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一要点

实验一工艺流程图绘制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工控组态软件的绘图工具,完成简单工艺流程图绘制二、实验内容

1.以学号和姓名建立一个项目

2.熟悉工控组态软件的绘图工具

3.完成反应工段工艺流程绘制

三、实验步骤

(1) 掌握新工程建立过程

(2) 熟悉工程管理器的使用

(3) 绘制工艺流程图

(4) 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设计说明、实验体会等。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三要点

实验二组态王的图形及动画功能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通过几个图形显示与动画功能典型实例,来掌握组态软件的图形功能。

二、实验内容

1.填充与自制棒图

2.缩放

3.旋转

4.移动

5.闪烁、隐含和复现

6.屏幕切换

三、实验步骤

(1)填充与自制棒图选取线属性(表达式取常数0,运行时线的粗细和颜色不随时间而变)、填充属性(动画连接表达式取填充0,事先定义的变量,内存实数,要分段设置画刷和颜色,不妨设:0—红,20—黄,40—绿,60—青,80—兰,100—紫色。运行时调节游标,可得变色棒图)和填充(表达式取:填充0),用图库中的游标(表达式取:填充0)控制。

(2)缩放选取线属性(表达式取0)、填充属性(表达式取0)和缩放(表达式取:缩放0),用游标控制。

(3)旋转0 选取旋转(表达式取:旋转0),用游标控制。

(4)旋转1 选取旋转(表达式取:旋转1),用启动和停止按钮(它们用椭圆和文本制成组合图素)控制。启动和停止按钮弹起时的命令语言分别为:

\\本站点\旋转启停0=1;和\\本站点\旋转启停0=0;

画面命令语言显示时的代码为:

\本站点\旋转1=10;/*刚进入运行时,图形初始转角为36度*/

存在时的代码为:

if(\\本站点\旋转启停0==1)\\本站点\旋转1=\\本站点\旋转1+1;else \\本站点\旋转1=\\本站点\旋转1;if(\\本站点\旋转1==101)\\本站点\

旋转1=0;

(5)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可以将水平移动连接和垂直移动连接结合使用,选取水平移动(表达式取:水平移动0)和垂直移动(表达式取:垂直移动0),分别用两个游标控制。

(6)自制软按钮和软灯软灯用椭圆制作,填充属性(表达式取:自制软按钮0),自制软按钮用圆角矩形和文本制成合成单元,应该注意圆角矩形在合成单元前就要动画连接。“按下时”的命令语言:

\\本站点\自制软按钮0=1;/*软灯的填充属性阈值为1。也可用100

赋值,这时填充属性阈值为100(默认值)*/

弹起时的命令语言:\\本站点\自制软按钮0=0;

例2 模拟值输入连接。过程控制系统中设定温度(期望值)在线实时运行修改。

模拟输入图形对象为用圆角矩形和文本制成的合成单元,应该注意圆角矩形在合成单元前就要动画连接。运行时,模拟值键盘输入对话框如图所示。

图模拟值键盘输入对话框(运行时)

例3 滑动杆(滑杆、游标)输入连接和文本值输出的简单应用。首先定义变量:水平滑动杆输入坐标X设定0,垂直滑动杆输入坐标Y设定0,内存实数。用合成单元技术建立一个XY坐标系,在原点设置具有水平和垂直两种滑动杆输入连接性能的圆,以此圆作为滑动杆,并设置两个接收文本,以显示XY坐标值,文本值输出取模拟值输出。

例4 特殊动画连接闪烁和隐含的简单应用:灯光的闪烁,位图一棵树及“退出运行系统”按钮的隐含。首先定义变量:闪烁0,隐含0,内存离散。图形画面仍如图1所示。

1)灯光的闪烁 8条光线选择闪烁连接,闪烁条件取“闪烁0==1;”,闪

烁速度500ms,其中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4条光线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设置时只能水平放置,故还要进行旋转连接,表达式取12.5(对应45度),同时要考虑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问题。由于工具箱中按钮的字体不能任意放大,故用合成单元技术将按钮与文本建立成一个“闪烁/停止”按钮,其“按下时”的程序码为:

/*若原来不闪烁,则按下“闪烁/停止按钮”就开始闪烁;反之,按下“闪烁/停止按钮”就停止闪烁,如此等等*/

if(\\本站点\闪烁0==0)\\本站点\闪烁0=1;else \\本站点\闪烁

0=0;

(2)位图一棵树及“退出运行系统”按钮的隐含位图一棵树取自WINDOWS图片/自然界,可通过WORD编辑等方法获取,“退出运行系统”按钮后面要叙述。隐含条件取“隐含0==1;”。用合成单元技术建立一个“隐含/复现”按钮,其“按下时”的命令语言代码为:

/*若原来不隐含,则按下“隐含/复现按钮”就开始隐含;反之,按下“隐含/复现按钮”就停止隐含而复现,如此等等*/

if(\\本站点\隐含0==0)

\\本站点\隐含0=1;

else

\\本站点\隐含0=0;

