审“大法官”》,大家一直在等待的足坛反赌、打黑这样的案件终于今天开庭了,为什么等待了很久,因为从事发到现在已经800多天过去了。第一个出庭的是张建强,一个曾经主管裁判工作的人,裁判大家都知道,是足球场上的法官,作为在中国职业联赛当中主管裁判工作的张建强,可以称为大法官,所以法院先审大法官也就成了我们今天节目的一个标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得节目中的其中一期。它谈论的是当天最热的新闻话题,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解析新闻背景脉络,这就是《新闻1+1》。 从每一期的标题例如:如何医治“医患之伤”?、中日如何“不惑”?···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些许黑色幽默,以及从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白岩松式的风格。的确,白岩松是节目的关键,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白岩松也就没有《新闻1+1》,因为他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更是栏目的策划人。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节目形式与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颇为类似。主持人、新闻观察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进行探讨,并以直播的形式播出。 《新闻1+1》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关注,能够成功,在如今众多的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我想与它的革新与特色是分不开的。首先它突破了央视以往新闻节目的模式,大胆采用直播,节目在形态上寻求突破,由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一对一访谈模式,改为由主持人承担评论员职能,对新闻热点展开个性化的评论与报道。在报道风格上,新版栏目强化“丰富的信息量”、“明快的报道节奏”与“鲜明的主题性”的融合,突出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与媒体性特色;在关注题材上,栏目将进一步强化热点新闻的跟进,依托各地应急报道点资源,第一时间采访新闻当事人,突出热点新闻的即时延展。配合改版,栏目以“主播制”进一步强化主持人的符号特色。 主持人是它的另一大亮点,白岩松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 它的意义引领了cctv电视评论的新时代,新闻立台是央视扩大国家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步骤,《新闻1+1》开设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其在新闻频道系统话进程中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

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及发展

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及发展 2009-07-16 10:18:45 在21世纪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我国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大网络媒体,特别是那些没有新闻发布权的商业网站,网络新闻专题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在受众当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 网络新闻专题是利用网络的巨大容量、可资利用的丰富资源,以“集装箱”的方式,对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进行快速、立体扫描与透视的一种新的新闻表现样式。经过近年来的新闻实践,我国的网络新闻专题在选题、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1.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特点 在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要制作出一个成功的网络新闻专题,选题至关重要。现在我国的网络新闻专题选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重大突发事件专题报道,即难以准确预测而突然爆发的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①。比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地震这一事件一经证实,我国各大网站都立刻组织了新闻报道。其中新浪网更是在地震发生后半小时不到的时间里迅速组成专题“四川地震”,从消息、图文到背景资料等多个角度对地震进行了报道,并随时更新新闻信息,在当日20时将专题补充为“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并在专题中补充了更多的图文、视频资料,使受众能够及时、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震区事态发展的最新状况,凸显了网络新闻专题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上的报道优势和速度优势。 二是对于一些可预见性的重要活动的专题报道。比如新浪网对我国每年的“两会”专题报道、国庆专题报道、“春运”专题报道,对国外的诺贝尔奖专题报道、奥斯卡颁奖专题报道等等。这些可预见性的重要活动,都是受众比较关心的事件,现在也逐渐成为网络新闻专题的上佳选题。 三是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报道。即那些引起群众普遍关注,广泛议论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亟待解决的问题②。这些问题往往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之下,比如说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2.网络新闻专题的报道方式特点 在我国的各大新闻网站中,“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信息传播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媒体新闻专题独有的报道方式。它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新闻信息产品品质要求的逐步提升,进一步凸显其传播优势,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主流新闻报道形式③。它将网络媒介“海量”的事实性信息集萃、“多角度”的意见性信息呈现和“即时”的反馈性信息传递这些特点充分利用起来,给了网络受众更多的全新的选择。 比如,在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制、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刚发射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20分) 概念性名词 1.新闻评论:作者就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立场 的一切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总称。 2.选题:新闻评论要予以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结构:文章内部的组织安排形式。 4.述评:又叫记者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一种边缘体裁。 5.评论员文章:根据评论重要性和规模性分出的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 章,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态。 6.短评:根据重要程度和规格来划分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短小精悍,内容单一, 形式灵活。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规格比社论、评论员文章要小,但同具影响力。 7.编者按: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及其他形式的文稿的简要评论,是 编者对新闻稿件的评介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权威性。 8.社论:代表媒体表明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是报社的旗帜、 媒体的灵魂,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9.新闻评论学: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原理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写作方法、写 作规律和表现形态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0.舆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示多数人对某种事态的共同意见或趋向一致的看法。 11.舆论监督:社会环境、民意民心的监测站,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权力。 12.主题/命题:议论的题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17.立意: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 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18.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 19.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 20.联想思维:从一个基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广度的认识。 横向思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逆向思维: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看法。 纵向思维:推进式思维,论证时不断提出为什么、是什么,不断深入、探索。21.纵向结构:按事件时间顺序或事物内在逻辑顺序来表现文章的写作思路,安排层次。 横向结构: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现写作思路,安排层次。 22.思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形成的印象、看法及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并通过文章有条理地表达。

