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体育媒体的大众文化特征审视_杜艳伟

当代体育媒体的大众文化特征审视_杜艳伟

当代体育媒体的大众文化特征审视_杜艳伟
当代体育媒体的大众文化特征审视_杜艳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7卷收稿日期:2007-01-16

作者简介

:杜艳伟(1974-),女,四川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当代体育媒体的大众文化特征审视

杜艳伟1郭晴2

(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51;2: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体育全球化和产业化的浪潮以及媒介娱乐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体育媒体呈现出了市场化、消费化、娱乐化特征。体育媒体的这些大众文化特征体现了媒体的进步,又束缚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只有对这些特征认识清醒,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才有助于新闻传播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体育报道;文化传播;消费主义;娱乐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07)03-0044-03

SurveyontheCommonaltyCultureCharacteristicsoftheModernSportsMedia

DUYan-wei1,GUOQing2

(1.CollegeofP.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0051,China;2.DepartmentofNews,

Chengdu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Withtheapproachingofglobal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ndmediumentertainmentintheworld,ithasappearingthecharacteristicsofmarket,consumptionandamusementinChina'ssportsmedium.Whilethesecharacteristicsofsportsmediumalsoreflectthemedium'sadvancement,meanwhileitrestrictsthespaceonsportsmedium.Torealizethesecharacteristicsclearlyandestimateaccurately,itishelpfulthenewsspreadingandthedevelopmentofsportscareer.Keywords:commonaltyculture;eliteculture;sportsreport;culturespreading;consumerism;amusement

大众文化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1]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体育媒体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它既是大众文化的生产工具,也是大众文化的产物,是特指以传播体育及相关信息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21世纪80年代后,伴随体育全球化和产业化的浪潮以及媒介娱乐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体育媒体的大众文化特征日益凸显,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1大众文化时代体育媒体的特征

受其诞生和发展的经济背景的影响和作用,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高技术性、复制性、覆盖面大的商业文化,它“以赢利为目的,追求时尚,强调娱乐,注重对低层次欲望和官能感受的满足,具有消费性、平面化、零散化等特征。”[2]在大众传播媒体为大众文化的承载和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的同时,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又为大众传媒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和新鲜的内容,这些形式和内容在体育报道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媒体的市场化特征

经营是否完全市场化是判断媒体市场化的主要标尺。在改革开放20多年以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新闻媒体经营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使传统的经营模式遭到了摈弃,主要体现在发行方式的改革、用人制度的变革和舆论监督功能实现的程度上。

Vol.27No.3

May.2007

第27卷第3期2007年5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zhouSportUniversity

在中国,大多数体育报纸的经营已经完全走向市场化。这意味在发行上,体育报纸以由过去单一的邮发形式改变为邮发与自办发行相结合的形式;在印刷上,建立了异地印刷合作网络;在销售上,以依赖公款订阅转变为开发报摊零售业务。毫无政治背景的《体坛周报》就是体育媒体市场化的开拓者,周发行量300多万份,固定读者800万之众的业绩使其不仅在同类专业报纸中独占鳌头,即使是与其他综合类报纸相比也令人刮目相看,这就是发行市场化最大的受益者。

体育媒体的市场化还表现在体育媒体人才的竞争以及灵活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上.虽然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传媒竞争的重要一环,人才流动在传媒领域也已经很普遍,但体育传媒的人才争夺战进行得最激烈的,也是硝烟味最浓烈的。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体坛周报》就引进了22名记者和编辑,[3]而且被猜测为“转会费”高达150万的李响更是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身价的记者的纪录。可以说体育媒介的人才竞争是新闻界中最活跃、最激烈、最赤裸裸的。此外,在体育媒体上,新人辈出。《体坛周报》的足球、围棋、等项目上,由于海外专栏作家、网络作者的加盟,丰富详实的材料、精当的点评以及对大量信息的整合功力使体育媒体与众不同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体育媒体惟才是举的用人制度。

