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我爱这土地》活动课教学设计

诗歌《我爱这土地》活动课教学设计

诗歌《我爱这土地》活动课教学设计
诗歌《我爱这土地》活动课教学设计

诗歌《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疯狂肆虐,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灾民流离失所。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我们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诗人满怀对侵略者的恨和对祖国深切的爱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教学主要以学生诵读为主,引导学生在三次有层次的诵读中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蓄的情感及意义,通过具体的朗诵指导和诵读训练,让学生自己在鉴赏过程中来感悟和体验,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观点,为学生今后的是个鉴赏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并落实“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情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人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展开对诗歌《我爱这土地》的学习活动,通过诵读训练,把握诗人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人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以“诵读”活动为主线,通过“三读”,循序渐进,其间将了解背景、品味

语言、领悟情感等诗歌学习元素有机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觉领悟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了解中国的历史,尤其是那一段苦难深重的岁月。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疯狂肆虐,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灾民流离失所,请大家看图片:【幻灯片2:照片】祖国大地正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苦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历经磨难的历史,同时也是一段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历史。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我们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唱出了一段段抗日赞歌,表达了人民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艾青就是其中之一。【幻灯片3:艾青简介】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现代诗人艾青的经典诗作——《我爱这土地》,【板书:课题和作者】让我们一起感受经典魅力,感受艾青那颗真挚的心。

二、新课:

一读:初步感知全诗。

(一)【幻灯片4:诗歌及录音】学生看幻灯片,听诗歌录音朗诵。

(二)师:学习诗歌,读是基础,下面让我们也放声读一读这首诗吧。要求学生大声自由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三)指名读。

(四)齐读。

二读: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师:提问:诗人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他都歌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土地、风、河流、黎明。】

(二)师:土地、风、河流、黎明正是诗人用以表达感情的意象,在这里,这些意象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就是我们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象征。【板书: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那这些意象都象征了什么?再读一读诗,想一想。请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板书: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和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暗示着光明的未来和即将到来的胜利。】

(四)我们对意象的剖析,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意志是不会被击垮的。

诗人歌唱的正是这种意志。那么,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悲壮激昂深沉感情基调。

(五)齐读。要求把握感情基调,悲壮的感情基调。【幻灯片5:诗歌朗诵及要求: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

三读:品词析句,读出情感。

(一)同学们这一次读的语气恰当,语速适中,比第一次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我们的教室里也洋溢着一种悲壮的气氛。但是,要想让自己的

朗诵焕发出更亮丽的风采,就需要我们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品味诗歌的语言,这首诗中有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有满含着诗人感情的诗句,请你选择一个词或一句诗,进行书面点评。要求:【幻灯片6:点评要求及示例:“嘶哑”】——难点突破。

词语点评:

嘶哑——“嘶哑”表达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饱受磨难的“鸟”也要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国热情。

我们可以从这一句体会到作者急于表达自己对祖国无比挚爱的感情。

温柔——有微弱的意思。虽然我们在抗日初期力量微弱但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抗日队伍就像黎明的曙光,穿过树林,使我们看到光明和希望。

腐烂——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国献身,奉献一切的悲壮。

悲愤——对祖国遭受苦难的悲伤和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

(二)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先谈一谈你对词语的点评。指名回答,学生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应该做重读处理,请在这些词语下面点上点。但要注意这里的重读是指朗读情感上的加重语气,而不是机械的放大声音。试一试。学生自由读。

(四)师:谁来对诗句进行点评?指名回答,学生交流。

诗句点评:““假如”一句——祖国大地在日本人帝国主义者的铁蹄下正遭受着苦难,作为一只是那么势单力薄,但他仍然勇敢的护卫着祖国,不仅不离不弃,而且还在为祖国的解放而呼喊、歌唱,他对祖国大地的爱急于抒发。

“这三句”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华儿女有永远不会被摧垮

的意志,对侵略者的暴行极为愤怒,要读出慷慨激昂的气势;

“和”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必将到来,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和坚定的信念。语气中是憧憬和希望。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然后”诗人为国献身的愿望与勇气,坚决的语气;“为什么”——放慢语速,深深的依恋之情,反映了战争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五)朗读指导:这些诗句应用怎样的语气情感朗读呢?。【幻灯片7:诗歌朗诵及要求:】

