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循环农业与“两型”社会

循环农业与“两型”社会

循环农业与“两型”社会
循环农业与“两型”社会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城市圈“两型农业”建设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1+8”城市圈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将传统经济发展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的模式,努力转变为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其实在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更明确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1 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理念的矛盾融合产生的。20世纪中期二次大战之后,欧美经济飞速发展,人类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也饱尝环境恶化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退化使人类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反思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认识到人类在不断创造高度社会经济文明的同时,如果不协调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将面临自身毁灭的危险。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以经济学家的特有的眼光,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生存的无限需求,只有不断重复利用有限的资源,人类才能生生不息。由此,他主张建立一种循环式的经济模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替代传统以资源大量消耗为基础的线形增长经济模式。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各国政府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提出了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包括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绿色消费等内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

2 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诸大建(1998年)提出,循环经济应遵循“3R”原则;曲格平(2000年)认为,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指导人类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重构经济系统。曹凤中等(2002年)运用生态学规律,提出把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解振华(2003年)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学,提出了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一般认为,循环经济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发展经济,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为标志性特征,强调通过“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来实现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近几年,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循环经济理论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又称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体现,是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循环农业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和多级循环利用,使物质流、能流稳定、动态的流转循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优美,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

展。

循环农业概念是开放的,只要符合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可以称为循环农业,从这一点来说,循环农业与“两型农业”两个名词可以通用,只是循环农业侧重于农业发展方式方法,“两型农业”则侧重于特性特征。循环农业和“两型农业”所代表的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循环农业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注重新品种、新技术及新模式的应用,以提升水、土资源利用率,从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建立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资源化利用。

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减少外部能源输入。农村生活垃圾能源化、肥料化。为建设新农村目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社会生活“清洁化”消费。

目前,我国通过探索,已经成型的一些主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农牧渔综合种养型、畜禽粪便利用型、农作物秸秆利用型、农村庭院型、农林复合型、农业生态恢复型。

4 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集约化农业比较

传统农业经济,生产水平低下,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低,农民为满足生活富裕需求,为生产更多的农产品,便大量开荒,陡坡种植,破坏草地,樵薪毁林,森林覆盖率降低,土地荒漠化,不同程度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现代集约化农业,虽然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不合理的利用化肥农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养殖业发展,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尿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另外,农业上大量使用地膜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集约化农业的弊病也充分暴露,它们都是采取对农业掠夺式经营的模式,其共同特点是资源高投入、污染物高排放,物质和能量低利用,这都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之相反,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机制,使农业发展与生态平衡协调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和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5 武汉市农科院开发推广的循环农业技术

近几年,武汉市农科院在循环农业的研究与应用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例如:

在水产养殖方面,重点推广“畜禽粪便-沼气-渔肥-低档经济鱼类-高档名优鱼类”和“种青养鱼”模式;控制化肥、人工饵料使用量,以免污染水体。

在畜禽大规模养殖方面,利用沼气池处理牛粪,减少污染,还节省了外部能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下一步,深入开发沼液、沼渣的利用,延伸生态产业链,谋求最大价值。

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方面,利用养殖小区的畜禽粪便及食用菌菌渣等,经过微生物处理,生产无味、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并通过企业化运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园林绿化方面,注意施工场地土壤的保存和保护,不随意丢弃地表壤土,避免建筑垃圾的污染。对园林修剪下来的树枝、枯叶,经粉碎成木屑拌入土中,以改良土质,或者覆盖在树木根冠周围,覆盖表土,一是起到美化作用,二可保水保墒。

为了控制化肥的施用量,减轻粗放施肥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农科院下属科慧公司与美国公司合作,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在武汉市黄陂区示范,也产生了很好的效益。

蔬菜生产方面,大量使用喷滴灌等节水技术;水生蔬菜种植方面,推广莲藕-荸荠(晚稻、红菜薹、萝卜)等栽培模式。

信息化建设方面,市农科院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搭建了农业科技宣传推广的平台,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人才资源、成果资源,服务“三农”。

6 循环农业(两型农业)与城市圈建设

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就是要城市联动,利用有限资源,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就是通过逐步取消妨碍各地区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障碍,建立一个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统一市场,充分发挥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

益,从而促进共同繁荣。

21世纪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积极探索城市联动发展之路,共同推进城市间深度整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区域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构筑我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城市的现实选择。武汉是中部中心城市,是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结合部,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国家对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也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共同发展,促进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一体化。

这说明,发展循环农业(两型农业),是在武汉1+8城市圈,乃至湖北,这是文件明确的,更重要的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客观需要。发展循环农业,其一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就需要多样性的资源;要形成生态产业链,就需要差异化的产业,所以需要城市圈这个发展空间。其二,循环经济的价值实现,需要城市圈乃至更大的一体化市场。

7 循环农业(两型农业)发展对策

发展循环农业,目标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改变农民的旧观念,增强农民的技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推广循环农业技术;扶持农村种养大户资源循环利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实体深入进行循环农业经济开发应用。加强城市圈城市间战略协作和联盟,通过创新成果的扩散和产业优势互补效应,放大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7.1 建设宣传一批示范工程。

各级政府领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一是结合“新农村”、“农村家园”建设,建立节能环保农村示范点。根据各自特点,推广相应的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在武汉市六大农业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基地进行“两型农业”试点,探索经验,并对外推广成熟模式,带动周边。

7.2 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一批传统产业。

财政科技资金向节约型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倾斜,鼓励支持开展节水、节地等新品种选育、节药技术推广、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方面研究;开展相关成果整合与集成,科研与推广结合,高效实施“两型农业”。

7.3进行农民培训,普及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改变农民传统消费观念习惯。

多渠道(报纸、网络、宣传队)进行“两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在农村乃至全社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让人人知道“循环经济”、“两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无公害”。农技推广进村入户,进行节约环保农业等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经济。

7.4制订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涉及“两型农业”、“循环农业”的项目给予适当的补贴。对企业从税收上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财政上给予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补贴,鼓励开发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为促进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采取一些积极务实的政策,如对建有沼气工程的畜禽养殖场给予税收、贷款优惠;对废弃物肥料化产业给予投资补贴等。

7.5 建立城市圈内城市之间的联动机制、一体化机制,协同发展循环农业。建立区域农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决策,分工协作。建立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对接机制,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合作产业链的形成。节省资源,城市圈范围内共享科技,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标准化示范生产。共享信息,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实现农业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加强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合作,促进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加强市场准入等领域合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