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宏观概要

第一节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

第二节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第四节隋唐时期(581~907年)

第五节宋元时期(960~1368年)

第六节明清时期(1368~1840年)

热点链接

中西类比

命题观点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

宏观概要

第一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0-1901年)

第三节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时期(1901-1927年)

第四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1927-1949年)热点链接

中西类比

命题观点

第三章中国现代史

宏观概要

第一节过渡时期(1949-1956年)

第二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年)

第四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6年至今)

热点链接

中西类比

命题观点

第四章世界古代史

宏观概要

一、上古时期

二、中古时期(中世纪)

热点链接

中西类比

命题观点

第五章世界近代史

宏观概要

第一节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14-16世纪)

第二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18世纪)

第三节工业社会的来临(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第四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热点链接

中西类比

命题观点

第六章世界现代史

宏观概要

第一节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17-1945年)

第二节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三节走向多极化的世界(20世纪90年代至今)

热点链接

中西类比

命题观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宏观概要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第一节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

阶段特征

先秦是秦朝统一前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知识整合

一、远古时期

1.政治

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

(1)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业:①神农传说: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②青铜制造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③陶瓷: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

(4)商业: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3.文化

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二、夏商周

1.政治

(1)王位继承:夏朝世袭取代禅让(启),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朝父子相传,兄终弟及;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政治特色:神秘色彩(天意、占卜决定国事)。垄断神权强化王权。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占卜进行决策、理解天命、主宰国政)。

(3)分封制:分封目的、受封者、诸侯的义务和权力、主要封国、影响、崩溃。

(4)宗法制目的、特点、大宗和小宗的概念、作用、影响。

2.经济

(1)土地制度。井田制:①土地国家所有:名义为国家公有,实际为国王所有。②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③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④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⑤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土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耕地形同汉字的“井”字,被称为“井田”。)

(2)农业。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木制的末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主要生产工具。

(3)手工业。①工商食官: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②纺织:商朝:甲骨文出现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有了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列入“国有六职”之中。这时已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③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展示了青铜文明。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④冶铁:春秋晚期已有铁器。⑤陶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4)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可以看到流通骨币和铜币的情形。

3.文化

至今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5000个左右。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三、春秋战国

1.政治

(1)东周建立: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3)战国:改革、战争、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1)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2)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3)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4)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5)秦孝公求贤若渴,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3)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加强思想控制。(4)改革旧俗。

3.作用:(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为奏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并促使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局限性:(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3)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4)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经济

(1)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铁犁牛耕——井田制破坏——初税亩(税制改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2)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重农抑商”政策:①含义: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②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③最早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4)农业:①铁犁牛耕: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秦国“以牛田”。②耕作技术: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③水利: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5)手工业: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冶炼生铁和钢——块炼铁)。战国——铁器大量出土,河北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表明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6)商业: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③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作为货币。④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都会。⑤“市”出现。

3.文化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士”的崛起,私学兴盛,学术下移。②诸子百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知道其代表人物)。③影响: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①思想:“仁”、“礼”的学说;主张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敬而远之的态度。②教育:“私学”、“有教无类”。礼法并用。

(3)孟子:①他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③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4)荀子:①在天人关系上,他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②主张“性恶论”。

③他对儒家“礼”的思想进行深人研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④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⑤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观点。

(5)科技文化成就:①科技:人们已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②文学:《诗经》(内容、精华、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影响)、楚辞(屈原)。

导学要旨

1.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

(1)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了西周王朝在制度建设上的卓越成就。

(2)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

(3)在宗法制下,小宗围绕在大宗的周围.同姓之家围绕在小宗宗子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我们称之为宗法国家。它可以说是家的放大与延伸。家与国是同构的(这一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2.关于夏商周的经济

夏商周的经济,几套教材史实差别较大,共同的知识点涉及:井田制、青铜铸造技术。

3.关于甲骨文与《诗经》

甲骨文与《诗经》是几套教材共同涉及的内容,围绕甲骨文和《诗经》也较为容易寻找到命题的“题眼”和素材。《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五经”之一)。要注意其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其精华是国风。

4.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三大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复习时先要明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性事件:井田制的破坏、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

二是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史书、文学作品等著作中充满了对小农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这些都是命题的好素材。对于小农经济一定要理解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影响,以备命题者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是重农抑商政策。几套教材对这一政策都作了系统的论述,属于相关性较高的内容。从考试命题角度来说,因为材料丰富可命大题,因涉及的方面多可从各个侧面命制选择题。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人民版认为: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其它版本教材的表述也大同小异。