(六)学生自由读。

(七)指名读。

(八)师:这个时候要是有一段音乐配合我们的朗诵多好呀!师配乐范读。

【幻灯片8:配乐读】

(九)全班齐读。

三、拓展:

师:同学们,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对这首诗的学习运用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鉴赏的方法,那就是朗读,尤其是诗歌。我们最初读诗,了解诗歌背景,二读确定感情基调,三读品味语言,把握感情。同学们,热爱诗吧,诗就是生活,大声的朗诵诗吧,朗诵诗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幻灯片9:朗诵自己喜欢的一首现代诗】

四、作业:介绍或点评自己的现代诗,准备我们一年一次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

我爱这土地艾青

土地——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象征河流和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光明的未来和胜利的信心

一读:了解背景,感知内容;二读:确立感情基调;三读:品味语言,把握感情

【课后反思】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模板 古诗教案设计一、【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是在课堂上 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 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 能强调学习方法的巩固、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 力感悟古诗,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 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 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引领学生读 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尝试背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 想象的能力利用课文插图及多媒体课件,借助想象,加深理 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阅读古诗的兴趣体会 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怀乡思亲、孤独寂寥、壮志难 酬、与友人依依惜别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并描述诗句 所描绘的画面难点: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所 要表达的情感四、【课前准备】六、【教学过程】一、上课导入:1、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2、

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 谁写的吗?你们了解他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感受一下??请看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习古诗 的热情]二、解诗题,知作者1、你知道作者哪些诗或事?从 题目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 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 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2、以前学习诗歌,你有什么好方法呢?板书“读”过渡:你看,这些都离 不开读对于古诗学习,多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仍 然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总结提炼出“读”的重要性,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指导方法]三、“三读”知诗意1、趣读,体会音韵美要你来读,你怎么读?生:读出223的节奏停顿能不能读得更有趣一些?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节奏呢! 想听吗?你能给它配上动作打出节拍吗?比如,轻叩桌子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形式呢!比如拍手读,你会吗?练习趣读:可以加上诗里的动作读,摇头晃脑的读、还可以和同学合作 读呢!只要想办法,读古诗是多么有趣的事啊!下面你可以 选择刚才你喜欢的方法练一练,也可以自己想出新的办法读 这首诗,尽量要读得有趣一些!下面四人一小组,练习一下 待会老师看看哪组读得最有趣!a自由练习趣读,师巡视指 导b展示汇报: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觉得谁读得有趣,推荐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略) 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学习导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课后思考: 1.我能把这两首诗背下来,还能默写《望天门山》。 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些诗句描写的画面。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选做题我还知道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我要读给大家听。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亦”“妆”2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通读。 1.导入: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到祖国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这节课,我们先跟随诗人去欣赏两大景点。齐读课题,要求读准确。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指名学生各读一首诗,帮助正音。(“淡妆浓抹”的“妆”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重点正音。)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天门山》。 1.读题,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2.作者望天门山看到什么景色?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读这首古诗,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诗意,画出不懂的字词。