网络新闻作品 —— 网络评论评析

网络评论作品评析 ——《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是感动还是残忍?》一、标题评析 首先,标题使用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感动,二是残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恰巧可以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标题提出的问题,在正文给予了解答,新闻核心得到了突出。 其次,此标题的信息量是充足的,涵盖了本新闻所要凸显的意义,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另外,这个标题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新意。而最基本的是,作为好的标题,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了新闻评论的价值。 二、主题评析 首先,协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所有街道的红绿灯处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但是由一对小姐妹并且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孩子充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主题选取的角度很新鲜很特别,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其次,由这对小姐妹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看到她们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这对小姐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真的如照片上笑的那么幸福么?用反问的方式,用感动和残忍这样的字眼,易引起读者的深思。 再次,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揭示“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这一现象的不合理,引发人们对这一做法的思考和怀疑,最后重申了保护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否定了某些人作秀的价值观。 从主题上看,这篇网络评论的定位是比较合理和成功的。 三、导语评析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引发新闻话阅读的最活跃因素。这则新闻导语是采用了引语式导语,开篇截取了《东方今报》的报道,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首先引用了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随后提出质疑,并引出了新闻评

论。本条网络评论的导语比较简单,直截了当,可以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视线。 四、结构评析 新闻结构是指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它包含新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过程中的过渡与照应,以及新闻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等。这篇网络评论作品从结构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引用《东方今报》的新闻原文,这是作者所要评论的事实载体;第二,采用疑问的方式,引出对新闻现象的评论;第三,讲述作者自己的感受,并由此入手展开评论;第四,作出总结。文章整体结构做到了具有逻辑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五、报道角度评析 记者需要多向思维,对一件事正面报道不合适,就换个思路,从侧面或反面,上面或下面来思考,常常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最终点石成金,使新闻报道焕发生机与活力,网络评论也是如此。 岁小姐妹上街当协警,各大媒体都是一片赞扬之声,感动社会,感动众人,为文明交通奉献自己的力量,被网友评为“省会最美双胞胎”。面对旧的新闻线索,作者再去发表扬之声只会是“炒冷饭”,唯有换个角度才能标新立异。这篇评论报道中记者独辟蹊径,从保护小女孩儿的人身安全考虑,着手评论。岁姐妹花,自己都还只是个孩子,自己的人身安全都还需要监护人的保护,在横冲直撞的马路上当协警,维护交通安全,那么她们的安全又有谁来保护?通过综合分析和考量,记者就找出了不一样的新闻价值,一篇角度新,有深度的网络评论作品就诞生了。 六、表现手法评析 整篇文章以议论的手法来表现,把议论当做手段,通过议论表达观点,在议论中注入了作者的感情,既对一对年仅岁得小女孩做协警做出了评价,同时也对这件事反应的背后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质问的方式表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愤怒

