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月亮诗话

月亮诗话

月亮诗话
月亮诗话

月亮诗话

——唐诗宋词中的千古一月

王迪琴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古代诗海中闪闪发亮的明珠瑰宝;而那悬于碧空中的一轮明月,既是天上仙境的象征,又是人间美妙之所在。她千古悠悠,月随时转,永照人间,启蒙了多少人的诗意,唤起了多少人的诗兴,激荡着多少人的诗情。趁此良辰美景,诗人们兴逸湍飞,情思勃发,频频拔动那月之光弦。于是,这神奇之诗和亘古之月就共同奏成了一曲曲不朽的诗月华章。

古人专写月的诗作比比皆是,或局部、或整体,或片断、或通篇;有的描摹月夜、月色、月景,有些又不拘泥于描写月的形状、光亮和色彩,而是用来表明时序、烘托景物、渲染气氛以及抒发感情。从《诗经?陈风?月出》发轫,至“古诗十九首”,再到唐诗宋词的名章佳句集大成,月亮不仅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还成为怀远思人的意象,凝聚成一种积淀深厚的审美意识。

月之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首《关山月》,把我们带到了那明月高照的浩瀚夜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云月苍茫、雄浑广阔的月夜景象。月光荡涤了尘埃,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形成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夜晚,正因为有了这皎皎明月的照耀,才使天地万物熠熠生辉。“年年夜月”,“处处山川”,有月之时,有月之地,必然有美景生成。

诗中之月既是时令和具体时间的体现,也是人与物活动的背景。虽然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但由于它在不同的时段出现,使月亮形成了的不同形状和光度;也因为它照临的空间位置不同,形成的景致不同,诗人的感受也自然不同。这多姿多彩的月夜景象,体现在诗词篇章中,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月诗佳句。

看哪,有朗月悬空、皓月千里之旷远,也有淡月穿云、烟月笼雾之朦胧;有弯月如弓、缺月西挂之清幽,也有晓月将下、霜月生寒之静谧;西出阳关的“关山月”有雄浑壮阔之象,映入清溪的“兰溪月”则表现出空灵婉媚之景。

我们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山挂银钩,月出似吐,这是“山月”的特色;“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水浮双璧,江波流月,这是“江月”的特色。“山月入松金破碎”,是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片片碎金在闪耀的“林间月”;“梨花院落溶溶月,柳树池塘淡淡风”,是如水的月光下,花摇柳拂,飞絮萦回,意境清幽缠绵的“庭院月”;“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则是月洒荷塘、烟雾轻蒙的“荷塘月”。

我们再看:苏轼把那倒映在水里的“溪中月”描绘得多么美,叫“溪月琼瑶”。月光静静地洒满了溪流,水月交辉,倒映水中,像缀满了无数晶莹无瑕的珠玉。宋庠把“湖岸月”描绘为“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波月辉映,新枝摇曳,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

从时间上看,余靖的“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写的是春残之景,楼钥的“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疏星”,写的是深秋之景;刘方平的《夜月》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是夜深之景,而李贺的《南园》诗“晓月当帘挂玉弓”,则是拂晓之景了。

楼上观月,看到的是月夜一景,而泛舟湖上,临波沐月,诗人会全方位地感受到月光的美丽,所以许多诗人都热衷于游湖荡月。欧阳修的《晚泊岳阳》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皓月悬空,江水茫茫,清辉满地,江天一色;此时月下人歌,归舟唱晚,是多么引人入胜的景致!苏轼的《夜泛西湖五绝》写他从魄月初生到月半中天,游兴不减:“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一直到领略了月落之后的湖景才回去。如果说新月生辉,半璧吐艳,给人以明朗之感;菰蒲无边,湖水茫茫,给人以朦胧之感;那月落后的湖光非鬼非仙,则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宋代诗人武衍也有一首泛舟石湖的即兴之作《秋夕清泛》:“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秋月玲珑,湖光潋滟,船头诗人吹箫观月,岂不妙哉!