例5 组态王图库中的元素称为“图库精灵”。之所以称为“精灵”,是因为它们具有自己的“生命”。图库精灵在外观上类似于组合图素,但内嵌了丰富的动画连接和逻辑控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工程的需要,将一些需要重复使用的复杂图形做成图库精灵,加入到图库管理器中。组态王提供两种方式供用户自制图库。一种是编制程序方式,即用户利用亚控公司提供的图库开发包,自己利用VC开发工具和组态王开发系统中生成的精灵描述文本制作,生成*.dll文件。关于该种方式,详见亚控公司提供的图库开发包。另一种是利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建立动画连接并合成图素的方式直接创建图库精灵。在此将对第二种方式做详细说明。现举一个制作图库精灵的例子。画面上一个按钮,代表一个开关,开关打开时按钮为绿色,开关关闭后变为红色,并用这个按钮控制一个软灯。

在设计时,首先要用合成单元技术制作一个绿色按钮(开)和一个红色按钮(关),用一个变量(取为:图库精灵开关0)和它们连接,红色按钮的隐含条件表达式为:“图库精灵开关0==1;”,“弹起时”的命令语言代

码;

\\本站点\图库精灵开关0=1;

绿色按钮的隐含条件表达式为:“图库精灵开关0==0;”,“弹起时”的命令语言代码;

\\本站点\图库精灵开关0=0;

最后把它们叠在一起,并制成合成单元,红色按钮在上面,这就是“按钮精灵”。由于两个按钮大小相同,叠在一起并制成合成单元较复杂,方法为:叠在一起以后,先将底板(非原始底板)移动到别处,激活红色按钮,将其“图素后移”,按下ctrl键,激活绿色按钮,将绿色按钮“图素后移”,红色按钮又在上面,而后合成单元。松开ctrl键,打开图库,经图库管理器/编辑,创建新图库,取名“自制图库”,关闭图库管理器,激活合成按钮,经标题条图库/创建图库精灵/新的图库图名称,取名“自制按钮0”,确认后,出现图库管理器,选取其中的“自制图库”,将“按钮精灵”放到“自制图库”中。如此,制作“自制图库”和“按钮精灵”全部完毕。这样工程人员只要把“按钮精灵”从图库拷贝到画面上,它就具有了“打开为绿色,关闭为红色”的按钮功能。

图库中的几乎每个精灵都有类似的已经定义的动画连接,所以使用图库精灵将极大地提高设计界面的效率。例如使用第一种方式即用VC编制程序制作的图库精灵具有自动控制图形外观和进行变量设置等的向导功能。用第二种方式制作的图库精灵放到画面上以后,双击之,出现“内容替换”框,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求改变变量名称,替换动画连接属性。这是第二种方式“图库精灵”的使用特点。

图中,软灯用4个矩形块组成,设置“填充”属性,再同大矩形块合成单元。

例6运行系统中三个画面的切换与运行画面的全部退出。设当前画面“图形功能HMTX”与隐含画面“多功能IO卡HMIO”及画面“可编程控制器PLCHMPLC”相互之间要切换,并具有退出“组态王运行系统”功能。

首先用合成单元技术制作4个按钮:退出本画面、IO卡画面、PLC画面和退出运行系统按钮,它们的“弹起时”命令语言代码分别为:“ClosePicture("图形功能");”,“ShowPicture("多功能IO卡");”,“ShowPicture("可编程三菱PLC");”,“Exit(0);”。

退出运行系统画面按钮还设置了隐含属性,隐含条件表达式取“隐含0==1;”(见例4)。代码“Exit(0);”:若改成“Exit(1);”,表示计算机总

安全关机;若改成“ Exit(2);”,表示退出运行系统,Windows重新启动。当退出运行系统按钮被隐含时,鼠标操作失效;但当用别的图形遮盖时,即使合成单元,鼠标操作也不失效。在进行画面安全操作性能设计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设计说明、实验体会等。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三要点

实验四动态监控实现及趋势实现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液位填充、数据连接、报警闪烁、按钮切换等动画连接;

2、掌握历史趋势作用,能够独立实现历史趋势曲线的开发。

二、实验内容

1、熟练掌握各种动态连接的作用

2、在工艺流程图基础上将动画效果进行分类

3、完成工艺流程中各点的动态连接

4、历史数据库建立

5、历史趋势曲线编制

6、历史趋势曲线动态实现

7、为历史趋势曲线建立控制

三、实验步骤

1、动态监控

(1) 熟悉各种动态连接的使用及功能

(2) 将工艺流程中动态效果分类

(3) 实现工艺流程中动态

1、动态监控

(1) 在数据词典中建立记录功能

(2) 建立新画面为历史趋势曲线

(3) 编制历史趋势曲线

(4) 为曲线建立动态及控制

(5) 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设计说明、实验体会等。

《工控组态软件》实验四要点

实验四报警及报表功能实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报警作用,能够独立实现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窗口的开发;

