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T-30刀片更换

CT-30刀片更换

CT-30刀片更换
CT-30刀片更换

刀片更换方法

1)拆下刀片盖、垃圾盒或者边座。刀片基座推至底,拆

下挡板。

2)用内六角螺丝刀松开刀片固定螺丝,为了在拧松刀片固定螺丝(M3x4)的过程中避免螺丝的顶部碰

到座边,逆时针转松2圈即可。(刀片固定螺丝不要拧得太松,否则螺丝很容易碰到座边。)

3) 拧松刀片基座上面的螺丝(M2)

如图所示,在把刀片基座往里推进的同时,提起刀片夹具

4) 如图所示,在把刀片基座往里推进的同时,提起刀片夹具

刀片固定螺丝

刀片寄做安肩提起

刀片夹具

4)拆下旧刀片,换上新刀片。把有刻度“1”的面放

在刀片基座的最上方。

5)用螺丝刀轻轻地放下滑钩,刀片基座往前滑动。

拧紧刀片基座上方螺丝。

6)反复拨动刀片基座,拧紧刀片固定螺丝。

7)装上挡板、垃圾盒或者侧面罩

替换策略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说课稿 李志雁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1.导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已模糊地经历过类似的方法,只是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数学模型。所以在课的引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再现典型的生活经历,唤醒学生潜在的与替换有关的经验,一下子就扣住学生心弦,唤醒了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 2. 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式要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给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通过解决例1,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旨在唤醒学生生活中“换”的经验,让学生借助议一议、算一算,体验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3. 本课教学任务较重,检验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教材把检验安排在写答句的前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先经过检验确认结果再写答句是解决问题的程序,也是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二是一种新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可信要检验,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和培对比归纳。使学生能够掌握这类题目的检验方法,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各个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还原思想”。 4. 小结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大杯换成小杯和把小杯换成大杯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并引导学生得出:它们都是先通过替换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再解决问题;在替换过程中,要抓住等量关系进行替换;“练一练”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倍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这道“练一练”实际也是本堂课的难点,通过图示的方法使学生能比较清楚的看出球的个数总量变化和盒子数量的不变,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这样更好的帮助学生较好的梳理解题的渠道,找准解题的依据,策划出比较明确的解题方案,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的趣味。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优质教案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优质教案设计 2019-06-0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会根据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用“替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1.动画引入,学生续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从曹冲是用“与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换“大象”,引出“替换”的话题。 2.举出现实生活中替换的例子。通过为小明调换商品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3.揭示课题,引入例1。 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替换策略。 出示例题1的情境: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一)分析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