3.引导质疑,师生合作学习难懂的字词。 (1)“开”是什么意思?(“断开”的意思。天门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长江把它从中间断开,分为东梁山和西梁山。) (2)“至此回”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画面就明白了。(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课件。)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就产生回旋,水势更猛,非常壮观。(学生齐读:天门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相对出”的“出”中什么意思?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才会有“相对出”的感觉呢? “出”就是出来的意思。诗的最后一行是“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应该是站在帆船上望天门山,船在前进才会感觉两岸青山相对出。 过渡:帆船随着激流快速前进,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进眼帘,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老师范读整首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听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交流感受,如:站在帆船上,我感到心旷神怡,两岸的青山仿佛是热情的主人站在两旁迎接我。我感受长江特别有气势,越靠近天门山水流越急,帆船随着水流摇晃,发出哗哗的巨响。) 5.齐读整首诗。 6.出示课文插图,练习背诵整首诗。 (二)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导入:汹涌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涨含情的西湖水。(课件出示西湖全景,淡去,呈现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古诗,领会诗意。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饮”是饮酒的意思,题目的意思:诗人在西湖上饮酒,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雨来了。 “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西湖的水慢慢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一闪一闪的,很美。 诗中说“山色空蒙雨亦奇”,书上解释“空蒙”是去雾迷茫的样子,再看书上的插图,远处的青山、小桥,近处的亭台楼阁在雨雾的笼罩之下就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蒙蒙胧胧的,很美。 阳光下的西湖很美,雨中的西湖也很美,难怪诗人会说:雨亦奇,雨中的西湖真是别有一番风韵呀。(播放西湖风光的课件,学生诵读第一、二行诗句。) 4.引导想象。 诗人坐在游船上,欣赏到晴日雨中西湖的不同风情,不禁联想到了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很漂亮的,而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独特的美,所以在诗人眼里,西湖和西施一样美丽。诗人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吧。(学生齐读整首诗。)5.试着背诵。 三、回读全诗,比较异同。 1.将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再读读,比较异同,向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老师点拨:第一首古诗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第二首诗描写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教学策略与手段】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诵读提示: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小结:在诵读中体验,在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中欣赏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最直接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既然说“诗中有画”,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篇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 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 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 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 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 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 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 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

小学语文面试古诗教案

小学语文面试古诗教案 【篇一:2015海南教师招聘面试:如何上好小学语文 的古诗课】 2015海南教师招聘面试: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的古诗课 传统的古诗词不仅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美、意境美及情感美,而且身 临其境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提高学生的欣赏古诗的能力,现分享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的古诗课浅薄见解。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快速地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可以从作者的介绍及写作背景,还可以从诗歌的主题内容出发。关于作者导入,当介绍王维的时候,王维既是一名诗人,也是一名 画家,可以从他的绘画作品切 入,初步从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关于内容导入,比如《古诗三首》的《泊船瓜洲》及《秋思》都是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诗歌,再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隶属于送别诗,教师在 授课的时候,可以结合主题内容进行谈话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抓住关键词快速理解诗的语言,入情入境体会蕴意 古诗的魅力在于每一个字都有绝妙之处,每一处景色都饱含作者的 情感,每一举动都有深层的含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提出每一行诗 中不懂的字词,读读议议,借助翻译,体会每个字词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含义。比如《游山西村》古诗颔联当中的“足”字体会了村民 们对作者的热情款待,尾联当中的“柳暗”、“花明”描绘的是柳树和 花儿茂密的景色美,从而体现作者的心情转变的过 程,帮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抓住关键词,引导学 生层层递进分析词意,为体会情感奠定基础。 三、拓展延伸入情入境,设身处地体会情感。 诗人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课堂的教学基础上,我们可带学生走进 生活,走进自然,走进情境中去,以自己的体验、感受,去理解诗意,感悟诗意。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当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发学生思考在远古时代,送别友人前往阳关,没有任何的电子通讯设备,一离别不知何时再相见。结合角色 扮演,更深层次地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再比如《题西林壁》 当中所蕴含的哲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站在教室不同的位置观看校

诗歌教学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设计理念: 让诗歌走进课堂是个新的课题,让校园弥漫诗歌是一种书香的氛围,如何走进我也几度思索几度探求。教完一篇课文,让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概述主题,或抒发感想心得,这又谈何容易。我也尝试着去写,但总觉得语言生硬,缺乏感情的流露,我感悟到要写出好的诗句,必须有激情,有心的感悟。象写好的一篇文章,你再仔细观察,没有心灵的感悟也不会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优秀诗文都是伟大人物心灵活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是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沃土。我除了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学习诗词的韵律章法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对优美诗句的感悟,点燃他们创作诗歌的激情,今天我讲的《理想中的我》这节课公开课,也是基于这一根本目的。 我们知道,幼儿三岁入园,经过小班、中班、大班三年的幼儿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朦胧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到了小学,特别到了中高年级,他们对理想、对未来更有了清晰的遐想空间,也就是说在他们金色童年中,已经有了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幅美好未来的诗情画意。我就是通过谈理想的诗篇去激发他们用诗歌表达理想,用美的诗句表达向往美好未来的憧憬,点燃起他们诗情画意的激情,让他们用心去感悟,去遐想,去表达。 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就应该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东西,诗是最美的语言,提起唐诗总让人齿颊生香,于是我把诗的教学渗进语