2、掌握报表作用,能够独立实现报表编制。

二、实验内容

1、报警画面绘制

2、实时报警画面实现

3、历史报警画面实现

4、报表编制

5、报表调试

三、实验步骤

1、报警功能

(1) 在数据词典中定义报警功能

(2) 建立报警组

(3) 绘制报警画面

(4) 编制实时报警

(5) 建立历史报警控制

2、报表功能

(1) 建立报表新画面

(2) 绘制并组态报表

(3) 为报表建立应用按钮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设计说明、实验体会等。

附:各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可详见多媒体课件!!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测定粒状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 2、确定热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W/(m ·K),对于不同的材料,热导率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材料,热导率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纯度,物理状态(温度、压力、成分、容积、重量和吸湿性等)和结构情况。各种材料的热导率都是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然后汇成图表,工程计算时,可以直接从图表中查取。 球体法就是应用沿球半径方向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原理测定粒状和纤维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设有一空心球体,若内外表面的温度各为t 1和t 2并维持不变,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 dr dt r dr dt A λπλφ24-=-= (1) 边界条件221 1t t r r t t r r ====时时 (2) 1、若λ= 常数,则由(1)(2)式求得 1 22121122121)(2)(4d d t t d d r r t t r r --=--=πλπλφ[W] ) (2)(212112t t d d d d --=πφλ [W/(m ·K)] (3) 2、若λ≠ 常数,(1)式变为 dr dt t r ) (42λπφ-= (4) 由(4)式,得 dt t r dr t t r r ??-=21 21)(42 λπφ 将上式右侧分子分母同乘以(t 2-t 1),得 )()(4121222 12 1t t t t dt t r dr t t r r ---=??λπφ (5)

式中 122 1)(t t dt t t t -?λ项显然就是λ在t 1和t 2范围内的积分平均值,用m λ表示即 1 221)(t t dt t t t m -=?λλ,工程计算中,材料的热导率对温度的依变关系一般按线性关系处理,即)1(0bt +=λλ。因此, )](21[)1(210 1202 1 t t b t t dt bt t t m ++=-+=?λλλ。这时,(5)式变为 ) (2) (4)(21211222121t t d d d d r dr t t r r m --= -=?πφπφλ [W/(m ·K)] (6) 式中,m λ为实验材料在平均温度)(21 21t t t m +=下的热导率, φ为稳态时球体壁面的导热量, 21t t 、分别为内外球壁的温度, 21d d 、分别为球壁的内外直径。 实验时,应测出21t t 、和φ,并测出21d d 、,然后由(3)或(6)得出m λ。 如果需要求得λ和t 之间的变化关系,则必须测定不同m t 下的m λ值,由 ) 1() 1(202101m m m m bt bt +=+=λλλλ ( 7) 可求的b 、0λ值,得出λ和t 之间的关系式)1(0bt +=λλ。 三、实验设备 导热仪本体结构和测量系统如图1-1所示。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报告

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信科14-4班 姓名:温华强 学号:08143080

实验四 S7-200与S7-300(S7-400)的以太网通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STEP 7 Micro/WIN32软件; 2.学会如何使用以太网建立S7-200与S7300之间的通讯; 3.掌握S7-200与S7300之间的以太网通讯是如何进行的; 二、实验必备条件 1.带有STEP 7和STEP 7 Micro/WIN32(版本 3.2 SP1以上)软件的编程设备; 2.PC/PPI 电缆和PC适配器或者 CP5611/5511/5411 和MPI电缆; 3.一个CPU22X,符合以下类型要求: CPU 222 Rel. 1.10 或以上、CPU 224 Rel. 1.10 或以上、CPU 226 Rel. 1.00 或以上、CPU 226XM Rel. 1.00 或以上; 4.一个CP243-1,订货号为 6GK7 243-1EX00-0XE0; 5.一个HUB和网络电缆或者以太网直连电缆; 6.一套 S7-300/400 PLC 包括以下器件:电源、CPU、CP343-1或CP443-1 三、实验步骤 1.将CP243-1配置为CLIENT。使用STEP 7 Micro/WIN32中的向导程序。在命令菜单中选择Tools--> Ethernet Wizard。 2.点击Next>按钮,系统会提示您在使用向导程序之前,要先对程序进行编译。点击Yes编译程序。

3.在此处选择模块的位置。在线的情况下,您也可以用Read Modules按钮搜寻在线的CP243-1模块。点击Next>按钮。 4.在此处填写IP地址、子网掩码、通讯类型,点击Next>按钮。

s__plc实验报告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调节阀控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位控制的构成环节,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熟悉上位机组态王的组态及通讯。通过实验,掌握PID参数整定。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需熟悉实验的设备装置以及管路构成。 2.熟悉仪表装置,如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等。 3.以4:1标准衰减震荡作为指标,整定出最佳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三、实验设备及系统组成 1.实验设备 (1)水泵P102 (2)电动调节阀:工作电源24V AC,控制信号2—10VDC。 (3)液位传感器:量程为0—100%,输出信号4—20mA。 2.系统组成 单容下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如图7.1所示。 图7.1 单容下水箱液位调节阀PID单回路控制 测点清单如表7.1所示。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104中加压获得压力,经由调节阀FV101进入水箱V103,通过手阀QV-116回流至水箱V10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水箱V103的液位由LT103测得,

用调节手阀QV-116的开启程度来模拟负载的大小。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FV101为操纵变量,LT103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需要全打开的手阀:QV102、QV105 需要全关闭的手阀:QV103、QV104、QV107、QV109; 挡板开度:QV116 5mm。 四、控制器编程 1.创建新的项目 启动软件step7-V4.0,默认出现一个新项目窗口,选:文件>另存为,写入你的项目名称。我们这里“单回路PID”为项目名称。 在这个项目里为了实现PID控制功能,使用了一个子程序,它只在PLC第一次运行时调用一次,它的作用是初始化;使用一个中断程序,它每0.1秒调用一次,它的作用是PID 计算,每0.1秒采集一次数据,进行一次计算,输出一次控制信息。 2.建立通信 在第这个阶段,将建立计算机与PLC的通信。在每次打开step7软件时都要通信,否则是离线状态。 在安装软件时己经设置过串口通信参数,但是有时系统安装了别的软件需要更改参数和重新设置,如图4.2.1所示: 图4.2.1 step7中设置通讯参数 设置通讯参数如以下图4.2.2到4.2.5所示。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全解

