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内服_外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治_省略_全非透析患者瘙痒症状随机对照研究_陈肖蓉

中药内服_外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治_省略_全非透析患者瘙痒症状随机对照研究_陈肖蓉

中药内服_外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治_省略_全非透析患者瘙痒症状随机对照研究_陈肖蓉
中药内服_外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治_省略_全非透析患者瘙痒症状随机对照研究_陈肖蓉

华中医药学刊

中药内服、外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非透析患者瘙痒症状随机对照研究

陈肖蓉,孔祥栋

(富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浙江杭州31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并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患者瘙痒的疗效。方法:选

择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A 组予抗阻胺药物治疗,

B 组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

C 组患者予中药内服、外洗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皮肤瘙痒缓

解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 组瘙痒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 <0.05);C 组的BUN 、

P 、iPTH 水平的下降以及Ca 上升的改善均较A 组、B 组高,B 组较A 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

加药物口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有瘙痒患者,能明显减轻瘙痒症状。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瘙痒;中药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13)05-1215-0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CM Drugs Combined with Antihistamine in Treatment of Non -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Pruritus

CHEN Xiaorong ,KONG Xiando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Fuyang People's Hospital ,Hangzhou 311400,Zhejiang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and antihista-mine in non -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and pruritus.Methods :90non -dialysis patients with

CRF and pruritu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antihistamine ,and group B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group C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and antihistamine.The biochemical index and relieved degree of pruritu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degree score of pruritus was lower in group C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B (P <0.05).The levels of Scr ,BUN ,Ca ,P and iPTH in Group C 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B.Group B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P <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washing and antihistamine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pruritus in patients with CRF and pruritus.

Key words :chronic renal failure ;prurit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收稿日期:2012-11-20

作者简介:陈肖蓉(1978-),女,浙江富阳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

方向:中西医结合肾内科。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成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42% 52%曾出现瘙痒症状,

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产生了严重影响[1]

。皮肤瘙痒主要以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阵发性发作的瘙痒为临床表现,瘙痒程度在日间及夜间无明显差别,典型的发生部位为额部、项背部和前臂手掌部。因本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

“风瘙痒”、“痒风”等范畴[2]

。我院肾内科予中药内服、外洗并结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瘙痒症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门诊、住院的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5期)并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包括男52例,女38例,年龄30 73岁,平均(51.7?10.4)岁,病程1 10年,CKD 诊断依据NKFK /DOQI 的分类标准,根据MDRD 法测eGFR 在<

60mL /(min ·1.73m 2

),即CKD 3 5期尚未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皮肤瘙痒症诊断符合《现代皮肤病学》诊断标准[3],即仅有皮肤瘙痒而没有原发皮损的皮肤病,排除其他

原因如黄疸肝炎等所致的皮肤瘙痒症及合并有严重的心脑

血管病变者。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46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2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3例,多囊肾患者2例,高尿酸肾病3例,不明原因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 、B 、C3组,各纳入患者30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基础病及对症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纠正贫血,控制血压、血糖,同时予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A 组患者予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予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由比利时联合化

工企业集团生产)10mg ,

口服,1次/d 。B 组予中药外洗,方药组成:蛇床子20g ,蝉衣10g ,白鲜皮20g ,地肤子20g ,土茯苓30g ,生大黄10g ,当归20g ,侧柏叶20g ,苦参20g ,地榆炭20g 每日1剂,加水复煎后取药汁1000mL 外洗,每日2次,每次20 30min 。中药内服,炙黄芪30g ,太子参15g ,当归15g ,红花12g ,苦参9g ,土茯苓15g ,徐长卿12g 。浓煎100mL ,分早晚2次服用。C 组予中药内服、外洗联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4周为l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患者的瘙痒程度、血肌酐(Scr )、尿素氮(BUN )、血钙(Ca )、血磷(P )、甲状

旁腺激素水平(iPTH )。其中Ca 、

P 、BUN 、Cr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iPTH 采用放免法测定。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根据患者瘙痒的程度、分布、频率和对睡眠情况的干扰分别

5121

中华中医药

学刊

评定[4],评分标准:瘙痒不需要挠抓记为1分,虽然需挠抓

但抓挠后无表皮脱落记为2分,挠抓后瘙痒较前无缓解记

为3分,挠抓后伴有表皮脱落者记为4分,患者因瘙痒进行

抓痒而表现为坐立不安者记为5分;瘙痒分布:单个部位记

为1分,2处以上记为2分,全身瘙痒者记为3分;发作频

率:瘙痒每4次短时发作(每次<10min)或1次长时间发

作(每次>10min)记为1分,最高5分;上述3项在治疗前

后各进行评定1次,予上、下午分别评定,并将评分相加。

睡眠干扰情况:因皮肤瘙痒苏醒l次为2分(最高14分)。

各项得分相加代表各患者的瘙痒程度。每次评定最高总得

分为26+14=40分。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

料用均数?标准差(珋x?s)来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3组患者瘙痒程度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

皮肤瘙痒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皮肤

瘙痒程度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

疗后C组瘙痒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比较3组治疗后,

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治

疗前有所改善,但C组的尿素氮、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的下降以及血钙上升的改善均较A组、B组高,B组较A组