体育媒体的市场化特征还表现为,在众多的媒体中,透明度最高、批评性报道最多、舆论监督功能发挥最有力的就是体育媒体,体育传媒对体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报道、揭露和批评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其他传媒望尘莫及的。在体育记者无所不在的目光注视下,无论是比赛场上、场下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还是体育官员都会感到强烈的舆论压力。震惊中国足坛乃至国际足坛的“绿城黑哨”事件就是因为体育媒体的披露和推动,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了全国上下对“足协、裁判员的性质”、对“司法介入”种种问题的探讨以及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的呼吁。这种舆论监督的深度和影响的广泛性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1.2体育媒体的消费化特征

消费化特征“是指媒体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4]消费性特征体现在新闻媒体上就是它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一改过去形式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严肃面孔,而努力培养对受众的亲和力,通过对消费氛围的营造,激发受众对媒体消费的主动性并在了解受众需求的基础上,生产出令受众满意的精神产品。

体育媒介的消费性特征首先在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包装和宣传。在市场竞争中,良好的形象是一个企业制胜的法宝,也是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媒体也不例外。《体坛周报》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更新、更深、更精”,并一直以“国内最大的体育专业媒体自称”,不仅在自己的报纸、网站上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还专门撰写书籍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披露自己的一些获胜之道,试图指导中国体育印刷媒体的革新。央视的体育频道也试图塑造快捷、丰富、客观、公正的媒介形象,除此以外,以媒体名义发起的各项活动也是其宣传自我、塑造形象的有力手段;

其次,体育媒体通过捕捉、营造“新闻买点”,搞“新闻炒作”、“新闻策划”等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其新闻产品的“可售性”,吸引受众的眼球,引导其消费。在韩日世界杯期间,一些体育媒体更是不惜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来换取“可售性”[5];

第三,除了报道体育新闻以外,大量刊播广告也是体育媒体消费特征的体现。广告作为一种信息,对于受众而言既能满足有某种产品需求的消费者的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消费;对于体育媒体而言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的直接回报,又能营造追求更高品位生活方式的氛围,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这种对传受双方都有利的事,媒体自然不愿放过。

1.3体育媒体的娱乐化特征

体育媒体的娱乐化指体育媒体传播内容的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3.1传播主体形象的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新闻报道中,传播的主体形象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体育工作者,他们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代表,而且也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在他们的身上有严肃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他们是社会教育的典范,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人物,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楷模。然而在大众文化流行的今天,体育传媒的主体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体育报道的范围,他(她)不仅仅是成绩卓著的运动员、教练员或体育官员等精英人物,而且还包括与公共利益无关而具有私人关系的人物,如伏明霞的丈夫、米卢的夫人、贝克汉姆的儿子等等。

不仅如此,大众明星的形象也取代了他们英雄人物和社会楷模的形象,这些明星们带给人们的主要不是体育运动主体的行为,不是他们的能力或艰苦奋斗的经历,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衣着或食物的偏好,特别是有关他们的家庭、情爱、私生活的内容。体育媒体传播主体明星形象的塑造一方面反映了体育新闻报道脱离了意识形态的束缚,给受众带来了审美、感官的愉悦与享受,另一方面也以一些低俗和媚俗的报道主题来迎合读者的某些需求。

1.3.2体育新闻和体育节目的休闲娱乐化

体育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与社会其他各种活动都有密切的联系,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意识状态中最明显的就是它与休闲娱乐的关系。在大众文化时代,体育媒介对体育的报道既是对体育娱乐特征的反映,又通过媒体与体育相结合的形式创造出了诸如“城市之间”、“夺标”之类的休闲娱乐化的电视体育节目。从2002年足球世界杯上的“足球宝贝”到2006年李宇春、张靓颖、张含韵等超女评球,都成为中国球迷观看世界杯比赛之余的一大讨论热点。支持超女者认为,超女评球是“娱乐明星体育化”,是对莫慧兰、刘璇、田亮、郭晶晶等“体育明星娱乐化”的有力反击[6]。

这类节目并不具有多少使用价值,主要作用于人的兴趣、感官和本能,给受众以消遣享受。而在计划经济指导下的体育新闻报道则更多地关注于体育政策的传递以及体育运动的政治事功的宣传,忽略了对体育自身休闲娱乐功能的倡扬。1.3.3体育媒体传播符号的丰富和改变

