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性学习——汉字与书法

研究性学习——汉字与书法

研究性学习——汉字与书法
研究性学习——汉字与书法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我校的学生基础较薄弱,特别是文字功底较差,理解能力不强。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要调动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要花很大的功夫。

3、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进行欣赏、联系学习中会有困难。

4、好的方面在于90后的学生性格比较活跃,有利于资料的搜集;

5、学生对收集资料的范围仅局限于书本和电脑,需要老师扩展资料搜集的范围;

汉字书法之美-文字的发展演变

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汉字最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表面上用硬物刻了一个符号,上端是一个圆,像是太阳;下端是一片曲线,有人说是水波海涛,有人认为是云气;最下面是一座有五个峰尖的山。一个永恒的圆,从山峰云端或者汹涌的波涛中升起。有人认为这个符号就是表达黎明,日出,就是“旦”,这个古字。一直到今天,旦,还是有着明显的图像性。只是,为了书写方便,原来的圆太阳,破圆为方,变成直线构成的方形。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比商代的甲骨文还要早。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汉民族的文字与图像在漫长的文明中相辅相成,彼此激荡互动,很像现代数字信息上文字与图像互用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文字与图像互相连结的例子比比皆是:厕所门 物件和色彩都可以是视觉上的思考,有时候比文字更直接。 汉字是现存几乎唯一的象形文字,而象形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视觉的会意基础上的。汉字依靠视觉思考。 结绳记事———————— 手机备忘录,随身小本子,晨间日志 古人,在没有文字的年代里,是采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主要是记录生命中的大事,例如大地震,日全食,星辰的陨落等。是不能忘记的事件。经过几十万年,那些记录在绳子上的曾经惊动人类的记忆,已经随着时间腐烂风化了。但“绳子的语言”,依然在陶片上保留着。结绳记事,记录了最初的人类的历史, 仓颉造字—————— 关于汉字的发明,常常要追溯到仓颉。先秦的经典中,都说仓颉是黄帝时代的史官。 《淮南子本经训》中,关于仓颉造字,有非常动人的句子: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谷雨节气的由来。这几个字传达出了在一片洪荒混沌中人类文字刚刚萌芽时天地震动、悲喜交加的心情。 仓颉造了文字以后,人们从此可以自由地传达心意,记载事物,所以,天上下了粟米给人食用,作为庆贺。各地建庙供奉。仓颉能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有四只眼睛,可以追踪鸟兽虫鱼等留下的细微隐秘的踪迹。

