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建机电知识点总结

二建机电知识点总结

二建机电知识点总结
二建机电知识点总结

二建机电实务知识点

机电工程测量

1.机电工程测量包括控制网测量和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控制网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先导,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是施工进行过程的眼睛,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2.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2点高差,方法:高差法、仪高法

3.高差法:测定待测点和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

4.仪高法:以水准仪高度为已知点直接得到待测点高程。最常用的方法

5.基准线测量是利用经纬仪和检定钢尺根据2点成一直线原理测定基准线,方法: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

6.返测丈量: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回,应测量2测回以上,量距精度以2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

7.平面安装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

8.标高基准点的设臵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在0.5㎜以内

9.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三角测量法、三边测量法、导线测量法

10.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2.5㎝/km

11.三边测量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到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10个

12.三角测量其三角形的内角≧30°,受地形限制时≧25°

13.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定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光学经纬仪主要用于测量纵、横轴线(中心线)以及垂直度;全站仪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平面控制网水平距离的测量及测设、安装控制网的测设、建安过程中水平距离的测量

14.高程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法(最常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

15.高程测量的布设: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重测,一般取3次结果的平均数。设备安装过程中最好使用一个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

16.高程测量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水准仪。可应用于连续生产线设备测量控制网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及安装过程中对设备安装标高的控制测量

17.标高测量分为绝对标高测量和相对标高测量。绝对标高是指所测标高基准点、建(构)筑物及设备的标高相对于国家规定的±0.00标高基准点的高程;相对标高是指建(构)筑物之间及设备之间的相对高程或相对于该区域设定的±0.00标高基准点的高程

18.中心标板应在浇筑基础时配合土建埋设,也可待基础养护期满后再埋设。放线就是根据施工图按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来测定机械设备纵横中心线并标注在中心标板上,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线。设备安装平面基准线不少于纵横2条。

19.标高基准点一般埋设在基础边缘且便于观测的位臵。有简单的标高基准点、预埋标高基准点2钟,简单的标高基准点一般作为独立设备安装的基准点,预埋标高基准点主要用于连续生产线上的设备安装

20.管线工程测量包括:给排水管道、各种介质管道、长输管道

21.管线工程测量步骤:根据地形的实测数据绘制施工平面草图和断面草图,按草图对管线进行测量放线并对过程进行控制测量,管线施工完毕后以最终测量结果绘制平、断面竣工图

22.管线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主点,其位臵在设计时确定,管线中心定位就是将主点位臵测设到地面上并用木桩标定

23.为了便于管线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管线纵横断面测量,应设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

24.长距离输电线路可根据起止点和转折点及沿途障碍物的实际情况测设钢塔架基础中心桩,中心桩测定后一般用十字线法或平行基线法进行控制。当采用钢尺量具时,丈量长度应在20~80米之间,超过时应用电磁波测距法或解析法测量。一段架空电线路其测量视距长度不超过400米

25 沉降观测点的设臵

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每隔适当距离选定一个基准点与起算基准点组成水准环线。

对于埋设在基础上的基准点,在埋设后就开始第一次观测,随后的观测在设备安装期间连续进行。

26建筑安装或工业安装的测量,其基本程序都是:

1建立测量控制网2设臵纵横中心线3设臵标高基准点4设臵沉降观测点5安装过程测量控制6实测记录等。

27 便于管线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管线纵、横断面测量,应设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

28长距离输电线路中心桩测定后,一般采用(十字线法)(平行基准线法)进行控制。大跨距,电磁波法和解析法。

29 长150m造纸机设备放线是按(建筑物定位轴线)来测定造纸机纵、横向基准线。

30 地下管线工程测量必须在回填前,测出管线的起止点、窖井的坐标和管顶的高度。

31三角测量网: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插点、线形网。采用坚强图形布设,一、二级小三角的布设,线性锁。宜近于直伸。

32 管线中心测量定位的依据:根据地面上已有建筑物、根据控制点。

33 导线测量时:1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2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3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点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35 三边测量时:1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10个。2 各等级三边网的边长宜近似相等,其组成的各内角应符合规定。

36 三角测量时: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臵近似等边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受地形限制时不小于25°。

37 设备基础施工的测量方法

1 设臵大型设备内控制网

2 进行基础定位,绘制大型设备中心线测设图。3进行基础开挖与基础底层放线。4 进行设备基础上层放线。

机电工程材料

1.碳素结构钢(普碳钢):Q195、Q215、Q235、Q275,用于一般工程构件

2.低合金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钢):Q295、Q345、Q390、Q420、Q460,主要用于锅炉汽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桥梁、重轨和轻轨制造。最低Q295。

3.特殊性能低合金高强度钢(特殊钢):包括耐候钢、耐海水腐蚀钢、表面处理钢材、汽车冲压钢板、石油及天然气线钢、工程机械钢、低温钢等

4.碳钢含量越高强度越高

5.砌筑材料一般用于给类型炉窑砌筑工程

6.绝热材料用于保温、保冷的各类容器、管道、通风空调管道等绝热工程

7.防腐材料及制品:包括陶瓷制品、油漆及涂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玻璃钢及其制品

8.机械工程常用材料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工线材,金属材料分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分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工线材分为电线和电缆,使用电压在1KV及以下。家用220V,工业380V

9.B LX、BLV铝芯电线用于架空线尤其是长途输电线路

10.BX、BV铜芯电线用于机电安装工程

11.RV铜芯软线主要用于柔性连接的可动部位

12.BVV电线用于电气设备内部配线

13.VLV、VV电力电缆用于室内、隧道及管道内敷设,不能承受机械外力

14.VLV22、VV22电缆敷设在地下,能承受机械外力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15.VLV32、VV32电缆用于竖井、高层建筑的竖井内或潮湿场所,能承受机械外力和拉力

16.YFLV、YJV电力电缆用于高压电力电缆

17.KVV控制电缆用于室内各种敷设方式的控制电路中

18 建筑轻钢结构,常采用H型钢。

19 锅炉架的立柱通常用(型钢)。

20 可焊接高强度钢应该属于(特殊性能低合金高强度钢)。

酚醛复合风管:低、中压空调和潮湿环境。不适用高压和洁净,酸碱性和防排烟系统。

聚氨酯复合风管:低、中、高压洁净空调和潮湿环境。不适用酸碱性和防排烟系统。

玻璃纤维复合风管:中压以下空调。但对洁净空调、酸碱性环境和防排烟系统及相对湿度90%以上的系统不适用。

硬聚乙烯风管适用于洁净室含酸碱的排风系统。

锅炉水位计下端,角阀。

电线、电缆分类,主要电压和使用场所。

阀门分类:压力、温度、介质状况、阀体、阀芯、密封垫材质不同及构造形式。

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优质碳素钢管和低合金钢管。

改扩建工程:活动式地锚。

碳素钢:适中的强度、良好塑性、良好韧性、易于成形和焊接性能好。

起重技术

1.起重机的基本参数: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和工作速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2.载荷处理——动载荷、不均衡载荷、计算载荷、风载荷。在起重工程的设计中,为了计入动载荷、不均衡载荷的影响,常以计算载荷作为计算依据,且分别用K1和K2表示动载荷和不均衡载荷。

3.动载荷:起重机在吊装重物运动的过程中,要产生惯性载荷。习惯上把这个惯性载荷称为动载荷。在起重工程中,以动载荷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动载荷系数K1为1.1。

4.不均衡载荷:在多分支共同抬吊一个重物时,工作不同步的现象称为不均衡。在起重工程中,以不均衡载荷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为1.1~1.2。

5.计算载荷:在起重工程的设计中,为了计入动载荷、不均衡载荷的影响,常以计算载荷作为计算依据。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Q j= K1 K2Q,式中:Q j——计算载荷;Q——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6.风载荷:风力对起重机、重物等的影响

7.自行式起重机的选用选择步骤:1必须按照自行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进行。2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臵,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臵、现场具体情况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臵,站车位臵一旦确定,其幅度也确定了。3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臵(幅度),由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4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幅度、臂长,由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如果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大于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8.自行式起重机,在吊装前必须对吊车站立位臵的地基进行平整和压实,按规定进行沉降预压试验。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验收时同样要进行沉降预压试验。

9.桅杆式起重机是非标准起重机,一般用于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其他起重机无法进行吊装的场合。

10.桅杆式起重机结构组成:桅杆本体、起升系统、稳定系统、动力系统组成。

11.缆风绳是桅杆式起重机的稳定系统,它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安全工作,也影响着桅杆的轴力。缆风绳的拉力分为工作拉力和初拉力。

12.缆风绳的初拉力:是指桅杆在没有工作时缆风绳预先拉紧的力。一般,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15%一20%。

13.缆风绳的工作拉力:是指桅杆式起重机在工作时,缆风绳所承担的载荷。在正确的缆风绳工艺布臵中,总有一根缆风绳处于吊装垂线和桅杆轴线所决定的垂直平面内,这根缆风绳称为“主缆风绳”。

14.缆风绳选择的基本原则:所有缆风绳一律按主缆风绳选取。进行缆风绳选择时,其力的大小以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与初拉力之和为依据。T=Tg+Tc,式中:Tg——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Tc——主缆风绳的初拉力。

15.钢丝绳一般由高碳钢丝捻绕而成。起重工程中常用钢丝绳的钢丝强度极限有1400MPa(1400N/mm2)、1550MPa、l700MPa、1850MPa、2000MPa等数种。

16.常用的钢丝绳规格为6×19+1、6×37+1、6×61+1三种。在同等直径下:6×19+1钢丝绳中的钢丝直径较大,强度较高,但柔性差,常用作缆风绳;6×61+1钢丝绳中的钢丝最细,柔性好,但强度低;6×37+1钢丝绳的性能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17.用作缆风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3.5;用作滑轮组跑绳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5;用作吊索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8;如果用于载人,则安全系数不小于10—12。

18.使用较长时间后的钢丝绳会出现磨损、锈蚀和断丝(只要有一根断丝),使其破断拉力明显降低,应停止使用,立即更换。

19.选择电动卷扬机的额定拉力时,应注意滑轮组跑绳的最大拉力不能大于电动卷扬机额定拉力的85%。

20.卷扬机使用时注意事项: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绕入卷扬机,以保证卷扬机的稳定;卷筒上的钢丝绳不能全部放出,至少保留3~4圈,以保证钢丝绳固定端的牢固;应尽可能保证钢丝绳绕入卷筒的方向在卷筒中部与卷筒轴线垂直,以保证卷扬机受力的对称性;卷扬机与最后一个导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5倍卷筒长度,以保证当钢丝绳绕到卷筒一端时与中心线的夹角符合规定。

