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修身

论修身

论修身
姓名 于亚兵
班级 12电子
概要:
修身,是在于个人心性、人格素养等方面的集合。有大能者未必有修养,有修养者必为大能之人。一个有修养的人当正心、省己、包容、博学、敬人……
关键字:正心、省己、包容、博学、敬人
一、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朱煮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各和谐地修身养性。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
如果一个人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也同他人一样做事,但那样跟没有做是一样的,这样的人活着也等同于是死了,所以说,要真正的做到修养自身品格品性首先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基本的就是语言,如果我们说话没有艺术,或是说话不得当,就很难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在性格上假如习气很重,恶性不改,坏心不改,心里面的邪见,嫉妒,愚痴,傲慢不改,就很难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提高.所以应该学会不断的改进,要改言,改性,改心,这样才能得到不断地进步.
二、省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也等同于这一句话,如果说一个人自省的能力,无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不断的去警示自己,去告诫自己,自我心中的那一盏引路灯也就会经得住这一切的摧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一个人要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孔子认为有过失是难免的,但要勇于承认,更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错误,不肯改过,错误就真地成为错误了。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修身的方法,更强调了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
反省自己并不是说任何情况,任何事情都要反复的去责备自己,而在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并去改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长处。自省也不是说要像君子般去日日三省,只要做到自己觉得不愧对自己就可以。
三、包容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真的去修养自身,也不可能成为君子。

忠恕之道亦是宽容之道,忠,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恕,就是宽容之心,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强加于人,正直宽容之心,就是忠恕之道。忠和恕是辩证的关系,既要坚持理想,又不能为所欲为。忠是对己,恕是对人。恕人即是恕己,人们也常说吃亏是福,吃一堑,长一智,吃亏的同时也得到了简单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只能接受人家的赞美,是不能永远和完全给自己增加力量的,还应该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指导,乃至伤害.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受苦,受气,才会得以进步.
四、博学
人的一生,学习、思考、道德完善都是没有止境的,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以达到与外界的融合。
博学,我觉得是一种处事为人的态度。
首先,是一个开放的态度,热爱这个世界以及关于他的知识,这样的人会很开朗,不自闭,能更多地,更敏锐的把握事物好的一面。
其次,是一种执着的态度,热情的,坚持不懈的,陶醉其中的探索自己内心中困惑,以至于全人类的困惑。这样的人处事积极,坚毅。
而且,博学也是一种谦虚的态度,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好学,进步。傲慢和博学是有点矛盾。
也许博学是一种美德,其好处在于使人明事理。意义说大了,博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创造力的基础。说小了,帮助你自己日后建功立业的手段。
五、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句老话: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具体什么时候敬谁没关系,关键是其中的道理。
人常云:敬之一尺,回之一丈。投之一桃,报之一李。可见,敬人如敬己,尊重别人也等于尊重自己。反过来也是一样,你嗤之对方一鼻,对方有可能嗤之你以鼻,前者为双赢,后者为两败,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那一个?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理解、鼓励、支持、欣赏,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难,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其结局是双赢,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敬人如敬己,学会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道理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我们有何理由拒绝呢?
修身即为养德,在现今社会中品德是高于金钱的,但是对于一些拜金者、奸商等人来说,品德良心都已经被踩在脚下了,何谈修身养性。而修养高尚的人处处都是铺满金子的土地。所以我们当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能正心,会省己,能包容,有博学,尊敬人的修士。
参考文献:
 

 1、《大学》
2、《论语》
3、《孟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