文课堂,事实证明,在学生心中都有一种美好的韵律,因此这种教育不是一种高调,而是水到渠成的,当同学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把自己和祖国的建设发展为一体,融入其中,感悟其中的时候,就达到了一个最高的境界,让每一个同学都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洗礼。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说课稿模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说课稿模版 欧阳家百(2021.03.0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下面我将分六大板块就本课题进行说课: 板块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年级X册第X课,本组课文以XXX为主题,这篇课文通过写XXX表达了作者XXX的情感,该组是以“——”为主题展开的。古诗的内容,赞美了什么—— 板块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本组课文训练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结构,我将努力促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充实)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和学习古诗的好习惯。 板块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古诗教学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法和学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板块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创设情景法、讲授法、引导想像法、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创设情景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法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此外,我还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学法上,我贯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感悟法和想象悟情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及其设计理念。 板块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重难点,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疏通生字,读通诗文。我紧扣读通二字下功夫,先让学生自读自学生字,教师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在扫除生字障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划分古诗节奏,自由读诗。通过个别读、范读、齐读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鹤山小学信息化教学“三为主四环节”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主备课人:张杰班级:四年级班等级: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仔细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展开联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

借助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我们一起朗读古诗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3、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在花丛中干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总结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们就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二、学习《游园不值》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2、释诗题齐读诗题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3、抓字眼,明诗意

小学《古诗》的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的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三首》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内容】 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三首的两乎《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理念】 1、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2、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3、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文本解读】 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又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了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一腔忧愤与同情。若再联想到南宋统治

者的种种所作所为,则更令人忧其所忧、愤其所愤。这两首诗正好 是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特征。因此,如果将 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 2、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策略】 对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诗歌教学框架。即以对南宋这一时代的整体观照为核心,将文中的两首诗组 织纳入这一个主题。再适量补充同时期的相关诗词。建构起一个互 相联系、互相映衬、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 南宋。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 2、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正是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对历史上曾经建 都杭州的南宋王朝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自学诗意,感受诗境。 1、了解诗题。 2、根据注释,利用收集的资料,自学理解诗意。 四人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 活动名称:爷爷和小树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爷爷和小树》。 2、充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爷爷和小树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情感。 3、尝试创编故事,并体验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树图片一张、爷爷图片一张、挂图《爷爷和小树》。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作品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谁?(教师出示老爷爷和树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听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听听爷爷和小树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幅画,画里面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师:画里面画了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爷爷在给小树穿衣裳,大热天,小树给爷爷撑开它的绿伞,为爷爷遮挡太阳。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师:下雪了,爷爷给小树穿了什么衣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热天,小树是用什么来给爷爷遮挡太阳的?它问什么这样做? 师:下雪了,爷爷给小树穿上了稻草衣裳,这样小树就不冷了;大热天,小树怕爷爷热,用它的树叶给爷爷遮太阳,爷爷就不热了。爷爷和小树互相帮助,你帮我我帮你,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4、教幼儿朗诵诗歌。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 (2)幼儿观察图片朗诵诗歌。 5、教师引导幼儿编故事。 师:小朋友们想想,爷爷和小树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说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三、活动结束 师:爷爷和小树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小朋友之间也要像爷爷和小树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快快乐乐在一起! 附诗歌: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 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 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诗优秀教学设计

诗优秀教学设计 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诗两首》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在教学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 【教学建议】 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体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丰富内涵,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初步了解哲理诗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方法学习诗歌。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作为自读课文,可以几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理解文章。在教学中可以按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促进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自己喜欢的

理由,以促进学生联系实际,以所学来知道自己的人生。 【教学设计】 〖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教学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整体感知 教师:我们先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现在请大家自己浏览本诗。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学生: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教师:不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诗中的假如,对当时的普希金来讲并不是假如,而是真实的压迫和束缚,沙皇打击他,束缚他,压制他。但他并没有屈服。这首诗正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的写照。这也是此诗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座右铭的重要原因。你们读了这首诗,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