当体育媒体通过文字、图片、版面语言、画面、音乐、音响、

语言来反映体育事件和体育人物时,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时尚性已经一览无疑。在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体育新闻报道中,传统的体育新闻报道是严肃的公文式的叙述,讲究准确、简洁和程式化,追求零度风格,而在大众文化时代,报纸的彩版、生动的图片、醒目的标题一改传统体育新闻报道的沉闷、严肃、刻板和政治宣传色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新闻的叙述方式上,灵活多样的叙述手法,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自由生动的体裁选择,对细节的捕捉和渲染,无不凸现了纸质媒体的感人魅力。在语词的使用上,军事报道、武打小说用语的使用、调侃性语言的运用以及对一些流行歌词的借用使体育新闻独具诙谐、幽默、感性、生动、平民化的风格。“颠覆”、“杀出一条血路”、“背水一战”、“煮酒论剑”等等语词带给受众的不仅是单纯体育信息,还有附加在语言载体上的刺激和快感。不仅纸质媒体这样,电视也是如此,“大众传媒特别是其中的电视,越来越多地生产出来的不再是物质对象,而是影像符号。这些影像符号不再以逼真为目的,而是一种‘想象的能指’,它以娱乐、感官刺激压倒信息和叙事。”[8]。这些附加在传播符号上的信息和情感大大丰富和改变了传统体育报道的风格。

总之,在大众文化时代,体育媒体无论在机制、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改变了以往体育新闻传播的模式,着力于对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力图制造能满足受众需求的精神产品。

2.对体育媒体大众文化特征的审视

2.1体育媒体市场化、消费化、娱乐化产生的文化背景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率先进入“后工业”时期。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地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取代企业主成为支柱,昔日现代理念对精英文化的倚重受到挑战。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密切相关且同样重要的消费革命,产生了工业社会和现代消费社会,其生产和消费对象的构成由物质产品发展到包括精神文化产品在内的所有消费,这为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的同时,社会文化形态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现代工业文化转型,从价值体系上看,是由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模式,向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体转变。对大众日常生活价值形态的肯定,对世俗的欲望的肯定取代了过去对理性的崇尚和对理想的追求。这是体育媒体市场化、消费化、娱乐化产生的文化背景。

随着商品生产的游戏规则、利益原则和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逐步确立,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商品化倾向,也就是说原来局限于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各种法则开始适用于精神文化领域,“商品生产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就象‘普照的光’,它使其它一切与之有关的事物都被迫沉浸其中,不同程度地染上商品生产的色彩。”[9]而且,媒介不仅仅是舆论宣传的工具,还是社会信息的提供者;媒介不仅仅是上层领域的一部分,还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市场化就是这些法则必然会对体育媒体产生影响,其结果就是体育媒体的市场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特征。

2.2体育媒体市场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的正向作用

体育媒体的市场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特征与体育远离意识形态和在体育界和新闻界自身的改革不无关系。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高度政治化,给广大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对各种政治理论包括革命力量主义、集体主义的宣传都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大众文化时代的体育媒体形式轻松而浅显,即使是在舆论监督功能的表现中都因平民化的面孔而极具亲和力,那种平面散碎轻松愉悦,相对于快节奏、日益紧张的生活是一种调剂。它的娱乐性强调了人生命张力的舒展,那种肯定享乐、肯定现实利益、强化具体感受而拒绝超越、消解神圣、远离崇高的内质,对于被思想禁锢过久的中国人也是一种放松,对排泄情绪、调剂精神、丰富生活、平衡心态无疑有一定的作用。

2.3体育媒体市场化、消费化和娱乐化发展的困境

我们也应该看到,大众文化下的体育媒体给受众带来放松和感官刺激的同时,其物质性的膨胀和精神的缺失却是值得警惕的。从创作动机上,体育媒体在对体育人物和体育事件的报道上,不是传播者为体现体育的审美价值、传递体育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品位,以及拓展精神向度而进行的信息收集、制作和传播活动,而是一种被市场利益所控制的行为。如某些体育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一味地追求通俗、媚俗和庸俗,在“足球宝贝”“超女评球”上作足文章,从大号、黑体标题、彩色图片的运用到显眼的版面位置,无不凸现出“性的刺激”。无论是综合报纸的体育版还是体育专业报纸,都给足了“美女记者”或“丑女记者”的面子,某报还以“美女记者”的大幅照片占据了头版一整版;当然在韩日世界杯期间,一些体育媒体表现在报刊封面、标题和图片上的“色情化倾向”[10]更是试图以感官刺激来制造“新闻卖点”,使个人的感受被无限扩大,丧失了新闻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完全丧失了新闻媒介的公益性和公共性的特征。