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13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积分变化(珋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A组3025.6?4.319.4?3.5a

B组3026.1?4.517.1?2.9ab

C组3025.9?4.214.6?2.7ac

注:a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b表示与A组比较,P<

0.05;c表示与B、C组比较,P<0.05。

表2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珋x?s)

组别例数BUN(mmol/L)Scr(μmol/L)Ca(mmol/L)P(mmol/L)iPTH(pg/mL)

A组30

B组30

C组30

治疗前20.4?4.1389.6?30.91.72?0.142.11?0.22310.7?24.5

治疗后17.5?3.6a352.1?27.4a1.93?0.11a1.94?0.15a282.6?21.7a

治疗前20.1?4.2380.6?32.71.74?0.232.14?0.26315.8?24.1

治疗后15.7?3.2ab348.8?28.1a2.01?0.24ab1.81?0.17ab269.4?20.5ab

治疗前19.7?4.3379.6?31.71.73?0.132.18?0.31308.3?25.3

治疗后13.8?2.9ac342.7?29.5ac2.24?0.25ac1.71?0.16ac250.6?19.3ac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同期A组比较,b P<0.05;与同期B、C组比较,c P<0.05。

3讨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有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5-6]:①钙、磷代谢异常;

②氮代谢产物潴留刺激皮肤,皮肤细胞内脱水,皮肤汗腺和

皮脂腺的萎缩;③严重的微血管病变;④血浆中组织胺水平

升高;⑤周围神经病变;⑥甲状旁腺激素、继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⑦血液中阿片样肽;⑧免疫炎症反应等因素有

关。因此,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代谢产物潴留是根本原因。

近年来,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皮肤瘙痒的治疗有局部采用

皮肤润滑剂外搽、辣椒素外用或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内

服药物有加巴喷丁,还有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众多,但效

果均不是很理想。

皮肤瘙痒,中医又称“痒风”、“风瘙痒”。慢性肾功能

不全患者皮肤瘙痒为本虚标实之症。病程日久气血亏虚,

风邪乘虚外袭;气血亏虚,气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郁滞,

气血津液失于疏布,体肤有失濡养,风邪内生;内外风相合,

风性主动,善行数变,而致皮肤瘙痒无度,游走不定。脾肾

亏虚,脾虚有失运化,肾虚气化无权,下焦决渎不利,水湿郁

久化热,内不得外泄,外不得透达,浊毒拂郁于皮肤腠理,引

起干燥、脱屑、瘙痒。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瘙痒症的病因不

外乎风、虚、瘀、湿。治疗原则为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

益气活血、泄浊利湿治法基础上加用养血润燥、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凉血解毒止痒之剂,并配合外治法,可收到较好

的疗效[7]。故本法以炙黄芪、太子参益气,红花、当归活血

化瘀,苦参、土茯苓泄浊祛湿,徐长卿、泽泻、滑石利水渗湿。

为基本方。血瘀为主加用益母草、丹皮、紫草,血虚风燥加

用何首乌、生地、麦冬,风湿邪盛加用白鲜皮、地肤子、防风、

荆芥,血热加用赤芍、地骨皮、乌鞘蛇,全方共奏清热活血利

湿止痒之效[8]。

中药药浴,又称水疗,在西汉《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

载,历史悠久。因其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后世医家多

有推崇。现代中医认为中药药浴具有以下功用[9]:①药浴

时可以促使汗腺活动增加,分泌汗液增多,并可恢复部分汗

腺、皮脂腺的功能;②汗液排泄时,可清除一部分积聚于皮

肤腠理之间的钙磷沉积物、毒素;③清洁、濡润皮肤;④我国

传统医学认为,痒为风邪作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皮

肤瘙痒症,其根本在于血虚生风,其标在于瘀血湿毒郁于皮

肤之下、营卫阻滞于腠理之间。中药药浴通过药物对皮肤

的清洗,药物通过皮肤渗透于腠理间,以及药浴治疗过程中

对穴位、经络的刺激作用,共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采取

地肤子、蝉衣清热止痒,蛇床子温阳止痒,白鲜皮、苦参、土

茯苓清热祛湿,生大黄、当归、地榆活血凉血解毒,煎煮药

物,取药汁1000mL外洗。治以清热泄浊止痒之法,而奏

“开鬼门”之效。中医外治法是非常有疗效的治法,可以将

药物直接涂抹于患处。疗效直接,可以弥补内治法的不足,

内服外治结合有助于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外洗加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慢性

肾功能不全伴有瘙痒患者,能减缓瘙痒症状,降低发生频

率,减少持续时间,减轻继发皮损,而且未发现明显副反应。

不过,本研究研究病例纳入数少、时间较短,尚需要大样本、

长时间研究观察以明确其机理。

参考文献

[1]姚伦,田维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病因

及治疗[J].吉林医学,2007,28(17):1904-1905.

[2]朱利文.中医对慢性肾衰竭性皮肤瘙痒症的认识[J].陕西中

医,2007,28(8):1042-1043.

[3]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

版社,1996:504.

[3]王彤,管竞环.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

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2):92-93.

