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张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试通过对国内旅游经济与国内旅游人数、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和交通运输状况的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提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消费支出水平、提高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以及科学发展国内旅游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以国内旅游收入来说,从1978年的18.4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8749亿元,2009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预计过万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旅游业的地位也日益凸现出来。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的产业,这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使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创造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又会反作用于交通运输、金融、零售和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

关于旅游经济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不同的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杨群(2007)认为旅客流量、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倾向指数是影响旅游经济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了实证检验。旅游倾向指数不易测量,影响了模型的解释作用和预测作用。王德刚(2007)从居民感知态度等主观因素研究了其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细化为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从居民感知度去研究旅游开发是一个新的视角,不足之处也是数据的获得与度量问题。陈佳平(2007)从区域整合的资源条件、空间条件、市场条件等客观条件与旅游者行为、旅游开发者行为、经营者行为等主观因素两方面研究了它们对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这种从主客观两方面的综合分析为我们研究国内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还是存在主观因素难以准确量化的问题。常胜(2008)则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交通运输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给出了在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时应注意环境保护等相关建议。单独从交通运输来解释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强调旅游基础设施的作用,没有其他影响因素的引入不能全面地反映国内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

从以上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关于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和区域层面入手而没有综合分析各种主要因素对国内旅游业的共同影响,一些主观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难以准确量化。

一、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与国内旅游经济最直接相关的指标是一国的第三产业收入及其发展速度。通过对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可以了解国内旅游在第三产业中的活力。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自改革开放以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稳定上升态势,从最初的12.1%上升至2007年的39.1%。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于GDP整体增长速度,这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

在第三产业中,国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迅速而且对其他服务行业具有拉动效应的行业。邹晓明(2007)运用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得出了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关系的理论:长期来看,二者具有同向的动态变动趋势,即增长时同时增长,下降时同时下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反映,自1994年以来,第三产业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上都保持在二位数以上,且13年中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基本上都大于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这说明国内旅游业具有极好的发展态势,对服务业整体具有良好的拉动效应。1995年至1997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很高,在20%左右;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小幅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0%以上;1999年又增至18.43%。唯一例外的是2003年国内旅游收入出现了负增长,这是由于“非典”导致了国内旅游人数的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国内旅游收入出现负增长。总的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与第三产业的增长率相一致,说明国内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二、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与相关结论

考虑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变量包括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并以公路里程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数据均由中国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年份从1994到2006年。

由《中国统计年鉴2007》可知我国的国内旅游收入1997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2000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突破4000亿、5000亿和6000亿元大关。完成1000亿增幅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我国的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

产经透视

102

企业导报2010年第2期

企业导报2010年第2期

游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在经过2003年的小幅减少后在2004年突破1000万人次。这与我国设计两个带薪休假的旅游黄金周直接相关。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由1994年的52.9元增长至2006年的221.9元,翻了两番。

为了考查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机制,本文用Y表示国内旅游收入,用X 1、X 2、X 3、X 4分别表示国内旅游人数、城镇人均旅游支出、农村人均旅游支出、公路里程。

建立以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分析:Y t =β0+β1X 1t +β2X 2t +β3X 3t +β4X 4t +μt

使用Eviews3.1计量经济软件包,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由此得到以下的回归方程:

^Y =-2676.974+2.037126X 2+3.982913X 3+2.807439X 4

+6.354166X 5

t =(-7.133043)(3.080156)(3.445004)(2.075315)(3.596574)

R 2=0.993503R 2=0.990255F =305.848DW =1.498309回归结果显示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0255,t检验、F检验和DW检验都能通过,说明模型拟合得非常好。应变量和因变量呈现高度的线性关系。回归结果说明国内旅游人数每增加1万人次,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分别增加1元,公路里程每增加1万km时,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增加2.04、3.98、2.81、6.35亿元。

三、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说明旅游人数、

居民收入状况和交通网络状况都对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路里程。可以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因为代表交通运输网络的公路里程对国内旅游发展的弹性系数最大,要发展国内旅游应首先发展国内的交通运输业尤其是要增加公路里程。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的作用最为关键,对其他运输方式和其他旅游基础设施具有带动作用。许多景区地处老少边穷地区,正是这些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缺乏限制了旅游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加快这些交通不发达地区的公路建设作用巨大。随着新的交通运输部成立,将形成更能统一调配的全国性的水陆空联运机制,有利于整个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2.继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与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直接关联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只有当居民可支配收入到达一定水平才会去考虑旅游消费。保持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势头是保证我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除了保持总体经济增长,关注收入的结构状况也十分重要。分析说明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对国

内旅游经济的作用仅次于交通状况,但是很明显,城镇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收入的弹性系数远高于农村人均旅游支出的弹性系数。我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增加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是增进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提高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

旅游的目的在于享受服务,相对于前两个因素而言,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更为广泛而间接地影响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国内旅游业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应该从整体上提高其供给水平,这既包括旅游资源的供给也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供给。只有当旅游业的接待能力、餐饮服务水平、应急能力等都不断提高时,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人数。模型中旅游人数作为对旅游收入具有最直接影响的影响因素,其乘数也达到了2.04。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旅游资源禀赋,

景区在推销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时应把特色旅游服务作为吸引消费者的重点,提升导游等旅游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吸引更多国内旅游人数的重要途径。

4.走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之路

旅游业作为无害于环境的

“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大部分的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并且良好的旅游资源往往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发展国内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意处理好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等问题,如修建景区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时应注意不破坏自然环境等等。只有让国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走“绿色旅游”之路,才能持久地发挥其在第三产业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最终从整体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考文

[1]叶良全.旅游经济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7~18[2]杨群.我国国内旅游经济实证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3]王德刚.旅游开发与居民感知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07(8)

[4]陈佳平.区域旅游整合条件与整合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8)

[5]吴忠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初步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7(3)

[6]常胜.我国旅游业与交通网络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报.2008(3)

[7]邹晓明.旅游业与第三产业收入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3)

产经透视

10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