从形式上看,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都试图以曲折的线条、缤纷的色彩、文学化的语言、动感的图画和娴熟的技巧去刺激受众的感官,而抽去了新闻的精神内质,可以说,它以“貌似美的形式侵犯着真正的美感”,使受众沉溺于感官享受而忽略了精神空间,导致思维的惰性。

另外在竞争手段上,一些体育媒体竟然依靠“买断”采访对象[11]或支付所谓的“封口费”来获取独家新闻的方式更是丧失了最起码的新闻道德,这不仅是对受众知情权的践踏,也是对新闻自由的践踏。

3小结

体育媒体表现出来的大众文化特征不是我国的独特现象,而是具有全球化倾向,尽管西方话语中的大众文化与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由于大众文化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再加上体育新闻的国际化趋势,因此我们应该以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目光审视大众文化时代我国体育媒体的特征。

体育媒体大众文化特征和倾向既体现了媒体(下转第24页)

健身指导和服务体系

体育社团组织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少是珠三角小城镇社区体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镇政府分管体育官员的职责,以小城镇体育组织、社会团体为主体,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为辅,建立社会自我调节为主的群众健身服务体系。以小城镇社区其它文化活动为依托,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同时加大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团体的支持和指导。

近年来,随着体育高等教育扩招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加上城市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减少,将使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走进小城镇和农村。各地小城镇应抓住机遇,尽快建立一支科学合理、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3.4着眼传统,形成体育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珠三角小城镇在城镇建筑、城镇景观、城镇规划时都应当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元素,形成有地区特色的体育建筑甚至有体育特色的城镇风貌。在项目建设上,部分镇可继承舞龙、舞狮、龙舟、拔河、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树立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文化体育活动的先进典型。

4结论

4.1珠三角小城镇社区体育的特点主要有在体育行政主导下,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管理的积极性较高;体育经费充足、来源多元化;体育场馆设施较多、整体水平较高;居民余暇时间增多,有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居民有一定程度的体育消费行为等。

4.2珠三角小城镇社区体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还没有形成体育行政、社会、市场共同管理的发展模式;体育社团发育不健全;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欠合理、功能较单一;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不够;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整体不高等。

4.3随着我国对小城镇战略地位的重视,小城镇经济、文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珠三角小城镇社区相关部门应全面规划、制定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要以超常规的战略眼光加强硬件建设,完善三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优化软件,建立健全小城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着眼传统,面向未来,形成体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吕树庭.流动人口--城乡体育的新课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

[2]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小城镇资料汇编[M].内部资料,2000:67~72

[3]雷渡桥.论城镇化是个大战略[N].南方日报,2003.2.8.

[4]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

[5]张朔、沈士成.崛起的深圳[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10[6]胡必亮.关于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几个问题[J].唯实(南京),2000(1):10~14

[7]刘德佩.小城镇体育发展研究[N]中国体育报,2003.11.1

[8]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23~29

[9]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8~29

[10]刘志民,丁燕华.小小城镇大大问题--苏南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与科学,2002(1):24~27

(上接第46页)的进步,又束缚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恶性炒作、一味媚俗等问题不仅困扰着中国体育,更恶化了我国新闻舆论环境,清醒的认识、正确的判断以及基于其上的强有力的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新闻传播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1-7-26.

[2]许文郁.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批评.[J]文化研究,1999(11).[3]王宏江.我国体育报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2001.

[4]秦志希.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现代传播,2002(1).[5]刘卫宏.无序竞争与争着“媚俗”的体育报道[J].中国记者,2002(7).[6]司马牛.世界杯纪事[N].光明日报,2006-06-21.

[7]蜡笔老新.超女+世界杯≠双赢[EB/OL].凤凰网,2006-07-07.

[8]孟建.论影像文化传播——

—兼议后影像文化传播的兴起[R].第7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南京).2001.

[9]朱效梅.大众文化:一个与经济互动的历史范畴[J].文化研究,2000(1).

[10]王长庚,何霞..色情化:体育新闻的一个倾向[J].新闻记者,2002(1).