[4]陈帮明,熊清玓.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皮肤瘙

痒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江西医药,2012,47(3):230-231.

[5]任燕,何小舟,刘金凤,等.中药外洗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

痒30例[J].江苏中医药,2011,43(5):57.

[6]邢洁.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2):137-140.

[7]承小敏.分型辨治肾功能衰竭并发皮肤疹痒症的体会[J].湖

南中医杂志,2009,25(6):63-64.

[8]戴维生,熊光军,姜明,等.中医药治疗终末期肾病皮肤瘙痒

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7):82-84.

[9]王韶华.中药熏蒸汽浴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87-88.

6121

抗组胺药

一、抗组胺药的分类: ㈠按作用机制可分为:H1受体阻滞剂、H2受体阻滞剂、组胺阻滞剂。 1、H1受体阻滞剂有: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异丙嗪(非那根)、西替利嗪、阿 伐斯汀,氯雷他定、特非那定、咪唑斯汀等。 2、H2受体阻滞剂有:西咪替叮、雷尼替叮等 3、组胺阻滞剂:如酮替芬、曲尼司特、扎普司特等 ㈡H1受体阻滞剂按药物化学结构分类: 1、乙醇胺类:如苯海拉明、茶苯海明、氯马斯汀; 2、烃胺类:氯苯那敏(扑尔敏)、曲普利定(克敏、刻免)、第二代抗组胺药阿伐斯汀 (欣民立或新敏乐)是曲普利定的衍生物。 3、哌啶类:赛庚啶、第二代氯雷他定、特非那定(敏迪)、非索那定、阿司咪挫,咪唑 斯汀、依巴斯汀的结构亦属哌啶类。 4、哌嗪类:羟嗪(安泰乐)、去氯羟嗪(克敏嗪)、氯环利嗪(康夫丽尔)、第二代西替 利嗪系羟嗪的衍生物。 5、吩噻嗪类:异丙嗪(非那根)、美喹他嗪(波丽玛朗)。 6、其它:多虑平、氯卓斯汀。 二、抗组胺类药物的适应症: 抗组胺类药物对凡是有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参与的一切炎症反应均起一定作用。 ㈠变态反应: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机制引发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药疹等。在其他Ⅱ,Ⅲ,Ⅳ型变态反应中,临床上虽也常用此类药物,但疗效及确切机制不明。 ㈡非变态反应 1、假性变态反应,如由组胺释放剂引起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药疹等; 2、未证明系变态反应的物理性荨麻疹及其他非变态反应原因引起的荨麻疹。 3、非变态反应性虫咬反应。 4、用于各种瘙痒性疾病,确切机制及疗效不明,可能是由于其镇静或嗜睡作用,也可能是 由于抗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作用。 抗组胺药(抗组胺抗剂)不能破坏组胺,与组胺没有化学对抗、中和作用,不能阻止或减少组胺的释放,故对患者就诊时所表现出的多种皮肤过敏症状如皮肤红斑及水肿等没有治疗作用,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变态反应的进一步发展。 无中枢抑制作用的H1受体阻断剂一般没有或很少有止痒作用。/此外,与组胺无关的瘙痒,如湿疹皮炎时的瘙痒,只能应用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才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三、抗组胺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㈠用药物化学的知识指导用药,不宜合并使用的几种情况: 1、一种药和它的衍生药(或光学异构体) —氯雷他定+氯他定 —阿伐斯汀(欣民立)+曲普立定(克敏) —氯苯那敏(扑尔敏)+右旋氯苯那敏 2、基本化学结构相似的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赛庚啶 —氯雷他定+特非那丁(或息斯敏) —西替利嗪+羟嗪(或去氯羟嗪) —波丽玛朗+非那根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药名。 抗组织胺药物根据竞争受体的不同,抗组胺药可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及脑组织,H2受体主要分布在消化道,皮肤微小血管有H1、H2两种受体存在。本类药物适用于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脂溢性皮炎。 1.H1受体拮抗剂 (1)作用机理:乙基胺结构-CH2-CH2-N 由于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因此能与组胺争夺相应靶细胞上的H1受体,产生抗组胺作用。可以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此外尚有一定的抗胆碱及抗5-羟色胺作用 根据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嗜睡作用的不同,可将H1受体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一代药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 (1)(副作用)乏力、嗜睡、头晕. 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药物还有抗胆碱作用,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 . (2)(适应症)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3) (禁忌症) 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机器操作者(精细工作者)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慎用。 第二代(新一代)H1抗组胺药物特点:,药物不通过血脑屛障、服用简便,每日一次、作用持久 常用药物:扑尔敏、特非那定、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第一代(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赛平、赛庚啶、异丙嗪、酮替芬) 第二代(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特非那定、氯雷那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阿伐斯汀) 2.H2受体拮抗剂(1)作用机理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一定的程度的抑制血管扩张作用和抗雄激素作用。 (2)(适应症) 与H1受体拮抗剂合并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等 (3)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能引起阳痿和精子减少(西米替丁)、血压轻度升高、GPT上升、白细胞减少等,停药后可以恢复。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4)常用药物: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 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1.典型的临床表现(1)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皮肤可有灼热、刺痛也可无前驱症状。(2) )皮损特征:潮红斑、丘疹很快出现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成簇而不融合,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各簇性水泡间皮肤正常。呈带状排列,水疱干涸、结痂、脱落、暗红斑或色素沉着。(3)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分布好发部位依次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较为剧烈。病程2-3周,老年认为3-4周 2.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明显,可累计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2)耳带状疱疹: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引起,影响面神经的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皮疹特点: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ey-Hunt 综合征(3)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4)其他播散性带状疱疹、出血性、坏阻性,泛发型、顿挫型、不全型带状疱疹 3.体股癣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夏秋季节多发。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体股癣临床表现相似。皮损基本特点:(1)原发损害为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约针头到绿豆大小,色鲜红或暗红。(2)呈环状倾向。(3)活跃的边缘。 2.股癣: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亦常见于臀部,单侧或双侧发生。基本病损与体癣相同。 3.自觉瘙痒。 体癣Tinea corporis 临床特点 –皮损部位:好发于面、颈、腰腹、四肢