诗歌五首 教案教学设计 _0

诗歌五首教案教学设计 宋丽梅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的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

美和音乐美之中。给人一种陶醉、一种享受。今天我们再一起欣赏《诗歌五首》。这节课我们学习前两首,要求理解、背诵这两首诗。 二、第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解题 读标题,思考:你了解岑参吗?你读过唐代诗人写的边塞诗吗? 《二)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l)“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说它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

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追求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6、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第二首《雁门太守行》 (-)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据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写平定落镇叛乱的战争。 (二)研习课文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小朋友爱上幼儿园 执教人:张利丽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喜欢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创编儿歌。 2.通过通过情境的表演,体验学习的快乐,萌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两幅:小河、草地、大树、花丛、幼儿园。 2.头饰及动物图卡:小鱼、小鸟、蝴蝶、小羊。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境表演,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呀,张老师请来了四位动物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2.幼儿进行情境表演。 二、师生边小结边学儿歌

1.师:刚才你们听到他们说了什么? 2.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羊、小鱼、小鸟、蝴蝶的图卡并请幼儿将动物卡片分别摆放在草地、小河、大树、花的位置。(小鱼爱在水里游,小鸟爱在树上跳,蝴蝶爱在花间飞,小羊爱在草地跑。) 2. 师:除了他们,你还看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 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唱歌跳舞真热闹。) 三、再次感受并理解儿歌内容 1.师:现在老师把这幅画和我们小朋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们听一听。(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儿歌,一边表演。) 2.教师用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请部分幼儿边表演,边朗诵诗歌。 四、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师:还有哪些动物爱在天空、水里、树上和草地上。(鼓励幼儿想的、说的尽量与别人不一样,并贴上动物卡片。) 2.小朋友说到谁,我们就将它编到儿歌里去。(依次请幼儿回答后边做动作边朗诵创编的儿歌.并贴上动物卡片。) 五、总结活动

师:外面还有很多会在水里游.会在树上跳,会在花间飞,会在地上跑的小动物,现在一起跟老师出去找找吧!

小学古诗词教案模板

小学xx教案模板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学古诗词教案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xx教案模板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 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诗歌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设计 《十二月歌》是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十二月歌优秀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及词语,认识新笔画“撇点“。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

2. 听学生回答,继续问:你们最喜欢那个月,为什么? 3. 这里有一首小诗,把你们喜欢的月份都写进去了(板书课题:十二月歌)。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自由回答,齐读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常识入手,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份,再带着兴趣学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自己先试着利用拼音读读诗歌。 2. 老师范读,你们仔细地当小观众,再想想是否能读准确。 3. 听了老师读得,说说你学会了哪些字。让学生通过听读,说自己学会的字音。再教同学们读两遍。 4. 你们听得真认真,下面再和你的同桌读读,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 5. 小组开火车读句子。 6. 师出示词语,谁能来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指名学生教读词语。 7. 出示生字,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把这些生字宝宝记

住吗?同桌互考生字。 8. 做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听老师范读,识记生字。 同桌互读生字。 开火车读句子。 指名认读词语。 同桌互考生字, 游戏检查生字。 让学生从听老师读中纠正自己的读音,也是学习识字的一种方式。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测读书的情况,学生兴趣颇高。 三、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1. 先自己读读课文,你喜欢哪个月,就把这一行诗读一读。 学生自己练读。 2. 在小组内交流。读你喜欢的一行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古诗教学设计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意思。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诗意,感悟是诗歌的含义。 (2)通过背诵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在人生路上要不怕艰难,勇于开拓进取。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教学挂图:说说图上景物。 师:今天我们学一首对我们人生有启示的古诗《游山西村》。板书诗题。 二、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找出生字。 2.检查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进行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组词 莫(莫非)腊(腊月)浑(浑身)疑(怀疑)(3)出示整首诗进行测试。 三、学习诗歌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看注解,自由了解诗意。 (1)了解词语意思。 腊酒浑:腊月里自家酿的酒很浑浊。 足鸡豚:鸡和猪很充足。 山重水复: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 柳暗花明:柳色葱郁鲜花明媚。 (2)了解诗句意思。(出示课件) 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 丰收之年,他们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来的客人。 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