月下赏湖光异色被诗人称道,月下观看夜潮就更能激起他们的诗兴。潮因月出月落而引,农历十五,皓月千里,那钱塘江潮水比平时更加奇特,汹涌澎湃的潮头如万马奔腾,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白居易有忆杭州词说:“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湖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也要在中秋月夜亲临海塘看潮势,“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一年当中,春月丽,秋月明。农历月份里,月有从新月如钩到圆月如盘之变化;一天之中也有黄昏月出和月上中天之不同。春秋两季更是自然界最美好的时光,“春花秋月”也就成为最具诗情画意的物象。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元宵佳节夜市上的情景。当然,夜晚独坐中庭,欣赏着春宵月色,也别有一番情趣。张先的别号“张三影”,就是因他那有名的春月“三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和“云破月来花弄影”诗句而来。李之仪也有一首诗写到月“影”:“觉后不知新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通过对这些月下之“影”活动的描写,春天月夜那迷蒙幽静、至幻至美的景致跃然纸上。

诗人笔下,春天之月与花总是有着很深的缘份。夜色中,月照花明,风吹花动,摇曳生姿,仪态万方,比日间之花更多了一份妩媚和优雅,营造出一种令人神往之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名句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白居易《村夜》诗也写到,“月明荞麦花如雪”,月光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花交融,美丽无比。李煜的“花明月暗笼轻雾”,是月色朦胧,轻雾弥漫,娇花吐艳;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微风吹拂,云开月现,花影婆娑;王安石的名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则描绘了一幅月洒清辉、花移娇影、月花共渡的妙景,都令读者赏心悦目。苏轼的《海棠》花在春夜月下开放,月华透雾,花光四溢:“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黄庭坚的月下水仙有步月凌波、盈盈欲仙之态:“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而林逋的《山园小梅》,更是把黄昏月下梅花的神韵给写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多美呀!那朦胧的月色,美丽的花影,构成静谧清幽的意境,怎能不让人陶醉!

“月到中秋分外明”。诗人李朴把《中秋》之月写得那样美妙无比:“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国人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每当此时,诗人们登高临风,对月抒怀,写下了一首首美妙的秋月诗。唐朝诗人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夜月的最大特色是“圆”。苏轼《中秋月》说“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因此“宝镜”、“玉盘”就成为十五秋月的别称。

秋天月夜,月明星稀,空明剔透,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特别是当皓月行至中天,真有“千山月午乾坤昼”之况,皎洁的清光简直把大千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因为此时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夜色更加空明无垠,所以秋夜之景又表现在一个“清”字上,“清风明月”就成为其最富特征的景象。苏轼有“清夜无尘,月色无银”之诗,杜甫有“湖月林风相与清”之句。张耒在《夜生》中写到,“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而杨万里的《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对这种清幽静雅之景体验得更加深刻:“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高空俨然如张开的鸦青色帷幕,在这张帷幕上,一轮明月高悬,像无所附丽、独自运行的“一团冰”,把月夜晴空写得多么引人入胜。

据此,诗人们就把月儿称作“冰鉴”、“霜轮“,或用“玉”、“霜”、“冰”来形容月色,有时也把秋月呼为“素月”、“冷月”、“寒月”、“霜月”,衬托出秋月的另一个特色,即颜色的“白”。白居易的诗中有“满床明月满帘霜”之句,张孝祥的《念奴娇》词这样说,“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呤》诗云:“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两个“白”字,把月照之下,云天渺茫,珠露晶莹,江水明净的夜景渲染了出来。

秋夜晴空的另一个特征是“明月如水”或“月华似洗”。如水洗过的月光给人一种凉意。“凉月如眉挂柳湾”,“夜吟应觉月光寒”,“清和冷月到帘栊”,都透着“夜凉如水”之感。立秋之后,“一枕新凉一扇风”,天上的月与地上的霜形成惨白一片,月儿就显得更加清冷。或许是“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或许是“芦花千里霜月白”,都写月冷霜寒,境界空惘凄清!所以诗人又把秋月称为“寒蟾”。郭祥正《金山行》诗曰:“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李贺也有《梦天》诗曰:“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可见,诗人们写秋月的孤冷,是为了衬托出秋景的萧瑟清寒。