汉字与书法的关系

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的起源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文字也是现今世界上唯一通行的活态文字,相对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而言,我国的汉字是活态的交流工具,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表意文字。经过漫长的岁月,虽然很多字形、字义发生了变化,但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更新、充实,以方便各个历史时期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我国汉字的起源,学术界一直都有讨论,主要有:结绳记事说、契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河图洛书说、起一成文说六种。 (一)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汉字起源最早的说法。《易经·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为上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用结绳来帮助记忆,到了后世,圣人才用文字取代了结绳。结绳记事是原始先民用给绳子打结的方式来记录生产活动中的事情,打结的位置和不同形状,表达不同的意思,我国古书里有“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记载。 结绳记事 可见,结绳记事的方法对于文字的产生是有影响的,但结绳是利用实物来记事,不能直接发展为文字。如图1-1所示表示“一”在结绳的时候就系一条绳子;表示“二”在在结绳的时候就系两条绳;而表示“五”的时候则有变化,即系两条交叉的绳子,这种简单的记事、记物的形式确实类似文字,但却为少数。 而结绳记事的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会导致事件信息的丢失,系的结多了人们便不能很好地辨识“结”所代表的的事件,而且结绳记事有专门记录的人员,如果这个人死亡对整个氏族或者部落而言,其历史是缺失的。 (二)契刻说 契刻就是在木棒上或木板上刻上各种线条或插进各种东西用来记事、记数或用作信物。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契刻的载体多是竹、木,也有兽骨、石头等等。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汉字起源“契刻说”认为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犯人常常在监牢的墙壁上刻上“横线”以记录在狱中度过的时间,与契刻的原理是一样的。而古代在契上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答案:A 解析:根据几种字体的特征可知,《泰山刻石》为小篆,是秦统一文字后采取的字体,A正确;《曹全碑》是汉隶,《颜勤礼碑》是楷书,《兰亭序》是行书,B、C、D三项皆排除。故答案为A。 4.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就是使中华社会有了统一的视觉语言。”属于“统一的视觉语言”的表现的是( ) 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小篆 D.长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文字。“视觉语言”即是文字,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能体现“视觉语言”这一信息。故选C项。 5.从下图中我们可知( ) ①文字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②人类由此开始了最早的思想沟通和交流 ③人类有了交流信息的文化工具 ④人类可以正式记录自己的历史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汉字演变规律的认识。①③④都符合题意,而人类最早的思想沟通 和交流比文字的出现要早,不能颠倒两者之间的顺序。 6.《汉书·艺文志》记载:“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二 书艺历程 7.观察下图,汉隶的特点是( ) A.圆润纤细 B.浑厚深沉 C.笔势飞动 D.强调个性 答案:B 解析:图片的文字体现不出“纤细”“飞动”“强调个性”的特点。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8.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是( ) A.《兰亭序》 B.《琅邪台刻石》 C.汉代官印 D.《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 答案:A 解析: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是王羲之,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故选A。 9.有人这样评述唐代某位大家的书法(见右图):“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这位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怀素 D.王羲之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书法千变万化、潇洒自如,应该是草书。据此分析选项:颜真卿和柳公权是著名的楷书家;怀素的狂草别具魅力;王羲之为东晋时人。故答案为C。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阅读附答案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阅读附答案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汉字与书法艺术是绝对不能割裂的。“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世界上存在着数百个国家和民族,它们大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它们的文字书写没有成为一门艺术。而独有汉字在其衍变过程中成了艺术,或在汉字产生之初便具有某种艺术性。一些学者以“书画同源”说阐释汉字成为艺术的起因及性质,如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金学智《书法美学谈》等。由于文字起源于象形,并且由于“文字的点画书写能够造成各种同现实生活中的形体(或动态)有类似之处的形体”(刘纲纪语),所以文字书写成了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的形象艺术。这种以为书法一定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显然只是套用了一般的艺术原理。更多的人认为汉字成为艺术是由于汉字的结构这一事实,并由此认定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其成为艺术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其单纯的书写成为艺术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从“六书”造字原则看,我们似难以确信汉字产生的过程即是书法艺术产生的过程。“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形声、会意为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为用字方法。四种造字方法的目的并非在于审美,而均在于实用。即使如象形,是根据物质形状描绘简化而成,其简化的过程多少含有某些抽象的因素,然其目的仍是致用为上。由此可见,汉字在一开始并无明显成为书法艺术的迹象。 我们似应再作如下的假设:如果说,作为书法艺术主要表现工具的毛笔至今仍没有发明,今天所说的书法是否能在历史上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呢?也许人们会说,今天见到的许多历代名作并不全由毛笔表现,那些墓志砖铭、摩崖刻石、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等等,或由刀刻,或以模铸,而它们的艺术水平仿佛不在毛笔书法之下。但应当指出,这些非毛笔书写类的书法,在它们制作之前已经汲取了毛笔书法的意味(笔意),人们在刻或铸时潜意识地将笔意考虑在文字的运笔中,大多数碑刻则为毛笔书丹后刻石的,这是毛笔使用后给人们在书写时带来某种审美意义上的超越。比较一下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可以悟得毛笔等书写工具的使用对文字书写成为艺术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断定,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除了先天的汉字特质外,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文字书写发展为艺术的催化剂。而使毛笔等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则是 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古代大师们在挥运毛笔时感悟到了某种表达其审美理想的可能,这使文字书写跃过单纯的美而成为一门独立而蕴含极深的艺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的一项是 A.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前提。 B.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或由刀刻,或以模铸,它们的艺术水平也很高。 C.古代的大师们在用毛笔等工具书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能借助书写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使文字书写蕴含极深。

《汉字的书法艺术》阅读答案

《汉字的书法艺术》阅读答案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线而何?所谓白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甚至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域,一时神宫,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使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⑥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⑦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7.从全文看,第①段中“芳邻”指什么?(2分) 18.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3分) 思路点拨:1.此题考查根据文意理解词语的是。一般的方法是,先解释这个词语本来的意义,然后再根据文意推测其在文中的意思即可。这个“芳邻”应该指受汉字书法艺术影响的一些其他的艺术,即文章后面依次介绍的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等。2.此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色。本题比上一题难度提升了一些,需要先认真阅读,综合分析,再根据具体的例子来概括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要点:1. 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2.整句与散句相结合,并运用了排比、对偶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既简洁又生动。