[11]方益波.黑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流行文化的演变和特征

流行文化的演变和特征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定义。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改革开放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的最重要变革,它涉及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样也对青年的流行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态度等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青年流行文化与价值观的变迁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每一时期中所具有的特点各不相同。 一、改革开放初期:参与祖国建设,追求社会理想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在那样的时代中,青年对于领袖高度崇拜,对党无比信任,加之舆论宣传高度统一,青年文化主要是成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体制文化的复制品。1981年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庆祝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的游行集会上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并立即得到了全国青年的积极响应。作为社会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青年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重要职责,他们愿意为祖国建设奉献火热的青春。正如创作于1980年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道的:“创造新的成绩,

描绘新的蓝图,需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歌词通过对现实的抒写,对未来的设想,刻画出立志投身祖国建设的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形象。既唤醒了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主体意识,又警策他们珍惜时光,让青春在四化建设中闪光彩。80年代初期的主流文化基本上定位于严肃文化的层面,着力于批判反思,但同时兼备了价值重估和文化重建的成分。80年代的青年文化虽不再复制权威与效仿主流体制文化,但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政治关怀依旧是当时青年文化的发展主脉。 二、80年代中后期:解构权威、寻求反叛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此时的中国社会经历着社会转型期特有的价值缺失和迷惘喧嚣。而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仅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文革”也只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模糊的印记此时,许多西方思想通过大量译著被介绍到中国来,西方哲学理论在青年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盛极一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尼采、弗洛伊德、伯格森、黑格尔和萨特等人的思想。尤其是那些反传统、反道德、反价值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被中国青年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接受。 三、90年代:迷惘与怀旧并存,个性与实惠并重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

强大。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文化也不仅限于少数的工艺作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在后现代社会,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文化和工业、贸易、金钱紧密相联,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被制造出来。它的生产主要是关心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更不管使用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大众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文化成为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对此,伊格尔顿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大众文化

让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更好的相融 关键词:大众文化、特征、影响、网络文学 大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时下流行的东西,通俗地说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东西,贴近人民生活,顺应社会趋势的东西。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大众文化具有几大特点: 1、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的消费行为。 2、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日常性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大众文化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

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

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

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新)