浅析新闻的网络互动式评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099888.html, 浅析新闻的网络互动式评论 作者:摆卫军,张天潇,谷晴 来源:《今传媒》2012年第04期 摘要:在信息传递飞速发展,人类新闻事业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新闻的网络评论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什么是新闻的网络评论呢?这些评论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同时,他又有哪些不足?我们该如何利用好网络评论呢?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新闻网络评论的重要课题。论文将从新闻的网络评论概念、特点、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的引导新型舆论形式的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扬长避短,让新闻的网络评论更好的为社会舆论和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新闻;网络;评论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48-02 在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新型信息终端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它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新闻的网络评论作为一种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又一新型评论形式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广度不容小觑,因此网络评论在公众舆论的组织和引导层面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新闻评论,利用好网络新闻评论,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使之成为引领社会舆论、弘扬社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平台,同时也是媒体从业者和信息交流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所谓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它是大众、专业评论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士就当日新闻在公众传媒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个人署名或匿名或化名的言论。随着承载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评论以其自由、公开、广泛等特性更适宜普通受众参与其中,评论的形式、语言风格、字数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点击一个图标都能成为受众参与评论的方式。结合传统新闻学的理论知识,我们不难发现,新闻的网络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一、网络评论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一)网络评论的基本类型

浅谈新闻评论的立论

浅谈新闻评论的立论 【摘要】立论是一篇评论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选择论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纲”,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合材料的作用。立论是写新闻评论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文对立论的基本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步分析了立论的“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关键词】新闻评论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一、针对性 为什么要把针对性放在立论基本要求的第一位呢?这是因为对于一篇评论来说,一定要做到有目的的、带有观点的去分析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你所写评论的作用。针对性,就是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现象,有针对性地发表议论和看法。那么,如何才能体现立论的针对性呢? 1.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针对3.14西藏暴动事件,新华网新华时政频道刊载了人民日报《“西藏问题”不是人权问题》引自(何振华),该篇评论针对来自西方的一些攻击我国违反人权问题的说法,进行了反驳。列举了达赖集团的反人权的行为,证明了达赖集团的做法才是违反人权的,充分显示了评论的针对性,让群众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2.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立论的针对性,还在于针对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解决具体的问题。 例如,东莞市企业使用四川凉山地区童工的行为被曝光。法制日报刊载了一篇名为《“凉山童工”事件:根治童工现象还需产业升级》(鲁宁),文章针对社会存在的童工现象,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充分体现了立论针对社会的不良现象发表观点,解决问题的作用。 3.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 另外,立论还要贴近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起到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如果立论的内容离大众生活较远,读者就会对文章的需求不高,那么就会降低影响文章的关注度。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分析 新闻评论体现了媒体对新闻的态度,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关于新闻评论,赵振宇先生将其定义为“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近年来,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蓬勃发展,成为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以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为例,试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并就其不足提出建议。 一、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成为大众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梦玉教授在其《网络新闻实务》中将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②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就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析或提出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网络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漫、视频等。 2、网络新闻评论类型 网络新闻评论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就新闻评论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媒介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传统新闻媒介的网络版和网络媒介新闻评论;专家网络新闻评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该领域话题发表见解,以促进受众对事件的理解;网民新闻评论,网民就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其中,网络媒介新闻评论是由网站编辑人员或网络新闻评论员就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代表网站或个人对该事件的态度。 二、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分析 1、人民网与“人民网评” 人民网于1997年1月1日正式上线,借助《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人民网逐渐发展成为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被誉为“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是人民网于2001年3月21日推出的网络时事评论,一直以来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共享的栏目。2011年5月起,人民网进行新一轮改版 2、分析评论文本界定 由于评论文章较多,信息量较大,本文以2013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人民网“人民网评”所刊登的183篇评论文章作为分析对象,文中所有资料均来自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栏目。 3、评论选择题材分析 笔者就“人民网评”网络评论选择的题材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可以看出,“人民网评”评论选题的范围较广,在内容上以政治题材为主,体现了人民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其次为社会民生题材,体现了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 4、“人民网评”受众分析 “人民网评”受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地域范围上遍布海内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评论文章下设留言栏,网民可以发表对评论及所涉话题的意见或评价。为了反映受众对评论的活跃度,本文对所选择的评论后受众的留言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受众对评论的留言较少,活跃度不高。受众的意见或疑惑未受到相关人员答复。 三、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的特色分析