2.引发思考,激起尝试的欲望。启发提示:这里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果汁才是720毫升,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两个问题,能直接求吗?能否将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两个量与总量720毫升的.关系转化成其中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呢? (二)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先议一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再尝试列式计算。 (三)汇报尝试情况,归纳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板演出算式,并讲一讲每步式子的意义。 借助媒体演示总结: 1.大杯换成小杯或小杯换成大杯的依据是什么? 2.把大杯换成小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也就是说9个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可以先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 3.把小杯换成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的例1、以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学中“替换”的理念。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特定问题的价值,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通过感知使学生能更好的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运用“替换法”解决问题时最关键是:紧抓关键句,得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替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相关经验。 1、口算练习 出示:=? 师:同学们,刚学完分数除法,你知道这一题怎样计算吗?(指名回答)生: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师:恩,也就是说用到了一个转化的策略。同学们,你还学过哪些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生1:倒推。 生2:画图和列表。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2、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个天平,这是一个保持平衡的天平,你能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重量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生1:一个苹果的重量和两个梨相等。 生2:一个苹果的重量是一个梨的2倍。 生3:一个梨的重量是一个苹果的。 (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师:这个天平也是保持平衡的,你能计算出梨和苹果分别有多重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做法,400÷2、400÷4) 课件动态显示把一个苹果换作两个梨,或两个梨换作一个苹果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是曹冲,这个故事是(曹冲称象) 师:大象太重了,无法直接称出它的重量,曹冲是怎么办的? 生:用石头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师:对啊,曹冲用到了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替换。(板书) 师:今天,你能向曹冲学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吗?我们就先来做两个小题目热一热身。 3、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总结方法: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杯子数量=辈子容量”(板书)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得到所要求的问题。那下面一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中信息。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替换与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替换法解决问题 1.如果一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一只小狗的1 2 ,那么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小兔的重量; 8只小兔和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只小狗的重量或者相当于()只小兔的重量。 2.如果1只梨比1只苹果重30克,那么5只梨比5只苹果重()千克;如果把一堆水果中的4只苹果替换成4只梨,总重量会()<增加或减少>()克。 3.甲鱼和螃蟹共有6只,数一数有32条腿。甲鱼和螃蟹各有几只? ①假设6只都是甲鱼,就有()条腿,这样就少了()条腿,1只甲鱼比1只螃蟹少4条腿,就是把()只螃蟹看成了甲鱼。 ②假设6只都是螃蟹,就有()条腿,这样就多了()条腿,1只螃蟹比1只甲鱼多4条腿,就是把()只甲鱼看成了螃蟹。 4. 希望小学买了1只篮球和8个皮球,正好用去330元。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1 3 ,皮球和 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5. 56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把租来的3只大船和7只小船都坐满了。已知每只大船能比每只小船多坐2名同学,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了多少人? 6. 大队部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 7.60元。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7. 鸡和兔放在一只笼子里,上面有29个头,下面有92只脚。问:笼中有鸡兔各多少只? 8.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 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9.2分和5分的硬币共36枚,共值99分。问:两种硬币各多少枚? 10.小明给班里买了前排、后排两种电影票共50张,前排票每张8元,后排票 每张5元,共花了340元,问: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11. 5元1千克的茶叶和8元1千克的茶叶共10千克,用去71元。问:两种 茶叶各有多少千克? 12. 运输队要运2000件玻璃器皿,按合同规定,完好无损运到的每件付运输 费1.2 元,如有损坏,每件没有运输费外,还要赔偿6.7元,最后运输队得到2005元,运输中损坏了多少件玻璃器皿? 13.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它一连运了 17天,运了222次。问:这些天中有几天下雨?

(整理)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替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替换》 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教材最后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2元5元人民币教具各10张,每小组两份学具(2元5元人民币学具各10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魔术吗?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 教师表演魔术。为什么皮筋会不停的变换呢?生说想法。 师:这个魔术中老师偷偷的将皮筋替换了。其实替换的思想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看似非常麻烦的问题。同学们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那就睁大眼睛、开动脑筋,打开你的智慧之门吧!上课! 师:我还想了解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平时向家长要零花钱好要吗?为什么? 生回答。 师:我认识一位同学叫小明,他告诉我,他想买一个篮球,32元,当他向爸爸要钱的时候没想到爸爸给他出了一道数学题(师出示课件:有5元、2元的两种人民币一共是10张,共计是32元,两种人民币各几张?)说:只有他说出正确答案才能给他。他想了很久还没想明白,看看你能给他提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揭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 师:同学们看小明爸爸要求几个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思考? 学生说思路。 师:难不难?难在哪里? 学生思考后交流想法。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经历回顾与探索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替换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替换”的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相关经验 (出示两幅天平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指图1)这是一架平衡的天平,从图中你能看出1个苹果的质量和1个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个苹果的质量是1个梨的2倍。 生:1个梨的质量是1个苹果的1/2。