5.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文化史学习的重点应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关键点是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内涵:孔子学说的要旨在于“礼”和“仁”。孟子侧重发展孔子的仁学,倡言“民贵君轻”,将民本主义推向高峰。荀子侧重发展孔子的礼学,人性恶是其礼学的人性论基础。

第二节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开创,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整合

一、秦朝

1.政治

(1)走向“大一统”: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确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3)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三公”职责、宰辅制度的特点);朝议制度。

(4)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职责、任命,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2.经济: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的发展。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主要活动与贡献

1.兼并六国: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先弱后强等方略。于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

2.巩固统一:(1)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2)在地方推行郡县制。(3)南服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4)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交流。(5)统一度量衡。(6)修筑以成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7)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二)历史评价

1.功:(1)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派兵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等。

2.过:(1)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地灾难。(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西汉

1.政治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制。

(2)王国问题:由来(异姓王、同姓王);贾谊、晁错主张“削藩”,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3)相权的变化:汉初相权大(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削弱相权,实行“中朝”“外朝”制度,相权削弱。

(4)监察体制:汉武帝划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

(5)选官制度:察举制。

2.经济

(1)“重农抑商”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农业:①牛耕普及:推广耦犁(西汉赵过);犁壁出现。②铁制农具的推广:曲柄锄、大镰;耧车。③耕作技术:赵过推广代田法。④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⑤水利: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井渠”。

(3)手工业:①盐铁专卖:从汉武帝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②纺织业: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开辟丝绸之路。③冶铁:西汉高炉炼铁,炒钢和铸铁柔化技术;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

(4)商业:①市:西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②商业都会: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3.文化

(1)科技文化:①文字:隶书创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楷书、行书、草书大多源于汉。

②文学:汉赋(作家、作品)。

(2)思想:①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取得封建正统地位。

②太学的创办:时间、概况(官立学校、“五经”作教材)、影响(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状况;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并敢于批判时政,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三、东汉

1.政治

(1)选官制度:察举制。

(2)外戚、宦官专权: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经济

(1)农业:①耕作方式:某些地方出现一牛挽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②水利:王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陶瓷(早期生产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3.文化:蔡伦与“蔡侯纸”。

导学要旨

1.关于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朝历史突出的是制度建设,秦朝制度建设在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皇帝制度”的由来;

二是皇权政治的内涵和皇帝制度的特征:皇帝制度的典型特征,人教版概括为“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两个方面。人民版作了这样的概括:皇帝独尊、

皇帝独裁(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制约);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影响国家决策;“家天下”下的君臣关系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三是秦朝的中央官僚制度建设: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使行政权(丞相主持)、军权(太尉主持,实为虚职,由皇帝独揽)、监察权(御史大夫主持)分治,以相互制约而统归皇帝管辖。

四是郡县制度的建立。秦通过郡县制度,组成了严密的垂直统治网,将地方权力集中于朝廷。

2.关于汉代中央集权问题

中国历史上,政治领域统一与分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地方割据与反割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在反复地进行着。

(1)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反映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胜利。郡国并行制是几套教材共有的内容,是值得关注的命题点。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人教版和岳麓版共同涉及的内容。

(2)汉武帝对相权的削弱,则反映了君权对相权斗争的成功。相权在汉代的削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3.关于西汉经济

西汉经济中,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是特别需要关注的。汉代是铁犁牛耕逐渐普及的重要时期。几套教材都提到了汉代的耦犁(二牛抬杠)、耧车。赵过是一个对汉代农业技术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代田法以及耦犁和耧车的创制都与他有关。耦犁(二牛三人)、耧车要熟悉教材提供的插图。人教版提到的犁壁及其进步意义也要注意。

汉代的官营手工业和盐铁专营制度是几套教材共同涉及的内容。

汉代的商业是繁荣的,所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汉代的“市”在经营时间和空间上受国家的严格控制。

4.关于秦汉文化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思想领域的一个突出事件。董仲舒是上承孔子、下启朱熹的人物。其学说包容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董仲舒的中心思想是“大一统”思想;所提出的最重要建议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重要的理论工具是“天人感应”学说。

5.关于东汉的历史

教材中关于东汉的内容涉及不多,多属于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复习以识记具体的史实为主,如蔡伦改进造纸术、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等。