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个村庄。 (3)交流:这首诗的1、2句与3、4句各写了什么? 1、2句:写了淳朴的村民习俗。 3、4句:写了秀丽的山村风光。 3、欣赏诗句,朗读诗句。 (1)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说说从中感悟到什么? 一生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用课件出示) 谈感悟:这两句诗写出了主人的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的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铺垫。(师总结)喜欢这两句的一起来读一读。 师:喝着农家的酒,吃着农家的美味,此时,你若是诗人会说什么?吟一吟。 诗人吃好喝好之后又干什么去了? (游历去了) 师:请读出相应的诗句。(多媒体出示)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喜欢这两句的站起来读一读。 师:这两句诗,大家欣赏什么,从中悟出了什么? “疑”字用得好,一个“疑”字把陆游游山村时四周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惑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 “又”字用得好,一个“又”字把乡村处处繁花似锦的美景,描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说课稿模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说课稿模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下面我将分六大板块就本课题进行说课: 板块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X年级X册第X课,本组课文以XXX 为主题,这篇课文通过写XXX表达了作者XXX的情感,该组是以“——”为主题展开的。古诗的内容,赞美了什么—— 板块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本组课文训练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结构,我将努力促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充实)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和学习古诗的好习惯。 板块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古诗教学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法和学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板块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创设情景法、讲授法、引导想像法、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创设情景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法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此外,我还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学法上,我贯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设计 【篇一: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略) 课后思考: 1.我能把这两首诗背下来,还能默写《望天门山》。 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些诗句描写的画面。(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选做题我还知道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我要读给大家听。《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亦”“妆”2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 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通读。 1.导入: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到祖国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这节课,我们先跟随诗人去欣赏两大景点。齐读课题,要求读准确。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指名学生各读一首诗,帮助正音。(“淡妆浓抹”的“妆”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重点正音。)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天门山》。 1.读题,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2.作者望天门山看到什么景色?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 读这首古诗,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诗意,画出不懂的字词。 3.引导质疑,师生合作学习难懂的字词。 (1)“开”是什么意思?(“断开”的意思。天门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长江把它从中间断开,分为东梁山和西梁山。) (2)“至此回”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画面就明白了。(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课件。) 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就产生回旋,水

势更猛,非常壮观。(学生齐读:天门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相对出”的“出”中什么意思?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才会有“相对出”的感觉呢? “出”就是出来的意思。诗的最后一行是“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应 该是站在帆船上望天门山,船在前进才会感觉两岸青山相对出。 过渡:帆船随着激流快速前进,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进 眼帘,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老师范读整首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听后交流自己的感受。(交流感受,如:站在帆船上,我感到心旷神怡,两岸的青山仿佛 是热情的主人站在两旁迎接我。我感受长江特别有气势,越靠近天 门山水流越急,帆船随着水流摇晃,发出哗哗的巨响。) 5.齐读整首诗。 6.出示课文插图,练习背诵整首诗。 (二)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导入:汹涌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涨 含情的西湖水。(课件 出示西湖全景,淡去,呈现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根 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古诗,领会诗意。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饮”是饮酒的意思,题目的意思:诗人在西湖上饮酒,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雨来了。 “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西湖的水慢慢流动,在阳光的 照耀下,水面一闪一闪的,很美。 诗中说“山色空蒙雨亦奇”,书上解释“空蒙”是去雾迷茫的样子,再 看书上的插图,远处的青山、小桥,近处的亭台楼阁在雨雾的笼罩 之下就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蒙蒙胧胧的,很美。 阳光下的西湖很美,雨中的西湖也很美,难怪诗人会说:雨亦奇, 雨中的西湖真是别有一番风韵呀。(播放西湖风光的课件,学生诵 读第一、二行诗句。) 4.引导想象。 诗人坐在游船上,欣赏到晴日雨中西湖的不同风情,不禁联想到了 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很漂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