实验一 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增强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气体比热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由实验数据计算出比热容数值和比热容关系式的方法。 3.学会实验中所用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热力学可知,气体定压比热容的定义式为 ( )p p h c T ?=? (1) 在没有对外界作功的气体定压流动过程中,p dQ dh M =, 此时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可表示 为 p p T Q M c )(1??= (2) 当气体在此定压过程中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气体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可由下式确定 ) (1221 t t M Q c p t t pm -= (kJ/kg ℃) (3) 式中,M —气体的质量流量,kg/s; Q p —气体在定压流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kJ/s 。 大气是含有水蒸汽的湿空气。当湿空气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其中的水蒸汽也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要根据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来确定。如果计算干空气的比热容,必须从加热给湿空气的热量中扣除这部分热量,剩余的才是干空气的吸热量。 低压气体的比热容通常用温度的多项式表示,例如空气比热容的实验关系式为 3162741087268.41002402.41076019.102319.1T T T c p ---?-?+?-=(kJ/kgK) 式中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该式可用于250~600K 范围的空气,平均偏差为0.03%,最大偏差为0.28%。 在距室温不远的温度范围内,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即可近似的表示为 Bt A c p += (4) 由t 1加热到t 2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则为 m t t t t pm Bt A t t B A dt t t Bt A c +=++=-+=? 2 21122 1 21 (5) 这说明,此时气体的平均比热容等于平均温度t m = ( t 1 + t 2 ) / 2时的定压比热容。 因此,可以对某一气体在n 个不同的平均温度t m i 下测出其定压比热容c p m i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

2016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教学时数:56 学时其中实践56 学时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 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小四号黑体字)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开出 要求 备注 1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 态 1、掌握软件组态 2、学习集散控制方法 8 6 验证必做 2 基于D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3 基于D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选做 4 基于F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5 基于F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6 PROFIBUS-DP应用1、掌握网络系统故障及诊断 2、掌握STEP7使用方法 8 6 综合选做 7 HMI组态软件 1、掌握HMI的使用 2、完成基本PLC功能 8 6 综合选做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

程热力学 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 P-V-T 关系 一、实验目的 了解CO 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增加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掌握CO 2的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 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CO 的p-v-t 关系。在P-V 坐标系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 C)、临界温度 (t=31.1 C)和高于 临界温度(t=50 C)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 相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 2、 测定CQ 在低于临界温度(t=20 C 、27C )时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与图四中的t s -p s 曲线比较。 3、 观测临界状态 (1) 临界状态附近气液两相模糊的现象。 (2) 气液整体相变现象。 (3) 测定CQ 的p c 、V c 、t c 等临界参 数,并将实验所得的 V c 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 德瓦 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教,简述其差异原因。 三、实验设备及原理 整个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和实验台本体及其防护罩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一所 示)。 1、 2、 3、 和技巧。 4、 图一 试验台系统图

蛍渥水 H -------------------------------- * CU J空间 承压玻璃 4” 十一 Ezz E力油 高压容器 图二试验台本体 试验台本体如图二所示。其中1—高压容器;2 —玻璃杯;3 —压力机;4—水银;5—密 封填料;6—填料压盖;7 —恒温水套;8—承压玻璃杯;9—CQ空间;10—温度计。、 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P、V、t之间有:F( p,v,t)=0 或t=f(p,v) (1) 本实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CQ的p-v-t关系,从而找出CQ的p-v-t关系。 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由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 先装了CQ气体的承压玻璃管,CQ被压缩,其压力和容器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 实验工质二氧化碳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如要提高精度,可由加在活塞转盘上的平衡砝码读出,并考虑水银柱高度的修正) 。温度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计读 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二氧化碳柱的高度来测量,而后再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不变等条件来换算得出。 四、实验步骤 1、按图一装好实验设备,并开启实验本体上的日光灯。 2、恒温器准备及温度调节: (1)、入恒温器内,注至离盖30?50mm检查并接通电路,开动电动泵,使水循环对

世纪星工控组态软件简明教程

第三章如何改进您的程序 1 Windows98/2000/NT 北京世纪长秋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每一位科技、生产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特别是使用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的技术。但是,时常有些操作者在学习了某些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后仍感到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法将所阅读的大量文字说明和实际的操作对应起来,以致于无法融会贯通真正地领会到软件的奥妙所在。 《简明教程》旨在让您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指导,10-15分钟就能用这个软件编写一个简单的应用实例。为了方便操作者学习,本册在不断地掌握世纪星组态软件的道路上为您指明了方向,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和答案。这样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些基础但仍没有头绪的操作者,都会很快地学会使用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本册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系统的使用基础,重点对开发系统进行了描述,为进一步的学习使用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具体阐述了如何使用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通过实例引导您完成意想不到的“伟大工程”。相信您在理解了这章知识的基础上,一定可以轻松地获取丰硕的成果并为此感到万分的欣慰;当您学会了使用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基本知识后,您可能会考虑到如何去完善这项工程,第三章则是帮助您改进您的程序,更是全心全意为方便您的学习和提高而设置的。 《简明教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带您迅速入门,当您仔细阅读并跟随“向导”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以后,必然能灵活运用,受益匪浅!