月之情

对月怀人,临风思远,是古代诗词中的常有之情。古乐府云:“仰天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自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后,后代诗人都喜欢借月来抒发相思之苦,寄托怀念之情。于是,妇思,闺怨,怀人情,思乡感,多少离愁别恨,都因月而生,依月而发,也成就了无数名章佳句。

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人在此时最易生情、多情和伤情。古时交通

不便,情人分隔两地,路途遥远,音信难通,相见时难:“不见乡书传雁足,惟看新月吐娥眉”,“雁子回时,月满西楼”。时光荏苒,雁字空回,锦书无寄,唯有月光频来眷顾,怎能不让人对其生情!所以,每见“皓月婵娟”,不免引发情思绵绵;每逢“花朝月夕”,又倍感冷落寂寞。李白诗曰:“秋风清,秋月明。……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怎一个“情”字了得。

夜深人静“相思正苦”时,只见那天上的明月来相照两地,似在传递着相互间的思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息遥夜,竟夕起相思。”张泌的《寄人》诗曰:“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韦庄的《菩萨蛮》词曰,“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垂。”都是借月来抒发情人间那一片依依惜别之情。在这无情之夜,有那多情之月来相照,一方面使相思之人有了寄托之物,另一方面也让她们得到了少许安慰。

“花前月下”是相恋之人谈情说爱的佳所,那“月上柳梢头”之时,不也正是“人约黄昏后”之辰嘛。最早的诗经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之句,可见人月连“情”的心理自古就有。正因为这样,天上的明月就成了人间爱情的明证。多情人不能忘怀,“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痴情的女子“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而对于那许久得不到对方消息的女子来说,这月儿更是自己爱情的明证,“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正是在这一轮明月下,她与心上人共缔情约,永不相负,所以她要“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月圆之时应是亲人团圆之日。夜晚对月往往能勾起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月亮就成为诗人的情化之物。“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苏轼的这首《永遇乐》词,以月为抒情线索,人的感情的表白完全由月亮的活动来道出:在景疏楼上饯别时,是“明月如水”,友人走后那多情的明月也“随人千里”,三度月圆,无人同醉,仍然是那明月相伴到天亮。真是人多情,月更多情。一片真情,既真挚又纯洁:“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刘长卿的诗“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和戴叔伦的诗“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则通过写明月的普照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景中含情,情煨景中。“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将月之情和人之情密密交织在一起,情韵袅袅,令人心醉神迷。

古典诗词中,明月似乎与离人、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写明月牵愁惹恨之作俯拾皆是。如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秋思妇,悲叹有余哀。”曹丕也有诗:“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都写妇人秋夜思念远方之人时的境况;后来就专用“斜月照帘帷”、“薄帷鉴明月”等来表达闺人的愁思。

汉以后,常年征战不断,写征夫思妇的对月相思,成为一种很广泛的题材。因为那“长安一片月”,“总是玉关情”,所以“可怜闺里月,常在汉家营。”。丈夫在外戍守边疆,妻子在家独守空闺,明月的相照勾起了不眠之人更加难以排解的离愁别绪:“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秦娥梦断之时,正是皎月照人之际,情何以堪?“寂寞起来搴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楼中人月,相对无眠,梦中之情,月照之景,更引起了独居之人的思愁。“黄昏独依朱阑,西南新月眉弯”,闺中少妇面对高挂在西南夜空中的一弯新月,自然会涌起月圆之时相思之人不能团圆的苦闷。

是人怜月,还是月怜人?“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那月儿真是“照得离人愁绝”呀!于是那月亮也由“相思之月”变成了“伤心之月”:“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同样是这个明月,曾经照见他们情真意笃的相聚,也照见他们忍泪割爱的离别。他们的惆缪之情,缱绻之意,是“除却天边月,没人知”的,此时的月下之人怎能不产生“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的惆怅呢!