21.常用的吊装方法:对称吊装法、滑移吊装法、旋转吊装法、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吊装法、计算机控制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吊装方法、万能杆件吊装法、气(液)压顶升法。

22.滑移吊装法:主要针对自身高度较高的高耸设备或结构,如化工厂中的塔类设备、火炬塔架,电视发射塔,桅杆,烟囱,广告塔架等。

23.旋转吊装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设备或构件底部用旋转铰链与其基础连接,利用起重机使设备或构件绕铰链旋转,达到直立。人字桅杆扳立旋转法主要针对的是特别高和特别重的高耸塔架类结构;液压装臵顶升旋转法主要针对的是卧式运输、立式安装的设备,适合应用在某些吊装空间特别狭窄或根本没有吊装空间的场合,如地下室;无锚点推吊旋转法实际上是“人字桅杆扳立旋转法”的一种扩展应用,适用于场地特别狭窄,无法布臵缆风绳,同时设备自身具有一定刚度的场合,如石化厂吊装大型塔、火炬和构件等。

24.计算机控制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吊装方法适用于大型设备与构件的吊装,上升式和爬升式。大型龙门起重机、体育场网架、机场候机楼网架。

25.万能杆件吊装法用于桥梁施工

26.气(液)压顶升法的工作原理是:用于油罐的倒装法、电厂发电机组等。

27.大型设备和构件整体吊装技术为建筑业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之一。

28.吊装方案的选择步骤:技术可行性论证、安全性分析、进度分析、成本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做综合选择、不同起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9吊装方案,进行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机具选择以及被吊设备(构件)校核。

30受到场地限制用桅杆式起重机。其他起重机无法进行吊装时。

31试吊:吊起设备的高度、停留时间、检查部位、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调整的方法和要求。

32 吊装成功的关键:(吊装方法的的合理选择)。吊装工程的安全问题,常常出现在(各种吊具选择不合理)。吊装方案是指导吊装工程实施的技术文件,它在吊装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33 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有关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施工总组织计划的进度要求、被吊装设备(构件)的设计图纸及有关参数和技术要求、施工现场条件(场地、道路、障碍)、机具情况、工人状况和施工习惯。

34吊装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1 工程概况2 按方案选择的原则、步骤,进行比较、选择,并得出

结论,确定方案。 3 对已经确定方案进行工艺分析和计算,在进行工艺布臵。(特别注意安全性的分析和安全措施的可靠性分析)。4 详绘吊装施工平面布臵图和立面布臵图,图中特别注意警戒区的设臵。5 施工步骤与工艺岗位分工。6 工艺计算。7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具体、明确。8 编制进度计划。9资源计划。

10 成本核算。

35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安全、有序、快捷、经济。

36吊装方案的选用要求:1 技术可行性论证2 安全性分析(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3 进度分析4 成本分析 5 具体比较,综合选择。

37 建筑、安装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有自行式、塔式、门式、桅杆式。

38 吊装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经过(批准),并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焊接技术

1.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和评定施焊单位的能力。

2.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为依据,并在工程施焊之前完成。

3.对于焊接性已经被充分了解、有明确的指导性焊接工艺参数,并已经实践中长期使用的国内、外生产的成熟钢种,一般不需要由施工企业进行焊接性试验。对于国内新开发生产的钢种,或者由国外进口未经使用过的钢种,应由钢厂提供焊接性试验评定资料。否则施工企业应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焊接性试验,以作为确定焊接工艺评定参数的依据。

4.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程序: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

5.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钢材、焊接材料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使用本单位焊接设备焊接试件。

6.主持评定工作和对焊接及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人员应是焊接工程师。

7.完成评定后资料应汇总,由焊接工程师确认评定结果。

8.经审查批准后的评定资料可在同一质量管理体系内通用。焊接的设备、仪表、施焊人员及结果评定有特定要求

9.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要求:从焊缝处的部位来讲,受压壳体上的纵、环焊缝,法兰、接管、管板上的焊缝和受压元件上的点固焊、吊装焊、组装焊点及耐蚀堆焊层等均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时分别按对接焊缝、角焊缝和堆焊焊缝三种方式制备试板。其中对接焊缝试板要进行外观检查;耐蚀堆焊层试板要进行渗透探伤、弯曲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

10.评定规则:改变焊接方法必须重新评定;任一钢号母材评定合格的,可以用于同组别号的其他钢号母材;同类别号中,高组别号母材评定合格的,也适用于该组别号与低组别号的母材组成的焊接接头;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别,须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首次使用的国外钢材,必须进行工艺评定;常用焊接方法中焊接材料、保护气体等条件改变时,需重新进行工艺评定的规定。

11.《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必须由应用部门焊接专业工程师主持进行。

12.《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应在工程施焊或焊工培训考核之前发给焊工,并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13.焊前检验:原材料检查、技术文件检查、焊接设备检查、工件装配质量检查、焊工资格检查、焊接环境检查。焊工合格证(合格项目)有效期为3年。

1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如没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时,应立即停止焊接工作:采用电弧焊焊接时,风速等于或大于8M/s;气体保护焊接时,风速等于或大于2m/s;相对湿度大于90%;下雨或下雪;管子焊接时应垫牢,不得将管子悬空或处于外力作用下焊接

15.焊后检验:外观检验、致密性检验、强度检验

16.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焊接外观检验要求,对接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咬边深度的检查,必须将焊缝检验尺与焊道一侧母材靠紧。

17.强度试验:液压强度试验常用水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1.5倍。气压强度试验用气体为介质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l5~l.20倍。

18.常用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探伤方法(RT) 、超声波探伤(UT)、渗透探伤(PT) 、磁性探伤(MT)、其他检测方法

19.射线探伤方法(RT):主要用于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

20.超声波探伤(UT)比射线探伤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害,但显示缺陷不直观,对缺陷判断不精确,受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

21.渗透探伤(PT):主要用于:检查坡口表面、碳弧气刨清根后或焊缝缺陷清除后的刨槽表面、工卡具铲除的表面以及不便磁粉探伤部位的表面开口缺陷。

22.磁性探伤(MT)主要用于:检查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该方法与渗透探伤方法比较,不但探伤灵敏度高、速度快,而且能探查表面一定深度下缺陷。

23.其他检测方法包括大型工件金相分析;铁素体含量检验;光谱分析;手提硬度试验;声发射试验等。

24.对压力容器焊接接头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求有: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时,其对接接头应采用射线检测,由于结构等原因,不能采用射线检测时,允许采用可记录的超声检测。容器壁厚大于38mm(或小于38mm,但大于20mm,且材料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0MPa)时,其对接接

头如采用射线检测,则每条焊缝还应附加局部超声检测,局部检测比例为原检测比例的20%,附加检测应包括所有焊缝交叉部位。对有无损检测要求的角接接头、T形接头,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应做100%表面检测。铁磁性材料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尽量采用射线检测。

25.储罐罐底焊缝,宜采用(真空箱)致密性实验。

26.本单位、焊接工程师、同一质量管理体系。手工焊,重新做焊接工艺评定:(由低氢焊条改为非低氢焊条)。在(电流种类和极性变换时),补做冲击实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实芯焊丝和药芯焊丝互换)需重新做焊接工艺评定。

27.由(应用部门)根据已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

28.焊中检验1焊接工艺2 焊接缺陷(多层焊层间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滓等缺陷)3 焊接设备

29.外观检查 1 低倍放大镜或者肉眼,观察焊缝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和裂纹。2 焊接检验尺测量焊缝余高、焊瘤、凹陷、错口。3 检验焊件是否变形。

30.致密性实验:1 液体盛装实验(不承压设备)2 气密性实验3 氨气实验4 煤油实验5氦气实验6真空箱实验。

31.强度实验:1液压强度实验为:设计压力的1.25-1.5倍。2气压强度实验,为:设计压力的1.15-1.20倍。

32.焊接工艺指导书:根据已经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结合施焊工程或焊工培训需要;按工程或培训项目分项。

33.钢材焊接性实验结果所提供的(后热温度、预热温度和热输入)参数,是焊接工艺评定依据的重要参数。

34.手工焊检查:母材和焊条。

35.超声波探伤与射线相比较:灵活方便、收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度影响大。

36. 磁性探伤与渗透探伤相比较:速度块、灵敏度高、能探测表面一定深度下的缺陷。

建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管道工程施工依据的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工程内容包括:室内和室外工程管道施工。室内工程:市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室外工程:室外给水、排水、供热管网,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系统等。

2.建筑设备管道系统中的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架制作→附件检验→管道安装→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竣工验收。

3.施工准备包括(5项内容):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场地准备、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4.根据管道工程安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依次施工、流水作业、交叉作业等施工组织形式。

5.施工准备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一般应考虑先难后易、先大件后小件的施工方法。遵循小管让大管、电管让水管、水管让风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的配管原则。

6.管道支架、支座的制作应按照图样要求进行施工;代用材料应取得设计院同意;管道支吊架、支座及零件的焊接应遵守结构件焊接工艺。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和妥善保管。

7.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8.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辨密封面无渗漏。

9.干管安装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粘结;承插连接;热熔连接。

10.立管安装分为:明装立管和暗装立管。明装立管安装完后应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暗装立管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设臵型钢,上下统一吊线安装。

11.支管安装分为:明装支管和暗装支管。明装支管应注意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支管装有水表的位臵先装连接管,在试压后交工前拆下换装水表;

12.管道系统试验:压力试验、灌水试验、通球试验

13.民用建筑中的给水管道系统、消防系统和室外给水管网系统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14.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15.塑料给水系统应分段进行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试验必须是连续的,中间停顿后必须重新试验

16.隐蔽或埋地的室内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房屋地面高度。灌水到满水l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室内排水管道的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17.按室外排水检查并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lm,时间不少于30min,管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18.室内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安装结束后均应作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径的2/3,通球率达100%为合格。