目录 前言 (2) 目录 (3) 第一章 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系统使用基础 (4) 1.1 什么叫工业监控组态软件 (4) 1.1.1 为什么使用工业监控组态软件 (4) 1.1.2 这本书告诉您什么 (5) 1.2 系统组成 (5) 1.2.1 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开发系统描述 (6) 1.2.2 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运行系统描述 (10) 第二章 使用世纪星工业监控组态软件系统 (11) 2.1 第一次使用 (11) 2.2 开发自己的工程 (13) 2.3 如何创建一个工程 (13) 2.4 工程实用化 (15) 2.4.1 显示连接到变量 (19) 2.4.2 变更模拟演示——命名语言 (23) 2.4.3 实际应用——设备安装向导 (25) 第三章如何改进您的程序 (29)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

实 验 一 Automation Studio 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 2、熟悉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 3、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贝加莱PLC-2003一台; 各PC机与PL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Automation Studio是贝加莱公司为其自动化控制设备PL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开发的一种可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PLC开发环境,如附录二所示。 1.PLC硬件配置: 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配置方法见本指导书附录B。 2.实验程序1: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

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 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3.实验程序2: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其最大值开始随时间逐渐减小,达到0后,再从其最大值开始…,周而复始。 四. 思考题 1.在Automation Studio中为什么要对PLC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2.为什么要为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命名? 3.为用户程序选择循环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4.Automation Studio为用户提供多种编程语言有什么好处?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XX大学 XX学院XX系 二〇一X年X月

一、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是反映测量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特征,需要了解粒子物理特性,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实验。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采用材料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 1882年法国科学家J ·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 1、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 一台 2、冰点补偿装置 一台 3、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 一组 4、塞尺 一把 5、游标卡尺(量程200mm ) 一把 6、天平(量程1kg ,分辨率0.1g ) 一台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才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 0,处取一个垂直截面A (如图1)以dt/dz 表示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d τ表示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积A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为: ()0z z dz dt d dQ A =-==Φλτ 1-1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式中的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面积的热量。 利用1-1式测量测量的导热系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材料中造成的温度梯度dt/dz ,并确定其数值;另一个是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dQ/d τ。 1、温度梯度dt/dz 的测量

最新欧姆龙PLC编程软件CX-Programmer和触摸屏组态软件CX-Designe联机仿真图文教程

欧姆龙PLC和HMI触摸屏仿真软件安装使用 这是一个PLC和HMI触摸屏联机仿真实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PLC仿真技术是基于组态软件的仿真系统实现的原理,在于PLC内部各种继电器的状态与组态软件数据库中数据的链接以及该数据与计算机界面上图形对象的链接。因PLC控制系统实际输出控制时,是通过输出继电器Y和输出模块去驱动外部执行机构的.外界的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通过输入继电器X进入PLC内部。而在仿真运行状态时PLC的输出模块与外界是断开的,输出(继电器Y的)信号通过通信线只与组态软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交换,而这些数据又与屏幕(界面)上显示的图形对象有关联。PLC仿真技术伴随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而来.是对工业生产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和优化的有力工具之一。有效的设计控制仿真系统,应用于各类实践。可以起到投资少、效果好、效率高的作用。仿真系统可以基本真实贴近现场实际控制。

现在工业中PLC和触摸屏应用越来越广泛,仿真技术也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如果调试,只要我们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躺在床上就可以检验我们设计的程序了。不受硬件和地点限制。如果是自学不可能买上一大堆的这些东西。工控产品价格都是不菲的,我们用仿真技术这是最好选择。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CX-Programmer4.0以前版本,基本上不是用模拟器的,从6.1开始,CX-Programmer ,CX-Simulator,CX-Designer等软件集成在CX-ONE里了。所以好多朋友找不到单独版本高一的配CX-Programmer仿真软件。就是找到了也仿真不起来。集成的软件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C X-ONE里包含欧姆龙全系列软件。 最新CX-ONE4.27(支持win7 32/64位)下载地址:(有大量高清视频教程) 我们现把CX-ONE4.27下载下来解压。如果是ISO光盘镜像可以用VDM虚拟光驱加载。就相当于用光盘安装了。避免不必要麻烦。

工业组态实验报告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机房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态软件监视窗口各种图形对象的编辑方法; 2、掌握组态软件各种动画连接的方法; 3、掌握组态软件中各种复杂图形对象的组态方法; 4、掌握实时数据库及历史参数的组态方法; 5、掌握自定义主菜单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6、掌握用户组态及用户管理函数的使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如图1.1所示的反应釜监控窗口; 图1.1 反应釜液位监控主窗口