6.关于两汉的历史人物

汉武帝学习两汉历史,汉武帝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教材所介绍的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多发生在其统治时期,如政治:中外朝制度的形成;“推恩令”以及王国问题的解决。经济:赵过推行代田法,发明耦犁、耧车;实行盐铁专卖,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在天下郡国设学校;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等。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1)政治: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

(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1.政治

(1)三省体制逐渐形成: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

(2)“九品中正制”:①内容: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②不足:世家大族凭门第入仕;有才而出身低微的人难在地方和中央任高官。③结果:随着世家大族没落,这一制度无法继续下去。

2.经济

(1)农业:北魏实行均田制。

(2)手工业:南北朝的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草市”(南北朝)。

3.文化

(1)思想宗教:随着佛道盛行,儒学受到挑战,但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

(2)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楷、行、草书成熟,出现钟繇(三国)、王羲之(东晋)等书法名家。

(3)绘画:总结了许多绘画理论,出现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著名画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2)孝文帝学习汉文化。(3)阶级矛盾尖锐。(4)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2.内容: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2)推行均田制,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3)设立三长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5)迁都洛阳。(6)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3.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2)作用:①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②加速封建化。③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

导学要旨;各教材都介绍了汉代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理清线索

线索一:选官制度的演进过程: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线索二:察举制(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2.明确内涵

三套教材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解释实质相同,文字表述差异较大。如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南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一种自上而下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3.拓展认识

借助史料理解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实施背景和制度本身不足。通过典型材料,联系现在的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英国的文官制度等内容,认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中国教育、文化,以至民风、官风、世风的影响。

第四节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1.政治

(1)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①三省名称与职权: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和尚书(执行)。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议国事的场所。②实质:相权分散、削弱,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独尊。③六部:设于尚书省下,具体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影响: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既限制了相权,又提高了效率,此后历代沿袭这种制度。

(2)科举制的实行:①开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②正式形成: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③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④影响: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把选才、任官之权,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而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3)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2.经济

(1)农业:曲辕犁——传统步犁定型;均田制的实行。

(2)手工业: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官营手工业规模相当大。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兴起。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等)。丝织业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民间手工业也很发达,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来自农夫织妇之手。唐朝时,中国瓷器大量出口。

(3)商业唐长安城设有东、西二市,官府对商业进行控制(时间、率问)。草市、夜市较前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广州成为著名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3.文化

(1)科技: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2)文学:唐诗进入黄金时期(繁荣原因、李白和杜甫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3)书法: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形成的三体);草书名家(张旭、怀素);行书名家(颜真卿)。(4)绘画:展子虔(隋)《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主要活动与贡献

(1)贞观之治:①政治方面: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慎用刑法,制定《唐律》。②经济方面: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强调“存百姓”思想。③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①开明的民族政策。②武力征服东突厥和西突厥。③设立机构,羁縻府州、安西都护府。④册封东突厥世袭都督、刺史宫职且其后代均由唐政府册封。⑤接受松赞干布求亲,派文成公主入藏。

(3)开放的对外政策:设专门机构鸿胪寺;鼓励外商到中国贸易等。

2.历史评价

(1)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1.注意上连魏晋下接宋元的思想文化史内容。文学的唐诗、宋词、元曲是重点内容

需要关注的是细节,如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宋代柳永、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书法的“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唐代书法“颠张(张旭)狂素(怀素)”将狂草带引至巅峰;欧(阳询)、虞(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将楷书推向极至。

绘画领域关注山水画、文人画和风俗画的特点;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透露出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等。

另外,唐宋还是综合命题的重要区域,如从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着手来考查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文学、艺术作品的平民化、通俗化同、曲、风俗画;娱乐场所瓦子)等。

2.要注重以隋唐、唐宋、两宋为时限的问题进行综合思维

通史学习不可忽视对一些重要朝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归纳概括。如以唐或宋为主题,将涉及这两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实进行归类,形成系统的整体的朝代知识。隋唐:隆盛时代;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第五节宋元时期(960~1368年)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知识整合

1.政治

(1)宋加强中央集权: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宋太祖主要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宋初这些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却造成了“三冗”的国家财政危机。

(2)中央机构的变化:①中书门下的设置: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分割相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3)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宋设路、州、县三级;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经济

(1)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2)手工业:①工匠:宋代匠户为被官府以强制服役的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人专门户籍。

②制瓷:宋代制瓷技术发达,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③纺织:织锦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3)商业: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突破坊、市限制,商品经济发达(纸币“交子”、草市);元大都是著名城市,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3.文化