最详细的抗组胺药品知识

最详细的抗组胺药品知识 掌握抗组胺药 组胺的来源 前体:组氨酸(鱼虾海鲜中组氨酸含量丰富) 以颗粒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 胃壁细胞、神经末梢也可合成组胺; 组胺的代谢 最主要的代谢场所是皮肤,主要途径:组胺(组胺甲基转移酶)——甲基组胺(单胺氧化酶)——甲基咪唑已酸;第二条途径:组胺(二氨基氧化酶)——咪唑丙酸——核氧咪唑已酸(排出体外)组胺受体的分类和功能 1.H1受体 (1)(支气管、胃肠、子宫等)平滑肌收缩:支哮,腹痛; (2)皮肤血管扩张:红斑、风团、水肿; (3)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一种游离的神经末梢):瘙痒; (4)心房、房室节:收缩增强,传导减慢; 2.H2受体 (1)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休克(组胺大量入血); (2)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 (3)心室、窦房结: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

3.H3受体 (1)负反馈性调节中枢与外周神经元细胞组胺合成及释放; (2)减少肥大细胞组胺释放; (3)减少气道无髓C神经纤维速激肽的释放; (4)抑制气道胆碱能和非胆碱能神经纤维兴奋; 4.H4受体 不同于HI1、H2、H3受体,存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HL-60细胞系,功能不明。 5.未分类的组胺受体(H5) 存在于细胞内,未定类 关于组胺的中枢作用 脑内组胺受体主要包括H1、H2及反馈性抑制组胺合成和释放的自身受体H3。脑内组胺在许多中枢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神经内分泌调节、饮水摄食调节、体温调节、学习记忆、觉醒-睡眠、运动及攻击行为等。 1.组胺可以改善认知能力:H-R阻滞剂的中枢抑制作用 其原因可能是组胺增强了海马(与记忆有关)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从而改善了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认知功能的下降。我们的实验还发现,组胺、组氨酸及胆碱酯酶抑制剂tacrine可以改善基底核毁损引起的大鼠记忆障碍,所以组胺也可能通过增强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的活性,使海马内胆碱含量增加而改善认知能力。 2.脑内组胺具有抗癫痫作用:长期服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吡拉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摘要】为了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的毒性反应的发生,必须深入了解抗组胺药物的分类及其药理作用,抗组胺药物的分代及其作用特点,抗组胺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及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抗组胺药;毒性反应;合理应用 为了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的毒性反应的发生,笔者对组胺、抗组胺药物及其分类,抗组胺药的分代及其作用特点,抗组胺药对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及机制,以及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 1 组胺、抗组胺药及其分类 1.1 组胺是重要的自体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胃肠黏膜层与神经组织中也有较大量的组胺。在寒冷、烫伤、外伤、毒虫咬伤等因素引起组织破坏或发生变态反应时,会导致组胺释放。组胺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引起腺体兴奋、非血管平滑肌收缩和血管平滑肌松弛。组胺受体分为两类,一类称H1受体,与组胺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非血管平滑肌收缩等有关,另一类称H2受体,与组胺的刺激胃酸分泌作用有关。 1.2 抗组胺药在结构上与组胺相似,可通过竞争组胺受体而阻断其对外周组织的效应。抗组胺药为H1和H2受体拮抗药,前者主要用于治疗因组胺释放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用于治疗枯草热,缓解荨麻疹和瘙痒,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致的水肿,辅助肾上腺素对抗过敏性休克,后者仅选择性对抗菌素胃酸分泌,用于消化性溃疡。笔者在本文所指的抗组胺仅指H1受体拮抗药,对H2受体拮抗药不作探讨。 2 组胺H1受体拮抗药的分代及作用特点 2.1 第一代H1受体拮抗药即指传统的抗组胺药,具有抑制血管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和抑制非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且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和止痒效果,价格便宜,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及晕动病疗效可靠,该类药具有脂溶性,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且作用时间短,口服2~4次/d,影响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代表药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氯苯吡胺、氯屈米通)、苯海拉明(苯那君)、赛庚啶、酮替芬、异丙嗪(非那根、盐酸普鲁米近、抗胺荨)、羟嗪(安泰乐)、曲吡那敏(曲敏灵、扑敏宁、苄吡二胺)等。其中赛庚啶、酮替芬、异丙嗪除具有抗组胺作用外,还兼有抗另一致敏递质5羟色胺的作用。有资料报道马来酸氯苯那敏能引起心动过缓不良反应。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精制甲类)