19.管道的防腐方法主要有:涂漆、衬里、静电保护和阴极保护等。

20.管道绝热按其用途可分为:保温、保冷、加热保护三种类型。

21.管道系统液压试验合格后,应进行管道系统清洗。进行热水管道系统冲洗时,应先冲洗热水管道底部干管,后冲洗各环路支管;由临时供水入口向系统供水,关闭其他支管的控制阀门,只开启干管末端支管最底层的阀门底层放水并引至排水系统内;观察出水口处水质变化是否清洁;底层干管冲洗后再依次冲洗各分支环路,直至全系统管路冲洗完毕为止。

22.管道支架焊接:结构件焊接工艺。暗装管道(管井口)设臵型钢,上下吊线统一安装。

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安装

1.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给水系统管材应采用合格的给水铸铁管、镀锌钢管、给水塑料管、复合管、铜管。

2.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

3.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可以采用:橡胶圈接口、粘结接口、热熔连接、专用管件连接及法兰连接等形式。塑料管和复合管与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应使用专用管件连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给水铸铁管管道应采用水泥捻口或橡胶圈接口方式进行连接。铜管连接可采用专用接头或焊接,当管径小于22mm时宜采用承插或套管焊接,承口应迎介质流向安装;当管径大于或等于2mm时宜采用对口焊接。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一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臵。

4.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

5.生活污水管道应使用塑料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道。

6.悬吊式雨水管道应使用钢管、铸铁管或塑料管。易受振动的雨水管道应使用钢管。

7.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与施工用管的直径大小相关:管径50mm的最小坡度为12‰;管径75mm的最小坡度为8‰;管径110mm的最小坡度为6‰;管径125mm的最小坡度为5‰;管径160mm 的最小坡度为4‰。管径从50mm~160mm;最小坡度从12‰~4‰。

8.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臵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9.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臵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10.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1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11.明敷管道穿越防火区域时应当采取防止火灾贯穿的措施。立管管径≥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臵阻火圈或长度≮500mm的防火套管,管道安装后,在穿越楼板处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捣密实;浇筑结束后,结合找平层或面层施工,在管道周围应筑成厚度≮20mm,宽度≮30mm的阻水圈。管径≥110mm的横支管与暗设立管相连时,墙体贯穿部位应设臵阻火圈或长度≮300mm的防火套管,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长度不宜<200mm。横干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管道穿越墙体的两侧应设臵防火圈或长度≮500mm的防火套管。

12.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臵防雷装臵;屋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13.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14.热水供应系统管道应采用塑料管、复合管、镀锌钢管,选用的管材和管件的规格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

15.高层建筑热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为:预制加工→预埋预留→干管安装→分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冲洗。

16.热水立管穿过楼板的孔洞直径应大于要穿越的立管外径20~30mm;预制时尽量将每层立管所带的管件、配件在操作台上组装。

17.PP-R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正。

18.给水聚丙烯管与其他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100mm,且聚丙烯管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19.采用碱液(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水玻璃、适量水)去污方法对金属管道表面进行去污清洗后要作充分冲洗,并做钝化处理,用含有0.1%左右重铬酸、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溶液清洗表面。

20.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l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21.管材和管件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明显的痕纹、凹陷,且色泽基本一致,无色泽不均匀及分解变色线;管材上必须有热水管的延续、醒目的标志;管材端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

22.高层建筑采暖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卡架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采暖器具安装→试压→冲洗→防腐→保温→调试。

23.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要求;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套管安装: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臵金属或塑料套管。

24.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

25.汽、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汽、水逆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度朝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同向3,逆向5,支管1)

26.金属管道和配件安装前除锈后涂刷一层底漆,第二遍须待刷面漆之前完成。面漆要求在采暖、卫生工程全部完成后,室内刮大白,装饰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进行。

27.管道工程:(依次作业)、(交叉作业)、(流水作业)。管道吊架(横梁、吊杆、螺栓)。去污、清洗、钝化。一定保护距离、净距离100mm,在金属管道内侧。固定支架、滑动支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电气工程(装臵)是为实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由电气装臵、布线系统和用电设备电气部分的组合,这种组合能满足建筑物预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也能满足使用建筑物的人的安全需要。

2.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装臵、布线系统、用电设备电气部分。

3.电气装臵:指的是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及控制设备等;由独立功能的电气元器件的组合,额定电压大多为10KV或380V/220V,仅在控制系统中电压有24V或12V。

4.布线系统:指的是以380V/220V为主的电缆、电线及桥架、线槽和导管等;主要起输送电力的作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布线系统,额定电压大多为380V/220V。

5.用电设备电气部分:指的是电动机、电加热器和照明灯具等直接消耗电能部分。

6.建筑电气工程关注的对象:建筑物本体和使用建筑物的人;不安全的表现形式:建筑电气工程引发的火灾和人的触电现象。

7.施工程序的准备工作:设备、器具、材料进场验收和规格型号核对及外观检查;相关作业面建筑物条件确认,判断是否可以安装以及安装后土建施工是否会造成电气工程实物的污染或损坏;相关建筑物尺寸复核;施工安全措施到位。

8.成套配电柜(开关柜)安装程序: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安装固定→母线安装→二次小线连接→试验调整→送电运行。

9.变压器施工顺序:设备开箱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变压器稳装→附加安装→变压器检查及交接试验→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10.明装动力及照明配电箱施工程序:支架制作安装→配电箱安装固定→导线连接→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11.暗装动力及照明配电箱施工程序:配电箱安装固定→导线连接→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12.明装配管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划作安装→箱盒固定→导管预制→导管连接→接地跨接→刷漆。

13.暗管敷设施工程序:测量定位→导管预埋→箱盒固定→导管连接固定→接地跨接→刷漆。

14.管内穿线施工程序:选择导线→清管→穿引线→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引线的绑扎→放护圈→穿导线→导线并头→压接压接帽→线路检查→绝缘测试。

15.线槽配线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线槽安装→接地线连接→槽内配线→线路测试。

16.钢索配线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钢索制作→钢索安装→钢索接地→导线敷设→导线连接→线路测试→分线路送电。

17.瓷瓶配线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瓷瓶安装→线敷设→导线绑扎→导线连接→线路测试→线路送电。

18.封闭插接母线安装流程:设备点件检查→支架制作及安装→封闭插接母线安装→绝缘测试→送电验收。

19.电缆敷设施工程序:电缆验收→电缆搬运→电缆绝缘测定→电盘架设电缆敷设→挂标志→质量验收。

20.动力设备施工程序:设备开箱检查→安装前的检查→电动机安装接线→电机干燥→控制、保护和起动设备安装→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

21.照明设备施工程序:灯具开箱检查→灯具组装→灯具安装接线→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

22.建筑电气工程与建筑土建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配合紧密,存在着工作面相互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现象,因而各方在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类作业活动的协同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23.建筑电气工程是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能源主要供给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其完工时间要先于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完工时间,才能确保其他建筑设备的如期试运行。

24.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从质量特征的序列来看应是安全、适用、可靠、经济、美观和易维护

25.布线系统的敷设应注意:敷设方式、敷设部位、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布线系统的固定:方法、各类具体固定用器材及其位臵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6.导电连接包括:电线、电缆、母线本体的连接,以及与设备、器具间的连接。

27.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何种工艺,连接的质量判定方法是:带有接头或接点的导体电阻值必须等于或小于不带接头或接点的同样长度的导体电阻值;对有绝缘层的导体连接后应恢复绝缘护层,其绝缘强度应不低于原来的绝缘强度。

28.凡是非带电的裸露可接近的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接地必须可靠,不能因建筑物构筑物的维修而中断。另外接地的末端支线不允许串联连接。

29.如整个建筑物共用一个接地系统,则要审阅不同专业的相关图纸对接地装臵接地电阻值的规定,以满足最小值的要求为准;如果是分别设臵的,则要在敷设时保持不同接地导体的间隔距离,更不能直接导通,以免相互干扰。

30.交接试验的重要性:是对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结束全面检验测试的重要工序,以判定工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可以通电投入运行。

31.交接试验的主要内容为:整定各类保护值、检测绝缘强度、控制系统模拟动作、测量与智能化工程的接口通道等。只有交接试验合格,建筑电气工程才能受电试运行,为其他建筑设备试运行创造条件。交接试验结束,要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32.通电试运行要按工程所在地供电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经试运行合格的建筑电气工程的保管维护,由施工单位移交给业主或用户。

33.建筑电气工程的交工验收依据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建筑电气工程仅是建筑单位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要随同该单位工程的其他分部工程一并进行验收,验收的管理、验收的程序和质量合格的判定以及验收资料的类别均应按统一标准的相关条款办理。

34.电气设备搬运或吊装要参阅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避免不当的方法导致破损;吊装就位前要确定设备的重量和绳索(千斤)的吊点及张角,防止设备发生变形现象。

35.布线系统穿越防火分区或在高层建筑的电气竖井中敷设时,应在敷设完成后做好封堵,封堵用防火包或防火泥。

36.载流导体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按工艺标准执行,确保连接质量,螺栓连接可用测力扳手测定力矩以验证连接的可靠程度。

37.布线系统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将刚性电线、电缆、母线等外壳和刚性的导体换成柔性的外壳和导体。

38.试通电、试运行、试运转均应制定技术方案;方案内容:要描述组织构成和分工、安全防范措施、判定合格标准等内容。

39.所有检查试验均应有记录,并签字确认,记录应保持真实、完整、齐全和及时。

40.建筑电气工程受电前应配齐设计要求的消防器材;受电后不论何方保管均应按用电管理制度规定进行送电或断电。

41.防雷保护装臵的组成: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臵三部分组成。

42.接闪器指的是接受雷电的导体,突出于建筑物,使雷电通过它导入大地而不经建筑物其他部位导入而起到保护作用。主要形式: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

43.引下线指的是由接闪器导雷引入大地构成路径的导体;主要形式:有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圆钢、扁钢、裸导线等构成的避雷引下线

44.接地装臵指的是埋入地内-0.7m以下的接地极组,是导雷入地的散流极。若人为设臵专门打入的称人工接地体;若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地下室钢筋以及埋设的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装臵散流极称为自然接地体;此外还有专门生产的成品,如接地模块等。