(1)理学:①代表:“二程”、朱熹。②主张:“万物皆只一个天理”;“格物致知”以贯通明“理”;“存天理,灭人欲”。③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文学:宋词、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

(3)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

(4)绘画: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5)科技: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外传深刻影响了世界。

王安石变法[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1)内忧外患: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辽和西夏的威胁。(2)积贫积弱:财政危机,机构重叠,官俸开支多,军队训练废弛,战斗力弱。(3)直接目的: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4)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内容:(1)富国之法: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免役法。④市易法。⑤方田均税法。⑥均输法。(2)强兵之法:①保甲法。②保马法。③将兵法。④设军器监。(3)取士之法:①改革科举制度。②整顿太学。

3.作用:(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4.局限性:(1)新法的实行显得操之过急,执行导致走形。(2)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3)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5.结果:(1)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遭到激烈反对。(2)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导学要旨

1.政治史应关注三个方面

(1)君权与相权之争:注意三个时期①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②北宋——“二府三司”辅政体制的建立;③元朝——省制(中书省)。

(2)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是复习的重点,省的设置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经济史应重点关注中国古代“市”的发展

这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城市商业经营时间的变化(由按时开市、闭市到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二是城市商业经营空间范围限制的变化(由坊市制到坊市制的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其中汉、唐、宋是三个关键的朝代。

3.宋代理学是复习的难点

理学指中国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其特点是以儒家思想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是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

理学的内涵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这个学派首先提出“理”,作为其哲学的本质特征。程朱以“理”作为其哲学最高范畴、宇宙本原。认为理既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也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概括和升华,从而形成了有别于以往任何哲学的独特的理论形态。

(2)理学家都强调“遏人欲,存天理”或“存天理,去人欲”,企图通过哲学的思辨,把封建道德、伦理和等级制度安放在理的宇宙观和人性论的基础上。

(3)“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理学尊信的主要经典,这些经典的问题经过新的不同诠释获得了新的意义。

第六节明清时期(1368~1840年)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是其基本特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与此相适应,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逐渐落伍。

知识整合

一、明朝

1.政治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2)明成祖: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经济

(1)纺织业:①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②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③使用花楼机。

(2)制瓷: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3)外贸: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4)商业:徽商和晋商。

(5)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文化

(1)思想:①王守仁的心学(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

一);②李贽的反正统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否认儒学权威,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3)戏曲:明传奇。

二、清朝

1.政治: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经济

(1)手工业: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杭和南京成为丝织业中心;制瓷业进步(瓷窑、品种、技术);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商业:晋商和徽商;闭关锁国政策。

(3)外贸: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欧洲人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3.文化

(1)思想: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②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注重实学(《天下郡国利病书》)。③王夫之:政治思想: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文学:曹雪芹的《红楼梦》。

(3)艺术:郑板桥的《墨竹图》(文人画)。

(4)戏曲:京剧的形成和成熟。

导学要旨

1.学习明朝政治制度史要明确如下内容

(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事实上兼任了丞相的职责,从而使君权与相权合而为一,形成了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

(2)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内阁的职责是只备顾问,无决策权,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钱穆语)在军机处任职的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只能秉呈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政治决策的封闭性特征明显。因此,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3.明清经济史要特别关注商帮的出现、海禁政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1)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随着商人异地经商渐成风气,商帮便应运而生。它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而会馆或公所则是他们的汇聚地和活动场所。明清时期的商帮中以徽商和晋商实力最为雄厚。

(2)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注意结合教材去理解。应明确:长期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人教版新修订教材删去了这一内容,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诸如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等。

4.明清思想史的内容最为厚重

明朝两位思想家王阳明、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5.注意从经济和思想方面说明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2)思想方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例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等。

热点链接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制度特征

(1)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相统一。(2)中央和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3)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受制约而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削弱。(4)借助神权和思想控制来巩固政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2.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加强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2)加强思想控制。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推行郡县制(地方);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等。(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积极方面:(1)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族的侵扰,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3)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如修筑长城,兴修水利等。(4)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生产工具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

消极方面:(1)皇帝决策具有专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政治腐败、贪污腐化。(2)思想文化的专制,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

1.正确分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1)新的社会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确立。(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的出现。(3)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4)民族融合的加强。(5)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6)重用人才。(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2.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如纺织),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如冶铁);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明清),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

3.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

(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经济上瓦解着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4.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原因: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3)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4)表现: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5)影响:①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定,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②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变化

