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的有关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思想。(判断或选择题)

1.前教育学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1)中国:①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②《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言

论、见解和论说的集大成者。

(2)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雄

辩术原理》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育学的书。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1)教育学雏形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①(英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教育学。

②(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闪烁着追求科学的火花,是近代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的开端;

③(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

④(法国)卢梭的小说《爱弥儿—论教育》体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⑤(瑞士)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

①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

的问世。(传统教育学)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1)实验教育学

(2)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

伯屈《设计教学法》。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概念: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起源的认识

(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代表人物:宋代朱熹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说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局限性:人们的知识总体水平较低,认识水平有限。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洛、(英国)沛西·能

观点: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

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

是按生物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局限性: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局限性:这种观点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

意思的和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走向了极端。

(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恩格斯

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

种社会活动。

优点:认识到了教育的社会性

(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杜威

观点:教育不仅传授劳动经验还传授生活经验

局限性:教育的起源跟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教育的生活起

源论却未将二者加以区分。

二、教育发展的形态与阶段

1、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社会形态出发,可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2、教育发展的阶段

1、以生产力水平为依据,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个阶段。(与教育内容相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2、以社会的产业技术水平为依据,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

会的教育三个阶段,或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知识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3、以生产关系为依据,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五个阶段。(与社会性质相关)

4、以教育自身形态的历史演变为依据,可分为个别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衍生阶段、

学校教育系统衍生阶段、终身教育系统衍生阶段。

5、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三种发展水平的学说出发,可分为古代社会教育、现

代社会的教育和未来理想社会的教育三个阶段。

6、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三种文化型划分出发,可分为后喻文化教育,并喻文化教育

和前喻文化教育三个阶段。(与文化有关,是文化的传承、创造、创新和发展)

7、以媒介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类型为依据,可分为语言文化阶段的教育、印刷文化阶段

的教育、电子文化阶段的教育和数字文化阶段的教育等四个阶段。(与凭借物相关)

8、从教育本身的特征出发,可分为自然形态的教育、独立形态的教育、制度形态的

教育和多样形态的教育四个阶段。

三、教育的本质及其理解

教育的本质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延续和发展而采取的自然对策,是反映人类社会普遍意志的一种必然行为,是受到本能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驱使而产生的、符合人类社会普遍需要的社会行为。简而言之,教育的本质是人类从自身需要出发而形成的一种半强制行为。

我们看《动物世界》,老虎幼崽在生下来后,会跟随老虎妈妈一段时间,学习辨别安全危险环境,学习捕食技能。这里存在“教育”,信息传递是通过类似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而不是语言文字。对于动物来说,教育或者说学习的功能就是提高生存几率。

人类在动物的基础上,又有一套教育的工具。这套工具就是语言文字。对于人类来说,教育主要说的就是语言文字的教育,信息的传递也主要是靠语言文字。一个婴儿从生下来,被教育走路,被教育说话,被教育写字,被教育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绘画音乐,被教育如何工作,被教育如何养育子女,被教育如何应对疾病和死亡。这个延续一生的教育和学习过程,指向性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生存第一,生存之后想要更好的生活。不能学会走路和说话,影响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不能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影响一个人的求职能力,也会影响基本生存。附带的,习得音乐绘画等艺术鉴赏能力,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可以活得更好。

结论:教育的本质是信息传递。教育的基础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提高动物生存几率。教育的高级功能是通过信息传递,提高动物(主要是人类)生活品质。教育和学习是一个东西的两个表达。

四、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

五、教育的功能

(1)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

(2)社会功能:影响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和生态)

(3)具体表现:通过培养人才影响社会的发展,即通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教育通过对社会的科技、文化服务而直接作用社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现代教育目的(广义):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2、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学校教育目的):指一定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

二、现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客观依据、主观依据)

社会依据:生产发展需要、社会关系需要。(客观依据)

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发展需要。(主观依据)

三、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体育: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四、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一般因素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这四个方面。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社会条件

1.经济基础

2.社会制度

3.生产关系 4,生产力 5,教育

2.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理论,正确认识和理解者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简历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础上的.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基本理论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高度发展必须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四章

一、学校教育结构

学校教育结构是指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任何学校教育系统都包含一定的组成部分,而他们的层次和类别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并形成一定的关系,就是学校教育结构。

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产生之初就与人类谋取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紧密相关。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在制约教育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根本性的。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速度和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主要表现为:1,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结构。4,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教育在受经济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发展。3,教育对经济运行有直接调节作用。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②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③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④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①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

②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尽管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也对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①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第五章

一、教师素质构成

1)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知识基础: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

心理科学以及教学法知识,而且要有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的知识。

3)教学能力:教育技术,教育智慧,教学仪态。

4)身心素质:健康的身心。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

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立法的角度规定

了教师的专业性及其重要作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

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三、传统学生观及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1)学生是主体性的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2)学生是发展性的人

(3)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4)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传统学生观

长期以来,学生被看作没有独立性、主体性的存在,处于从属和依赖地位。整个社会并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有独立价值的生命存在,忽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

现代师生关系的内容:教育关系(工作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的类型: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民

主—参与型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性、合作对话性。

第六章

一、课程的概念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跟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课程资源的有关理论

1)经验主义课程论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范围,而且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否则不能引起儿童学习的动机,也就不能有自发的活动。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之所以要心理学化,是因为传统学科课程的逻辑组织对于成人可能是适用的,而对于儿童来说,情况就不一样。因为儿童是初学者,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1、要素主义。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

化的“共同要素”,它提出的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要素主义者看来,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

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而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组织,这样,每一门学科及其发挥的智力训练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致造成活动课程那样相互混淆以致削弱的现象。

2、永恒主义。代表人物是赫钦斯。永恒主义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课程应当主要地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他紧接着说,“永恒学科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这种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这种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