抗过敏药物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二、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 三、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 四、西替利嗪(Cetirizine) 五、氮卓斯丁(Azelastine)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 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目前常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商品名】太非;Telfast 120;Telfast 180,Allegra,【异名】MD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体内过程】非 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半衰期为11-15小时,平均为14.4 h,蛋白结合率60%~70%(主要是α1酸性糖蛋白)。疗效可持续约18-24小时,因此可每日1次给药。吸收后非索非那丁和血浆蛋白广泛结合, 结合率高达95%。已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需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统的CYP酶代谢。本品不透过血脑屏障。 【用法和剂量】有片剂、胶囊、混悬液三种剂型,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120mg,一日一次,或60mg每日2次;用于皮肤过敏疾病180mg一日一次;为预防夜间或清晨哮喘发作,睡前可顿服120-180mg/次。混悬液为5ml,含非索非那丁30mg。含本品60 mg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的Allegra D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12岁以上伴有鼻塞等鼻部症状的感冒患者。 【副作用】动物放射标记试验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通过血脑屏障,因而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用。常规临床推荐剂量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头晕,偶有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后可很快消失。由于非索非那丁对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H2受体影响很小,因此无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通常的影响胃酸分泌作用,也无抗胆碱作用和α1-受体阻滞作用。

门诊荨麻疹患儿抗组胺药应用分析

门诊荨麻疹患儿抗组胺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27T15:19:41.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李迎春 [导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李迎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 510170)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医院荨麻疹患儿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患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广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门诊药房五官科荨麻疹患儿处方3000例,进行数据收集并应用 Excel进行数据处理,对儿童荨麻疹类型、抗组胺药的品种和剂量,用法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最多。所应用的均为口服抗组胺药,共有8种,按药物面世时间及副作用等可将抗组胺药分为三代,其中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滴剂(杰捷)应用最多。结论:抗组胺药广泛应用于治疗患儿荨麻疹,医师应根据患儿病情及具体情况,合理联合应用抗组胺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抗组胺药;处方;荨麻疹;联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073-02 Prescription analysis of antihistamines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Li Yingch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re, Guangzhou 510170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use of antihistamines for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in Gua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so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for children with urticaria.Methods Prescriptions of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in Gua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from February 2013 to July 2014. Data about types of urticaria, categories of antihistamines, dosage, usage, etc.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Excel software.Results Childrenwith urticaria papulosa were the most common desease in these 3000 prescriptions. Eight kinds of oral antihistamines were used to treat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ene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time of drugs and its side effects.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 cetirizine (JieJie) was used mostly. Conclusion Antihistamines wa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Physicians shouldbase on specific cases of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to combine using drugsrationally of antihistamines to achieve better effect. 【Keywords】 Antihistamines; Prescription; Urticaria;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抗组胺药是临床上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性疾病。但是在儿童这个特殊的人群,部分抗组胺药尚缺乏长期深入的临床研究,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组胺药应引起儿科医生的足够重视[2]。本文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的3000例荨麻疹患儿的处方,主要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荨麻疹类型、所选用的抗组胺药、抗组胺药的联合应用等方面对荨麻疹患儿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从而了解利用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患儿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广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的荨麻疹患儿处方300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处方及相关数据由广州市儿童医院门诊药房和病案室提供,处方病例均来源于五官科门诊。处方诊断明确清晰,即诊断项中只有“丘疹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或“荨麻疹”等字样,无附加其他的诊断。有多个诊断的处方,无法判断该处方用于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则弃去该处方。 1.2 方法 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包括处方组成、药物剂量等,对3000例荨麻疹患儿处方中的基本信息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诊断、用药、用法用量、抗组胺药的联合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荨麻疹患儿的基本情况 在随机抽取的3000例荨麻疹患儿中,诊断主要有荨麻疹(27.33%)、急性荨麻疹(13.33%)、慢性荨麻疹(23.67%)、丘疹性荨麻疹(33.00%)等,男性1930例,占64.33%,女性1070例,占35.67%,年龄分布见表1。

抗组胺药物H1

1、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目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 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西替利嗪的 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 意见建议: 在特异性治疗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代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和第一代抗组胺药在治疗咳嗽时并不同等有效.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及一些非过敏性原因引起的PNDS并非由组胺介导,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很可能无效.与第二代抗组胺药不同,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除阻断组胺外还可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这种神经药理学作用可能是其镇咳 的独特原因.一项在健康志愿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组胺 药非索非那定对辣椒素诱导的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者的咳嗽均无效,甚至会引发轻微的肺功能损伤.因此,在采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时有必要对咳嗽的病因进行甄别 2、抗组胺药物分为H1和H2受体拮抗剂两类,而这两类中又都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 H1受体阻断剂的第一代药物,主要代表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这类药物的特点是对皮肤过敏效果不错,对鼻黏膜过敏效果较差,对过敏性哮喘几乎无效.副作用是中枢神精抑制,服后噬睡.有明显的抑制前庭神精作用,可用于晕车及呕吐. H1受体阻断剂的第二代药物,主要代表有:氯雷他定,阿司咪唑,赛庚啶,西替利嗪,甲喹酚嗪,阿伐斯丁等.这一类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无中枢抑制作用,除对外皮肤过敏有较好的作用外,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个别也有中枢抑制作用如美可洛嗪. H2受体阻断剂的第一代药物是甲氰咪胍;