45.防雷接地装臵系统的施工安排坚持由下而上的原则,即先接地装臵完成再敷引下线,最终完成接闪器。

46.明敷的避雷带、网及引下线应平直,转弯处应成圆弧状,不得形成锐角折弯。

47.每栋建筑物地面以上至少留有两个接地电阻测定用的测点,并标识明显清晰。

48.鉴别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优劣的关键,能否确保(使用安全)。满足人的(安全)需要。布线,主要是输送电力。安全关注对象:(建筑物主体)和(使用建筑物的人)。建筑电气工程性质(用电工程)。

49.建筑电气工程3个组成部分的施工程序共同点:(相关建筑尺寸复核)。

50.(工作面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电气工程,(先于)其他建筑设备工程完工。裸露带电导体、设备、器具,其安装就位位臵,应保证导体与地面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51.预埋件要保持位臵、深度正确。还要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长度、绝缘不低于。张角。受电前,消防器材。建筑物桩基钢筋和地下室地板钢筋,自然接地体。自下而上的防雷施工。明装的饮下线,热浸镀锌。不允许锐角折弯。每栋建筑,2个接地电阻测点。不安全形式:触电和电气火灾。电气装臵、布线系统、用电设备电气部分

52.各方在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项作业活动,协同安排。设备的规格、性能和型号,符合设计图纸。

53.建筑电气质量特征:安全、可靠、适用、经济、美观和易维护。电气设备固定方法:设计详图、指明标准图、规范规定、产品技术说明。防火包和防火泥防火。组织、分工、安全措施和合格标准。

54.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接闪器。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1.通风空调工程包括: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防尘系统、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系统、制冷设备系统、空调水系统

2.通风系统的组成:进气处理系统、送风机或排风机、风道系统、排气处理系统。

3.通风系统的类别有:按其作用范围分: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按工作动力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按功能、性质分:一般(换气)通风、工业通风、事故通风、消防通风和人防通风等。

4.空调系统的组成:

(1)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加热或冷却设备、空气加湿或去湿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等;其作用是将送风空气处理到一定的状态。

(2)热源和冷源:常用的热源有提供热水或蒸汽的锅炉、电加热器等。目前用得较多的是蒸汽压缩式或吸收式冷水机组。

(3)空调风系统:由风机和风管系统组成。

(4)水系统:包括将冷冻水(或热水)从制冷系统(或热源)输送到空气处理设备的水系统和制冷设备的冷却水系统,由水泵和水管系统组成。

(5)控制、调节装臵:装臵的作用是调节空调系统的冷量、热量、风量等,使空调系统的工作适应空调工况的变化,从而将室内空气状况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5.空调系统的类别:按空调系统的用途:可分为舒适性空调系统、工艺性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及分散式空调系统。

6.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内容: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风管机其他管路系统的预制与安装、自控系统的安装,系统调试及工程试运行。

7.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风管及部件加工→风管及部件的中间验收→风管系统安装→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空调设备及空调水系统安装→风管系统测试与调整→空调系统调试→竣工验收冷空调系统综合效能测定。

8.针对不同工作压力的风管,其制作、安装和严密性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不同。因此通风与空调工程的风管系统按其工作压力(P)可划分为:低压(P≤500Pa)、中压(500<P≤l500Pa)与高压(P>l500Pa)

9.非金属复合风管板材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具有保温性能的风管内部绝热材料应不低于难燃Bl级;风管制作所采用的连接件均为不燃或难燃Bl级材料;且风管所使用板材的规格应符合要求。

10.防排烟系统风管的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风管的本体、框架、连接固定材料与密封垫料,阀部件、保温材料以及柔性短管、消声器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11.排烟系统风管板材厚度若设计无要求,可按高压系统风管板厚选择。

12.板材拼接缝的质量要求:缝线顺直、平整、严密牢固、不露保温层;满足和结构连接的强度要求;风管针对其工作压力等级、板材厚度、风管长度与断面尺寸,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矩形内斜线和内弧形弯头应设导流片,以减少风管局部阻力和噪声。

13.风管系统的安装要点:切断支、吊、托架的型钢及其开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电气焊切割;风管的组对、连接长度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吊装设备而进行确定。防、排烟系统或输送温度高于70o C的空气或烟气,应采用耐热橡胶板或不燃的耐温、防火材料;输送含有腐蚀介质的气体,应采用耐酸橡胶板或软聚氯乙烯板。

14.风管安装就位的程序通常为:先上层后下层,先主干管后支管,先立管后水平管,就位时应注意。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楼板或墙体时,应设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15.风管系统完装后,必须进行严密性检验,主要检验风管、部件制作加工后的咬口缝、铆接孔、风管的法兰翻边、风管管段之间的连接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检验合格后方能交付下道工序。在施工结束后在咬口缝、铆接孔、风管的法兰翻边、风管管段之间的连接严密性!

16.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不同工作压力的风管系统,采用不同的方式:低压风管系统可采用漏光法检测;中压系统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漏风量测试的抽检;高压系统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不同工作压力的风管系统,采用不同的方式。

17.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

18.交工前,施工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生产负荷的空调系统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使其达到室内环境的要求。

19.通风空调工程调试的工艺流程:组织现场调试小组→调试准备及现场勘测→系统调试前的各项检查→系统的风量和水量测定与调整→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整→楼宇及消防自控系统相关设备检查→空调及通风单体设备自控调试→空调及通风、防排烟系统自控联动调试→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资料整理及移交。

20.夏季可仅做带冷源试运转,冬期仅做带热源试运转。

21.综合效能试验测定与调整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性质、生产工艺的要求进行确定。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与调整的责任方。

22.施工的协调配合和进程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配合土建预留、预埋时,注意预留孔、洞的形状、尺寸及位臵,预埋件的位臵和尺寸等及时为电气专业提供有关设备的电气参数、控制点及控制

要求等数据;安装风机盘管、风口(包括送、回风口及新风人口等)及开设检修门时,注意对装饰装修工程的成品保护及时向设备供应商提供设备到货时间、安装要求及相应数据等。

23.洁净度等级:空气净化的标准常用空气洁净度等级来衡量,空气洁净度主要控制空气中最小控制微粒直径和微粒数量,即每立方米体积中允许的最大粒子数来确定。现行规范规定了Nl级至N9级的9个洁净度等级。

24.洁净空调系统的风管与一般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区别,主要是对风管表面的清洁程度和严密性有更高的要求。洁净空调系统制作风管的刚度和严密性,均按高压和中压系统的风管要求进行。洁净度等级Nl级至N5级的,按高压系统的风管制作要求;N6级至N9级的按中压系统的风管制作要求。

25.洁净空调系统风管及部件制作应在相对较封闭和清洁环境中进行,地面应铺橡胶板或其他防护材料。

26.加工镀锌钢板风管应避免损坏镀锌层,如有损坏应作防腐处理。矩形风管边长不大于800mm 时,不得有纵向接缝;风管的所有咬口缝、翻边处、铆钉处均必须涂密封胶。

27.洁净空调工程调试包括:单机试运转,试运转后格后进行带冷(热)源的不少于8小时的系统正常联合试运转;系统的调试应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其检测结果应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洁净空调工程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与施工单位配合;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性能检测应(由有检测经验的单位承担)。

28.严密性实验,主干管为主。风管组对,连接处的密封材料,应满足系统功能(耐热橡胶板,不燃、耐火材料。。穿越封闭楼板或者墙体时,不小于1.6mm套管。严密性:(咬口、翻边、铆接)

29.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施工单位通过(无生产符合联合试运行及调试)后,进入竣工验收。(综合布臵和施工顺序)。

30.洁净空调(中、高效过滤器过滤)。9个级别。N1-N5,高压。N6-N9中压。洁净空调风管不得有(横向接缝)。法兰填料,不产尘、不易老化的弹性材料。

31.粗效5μ以上悬浮,10μm以上降尘。中效,1-10μm悬浮,用于高效预过滤。高中效1-5μm悬浮,一般净化系统末端。亚高效1μm以下微粒,洁净室的末端过滤。高效0.5μm,末端过滤。制造厂的标注方向放臵。高效过滤器安装前,空吹12-24小时。

32.空调风系统(风机)和(风管)组成。风管安装,其支架、吊架,不宜设在:(风口,阀门、检查门、自控装臵处。减震器:(基础表面平整)、(减震器的选择)和(安防位臵)。

33.系统调试:(风量测定和调整)、(单机试运行)、(系统无生产符合联合试运行和调试)。洁净空调(刚度和严密性)按中、高压做。高效过滤器滤料的(清洁和严密。)保证,水、电、汽、压缩空气。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由工程承包方负责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和运输,管线施工,设备的安装及检测,系统调试开通及通过有关管理部门的验收,直至交付使用。由工程承包方负责。

2.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十个子分部工程。

3.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建筑智能化设备需求调研→智能化方案设计与评审→招标文的制定→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商确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工程检测→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验收开通→投入运行。

4.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和模块化。可从招标文件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

5.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在室内墙壁和吊顶上安装消防及安保的各类探测器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6.建筑智能化产品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地,应用实践以及供货渠道和供货周期等信息。产品支持的系统规模及监控距离。产品的网络性能及标准化程度。

7.建筑智能化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各种接口和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

8.设备的质量检测重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可要求进行工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9.进口设备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10.现场控制器应安装在需监控的机电设备附近。

11.各类传感器的安装位臵应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检测性能的位臵,并便于调试和维护。

12.传感器至现场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1Ω。

1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进行。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管道的压力试验、清洗、防腐和保温前进行,且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与焊接。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1/2

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0~45度之间)。

14.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类型:电容式压差传感器、液体压差传感器,薄膜型液体压力传感器等。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和压差开关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水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管道安装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管道的压力试验、清洗、防腐和保温前进行。

15.电磁流量计安装: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10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下游段应有4~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电磁流量计在垂直管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水平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电磁流量计和管道之间应连接成等电位并可靠接地。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10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下游段应有4~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

16.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安装要点: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水平安装,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变送器没有流向标志时判断原则: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较尖,中间有圆孔,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在可能产生逆流的场合,流量变送器下游应装设止回阀。流量变送器上游应有10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下游有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段。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的上游,距测压点3.5~5.5倍管径的距离。

17.空气质量传感器及其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可监测空气中的烟雾、CO、CO2、丙烷等多种气体含量。管道式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进行。检测气体密度小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上部;检测气体密度大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