师:根据两幅天平图,你能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吗? 生:1个苹果重200克,1个梨重100克。 师:你是怎样推想的? 生:把图2左盘中的1个苹果换成2个梨,就成了4个梨重400克,可以求出1个梨重100克,再求出1个苹果重200克。 生:把图2左盘中的2个梨换成1个苹果,就是2个苹果重400克,1个苹果就重200克,再求出1个梨重100克。 (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 师: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时,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替换。(板书)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有一个小朋友,就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大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听说过吗?他是谁呀? (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师:曹冲是用什么替换大象的呢? 生:曹冲是用石头替换大象的。 师:对,一头大象太重,没办法称出它的重量,就把它替换成一些石头。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今天,我们就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假设与替换假设与替换

【专题精华】 【教材深化】 题1 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敏捷思维 假设30只都是鸡,则有脚(30×2)只,比题中的88只脚少,因为每只兔子被假设成鸡时就少了2只脚,从中我们可以求出兔子的只数。 全解 假设都是鸡,则有脚30×2=60(只)。比原来88只脚少了88-60=28(只)脚,每只兔子被假设成鸡,每只少算4-2=2(只),所以兔子的只数为:28÷2=14(只),则鸡的只数为:30-14=16(只) 拓展探究 这道题是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可以假设笼中全是鸡或全是兔,那么脚的总数与实际有了出入,根据相差的数量在进行分析,可以求到鸡和兔的正确只数,当然上题可以假设成全是兔子来算,聪明的你不如来试一试。 1.笼子里的鸡和兔共有36只,共有脚100只,那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鹤和兔共有24只,有68条腿,求兔、鹤各有多少只? 3.(2007·第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一队猎手一队狗,两队并着一队走。数头一共 三百六,数脚共八百九,有多少名猎人,多少只狗? 题2 有大小酒桶共80个,每个大桶可装酒25千克,每个小桶课装酒15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600千克。大小酒桶各有多少个? 敏捷思维 这里没有给出两酒桶的总千克数,而是给出两桶相差数,我们可以假设如果都是大酒桶,则大桶比小桶多装(25×80)千克(因为假设都是大桶,则小桶为0),而实际只是多装了600千克。每用一个小桶换一个大桶大桶装的酒和小酒桶的酒之差将减小(25+15)千克。因此可以求出小桶的桶数。 全解 小桶数:(25×80-600)÷(25+15)=35(个) 大桶数:80-35=45(个) 答:大酒桶有45个,小酒桶有35个 拓展探究 在一般情况下,若题目的条件给出的是两数之差,一般最好都是假设“大数”再 用置换法,作适当的调整,从而解出答案。 第17讲 假设与替换 假设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法,就是先作出某种假设,然后进行推理或计算,再将假设与题中的实际情况比较,从而找出差异,并根据出现的差异对假设作适当的调整,找到正确答案。 运用假设法的思路解应用题,先要根据题意假设未知的两个量是同一个量,或者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相等,然后再根据所作的假设,注意到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这种假设、找误差、调整的方法,在今后解答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运用。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 (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 执教人:李彩云说教材 今天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68页——69页的例题1、练一练及练习十一第1—3题。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怎样替换及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说教法和学法 (1)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在导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课件出示《乌鸦喝水》的画面,让学

生说一说乌鸦喝水的故事,重点说说故事中是把什么的体积替换成什么的体积,唤醒学生替换有关的经验。 过渡语:乌鸦都能想出了这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石头的体积替换了一部分水的体积,使水位升高了,喝到了水,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二、探究新知,探究策略 课件出示两道准备题: 1、算一算:老师把720毫升的液体倒入9只小玻璃杯里,正好都倒满,每只小玻璃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6个小杯中,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第一道题是初步感知替换的方法以及如何替换,第二道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同时也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通过这两道题帮助学生在新课的教学中能联想到将小杯换成大杯,或者将大杯换成小杯,为解决新知打下有效的思维基础。 3、课件出示例一: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一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注意:这道例题的呈现改编了例题,缺少了条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720毫升是1个大杯的容量与6个小杯的容量之和”,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这也是产生困难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还需要提供一个怎样的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将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这是替换的依据。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种关系:A、倍数关系,B、分数关系。这样的情境能为学生学习替换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替换的策略呼之欲出,非常自然。 4、教学例一 (1)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 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⑴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⑵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⑶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⑷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是一种最常见、最基础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数与形之间进行转换,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时,没有统一的模式。因而,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应超越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和应用意识。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变更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转化的关键是要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具体的转化方法。教材主要安排了数与代数领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当时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针对解决具体问题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无意识的。本章内容有助于学生从策略的角度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把转化策略与以前学过的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