汉字与书法完美版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假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能看书,无法与好友书信交流等)——文字的重要性便从我们这些小而重要的身边事情中体现出来。 一、文字的发展历程 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语言、思想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发明文字的时候,“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哭泣,龙藏了起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解析与探究】——许慎认为是仓颉造字;康有为认为结绳记事精致细密,应为女子;丁山和鲁迅认为文字是古代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的创造。 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复的体系,不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改造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请同学们浏览第一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四个阶段文字的发展情况。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2、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教材插图:《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随着商朝的灭亡和商都变成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后世当地居民耕田于此,时有发现,并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店。直到1899年才被王懿荣发现,得知是殷墟遗物。经过多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达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举例:日、河、明、十二生肖图)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 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

汉字书法之美 中考现代文阅读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勋 ⑴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⑵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⑶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⑷“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⑸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⑹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⑺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⑻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⑼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⑽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⑾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⑿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⒀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⒁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⒂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⒃“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⒄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⒅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⒆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⒇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21)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22)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23)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24)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汉字与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汉字与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0T10:26:21.23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2月作者:蒙家辉[导读] 我国的汉字与书法艺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传统艺术中的基础,传统艺术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蒙家辉摘要:我国的汉字与书法艺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传统艺术中的基础,传统艺术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例如,诗词、画作、雕塑等很多类型的艺术都与传统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但是汉字与书法艺术能够成为核心,是因为汉字本身的特征和书法艺术的 造诣,首先来说汉字的特征,每一个汉字都能够代表一种意象,根据意向凑成意向母题,久而久之这些意向和母题就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艺术题材,成为了世代相传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其次就是书法艺术的造诣,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于书法爱好者本身也是有很高的要求,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将书法艺术在我国的文化当中传承下去。