浅谈新闻评论写作中的问题及对策作者

浅谈新闻评论写作中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中国代写论文网时间:2012-11-28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d817099888.html, 浏览:次字体大小:大中小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种,它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往往对受众传达媒体或者作者本人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仅能够反映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反映其通过媒介有效表达自己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上,一方面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确保所引用的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新鲜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它作为评论的特点,如态度鲜明、论证有力、有说服力和号召力等。 一、新闻评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引用新闻材料失实 摆事实、讲道理是新闻评论写作基本原则。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的基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新闻评论,如果引用的新闻事实或转述上有偏差,甚至是引用虚假的新闻材料,都可能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影响。2010年底,一则题为《文化部称“偷菜”游戏或被取消》的新闻引起人们的热议,很多新闻评论将批评的矛头对准文化部,指责文化部不应干涉。而事实上这则新闻是假新闻,结果,让很多时评人不自觉的加入了这场假新闻的口水战中,而文化部则成了无辜的靶子。 新闻评论往往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由头来展开评论,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起到了二度传播的作用。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如果不把好关,引用了虚假新闻,就会扩大虚假新闻的传播范围,加大虚假新闻对社会的不利影响。2006年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刊登题为《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的新闻,文中采用的部分数据是境外网站刻意编造的。2009年6月25日,广东《时代周报》网络版以上述虚假数据为基础刊发题为《贫富分化急遽扩大的危险》的评论,该评论被多家报纸引用或转载,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新闻传播中我们往往强调编辑部门对新闻的“把关”,却忽视了新闻评论员对新闻“把关”的责任。近年来,一些不考证事实、以讹传讹的“假评论”时时出现,其原因还在于一些评论工作者对引用材料的考证缺乏足够的重视,盲目相信某些媒体上的报道,对那些虚假的材料不加怀疑,不经考证,拿来就用。 2、缺乏时效性 和新闻一样,新闻评论同样需要时效性,如果失去了时效性,那么新闻评论就和一般的议论文没有什么区别了。一些作者不注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把已经过时的话题拿出来进行评论。这样的新闻评论作品,不仅没有新意,缺乏指导性,而且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新闻评论的写作不同于其他的文体,新闻评论写作既要求像写消息那样迅速快捷,又需要像议论文那样论证严密,而且文字要精炼,语言通俗活泼,这就要求作者能够快速成文和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要写好评论,一方面要勤思考、多观察,另外还需要作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清晰的行文思路和熟练的写作方法。因此,新闻评论员平时要多积累词汇,培养深厚的政治素养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有了平时的积累和磨炼,才能快速而准确地写出有价值、有时效性的新闻评论来。 3、论证逻辑失范 新闻评论要求有科学的思辨和严密的论证,如果论证不严密,不仅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反而影响评论的效果。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以小见大是对新闻报道进行提升和升华的基本方法,但“小”和“大”之间如果缺乏“水到渠成”的内在逻辑联系,硬性提升、胡乱升华,论证就会缺乏逻辑性,就会变成“小题大做”了。2005年9月29日下午,上海一名孕妇乘出租车去普陀区中心医院,不想出租车司机不认识去这家医院的路,在孕妇及其弟媳要求下,司机让他们中途下了车,不想孕妇途中流产。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众多新闻评论对上海“形象”的斥责之声。新闻评论如果以偏概全、歪曲事实真相,不仅无助于对事件本身的认识,甚至还会混淆视听,伤害读者感情,从根本上背离新闻评论的写作初衷。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性