抗组胺类药

抗组胺类药物 1.H1受体拮抗剂 (1)第一代(镇静型)H1受体拮抗剂:具有镇静、受体选择性差、半衰期短、易通过血脑屏障等特点。 1)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抗组胺作用强,可用于各种湿疹(尤其婴儿湿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皮肤瘙痒症等的治疗。成人剂量为75~150mg/d,分3~4次口服,儿童一般用糖浆,剂量10~15ml,分2~3口服。它与氨茶碱所组成的盐称为晕海宁,有较强的抗晕动病作用,用于晕船、晕车。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及胃肠道刺激症状,偶可发生皮疹及粒细胞减少。 2)氯苯那敏(chlorphenamine):适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疹、皮肤瘙痒症及普通感冒。成人口服剂量为12~24mg/d,分3次口服;儿童为0.35mg /(kg?d),分次口服。 3)安泰乐(hydroxiyzine):对寒冷性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等均有较好疗效。成人剂量为75~150mg/d,分3次口服;6岁以下儿童为25~50mg/d,分3~4次口服。本品有嗜睡及致畸等不良反应,故孕妇忌用。 4)去氯羟嗪(decloxizine):除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外,尚有抗5-羟色胺(5-HT)及支气管扩张作用,且作用持久,镇静等不良反应较弱。可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湿疹、皮肤划痕症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成人剂量75~150mg /d,分2~3次口服,儿童剂量不超过2 mg/(kg?d),3岁以下儿童慎用。不良反应可有嗜睡、口干及致畸等。 5)脑嗌嗪(cinnarizine):具有抗组胺和钙通道阻滞作用,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脑循环,故尤其适用于老年人。除可用于各种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外,尚可用于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等皮肤疾病如寒冷性多形红斑、雷诺氏征及冻疮等的治疗。成人剂量75~150mg/d,分2~3次口服。少数人有嗜睡,偶见胃肠道反应。 6)异丙嗪(promethazine):该药口服吸收较快,中枢安定作用较强,并有镇吐、抗晕动、抗胆碱及局麻作用。成人剂量12.5~75mg/d,分2~3次口服或25~50mg/d肌注;儿童剂量每次0.5~1mg/(kg?d)。本品不良反应较多,如口干、嗜睡、恶心、体位性低血压、光敏性皮炎等,偶见精神兴奋及肌注部位疼痛,因有刺激性,故不宜皮下注射。禁用于肝、肾、肺功能减退者。 7)赛庚啶(cyproheptadine):抗组胺作用较氯苯那敏强5倍,并有明显的抗5-HT和抗胆碱作用,中枢镇静作用微弱,可用于急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色素性荨麻疹、寒冷性多形红斑。成人剂量为4~12mg/d,分2~3次口服,6次以下儿童单次剂量不超过1mg。常见不良反应以嗜睡为主,其他可有头晕、口干、食欲减退等,少数人会出现食欲增加。 8)多虑平(doxepin):本品属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强大的抗组胺作用并兼有抗胆碱及抗α受体效应,对慢性顽固性荨麻疹及老年性瘙痒症等有独特疗效。成人剂量为50~75mg/d,分2~3次口服。 (2)第二代(非镇静型)H1受体拮抗剂:其共同特点是不易或很少透过血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目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1、概述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 e s l o r a t a d i n e (C l a r i n e 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 D 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 f l e t i r i z i n e)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本节将主要介绍这些具有抗组胺性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抗过敏药物。 2、非索非那丁 非索非那丁(F e x o f e n a d i n e) 【商品名】太非;T e l f a s t120;T e l f a s t180,A l l e g r a,【异名】M D 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物 一、 非索非那丁 (Fexofenadine) 二、 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 ) 三、 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 ne ) 四、 西替利嗪(Cetirizine) 五、 氮卓斯丁 (Azelastine)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 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 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 (如特非那丁、阿司 米唑 等)o 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 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 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 抗组胺药 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我国目前常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 加 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 2002年上市左旋西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 10余种,主 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 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 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 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 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 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 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 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 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 前仍然没有获得 FDA 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 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 (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而开始进入临床。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商品名】太非; Telfast 120; Telfast 180, Allegra , 【异名】 MD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 丙酮, 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 147-151 Co 【体内过程】非 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 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 o 半衰期为11-15小时, 是a 1酸性糖蛋白)。疗效可持续约18-24小时, 血浆蛋白广泛结合,结合率高达95%。已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需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统的CYP 酶 代谢。本品不透过血脑屏障。 【用法和剂量】有片剂、胶囊、混悬液三种剂型,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推荐口服剂量为 120mg , —日一次,或60mg 每日2次;用于皮肤过敏疾病 180mg 一日一次;为预防夜间或 清晨哮喘发作,睡前可顿服 120-180mg/次。混悬液为5ml ,含非索非那丁 30mg 。含本品60 mg 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 的Allegra D 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12岁以上伴有鼻塞等鼻部 症状的感冒 患者。 【副作用】动物放射标记试验证实非索非那丁不通过血脑屏障, 因而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 用。常规临床推荐剂量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 头晕,偶有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后可很快消失。 由于非索非那丁对 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 H2受体影响很小,因此无抗组胺类抗过敏 药物通常的影响胃酸分泌作用,也无抗胆碱作用和a 1-受体阻滞作用。 【安全性】动物试验没有发现非索非那丁有心脏毒性,分别给狗和兔子高于成人常规口服 而部 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 平均为14.4 h ,蛋白结合率 60%?70%(主要 因此可每日1次给药。吸收后非索非那丁和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