1.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时期。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苟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善。儒家提倡仁、中庸、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西汉:改造与独尊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宋代,程朱理学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4.明清:继承和批判时期。出现反封建,提倡经世致用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思想。

中西类比

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区别

项目雅典民主政治中国君主专制政治基础城邦政体大一统帝国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君主独裁和家族世袭

决策机构或

公民大会君主

政治文明贡献

希腊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

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

基础上任期制、议会制、差额选举

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创造出一套独持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

的郡县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行省制度等,

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突出作用

极大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

化的繁荣

权力集中,对广大国土实施了强有力的

管理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苟子的“人性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的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爱人”。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儒家思想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占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

(3)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讲究天人合一,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对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人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理性是认知世界、发明技术、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力量;激情是追求浪漫、寻找快乐、欣赏美感的动力。

命题观点(必须知道的知识点)

1.先秦时期

(1)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两者互为表里。

(4)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阶段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5)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6)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7)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9)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2.秦汉时期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

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

(2)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充分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特点。

(3)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5)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长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6)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8)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9)兴办太学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10)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体系。

(11)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

3.魏晋隋唐时期

(1)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5)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日益成熟;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6)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

(1)元朝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宋朝的商业突破了时间、空问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同时,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4)宋明理学的出现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睦艺术的成熟。

5.明清时期

(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

(4)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5)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7)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小说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

宏观概要

1.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2.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可以说整个近代中国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以及清政府中的爱国将领抵抗西方列强的斗争,日本侵华战争中自发的抵抗和政府的抵抗。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探索精神。

5.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西方列强侵略、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在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几经曲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6.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由传统科学向自然科学转变的历史。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思想、科技、文化也伴随而来,逐渐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

阶段特征

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但由于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主义势力仍然强大,广大中国人的思想仍然僵化,加上外国势力的阻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近代化的历程并没有真正开始。

知识整合

一、政治

1.鸦片战争

1840年,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作为革命纲领,后期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方案《资政新篇》。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经济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三、文化

1.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的历程。

2.1859年,洪仁歼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导学要旨

1.明确近代中国两大任务

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

2.注意从不同史观认识鸦片战争

从革命史观看,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与中华民族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从文明史观看,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冲突。

3.运用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史学范

理解与认识

革命史范式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现代化范式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整体史范式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被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史范式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地方。

社会史范式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4.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知识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不要误认为是英法联军攻陷了广州城。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是《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是《南京条约》。

(3)《北京条约》的赔款是“对英法赔款各赠至800万两白银”,避免两点失误:一是误认为“对英法赔款各增加了”;二是误认为“对英法赔款共计800万两白银”。

(4)“增设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的规定而不是《天津条约》,开辟“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是《天津条约》而不是《南京条约》。

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0-1901年)

阶段特征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走向深入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古老的中国走出了“器物变革的重要一步,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行了戊戌变法。

知识整合

一、政治

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一一兴中会。

5.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6.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势力发展迅速,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并加速了它的灭亡。

7.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戊成变法[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

(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早期维新思想,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理论准备。(4)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5)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2.内容

(1)政治:鼓励官民上书言事;举荐新政,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等。(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等。(3)文教:废除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遣留学生;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等。(4)军事:建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等。

3.评价

(1)爱国性: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进步性: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利学文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启蒙性:它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猛烈抨击,为近代思想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

2.民族资本主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在东南沿海诞生。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3.社会生活

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序幕;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

三、文化

1.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出现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合理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君主专制,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康有为的思想

(1)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2)用儒家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3)坚持渐进变革,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共和。

梁启超的思想

(1)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2)要建立“新’’的中国,必须先培养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自新国民。(3)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要实现立宪政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定一部宪法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4)中国立宪不可操之过急。(5)宪法的权威高于一切。

导学要旨

1.综述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2)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文化: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习俗。(4)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2.归纳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特点

(1)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建反侵略性质。

(2)是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3)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

(4)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每一步探索都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5)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第三节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时期(1901-1927年)

阶段特征

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跨越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统治)两个阶段,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下层代表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政体,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知识整合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1901~1912年)

1.政治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10月

2021年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优选15篇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优选15篇 根据湖北省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本事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1、资料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xx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XX年是xx省新课改后的第x年高考,所以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经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到达有机的统一。 1、时间安排: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本事,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6a8a.yingshi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新课标高考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特征和知识整合(全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017届高考历史的备考计划