由思引愁,到由愁生怨,又由怨变恨。“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诗中的这种月照而生相思恨意的传统写法,似乎具有一种更加普遍的意义。“想佳人花下,对秋月春风,恨应同”。可是,明月本是无情之物,自然不解人的离恨之苦,人本不该怨它:“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但在有情人的眼中,明月就是人由多情而转为有恨的媒介。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问题恰点在了情人们的心上,“何事常向别时圆?”欧阳炯的《献衷心》说“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石曼卿也说,“月如无恨月长圆”。就是说,月儿圆时人却不能团圆,所以才会有恨。

那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此时正对“月明人倚楼”的思妇,真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呀!明月高照的美景良辰,对一个满怀愁绪的人来说,那秋月的寒光倒更像一把断肠的利剑,“皓月泻寒光,割人肠”。所以范仲淹才有“明月楼高休独倚”的告诫。

望月使闺中怀情,也易让客子思乡。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客居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倒还罢了,一到夜晚,那思乡的情绪就会在心头一阵阵地泛起波澜。孤独中眺望高天,只见明月播辉,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加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所以自古以来,诗人们就把明月照临与思乡之情连在了一起,用望月来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走一程,思一路,明月也就成为客子倾吐思乡之情的旅伴。你看,这里是“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那里是“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这边是“西楼望月几回圆”“心随明月到胡天”,那边是“万里归心对月明”“一夜征人尽望乡”。

皎皎明月,依依归思。葛起耕的《楼上》诗曰:“楼上何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春宵。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一个初春的夜晚,明月如镜,高悬天宇,悠扬的箫声和着明亮的月光,共同陪伴着这良宵美景。但这红楼箫声与春宵月色也“唤出”了天涯游子飘零羁旅之乡愁。李白《太原早秋》诗曰:“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崔涂的《春夕》诗曰,“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子规啼月,思乡情切,连梦中的月都凝聚的是思乡的情结。

王昌龄有许多借月光写客愁的诗,“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都是将月光和客愁联系在了一起。也有的诗人反过来看问题,所谓“月明千里心”是也。月儿在引惹诗人乡愁的同时,也给了他乡客子莫大的慰藉,特别是在那山河供愁、人事催泪的时候,月之情意就更为动人:“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文天祥)。正因为月照与乡情有着扯不断的关系,才引发了诗人“月是故乡明”的深沉感慨。

月之喻

明月一向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美的代表。遍观月诗月词,月之喻意多多。因月的美、雅、明、洁之象,诗人们常用来比喻貌美女子、吉祥事物和美好时光。可以说,有月之时,有月之处,就是良辰美景、赏心悦事之所在。月的圆润亮洁是人间美好爱情的象征,而月之残缺也是诗人孤苦无奈心绪的体现。所以诗人们就用月的阴晴圆缺来喻示人间生活的悲欢离合。

明月如镜,高悬天宇,光照千里,与诗人高洁的品格、浩渺的情怀又同出表里;而月照高天的不可求状,又激发了诗人们的无比想象力,使月自然拥有了喻示诗人雄心壮志和崇高境界的意境。

杜甫有名句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托物寄情,写景喻情,是诗人们经常运用的手法。诗人的心境不同,使花、鸟、月这些自然景物也蒙上了人的心绪。同样是那片月,“月照高楼”表现的是激越豪情,“月上柳梢”则表现的是缠绵柔情;“花月楼台”是写诗人内心的欢愉之情,而“霜月寒江”则写客子的一片羁旅愁情;“冷月”象征着凄苦,“孤月”则象征着寂寞;“风清月朗”比喻悠然自得,“晓风残月”则比喻落寞悲凉;而“深院月斜人静”就既是眷恋惆怅,又带着几分感伤了。

