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德州第十五中学纪彦林

我是德州第十五中初三年级组长,三.三班班主任,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98年至今兼任年级组长.连续送走多届毕业生。为德州一中、二中等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深得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承认。下面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为一个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魏书生曾经说过:“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过程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体。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地运转起来了。”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我平时培养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在平时教学中,哪一样也需要动一番脑筋。实际上最考验我们的就是我们老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持久性,习惯的培养要有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不要怕慢。我记得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我在十几年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牢记这一点,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我坚持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形成规律出发,形成了自己一套由浅入深的有序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每一个学生自觉的,时间长了学生们就能够把计划变为比较自觉的行动,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心理发展的原因,以及每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在养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动摇或反复,我经常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问题,在具体帮助个别学生的同时,努力营造班集体学习的氛围。另外再好的措施也离不开严格的要求,因此绝不能放松对学生要求。我们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就不会成功,在我们学校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

学,我们只有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才能真正探到教学中的真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能忽视细节。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深思其中所强调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对整个社会运行包括我们教育领域的“教书”“育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教育学生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我们日常教学活动无小事。我们老师应把教书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正像我们的王恩义校长经常讲的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如果“不拘小节”,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楷模,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不易养成。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细节。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和眼神,都是复杂内心活动的外在反映。如果我们老师能因势利导,善于把握时机进行最佳教育,这样你可能及时制止一纠纷,会避免一次可能性伤害事故,甚至会阻止一次因年幼无知而误入歧途的人生悲剧。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更要树立榜样,鼓励竞争。

适时地树立学习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自从十五中新班子上任以来,我们从上到下很注意这一方面,利用宣传栏,版报,标语等进行表彰,我经常在同学们面前表扬高亚楠同学,她连续五次考试全区第一名,她平时善于思考,最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深得各位任课老师的好评,在班级把她看作同学们的榜样,这样的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兴趣剧增,学习效率提高。鼓励竞争,俗话说“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活力没有了,个人便没有危机感,要打破平衡,创造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真正让学生结为竞争伙伴,在竞争的好习惯中不断超越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

4、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很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培养。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爱护,将严格要求与恰当运用方式方法相结合,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好感。从而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比较浓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好该学科。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那样有规则,当我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有规则便指良好的习惯,这是所有习惯中最重要的,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具有这种习惯,就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日积月累,时间转化成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就逐渐形成了优势。再就是必须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严格制定学习计划,没有定时定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还有认真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时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探究,敏于思考,勇于解惑,真正地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要真正培养起孩子们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真正提高教育效果。

二、要建立和谐向上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特别是和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非常重要,结合自身的亲身体会我觉得应做到

以下几点:

1、放下师道尊严,切实尊重学生。

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则必然会妨碍教学的效果,因此老师在课内课外要放下架子,多一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已见的场面,而课外也会主动与教师打交道,出现其乐融融的场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都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无形中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人之师,又有什么比培养出有爱心的一代更值得欣慰呢?

2、对学生要有惊人的耐心,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如果我们有耐心经常站在学生立场去考虑,那么很多事情就会顺利解决,否则欲速则不达。只有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思想感情,努力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体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样学生才会信赖你,向你敞开心扉,老师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课上你的眼神,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你在和他们交流,课下多和自己的学生“侃大

山”,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诚为学生排忧解难。另外,每一次批改作业或试卷时,都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好机会。在作业本或试卷上真诚地表达你的感受,或赞扬,或期望,或不满等等。有事常与学生商量,能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

3、对待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俗话说的“严师出高徒”还是有一番道理的。作为教师应该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高效学习,有时的短暂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学生不但不会记恨于“严师”,而且会渐渐体会到“感恩”的涵义。回忆我们自己的学生时代,难道不是如此吗?

4、对待学生,必须时刻用上“惩罚教育”。

在平时教育中合理施行惩罚,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知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任何人能免于后果的追究。我时刻感觉在平时教育中合理地运用惩罚不但没有过错,反而是我们当老师的必须履行的责任。惩罚的前提是严明的规则,也就是大家已产生共识的“要法治,不要人治”。就象河南沁阳永威学校一样,蔡林森校长为老师和学生制订了细致、有效,切实可行的制度,两年时间就使永威大变样,制订严明的规则,让学生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违反了哪些规则会有什么样的惩

罚。这样学生们自然会望而却步,从而最大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从魏书生为学生们制订的那套规则,我们确实体会到有法可依,奖惩分明,对学生的管理就进入了一个收放自如的境界。对学生惩罚关键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应在心平气和的理智状态下才能处理得恰如其分。有的老师一遇到课堂违记现象,就在盛怒之下随意惩罚学生。这样既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更使师生关系紧张,也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5、要协调好各科任老师与班级的关系。

时时刻刻用积极地态度向学生介绍科任老师的优势。让各位任课老师的“高大形象”进入学生装的视野,并使学生从感情上对科任老师产生敬佩感和亲切感。也要利用各种机会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了解班级,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我们班的家长会及主题班会等,在活动中让任课老师加深对班级的了解。营造好关系的目的是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老师应挤出时间多到自己班内听课。因为从科任老师那里了解的情况毕竟不全,许多情况还要自己亲自去体会,看到课堂上实际表现会帮助我们寻求更好的协调办法,在自己亲身体会这个老师讲的这一门课后,才能从学生角度去发现实际中存在的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置身于学生中既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6、善于利用集体,正确教育引导。