2017届高考历史的备考计划 我这是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通过我对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的分析,认识到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高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 重。因此,根据我校本届高三文科毕业班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备考计划: 一、三轮复习,一步到位. 历史学科通常的高考复习分为三步,单元复习、专题热点复习、题型训练,但针对特长生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我们必须一步到位,为达到此目的,我准备从以下三方面落实: 1、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 (1)、突出概念、标题; (2)、精选精讲重点问题; (3)、适当扩展专题热点; (4)、注重规律总结。 2、提高练习效率(具体做法) 从百所名校大联考卷、优化设计中精选试题分别用于课堂训练、 课后训练、考试等用途。 3、加强考试小结(具体做法) 每次有针对的单科考试、月考后除进行正常的课堂讲评外,由老师组内轮流做书面小结,小结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本试卷内涉及的专题 热点知识;二是通过考试暴露出的学生答题解题时出现的考试技巧等问题。

二、历史备考复习进程: 1、20**年9月底结束《中国古代史》新课 2、《中国古代史》第一轮复习(10月初—11月中旬) 10月初—10月中旬《中国古代史》第1,2章 10月15日—10月15日《中古史》第3,4章 10月16日—10月26日《中古史》第5章 10月27日—11月6日《中古史》第6章 总结、考试 3、《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轮复习(11月10日—12月22日) 11月10日—11月20日《中近史.上》上第1章 11月21日—11月29日《中近史.上》第2章 11月30日—12月9日《中近史.上》第3,4章 12月10日—12月20日《中近史.上》第5,6章 总结、考试 4、《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轮复习(12月23日—20**年2月初) 12月23日—1月2日《中近史.下册》第1,2章 1月3日—1月13日《中近史.下册》第3,4,5章 1月14日—1月24日《中近史.下册》第6,7,8章 1月25日—2月4日《中近史.下册》第9,10,11章 总结、考试 5、《世近史.上》第一轮复习(2月20日—3月20日) 2月20日—3月1日第一章第2章 3月2日—3月10日第3章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pdf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 专题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 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 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随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

高考历史备考方案

高三历史学科备考方案 同创中学陈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仅仅表现在知识本身的深度、广度上,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现出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不表现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上,而是表现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上。这就告诉我们该怎样依据难度的表现形式,做到有针对性地备考复习: 通过二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科应试能力,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的作用。 本届高三学生主要掌握:必修Ⅰ《中外政治史》、必修Ⅱ《中外经济史》、必修Ⅲ《思想科技文化和教育》 大体复习进度是: (1)第一轮复习:高三上学期,复习必修Ⅰ、Ⅱ、Ⅲ。 (2)第二轮复习:高三下学期,专题建设,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高考仿真训练,学生自悟,高考心理建设。 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高三上学期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 第一轮复习时使用学校下发的《全品高考复习方案—历史》,同时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3)教学安排(按每周5课时) 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课时) 第2讲汉代至清明政治制度的演变(1课时)

阶段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课时)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3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课时) 第4讲罗马法德起源于发展(1课时)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课时) 第6讲治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课时) 阶段检测二西方政治制度(2课时)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课时)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2课时)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3课时) 阶段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课时)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0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课时) 第11讲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即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课时) 第12讲祖国统一大业(1课时) 阶段检测四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现代中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课时)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3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课时) 第14讲开创外交新局面(1课时) 阶段检测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课时)