2、运行时,当按下开始按钮,首先将“入口阀门”打开(变为绿色)向反应釜注入液体;当反应釜内液体高度值大于等于100时则关闭“入口阀门”(变为黑色),而打开“出口阀门”(变为绿色),开始排放反应釜内液体,排放过程中,当液位高度值等于0时,则关闭“出口阀门”(变为黑色),重新打开“入口阀门”,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3、当按下停止按钮,则同时关闭“入口阀门”和“出口阀门”; 4、点击“实时趋势”按钮,则转入液位实时趋势窗口,如图1.2所示; 5、点击“历史趋势”按钮,则转入液位历史趋势窗口,如图1.3所示; 6、点击“报警处理”按钮,则转入液位报警处理窗口,如图1.4所示; 7、点击“退出系统”按钮,退出应用程序。 8、图1.2、1.3、1.4中的相应按钮同上面的说明,而按下“主窗口”按钮时则转入监控窗口,如图1.1所示; 9、图1.4中的“确认所有报警”按钮用于确认当前发生的所有报警。 图1.2 反应釜液位实时趋势窗口 图1.3 反应釜液位历史趋势窗口

图1.4 反应釜液位报警处理窗口 10、组态用户。 11、自定义主菜单,运行时如图1.5所示。 a)自定义主菜单之文件菜单b) 自定义主菜单之用户管理 图1.5 自定义主菜单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计算机、力控PcAuto 3.62或以上版本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1、绘制如图1.1所示监控窗口,并以“监控窗口”为名进行存盘;绘制如图1.2所示监控窗口,并以“实时趋势”为名进行存盘;绘制如图1.3所示监控窗口,并以“历史趋势”为名进行存盘;绘制如图1.4所示监控窗口,并以“报警处理”为名进行存盘。 2、实时数据库组态 在区域0定义模拟量I/O点level,数字量I/O点in_value、out_value、run如图1.6所示。 图1.6 实时数据库组态时定义的I/O点 3、定义I/O设备 选取PLC类别下的“仿真PLC”,定义名为“PLC”的I/O设备。

二氧化碳PVT实验指导书

第七章工程热力学综合实验 实验1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临界状态时气液突变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简单可压缩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 间有确切的关系,可表示为: (,,)=0 (7-1-1) F p v T 或 =(,)(7-1-2) v f p T 在维持恒温条件下、压缩恒定质量气体的条件下,测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是实验测定气体p-v-T关系的基本方法之一。1863年,安德鲁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等温压缩过程,阐明了气体液化的基本现象。 当维持温度不变时,测定气体的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就可以得到等温线的数据。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说明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现象和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7b a r (7.387M Pa ),临界温度为31.1℃,低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所示。30.9℃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图右上角为空气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等温线,供比较。 1873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p a v v b R T + -=2 (7-1-3) 或写成 pv bp RT v av ab 3 2 -++-=() (7-1-4) 范德瓦尔方程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式(7-1-4)表示等温线是一个v 的三次方程,已知压力时方程有三个根。在温度较低时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在温度较高时有一个实根和两个虚根。得到三个相等实根的等温线上的点为临界点。于是, 临界温度的等温线在临界点有转折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 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56学时其中实践56学时 教学时 数: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Machine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DCS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实 1101学生姓名:潘浩 学号:201102030117成绩: 指导教师:刘延泉实验日期:2014/6/29

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LN2000分散控制系统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熟悉掌握DCS控制系统基本设计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S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LN2000 DCS系统; 上位机(操作员站) 三.系统控制原理 采用DCS控制,将上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将液位信号输出给DCS,根据PID参数进行运算,输出信号给电动调节阀,由DDF电动阀来控制水泵的进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设定液位基本恒定的目的。系统控制框图如下:

四.控制方案改进 可考虑在现有控制方案基础上,将给水增压泵流量信号引入作为导前微分或控制器输出前馈补偿信号。 五.操作员站监控画面组态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上水箱水位的简单流程图画面(包含参数显示)、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1.工艺流程画面组态 在LN2000上设计简单形象的流程图,并在图中能够显示需要监视的数据。 要求:界面上显示所有的测点数值(共4个),例如水位、开度、流量等;执行机构运行时为红色,停止时为绿色;阀门手动时为绿色,自动时为红色。