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 贺雪飞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时尚文化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今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时尚文化的产生及潮起潮落,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时尚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播与普及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话语”特征,既具有与西方国家某种相似的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背景,又有这一特殊土壤所赋予的鲜明的文化烙印。 一、时尚文化的属性及释义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导的经济形式,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的崛起,即当代大众文化。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它以强劲的生命力,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商业性,这是一种以市场为本位和导向的消费文化。它由文化制作商通过工业方式生产,由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承载、传递,并以现代商品形式流通,它是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流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和显示途径,时尚文化是其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消费为主导,这使大众文化必须认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而当追逐时尚、追求时髦不仅成为诸多大众的消费需要,甚至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大众文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机制——时尚文化。在制作机理上,它追求时尚,制造和追逐潮流,社会文化生活中“热”什么,大众文化就以“时尚”、“潮流”的模式迅即进行商业化生产、商业化运作,由此大众文化往往转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去满足大众社会的需求。时尚化是大众文化逐利过程中重要的性质和表现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代大众文化正在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 所谓时尚,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因此时尚也经常被称为流行。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众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时尚可根据其流行范围、持续时间、追求者的投入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即时髦、时尚、时狂。时髦,或是一种在短时期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模式(俗称“阵热”),或是一种虽持续时间较长但尾随者不多的高雅行为(俗称“摩登”)。无论是阵热、还是摩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参与者的自我投入程度较低,所以国外有的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大众消遣”方式。时尚,追求时尚的人的身心投入程度高于时髦,它是一种“大众欣赏”方式。从持续时间和涉及的范围来看,时尚都要超过时髦。时狂,这是时尚的一种极端形式,即当时尚到了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时狂是一种“大众激奋”方式,此时参与者的身心投入达到了亢奋不已的地步,人们的情感在一段时间内被全副卷入,因此它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无论是哪个层面的时尚,本质上都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孤立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时尚,时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它既是大众文化的表征,又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现着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诸种特征,同时又以其独具个性的内涵丰富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商业的角度看,大众文化转化成为时尚文化,实际上是大众文化为自己找到了获取利润的“卖点”,因为时尚意味着消费潮流,它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提纲) 一、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何谓大众文化 1.在19世纪中期,“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相对于高等文化(High culture)而言,它被精英们提炼出来,用来“指称当时正在凸现的与传统的高等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期,资产阶级新贵族们的市侩之气,下层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文化精英看来,都在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大众’包含着无知、庸俗、偏见、冲动、非理性的意思,‘大众文化’自然是对这个阶层粗俗文化状态的贬称。”[14]约翰.菲斯特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是从社会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涉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这种意义有利于从属者。” 2.20世纪20、30年代对大众文化来说是具有转折性的年代。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认为,“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通俗文化研究和评价的很有意义的转折点。电影与电台的出现,文化的大批量生产和消费,在一些西方社会中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与自由民主政治的成熟,全都为大众文化的论证提供了条件。” 3.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养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1944年,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提出大众文化是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收音机和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从而显示了从启蒙向意识形态倒退,进入大众欺骗的阶段。”、 4.20世纪5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始对文化与大众文化研究。雷蒙威廉斯不同意“把文化理解为上层的专利,同工人阶级的文化对立起来,从此‘popular culture’开始代替包含着太多贬义的‘mass popular’。”对于大众文化的界定还有一些较有代表性。“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如叫座的电视剧、通俗小说、生活用品广告、畅销书、流行歌曲、时尚服装、音乐酒吧、歌舞厅、消遣性杂志、小报、电子游戏等。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它们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文化工业的生产,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的新的生活方式。” 5.麦唐纳认为大众文化就是文化由“商人雇佣的技术人员所编造;其收受者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选择只有买与不买两种。”麦唐纳的结论观点明确,他说大众文化“单凭它那无所不在的影迹,它那让人难以严谨的数量,就已经足够威胁高雅文化的生机。” 6.台湾学者杭之认为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222155.html,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作者:刘慧利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 【摘要】在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另一 方面我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冒险,这就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逼真性,更需要假定性,只有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现实,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虚实相映”表现出一个不同层次上超意义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影视艺术;美学;逼真性;假定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82-02 一、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 所谓的逼真性绝不等同于真实,而是逼近于真实,其本质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客观记录现实的影像、色彩、声音、动作,并且在银幕或荧屏上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视听的真实感、真实地再现空间与时间、内在本质的真实感。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为一种直观的真实,即视听的真实感。影视艺术借助现代音像实录技术,以直接的方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①因此影视艺术不仅可以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甚至可以逼真揭示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场景。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中经常借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在被拍摄对象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记录当时真实地情景,使观众真实地了解情况。 影视艺术能够真实再现空间和时间,巴赞强调:“电影的特性,暂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②巴赞认为,电影摄像不仅具有照相似的再现空间的功能,它还可以同时记录时间,具有再现现实的时空性,因而电影与摄影一样“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③ 影视艺术不仅在于直观的真实,最重要的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④即使画面比较逼真,不体现本质的真实感,影片也不真实。在电影《亲爱的》中,拐卖儿童、母爱深深的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加上其改编自真实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拐卖儿童的深切关注,同时对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深表同情。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关注的是底层人物,展示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平常的一面,毫不做作,观众从这些角色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从而引起反思,进而思考到整个人生、整个社会。 二、假定性也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浅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热播现象 B中文111 11111101115 袁慧 摘要:在过去几年中,国内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出,但屹立到现在并且仍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相亲节目没有几个,《非诚勿扰》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经常在国内占据收视率榜首,还在广泛争议的同时又反映和制造了一些社会问题和话题,同时赢得了国外许多国家的关注,甚至还非常荣幸的作为案例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教材。它究竟为何这么火,甚至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它的出现和热播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它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就它的热播现象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非诚勿扰话题性剩男剩女娱乐性消极影响文化价值 《非诚勿扰》是中国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该节目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节目的互动形式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