较,体会转化策略的内在价值,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 突出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一方面注意精心选择数学问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大多能够解决,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对比较烦琐,而如果运用转化的策略来思考,那么就可以简捷地得到问题的结果。通过比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和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转化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在过去的学习中,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的问题,从策略的角度重建相关知识的联系,即解决一个新的问题通常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深化对转化策略的认识。 2. 合理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而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又是首先要考虑的。通常我们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能够解决的问题,把非常规的问题转化成常规的问题等,但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学时注意通过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并明确转化后要先实现的目标。其次,要考虑转化的具体方法,教学时注意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指引下,自己探索转化的具体方法。 3. 借助直观图启发转化的具体方法。教学时注意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应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以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 教学内容:书第89-90页的例1,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转化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实现问题的简单化,并相应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替换策略的魅力 1、出示《曹冲称象》 师:曹冲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 (1)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说,师贴出杯子图) 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组合作

师谈话:每个大杯的容量与小杯的容量不一样,杯子的数量也不一样,怎样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呢?能不能想到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 的想法。(想想刚才曹冲称象的故事) (3)汇报想法:(师板书) 把大杯换成小杯 把小杯换成大杯 师小结:不管是把大杯换成小杯,还是把小杯换成大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个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大家真了不起,刚才大家的做法用到了和小曹冲称象一样的方法——替换法。 (4)说说具体的替换过程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替换呢?(生说说替换方法)还有别的替换方法吗?(生说) (5)你能把替换的方法用算式写出来吗?(生在书上列式解答) 6+3=9(个) 6÷3+1=3(个) 小杯:720÷9=80(毫升) 大杯:720÷3=24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小杯:240÷3=80(毫升)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检验作答: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口头检验) (7)回顾反思: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我们是根据哪个条件来替换的? 我们是怎样替换的?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换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播放达能饼干广告> 师:从刚才的广告中你又发现了哪些数据知识呢?(生说)

浅谈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法

浅谈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法 摘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意义。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较为复杂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教材选择了其中较国典型的两类相对简单一些的问题。 关键词:策略替换假设转化 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江苏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例1中,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题目是,“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例题中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了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示意图,思考怎样把大杯替换成小小杯或小杯替成大杯。重点应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说对“小杯容量是大杯容量的三分之一”这个条件的理解,要让学生依次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幅表示“替换”过程的示意图,并启发学生思考,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3个)或6个小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大杯(2个)。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或把6个小杯替换成2个大杯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小杯容量是大杯容量的三分之一,计算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方法一,假设全部用小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来计算:720÷(3+6),算出小杯的容量后,再算小杯容量的3倍是1大杯的容量。方法二:假设全部用大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来计算:720÷(1+2),算出大杯的容量后,再算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检验过程不可缺少,应该包括两步,用3个小杯的容量加1大杯的容量,看结果是否等于720毫升。第二步,1大杯的容量是否等于3小杯的容量。 教学例2,题目是“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同时也在例1学习经验的启发下,想到运用假设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提出各种具体的假设方法。方法一,重点可围绕假设10只都是大船,一共坐10×5=50(人),多坐50-42=8(人)。有一只小船被当成大船会多出几人?(5-3)=2(人)。一共多出8人,说明明有几只小船被当成3大船。8÷2=4条计算出小船的只数,大船的只数就可以数出来。方法二,重点可围绕假设10只都是小船,一共坐10×3=30(人)少坐42-30=12(人)。有一只船当成小船会少出几人?5-3=2(人)。一共少出12人,说明有几只大船被当成了小船,12÷2=6(条),计算出大船只数,小船只数就可以算出来,两种方法都可以用综合算式来计算。 ①小船只数:(10×5-42)÷(5-3)大船只数:10-4=6(条) =(50-42)÷2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第89~9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培养集体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难点: 相差关系的时,“替换”的策略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1.(图片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在《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很多大臣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小曹冲解决了。小曹冲的办法很妙,妙就妙在他将大象替换成了相同重量的石头,解决了不能直接称象的难题。我相信咱班的同学会像小曹冲那样聪明,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出示图片)师:这是一架平衡的天平,从图中你能看出1个苹果的质量和1个梨子的重量各是多少吗? 生:不能。 师:再增加一个条件,(图片出示)从图中你能知道苹果和梨子重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2个梨子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2 1) 师:现在你能知道1个苹果和1个梨子的重量各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子或者把2个梨子换成1个苹果) 师: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时,大家也是用到了“替换”的方法,看来“替换”的确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板书:替换的策略)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师:刚才我们初步体验了一下替换的策略,我这里还有一个稍难点的题,想考验一下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1.课件出示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生读题。 师:根据给出的条件你觉着能用替换的策略吗。 有的说能替换,有的摇头。最后都表示不能替换。 师:为什么不能替换? 生:因为不知道大、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我给它加一个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课件)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3个小杯的容量等于1个大杯的容量。