中国人传统的心里是月圆人团圆。故诗人以月圆状团聚,以月破状分离。正如晏几道的《虞美人》中所说,“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花好月圆”比喻的是幸福美满的生活,“春风明月”、“皓月清风”、“风亭月榭”、“月下临风”,这些优雅的词汇,就喻示着诗人美好的心境和令人留恋的美好生活。“月白风清”色调明朗,既反映了作者心情的愉快,也象征着处境的顺利;“花前月下”“待月西厢”则几乎成为情人相恋的别称。那么,在诗中写月残或月缺之状,则有相反的喻意。李煜是写词的大家,他的《相见欢》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在他这个伤心人的眼里,这缺月就象征着人事的缺憾。这与他写亡国前的情景“花月正春风”、“笛在月明楼”形成鲜明的对比。“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喻示楼中主人公的思愁哀怨,“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则喻示着床上之人的凄凉寂寞;“月缺花残莫沧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惆怅晓风残月”,则喻示着好景不长,良宵已尽。石象之的“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是比喻笼罩在心头的愁雾,杜甫的“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和陆游的“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则都暗喻着诗人的苦闷心情。“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是月既将残,离人欲去,别宵苦短,行者难留;“子规啼破城楼月”,则是长分离的痛苦和难团聚的忧伤,让人愁肠百结。这时,一片残月就既渲染出诗人的一片诗情,也喻示出诗人们那不可名状的愁情。

中国古代哲学日为阳,月为阴。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中有美丽的嫦娥在翩翩起舞。这样,月亮的美

就近似于一种女性美。她满月圆圆就如同明目皓齿的丰满女子,她细月弯弯又像那俊俏可人的柔弱女子,都是美丽动人的。所以,月也经常被诗人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即“花容月貌”、“闭月羞花”。

宋玉在《洛神赋》中就用“皎若明月”来比拟巫山神女之美。“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如花之女与如月之镜相映照,美不胜收。女子弯弯的眉毛犹如新上的月牙儿,而新生的初月秀丽柔美,又像婀娜多姿的美女。唐宋诗人从鲍照的名句“娟娟似娥眉”中,直接化出了“娟娟新月”之句来赞赏女性美。唐代女子喜欢在眉间额上画上月形以为妆饰:“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模样”。所以望见天边的月儿弯弯,自然使情人想起了闺中女子的黛眉:“独望天边初月,娥眉犹自弯弯”。李白的清平调赞叹杨贵妃的美貌:“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说仙女们在月下相逢,是因为杨妃太美的缘故。

人因月而美丽,城也因月而明艳。扬州之盛,唐时为最。而作为江南佳景之一,又往往离不开明月的陪衬。因为徐凝的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使扬州之美与月明之夜形成了特定的意境。郑震说“月明吹笛下扬州”,张祜云“月明桥上看神仙”。“明月夜”就成为扬州景致的喻称。杜牧写了许多描写扬州美景的诗作,他的《寄扬州韩绰判刑官》诗,把扬州的明月聚焦到一座座桥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月明如水,春风拂面,扬州的二十四桥也因为有了明月的装扮才更加明艳,从而成为扬州的代称。

明月是美丽的,也是亲切的;有明月照临的夜晚是美好的,诗人的心情自然也是愉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和暖的春夜,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都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但客子的怀乡之情却更加深切。春风明月之景,想象还乡见亲之悦,多么美好。岳飞在《池州翠微亭》中也写到:“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都是用明月照还来比喻自己愉快的心情。

民间有传说,每当月明宵静,海中之蚌就向月张开,以月华养其珠。“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是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正是月的这种美好意象,让诗人常用明月来自比,比喻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李商隐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来比喻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青女、素娥是主霜雪的女神和月里的嫦娥,她们作为霜与月的代表,在秋霜之夜更加现出雾鬓风鬟之美,体现的是一种霜月精神。贾至的“白云明月吊湘娥”,是用明月来象征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但“月明常被云妨”,明月云遮,暗喻才高人妒。严羽以太湖和洞庭湖的月亮来比喻人的光风霁月般的胸怀:“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寒空万里云开时。”梅尧臣的一首哭逝友的诗说:“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将友人比喻为皎洁的明月和璀璨的星辰;李白也将友人比作明月,把友人的身亡比作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都是用明月来表达对逝者的高度赞美。