抗组胺药是皮肤科常用药,是医师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而且品种繁多,临床常用药物多达20多个。抗组胺药治疗哪些疾病有效?如何根据临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又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有肝肾损害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抗组胺药等均是皮肤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达成初步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抗组胺药专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而拮抗组胺病理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其他可以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不在此列。抗组胺药并非与组胺受体简单结合,而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故又称为组胺受体反向激动剂。目前已证明有4种组胺受体,其中H1受体激活引起瘙痒,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呼吸道、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气喘、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本文所说的抗组胺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 虽名为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并非仅拮抗组胺,还有某些抗炎作用。如氯雷他定可以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分子,通过NF-κB通路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L-5等炎症相关分子的表达[1];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游走、活化;眯唑斯汀兼有抗白三烯作用,卢帕他定兼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奥洛他定可以拮抗神经源性瘙痒、降低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等。抗组胺药抗炎作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2.分类 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两代药物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有所不同。一代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去氯羟嗪、曲普利啶、美喹他嗪、新安替根、异丙嗪等。此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每日服用2~3次。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见安全性部分。 第三代或新型抗组胺药目前尚未得到公认。二代抗组胺药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咪唑斯汀、依巴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苯磺贝他斯汀、比拉斯汀等。 二、适应证 适应证:适合治疗组胺参与的炎症和瘙痒。最佳适应证是Ⅰ型变态反应引发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严重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既往称为过敏性休克)及药物变态反应等。Ⅱ、Ⅲ型变态反应由于有C3a、C5a等过敏毒素参与,可以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因此也有一定疗效。对Ⅳ型变态反应的疗效尚有争议。对于假性变态反应(如由组胺释放剂引起的荨麻疹)、可诱导性荨麻疹、肥大细胞增多症以及虫咬反应也有明显疗效。常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止痒,但对于组胺不是主要介质的瘙痒疗效不佳。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效。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及重症药疹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效果不佳。

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

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 一、抗组胺药有哪些。抗组胺药又分为H1受体拮抗剂(习惯上称抗组胺药)和H2受体结抗剂,在临床上以H1受体拮抗剂应用最广。皮肤科学者根据是否具有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及应用时间的先后把H1受体拮抗剂分为两代,第一代抗组胺药常用的有扑尔敏(又称氯苯那敏)、多虑平、赛庚啶、苯海拉明、安泰乐、去氯羟嗪、异丙嗪(又称非那根)、脑益嗪等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赛特赞)、咪唑斯汀(皿治林)、依巴斯汀(开思亭)、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敏迪)、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药。最近又有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开始应用于临床,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二、两代抗组胺药各有什么特点。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止痒效果,也有一定的止吐、局部麻醉作用,由于具有明显的嗜睡、镇静等不良反应,影响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但因其价格便宜、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及晕动病疗效可靠、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在广大老百姓当中仍然使用相当广泛。而第二代抗组胺药大多数半衰期延长,且作用时间较长,可维持24小时,每天只需口服1次,吸收迅速,药物较难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不产生或仅有轻微嗜睡作用,对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工作影响较少,因而广受医患双方的欢迎,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对一些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特殊人员及慢性病例较为适用。临床研究表明,该类药每天仅服1次,每次1片,即可有效防止荨麻疹风团发生,控制瘙痒。 三、使用抗组胺药注意事项。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镇静、嗜睡、全身乏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少数药物还可导致心动过速、瞳孔散大、黏膜干燥、排尿困难、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贫血等。因此使用此类药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高空作业、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禁用或慎用。②应用此类药剂量不要过大,否则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尽可能避免与复方感冒制剂同时使用,因为许多复方感冒制剂含有扑尔敏等抗组胺药。 ③避免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饮料(如酒)、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如安定)、抗精神失常药(如氯丙嗪)同用,否则有可能引起头昏、全身乏力、运动失调、视力模糊、复视等中枢神经过度抑制症状。儿童、成年人、体弱患者更易发生。4避免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同用,否则可出现口渴、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缓、青光眼症状加重、记忆功能障碍等副作用。⑤青光眼患者忌用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多虑平等药。⑥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患者慎用赛瘐啶、苯海拉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异