网络时代的网络新闻的特征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传播媒介形式,进而衍生了网络新闻。呈现出反应快,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发展态势。而网络新闻与过去的传统新闻在传播特性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比较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在传播特性上的异同,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新闻的特性,发展状况,创新性。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媒介自媒体 关于网络新闻的界定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其他网站和个人主页、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1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随着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能力与精力采用新的技术,关注更多大众社会信息,网络新闻的发展也以涨潮般的速度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 一、从拉斯韦尔“5W”模式看网络新闻传播特性(优势) 1、传播源(谁)(交互性)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在传统新闻中, 传播者一般是专门的传媒组织,机构,及其中的工作人员。而在网络新闻中,传播 者不再是单一的组织,集体,更多的大众也充当起了传播者的角色。大众不再是被 动的接受,而是可以参与,发布,成为一个个传播源。将之称为“自媒体”,“特指 以普泛化和自主化为特征的草根网民,以简易的电子化手段和数码技术为支撑,在 私人的独立空间内,无需经过专业编辑的过滤,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传递 和分享新闻信息或非新闻信息的新型媒体的总称。”2网络新闻编辑学如近年流行 的博客,播客,微博等都是自媒体类型。网络新闻不仅有专门传媒组织发布的新闻, 更有普通大众发布的个人信息,体现了网络时代下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2、传播通道(时效性、全球性) 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 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传统新闻大多依靠报纸、广播、电视来发布新闻信息,优点在于把关人的作用,信息大多较真实,权威,报 纸和电视编辑时间较长,广播不能做到身临其境,只能凭听觉。而网络信息借助于 互联网的平台,真正做到了即时性,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相结合,基本 能做到在事件发生的最短时间内传递出信息,并且不限距离,是全世界都能看到新 闻,这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3、内容(范围广、选择性)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它具有综合性,公开性,开放性和大众性的特点,由 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并且受传播者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 诉求的方式,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新闻受到更多的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 约,更多的宣传国家意志,很少考虑民众的诉求,再加上民众参与少,内容较单一。 而网络新闻因为传播源,传播渠道的改变,外在因素是媒体改变了传统思维,开始 关注更大多数人的诉求,站在民众的角度上思考,而民众也有了渠道去更多的参与 其中,所以网络新闻内容丰富,数量多。进而使民众有了选择性,可以随意选择自 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深度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

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规范

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及规范 近几年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已开始慢慢取代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给更多的大众带来网络空间的新鲜感,更快便捷的获取想要获取的信息,同时网络舆论也对我们社会带来一定性的影响。互动网络的优势在于公众可以自由参与,并及时分享、更新更快的资讯,这就使互联网“顺藤摸瓜”走近百姓、走近社会。媒体网络化或者说是网络媒体化已成为我们现代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讯的时效与资讯的可信度已远超于传统媒体播报,有利就有弊,不是所有的网络媒体都是可以相信的,它毕竟是自由的、开放的,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产物。 标签:网络;新闻评论;优势 1 网络新闻评论的结构特性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一个事件发生而后续播的新闻评论是对这段事件的一个重要凭证,那就是更有一种说服力,这恰恰在县级电视台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老百姓比接受一个事情真相更相信评论的可信度。而互联网的出现,它以崭新的方式、更新的资讯来让百姓接受,而评论以理服人的特质也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作为目前最自由开放的评论,百姓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评论,无需时间、空间的限制。 1.1 网络新闻评论的连续动态性 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尤其是在县级媒体单位,新闻评论几乎利用价值很少,不能完全说没有价值,只是在县级媒体它宣传的范围本身局限于某个事件或者某位领导参观调研,一般性新闻很多。现在的网友写作的新闻评论已不在居于传统狭小的空间里进行写作,自由开放,畅所欲言,这就使得网络评论远胜于传统评论,最起码在时间上来说。 尤其是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中,大众的接收面比较窄、慢,对于网络新闻评论持有双层态度,反而对新闻媒体有很大程度上的冲击,导致只相信网络不相信具有事实根据的媒体评论。恰恰这些方便快捷的操作最终演变形成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性。 1.2 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化 新闻评论的多元化,传统评论写作的主体以记者、编辑为主,而网络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它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这些独特的人群以他们对新闻的认识、对新闻的感情、对新闻的真实可信度,从而形成现在多元化的网络评论;就传统评论而言,它是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局限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网络新闻评论它是在传统基础上利用技术等多元素形成我们今天网络上可见的评论。对

新闻评论重点

名词解释: 1.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它集中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3.论据:就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4.事实性论据:就是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优说服力的论据。 5.理论性论据:就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也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包括科学理论;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言论;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里、定义、法则;古今中外各种着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加剧、炼语等。 6.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正是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7.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8.论证:运用事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9.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10.论证方法: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包括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 11.例证法(事例论证):通过列举典型的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这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12.引证法(事理论证):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也可以说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 13.比较法(比较论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和错误。 14.喻证法(比喻论证):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15.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具体方法包括: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反证法和归谬法。 16.直接推理: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这种方法简洁明了,富有说服力。 17.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式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式的推理。在实际的运用中,演绎推理并非表现得非常简单与明晰,而是在评论的段落思想的展开中逐步体现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