4)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换言之,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人的境遇是时刻变化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的、绝对的,而且固定的课程难以适合学生的情况和需要,成了和学生没有关系的东西。这样的课程无助于学生的发展。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奈勒。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一些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借助于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新视角和方法等考察一系列的课程问题。

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学者多尔(W.E.Doll)。多尔把传统课程的封闭体系与当今的开放体系作了基本对比。他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cursio n)和严密性(Rigor)。

第七章

一、教学与其它教育途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由两类过程:教学过程和控制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classroom control)紧密相连。

1)课堂控制的概念

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涉及四个要点:

(1)课堂控制既包括对违反教育规范行为的制裁,又包括引导学生认同并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以协调个体、群体的关系;

(2)课堂控制不仅要使课堂成员行为服从课堂秩序的需要,还要使学生的自由活动、自我表现与课堂教学秩序达到和谐的统一;

(3)课堂控制必须依靠教师的权威力量才能进行,更需要学生自觉内化课堂规范,课堂控制的实现是教师权威力量与学生自我控制的统一;

(4)课堂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包括对现有课堂秩序的维持,也包括建立新的课堂秩序。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

②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三、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直观性原则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和图像,聆听教师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就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贯彻要求

(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实物参观、模像直观、多媒体教学

(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三)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四)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诱导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启发诱导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

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五、发现法、谈话法

谈话法特点:谈话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法进行教学。他主张教学要“循循善诱”,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的方法,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求知识。他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能提出深刻问题的学生常给予褒奖,并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善于运用谈话问答的方法。他并不直接传授知识和经验。而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本人寻求正确的答案;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做了错误的回答之后,他也不直接进行纠正,而是提出补充问题,把学生进一步引向谬误,然后促使他认识与改正错误。这种方法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法。西欧中世纪,学校里曾流行着教义式的问答法。这种方法只要求学生机械地回答教师所传授的条文。资本主义时期,一些进步教育家根据新的需要,反对这种机械式的问答法,积极恢复和发展有启发性的谈话法。

具体方式

①为传授新知识而进行的谈话。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识。也称启发式谈话法。

②为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而进行的谈话。根据学生学过的教材提出一些问题,要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达到巩固或检查的目的。也称再现谈话法或问答式谈话法。

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或者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谈话。这种谈话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讲

的积极性,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独立作业,或明确学习的重点。也称讲授谈话法。

一般要求

提问要适合学生程度,有启发性,问题的表述方式应通俗易懂,含义明确,便于理解;

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在班级教学中,面向全班提问,然后指定个别学生回答;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

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谈话要有计划性,并拟定出谈话提纲。提问的问题要明确,要有启发性,要难易恰当。提问的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有明朗的态度。

具备条件(1)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生对教师出的问题已具有某些实际的生活经验或表象;

(3)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无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必要的生活经验,但能够用观察、实

验、直观教具、逻辑推理或者用已知的现象作对比。

发现法:发现法作为一种严格意义的教学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1915-)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发现法特点

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布鲁纳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法能较正确地、较充分地体现出教和学这对矛盾在发展中的关系。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发现法背景编辑

发现法就其思想渊源说,是个古老方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中作过这样的:表达“至于我,我是不想教爱弥尔几何的,相反地,要由他来教我;由我寻找那些关系,而他则发现那些关系,因为我在寻找那些关系时,采用了使他能够发现那些关系的方法。”

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又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英国的斯宾塞也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曾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些观点,无疑是发现法的思想基础。

发现法虽是很老的一种方法,但并未确立起明确的定义。有人指其为教法,有人指其为学法:而有人则主张,应把“靠发现而学习”与“以发现为目标的学习”区分开来。前者是通过发现过程进行学习的方法,而后者则是把学习发现的方法本身作为学习的目的。不过,有的人往往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认为要培养具有发明创造才能的科技人才,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且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的探索性态度,从而大力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他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由于他的倡导,引起了人们对发现法的重新关注和研究。

发现法学习过程编辑

发现法的基本的典型的学习过程是:(1)掌握学习课题(创造问题情境);(2)制定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3)发现补充,修改和总结。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有如下优越性:(1)能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2)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3)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4)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所以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的内容,并能更好地运用它。

发现法优缺点

发现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或学法,必须同其他方法结合一起使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有人研究指出,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科学家的发现方法完全等同起来;

由于发现法需要向学生揭示他们必须学习的有关内容,耗时大多,是不经济的;发现法,是

适合于那些能引出多种假设,原理,能明确展开的数理学科,并不是对所有学科都是有效的;由于发现法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并不是对儿童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适用的。同时,发现法的使用,还需要逻辑较严密的教材和具有较高水平的通晓本学科科学体系的教师。

六、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进行活动的结构。

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最常用)

定义: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也被称作课堂教学。

3.道尔顿制: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特点:自学+辅导,能较好地照顾到个别差异。

4.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5.特普朗制:特朗普制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

6.开放教学

六、教学艺术

教学的生命体验性

教学的交往互动性

教学的生成发展性

七、教学评价的类型

诊断性评价(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即时评价)、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

种类:(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3)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第八章

一.德育的概念

概念: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的

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健教育等内容。

特点: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二.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是:

(一)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二)现代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三)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育共进的过程。

(四)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三.中小学德育的任务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四.德育的原则

则一、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七、教育的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十章

1.教育制度与学制

教育制度的含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学制的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制的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

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

例如,原西欧学制属前者,美国学制属后者。

介于二者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这种分支型学制。

3.“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戌学制”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初等教育段为6年,分初小(4年)、高小(2 年)

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2级;高等教育段为4~6年,不分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4.学制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我国现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它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我国学制该如何发展

适度发展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