抗组胺药的应用

抗组胺药物对变态反应的治疗 自从l906年奥地利医生Pirquet所著的医学论文《Allergle》发表以来,变态反应性疾病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据统计,目前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l0-20%,且呈上升趋势。而在皮肤科中,变态反应性的疾病也占绝大多数,比较常见的有有湿疹、各种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等。在治疗这些疾病时,既要注意病因治疗,也要注意对症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其发病机制都有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过程。最常见的症状是瘙痒,有时非常严重,甚至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抗组胺药是皮肤科最常用的药物,可有效拮抗组胺等炎症介质的作用,能够减轻组织水肿、控制荨麻疹的发生和止痒,因此是皮肤科处方量最大的药物。抗组胺药的种类很多,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十分重要。组胺(histamine)是存在于介质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生物活性介质。当这类细胞受损或在外界特异性抗原的激发下,细胞膜破裂而脱颗粒,颗粒释放组胺进八血管和体液中,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非血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嗜酸细胞趋化、末梢神经受刺激等一系列组织反应而出现相应的过敏症状。而所谓抗组胺药,其实并非拮抗组胺,亦非中和组胺,而是由于这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与组胺相似而与组胺受体竞争,从而使组胺的生物活性丧失或减弱。因此,习惯上所称抗组胺药.实质上为组胺受体拮抗剂。组胺有两种不同的受体 H 1和H 2 ,后者主要与内脏平滑肌有关,其与组胺结台后引起胃液分泌增加、心率 增快、子宫平滑肌松弛等;而前者主要与皮肤、粘膜有关,一般所指抗组胺药即 属于这一类,特称H 1 受体拮抗剂。 一、作用机理 变态反应时,肥大细胞受刺激后可释放组胺,组胺通过与靶细胞上的H 组胺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 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H 1 受体在皮肤、黏膜、血管及脑组织分布较多。抗组胺药大都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能与组胺争夺受体,消除组胺的作用。此外,抗组胺药还有不同程度的抗胆碱及抗5一羟色胺作用。 二、抗组胺药物的种类 根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不同可分为第1代、第2代和第3代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除抗组胺作用外,还有镇静、抗胆碱能作用、局部麻醉、止吐等作用。包括苯海拉明、氨苯海明(乘晕宁)、异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定、酮替芬等,这类药物口服后经胃肠吸收,30min即起 效,l一2h达高峰,可持续4-6h,一般通过肝细胞色素P 450 系统代谢,24h内由肾脏排出。这些药物是亲脂性小分子化合物,易透过血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激动作用,表现为幻觉、嗜睡、警觉性下降或者烦躁不安、紧张和失眠等,这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共有的不良反应。其理化性质也决定了它们易于透过胎盘屏障,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另外,其抗胆碱作用还可能导致黏膜干燥、瞳孔散大,所以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机械操作者等应慎用和禁用,青光眼患者慎用,赛庚定则青光眼患者禁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 1. 概念: 抗组胺药专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而拮抗组胺病理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其他可以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不在此列。抗组胺药并非与组胺受体简单结合,而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故又称为组胺受体反向激动剂。目前已证明有4种组胺受体,其中H1受体激活引起瘙痒,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呼吸道、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气喘、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本文所说的抗组胺药指组 胺H1受体拮抗剂。 虽名为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并非仅拮抗组胺,还有某些抗炎作用。如氯雷他定可以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分子,通过NF-κB通路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L-5等炎 症相关分子的表达[1];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游走、活化;咪唑斯汀兼有抗白三烯作用,卢帕他定兼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奥洛他定可以拮抗神经源性瘙痒、降低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等。抗组胺药抗炎作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2. 分类: 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两代药物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有所不同。一代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去氯羟嗪、曲普利啶、美喹他嗪、新安替根、异丙嗪等。此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每日服用2 ~ 3次。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见安全性部分。第三代或新型抗组胺药目前尚未得到公认。二代抗组胺药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咪唑斯汀、依巴斯丁、奥洛他定、 卢帕他定、苯磺贝他斯汀、比拉斯汀等。 二、适应证 适应证:适合治疗组胺参与的炎症和瘙痒。最佳适应证是Ⅰ型变态反应引发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严重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既往称为过 敏性休克)及药物变态反应等。Ⅱ、Ⅲ型变态反应由于有C3a、C5a等过敏毒素参与,可以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因此也有一定疗效。对Ⅳ型变态反应的疗效尚有争议。对于假性变态反应(如由组胺释放剂引起的荨麻疹)、可诱导性荨麻疹、肥大细胞增多症以及虫咬反应也有明显疗效。常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止痒,但对于组胺不是主要介质的瘙痒疗效不佳。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效。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及重症药疹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效果不佳。 三、使用方法 1. 用药原则: 抗组胺药通过结合组胺H1受体来拮抗组胺引发的反应,对于已经发生的临床症状不起作用,因此要在症状出现前给药并规律用药。临床上常见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即停药,症状再次出现后再用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方式效果差,也不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应连续、规律用药,完全控制症状直至痊愈。由于口服抗组胺药需要经肠道吸收,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才能见效,因此,也应该在症状出现前提前用药。研究发现,病程越长,患者体内组胺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