(通史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6 世界现代史精讲

专题06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是十月革命后的人类历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共同借鉴的历史。一说,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开始。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阶段特征】 【史实概览】 政治: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年代国际关系相对稳定。 2.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苏联建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w.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4.危机期间,各国以邻为壑,大打贸易战和关税战,恶化了国际关系 5.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6.意、德、日建立法西斯专制。英法绥靖政策,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二战爆发(1939-1945)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经济: 1.社会主义:苏俄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2.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从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4.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经济危机,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以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WB、IMF)、《关贸总协定》(GATT)。 文化: 1.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军事。 2.现代艺术占主导地位: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现代主义美术,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社会主义文学成就辉煌; 3.影视艺术产生发展:卓别林是“无声片”时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苏联电影迅速发展;1927、1935有声、彩色电影分别问世;1925电视的发明(贝尔德),1929年,英国播送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重点解读】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实施的背景 (1)(必要性) A、经济危机:指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采用“战时共产主义”,导致各方面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C、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需要。 (2)从可能性看:①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②苏俄已经粉碎了帝国主义干涉,取得了战争胜利。 2、实施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 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大大提 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在近年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高考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所以,高三历史备考中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为搞好高三一轮 复习,现制订计划如下: 一.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历史《考纲》中提出的目标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 讨问题”等,历史备考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 线索化,使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容,并贯穿于历史复习的全 过程。那么如何夯实基础知识呢? 首先,要求学生读透教材。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对于有关的知识点必须记死记准,不能似是而非,否则做选择题时就会无法准确 判断,做文字题时无法运用课本知识和历史语言来回答。 其次,要求学生重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视历史结论的掌握,并能够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要求学生完整地把握历史事件,理清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从而把握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要做好每节课一小测,每单元一测试,小测要以书面的形式,可以是选择,可以是填充,也可以是简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对于小测及单元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学 生要及时进行订正,老师除了讲解外,也要搜集错题率高的题重新 整理,过一段时间再检查,做好错题的反馈,让学生理解掌握,改 变一错再错的恶性循环。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基本 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历史,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 联系;从而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要注意用概括、综合 的方法,使分散在不同章节、互有联系的知识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 知识体系,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 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重视例题(材料题、问 答题)精选、整合、变式、编撰,改变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背书的不良 观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提高主 观题的应试水平。在上课的时候精讲题目,主要讲思路,课后让学 生进行规范作题。形成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情感教育 高三紧张的学习加上频繁的考试,往往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复习乏味,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燥和消极心理,所以上课要注重激趣、 创设合理的情境,做到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补练等的精细化。上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对于优秀 生要好上加好,让他们成绩稳定,并且成为一种优势学科。对于临 界学生要多加督促,让他们懂得学科的薄弱是由于学习上时间不够、方法不对。对于差点的学生,也要多给予关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 础上能有所提高。 四.加强备课组的团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认真做好共同备课,共同研究考纲、新课程理念。经常相互听课,互相借鉴课堂教学的好做法。分工明确,精心选择习题,对待每份 习题,无论是课堂小测题,还是阶段考试题,都要做到先做后选, 让自己钻进题海、让学生脱离题海。 总之,一轮历史复习的原则是求慢、求细、求实,做到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地走好第一步,为二轮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第二路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为接近高考,所以在进入第二轮复习之前要做好复习计划。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明确复习依据,把握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备考的指南。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都很重视考试说明,每一年考试说明都和上一年的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关注考试说明只是关注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还要认真研读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参考例卷中参考样题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命题思路和导向,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渗透。 要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除了研究考试说明外,更要研究近几年本省高考试题,特别是主观题。笔者对福建近几年文综历史主观题试题进行简单梳理,发现命题由注重通史、阶段性特征向主题立意迈进。2009年与2020年福建文综历史卷主观题考查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阶段特征"为重点。 2020年开始变化,2020年高考第38题在注重考查阶段特征同时向主题立意迈进。2020年高考第38题主题立意确立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考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2020年以近现代工业化模式为主题,考查了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2020年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

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主题化命题是近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2020年福建高考第38题应该还是这种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更应注重主题式复习,整合知识,实现有效备考。 抓住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网络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在二轮复习中能否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成为决定高考胜败的关键性因素。 另外,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所学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运用文明史观等理论,科学地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对农业文明的复习,在跨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深度上,可分析其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而闭关锁国政策即是其在"深度"上的体现之一。 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

通史整合(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汉朝: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 1.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0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复习社会热点专项训练

社会热点专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儒家将“喻于义”的人称为君子,墨家将能够扶危济困作为“兼士”的标准。这表明儒墨两家都() A.忽视了个人利益 B.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C.追求个性的自由 D.具有平等的社会观念 B[无论是君子还是“兼士”,都是儒墨两家对有修养的人的一种称呼,“喻于义”“扶危济困”都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 2.在我国古代,每一个王朝都不会永远存在。西汉董仲舒指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隋朝王通说:“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夷狄之德,黎民怀之。”据此可知() A.王朝存续的长短关键在于是否行德 B.古代王朝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儒家思想逐渐背离先秦的孔孟之道 D.儒家的民族思想逐步走向开明包容 D[由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三统之变”只有“中国”有,“近夷遐方”是没有的。而王通认为,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实行“仁政”、践履王道,就会得到民众的认同与归附。因此西汉儒家的民族思想较为保守,而到隋朝时已逐步走向开明包容,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董仲舒的思想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3.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D[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是中央教育机构,没有向