“月”之清凉感也是诗词中表达摒弃尘念的喻意之一。“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自由自在的凉月,像一剂把人从嘈杂烦躁的现实中解脱的清凉剂。从《华严经》的“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之句中可以感到,月之凉意含着某种禅意。月光摇清凉,使月下景物抹上了一层清高脱俗的寓意,在清新淡雅中又蕴含着理致。

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的诗人,和因对现实不满而避居山中的隐士,都喜欢借月亮的这种意象来比喻自己的追求。刘翰的“自锄明月种梅花”,是以月之亮洁和梅之清高来比喻作者嫉俗自珍的心境;周弼的“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则表现的是作者月下读书、安恬自得的心情。魏了翁的诗曰,“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意境是何等高洁;汪兴的诗“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写月下万物,流光溢彩,满眼金碧,又何其高雅。做过一段隐居生活的王维,有名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都表现出诗人超凡脱俗、清高飘逸的隐士形象。同样,其它诗人的“满身秋月满襟风”、“一树梨花一溪月”等,也都描绘的是隐逸的情趣,象征的是诗人幽雅高洁的情怀。

许多全篇咏月的诗词,都通过描绘月的风采,或比喻诗人的追求,或反衬诗人的孤独,或象征世事的沧桑巨变。唐宋时期的许多诗词作家都写过这方面的题材。王琪有一首专咏江南月的词《望江南》:“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沟。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全词咏月抒怀,借月的圆缺不休,比人事的聚散不定;以嫦娥的离群索居,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像李白、苏轼的许多作品,更成为后辈人人能背诵的名作,我将在下面的文中提到。

月之理

月之盈亏,引发了诗人们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而月之阴晴圆缺和人间的悲欢离合,也共同演译成了诗中的某些独特情结。人世朝来代去,沧桑巨变,换了几度人间,但月儿却始终是那一片。所以诗人要借月之口来叙更替之理,阐兴衰之道。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照对人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宇宙之迷。夜深人静之时,仰看那高天上的一轮,“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自然会引起诗人的奇思妙想。有屈原的《天问》篇在前引路,诗人们也纷纷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发出浩问。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张若虚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也就同样的问题“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浩渺的夜月,无边的想象力,曾让诗人们神思飞扬,遐想万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今人古人不断更替,犹如流水,而今月古月却只有一个,亘古如斯。说明了明月长存、人生短暂之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正因为人生一代一代相继无穷,才得以与年年相似的明月共存。虽然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但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久长的。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也是诗人从明月的照临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天空中,一轮孤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但见月光下,只有大江奔腾远去,送走了代代人生。江月有恨,流水无情,月照与人生的交织罔替,完成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人生哲理。诗人们通过写月,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有着浓厚的哲学意味。

大自然中,月的阴晴圆缺和四时变化是动人心魄的,她永恒不变的运转与人世的短暂无常形成的对比,触动了多少诗人的深沉感悟!李煜词中写到,“春花秋月”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往事的美好更使他感到了现实的窘迫。沦为阶下囚的他所以要责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春风吹渡,又是月圆,他有无限感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年年花开,岁岁月圆,可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的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更何况物换星移之中,境况已随年换,心情也与时迁,可眼前的自然景物却“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风景依旧,人事全非,人间也换了几度,可那“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那“烟月”是故作不知情呢,还是已经看惯了这种沧桑变化业已麻木?总之,月亮的依旧升落相照,对怀古诗人来说,体现的是今昔之比和兴亡之叹。

诗人们追踪探源,感慨万千,往往从月的阴晴圆缺中,想到了个人的命运:“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满月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然而满即缺之始,昨天的满喜正寓示着今日的愁迟。“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道出的是“满招损”的自然规律,与“福祸相依”的人生常态。所以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便金樽空对月”。