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节目有时会为特定的群体举办专场,包括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男嘉宾返场专场以及海外专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10年开播至今为中国大陆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节目中的话题时常会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并对流行文化产生影响。该节目的成功使得其入选哈佛商学院的教材,成为中国电视界首个进入哈佛课程的案例。到如今播出三年之久,仍然霸据着各新闻首页,也是人们口中的“茶余饭后“,其社会影响几乎是中国其他各类相亲节目不能比拟的。在江苏卫视2013 年跨年演唱会上,主持人孟非宣布,《非诚勿扰》节目在2012 年全国卫视所有栏目中获得收视率第一。而《非诚勿扰》仅仅是一个地方台的相亲交友节目,可是却从全国众多娱乐节目中崭露头角,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久播不衰,连续创下收视率冠军,它的热播原因到底为何,它的出现又给社会造成了何种影响,以及它的进步性何在,这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探索的。 一、热播原因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摘要:中西方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语境中对“大众”和“文化”的理解也不同,这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大众之文化,具有大众性;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本性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具有满足大众精神需要的功能;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大众文化,本质,文化,精英文化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of “the mass” and “cultural”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public cultural, has the general audienc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ractical culture, hav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function;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business culture, ha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ual character. Keywords: mass culture, nature, culture, elite culture 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1]如果以对通俗文化或感性文化的消费为界限和标准,“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2]这些认识反映了界定“大众”的困难,但实质上它又为我们理解“大众”提供了线索,即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大众与文化是相互规定的,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规定。大众文化中的“文化”代表着一定文化的层次和特质,规定了它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或别的;稳定地处在这个文化层次中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经常地偏好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才能是“大众”而不是精英。以此我们可以对大众进行界定:从大众文化的主体而言,始终稳定的人群是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大众是社会的普通公众,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西方是指城市市民,“大众”的对应词应该是精英。从文化的层次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通俗、感性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它包括流行音乐、商业电影,街头时装,广告等即一切大众化或者被大众喜欢的用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东西。 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试述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

第2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1月 Vol. 26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4 ────────── 收稿日期:2003-04-08 作者简介:王衡霞(1978-),女,湖南祁阳人,零陵学院教育系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 - 12 - 试述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 王衡霞 (零陵学院 教育系,湖南 祁阳 425006) 摘 要:伴随着大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世俗化、喜剧化、散文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解放,但也不能忽视对文学的发展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当代文学;大众文化;世俗化;喜剧化;散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1-0012-04 伴随着大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世俗化、喜剧化、散文化的特征。这究竟是文学面临新的危机,还是文学又朝雅俗共赏的方向迈进一大步?本文试陈管见。 一 大众文化是在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依赖于三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大众传媒普遍形成,这是技术条件。台湾学者杭之曾对大众文化做过这样的描述:“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出来的。因而它有着标准化和拟个性化的特色。”[1]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学家洛文塔尔认为:“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过程中,个体的衰微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取代了民间艺术和雅艺术。通俗文化的产品全无任何真正的艺术特征,不过,在其诸种媒介方式中,这种文化已被证明有其自身的真正特征:标准化、俗套、保守、虚伪,是一种媚悦消费者的商品。”[2]笔者认为,大众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大众为其消费对象,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众文化以港台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剧为先导,拉开了它的序幕。这时,大众文化在中国尚未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气候,并不足以构成对当时的文化格局的严峻挑战。人们对这种文化的反应是持怀疑态度 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众文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体制渠道,进入市场化的阶段。它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花样之多,对文化精英极力营造的严肃正统的艺术格局冲击之大,是触目惊心的。好莱坞电影、卡通画报、各种各样的印刷物,应有尽有。“它不仅形成了独立的‘话语圈’,而且随着政治理性与单纯启蒙语境的转换,在世俗化所设定的框架内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合流了。”[3]文化界对大众文化的态度由怀疑转向认可,尽管有时是迫不得已和无可奈何的认可。这时,人们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发展和引导大众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众文化迅猛扩张,在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登上了霸主的宝座,成为文化的“主频道”,并借助传媒实现了它的信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 二 伴随着大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世俗化、喜剧化、散文化的特征。 (一)崇高的世俗化 在中国当代占据核心地位的审美范畴——崇高一直是审美实践和理论的焦点。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经历了复苏与复兴的过程;刚解放的知识分子普遍地具有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姿态,投身于经济改革、民主建设之中,扮演社会启蒙的角色,文学在巨大的政治热情推动下,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一个又一个热点,它们以对人生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确立了80年代文学的纯文学性质。在90年代,这个曾经作为基本审美范畴的形态,逐渐缩小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逐渐退出了审美文化舞台的前景,英雄主义已成为过去的神话,一种世俗的、实际的生活场面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景观。英雄的退场,为平凡普通的角