2.操作器画面组态 与SAMA图对应,需要设计的操作器包括增压泵及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 A.设备驱动器的组态过程: 添加启动、停止、确认按钮(启动时为红色,停止和确认时为绿色) 添加启停状态开关量显示(已启时为红色,已停时为绿色) B.M/A手操器的组态过程: PV(测量值)、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动态数据显示,标明单位,以上三个量的棒状图动态显示,设好最大填充值和最大值;手、自动按钮(手动时为1,显示绿色;自动时为0,显示红色),以及SP、OUT的增减按钮;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直接给值(用数字键盘)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 强迫对流换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2、学会翅片管束管外放热和阻力的实验研究方法; 3、巩固和运用传热学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翅片管是换热器中常用的一种传热元件,由于扩展了管外传热面积,故可使光管的传热热阻大大下降,特别适用于气体侧换热的场合。 2、空气(气体)横向流过翅片管束时的对流换热系数除了与空气流速及物性有关以外,还与翅片管束的一系列几何因素有关,其无因次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 N u =f(R e 、P r 、、 、、、、o l o t o o o D P D P D B D D H /δn) (1) 式中:N u = γ D h ?为努谢尔特数; R e = γm o u D ?= η m o G D ? 为雷诺数; P r = h ν=λ μ?C 为普朗特数; H 、δ、B 分别为翅片高度、厚度、和翅片间距; P t 、P l 为翅片管的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n 为流动方向的管排数; D o 为光管外径,u m 、G m 为最窄流通截面处的空气流速(m/s )和质量流量 (kg/m 2s ), 且G m =u m ?ρ。λ、ρ、μ、γ、α为气体的特性值。 此外,换热系数还与管束的排列方式有关,有两种排列方式,顺排和叉排,由于在叉排管束中流体的紊流度较大,故其管外换热系数会高于顺流的情况。 对于特定的翅片管束,其几何因素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式(1)可简化为: N u =f (R e 、P r ) (2) 对于空气,P r 数可看作常数,故 N u =f (R e ) (3) 式(3)可表示成指数方程的形式 N u =CR e n (4) 式中,C 、n 为实验关联式的系数和指数。这一形式的公式只适用于特定几何条件下的管束,为了在实验公式中能反映翅片管和翅片管束的几何变量的影响,需要分别改变几何参数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整理。 3、对于翅片管,管外换热系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公式,可以以光管外表面为基准定义换热系数,也可以以翅片管外表面积为基准定义。为了研究方便,此处采用光管外表面积作为基准,即: ) (wo a o T T L D n Q h -???= π (5)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060260 课程中文名称:工业控制网络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总学时:40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12学分: 2.5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集成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业控制网络即现场总线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技术发展汇集成的结合点,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场的结果。现场总线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领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热点。现场总线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国防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而且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例如,对于电气工程领域,在现代电机驱动与控制装置(如变频器)中、在数字化变电站、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在智能电器中、在楼宇自动化装置中,几乎均要求配置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对于国防领域,在航空航天设备、舰船、装甲车辆中均使用了现场总线系统。 本课程以现场总线基本技术及其节点设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场总线通信与网络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并理解现场总线协议/规范,能够设计一般设备的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掌握典型现场总线系统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为学生进行现场总线系统设计和现场总线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场总线的基础知识、国际标准现场总线及其它主流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现场总线节点设计以及现场总线系统应用技术基础。 第1章绪论 现场总线的发展历程、概念、组成、技术特点与优点,标准及应用领域。 第2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据编码方式、信号传输方式、通信方式等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硬件组成与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协议分层、接口和服务、服务原语等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及其优缺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3章控制器局域网——CAN CAN总线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CAN总线的技术特点,CAN节点的分层结构,CAN的一些基本概念,报文传送及其帧类型,错误类型及其界定,位定时要求,CAN总线基本技术阐释与分析,CAN控制器及接口芯片:SJA1000、82C250,CAN节点设计,CAN系统应用实例。 第4章DeviceNet DeviceNet简介,DeviceNet的连接(CAN标识符区的DeviceNet使用、连接建立概述、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连接终点),DeviceNet信息协议(显式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分段/ 重组、重复MAC ID检测协议),DeviceNet通信对象类,网络访问状态机制,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构建DeviceNet网络的步骤及所需的硬件和软件,DeviceNet节点设计、DeviceNet系统应用实例。 第5章ControlNet

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组态软件概念介绍 实验目的: 介绍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应用背景。 介绍组态软件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认识和比较各个公司组态软件的特点。 以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组态软件,知道组态软件的由来,组态软件的应用背景,和相关技术特点,从概念上对软件有个初步的认识。 实验内容: 1、介绍组态的概念; 2、计算机监督与控制系统的概念; 3、工控机的特点; 4、原始组态软件和当前组态软件的区别和优缺点; 5、组态软件的基本特性整体结构; 6、介绍各公司组态软件的特点。 实验二软件安装与认知 实验目的: 学习组态软件的安装; 学习组态软件各模块的功能; 区别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操作。 由于组态软件的编程方式是面向对象的方法,以事件触发软件的相关动作。基本操作的熟悉让学生对组态软件运行原理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内容: 1、安装图灵开物组态软件。 2、了解单机版功能与网络版功能的区别。 3、运行演示工程。 4、学习软件界面的功能及基本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三工程建立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习怎么建立一个组态软件工程,建立的各个元素,对应了实际现场的哪些操作,重要的是记住建立工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步骤。 实验内容: 1、新建组态软件工程。 2、新建计算机节点,了解节点中各功能的含义及配置方法。

3、新建设备,了解组态软件功能设备及驱动的应用方法。 4、新建图页,图页是组态软件界面图形绘制区域。 5、新建标签,了解标签的类型及各种属性,以及标签在工程中作用的区域。实验结果: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学院 2009年5月19日

目录 一、气体定压比热测量实验 (3) 二、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 (6)

实验一气体定压比热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设备与测量原理。 2、熟悉本实验中的温度测量、压力测量、热量测量、流量测量的方法。 3、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求得比热公式的方法。 4、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二、实验装置和原理 实验装置由风机、流量计、比热仪主体、电功率调节及测量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比热仪主体如图2所示。