月之圆缺,以小论之,与人生的悲欢离合相联系;以大论之,则与世运的兴衰罔替相关联。李纲的《六么令》曰,“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朝代更替,战争把六朝帝王的淫侵豪华一扫而光,只有天边的月亮仍自圆了缺,缺了圆。繁华易逝,青春难再,惟有江月不改,“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曾经繁华一时的石头城如今是一片冷落荒凉,只有照过旧时繁华的明月仍然多情地来眷顾。月的多情升起,使今天的寂寞凄凉与过去的彻夜笙歌形成强烈对比。李白的《苏台览古》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旧时月”既是繁华的见证,也是苍凉的见证。欧阳炯有《江城子》诗说:“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刘翰的《石头城》诗“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苏州与金陵,两地相隔,春秋与六朝,几代相悬,但高高在上的月亮却目睹了这一个个江城的兴衰更替。正如周莘在《野泊对月有感》中感怀的那样,是“可怜江月乱中明”呀!

所以,“伤心千古”与那“一片明月”就成为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明月”与“关”的互文,在叙述一种历史沧桑感的同时,把我们也带到了那峰烟四起的古代战场中。古乐府诗中就有“关山月”这个曲牌,历代诗人对其也多有题咏。为什么“明月”和“关”总是连在一起呢?秦汉时期防边筑城、设关备胡以及关内外的一系列战事,使诗人们把眼前的明月与历史事件联系了起来。关内关外,形成了人们空间上和心里上的障碍,而千里共月,两地相思,因明月的照临,让人越过空间的障碍,有了心里上的依托。李白的《关山月》“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就是这个特定的意境中的产物。所以,写思妇怀人和征夫思家的诗作,往往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如“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等等,例子很多。“明月”和“关”放在一起,就形成一种雄浑苍凉的意境,诗人们借明月临关,表达了人们希望家和国昌、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月与诗人

历代诗人一直把月亮作为孜孜吟咏的对象,为后世留下无数华美瑰丽的诗篇。在诗人的笔下,月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他们由月引起的遐思,也是各不相同的。赏月、咏月、写月、唱月,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诗意生活。诗中人与月的关系,是月光和心态、宇宙和人生的一种交感。诗人以人拟月,借月抒感,把月写得有情有致。

月因诗而身价倍增,诗也因月而光彩照人。诗人对月的迷恋和仰慕,成全了多少名篇佳作,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也使许多诗人的美名流传。月诗是中国诗海中一朵朵永不凋谢的灿烂之花,是一颗颗光照千秋的璀璨明珠。月诗也最终让叹惜人生苦短的诗人与那高不可攀的明月共同成为不朽。

唐宋两代,写月的诗人不胜枚举。诗词作家如陆游,他的《舟中对月》由眼中月写到心中月,再上升到灵魂深处,“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那月儿由随船同行,到时窥船窗,再到清光满船,最后是月光入骨,月人一体,把人与月的交流、交感、交织、交合,写得惟妙惟肖。《西村》诗云:“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月既然触动了他的灵魂,诗又成为诗人灵魂的写照,月儿来时,自然就有清诗丽句涌上心头。

如米芾,也非常爱月,在他现存的十几首诗中,写月的就有六首。他的《蝶花海岱楼玩月作》“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把月的雄浑浩荡和珍贵宝气写绝了。

喜爱月的女诗人朱淑真在《秋日偶成》中也满含激情地写到:“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与箫郎万首诗”;诗人戴复古在《月夜舟中》诗中说:“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沉浮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都是对诗月人关系的进一步肯定。可见月中诗情,诗中月意,在古代诗词中真是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

偌多的诗词佳作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诗人张若虚,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是月诗中的千古绝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全诗以月为主体,从月随潮生的壮观景象写到诗人对月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从思妇对离人的痴情思念“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写到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共同构成了宏远博大的诗歌意境,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的壮美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犹如一条闪闪发亮的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情,幻妙入神,诗的韵律也随着月轮的转动而起伏回旋。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通过对春江月夜的描绘,尽情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瑰丽,热烈地讴歌了人间纯洁美好的爱情,并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在一起,从而汇成了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境界。读者从这空灵而迷蒙的月色中,这惝恍梦幻的艺术氛围里,进入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美的陶冶。而一生中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首月诗成为诗中大家。