替换法和假设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 典型例题: 1.李大伯买了15千克特制面粉和35千克大米,共用去97.5元。已知一千克的特制面粉的价钱是1千克大米的2倍。李大伯买特制面粉和大米各用去多少元? (1)想:15千克特制面粉可以换成()千克大米,97.5元正好可以买()千克大米。列式解答: (2)想:35千克大米可以换成()千克的特制面粉97.5元正好可以买()千克特制面粉列式解答: 2.六年级46名学生和两位老师去参观恐龙化石展,买票共用去250元。已知每张成人票价是学生票的2倍。每张成人票多少元?每张学生票多少元? 3.王老师买4支钢笔和10支圆珠笔共用去52元,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2.5元,钢笔和圆珠笔各用去多少元? 4.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计700元。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5.小芳家养了鸡和兔共100只,如果鸡和兔子共有248条腿,那么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课堂作业: 1.买了4张桌子,9把椅子共用去252元,1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买5千克苹果和8千克香蕉,共付22元。已知3千克苹果的价钱等于4千克香蕉的价钱。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元?香蕉的单价是多少元? 3.笼中共有32只鸡和兔,数一数腿有100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4.小明有40分,50分的邮票共40枚,总计18.40元,问40分,50分的邮票各多少枚?

5.王老师带了51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共租了11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请你算一算,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6.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1个纸箱比1个木箱少装30双球鞋,每个纸箱和木箱各装多少双? 7.三轮摩托车与自行车共10辆,共有26个轮子,三轮摩托车和自行车各有多少辆? 8.大油瓶一瓶装4千克油,小油瓶2瓶装1千克油,现有100千克油共装60个瓶子,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9.有1元和8角的人民币共12张,共计10元,1元和8角的人民币各是多少张? 10. 30个人去旅游,住宾馆时租了2人间和4人间共10间,2人间和4人间各租多少间?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替换》教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替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89~P9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1)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2)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3)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4)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 (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