关键词: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核心地位;研究对于汉字的研究,我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古汉字,一是今汉字,从我们了解的汉字起源和汉字结构,迄今为止汉字已经演变了3000多年历史,古汉字的演变分为6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分为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古汉字一般比较繁琐,是根据汉字本身的意向所创造的文字,而今汉字多体现在灵活多变的线状艺术结构。 一、古汉字中存在的审美意象(一)古汉字审美意象代表性较强的各类文字在古汉字当中,存在大量的意向和意象母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古汉字有很多,例如比较常见的东、南、西、北、风这种代表了神祇的字,还包括日、月、雷、电、雹、云、雨、雪等与天象有关的字,这些古汉字表现都是造字意向,虽然没有很多的数量,但是从这些汉字当中可以总结出古汉字的“意象”性是相当丰富的。其实在古汉字当中,大多数的汉子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意象性,例如,家、国、善、恶、贫、穷、富、思、贸等这些字除了表示形体本身,还表现很多的“意象”,这意象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存在相互联系。例如,善这个字不论是在甲骨文还是在金文当中,或者隶书当中,都与羊、羊的嘴巴有关系,试想,羊头加上羊嘴。羊的嘴巴只吃草,不咬人,更不可能咬其他的动物,所以羊嘴,我们称之为善。而它的反义词,恶,上半部分是个亚看,亚是指鳄鱼头部的象形字,中间部分是鳄鱼张开的大嘴巴,在嘴巴的左右两点,指的就是鳄鱼的眼睛,剩余部分指的就是鳄鱼头部上下沿的样子。所以说每一个古汉字都具有一定的意象,文字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曾在上古时代,还没有任何意象文字的时候,考的完全是图画文字,除了具有少数的象形文字,剩下的就都是象意文字,这些古汉字从根本上奠定了汉字的发展基础,对汉字艺术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逐渐成为汉字的基本格局,且对以汉字及其书法艺术为核心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古汉字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古汉字具有一定的文字系统,将原本的汉字重新排列组合在一起,就会出现新的古汉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意字,会意字与意象字不同,它表现的是汉字的结构,能够呈现汉字的新意象,例如说,盥、监、乳、涉、益这几个字,这个“涉”的中间部分就是一个象形字,也就是水,而水字的两边各存在一个象形字“止”。然后我们将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就呈现了“涉”字。像这种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成新的字,这个字就等于两个象形字的组和,或者大于两个象形字,其中包含了很强的意象张力,能够将这个文字通过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总的来说就是涉水过河,但实际上这个字表现得不仅仅是过河这层意思。当然,还有许多汉字是通过拟音譬况的方式构成谐声字,这说明汉字的自身与声音也是存在一定的关联,形成一种更深层次的意象。谐声字不仅可以将形体与声音这两者完美的结合,还能够通过人体本身的自身情感构造,构筑和谐美好意蕴。在古汉字中将其合并、叠加、对接对于中国书法就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书法本身就是一门追求多样变化、充满灵动的的艺术,而书法艺术反过来将其精华渗透于中国传统艺术当中,所以书法艺术能够在中国传统艺术当中占据核心地位。 三、书法艺术都是从人本角度出发在对古汉字和书法艺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古汉字在进行造字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造字研究的。而书法艺术也同样是从“人本角度”出发的,古语曾讲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古汉字在造字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最经典的一个概括。那么“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近取诸身”指的就是,从人类自身的四种感觉出发进行造字,将人的意象与古汉字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接着再来创造出与人类的身体动作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比较常用汉字。那么所谓的“取远诸物”指的就是那些人类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自然物种,也就是人类的肉眼能够看得见的事件和物件。在甲骨文阶段,以人作为根本,造出了相当多的“意象字”例如。根据人的各种形态和行为造出的汉字有人,接下来又出现了大、女母、夫等等一系列的意象字,然后根据人的五官和四肢所造出的汉字,例如;手、眼、口、目等等。曾经在古文字阶段,汉字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在甲骨文当中,不仅仅存在部分育人相关的汉字,还经常会将自身的观念转移到物件的身上,也就是说,用人的眼光去看动物和其他生物的世界,人更倾向于从“人本”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事物。在书法艺术当中,书法家用“结体”的概念代指汉字的结构框架。“欲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师随笔》追求“动态均衡”是汉字结体或间架结构的灵魂所在。 四、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当中的核心地位体现隶书的变化是书法艺术的开始,同时更是古汉字的终结,由于隶书的出现,小篆便出现了解散的状况,在古文字当中由于受到圆笔与方笔的制约,所以将古文字中的曲笔和短笔改变成为了点、左形线、断线,将断线改为撇,右形线改为捺等等,并且古文字中存在的曲线全部拉直,为现代的笔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隶书及其各种书体的改革和创新留下足够的空间,为线条性艺术的开始留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总的来说就是“隶书”成就了书法这门艺术,没有线条的改变,书法艺术也没有今天的成就。书法艺术也同样是与人相提并论的,我们通常会将书法的美与丑,与人的本性相关联,从书法评论的专业角度来讲,不仅会将书法与人的善恶美丑相关联,甚至还会将书法与自然界的生物相比较,例如,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会用自然的景物来与书法的笔势进行比较,大多数的书法家都会将书法与生物、自然、人类的本性想关联,从中透露出对于“自然”本身的一种重视,表达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结束语:

【2018-2019】《汉字之美,妙在多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汉字之美,妙在多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汉字之美妙在多维 沈致远 汉字书法分篆隶楷行草,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书法家人数之众多,书法 工具之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之令人惊艳……举世无双!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 文字,本文从几何学角度发掘汉字之美。 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 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 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 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空任乌飞”,鸟比谁都自由, 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 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 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 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 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 美难以言语形容。 字如其人: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 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 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 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文核心知识】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 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 (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 (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 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 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 (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4、印章篆刻 【教学方法】提问、实践体验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两个古代壁画遗址,并提问:“当你站在这些壁画面前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知识点学习> 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让学生归纳课文) 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引导学生辨别各种汉文字的形体及特点?”并用“马”字的演变过程来突破知识点。) 2、小篆、隶书的书写特点。(教师介绍,多媒体展示,甲骨文、金文的书写特点不做具体介绍。) (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 (2)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 1、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及其影响他们的时代风貌:(表格由学生共同完成) (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汉字与书法文化。。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书法艺术利用单纯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变的审美意趣,具有明显的抽象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在技巧原则上的严格性和表现情感上的丰富性,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了解、学习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责无旁贷。本课从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特征、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中国书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学习、欣赏书法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贯穿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二、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 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2、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还有欠缺,缺乏深度与广度。 3、通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熟悉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及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热爱书法艺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大部分学生对书法艺术比较陌生,缺少感性认识,给教学带来难度。 解决难点的方法:结合实践操作、观摩作品等活动创造学习氛围,让学生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汉字的起源》 激发学生兴趣,对汉字的起源有所了解。 课堂新授: 展示鲁迅鲁迅《门外文谈》中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结合课后习题,提出探究问题:如何认识汉字的起源及其作用?在学生表达后及时评价并加以总结。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文字演变历程的内容,并以表格按顺序列出其过程。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汉字发展成为书法的原因并加以归纳。 除了教材中所列出的原因外,书法出现的原因还有什么?并对此加以指导与总结、评价。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书法发展的历程,并以表格按顺序列出其过程。 以图片、视频方式呈现不同时期书法的代表作品,与时代风貌相结合讲述。 播放视频《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并设下列问题: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什么艺术?有何特点?并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评价及总结。 展示秦、汉印章图片并依据教材归纳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特点。 以表格方式再次展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让学生先完成课后作业,并加以总结与评价。 设置问题:你认为计算机的普及会对汉字与书法及篆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阅读答案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阅读答案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①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②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试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草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③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⑤汉字书法讲究构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 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乏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 尽致。 ⑥汉字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使指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⑦汉字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冬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毫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二心。颜、柳等书体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雏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⑧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反观西方,有谁见过用拼音字母写的匾颇楹联条幅扇面? 22.为什么说“汉字之美,美在多维”,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说明。 23.请根据本文的信息具体说说汉字书法为什么能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24.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具有怎样的优势? 25.如果单就美感而盲,汉字当然堪称独步,但就实用性而言,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多少有些不足,请依据本文简要说明。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 1.熟悉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 2.掌握“书同文”“印宗秦汉”的史实依据。 3.认识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4.通过欣赏汉字的基本特征,书法、篆刻艺术的独特性、时代性,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字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历程和纂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疑点:汉字从混乱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教材分析】 一、汉字 ㈠文字发明的意义: ㈡汉字的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2.最早的成熟文字:商代的甲骨文 3.商周时期: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籀文——金文的标准字体 4.春秋战时期:混乱 原因: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简省笔画,紊乱偏旁 表现: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 危害: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5.秦代——统一文字(书同文): 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政务繁多,文书频繁,丞相李斯上书“奏罢不合秦文者”。秦始皇及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命李斯制定新书,推行“书同文”政策。 做法:规定汉字的基本偏旁,废除合文和一些异体字;规定汉字偏旁和笔画数,避免任意增减;规定汉字偏旁在一个字中相对固定的位置,不允许随意放置。李斯创立了小篆体。后来又出现了隶书。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文字各异的书面,使我国文字呈现了规范化和统一化,克服了以往各诸侯国文化交流中的文字障碍,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统一,也为书法艺术发展的系列化与体裁化奠定了基础。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的出现,提高了书写的效率,秦隶的创立,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书法艺术 1.汉字成为艺术的原因与条件: 首先的汉字的诞生,为书法艺术的源起奠定了基础。另外其他原因包括:第一,汉字形体具有先天的艺术性,它的造型符合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第二,汉字形体规范化与书法艺术的追求是统一的。虽然书法艺术中有各种字体,但各种字体都万变不离其宗,汉字的艺术书写以有出处、合“六书”为原则。第三,历代书法家不懈追求,将汉字美化而形成书法艺