影视艺术的特征

氛围之中,视其所视,听其所听,喜其所喜,怒其所怒,成为其中的“一员”时,才能获得全身心的愉悦,仿佛自己经历过一般。因此,“只有当我们消除了自己(观众)与银幕的距离,把银幕上的生活同我们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浑然一体的时候,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才能得到满足。” [14] 四、组接性组接性又称镜头性,运动性,即蒙太奇。“电影识破了运动的奥秘。而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15]这也是影视艺术的鲜明特点。 1.蒙太奇的涵义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它是影视艺术(首先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即导演及相关创作主体按照一定的构思,将拍摄的若干准镜头加以剪辑、组接,从而构成有机影视整体的形象合成方式和镜头运动系统。《辞海》从电影学的角度就“蒙太奇”作如下界定:“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这些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表现方法通常称为‘蒙太奇’。”蒙太奇具有结构、语法、修辞、节奏、声画结合等基本功能,包含了电影的许多特性。 2.蒙太奇的分类(1)叙事性蒙太奇叙事性蒙太奇是一种按时间进程及事件的逻辑顺序、因果关系分解、组接镜头的艺术方法,其作用是展示影视事件、叙述情节进展、引导观众进入和理解剧情。这是影视艺术最为基本、最为常用的叙述方法。其优势在于脉络清晰、逻辑连贯、叙事流畅、通俗易懂。叙事性蒙太奇包括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①连续蒙太奇。这是一种基础性叙事蒙太奇。它要求依照某一情节线索组接镜头,组接过程体现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具有自然连续性。连续的方式有对话式、人物式、物件式、音乐式、音响式等。②平行蒙太奇。平行叙述发生在相同或不同时空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这些情节线索在剧情总体结构中具有完整统一性。这种叙事方式显得开放、灵活、自由。如《西安事变》中,“捉蒋”以后,西安、南京、延安三线平行。西安张、杨谏蒋抗日,南京何应钦乱中图谋,延安中共力主和谈,增加了作品的厚度。③交叉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发生于同一时空、具有密切因果关联的情节线索间的交替穿插。这种叙事方式结构紧凑,往往造成紧张快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该方式在惊险片、战争片中常常使用。如《铁道游戏队》中,一方面是日军准备枪杀芳林嫂,另一方面是刘洪等游击队员快马加鞭欲救芳林嫂,两镜头交叉更替,紧迫而动人。在《南征北战》中,敌我双方争先抢占摩天岭,敌兵车马奔驰,我军快速步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究竟谁先到达?快速穿插,紧张激烈,扣人心弦。④重复蒙太奇。即同一内容的镜头或镜头片段两次或多次反复出现,起强调或强化作用。(2)表现性蒙太奇表现性蒙太奇即通过镜头组接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艺术方法。表现性蒙太奇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或镜头片段内容、形式上的前后对比,构成对比镜头间的冲突或强调效果,以更强烈、更深刻地表达思想情感。郑君里拍《枯木逢春》时,对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作了诗意化的对比处理:用横移镜头摄取乡村的破败景象,用以再现“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伦无奈小虫何。千村薛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在拍摄解放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时,用远景、中景和特写镜头摄取了桃花垂柳、碧水扬波、稻香白云、牧童悠笛,以表现“坐 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前后对比强烈,感情色彩浓厚,极易打动人心。②隐喻蒙太奇。又称诗意蒙太奇。它运用比喻方法文体的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含蓄、简练地表达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其一,为保卫瓦尔特,钟表匠谢德前往钟楼,被党卫军击中倒地(慢镜头);其二,大钟长鸣,群鸽展翅蓝天。这样,既渲染了失去英雄的巨大悲痛,又表现了革命的美好前景。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当盖世英豪关羽败走麦城时,雄鹰孤飞,象征英雄受困及悲壮的结局。这些都是隐喻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的妙用。③心理蒙太奇。以是表现相关文体内心活动为主的蒙太奇方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灵活性,适于表现人物的回忆、梦境、幻觉、沉思等意识活动和精神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