流后流出。在此过程中,分别测定:室温;空气在流量计进口处的干、湿球温度(t 1,t 1w );气体经比热仪主体的出口温度(t 2);每流过10L 空气所需的时间(τ);电热器的输入功率(W );以及实验时相应的大气压(B )和流量计出口处的表压(Δh )。有了这些数据,并查用相应的物性参数,即可计算出被测气体的定压比热(c pm )。 气体的流量由调节阀控制,气体出口温度由输入电热器的功率来调节。本比热仪可测300℃以下的定压比热。 三、实验内容 开启风机,调节流量,使它保持在额定值附近。调节电热器的输入功率,根据测得的室温;空气在流量计进口处的干、湿球温度(t 1,t 1w );气体经比热仪主体的出口温度(t 2);每流过10L 空气所需的时间(τ);电热器的输入功率(W );以及实验时相应的大气压(B )和流量计出口处的表压(Δh )等数据,并查用相应的物性参数,计算出被测气体的定压比热(c pm )。 四、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1、接通电源及测量仪表,将U 型管(测量压力)安装好,将出口温度计插入混流网的凹槽中。 2、开动风机,旋转调节阀,读出每10L 空气通过流量计所需时间(τ,秒),使流量保持在额定值附近。 3、调节电热器功率至某值[可以根据下式预先估计所需电功率:τt W ?≈12,式中:W 为电热器输入电功率(W );Δt 为进出口温度差(℃)——可假设从25℃加热到200℃,取n 个间隔,预估出Δt ];τ为每流过10L 空气所需的时间(s )],连续加热进入设备的空气,记录加热后的出口温度。 4、需要记载的数据:室温t 0;比热仪进口干、湿球温度——即流量计的进口温度(t 1,t 1w ,℃);连续变化的出口温度(t 2,℃);当时相应的大气压力(B ,mmHg )和流量计出口处的表压(Δh ,mmH 2O );电热器的输入功率(W ,W )。 5、根据流量计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从湿空气的焓湿图查出含湿量(d ,g /kg (a )),并根据下式计算出水蒸气的容积成分: /622 1/622 w d r d = + 6、根据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可算出电热器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kcal /s ): 3 4.186810W Q = ? 7、干空气质量流量(kg /s )为:

力控组态入门教程

力控组态入门教程 一、关于力控 力控是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管控一体化解决之道”产品线的总称,由监控组态软件、“软”控制策略软件、实时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Web门户工具等产品组成。这些产品不是孤立的,力控是一个应用规模可以自由伸缩的体系结构,整个力控系统及其各个产品都是由一些组件程序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因此本指南没有专门针对具体的产品分别介绍使用方法,而是介绍所有产品的共同使用方法。 在力控中,实时数据库RTDB是全部产品数据的核心,分布式网络应用是力控的最大特点。 在力控中,所有应用(例如趋势、报警等)对远程数据的引用方法都和引用本地数据完全相同,这是力控分布式特点的主要表现。 二、力控®产品发展史1994年12月,基于16位Windows平台(以Windows3.1

为代表)的力控®版本形成。 1996年09月,基于32位Windows平台(以Windows95为代表)的力控®1.0形成。并注册了力控®商标,成为国内率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软件品牌。 1999年06月,力控®1.2版本推出,在石油、石化等行业广泛应用。 2000年10月,力控®升级为2.0版本正式推向市场 2000年06月,被国家五部委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1年06月,正式推出基于PC的控制策略生成器 2001年08月,《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一书正式出版 2001年12月,力控®英文版forcecontrol正式推出 2002年03月,力控®2.6版本正式推向市场 2004年10月,力控®3.6版本获科技部中小企业基金扶持项目立项 三、关于力控®PCAuto?组态生成的数据文件及应用目录说明 应用路径\doc,存放画面组态数据。 应用路径\logic,存放控制策略组态数据。 应用路径\http,存放要在Web上发布的画面及有关数据。 应用路径\sql,存放组态的SQL连接信息。 应用路径\recipe,存放配方组态数据。 应用路径\sys,存放所有脚本动作、中间变量、系统配置信息。 应用路径\db,存放数据库组态信息,包括点名列表、报警和趋势的组态信息、数据连接信息等。 应用路径\menu,存放自定义菜单组态数据。 应用路径\bmp,存放应用中使用的.bmp、.jpg、.gif等图片。 应用路径\db\dat,存放历史数据文件。 第二章力控产品功能 2.1概述: 从1993年至今,力控®监控组态软件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在石油、石化、化工、国防、铁路(含城铁或地铁)、冶金、煤矿、配电、发电、制药、热网、电信、能源管理、水利、公路交通(含隧道)、机电制造等行业均有力控软件的成功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已经成为民族工业软件的一棵璀璨明星。 一直以来,北京三维力控始终有预见性地开发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功能模块,同时认真评估用户反馈建议来改进力控®产品,使用户得到超值回报,与客户的互动合作将促进了北京三维力控的发展。力控®监控组态软件的分布式的结构保证了发挥系统最大的效率。 力控®软件以计算机为基本工具,为实施数据采集、过程监控、生产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过程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消除信息孤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在今天,企业管理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办公室内直接监控工业现场,基于网络浏览器的Web方式正在成为远程监控的主流,作为国产软件中国内最大规模SCADA系统的WWW 网络应用的软件,力控®为满足企业的管控一体化需求提供了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 2.2 软件构成: 力控®软件包括:工程管理器、人机界面VIEW、实时数据库DB、I/O驱动程序、控制策略生成器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组件等。它们可以构成如下的网络系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