汉 字 书 写 的 要 求

汉字书写各方面要求 汉字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以其特有的造形方式和表现力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奇葩。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 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以及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等。这些要求是侧重于汉字书写的实用方 面提出来的,而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说,要求学生不仅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还应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及其历史渊源,掌握汉字造形规律,懂得书法创作与欣赏的一般原理。作为人民教师,还要求掌握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养书法事业的接班人打下基础,让书法艺术世代绵延,长盛不衰。 一、汉字与书法最早出现的汉字,大多为近似图画的象形字。汉字的象形为 其演变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无论是作为观照对象或书写实践,汉字与书法都是密切相关的。但前者毕竟属于文字范畴,而书法既然是一门艺术,它的首要任务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界线。 (一)、不同的社会功能。汉字作为社会应用工具,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帮助语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必须得到相应社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还可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在整个人类社会流通。书法是对汉字固有艺术因素的升华,与其他艺术一样,它只能在社会分工 规律制约下由一部分人掌握,而且是通过视觉让人直接“意会”的。 (二)、不同的容量和含义汉字的含义和点画结构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能靠约定俗成,一个字还可以有几个意义。字的含义不是它的形体所固有的,但一经约定,又是相对稳定、明确的,为保证其适用性,还可通过词典之类工具书使之规范化,但它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演变。书法虽然也以汉字为载体,但它的涵义是一定的艺术趣味、由具体的点画形态、间架结构等因素传达出来的,其中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联络,以及点画、字行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关系。一定的艺术趣味作为书法的内涵,可以和所书写的文词相关, 也可以毫不相干,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水平的“再创作”,从多侧面、多角度作不同 的理解,因此无法规范,甚至欣赏者本人对同一书作的理解和评价前后也不一定相同。 (三)、不同的规范要求 汉字的规范性是单一的,一个字在一定历史时期只容许一种标准写法。而书法的规范性是多样的,书法创作普遍遵循的原则是:不脱离汉字、不任意杜撰笔形、

[指导]一年级下册习字与书法教案

[指导]一年级下册习字与书法教案第一讲以横画为主笔的字第周教学目标: 1、掌握以横画为主笔的字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以横画为主笔的字的汉字。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以横画为主笔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以横画为主笔的字”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以横画为主笔的字”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图示: 横在上面要伸展,左低右高略上斜,下面的“白”字字形要小,百 左竖短右竖长。 横做主笔要伸展,左低右高略上斜,重心偏右形体斜,斜中求 万正字要稳。

点写在正中,首横长做主笔,左低右高横略弯,下面的横画要 言收缩,横横之间要写均。 横在中间做主笔,左低右高横略弯,两点写在中线上,字形瘦舟 长才好看 第三笔横作主笔,左低右高略上斜,其他笔画要收缩。去 首撇为平撇,横作主笔要伸展,下面的“口”要小。舌 下横伸展作主笔,托住上面的笔画,相对点紧靠竖画。 亚 下横伸展作主笔,托住上面的半部,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匀,注意横的长 正短变化。 5、指名认读。 6、指名说笔顺,书空。 7、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8、演示书写过程。 9、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以横画为主笔的字 万言百舟去舌亚正 第二讲以竖画为主笔的字第周 教学目标: 1、掌握以竖画为主笔的字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以竖画为主笔的字的汉字。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以竖画为主笔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汉字与书法》教学案例设计陈爱民莆田一中

《汉字与书法》教学案例 设计:陈爱民 莆田一中 点评:郑兰 福州教育学院 章节名称第7课 汉字与书法学科历史授课班级高二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陈爱民所属学校莆田一中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汉字与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第一目"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讲述汉字的演变及对组字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重点交代了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第二目"书艺历程",讲述了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条件及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第三目"印宗秦汉",讲述了秦印汉印的特点、地位及明清篆刻艺术的成就。篆刻艺术相对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 贯穿本课的主题线索是: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并衍生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 依据标准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育技术标准:本节(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字发明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掌握汉字发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欣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点评:《汉字与书法》(岳麓版必修三)中的一节文化课,从知识层面看,与语文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教学设计关键不要变成语文、历史学科"你我不分",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以我为主,即发挥学科的主体性,突显学科特色,史味充足,如结合时代背景谈书法的基本特征。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学习者特征分析 中国的汉字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既熟悉又陌生的汉字的历史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学生对书法作品有所了解,但对汉字书法与篆刻之美的领略还较停留表面,对于其精髓却未能把握,也很难将书法篆刻作品与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来思考。 一般特征: 1、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2、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还有欠缺,缺乏深度与广度。 3、通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初始能力: 1、学生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层次还未能更一步。高一学年必修一、二治文明、经济文明)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思考。 2、经过课前的预,学生对本课内容(汉字、书法、篆刻艺术)有了初步印象,但把这些内容与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特征相关联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 信息素养: 1、高一的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上网查资料的基本能力,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还较低,在分析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 2、学生上网的兴趣还比较集中于娱乐部分,学生良好的网络习惯有待形成,故在课外材料的查收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对学生所得的信息进行评估反馈。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 编 号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