教师要善于在集体中发现并肯定学生一点一滴的奉献行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我班的张欣同学,非常聪明,头脑反应敏捷,学习成绩较好。可他一向自由散漫,上课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找别人讲话。怎么办呢?面对面地直接批评他效果肯定不好,我试着采取了两项措施:大力表扬所有积极维护班集体,纪律好的同学;第二,一旦发现张欣同学的点滴进步就抓住不放,甚至放大表扬。渐渐的,张欣同学有了明显的变化,我心中暗喜,不断耐心地找他谈话,赞许他的改变,肯定他的进步。我从张欣的改变悟到了,只要我们真心付出爱,学生们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回报。总之,要做好班级工作,和学生建立和谐向上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去凝聚每一个学生的心,用老师们的教育合力更好地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共同建设一个成功的班级。

三、努力培养尖子生,为班级拔尖促优

从当实验班班主任以来,时刻都在思考在大面积提高成绩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培养尖子生,让好学生变得更优秀。反思对尖子生的教育,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抓好课堂基础教学。

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才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任何一个尖子生都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石上发展起来的,根深才能叶茂,离开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离开了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从初一开始我及早发现并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实行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标志,设计多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脑、手、口,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注重精讲点拨,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及时注意尖子生的学习动向,适当加大他们的训练量。积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加强对他们的学法指导,使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2、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意志磨练方面多下功夫。

实际上在学习动机方面,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树立什么远大的理想,唱很高的调,更重要的是及时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习改变命运”为载体,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孩子们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平时一小步一小步的慢慢积累特别重要,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可能由于一次成绩的优异而沾沾自喜,也可能由于一次成绩的降低而情绪低落,对尖子生适当安排难题,让他们独立解决,设置一些障碍,提高他们抵抗压力的意志。这就叫“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3、切实从细节入手,扎实基础,纯熟技能。

实际上对尖子生的培养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错误;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用时;提高书写质量;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做好以上几点,多拿一分,多对一题不是难事了。

重复做题没有错,善于记录得高分,个别尖子生认为重复做题没有意义,其实不然,有些题目设计知识非常关键,很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对于尖子生来说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找尖子生多谈心,多交流,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们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并在课下,课间时常给他们找点“零食”吃,尖子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速度快,效率高,按正常教学计

划,教学进度,他们吃不饱。因此我培养他们主动找“虫”吃,帮着他们利用边余料的时间是我们做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总之,对尖子生的培养确实是一个艰难而系统的大工程,不是一二句话能说清的,以上只是我在平时所做所思所想的,也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思想火花,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我会深入思考,不断总结,从细微处着手,真正为尖子生帮上忙,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奠基。

经过对尖子生的培养,真正为家庭和社会培养了许多拔尖人才,95级我带的班级曲文芳、李晓萌同学以全市前十名的好成绩升入德州一中,三年后分别被北京师大和南京大学入取,98级我带的一班40多名同学有17名同学考入德州一中计划内,周林、张文、刘小寒被济南外国语入取(当时全省招50人计划内),三年后,周林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文上北师,刘小寒经过努力上了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现在我所带的二.三班的高亚楠、王婧辉同学在几次全区统考中,名列前两名;尤其高亚楠同学以较强的优势成为全区铁第一。

四、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

作为老师要永远研究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

1、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人类是目前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高高雄居于地球一切生物之上的“万物之灵”。人类从直立行走,到今天宇宙飞船上天;从刀耕火种,到今天以电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靠得就是人类智能。人作为一个高级生命体,一个社会化的精灵,其本身蕴藏的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使自己都为之惊叹。安东尼·罗宾的《潜能成功学》说过: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潜能训练,每个人的潜能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我们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切不可求全责备,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不断完善。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教育永远不会说“放弃”,我们永远不能轻易放弃某个学生,重要的是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去打开每一座资源宝库。

2、学生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詹姆斯根据其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开发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成就相比较,我不过是半醒着,我们只利用了我

们身心资源的很小部分。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能量大得惊人,如果人可以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那么他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实践证明,不断挖掘头脑潜能,可以“超常发挥”。人们专心投入某一事物的学习和研究时,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是难以预料的,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学校教师认为“愚笨”,而失去了在正规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他在母亲的帮助下,经过独特的心脑潜能的开发,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000多种发明创造,从根本改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任何成功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无穷无尽的潜能。所以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整体,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只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提供必要条件,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发展并取得成功。

当然,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基础都是不同的。但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特殊的才能,每个人的大脑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将它唤醒,使学生的潜能像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那样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3、激励是潜能开发的“催化剂”

激励能积极影响别人,能激发人内心的潜能来发挥作用,如

果通过激励,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的心态,外力变为内力,学生会永远前进。

积极的心态是潜能永恒的开拓者和催化剂。安东尼·罗宾以美国学者查尔斯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查尔斯12岁的时候,画了一幅菲力猫,它是大家所喜欢的喜剧连环画上的角色,当查尔斯战战兢兢地把画拿给父亲时,他的父亲非常认真地看着这幅画说:“棒极了,查克,这是你徒手画的吗?”“是的”。父亲仔细地打量着画,点着头表示赞赏:“你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坚持下去”。查尔斯在旁边激动得全身发抖。从此,查尔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把练习本画得满满的。在经济大萧条那段困难的时期,父亲去世了,17岁的查尔斯只好离开学校寻找工作。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画了三幅画,寄给了当时《多伦多环球邮政报》。报社的体育编辑第二天雇用了他,那是查尔斯的第一份工作。

这个故事说明,当我们一方面以积极的心态去激励学生的时候,同时还不要忘记告诉学生:希望不等于成功,关键要脚踏实地去努力。

总之,班主任工作已成了我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己确实愿做,想做,有强烈的求知,求好的欲望。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主动开拓,奋发进取,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追求自己人生

价值的实现。我感觉天天象在“练功”一样不为得失所困,不为名利所累,不觉有工作之苦,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用事业精神支撑自己。教会了学生,又锻炼了自己,我确实品尝到了教育的幸福,天天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投入工作;天天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自豪感;真正进入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境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