另一位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一生偏爱皎洁的明月,他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写到月亮。李白经常把月亮人格化后写入诗中,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兴致勃勃地邀来天边的明月与他举杯同饮。月儿这时已化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酒兴大发,对月而歌,月亮则在天空中依依徘徊,好像在倾听佳音。“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诗人豪情勃发、直抒胸意时,也要等待老朋友明月的到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月儿对他如些脉脉多情,所以他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廊西”。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时,诗人自然想到要让明月将自己的思念寄给朋友。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月亮,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感情的知心朋友。诗人一生爱酒,而把饮酒诗意化的明显标志,就是让月照和饮酒融为一体。他经常把酒临风,对月抒情。月照不仅成为酒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还成为他的朋友与他同饮。他说,“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在《襄阳歌》中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为名利奔波,“何如月下倾金lei(田田田缶)”。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月光之

中,是何等的潇洒和惬意。李白还用他那奇特的想象,把月和酒串联在一起:“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要去赊洞庭湖的月色去换取美酒。多么美妙而神奇的想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李白就借古代神话,把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如仙境的景致,写得如此新奇有趣。《金陵城西楼月下呤》中说,“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下来的;《渡荆门送别》中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天上飞下来的明镜;《送杨山人归嵩山》“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则说那晶莹的月亮是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枝上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则把月出山口,写成是君山衔了而来。这些写法都非常具有独创性,从而使月光下的画面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诗人在《把酒问月》中,大胆地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人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并通过景物描绘和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美好、永恒而神秘的月之形象,同时也显露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月是这般美好,又是这般神秘,总是激起他的豪情逸兴和雄心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登太白峰》中又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把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向往光明理想境界的心愿,用举双手向明月飞升来形容。月在李白的诗中完成了它神奇之至、美妙之至的形象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最后提到的是宋代诗人兼词人苏轼。他是继李白之后喜爱明月、并写了大量吟颂明月诗词的作家。在他三百多首词作中,写月夜的就有五十多首。他是写月的能手,他诗词中的月变化多端,形神兼备,美丽之至,又奥妙无穷。夜月既是他描摹心灵的主要依托,也是他寄寓旷达胸怀的主要意象。他在《前赤壁赋》中议论到,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都是造物主赋予人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还在《临皋闲题》中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基于这样的认识,使他不仅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感,而且对夜月也有着敏锐的感受:“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苏轼认为高雅之士都是爱月的,所以才说高人与月亮有期约。

苏轼似乎与月有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也许在月明人静之后,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正好可以冷静地思索人生吧。他常常借月来描写人类心灵,表达追求精神上解放的意愿。他的月夜送别词、怀人词中,那月既是词眼也是情眼,既象征着友人品格的高洁,也象征着友情的冰清玉洁:“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他的《永遇乐》(景疏楼上…)就是化月景为情思的名篇。词人观月动情,以人拟月,又以月拟人,借月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把酒对月是词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夜空,遐思无穷。与李白一样,他也要“对酒卷帘邀明月”。与李白不同的是,苏轼的诗词中,诗人是客,明月为主,多情的“明月入户寻幽人”来赏花对饮,“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月对人有情有义,人与月相呼相应。与日间尘世的喧嚣不同,有月的夜晚是美丽而动人的。不论是“清夜无尘,月色如银”,还是“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都透着他对明月的无比喜爱之情,所以才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破琼瑶”的行止,表现了他迷恋、珍惜佳月丽色的心情。

可见,他能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决不会是偶然的。从全词字面上看,好像是在演绎物理,实则是在阐释人生。本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词中人与月、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波澜起伏的意象。特别是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从个人的小情感中拔出,向世间所有的离别亲人发出了最诚挚的祝愿和问候,增加了积极向上的意蕴,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作者通过勾勒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艺术氛围,使月的神话传说与阴晴圆缺及自己的遗世独立意绪,融在一起,成就了这篇中秋佳作,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令后世共仰的、飘逸旷远的、豪放大度的词人形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