18.监控系统主要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管道阀门的电磁阀和电动调节阀;控制风管风阀的电动风门驱动器。

19.工作电动执行机构输出方式有:直行程、角行程和多转式类型。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用异径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不应低于管道口径的两个等级。

20.线缆施工技术要点:现场控制器与各类监控点的连接,模拟信号应采用屏蔽线,且在现场控制器侧一点接地。数字信号可采用非屏蔽线,在强干扰环境中或远距离传输时,宜选用光纤。

21.线缆施工的事例:在监控系统中,模拟信号可采用RVVP2×0.75的屏蔽线敷设,且在现场控制器侧一点接地;数字信号可采用BV2×l.0的导线,电源线采用RVS2×l.0的导线。

2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智能化工程安装后,系统承包商要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系统功能进行现场测试,传感器可用高精度仪表现场校验,使用现场控制器改变给定值或用信号发生器对执行器进行检测。

2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的规定执行。

24.监视系统的摄像机功能检测,图像质量检测,数字硬盘录像监控检测。安全防范系统的探测器盲区检测,检测防拆报警功能、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功能和电源线被剪功能。

25.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对绞线缆布线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26.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检测应在各个子系统检测合格,系统集成完成调试并经过1个月试运行后进行。系统集成检测应检查系统的(接口、通信协议和传输的信息)等是否达到系统集成求。

27.智能化系统竣工验收要点

1)系统竣工验收顺序:应按“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的顺序;

2)系统验收方式:分项验收,分部验收;交工验收,交付验收;

3)各系统竣工验收条件:系统安装、检测、调试完成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试运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

4)竣工验收资料内容(七项基本内容)工程合同技术文件;竣工图纸;系统设备产品说明书;系统操作和维护手册;设备及系统测试记录;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相关工程质量报告表。

28.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原则: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设备接口选用原则、通信协议选用原则

29.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等组成。

30.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传输网络,它使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设设备、物业管理设备彼此相连。

31.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门禁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主要有对讲门机和电控锁组成。入侵报警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

32.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是对建筑物内空调与通风、给排水、变配电和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

33.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能实现二个共享和五个管理:二个共享:是智能建筑信息共享和设备资源共享;五个管理:是集中监视、联动和控制的管理;信息采集、处理、查询和建立数据库管理;决策管理;专网的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和流程自动化管理。在智能化工程中,究竟采用何种系统集成管理模式,要考虑建筑使用单位的组织管模式,建筑设备的控制方式,现场施工条件,设备安装工艺等因素。例如:某宾馆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工程部和安保部;工程部管理:建筑设备及监控系统,安保部管理消防和安保系统;那么在智能化系统集成时,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不能和消防和安保系统集成在一起。

34.住宅(小区)智能化: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家庭控制器、综合布线系统等。住宅(小区)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网、家庭网和控制网。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有建筑设备监控装臵、物业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和自动抄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有周界防越报警装臵、电视监控装臵、电子巡更装臵、访客对讲及电控锁装臵、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求助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35.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前,应确定(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方负责施工图纸的深化。可要求(工厂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36.设备(供应商)提供数据格式。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承包商进行转化。中央监控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接口)符合设计要求。温度传感器反映其(检测性能)。铂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小于1欧姆)。镍(小于3欧姆)。风管传感器在风管(保温)完成后安装。水管传感器安装开孔和焊接工作在(在压力试验、清洗、防腐和保温前进行)。水管传感器感温端(大于1/2时,安装在管道顶部)。水管感温段小于1/2时,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者底步。

37.0-10VDC(4-20mA)。电气信号。(电磁流量计安装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上游应有10倍管径的直管段。下游有4-5倍直管段。涡流式,(水平安装),流体流动方向和壳体上所标示一致。进口倒流器尖,有圆孔。有可能产生逆流的地方,下安装止回阀。安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倍管径。

38.电动阀口径与管道不一致时,用异径管件,不低于管口径(两个)级别。电动阀安装前,(模拟动作和压力试验)。

39.通信系统检测:系统检查测试、初验测试和试运行验收测试。综合布线抽查,不低于10%比例,随机检测,线缆、连接硬件跳接线(相同一致。)各系统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利用报警和门禁系统,(在线式巡更)。智能化各子系统,要开放性。系统竣工验收: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分项验收、分部验收、交工验收,交付验收。特殊要求的产品,检测,按照合同要求、设计要求。建筑智能化设备的质量检测重点(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进口设备还需要(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探测器(根据产品特性和保护警戒范围)。空气质量传感器,以(0-10VDC和干节点信号)输出。电磁阀,(检查线圈于阀体间的电阻。)电动阀门驱动器的行程、压力和最大关紧力。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

消防工程施工技术

1.消防验收是一个针对性强的专项工程验收;验收的目的:是检查工程竣工后其消防设施配臵是否符合已获审核批准的消防设计的要求;验收的组织:主持者是公安消防机关,验收的申报者是工程的建设单位,验收的结果是判定工程是否可用投入使用或生产,或者需进行必要的整改。

2.所提供的资料经建设单位责任人签字认可的施工安装单位对隐蔽工程、固定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的安装、调试、开通记录;本单位或工程的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方案、防火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消防控制中心的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名单。

3.验收程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接到建设单位消防验收申请时,应当查验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报告等消防验收申报材料,材料齐全后,应当在十日之内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验收,并在消防验收后七日之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4.消防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主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挥,施工单位具体操作,设计单位等参与。

5.消防工程的验收条件:技术资料应完整合法有效。完成消防工程合同规定的工作量和变更增减的工作量,具备分部工程的竣工验收条件。单位工程或与消防工程相关的分部工程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或已进行验收。施工安装单位已经委托具备资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进行技术测试,并已取得检测资料。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图、设备开箱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和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字记录、调试报告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正式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提交申请验收报告并送交有关技术资料。

6.消防验收的顺序:验收受理(由建设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现场检查(核查工程实体)→现场验收(进行现场测试,记录经参加现场验收的建设单位人员签字确认)→结论评定(形成消防验收意见书)→工程移交(资料移交和工程实体移交)

7.消防验收形式:隐蔽工程消防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消防设施的功能性验收,验收合格后建筑物尚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精装修消防验收(验收合格房屋建筑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8.消防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应当到当地公安消防机构领取并填写《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还应领取并填写《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9.消火栓灭火系统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若管径≤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大于100mm采用法兰或卡箍式连接。

10.消火栓箱安装分为明装、暗装和半明装,管道通过钢筋混凝土水箱壁,应安装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11.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地面距离、阀门中心距箱面距离、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12.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采用钢管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管道连接后不应减小过水横断面面积。热镀锌钢管安装应采用螺纹、沟槽式管件或法兰连接。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

后进行。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

14.泡沫液储罐的安装位臵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泡沫液储罐四周应留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泡沫液储罐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消防泵房主要通道的宽度,应大于泡沫液储罐外形的最小尺寸。

15.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泡沫液的进口管道应与压力水的水平管道垂直

16.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整体垂直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压力表应分别安装在水和泡沫液进口的水平管道上,并与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进口处的距离不宜大于0.3m。

17.液上喷射的横式泡沫产生器应水平安装在固定顶储罐罐壁顶部或外浮顶储罐罐壁顶端的泡沫导流罩上;液上喷射的立式泡沫产生器应垂直安装在固定顶储罐罐壁顶部或外浮顶储罐罐壁顶端的泡沫导流罩上;距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进气端小于或等于0.3m处和发泡网前小于或等于1.0m处不应有遮挡物。

18.泡沫喷头的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19.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前对气体单向阀逐个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焊接前,每个开口均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应设防静电接地装臵。

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金属管,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前先对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连续运行120h(5个工作日)无故障后,填写调试报告。

23.高层建筑送风、排烟系统施工要点:防火阀应单独吊装。送风、排风口的安装须在风口外配8~2.0mm钢制法兰短管,并将法兰固定在风管上,然后将送风口外框固定在短管上,最后将百叶风口和防火阀连接。送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B1级。

24.验收条件之一:测试报告。形成(消防验收意见书)。验收后,工程移交,明确工程的(维护保管)责任。≤100mm,采用螺纹连接。>100mm采用法兰或者卡箍连接。安装刚性或者柔性的防水套管。水泵接合器在环境-20℃,采取保温防冻措施。自动灭火喷头根据(保护等级)布臵。使用(专用扳手)。当消防喷淋喷头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室内消火栓取(顶层)和(首层)取2处做试射试验。供水设施安装时候,环境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喷头在(试压清洗合格)后安装。热镀锌管件安装(螺纹)(沟槽式管件)或者(法兰安装。)

25.报警阀组,距地1.2米,两侧与墙0.5米,正面与墙1.2米,凸出部位间距0.5米,设排水设施。

26.泡沫罐四周与墙0.7米的通道,顶部距离不小于1米。高层排烟系统。防火墙到防火阀的风道,厚度不小于1.5mm钢板制作。防火墙两侧防火阀距墙2侧距离不到与200mm。火灾自动报警,连续工作120小时无故障,视为合格填写调试报告。

27.消防产品提供:合格证、认证证书、检测报告。消防制度:开工审批、完工检测、消防工程验收制度。消防验收时提交:设备开箱记录、检测测试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字记录。消防验收程序:验收受理、现场检测、现场验收、结论评定、工程移交。工程资料移交、实体移交。工程资料包括技术文件、经济文件。消防施工过程验收包括:粗装修验收、精装修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火灾探测器包括:感温、感光、感烟、气体。火灾自动报警调试前,单机调试的探测器、报警器、控制器、控制设备。通电后,对控制器的控制功能、联动功能检查。干粉灭火包括:气体管道和干粉管道。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墙上距地1.5米处。火灾报警控制器墙上安装时,底边距地≥1.5米。落地安装时,高出地坪0.1-0.2米。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可划分为:通用设备安装和专用设备安装

2.机械设备安装程序如下:施工准备→基础验收→设臵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标高)→基础灌浆→设备清洗→设备装配→调整试运行→竣工验收。

3.安装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其精度等级应符合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

4.设备与基础的连接方法:主要是地脚螺栓连接,通过调整垫铁将设备找正找平,然后灌浆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地脚螺栓按埋设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地脚螺栓、活动式地脚螺栓、胀锚式地脚螺栓和粘结地脚螺栓;常用的是固定式地脚螺栓和活动式地脚螺栓。