高中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修订版】

高考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掌握各个单元及各专题的知识结构,这才是重点。可进行三个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进行基础复习;第二阶段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扩展;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缺补漏。 一、第一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 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 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 l )通过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一个操作手段。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心词”,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心词的方法。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 ( 2 )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复述知识要点的方法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再认、再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复述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复述的依据,以此为提纲,逐条回忆和落实。尽量不去翻看教材,实在难以回忆起来的知识点,再通过教材来解决问题。 ( 3 )其他几种方法。联想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

2014年高考历史组备考计划

2014年高考历史组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借鉴本校几年的本考经验,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精心备考。研究方法,提高效率。计划要周密,时间要合理;忌猜题押宝,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 二、师生情况分析 1、师情分析 本届高三共有3位教师,对教材比较熟悉,经验丰富,对新教材、新课程较为熟悉;几位老师通力合作,发挥集体力量。 2、学情分析 本届高三共有5个文科班,学生相对来说基础底子薄、能力差,差生面积大,纪律问题严重。而特长班的学生对于文化课的要求低于普通生,学习时间较短。打好基础是关键。三、时间安排与阶段目标 一轮时间:从2013年7月下旬—2014年3月末 阶段目标:夯实基础。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基础年级新授课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线索;砸实基础,依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能力,让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轮时间:从4月初——5月初

阶段目标: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重视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参加保定市和周边地区的模拟考试,做好总结分析。 三轮时间: 5月初至6月初。 阶段目标:做好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强化实战演练,培养学生考试临场技能和应试技巧,做好学生心理疏导,保证学生临考状态。 四、具体措施 一轮复习 在把握考纲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重点参照并研究课改省份试题及其高考动态。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把握好考纲,针对近几年高考题分析研究。更重要的还要搜集完成课改省份的高考题和命题方向。具体措施如下。 一、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在备课和教研时,充分发挥合作精神,从备课、讲课、作业布置,重点讲解各个方面细致统一。搞好集体备课,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练习的处理进行统一,确定好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全面做好课堂上的充分准备,发挥出集体的优势。 二,认真落实目标教学,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1、解决好目标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本设置目标,目标一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收获、积累和提高,要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用词要清晰、简单、明了、切中要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模式:目标提出要有恰当的动词;知识结构清晰、精练;高考真题有导向性;每节课解决1-2个重点问题;习题巩固针对性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学生获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 2、坚持“三鼓励、三不许”的教学基本要求,即“鼓励学生多说,多上讲台,培养主动意识,使学生开口敢说;鼓励学生多写多思,使学生养成动手、思考

高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是高考冲刺复习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认真备考,既要注意宏观知识框架的构建。下面是有高三历史考 试复习计划,欢迎参阅。 一、进行传统的三轮复习 1.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讲框架、讲难点、讲过程、将方法、讲概念 注重师生分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内容,学生自学容易的知识;教师进行情景创设,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学习,以发展能力。 关于知识要求应该明确;简化内容,尽量用词组或则短语突出重 点内容。 2.加强第一轮复习:按时序讲通史 低起点,小步走,进行全面复习。 3.第二轮复习:侧重纵向线索 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找出规律。这一轮复习基本上在四月底完成。 4.第三轮,一、二模之后(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查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弥补漏洞;对查出的问题强化训练;根据考试形式,适当押题,缩小复习范围。 二、适当关注学科热点问题 (1)全球史观 (2)文明史观

(3)现代化的观点 三、高考前回归课本,自由复习。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 习的侧重点。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 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 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强化训练。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 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 又适当关照非重点。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 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如根据现行高中历史 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整个高中历史 分为13个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 封建国家的发展;2、列强侵略与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 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5、近代社会民主 与专制的斗争;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8、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9、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10、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11、中国思想发展史;12、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13、近代世界的思想文化。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以发展的、联系的 观点和方法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上述的13个专题我们还 可以把它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部分。各部分我们可 以将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结合在一起,注意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 互联系,突出历史现象的整体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记忆和认 知历史。 第三轮复习,即跨学科的“热点”专题复习,注意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角度归纳知识,分析“热点”。如20XX年文综第40题从 地理学科考察第二战场开辟的条件,从历史学科考察了第二战场开辟 的政治、军事条件条件。20XX年第41题从地理学科考察考察了美 国“西进运动”中人口迁移问题,从历史学科考察了“西进运动”对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评价,政治学科考察了如何看待美国的

2020高考历史通史练习:(二)说明、表明类

(二)说明、表明类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宿迁三模)北宫锜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4.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5.(2019·济南二模)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 (万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 例(%) 人口 (万户) 占全国 户口数 比例(%) 西汉21 19.8 998.6 80.2 唐朝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 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超强)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