替换策略

一、重温故事,感受替换策略 课件打开曹冲称象图片。 大家熟悉这个故事吧!曹冲称象。那谁来说说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生答:(他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噢!他用石头替换了大象,它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作为替换的依据。 (鼓励性评价:真聪明) 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 生:替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师:是啊!只有七岁的曹冲真是了不起!用石头替换大象的方法求出了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替换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 (一)出示问题,酝酿策略。 师:看!小明给我们带来什么了? 生:果汁! 师:还带来了一个问题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师: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师:你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呢? 生答还可以怎样理解?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提炼: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二)自主探索,选择策略 师:同学们看,这里有大杯也有小杯,杯子的数量也不一样,那怎样来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呢?你能不能联系曹冲称象给我们的启示想一个比较好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呢?同桌互相说说看! 生:大杯换成小杯 生:小杯换成大杯,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替换? 生:换了之后全是小杯或者全是大杯,再平均分就能求出小杯或大杯的容量。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 生读题 过渡:在刚才的探究中,我们知道了可以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也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来替换,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交流园地:要求 1、画一画,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 2、说一说,应该怎样替换,并且如何计算。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小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展示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还有其他的替换方法吗?(课件要可以在两种方法间自由切换) 师:求出的结果正确吗?可以检验! 指名让生检验。(你觉得小杯的容量加上大杯的容量满足720毫升以后,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最后写答,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三)、回顾反思,提升策略 谈话:咱们回想一下,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替换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师: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又是怎样来替换的呢? 生答:在解决这一过程中,原来是有大杯和小杯两种不同的量,用替换的策略简化成了都是小杯这同一种量,而且总量也告诉我们,这样要求小杯的容量就方便了;同样用替换的方法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使题目中只出现了大杯这同一种量,要求大杯的容量也方便了。 师:也就是把两种不同的量换成同一种量。 师:你认为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生:把两种不同容量的杯子换成同一种容量的杯子来计算,使问题变得简单。师:在替换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还借助了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师:再想一想:我们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呢?同桌交流1、提出假设;2、进行替换;3、分析替换后的数量关系;4、列式求解并检验写答、小结。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不仅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小明带来的这个问题,还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过渡:不过啊,小明感觉不服气!他在装网球时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好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策略 [电脑出示]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针对性练习 1.王老师用31.5元买了4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圆珠笔的价格是钢笔的1/3,每支圆珠笔和每支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想:这些钱如果全部用来买圆珠笔,可以买()支圆珠笔;如果全部用来买钢笔可以买()支钢笔。(列式解答) 2.爷爷买了6千克梨和8千克苹果,共用了48元,梨的单价是苹果的2倍,求苹果和梨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想:48元相当于买了()千克梨,或相当于买了()千克苹果。(列式解答) 3.商店做3件上衣和5条裙子共用了18.4米布,已知一件上衣的布是裙子的1/4,每件上衣和每条裙子各用布多少米?想3件上衣和5条裙子的布相当于()条裙子的布。(列式解答) 4.58元钱买了5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2元。求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想:把4支钢笔换成4支圆珠笔,总价比原来()(“多”或“少”)()元。(列式解答) 5.5个苹果和3个梨共重1350克,1个苹果比1个梨重50克。1个苹果多少克?1个梨呢?想把3个梨换成3个苹果,那么总重量比原来()(“多”或“少”)()千克。(列式解答) 6.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7.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630个。每个大盒装的球是小盒的2倍,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8.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63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14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9.40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8条大船和4条小船,每只小船坐人数是大船的1/2。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几人? 10.21.6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本,3本练习本的价钱相当于一本是硬面本的价钱。练习本和硬面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1.食堂买30斤花菜和5斤萝卜,正好186元钱。每斤萝卜的单价是每斤花菜的1/5倍。每白菜和每斤萝卜各多少元? 12.买了4枝钢笔和2枝铅笔共52元,铅笔的单价是钢笔单价的1/6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3师傅两人一起加工零件。师傅工作3小时,徒弟工作4小时,两人一共加工了372个零件。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2个零件。师徒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14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付出700元。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5.同学们准备了660件动物标本,准备放在9块红色和6块蓝色展板上展出,每块红色展板上比蓝色展板多放15件。每块红色展板和每块蓝色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件动物标本? 16.同学们准备了660件动物标本,准备放在9块红色和6块蓝色展板上展出,每块红色展板上能放的标本数是蓝色展板的3倍。每块红色展板和每块蓝色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件动物标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