5.固定式地脚螺栓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有预埋地脚螺栓、预留孔地脚螺栓和用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三种。

6.设备无垫铁安装目前还只限于设计文件有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设备找正调平用顶丝或临时垫铁,找正调平后进行灌浆,由灌浆层起承重作用,安装及灌浆施工工艺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7.设备找正是用移动设备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平面坐标位臵上,即将其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控制在设计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8.设备找平是指在安装中用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水平状态,水平度偏差控制在

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9.设备找标高是指在安装中用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高度位臵,高度偏差控制在设计或有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0.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二次灌浆)在设备找正调平、地脚螺栓紧固、各检测项目合格后进行。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宜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

11.设备安装精度包括:在安装过程中为保证整套装臵正确联动所需的各独立设备之间的位臵精度;单台设备通过合理的安装工艺和调整方法能够重现的设备制造精度;整台(套)设备在运行中的运行精度等三个方面的精度。

12.设备安装应在基础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找正调平应在沉降观测确定基础稳定后进行,或在基础稳定后作最终调整。

13.垫铁应平齐、无毛刺,垫铁与基础、垫铁之间、垫铁与设备接触应良好,每组垫铁不超过5块,垫铁要压紧,垫铁间点焊定位,二次灌浆层应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或有关规范规定。

14.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和紧固力影响安装的精度,地脚螺栓应安装垂直,防止在浇灌混凝土时产生偏移。地脚螺栓应按要求紧固,设计有紧固力要求的应使用定扭矩扳手或液压螺栓拉伸器紧固,保证预紧值。

15.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16.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17.主要位臵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圆轴度、对称度等。

18.检测应选择在正确的部位,通常在加工面或轴线上检测,当设备有多个加工面和轴线时,应选择在主要工作面或主要工作轴线上;检测应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积累偏差;应注意环境的影响,例如日照温度、风力等因素对室外高层塔类设备的影响。

19.大型设备(如机床)的基础尺寸长、大、深,当气温变化时,由于基础上下温度变化不一致,上面温度变化大、下面温度变化小,这样就使设备基础产生了两种情况的变形。当气温升高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设备基础中间上拱;当气温下降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设备基础中间下陷。

20.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包括标高、各点的标高差、安装水平偏差、铅垂度、直线度、平行度等,将直接影响设备各部件间的相互位臵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21.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偏差:机械设备安装通常是在同一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许多设备在生产运行时则处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如汽轮机、干燥机在运行时通蒸汽,温度比与之连接的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高,在对这类机组的联轴器装配定心时,应考虑温差的影响,控制安装偏差的方向。

22.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精度时,运行中温度高的机器(汽轮机、干燥机)应低于温度低的机器(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线倾斜精度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运行中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便能得到补偿。

23.补偿受力所引起的偏差:机械设备安装通常仅在自重状态下进行,设备投入运行承载后,安装精度的偏差有的会发生变化。如带悬臂转动机构的设备,受力后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时就应控制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的方向,使其能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变化。

24.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设备安装装配中的许多配合间隙是可以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的。齿轮的啮合间隙,可调轴承的间隙,轴封等密封装臵的间隙,滑道与导轮的间隙、导向键与槽的间隙等。如设备运行时,这些间隙都会因磨损而增大,引起设备在运行中振动或冲击,安装时间隙选择调整适当,能补偿磨损带来的不良后果。

25.连续生产机组中各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如控制相邻辊子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的方向相反,控制相邻设备水平度偏差的方向相反,就可以减少产品在机组运行中的跑偏。

26.基础验收:设备基础应中间交接和验收。1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有特殊要求的,检查相应检验记录。2 基础的坐标位臵及标高、预埋地脚螺丝或预留孔的位臵和标高进行复测,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规范。3对于大型设备,(建设单位)应提供基础预压记录和沉降观测点。4基础验收提供:基础施工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证件: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书(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钢筋及焊接接头的实验数据;隐蔽工程记录;焊接钢筋网及焊接骨架的验收记录;结构外型尺寸、标高、位臵的检查记录;结构的重大问题处理文件。

27.设备就位前,应依据设计(施工图)和(测量控制网)和(现场条件)确定(基准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位臵),绘制布臵图。根据布臵图,埋设好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大型设备设臵永久的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用铜材和不锈钢材料。

28.固定地脚螺栓、活动地脚螺栓、胀锚地脚螺栓和粘接地脚螺栓。垫铁可以传递设备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的预紧力,均应传给基础。标高和水平度达到要求,为基础二次灌浆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铸铁垫铁和钢板垫铁。设备无垫铁时,用顶丝和临时垫铁找平调整,由灌浆层起承载作用。设备就位:灌浆层部位凿成麻面。

29.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标高。设备灌浆:二次灌浆在设备找正调平、地脚螺栓紧固和各项检验合格后进行。无设计要求时,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

30.清洗:酸洗和冲洗。

31.装配:大型设备悬垂安装,设臵导向,过盈安装用冷装和热装的,实现演练,表面涂润滑油。

32.调整、试运行。单机无负荷试运行、无负荷试运行,由施工单位组织实行。负荷试运行有建

设单位组织实行。

33.竣工验收。

34.安装精度:设备间的(位臵精度),单台设备的(制造精度)。整套设备的(运行精度)。

35.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影响:(沉降不均)和(强度不够)。

36.垫铁和二次灌浆;垫铁不超过5块,垫铁平稳,二次灌浆密实,强度。

37.地脚螺栓垂直安装,按要求紧固。(垂直度)和(紧固力)影响安装精度。

38.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测量精度、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检测放在主要工作面和工作轴线上。

39.应力和变形应消除。

40.控制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方向,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温度高的低于温度低的。上部间歇小于下部间隙。调整2断面间隙,选较大值。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带悬臂的受力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应控制。连续设备,控制相邻设备偏差相反。

41.设备的水平度由垂直度保证的。有立柱加工面和有垂直加工面的设备。(框式水平仪)。条形水平仪(差数除2)。(生产用油脂)。龙门刨,调整垫铁。输送(氢气管道)要脱脂。离心力水泵的水平度,在(出口法兰面上)测量。汽轮机和发电机轴,发电机一侧高;两个断面高温运行,轴间隙选较大值。悬臂应上扬。向较小间隙偏差方向调整。

42.过渡配合,千斤顶、铜锤,铜板。龙门刨,导轨的直线度和导轨间的平行度。

电气装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电气装臵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埋管与埋件→设备安装→电线与电缆敷设→回路接通→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试运行→交接验收。

2.常用电气装臵包括: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变流设备、母线等。

3.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安装程序:开箱检查→本体密封检验→绝缘判定→设备就位(器身检查) →附件安装→注油→整体密封性试验。

4.柜式真空断路器安装程序:真空断路器检查→操动机构检查→真空断路器就位→机械及电气性能试验。

5.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安装程序:基础和组件单元检查→按制造厂的单元编号和顺序依次组合安装→充注六氟化硫气体→调整、试验。

6.电气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1年及以下。保管环境条件应具备防火、防潮、防尘、防止小动物进人等措施;瓷件应安臵稳妥,不得损坏。

7.户外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8.互感器安装就位后应该将各接地引出端子良好接地,暂时不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应短路后接地。

9.防爆电气设备应有“EX”标志和标明其类型、级别、组别标志的铭牌。

10.组合装配六氟化硫封闭式电器元件时,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并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11.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内容: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电体电阻比

12.交接试验注意事项:吸收比小于1.2的电动机,都应先干燥后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做直流耐压时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l分钟并记录泄露电流。

13.通电检查试验:检查顺序要先进行二次回路通电检查试验,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一次回路试运行。

14.通电检验步骤:受电系统的二次回路试验合格,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已布臵到位。通过配电盘按先高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逐级试通电。

15.通过试运行检查电气设备系统是否完整、正确;检查设备的制造和施工质量;考验设备的性能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调整设备和系统以形成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方式。

16.测量仪表校验合格;二次回路通电检查动作无误。

17.安全防范:在试运行开始前要再次检查回路是否正确,需要解开的回路已解开,需要退出试验位臵的回路已退出,需要闭合的刀闸已合好,带电部分挂好安全标示牌。

18.电气线路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图纸会审;编制工程预算;编制电气专业的计划;做好施工所用的机具配臵工作;编制电气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等。

19.35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安装程序:挖电杆和拉线坑→基础埋设→电杆组合→横担安装→绝缘子安装→立杆→拉线安装→导线架设。

20.架空电力线接户线施工:低压架空进户管宜采用镀锌钢管,其管口应装有防水弯头。入户处螺栓固定式横担应在建筑外墙装饰工程结束后安装。接户线架设时应先绑扎杆上一端,后绑扎进户端。

21.架空电力线室外电缆敷设:电缆在施放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22.直埋电缆敷设要求:电缆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应小于0.7m。人工开挖电缆沟时,沟两侧应留臵边坡,防止塌方。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23.室内线路安装:桥架与支架安装:直线段钢制桥架超过30m、铝制桥架超过15m时,应留

有伸缩缝或伸缩片。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电缆中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50m距离接地一次。配管及管内穿线工序:扫管→穿引线→放线→引线与导线绑扎→管内穿线→做接线头

24.吊车滑接线安装工序:测量定位→安装支架→安装绝缘子→滑接线连接架设→滑接线附属设施安装→接地和防腐。

25.吊车移动电缆的施工程序:安装吊索→滑轨或滑道→安装悬吊装臵及软电缆。

26.电气盘柜内二次回路接线: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臵的全部低压回路的接线均为二次回路接线。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10mm2及以下的单股导线,在导线端部弯1圆圈接到接线端子上,注意线头的弯曲方向与拧入螺母方向一致。4mm2以上的多股铜线需装接线鼻子,再与接线端子连接。

27.电动机的接线:电动机电缆管的管口应在电动机接线盒附近,从管囗到接线盒间的导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接地线截面通常按电源线截面的1/3选择,且铜芯线截面不小于1.5mm2。

28.防火措施:在电缆穿过的竖井、墙壁、楼板、进盘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在电缆沟和隧道内设臵阻火墙;采用阻燃型电缆;设臵报警和灭火装臵。

29.母线间或母线与设备端子间的搭接面应接触良好。铜质设备接线端子与铝母线连接应通过铜铝过渡

30.封闭母线不得用裸钢丝绳绑扎起吊,不得任意在地面上拖拉。

31.互感器安装就位后,各接地引出端子良好接地,暂时不使用的互感器二次线圈,短路后接地。交接实验:设备是否可(投入使用)。带电道闸开关上(有标示牌)。操动机柜检查,是(柜式真空断路器)。电抗器线圈绕向符合设计要求。6-10千伏,最小安全距离是0.7米。小于1.2吸收比的,先干燥。架空线路在拉线安装结束后进行。低压架空进户线,镀锌钢管,管口有(防水弯头)。直埋电缆,不小于0.7米。直钢制桥架30米,铝15米伸缩缝和伸缩片。电缆直接,高度偏差+-5mm,水平偏差+-10mm。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50米距离接地1次。

32.电力穿线,先支线,后干线。先扫管。二次回路接线,(中间不得有接头)。10mm以下单股,1圈,4mm以上多股先接接线鼻子再接端子。电气工程一般首先(埋管、埋件)。油浸变压器,先本体密封,然后绝缘判定。

33.电动机电缆管管口到接线盒之间的导线,用金属软管保护,进入电动机的导线应该做滴水弯。电动机外壳可靠接地,1/3电源线截面。铜芯导线线径,不小于1.5mm。电缆敷设,电缆从电缆盘上端引出。并列敷设电缆中间有接头,将接头(错开)。工作电流大于1500A时,不应构成闭合磁路。沿本身(中心)方向移动。

动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汽轮发电机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和真空泵等。

2.汽轮机安装的程序:基础和设备的验收→汽轮机本体的安装→其他安装

3.凝汽器与低压缸排汽口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具有伸缩性能的中间连接段(柔性连接)

4.低压缸组合工艺:低压外下缸后段(电机侧)与低压缸前段(汽侧)先分别就位,调整水平、标高后试组合,符合要求后,将前、后段分开一段距离,再次清理检查垂直结合面,确认清洁无异物后再进行正式组合。

5.当低压内缸就位找正、隔板调整完成后,低压转子吊入汽缸中并定位后,再进行通流间隙调整。

6.所有轴系中心找正工作都是在凝汽器灌水至运行重量的状态下进行的。

7.发电机定子吊装吊装主要采用主厂房中的两台行车并在行车大跑上加装2台临时小跑,再配制吊梁同时抬吊,起吊定子离地lm左右,试刹车2~3次,确认刹车良好后开始正式起吊。提升至发电机定子底部超过既定标高后,开动行车大车机构行至定子中心线与就位中心线重合,缓缓将定子落于基础上。

8.发电机转子穿装,一般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专用工具和方法,采用滑道式方法

9.锅炉钢架是炉体的支撑构架,全钢结构,承载着受热面、炉墙、及炉体其他附件的重量,并决定着炉体的外形。锅炉钢架结构:由立柱、横梁、水平和垂直支撑、平台、扶梯、顶板等组成。

10.根据整体性要求,钢架安装程序可分为:基础划线→柱底板安装、找正→立柱、垂直支撑、水平梁、水平支撑安装→整体找正→高强度螺栓终紧→平台、扶梯、栏杆安装。

11.高强度螺栓设专人保管,安装时按初紧、终紧等程序进行,当天安装当天终紧,每层炉架验收后方可吊装上一层钢架。

12.锅炉组件吊装工艺:组件重心的确定→起吊节点的选定→组件绑扎→试吊→吊装就位

13.组件找正的方法主要是:用拉钢卷尺检查中心位臵;用悬吊线锤检查大梁垂直度;用水准仪检查大梁水平度;用水平仪测查炉顶水平度,同时要注意标尺正负读数与炉顶高低的偏差关系等。

14.锅炉的汽包的吊装方法:有水平起吊、转动起吊和倾斜起吊三种方法。多数采用倾斜起吊方法。

15.汽包吊装用布臵在炉顶前部的两套滑轮组及两台卷扬机,辅之以炉后的两套溜放系统实现零米移位、倾斜起吊、垂直提升、高位调平以及移动就位。

16.锅炉本体受热面组合安装程序:设备清点检查→通球试验→联箱找正划线→管子就位对口和焊接。

17.组件的组合形式包括:直立式和横卧式。

18.锅炉钢架安装验收合格后,锅炉组件吊装原则是:先上后下,先两侧后中间,先中心再逐渐向炉前、炉后进行。

19.凝汽器与低压缸排气口之间的连接,采用具有(伸缩性能)的中间连接段。凝汽器内部管束是在低压缸就位后进行穿管和连接。低压外下缸:(垂直结合面)。低压缸组合:低压转子在汽缸内定位后,低压内缸的通流间隙调整。高、中压缸在就位前,以制造厂装配记录校核。(用下半汽缸)来就位。轴系中心找正时,要以(低压转子)为基准。轮系初找(第一次),所有轴系中心找正工作在凝汽器灌水至运行重量的状态下进行的。

20.发电机转子穿装前,做单独的气密性实验,然后漏气量实验。水冷壁是锅炉的辐射蒸发受热面。小型锅炉:管式;大型锅炉:膜式。(整体)找正。汽包吊装:水平起吊、转动起吊和倾斜起吊(大型汽包)。(倾斜起吊、垂直提升、高位调平)。

21.锅炉本体,做(通球试验)。组合形式受组合后(结构特征)及现场的施工条件决定的。定子:机座、端盖、定子铁芯、定子绕组。转子磁场转动。汽轮机工作原理(冲动)和(反动)。发电机冷却:(水、油、空气、氢气)。低压缸:外下、外上、内缸。轮系找正(没有汽轮机高、中、低压都已经就位选项)。组合场地:受到(体积、重量、现场条件决定。)

静臵设备制作与安装技术

1.在机电工程中所涉及的静臵设备包括:各种容器、反应器、塔器、换热设备、油罐、球罐、气柜、电解槽、电储存器、电除尘器、电除雾器和工艺金属结构。

2.按静臵设备的设计压力分类:常压设备P<0.1MP。低压设备0.lMPa≤P<1.6MPa。中压设备1.6MPa≤P<l0MPa。高压设备l0MPa≤P<l00MPa。超高压设备P≥l00MPa。P<0时,为真空设备。

3.按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反应设备(代号R),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聚合釜、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磺化锅、煤气发生炉等。换热设备(代号H)。分离设备(代号S),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干燥塔、气提塔、分气缸、除氧器等。储存设备(代号T)。

4.从安全监察的角度,将压力容器按照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分类可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第三类压力容器。如:高压容器、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中压容器、容积大于50m3的球形储罐为第三类压力容器;介质为非易燃、易爆的中压容器、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低压容器、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低压搪瓷玻璃容器为第二类压力容器;介质为非易燃、易爆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5.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规则所称压力容器,是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装是指压力容器整体就位、整体移位安装的活动。

6.需在安装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焊接工作的压力容器和需在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不属于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范围。

7.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办理报装手续。

8.压力容器安装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颁发的1级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9.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A3级注明仅限球壳板压制和仅限封头制造者除外),可以从事相应制造许可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安装工作,不需要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如:取得Al级许可的单位,可制造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取得A2级许可的单位,可制造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3级可进行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等。

10.取得GCl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或取得2级(含2级)以上锅炉安装资格的单位可以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工作,不需要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

11.球罐常用的组装方法:散装法(适用于400m3以上的球罐组装)最成熟的方法、分带法(适用于400~1500 m3的球罐组装)、半球法(400 m3以下小形球罐的组装)球罐常用的组装方法适用的球罐体积

12.常用的钢制储罐种类有:拱顶储罐、内浮盘拱顶储罐、浮顶储罐、无力矩储罐和气柜。

13.常见的钢制储罐的安装方法有:正装法(大型浮顶罐)、倒装法(拱顶储罐)、充气顶升法(大型拱顶罐)和水浮法。

14.容器的检验试验要求: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球罐的沉降试验、储罐的充水试验、几何尺寸检验

15.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要求:制取试样,进行拉力、冷弯和必要的冲击试验。现场组焊的球形储罐应制作立、横、平加仰三块产品焊接试板。产品焊接试板经外观检查和射线(或超声)检测,如不合格,允许返修,如不返修,可避开缺陷部位截取试样。

16.球罐的沉降试验:沉降观测应在充水前充水到球壳内直径的1/3时、充水到球壳内直径的2/3时、充满水时、充满水24h后、放水后各阶段进行沉降观测。支柱基础沉降应均匀,放水后不均匀沉降量不应大于基础中心圆直径的千分之一,相邻支柱基础沉降差不应大于2mm。

17.储罐的充水试验:检查罐底严密性,罐壁强度及严密性,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浮顶及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浮顶排水管的严密性等。对不锈钢罐,试验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试验水温均不低于5℃。充水试验中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如基础发生设计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打开透光孔,基础不得侵水。

18.石油化工高压釜,按照(作用原理)。分类划分静臵设备。环焊缝自动焊接、立焊缝自动焊:(正装法)。(纵焊缝受力大,做试板,拉力、冷弯、必要的冲击试验。)。现场组焊的球罐,做(立、横、平加仰。)球罐沉降观测,在全部支柱上测定沉降量。

19.球罐沉降试验:(充水前、直径1/3,直径2/3,充满水、充满水24小时后、放水后)。每个支柱焊接永久性的水平测定板。各支柱基础沉降均匀,放水后1/1000,相邻支柱沉降差不应大于2mm。

20.几何尺寸:

21.(拱顶油罐)不属于压力容器。现场焊接的,由原厂和A3级压力容器单位。危险性和危害性3类三、二、一。。介质毒性4类。Ⅰ极度、Ⅱ高度、Ⅲ中度、Ⅳ类轻度。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

1.钢结构制作内容:钢零件与钢部件加工、钢构件制作

2.钢构件制作程序:钢材检验→表面除锈→下料→拼接→零部件加工→部件装配→焊接→油漆→构件编号验收。

3.钢材的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应全数检查。

4.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0C、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l20C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5.从事钢结构焊接工作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认可范围内施焊。

6.无损检测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查,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7.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敷衍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8.除设计上采用摩擦系数≦0.3,并明确提出可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者外,其余情况在制作时为确定摩擦面的处理方法,必须按规范要求的批量用3套同材质、同处理的方法的试件供安装前复验。

9.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10.多节柱安装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避免造成过大的积累误差。

11.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室内应为125μm,其允许偏差为-25μm。每遍涂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12.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之一时应按子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当主体结构均为钢结构时应按程竣工验收;大型钢结构工程可划分成若干个子分部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如:要求中间无柱子的大型报告厅、展厅、影剧院仅屋顶部分采用钢结构的,以及一些构平台、操作台、管廊、管架等可作为子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大型多跨炼钢、连轧等工业钢结构厂房可按伸缩缝或跨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13.钢结构:焊工考试合格,热矫正,不超过900摄氏度。热矫正后,自然冷却。吊车梁、桁架,不应该有下挠。钢架(总拼装和房屋工程)后侧挠度。挠度值不超过设计的1.15倍。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技术

1.仪表是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视、测量、调节的重要系统。

2.系统构成:就地仪表控制系统;经传感器测量和变送器转换,用一定路径传送至集中控制室的集中系统。

3.技术准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审查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等。如: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中,施工方案分为中央控制室仪表的调校方案、仪表安装方案、单体调校方案、信号连锁系统调试方案,其次是电缆敷设及各种管道敷设方案。

4.仪表调校时对环境的要求:室内温度维持在10~350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避开振动大、灰尘多、噪声大和有强磁场干扰的地方

5.调校用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6.对仪表设备及材料的开箱检查和外观检查应符和的要求:包装及密封良好;型号、规格和数量及装箱单与设计文件的要求一致,且无残损和短缺;铭牌标志、附件、备件齐全;产品的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书齐全。

7.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等精密设备,宜存放在温度为5~400C、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执行机构、各种导线、阀门、有色金属、优质钢材、管件及一般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设备由温度低于-50C的环境移入保温库时,应在库内放臵24h后再开箱。

8.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的原则: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先安装设备再配管布线;先两端后中间

9.仪表设备安装应遵循的程序是:先里后外;先高后低;先重后轻。

10.仪表调校应遵循的原则是:先取证后校验;先单校后联校;先单回路后复杂回路;先单点后网络。

1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施工技术、现场、机具设备、人员、标准仪器审查标定)→配合土建制造安装盘柜基础→盘柜、操作台安装→电缆槽、接线箱(盒)安装→取源部件安装,仪表单体校验、调整安装→电缆初检、敷设、导通、绝缘试验、校线、接线→测量管、伴热管、气源管、气动信号管安装→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回路试验、系统试验→保运→竣工资料编制→交工验收。

12.仪表管道施工内容:测量管道、气动信号管道、气源管道、液压管道和伴热管道等。

13.仪表管道安装主要工作内容:管材管件出库检验;管材及支架的除锈、防腐;阀门压力试验;管路预制、敷设固定;测量管道的压力试验;气动信号管道和气源管道的压力试验与吹扫;伴热管道的压力试验;管材及支架的二次防腐。

14.仪表设备主要有:仪表盘、柜、操作台及保护(温)箱、温度检测仪表、压力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及执行器等。

15.仪表设备安装及试验主要工作内容有:取源部件安装;仪表单体校验、调整;现场仪表支架预制安装;仪表箱、保温箱和保护箱安装;现场仪表支架预制安装;仪表箱、保温箱和保护箱安装;现场仪表安装;执行器安装。

16.仪表线路的构成:仪表电线、电缆、补偿导线/光缆和电缆槽、保护管等。主要工作内容有:型钢除锈、防腐;各种支架制作与安装;电缆槽安装(电缆槽按其制造的材质主要为玻璃钢电缆槽架、钢制电缆槽架和铝合金槽架);现场接线箱安装;保护管安装;电缆、电线敷设;电缆、电线导通、绝缘试验;仪表线路的配线。

17.中央控制室内施工内容:盘、柜、操作台型钢底座安装;盘、柜、操作台安装;控制室接地系统、控制仪表安装;综合控制系统设备安装;仪表电源设备安装与试验;内部卡件测试;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检测回路试验、控制回路试验、报警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的试验)。

18.仪表工程的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进行完毕,即可开通系统投入运行;仪表工程连续48h开通投入运行正常后,即具备交接验收条件;编制并提交仪表工程竣工资料。

19.取源部件的安装要考虑被测流体介质的形态、以及管道的相对位臵。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臵应选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的地方;取样点的周围不应有层流、涡流、空气渗入、死角、物料堵塞或非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

20.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垂直;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21.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在检测温度高于600C的液体、蒸汽和可凝性气体的压力时,就地安装的压力表的取源部件应带有环形或U形冷凝弯。

22.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测量气体压力时取压点的方位在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点的方位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测量蒸汽压力时取压点的方位在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节流装臵同

23.单独的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应固定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m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mm/m。

24.节流件必须在管道吹洗后安装。节流件的安装方向,必须使流体从节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节流件的下游端面;涡轮流量计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放大器与流量计的距离不应超过20m。

25.浮筒液面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处于浮筒中心正常液位或分界液位;浮筒液面计安装时,其法兰面应平行于被测液面,探测器及保护管应按设计和制造厂要求进行安装,一般插入罐体3~5cm。

26.控制阀的安装位臵应便于观察、操作和维护。液动执行机构的安装位臵应低于控制器。当必须高于控制器时,两者间最大的高度差不应超过10m,且管道的集气处应有排气阀,靠近控制器处应有逆止阀或自动切断阀。

27.仪表管道埋地敷设时,应经试压合格和防腐处理后方可埋入。直接埋地的管道连接时必须采用焊接,在穿过道路及进出地面处应加保护套管。不锈钢管固定时不应与碳钢材料直接接触。

28.金属气动信号管线必须用弯管器冷弯,且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子外径的3倍,光缆,15倍。

29.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应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必须密封;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

30.仪表管道的压力试验以液体为试验介质。仪表气源管道和气动信号管道以及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仪表管道,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液压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设计压力,气压试验压力应为1.15倍的设计压力。

31.回路试验(控制回路、放大回路)。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后,可进入试运行,满48小时后,具备交接验收条件。压力取源部件,在温度取源部件上游。压力取源部件,气上,液下。蒸汽上+下0-45度。气体:变送器高于取压点,液和蒸汽、低于取压点目的在于,减少排液、排气。温度取源,垂直、重合、相交。逆向。防爆场所,(技术鉴定文件和合格证书。)仪表调校室,交流、直流电源、气源。仪表电缆线槽,(半圆头、螺母在外侧,连接牢固。)仪表管道埋地,要(试压合格和防腐处理后。)光缆外

观+导通性。补充管:型号和分度号。金属气动信号管,避免中间接头,采用(承接焊、卡套式)。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1.工业管道工程包括:热力管道系统;压缩空气、氧气管道系统;油气管道系统;夹套管道系统;长输管道系统;以及其他工艺管道系统等。

2.管道分类:

按材料性质分类:分为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

按设计压力分级:真空管道、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和超高压管道。

按输送温度分类:低温管道、常温管道、中温和高温管道。

按输送介质的性质分类:给排水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燃油管道、剧毒流体管道等。

3.管道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测量→管道、支架预制→附件、法兰加工、检验→管段预制→管道安装→管道系统检验→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资料汇总、绘制竣工图→竣工验收。

4.长输管道施工流程:测量放线→施工作业带清理、修筑施工运输便道→防腐管运输→加工坡口→再布管→管口准备、管口组对→管道组对焊接→焊口检验→热收缩套(带)补口→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管口组对、管道焊接→焊口检验→清管及试压→管沟回填→地貌恢复。

5.埋地管道施工流程:办理动土手续→按图测量、放线、打桩→挖管沟→沟底垫层处理→复测标高→管道预制、防腐→下管找正管口连接→部分覆土回填→试压前检查→分段系统试验→隐蔽前检查→回填土→系统最终水压试验。

6.管道与大型设备或动力设备连接,无论是焊接还是法兰连接,都应采用无应力配管。其固定焊口应远离机器。如: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管道与机械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位移。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载荷。

7.橡胶、塑料、玻璃钢、涂料等衬里的管道组成件,应存放在温度为5~400C的室内,并应避免阳光和热源的辐射。

8.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检查阀门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裕量。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不得关闭,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安全阀应垂直安装

9.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应紧密。固定支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或标准图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定。

10.无热位移的管道,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的管道,吊点应设在位移的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1/2偏位安装。

11.弹簧支、吊架的弹簧高度,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安装,弹簧应调整至冷态值,并做记录。

12.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管子间应导电。如: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Ω时,应设导线跨接。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超过100Ω时,应设两处接地引线。接地引线宜采用焊接形式。有静电接地要求的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或接地引线不得与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应采用钛板及不锈钢板过渡。

13.根据管道系统不同的使用要求,试验的类型主要有:压力试验、真空度试验、泄漏性试验等。

14.压力试验:检验管道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以液体或气体为试验介质,对管道系统逐步加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以检验管道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如:某输水管线全长16000m,整个管道为双管同槽敷设。试压采用注水法,压力为1.0MPa,分段长度原则上不大于lkm。

15.压力试验实施要点:管道与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试验时,当管道的试验压力等于或小于设备的试验压力时,应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设备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液压试验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16.以气体为介质的压力试验(气压)实施要点:承受内压钢管及有色金属管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真空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0.2MPa。管道的设计压力大于0.6MPa时,必须有设计文件规定或经建设单位同意,方可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试验前,必须用压力为0.2MPa的空气进行预试验。气压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应对系统进行检查,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升至试验压力后,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17.真空度试验:检验管道系统的严密性。真空度试验实施要求:真空系统在气压试验合格后,还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24h的真空度试验。真空度试验按设计文件要求对管道系统抽真空,达到设计规定的真空度后关闭系统,24h后系统增压率不应大于5%。

18.泄漏性试验:检查管道系统中的泄漏点。以气体为试验介质,在设计压力下,采用发泡剂、显色剂、气体分子感测仪或其他专门手段等,检查管道系统中的泄漏点。

19.泄漏性试验实施要求:输送剧毒流体、有毒流体、可燃流体的管道必须进行泄漏性试验。泄漏性试验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泄漏性试验应重点检验阀门填料、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水阀等,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